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11-14 16:54
昌乐 刘文安

山东人说煎饼

— 本帖被 admin 从 企业风采 移动到本区(2013-05-08) —
  山东人说煎饼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的战友告诉我,他的儿子去昆明上大学,带回来一位云南籍的准儿媳妇,家里拿出山东煎饼招待她,这位女孩既惊讶,又不解:“你们山东人怎么吃纸啊?”
  哈哈!“吃纸”?多么形象的比喻!“圆如盘,薄如纸”,是山东大煎饼最典型的特征了。
  据传,山东的大煎饼是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微将寡,常被曹兵追杀,一次被围在沂河、湅河之间,锅灶尽失,而将士饥饿困乏,又不能造饭,诸葛亮便让伙夫以水和玉米面为浆,将铜锣置火上,用木棍将米浆摊平,煎出香喷喷的薄饼,将士食后士气大振,杀出重围。当地人也习得此法做食,但铜罗昂贵,且易开裂,人们便以铁制成锣状的煎饼鏊。从此煎饼在山东大地上流传至今。还有一则故事,赤壁大战前,诸葛亮来到东吴,孙权设宴款待,周瑜做陪,席面上南北大菜齐备,足显东吴富足,开宴时周瑜将江东的特色菜归置在孙权的面前,以示固守江东之意,孙权也会意的笑望诸葛亮,诸葛亮命从人取来煎饼,将其余菜肴卷入而食,周瑜大惊:“先生欲席卷天下乎?”诸葛亮笑答:“江东独存”.孙权也取一张煎饼卷入除川菜以外的菜肴而食,并与诸葛亮会心的畅怀大笑。自此,双方联合大败曹兵。武则天的谏臣徐有功(临沂人)至赤壁时曾赋诗一首:“滚滚长江虽天堑,怎挡百万虎狼兵,若非煎饼合吴蜀,天下早已归曹公 .”
  煎饼到底是不是诸葛亮的发明,很难考证。但大多数山东人都吃煎饼,是不争的事实。清代,《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专门写过一篇《煎饼赋》:“溲含米豆,磨如胶饧,扒须两歧之势,鏊为鼎足之形,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乃急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蚁行,黄白忽变,斯须而成,‘卒律葛答',乘此热铛,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于俄顷,圆于望月,大如铜铮,薄似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薄似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看来这云南女孩和蒲公真是相见略同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东人爱吃煎饼,大抵也与山东的水土有关。山东四季分明,盛产五谷杂粮,用来制做煎饼,既可粗粮细作,又便于存放。摊煎饼是个“技术活”,好的煎饼要薄如蝉翼,厚度均匀。这不但要求煎饼糊磨得要细,稀稠适当,最重要的还在于摊。摊的时候手要麻利,火候还要适当。所以,在山东过去要考察新媳妇会不会做活儿,只要摊一次煎饼就可以知道。新媳妇在过门之前,首先要在娘家学会摊煎饼,练好基本功,否则到了婆家难免遭婆婆的白眼。
  作为从小吃煎饼长大的山东人,对煎饼更是情有独钟。打从记事起,家里一日三餐几乎都是吃煎饼,而且主要是地瓜煎饼,只有过年过节或家里来客的时候,才能吃顿面食。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吃“大锅饭”的年代,地瓜耐旱涝,产量高,是庄稼人的主食。把鲜地瓜或地瓜干磨成煎饼糊,摊成煎饼,就算粗粮细作了。小时候,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帮母亲推碾推磨磨煎饼糊;每逢节假日和星期天,上坡拾柴禾,用来摊煎饼。“煎饼甜,煎饼香,吃着煎饼别忘娘”.摊煎饼的活儿,自然要母亲来担当。每天早晨,母亲鸡鸣而起,就去“趴鏊子窝”,把一家人一天吃的煎饼摊好。 尤其到镇上读中学的那几年,每次要带一星期的饭,背一大摞煎饼,母亲从磨糊到摊煎饼,总要起早贪黑忙活大半天。所以,长辈和老师每每提醒我们好好读书,不能忘本,要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得起那来之不易的“煎饼卷子”.
  记得有一首歌唱道:“不管是南北西东,我还是爱我的北京”.作为一个山东人,这些年不管漂泊到哪里,俺还是爱俺的山东,还是喜爱“煎饼卷大葱”.在部队当兵期间,每有战友回乡或亲属来队,总要嘱咐别忘了带煎饼;而我每次探亲回家,总要过够吃煎饼的瘾,临走时再带上一大包。在咱山东人的心里,就是那全世界的奇珍海味,也比不上咱的大煎饼!
  可是,当我落叶归根回归故乡的时候,却悄然发现煎饼已不再是乡亲们餐桌上的主食的角色了,连推煎饼糊的石磨、摊煎饼的铁鏊也成了“弃儿”,被遗弃在各个角落里。与乡亲们攀谈起来,方知其中因缘: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细粮白面做主食,吃煎饼的越来越少了。人们忙着发家致富挣大钱,谁还费时费力做煎饼,也就把农村妇女从“鏊子窝”里解放了出来。可山东人多,爱吃煎饼的自然还不少,于是,专门加工煎饼的加工点、专业户便应运而生,想吃煎饼,去加工点、超市随吃随买,品种齐全。下面几个镜头就是我去美臻煎饼专业合作社拍的,她们加工的煎饼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注册了商标,打响了品牌,产品供不应求,还带动一大批农村妇女靠加工煎饼致了富。
  作为一个山东人,俺永远爱俺的山东,永远爱山东的大煎饼!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