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09-29 14:50
昌乐 刘文安

丹水丹山话丹朱

  丹水丹山话丹朱
  在昌乐县尧沟镇东北部大丹河西岸,至今有一座气势峻拔规模宏大的古坟。此坟大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占地还将近七亩,高十多米,当地人称为丹朱冢,相传为帝尧的儿子丹朱的坟墓。
  丹朱,本来叫朱。因封于丹水而叫丹朱,是尧的妃子女皇所生。即《世本·帝系篇》所记载的:"尧取散宜氏之子,谓之女皇,女皇生丹朱。"
  丹朱从小就调皮好玩,不务正业。长大之后,更是变本加厉,不但仗着其交为帝王傲慢无礼,目空一切,而且游后好闲,不事农桑,更不关心国家大事,除了游山玩水,就是约一些纨绔子弟在家中不分昼夜大吃大喝,豪饮聚赌,群奸群宿。就像《书·益稷》所说:"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额额,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
  尧从山西临汾的唐地被封迁到山东兖州的定陶之后,其兄挚为帝不善,无所作为,天人共弃,所以在位九年便被废,诸侯们就推举尧复回山西平阳登了帝位。尧上任后,认真负责,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回处巡查,想尽办法为大家谋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普遍拥护和爱戴。尧在位第六十一年的时候,天时作大雨,洪水成灾。尧为救百姓于水厄,就全国巡视,指导人们抗洪救灾。他曾带领他的儿子朱到过昌乐的大丹河流域及尧沟镇一带,领导人们挖沟排水,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先帝的丰功伟绩,就把他曾挖过的沟叫尧沟,疏通的河叫尧河,即《水经注》:"尧水又东北注巨洋,伏琛晏漠并言尧尝顿驾于此,故受名焉。"曾经住过的山叫尧山。尧在这时领导人们抗洪救灾的同时,也发现这里山明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百姓谦雅淳朴,具有君子之风,是个难得的风水宝地。当时这里有一条大河汪洋恣肆,红水滔滔,从南贯北,直达北海,人们称此河为丹渊或丹水,即现在的大丹河。尧想,子朱不肖,此处甚佳,何不封他于此,即使什么不干也会有饭吃。所以舜登帝位后"舜使居丹渊为诸候,故号曰丹朱"(《尚书逸篇》)。
  尧为了训化其子丹朱桀 不驯的性格而发明了围棋,即《世本·作篇》所云:"尧造围棋,丹朱善之。"《金缕子》之:"尧教丹朱棋,以文桑为局,犀象为子。"但尧苦心白费,丹朱虽学棋很快,进步神速,不久就精于此道,但其性格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
  尧看其子丹朱不可救药,接替帝位无望,"不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史记》)。
  舜接帝位之后,丹朱, 兜、三苗、共工等诸候、大臣不满尧的决定,于是联合起来反对尧和舜。丹朱大动土功,招集民众,把他住地北面的一座大山的山顶削平,修上通住山顶的大道,招集 兜、共工、三苗等车马聚会,登山盟誓,共同反尧。此事被舜发现,告知于尧,尧就带领军队,从现在山东的昌乐,一直往南经江淮打到现在湖北的刑州,终于平息了叛乱,"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 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威服。"(《史记》)。
  当时战争的情形一定规模宏大,震憾人心。至今昌乐境内仍有朱虚、车罗顶,盟津河及打鼓山等山、河与故城遗址见证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他们相聚的那座山,就是现在的车罗顶,他们盟誓的那条河,就是现在的盟津河。现在的打鼓山,古称丹山,《山海经·大荒北经》有记载:"有丹山。"郭璞注:"此山纯出丹朱也。"《水经注》亦载:"故言朱虚城西有长坂远峻,名为破车岘,城东北二十里有丹山。丹水有二源,各导一山,世谓之东丹、西丹水也。西丹水自丹山北流,迳剧县故城东,东丹水注之。"丹山后来改名为打鼓山,就是因为当年尧与丹朱在此大战,双方鼓声震天 ,喊天杀之声响彻云端而致。至今,该山日落后,仍有风吹谷鸣,轰然似擂鼓之声回应着"尧战于丹水之前浦以服南蛮"(《吕氏春秋》)。
  据《史记》:"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丹朱于南河之南。诸候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和《尚书逸篇》"舜使居丹渊为诸候,故事情曰丹朱"的记载看,丹朱在"丹水之战"后,并没有象共工、三苗、 兜等一样被入逐,因"丹水之战"在尧崩前,而"舜让辟丹朱"在尧崩后。也就是说,舜居帝位后,仍封丹朱于丹水故地,所以丹朱死于丹水之前浦的诸候封国并葬于丹水之浦是可信的。那么为什么他的葬地不在其诸候国的都城朱虚,现在的高崖一带,而在相去百里的尧沟呢?这是因为丹朱虽不肖,可是其考心并未泯绝,因尧曾到此地劳动过、居留过,他是想葬于此 ,以期死后尽其对父王尧的孝道。
  也许,这也正是他虽举事叛乱,却未被放逐的原因。
  《竹书纪年》所谓:"后稷放帝朱于丹水。"与丹朱的举事叛乱无关,这是对丹朱不务正业,耽于酒色玩乐,不能继承帝位的惩罚。也就是说,实际上是"使居丹渊为诸候"。
  在丹河两岸发掘出的几十处龙山文化遗址,正与丹朱时代相吻合,这更进一步证明,古丹朱之封地在今昌乐之丹河岸边山之西南的朱虚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伯夷、叔齐让国相去、叩马谏伐、首阳采薇的故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但至今仍在广为传颂。伯夷、叔齐贤德为重、礼义为先的品德和义不食周粟的气节,被后人称为“孤竹遗风”、“夷齐清风”,深受后人敬仰,尤其为那些刚正清廉、不愿随波逐流的仁人志土所推崇,就连历代帝王以及外国学者都对伯夷、叔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伯夷、叔齐就已受到各个学派的尊崇与颂扬。孔子称伯夷、叔齐“古之贤人也”,赞颂他们“求仁得仁”、“不念旧恶”、“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盂子也称赞伯夷:“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墨子为孤竹后裔,故称伯夷、叔齐为“宗圣”,韩非子把伯夷与尧舜共称为圣人:“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孔子等古代圣贤尊伯夷、叔齐为圣贤,可见当时伯夷、叔齐在人们心中地位之高。
  伯夷、叔齐的德与行,更被后来的耿介不俗、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的仁人志士们推崇,他们奉伯夷、叔齐为楷模,以伯夷、叔齐的精神自勉。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在《桔颂》中写道“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把伯夷作为自己为人的榜样。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七十列传中,第一篇就是记述伯夷、叔齐的《伯夷列传》。被司马迁在《史记》中立传,伯夷、叔齐的事迹因而广为流传。晋代陶渊明在《读古史,夷齐》中,通过写伯夷、叔齐“采薇高歌、慨想黄虞”来表达自己对现实不满而隐居不仕的心情。
  东晋广州刺史吴隐之,在上任途中遇到一个贪泉,传说人若喝了贪泉水马上就会变得贪欲无边,所以日夜有人把守此泉,不让人饮此泉水。吴隐之当即题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并痛饮贪水。后来吴隐之为官清廉,深受当地人爱戴。吴隐之以伯夷、叔齐自比,可见伯夷、叔齐又成为清廉者的化身。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称颂伯夷叔齐特立独行,他写了一篇《伯夷颂》,赞颂伯夷、叔齐“昭乎,日月不足为明;毕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读古史》写的也是伯夷、叔齐,诗曰:“朝采山上薇,暮采山上薇。岁晏薇已尽,饥来何所为?坐饮白石水,手把青松枝。击节独长歌,其声清且悲。枥马非不肥,所苦长执维,豢豕非不饱,所忧竟为牺。行行歌此曲,以慰常苦饥。”对伯夷、叔齐采薇而食悲愤而又无奈的心情做了细致的描绘,对二人宁可忍受饥苦而不变节操给予了赞颂。
  唐代诗人卢纶写有一首《题夷齐庙》:“中条山下黄缰石,垒作夷齐庙里神,落叶满阶尘满坐,不知浇酒为何人”。唐代诗人王绩写有一首《山家夏日》:“涧幽人路转,日旷鸟啼稀,不特嫌周粟,时时须采薇。”唐代诗人胡曾写有一首《首阳山》:“孤竹夷齐耻战争,望尘遮道清休兵,首阳山倒为平地,应始无人说姓名。”诗人们都对伯夷、叔齐寄予了深切的怀念。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也写有一首《题夷齐庙》,诗曰:“夷齐双骨已成灰,独有清名日日新,饿死沟中人不识,可怜今古几多人?”赞颂伯夷、叔齐独行其志,清名永存。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兵俘虏后,元兵统帅劝降说:“国已亡矣,杀身以尚,谁复书之?”文天祥答以伯夷、叔齐:“商非不亡,夷齐自不食周粟,人臣自尽其心,岂论书与不书?”并效法伯夷、叔齐要绝食以殉国,被囚期间还写了一首《和夷齐西山歌》,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元代卢挚写有一首《采薇图》:“服药求长年,孰与孤竹子,一食西山薇,万古犹不死。”写伯夷、叔齐精神万古长存。
  明代刘基写有一首《钓台》:“伯夷清节太公功,非处非邪岂必同?不是云台兴帝业,桐江无用一丝风。”赞颂“夷齐清风”。明代方经写有一首《孤竹古城》:“何年孤竹改卢龙?一片荒城宿莽中。独向夷齐祠下拜,山河犹自起清风。”颂扬虽孤竹远去,但遗风犹存。明代户部郎中王大合写有两首《吊夷齐庙》,其一日:“采薇己辟东山谷,荐芷谁添北海尊。小径杉松寒白日,荒祠烟火隔黄昏。月明华表堪闻鹤,风急空山有断猿。最是首阳俱浪迹,不须宋玉为招魂。”其二日:“滦江一曲北平东,江山岿然有故宫。见说孟津传叩马,谁从渭水L飞熊。天寒半挂千山月,树老长吹万里风。欲撷江蓠频酹酒,松云无数落烟空。”明代唐守写一首《读书清节祠》:“孤竹。因寒水,古庙照斜阳。国让仁奚让,身亡义不亡。墨胎有中子,殷民无二王。圣庙额清节,只为重纲常。”明代王之屏有一首《渴清节祠》:“寒鸦楼古木,清节俨滦1贲。脱屣浑无国,承桃赖有君。西山人已远,北海风犹存;一圣邈难得,况乎亲弟昆。”明代水平知县叶世英写有一首《夷齐庙》:“商周宫阙今何在?二圣祠前尚可寻,沧海桑田成幻迹,天伦亲命不磨心。碑残苔藓香遗墨,芷荐清芬蕨共歆。更羡一泓台下水,滔滔千古自成音。”明代徐隼写有一首《孤竹风清扎“两岸齐开落玉虹,孤城半没断碑蒙。凭虚一望秋飙爽,起懦廉顽百世同。”这些文人们都通过追吊伯夷、叔齐,颂扬二人仁义、清节。
  清代大学者顾炎武写有一首《谒夷齐庙》:“言登孤竹山,十乞然思古圣。荒祠寄山椒,过者生恭敬。百里亦足君,未肯滑吾性。逊国全天伦,远行避虐政。甘饿首阳岑,不忍臣二姓。可为百世师,风操一何劲。悲哉尼父穷,每历邦君聘。楚狂歌风衰,荷蒉讥击磬。自非为斯人,栖栖无乃佞。我劝;客诸侯,犹须善辞命。终怀耿介心,不践脂韦径,庶几保乎生,可以垂神听。”借凭吊伯夷、叔齐,抒发自己怀念故国之情,表示自己“甘饿首阳岑,不忍臣二姓”的决心。
  伯夷、叔齐不但受到中国人的敬仰,他们的事迹也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家,因而受到外国人的赞颂。朝鲜诗人柳梦寅写有一首《夷齐庙旷首阳苍翠郁嵯峨,滦水悠悠也自波。士俗尚闻孤竹庙,邦人能唱采薇歌。一时贤士知俱书,万古高名问孰多。此地清风吹不尽,荒台只是旧山河。”颂扬伯夷、叔齐贤德清风永远流传。
  南宋著名画家李唐,根据伯夷、叔齐的故事画有一幅《采薇图》,借伯夷、叔齐来鞭挞在外敌人侵时屈膝投降的朝廷与官僚们。此画现为国家一级文物,珍藏于故宫博物院。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