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4-03-01 23:44
昌乐 刘文安

老子裔子与高密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3-26 15:21
鄌郚总编
  老子裔子与高密
  作者 姜祖幼
  老子,是一书名,也是人名。
  《史记》列传里《老子传》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如此有姓氏,有名字的一位人士,为什么不直书"李耳传",而名"老子"呢?盖在司马迁时代,有关闻名于世的老子名字、事迹的传说较纷杂,无法言之凿凿,只能将其传说集于一传内,统而笼之,名"老子传。"
  这里的"老",有执业久、历事多之意,"子"为尊称。
  在中国历史上,自先周以来,曾存在一种父子联名,家学渊源,世官世业的父系继承制。子承父业,自幼随父做事,由父言传身教,即如进了专科学校。周代的李氏家族,即有世代为"守藏之吏"的一支,世人多不称其姓名,而号其"老子".因此,有周一代,闻名于世的老子可能有数位。其中即有孔子问礼的老子,又有撰《道德经》一书的老子等。《史记》将他们的传说集在一起,至少在时间上无法自圆。故《史记·老子传》里便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的记载。又因世传老子有不同所指,所以又有"故曰老菜子亦楚人也,着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自孔子死之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言否",一些不确定、无法识知的记载。
  《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分道经、德经两部分,五千余言。流传本以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故称《道德经》。而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抄写本,德经在道经之前。其内容文字,与流传本也不完全相同。这并不奇怪,不少古籍有类此情况。
  《老子》一书所谓"道",即导引,顺自然之道而行。中正不倚曰"德",是君子自我内在的正直之德,也是人主行事之道。
  论影响后人之大者,除孔子问礼之老子,便是着《道德经》的那位老子了。今有学者考证,着《道德经》一书的老子即系战国时的太史儋,亦即《史记·老子传》里曾去见秦献公的那位太史儋。
  《史记·老子传》载:"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 太傅,因家齐焉。"这位胶西王 的太傅李解,按世代推之,即为着《道德经》的那位太史儋老子的裔子。
  李解与司马迁为同时代人,其传承有秩的近世谱牒,应是信史。
  (二)
  李解所任职的胶西国,是西汉初期分封的诸侯国之一。
  胶西的"胶",即胶水,即今高密市境东部的胶河。
  《水经注》云:胶水"出黔陬县胶山北,过其县西……又北过夷安东……又北过当利县西北入于海。"此为彼时胶水的流向。今日之流向为后之改道。
  胶水正源胶山,又名铁橛山,在今胶南市境西南部。
  黔陬县,西汉置,故城在今胶州市境西南部的城献(西晋惠帝元康五年,黔陬城迁于胶水西。隋炀帝大业元年,并入胶西县)。
  夷安县,西汉置,北齐省,故城在今高密市区。
  当利县,西汉置,北齐省,故城在今莱州市西南部。
  胶水的改道,系因元代新开胶莱运河时,在今高密市东北、平度市南边的姚家村前有分水岭:分水岭以东称南胶莱,入黄海胶州湾。分水岭以西称北胶莱,入渤海莱州湾。因南胶莱水贫,为济其水势,将胶水改道入其内,以至于今。
  西汉初期,以胶水命名的胶西国,系由齐国分出。
  西汉初,实行封国与郡县并行的行政区划制度。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刘邦封其庶出长子刘肥(刘邦微时之外妇曹夫人生)为齐王,食70余城。传至刘肥之孙刘则,于文帝前元十四年卒。时文帝依太中大夫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力"的建议,文帝前元十五年定,将原齐国仍称齐,又在国内"复置城阳国;复置济北国;分为济南国;分为淄川国,都剧;分为胶西,都宛(《集解》:徐广曰:乐安有宛县。);分为胶东,都即墨"(《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这样以来,将原齐国分为七。次年(公元前164年)"四月丙寅,(胶西国)初王 元年。齐悼惠王子,故平昌侯。"(引同以上"诸侯年表")。
  原齐王刘肥有9子,在分齐时,尚在的有6位,都封了王,刘 为其中之一。
  胶西王刘 ,在文帝前元四年五月,被封为平昌侯(侯,仅食邑1县)。在侯国12年,改封为胶西国王。平昌,《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载:"《索隐》:县名,属平原。"《汉书·地理志》:平原郡领县19,其中有平昌。在今陵县一带。
  西汉初期,以血缘关系所封之诸侯王国,系以宗法制为基础,世代相袭,权势颇大。
  西汉初期的诸侯王国,可以各自纪年。可按中央政府机构设立王国机构。在官员的任命上,除诸侯王的太傅和丞相由中央政府委派外,其余官职一律由诸侯王任命。在经济上,诸侯王在国内征收之赋税,除按国内人口数上缴为数不多的钱外,余者均由自己支配。可以养兵,但没有发兵权。有征发徭役的权力。可不定期地朝拜皇帝,但不能稽留京师。不能用皇帝的仪制,没有对罪人赦免权,没有颁爵权。
  皇帝寄希望于委派太傅来教导诸侯王,委派丞相为诸侯国最高行政长官,管理国中治民大事。太傅和丞相都对皇帝负责,有谏诤之责和向皇帝举奏之权。
  岂知,行政治民的丞相,没有用人权,是个光杆司令。尤其掌兵权的官员中尉是诸侯王任命的,容易形成诸侯王与军官结党。更由于诸侯王地盘较大,收入很高,又有军事力量,势力日益膨胀。刘邦死后,就有齐、楚、吴三国有"分天下半"的说法。到文帝时,诸侯王的势力愈来愈大,已构成对中央政府的威胁。所以自文帝时贾谊至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都曾提出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的建议。文帝时齐国的被分,即是在此形势下而实行的。
  (三)
  文帝前元十五年,将齐国分为七国时,胶西国最初封地,史载不详,只知景帝时,在削楚、吴、赵之后,又以胶西王刘 私下卖爵事有奸,将国削去6县。(西汉时,县小,今一县内,那时有三四县)。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刘 参与"七国之乱"失败自杀,国除。是年六月,景帝封其子刘端为胶西王。后因数犯法,被削其国之大半。刘端在胶西国为王47年,于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七月卒,无后,国除为郡。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七月,封广陵厉王刘胥之子刘弘为高密(将胶西改为高密)王。传至其曾孙刘慎,在王莽取得政权的第二年(公元10年)被废除。
  西汉一代,中央政府真正彻底解除诸侯王的威胁,是武帝推行"推恩令"之后的事。
  武帝时,中大夫主父偃提出"推恩削藩"的建议。即是对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将自己封地的一部分封给其他子弟。诸侯王推私恩分封子弟后,由皇帝给予封号,分出的小国,不再由原来的诸侯国管辖。这样以来,让诸侯王自己分崩离析,受到削弱,既进一步达到了削藩的目的,又使诸侯王不致因削弱而与皇帝产生矛盾。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武帝正式颁布推恩令。同时提出,诸侯国要服从地方政权的管辖,只准收取赋税,不准参与行政。其他特权也多被免除。因此,到平帝时,各地王侯与百姓间富家大户已无别。在此政策下的高密国刘弘,一直平平地活到终老。
  (四)
  上面曾言及,在《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里载:初封之胶西王刘 都"宛".宛在哪里?南朝宋裴 的《史记集解》云:徐广曰:乐安有宛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有关宛的地名:一、宛城,在今湖北省荆门县南六十里。二、宛县,即今河南南阳县治。这两地与胶西两国无关。三、历史上乐安并无宛县。《史记》所记之"宛"在哪里?不清。
  《资治通鉴·汉文帝十六年》载:刘 封胶西王时未言都处,而宋代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里曰:"胶西王都高苑。"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曰:"高苑,(西)汉置高宛县,后汉作高苑,晋因之。故城有二,俱在今山东桓台县。汉高帝封丙倩为高宛侯。又,文帝分齐为胶西王国,都宛。《水经注》:高苑有东西二城,东城则胶西王都,西城则丙倩侯国。南朝宋时县省。今桓台县(治)当即西高苑,县(治)东十二里又有古城,盖即东高苑也。"辞典对东城即东高苑城为胶西国都城,不能肯定,故加了个"盖"字。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所引《水经注》非原文,而是大意。原文是"时水又西,经东高苑城中而西注也。俗人遏令侧城南注,又屈经其城南。《史记》汉文帝十五年,分齐为胶西王国,都高苑(徐广《音义》曰:乐安有高苑城)。故俗谓之东高苑也……时水又西经西高苑县故城南,汉高帝六年,封丙倩为侯国。"
  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高苑县条云:"(西)汉置高苑县,属千乘郡,后汉属乐安国,晋曰高苑,为乐安国治。苑与宛通也……高宛城,在县东北。《水经注》:西高宛城,汉高六年封为丙倩侯邑。又有东高宛城,文十五年分齐为胶西国,立齐悼惠王子 为王,都高宛,即东高宛城也。是时高宛盖属胶西(这里又加了一个"盖"字)。后改胶西为高密。"
  以上引之文献所言,明显都在一个"宛"字上找据、生发。从《读史方舆纪要》到《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对《史记》说都不是肯定,然又未否定。若说今桓台县的高苑为胶西国都城,距胶水太远,有三四百里,且中间又有数条大河相隔,中间还有一个齐国,与胶西国后改为高密国,以及高密国所辖县,实在扯不上关系。假如《史记》记为胶西国都"密",后之研究者,肯定是围绕着"密"去做文章了。
  可喜,走出困惑的首先是《辞海》(1989年版),在胶西条里曰:"胶西,郡,国名。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郡。文帝以后为国,或为郡。景帝时为参加叛乱的七国之一。治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西南)。武帝以后辖境约当今山东胶河以西、高密市以北地区。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改为高密国。"多年来,学者们多认为《辞海》是一部很严谨的工具书,甚为看重和信赖。《辞海》终于使学人走出了多年的困惑,实为一幸事。自然,这一纠正史籍之误的原委,我们不得而知,尤其我们胶河流域的人,高密人,对《辞海》的解释,深感合情合理合事实。
  如此以来,在高密有关胶西国的传说与遗迹,就好解释了。如《史记·曹相国世家》曰:"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此胶西之盖公,其遗迹多在今安丘、诸城距高密故城较近的地方,便易理解了。再如,在今井沟镇前后田庄以东之高密故城(即城阴城),甚古老,至少在周代即筑城。今已探明,此城为边长近2000米的大方城,城内埋藏大量的西汉建筑材料。已出土货币、铜镜、印章、兵器,汉半两钱范等。并在城之南北20公里区域内,现存扯连不断的汉墓区,这样众多的遗迹,一般城邑是不多见的。
  而且,胶西国后直接改称高密国,只因胶西系以高密为中心,后方改为高密国,如此方合情合理,顺理成章。《汉书·地理志》所记高密国:"户四万五百三十一,口十九万二千五百三十六。县五:高密、昌安、石泉、夷安、城乡。"
  昌安县,治今安丘市区。
  石泉县治在今高密市柴沟镇李家埠一带。
  夷安县治今高密市区。
  城乡县,不详。
  我们看,高密确是高密国境的中心。
  有关胶西国的这些遗迹,今桓台县无,可明《辞海》的改误是有据而正确的。
  既然胶西国王刘 都高密,他的太傅李解,当然与高密有不解之缘了。
  (五)
  李解为胶西国王刘 之太傅,负有教育、谏诤和举奏之责,其人选必为朝中有影响的重臣无疑。只是我们所知其事迹太少。
  刘 在胶西王位11年,参与"七国之乱"失败而自杀。李解何时任胶西国太傅?在此多少年?史载不详。
  《汉书·吴王濞传》:胶西王刘 在与叛乱前,"吴王乃身为使者,至胶西面约之。胶西群臣或闻王谋,谏曰:‘诸侯地不能为汉十二,为叛逆以忧太后,非计也。今承一帝尚云不易,假令事成,两主分争,患乃益生。’王不听。"此时李解若在胶西,这些谏言自然有他一份。
  但从李解"因家于齐"来看,其在胶西任职时间不短。只有时间长,方能与齐地关系大,而留此定居。
  另外,《史记·老子传》所云:老子(太史儋)之子名宗,曾为魏将,封于段干,曾因以为氏。《史记·魏世家》有:安厘王"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战国策·魏第三》:"华军之战,魏不胜秦。明年,将使段干崇割地而讲。"此段干子、段干崇,即太史儋老子之子李宗(宗、崇形近,相通。古籍内类似情况较多)。亦即李解的祖上。
  自然,老子一族,到了李解一代,其守藏吏之家学或许淡化了。然而,李解系大名人老子之后,虽在两千年前即与高密结缘,曾在高密大地上留下过脚印,也应是高密历史上的亮点之一。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