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5-04-17 06:45
鄌郚总编

白金科作品:哥哥的婚事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28 15:54
鄌郚总编
  大哥的婚事
  早饭的时候,大哥去找老支书,一见面,大哥就说:叔,待会开会的时候,《人民日报》那“社论”能不能叫俺来读?
  老支书正在吃早饭,端着碗玉米粥刚举到嘴边,听了大哥的话吓得一哆嗦,玉米粥洒得满手都是。老支书放下碗,伸出舌头很仔细地把手上的粥舔净了,这才把眼一瞪,说:你说啥?你小子要夺权呐!
  那时候几乎天天开会,像这样的“三秋誓师动员大会”更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的大会一开始都有两项固定的内容,一是宣讲国际国内的大好形势,二是读一篇近一期的《人民日报》的“社论”,但这都是老支书的特权,大哥只是个民兵连长,离着支书的位置还远着呢!
  见支书生了气,大哥赶紧解释:人家这不是要来相亲嘛!
  大哥说了门亲事,刘媒婆已经领着大哥在四十里铺的大集上,跟那姑娘远远地对望过好几眼了,——那时候年轻人基本上就是这么相亲的,可不像现在的人刚说了三句就要开房!——对望那几眼之后,彼此对对方都很满意,只是那姑娘说要找个有文化的,刘媒婆当即就胡诌了个“初中毕业”,在那个年代这初中毕业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姑娘今天要上门相亲,一是看看家庭情况,二呢肯定也要验证一下这“初中毕业”。
  老支书弄清楚根由之后使劲憋着嘴,但到底还是憋不住,“噗嗤”一声笑起来:你小子一个字都不认识,你读什么“社论”呀?
  大哥急起来,说,叔,你放心,不会弄错的!
  老支书的老婆也在一旁帮腔,说,这可是孩子的终身大事,就让孩子试试?
  老支书沉吟了一会,说,这可是上纲上线的大事,你保证弄不错?
  大哥“啪啪”地拍着胸脯说:俺保证!
  ……
  这天上午,“三秋誓师动员大会”就在大队院里举行,说是大队院,其实根本就没有院墙,就是大队部前面的一个空场,空场的边上就是进出村子的那条路。
  大会开始以后,照例是老支书先给广大的社员同志们宣讲国际国内的大好形势,大哥就围绕在老支书身边,给老支书端茶递水。这一次老支书讲的时间特别长,原因是老支书一直没等到大哥的暗号,可是老支书知道的大好形势又少得可怜,没办法,只得把那点少得可怜的大好形势翻来覆去地讲了好几遍,直讲得会场上哈欠连天,老支书自己也觉得不耐烦了,这才觉得衣角扯动,就听大哥小声对他说:来了!
  老支书用眼角的余光一扫,见刘媒婆领着个俊俏的大姑娘正站在路边往这边瞧呢,于是像遇见了救星一般赶紧说:这个……我的嗓子有点疼,下面就由民兵连长白大柱同志给大家宣读一篇“社论”。
  老支书一说完,会场上的人都惊得张大了嘴巴,大伙相互望望,那眼睛都在说:怎么回事?老支书是不是疯了?
  这时候就见大哥正了正衣襟,稳稳地走到主席台前,顺手拿起桌子上的一张《人民日报》。会场上的人们立即笑得前仰后合,不知是大哥不认字还是内心太紧张的缘故,他竟然把报纸拿倒了!但大哥根本就不理会人们的态度,他清了清喉咙一板一眼地“读”起来,一篇长长的“社论”被大哥“读”得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字字珠玑、铿锵有力……会场上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大哥“读”的“社论”一下子把所有的人都征服了。
  季节进了腊月,那个俊俏的大姑娘便羞答答地被大哥娶进了门,日子就这么过下来了。但大哥读“社论”这一节一直成为人们的笑谈,每当这时候大嫂也跟着笑,大嫂说,他倒拿着报纸都读得那么顺畅,俺那时就想,这人的学问该有多大呀!
  大嫂不知道,大哥虽然一字不识,却有一项“入耳不忘”的本领,乡亲们人心宅厚,自然不会点破。那时候演《红灯记》,大哥看了三遍,里面的唱词跟对白便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至于那篇“社论”,他前几天听了两遍广播,早已烂熟于胸了。
  最高兴的还要数我的爷爷,我那可怜的爷爷自从被“奶奶的三寸金莲”结结实实地骗了之后,一直到了老年想起来还觉着憋屈,大哥读报娶亲,爷爷像个孩子似的高兴地哈哈大笑:好嘛,咱也骗了人家一回!
  (原载《喜剧世界》2013年3月上,入选《2013中国年度幽默作品》一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