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4-05-09 15:56
昌乐 刘文安

卞世强和他的“茶经”(吴汉宾)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24 09:10
鄌郚总编
    卞世强和他的“茶经”
    北晨
    在昌乐,在这个被人们称之为“宝石之都”的北方小城,打理着“广西茶庄”、“茗雅茶社”、“龙潭茶”三个茶店和茶馆的卞世强,和他名字一样,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名字和相貌都很普通的年轻人,却用短短的十几年的功夫,从给自己的姐姐“打工”、当“徒弟”开始,一步一步,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踏踏实实,步步为“赢”,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
    采访卞世强,实在是一件难事。因为坐在笔者面前的这个年轻的总经理,不善言谈。谈起他的创业史,谈到他的从事茶业的生意经,他显得有些腼腆,甚至连说话都有些“木讷”。总之,坐在笔者面前的卞世强给人的印象,就是“老实”两个字。而这,正如他的朋友们对他为人的评价,也是他十多年来的“茶经”--
    老实做人,诚信经营
    卞世强从事茶品经营的经历,是上世纪末给他的姐姐“打工”、“学徒”开始的。十六岁初中毕业的他,从山村老家来到潍坊,在经过了当汽车厂的修理工和给人开车当司机的种种挫折后,回到了昌乐城,在他姐姐经营的“广西茶庄”当徒弟。细心肯学的他,似乎对“茶业”这一行当有一种天然的亲和性,在经过很短时间的历练后,很快就入了门。姐姐看他在这一行当里已开始有出息,便在出嫁后不久,提出把茶店“转让”给他经营。可是,刚入行不久的卞世强,虽然有意在茶业经营上大显身手闯荡一番,但却还是犹豫不决,不敢接手。他对姐姐说,他一个农家孩子太老实,独立门户搞经营,怕在情况复杂的生意场上不好混。姐姐对他说,做买卖没什么诀窍,就是要老实、要诚信,只要老实做人、诚信经营,就没有做不好的买卖。
    二○○一年初,他正式接手“广西茶庄”后,把姐姐向他交待的“老实做人,诚信经营”当作他的生意经,在与客户打交道时,总是以诚待人,讲求信誉。他说,在生意场上,诚信待人,多揽回头客,比什么都重要。他是这么样说的,也是这么样做的。当初他做小本生意时对自己这么样说这么样做,后来生意做大了、做强了,他对他的员工也是这么样说、也是这么样去做的。许多与他做过生意的茶商,无论是大茶厂的上家,还是他批发的下家客户,都愿意与他做生意。许多人都知道,在生意场上,生产商和经销商,都不愿意赊账,但创业之初,面对缺乏资金支持的他,却能从生产厂家那里赊账进货。同样,他对他的下家客户,也是以诚相待,许多缺少资金的茶店、茶楼到他这里进货,他常常赊销给他们。无论是大厂家的经理还是小茶店的老板,都说卞世强为人诚实、讲求信誉,与他打交道放心。这,或许就是他从小本买卖做起,使事业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
    以茶会友,广结人缘
    在卞世强经营茶品的十几年里,从刚开始单纯的卖茶叶到后来的批发经营再到打理茶楼的过程中,他眼里的“茶”,已不再是当初的简简单单的商品,而是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历史信息的文化符号。在与各方面的客户交往的过程中,他笃信茶能交友,茶能识人。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他在经营活动中,特别注重以茶会友,以茶结缘。他对他的员工常说,要做到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争取做一笔生意、交一批朋友,交一批朋友、巩固一批客户。
    从二○○四年开始经营台湾茶,并成为台湾冻顶乌龙茶和台湾久福茶具在昌乐地区的总代理商之后,卞世强一直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茶馆,集开茶馆和批发、零售茶叶、茶具于一体。在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和陶冶情操、清心养性的场所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努力着,奋斗着,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梦想跨越。到了二○○七年秋天,有了一定资金积累后,他在昌乐县城的繁华地段买了一处二层楼的门店做茶楼,实现了他不仅要拥有自己的茶叶店而且还要拥有自己的茶馆的梦想。他给自己的茶馆取名为“茗雅茶社”。茶社刚一开业便宾客盈门,生意兴隆。他看看自己的茶楼,再看看自己的轿车,心中油然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
    可是,正当他春风得意,雄心勃勃地想大干一番的时候,却因为扩大规模、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而造成的流动资金不足的困境越来越明显。到了二○○八年上半年,他扛不住了,想到银行贷款贷不出来,到亲戚朋友家借,该借的都借了,但还是缺口严重。他甚至想到了要卖汽车、卖房子,差一点儿就要“气馁”下去,向困难“低头”。就在他心灰意冷感到无助的时候,他偶然碰到一位客户朋友,朋友问他道,怎么几个月不见,突然瘦了这么多?他回答说,可不是,原来一百五十多斤的体重,现在还不到一百一十斤,能不瘦吗?朋友问他什么原因,他一五一十地将自己遇到的困难对朋友说了。这位朋友又问他还缺多少资金,他对朋友说,他向亲戚朋友借了部分,但现在还缺少十多万元。这位朋友了解他的为人,知道他是一个诚实且讲信誉的人,所以二话没说,当场答应借给他十三万元,并说如果不够,再跟他说一声,他们一起想办法。就这样,这位“朋友”的慷慨解囊,使他度过了难关。
    还是在他刚刚创业之初的一年春节前,因为要进一批茶叶缺少资金,在他感到困难正在着急之时,一位路经昌乐来看望他的朋友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拿出随身携带的两千多元钱,只留下了自己回家的五十元路费,其余全部借给了他,使他在关键时刻有了持续经营下去的本钱。
    “要长久,靠朋友。”这是卞世强常说的一句话。他说的朋友,其实都是他的“茶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卞世强这些年来从小本生意开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挫折和经验都告诉他,无论任何时候,遇到困难都要做到不气馁、不妥协,要永远有一股积极向上的精、气、神,而他说的这种永远向上的“精、气、神”,正是他和他的员工们所追求的他们企业所独有的“茶道”。
    几年来,他和他麾下“广西茶庄”、“茗雅茶社”已在昌乐及其周围地区小有名气,几年的奋斗已见成果。面对已有的成绩,有朋友劝他说,事业干到这样一种“境界”--细水长流,涓涓不断,虽然飞不高,但也跌不倒,他也该歇歇脚,享享福了。但是,他却说,这不是他卞世强的性格,也不符合他们企业所追求的永远向上、永不停步的“茶道”精神。他要继续干下去。
    今年春节刚过,一直经销和研究南方茶和台湾茶的他,却突然开始对北方茶,特别是信阳茶感兴趣起来。他一闲下来,就研究信阳毛尖有关资料、有关信息。有时候,他还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冲泡和品茗各品种、各品牌的信阳毛尖茶,也包括信阳毛尖集团新开发研制的“龙潭”牌“信阳红”系列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慎重考虑和对信阳毛尖茶的研究,以及对当地市场的考察,他终于下定了要经销毛尖集团的新产品的决心。这一天,他突然对他的员工说,他们要加盟“中国信阳毛尖集团”,开一家信阳毛尖集团的加盟店,专营信阳毛尖集团的“龙潭”牌系列产品。他说到做到,今年四月下旬,他亲赴河南省信阳市,与中国信阳毛尖集团签订了加盟协议,并参加了第二十届国际茶文化节暨2012中国(信阳)国际茶业博览会,不仅感受到了信阳的茶文化氛围,而且也感受了我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信阳回来之后,他立即动手,在县城的繁华地段选择了一处上下二层、建筑面积近二百平方米的沿街门店,用“龙潭茶”作店名,在开始了三个月的试营业之后,于今年八月下旬正式开业,专营信阳毛尖集团生产的“龙潭”牌产品,如毛尖系列产品、信阳红系列产品、龙潭大器系列产品、“陆羽”茶(食)品系列产品等。
    说起信阳毛尖集团,说起“龙潭”牌的茶产品,他俨然是信阳毛尖集团“龙潭”茶的“当家人”,如数家珍,一改他平时的不善言谈和“木讷”,滔滔不绝地向笔者介绍起来。
    “信阳毛尖集团旗下‘龙潭’牌商标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龙潭’信阳毛尖屡获国际和全国大奖,‘龙潭’信阳红更是在一上市便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关于‘信阳红’,可以说是中国新派红茶的‘领导者’,它有‘四新’:一是品类新,信阳红产自我国最北方的红茶产区,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二是口味新,信阳红滋味醇厚甘爽,花果香适度,有别于其他类红茶,与祁红的‘甜花香’、川红的‘桔子香’、滇红的‘鲜浓香’都不同;三是工艺新,信阳红对发酵工艺要求苛刻,强调温度、湿度和鲜叶表面温度、发酵时间的精准控制;四是原料新,其原料选用信阳毛尖细嫩芽头头制作,其芽头珍贵匀整……”
    “……至于信阳毛尖,人们都不陌生。它源自四千年中原文化积淀,历经二千三百年时光雕琢,独占北纬三十二度中国最北茶区,八百米高山茶园自然生长,常年云雾缭绕,享尽天地灵气。叶叶都是农家少女素手采摘,用传统选茶技法,优选一芽一叶,再经炒茶大师倾心制作,三道烘炒,六道摊晒,用一种爱茶的精神,层层历练,只为成就它的非凡尊贵。茶圣陆羽曾道:‘淮南茶,信阳第一’。‘龙潭’信阳毛尖以信阳毛尖茶国家标准制定者身份,坚持做好茶。它汤色碧绿、形直光润、白毫细嫩、香气高远、味醇回甘,为懂茶的人大为称道,自然自在中回荡非凡气质。目前‘龙潭’信阳毛尖已有义阳贡、圣、贤、君、仕五大系列,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优良品质和味道,满足各阶层人士的消费需求。信阳毛尖集团的前身五云茶叶集团公司于2011年新研发了高端礼品茶--龙潭牌信阳毛尖‘大器’系列,这个系列产品均为国内着名炒茶大师亲手炒制并签名推荐,通过了国际有机茶认证以及原产地认证,是目前信阳毛尖集团最高端的产品,代表了信阳毛尖的最高品质,寓意大道自然,‘器’度非凡……”
    --“龙潭”信阳红和信阳毛尖茶的这些优秀品质,或许正是使年轻的企业家卞世强作出加盟中国信阳毛尖集团这一决择的理由吧?
    他告诉笔者,在山东省内,加盟信阳毛尖集团并专营“龙潭”牌茶品,目前他是第一家,而且是唯一一家。他有信心把“龙潭茶”茶馆经营好。
    或许是冥冥中的缘分使然吧,笔者注意到,中国信阳毛尖集团的董事长姓陈名世强,与我们的主人公卞世强同名。“陈世强--卞世强”,愿加盟信阳毛尖集团后的“卞世强”,他的名字和他事业一样,不再平凡,不再普通。
    联文联艺,皈依文化
    参加第二十届国际茶文化节暨2012中国(信阳)国际茶业博览会回来后,卞世强对“茶”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或者说更深一层的理解。现在他眼里的“茶”,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商品,而是有着浓厚的文化含义。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和潜心学习,在初步掌握了有关茶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后,他下决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经营好自己的几个茶店和茶馆的同时,身体力行地去研究茶文化,弘扬茶文化。让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所熟知。
    他说,从树上采一把叶子到锅里炮制炮制,开水一冲咽到肚子里,只是解解渴而已,怎么就值那么多钱?几十元钱一斤,有的几百元甚至几千元钱一斤,这是为什么?简单地把这说成是经营、说成是炒作是不对的,这里面所蕴含着的,不仅是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劳动,更重要的,是它蕴藏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内涵。在当今社会,茶,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草木枝叶,而是具有特别意义的的文化符号。现在人们把茶视为贵重、高尚的饮料,认为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因此,从事茶产品经营,文化的力量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在谈到饮茶的修身养性时,卞世强引经据典地对笔者说道,古人曾认为茶有“十德”,即: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被后人誉为“茶仙”的唐代诗人卢仝,在他的《七碗茶歌》中,也对茶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或许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茶文化”的认识、理解和热心,他在进行茶业经营活动中,除了继续与一般的经营客户交朋友外,他更注重与当地的文化名人交朋友,与许多作家、诗人和学者交朋友,与书法家、画家、音乐家等艺术家交朋友,与有文化涵养和有实践经验的老领导、老干部交朋友……凡此种种,都是为了与他们交流,虚心向他们学习茶文化的知识和经验,潜心钻研和领悟茶道、茶艺,把茶文化弘扬光大。
    他告诉笔者说,他有一个愿望,就是下一步,他希望与当地茶业界的同仁们一起,以他所经营的“茗雅茶社”、“‘龙潭茶’茶馆”和“广西茶庄”为“基地”,联合有关的文学艺术家和文化名人,以及有一定文化造诣和热心茶文化的老领导,参照和借鉴兄弟地区的成功经验,发起成立一个旨在研究交流和弘扬光大茶文化的“茶文化协会”或“茶文化研究会”,宏扬社会正气,陶冶人们情操,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尽一份力量。
    难能可贵,一个从农村来到城里经过十几年打拼已经事业有成的年轻的企业家,“位卑未敢忘国忧”,念念不忘“文化”二字,不忘“精神文明建设”,真是令人可敬可佩。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