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11-17 17:13
昌乐 刘文安

血洒松江畔 丰功耀千秋

  血洒松江畔 丰功耀千秋
  作者:县委党史研究室徐桂銮整理
  张适同志,1904年旧历八月二十二日出生在山东省昌乐县朱刘街道圈子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他童年时期即发奋读书,加之天资聪颖,“七岁能赋诗吟唱,十岁提笔成章”。他曾受业于山东昌乐县立高等小学。192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济南育英中学。尽管当时他的家境比较贫寒,但是为了满足他的学习欲望,全家节衣缩食供他念书。这促使他更加勤奋好学,各门学业成绩优异,犹以诗词歌赋见长,是育英中学出类拨萃的高才生。
  张适同志在济南育英中学学习时,便接受了革命思想。他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l923年至l925年他书写的《我对于段执政之感想》、  《五四纪念之我感》、《我对国耻纪念日之感想》、《从军临行别娇妻》等数十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他面对旧中国军阀林立,连年混战,民众遭涂炭的黑暗现实,忧国忧民,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l926年经山东早期党员济南育英中学国文教员王翔千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他光辉的革命生涯。
  l926年末,根据党的指示,张适离开济南、先后在上海、南京等地做党的地下工作。在此期间,曾以新闻记者的公开身份,积极从事党的活动。不久,上海党组织选送张适同志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后分配在国民革命军张发奎所辖军官教导团,做党的工作,曾参加了保卫武汉回击夏斗寅、杨森叛乱的战斗。
  l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当时表面上还伪装革命的张发奎,极力玩弄反革命两手,他强行将武汉军政学校的学员编入国民革命军教导团,开赴广州,伺机镇压革命。但是,这支部队大部分是倾向和同情革命的进步青年,还有许多人是共产党党员。张适同志随这支部队到了广州。
  1927年l2月l1日,张适同志参加了由张太雷、叶挺、叶剑英、聂荣臻等同志领导的震撼中外的广州起义,成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我国第一个城市工农兵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这时,张发奎的狰狞的面目已暴露无遗,即在起义胜利后的第二天,他指挥数倍的反动军队包围了广州,经过一天的激战,终因力量相差悬殊,张适随起义部队被迫撤出广州。到达广州城北的苍县后,起义部队进行改编,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张适同志任某营的党代表,营长是郭声镛。整编后起义部队边打边向海陆丰撤退。张适战斗英勇,并积极向全营指战员宣传革命思想。由于张适在起义战斗中负了伤,加上部队在撤退中被敌人冲散,致使他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在这革命的紧要关头,张适同志坚信革命失败是暂时的,党还在,革命一定会胜利。他凭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毅然辗转北上,打算回山东从事革命活动。从此,他隐姓埋名,历尽辛苦,一路乞讨回到山东老家。
  当时的山东,白色恐怖很严重,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搜捕和枪杀共产党人,加之家乡的人又都知道他是个“革命党”,因此,不便在当地从事革命活动。于是,张适决定继续北上。他从家里筹集了一点路费,又只身离开家乡,来到了祖国东北大地。他在哈尔滨先找到了老同学济坤医院的杨子真大夫。经杨介绍到北满林区当伐木工人,后又在一家木场当会计。1929年春,张适在绥化县四方台镇,结识了开明人士姜鹏博(即姜洪章),他被聘为由姜创办的博文小学当教员。自此,张适一边教书,一边寻找党的组织。
  1930年以后,中共呼海铁路特支创办的《知行月刊》刊登了代理书记罗烽(当时笔名洛蚌)的文章,张适看到文章后就给作者洛蚌去信,约见罗烽同志。经杨靖宇同志同意,罗烽两次会见了张适同志,杨靖宇还高兴地和他谈了话。这样,张适几经曲折终于与北满特委接上了党的关系。
  三年来,在那黑暗艰难的岁月里,张适和党失去了联系,现在重新回到党的怀抱,就象久离家乡的赤子见到母亲一样激动、兴奋。他马上竭尽全力投入了新的战斗。根据北满特委的指示,他积极工作,努力开展活动,采取各种措施大力筹建和发展党的组织。1931年l0月10日,党在绥化县四方台站建立了特别支部,张适同志任书记,直属满洲省委领导。
  特支建立后,张适经常深入群众,团结各界人士,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先后领导刨建了海沦站、秦家站、呼兰县的松浦站支部及四方台镇的曹家烧锅屯支部等党的基层组织。张适同志是绥化地区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l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蒋介石采取不抵抗的亡国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张适同志根据满洲省委指示,巧妙地采取新的斗争策略,在四方台组织成立了“反日会”,并以“反日会”的名义发表了《告同胞书》,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反对内战,一致抗日。
  l932年春,根据满洲省委的指示,张适和梁道静等人组织成一支二百多人的抗日义勇军,张适任参谋长。后来,这支义勇军和巴彦起义的江北游击队合并,由赵尚志等同志领导。这时,满洲省委调张适到哈尔滨任满洲省委巡视员,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他在哈尔滨先后任过哈尔滨市委委员、哈尔滨市道外区区委书记等职。
  张适化名张弓,以满洲省委巡视员的身份多次到吉林地区指导党的活动,做了大量工作。1932年l2月,张适首次来到吉林,在十几天的时间里,他对吉林地区党的工作和团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他特别指示:吉林市党、团组织发展的快,青年人多,要加强领导,提高警惕。当时正值“广州起义”纪念日前夕,应吉林特支的邀请,张适同志给部分党员同志作了一次关于“广暴”的革命传统报告。1933年5月初,张适第二次到吉林巡视工作时组建了以李维民(文革前辽宁省鞍山市市长)为书记的吉林市委。为吉林地区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着的贡献。
  张适同志是知识分子出身,经受了大革命时期革命风雨的锻炼和考验。他知识渊博,老练持重,具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更兼他革命事业心强,经常不避艰险,深入工农群众,宣讲抗日救国救民的道理。他生活朴素,对人诚恳,很注意联系群众。加上他淳朴体壮,面膛黑黝,群众就送他一个外号“黑张”。“黑张”在北满党的组织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深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爱戴与尊敬。
  1933年7月下旬,张适同志受满洲省委的委派,从哈尔滨来到奉天(沈阳),任中共奉天特委书记.
  奉天特委是l931年l2月底建立的。它领导着南至大连、北至铁岭、西至山海关、东到安东和抚顺等地区党的工作。就在张适来奉天前的一个月,由于叛徒张柏生的出卖,原奉天特委书记杨一辰(中共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原第二商业部长)等20多名同志相继被捕,奉天特委遭到大破坏。张适同志就是在这紧要关头,来奉天特委工作的。
  奉天特委刚刚遭到破坏,白色恐怖还十分严重。张适同志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恢复特委组织,尽快地和所属地区党组织取得联系。为此,张适同志面对十分险恶的处境,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四处奔走,广泛接触工人和群众。不久与幸存的地下党员李长贵接上了关系。为了便于工作,张适搬到大西关小什字街,以会升店做为特委的秘密机关。经过多方艰辛努力,很快与大连市委,抚顺特支等党组织接通了关系,并发展了工人出身的张智山等同志入党,又经过李长贵介绍,将暂住大连的原中共日照县委委员、并曾参与组织鲁南游击队的于冀贤调到奉天工作。至此,奉天特委的工作初步得以恢复。为了进一步打开工作局面,张适同志安排于冀贤在会升店以开成衣铺为掩护掌管特委的秘密机关,派李长贵去抚顺煤矿,张智山到奉天兵工厂去开展工作。还准备通过大连市委调一名女同志来奉天纺织厂做女工工作。
  1933年10月9日,被白色恐怖吓破了胆的于冀贤向伪奉天高等法院自首,出卖了张适等同志,成了可耻的叛徒。第二天,张适同志和李长贵、张智山同时被捕,奉天特委又遭到一次大破坏。
  张适同志被捕后被关押在奉天日本宪兵队。敌人对他使用了“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各种残忍的手段,妄图从张适同志的口中得到更多的东西。张适同志忍受着极大的痛苦,只字不露自己的身份。
  他在法庭上编造了假历史,一口咬定自己叫“张有才”与于冀贤只是同乡关系,开成衣铺做买卖是想“赚钱”,不给敌人以任何口实。面对阴森森的法庭和一副副狰狞面孔的法官,张适同志毫无畏惧,他那坚定铿锵的回答,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身遭酷刑,宁死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
  “你与于冀贤谈过没有,开买卖为共产党的宣传机关打掩护?伪宪兵“军曹”问。
  “没有!”张适同志坚决而镇定地回答。
  “你与于冀贤商量过没有,若有大连女同志来了,使她入纺纱厂好组织同胞?”
  “没有!”
  “你与于商量过没有,派张金山(即张智山)在兵工厂宣传共产主义?”
  “没有!”
  ……(以上引自伪“奉天宪兵本部”1933年10月18日审讯笔录)
  敌人一遍遍地提审张适同志,但得到的都是这铿锵有力的回答。敌人一次次地被激怒,对张适同志一次又一次地横加酷刑。但是,敌人这一切所为,只可摧残张适同志的肉体,丝毫动摇不了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劝降未成,敌人又提审张适同志耐让叛徒出堂作证.在敌人的法庭上,张适同志大义凛然,当场严厉地痛斥于冀贤是“卖友求荣,栽赖我是共产党”(伪“奉天高等检察厅”1933年12月25日审讯笔录),并严正指出,陷害朋友,不会有好下场。叛徒于冀贤在张适同志锐利的目光和浩然正气面前,心虚理亏,有口难辩。
  经过5个多月的刑讯,伪奉天高等法院因抓不到证据,最后强行以“国事犯”的罪名判处张适同志12年徒刑,将其关押在奉天监狱中。他在狱中经常向难友进行革命教育,宣传抗日救国,与凶恶的狱吏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狱吏对他很不满,后来借故把张适同志转到伪满长春监狱。
  1942年,时逢伪满洲国建国十周年纪念,张适同志遇赦提前出狱。
  残酷的刑讯,长期的狱中生活,极大地摧残了张适同志的身体,但丝毫没有动摇他的革命意志,反而更锤炼了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革命斗志。自己的身体虽然遭受了惨重的折磨,但是,战胜了叛徒,战胜了敌人,战胜了死亡,保全了党的组织,这使张适同志感到无限的欣慰。出狱后,他不顾自己的健康情况,旋即回到绥化县,住在姜鹏博的家里,设法寻找党的组织。同时写信给当时在山东省莒南县的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工作的杨一辰同志(杨一辰同志于l940年因病被保释出狱后返回山东),杨一辰同志复信叫他回山东工作。
  1943年,几经周折的张适同志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山东家乡。可是,虽经多方努力,但始终未能与杨一辰同志取上联系。加上那时家乡昌乐,铁路北由国民党张景月的保安十五旅严密控制着;铁路南是山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兼昌乐县长)张天佐的恐怖统治,两人都是地方土顽,极为反动的家伙。鉴于当时的形势,他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只在离本村四华里的朱刘店一个同学家里住了一天,家人只能秘密地去看望了他。第二天,便重返东北绥化县。
  张适同志这次回到东北,由于一时找不到党的组织,开始先在绥化庆记印刷厂当工人。因为敌人对他严密监视,无法进行活动。1943年除夕晚上,由杨雨泽护送到黑龙江省甘南县宝山镇姜鹏博的姐夫张海山家。此地靠近苏联边境,便于隐蔽从事革命活动。张适在这里办起了私学,他一边教书,一边寻找抗联。当时抗联部队因大部过境去了苏联,通过抗联找党的愿望未能实现。张适同志并不灰心,为了有个栖身之地,就在甘南的“道德会”觅了个文书的差事,抄抄写写,待机找党。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张适接到了张克明的信,要他回绥化。他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于1946年春经齐齐哈尔,取道哈尔滨去绥化。在哈尔滨他找到了抗联着名将领、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兆麟同志。李兆麟安排张适担任中苏友好协会秘书长工作。当时,哈尔滨仍然非常混乱,由于我们党在东北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党组织没有公开,国民党反动派仍然在搜捕和残害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李兆麟同志1946年3月被国民党特务暗害。同年3月9日晚上,即李兆麟同志牺牲后的第三天,在哈尔滨市道外区西门脸一家旅馆附近,张适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张适同志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为共产主义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敌人酷刑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1957年9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适同志为革命烈士。1958年3月6日,山东省昌乐县人民委员会,在张适烈士家乡立碑纪念。(本文由县委党史研究室徐桂銮整理)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