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5-04-21 10:36
鄌郚总编

葛怀圣:事无巨细记“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1-15 20:56
鄌郚总编
“5月9日,修改《西浊北村志》第十编,整理装订《中国档案》、《山东档案》,下午学习刘云山讲话……”葛怀圣的记事本上,记录着每天的工作。
  “每天把做过的事、去过的地方作记录,这是从事21年档案工作的职业病。”葛怀圣告诉记者。
  1986年从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应用电子专业毕业,在寿光县委机要科干了7年后,1993年11月葛怀圣调到寿光市档案局工作,从此跟文字打起了交道。
  一下子转到档案部门,葛怀圣有些措手不及。“当时自己很年轻,整天扒拉档案,觉得枯燥无味。一开始不愿意,天天想着走,但被逼无奈,就开始查阅档案、研究党史、史志等。”葛怀圣说,这些基本功为自己做好整档工作、研究寿光历史夯实了基础。
  1995年,潍坊市农村建档工作开始在寿光试点。当年4月至1997年10月,寿光市农村建档工作在田柳镇展开。
  “挨个村铺开,一个村不落。一开始跟着别人学,1996年底我开始着手研究农村档案工作整理方法、步骤,形成文字,于2003年编辑出版了《基层档案工作指南》一书。”葛怀圣说,2003年至今,每年还会拿出两个多月的时间到村里指导档案工作,尽量保留农村有凭证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资料。
  圣城街道北关社区文书赵国森告诉记者,各村的文书到片上集合,由葛怀圣及同事指导他们进行分类、抄目录。“我们带着文书档案、会计档案,他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并帮我们装订、用线缝起来。整理好后我们带回各村,这些档案对村里的换届选举、查找利用提供了很多便利。”赵国森说。
  2008年开始,葛怀圣对民国版《寿光县志》进行点校。原来的版本是文言文,繁体字,无标点,无段落,不易理解,他就用简化字表现出来,2011年5月正式出版。
  葛怀圣工作起来不要命,爱人王来芳感触最深。“天天和死文字打交道,他的视力严重下降,右眼从1.2降到0.2,左眼从0.4降到0.2,书出版后因为腰疼还在中医院住了20多天。”王来芳有些抱怨地说。
  85岁的孙仲春是寿光的历史文化专家,葛怀圣经常到他家里请教。编《民国版<寿光县志>点校本》时,隔几天葛怀圣就到孙仲春家里跑一趟,找资料,问问题。
  “他热爱历史,肯下苦功夫,在寿光历史研究界是佼佼者。”孙仲春评价葛怀圣。
  1999年开始,葛怀圣开始编制《东西南北寿光人》,先到乡镇村里摸情况,然后发信件、打电话给当事人,加深了这些游子对家乡的情感,对寿光的招商引资和对外联络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3月5日,吉林四平的刘禹打通了葛怀圣的电话,让帮着找自己的老家“刘家坡”。葛怀圣通过咨询老同志、查找《寿光县志》等途径,确定这个村就是现在的青州市何官镇刘家坡。通过这种方式,葛怀圣帮很多人在寿光甚至潍坊找到了“老家”。
  73岁的张华光是寿光市侯镇泊头子村村民,从2012年开始联系葛怀圣,想弄一个家谱。“在他的帮助下,我已经找到寿光20多个村的泊头子张氏家谱。”张华光告诉记者。
  葛怀圣说,能为社会提供点有价值的信息,能把一段时间的寿光历史完整记录下来,自己就很知足。
  到目前为止,葛怀圣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与档案有关的文章246篇,主编、副主编《东西南北寿光人》四辑、《民国版<寿光县志>点校本》、《侯镇志》、《基层档案工作指南》、《寿光历史上的今天》、《寿光历史人物》等,参编《天南地北潍坊人》、《潍坊企业家名典》等书17部计930万字。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