龙马记
海岱之间的群山,像被墨染过的脊梁,在云雾里时隐时现。峰峦叠嶂,有的如利剑出鞘,直刺苍穹;有的似巨兽蛰伏,蓄势待发。这里盛产一种奇异的石头,色如墨玉混着土黄,温润中透着几分厚重,当地人称之为“玄黄石”。不知从何时起,坊间流传着一句古话:“得玄黄石者,食之可长生。”这话像长了翅膀,飞过山川河流,最终传到了唐玄宗的耳朵里。于是,一道圣旨穿越千里,落在了临淄太守的案头——命其每年进山采集玄黄石,作为贡品送入长安。
开元二十七年的秋天,江夏人李邕刚到临淄就任。他是出了名的文人,笔下的书法刚劲有力,流传甚广,却也带着武将的耿直,行事雷厉风行。接到采贡的命令后,他没有像前任那样让属吏代劳,而是亲自备了干粮和药锄,带着几个随从,往深山里去了。
山路崎岖,秋草没过膝盖,每走一步都要拨开草丛,露水洗过的石头滑得很,稍不留意就会摔跤。随从们都劝他在山脚下等候,让他们上去寻找便是。李邕却摆摆手,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的山峦:“圣主盼此石延年,我身为太守,岂能偷懒?”他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进山的第五天,雾气像牛乳似的漫在林间,浓稠得化不开,能见度不足三尺。树木在雾中只露出模糊的轮廓,像一个个沉默的巨人。李邕正弯腰查看一块疑似玄黄石的岩石,那石头色泽暗沉,表面凹凸不平,他用手拂去上面的泥土,仔细辨认着。忽听得身后有马蹄声——不对,这深山里人迹罕至,哪来的马蹄?
他猛地回头,心跳漏了一拍。只见个老翁牵着匹瘦马,站在不远处的枫树下。枫树的叶子红得像火,在雾气中格外醒目。老翁穿着粗布短打,裤脚卷起,露出结实的小腿,头发白得像秋霜,在风中微微飘动,脸上的皱纹里却透着红光,精神矍铄。手里的马缰绳磨得发亮,显然用了许多年。
没等李邕开口,老翁先说话了,声音像山涧里的石头,又沉又亮,带着山间的清冽:“太守亲自采药,莫非是为了给圣主求长生?”
李邕心里一惊,这老翁怎么知道自己的来意?他翻身下马,拱手行礼,态度恭敬:“正是。圣上万岁,乃天下之福。”他的目光落在老翁身上,总觉得此人不凡,周身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场。
老翁“呵呵”笑了,笑声在雾中扩散开来,惊起几只飞鸟。他拍了拍马脖子,那瘦马打了个响鼻,甩了甩尾巴:“圣上自有天相,将来会得一匹龙马,享国万年不在话下,哪里用得着辛苦采这石头?”
“龙马?”李邕眼睛一亮,心中泛起波澜,往前凑了两步,急切地问:“敢问老丈,龙马在何处?”他从未见过龙马,只在古籍中读到过相关的记载,传说那是一种祥瑞之兽,得之能国泰民安。
老翁抬手指了指东南方向,云雾在他指尖缭绕,仿佛他能号令云雾一般:“应在齐鲁之间。”说完,便不再多言,只是静静地看着李邕。
李邕又惊又喜,连忙让人备车,想请老翁同回府衙细问龙马的详情。可当随从把马车赶过来,车轮碾过石子发出“咯吱”声,他转身去扶老翁时,眼前却空无一人——枫树下只有那匹瘦马在低头啃草,马嘴咀嚼着带露的青草,发出细微的声响。老翁和他手里的缰绳,都像被雾气吞了似的,连点痕迹都没留下。
“难道是神人?”李邕喃喃自语,望着空荡荡的山路,后背竟渗出层冷汗。他定了定神,望着东南方向,心中已然有了主意。当即下令,让属吏王乾真带人四处寻访,务必找到老翁所说的龙马。
王乾真领命而去,找了整整两年。他从泰山脚下到济水之畔,走过了无数的村庄和田野,访遍了养马的农户,看过的马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不是毛色不纯,就是脚力不足,连匹像样的骏马都难寻。期间,他风餐露宿,皮肤被晒得黝黑,鞋子磨破了好几双,却始终没有放弃。
直到开元二十九年的初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他听说北海郡有个叫马会恩的百姓,家里养了匹怪马,与众不同。王乾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日夜兼程赶了过去。
那马拴在马会恩家的院角,初见时并不起眼,毛色像乌骓混着青灰,瘦得能看见肋骨,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可当王乾真走近了,才发现它的奇异——两胁下竟隐约有鳞片的纹路,细密而精致,阳光照过时,泛着淡淡的银光,像是有无数星辰藏在里面;鬃毛和尾巴又长又密,如同瀑布般垂落,风吹过时像龙的鬣鬃在摆动,姿态威风凛凛。它嘶鸣一声,竟有金石之音,清脆而洪亮,震得院墙上的枯草都簌簌发抖。
“它一天能跑三百里!”马会恩摸着马脖子,满脸骄傲,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去年冬天,我赶着它去青州送粮,一夜就打了个来回,马背上的粮食都没晃掉半粒。”他说起这匹马时,语气里满是喜爱,仿佛在说自己的孩子。
王乾真见状,心中又惊又喜,知道这定是老翁所说的龙马无疑。他不敢耽搁,立刻让人备好车马,小心翼翼地把马带回临淄。李邕一见,便知这就是老翁说的龙马,它身上的灵气与不凡,是寻常马匹所没有的。他连夜写了奏表,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写明,派人连同马匹一起送往长安。
据说唐玄宗见到龙马时,正坐在宣政殿批阅奏章,案头的烛火跳跃着,映照着他略带疲惫的脸庞。那马仰头一嘶,声音穿透宫殿,殿外的铜钟竟跟着鸣响起来,仿佛在回应它的呼唤。两胁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披了层龙甲,威风极了。唐玄宗龙颜大悦,当即下令重赏李邕和相关人员。
后来,玄黄石的采贡渐渐停了。有人说,是龙马的出现应验了老翁的话,圣上觉得有龙马在,足以保佑国泰民安,无需再依赖玄黄石;也有人说,李邕遇仙的事传到宫里,圣上深受触动,觉得“长生”不如“勤政”实在,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长生,不如好好治理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而那匹龙马,被养在御马监里,受到精心照料,每逢大典便牵出来巡游,鬃尾飘动时,真如游龙在天,引得百姓纷纷驻足观看,啧啧称奇。
李邕在临淄任上常想起那个秋日的清晨,雾气里的老翁,消失的缰绳,还有那句“齐鲁之间有龙马”。他总觉得,那玄黄石或许只是引子,真正的天意,藏在山野间的偶遇里——就像海岱的群山藏着玄黄石,齐鲁的土地藏着龙马,而世间的奇遇,往往在你弯腰采药的那一刻,悄然降临。它不期而至,却总能在不经意间,改变一些事情的走向,留下一段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闲暇时,李邕会登上临淄的城楼,望着东南方向,仿佛能看到那匹龙马在天地间驰骋,也仿佛能看到那个牵着瘦马的老翁,在云雾缭绕的山间,微笑着注视着这一切。他知道,有些相遇,注定是为了开启一段不凡的旅程,而有些传说,会在时光的长河里,永远闪耀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