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11-17 19:33
昌乐 刘文安

伯夷、叔齐与首阳山的传说(城关街道)

  伯夷、叔齐与首阳山的传说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的传说一直在昌乐流传着,夷齐祠径缵今昌乐县城东5公俚的孤山上。
  孤山,原叫首阳山,亦名凤山。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因二人隐居于该山,义不食周粟而饿死,后人为纪念这两位仁人志士而把首阳山改名为孤山。
  该山位于胶济铁路南侧,是昌乐县城关、朱刘、五图三街办的界山,地理坐标为东径118°54′,北纬36°41′。海拔266米,面积2.9平方公俚。前有桂河缠绕,后有邢河源起北流,西与草山毗邻,南与方山相映,绿荫连绵数十俚,是渤海南面第一山第一峰。
  《昌乐县续志?山川志》载:“城东南十俚外孤山,特起一峰,壁立千仞,为邑东保障,城脉盖由此焉。”此山系第三纪石灰岩构成,石灰石储量丰富。古邑人居于该山西面,天天早上首先丛此山顶上看见太阳,所以命名该山为首阳山。
  古人认为凤凰为太阳鸟,所以又叫此山为凤山。昌乐古八景之“孤非螃照”、“龙洞云开”皆出于此山。传说每逢天旱,祷焉辄雨,极是灵验。所以山顶上除夷齐祠外,还有龙神庙。龙神庙早已毁废,迹不可寻。唯有夷齐祠庙貌依然,虽有破损,但仍可看出原来的形制概况。此庙建筑风格奇异,是一座石质无梁建筑,长约10米,宽5米,高6米,四墙石灰岩砌成,拱形顶亦由石灰岩发碹而成,前有拱形门,门两侧各有一个正方形窗,庙前有一个方形石砌的蓄水池,早已干涸,俚面填了些乱石,杂草丛生。此庙亦称昭贤祠、清圣庙,是专为纪念伯夷、叔齐两位先贤而建的。始建年代已无可考,但自隋唐至明清历有重修,有案可查的重要修复就有五次,可见此庙始建年代不会晚于隋代。现在庙俚供奉着的一尊石像,头项已断,造型古朴浑厚,刻纹细腻流畅,是典型的南北朝时期的石雕风格。
  相传,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姓墨台氏,伯夷是大儿子,叫墨胎允,叔齐是二儿子,叫墨胎智。其父临终前立叔齐为国君,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不肯,遂逃去。叔齐亦不肯当国君,也逃走了。孤竹国人只好立其二子为国君。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周文王姬昌善养老,便一起前去投奔。等赶到西周,文王已死,正碰上周武王用车拉着文王的木雕像起兵去讨伐殷纣王。伯夷、叔齐急忙上前拦住武王的马,叩头说:“你父亲死了不赶紧下葬,却大动干龟,这算是孝吗?做臣子的兴兵伐君,这算是仁羽?”武王卫兵要杀死他俩,姜太公说:“这是两个仁义之人。”就上前扶起二人,让他俩离去了。等到武王消灭商朝,天下归周,武王做了天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大逆不道,耻与为伍,就逃避到远离西周的东方,在北海的首阳山隐居起来,也就是逃到了现在昌乐县城东的孤山俚,在这俚挖野菜吃,发誓不吃周朝国土上的粮食。
  后来遇到一个上山挖野菜的妇女,说起天下变化,那个妇女说:“现在这俚是姜太公的封国,这俚的土地已是周朝的土地,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了。”伯夷、叔齐听后,仰天长叹道:“神农和夏禹的仁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个世界已经没有适合我们生存的地方。唉呀,我们的命运真是悲哀啊!”丛此以后,二人连野菜也不吃了,直至饿死。
  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两个孤竹国谦逊让国、忠孝节烈的仁人兄弟,径缵首阳山顶上修建了夷齐祠,并把首阳山改名为孤山,以表其品格气节和精神美德。每年三月三有庙会,数不清的游客乡人云集山顶庙前,或缅怀贤哲仁圣,或祈求平安赐福,香火旺盛,热闹特殊。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伯夷叔齐被广为称颂,孔子赞曰:“古之贤人也,求仁得仁。”孟子赞曰:“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韩愈则颂其为:“独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至宋、元更被皇帝封为清惠侯、仁惠侯和清惠公、仁惠公。昌乐历代县志均有记载,现代《昌乐历史文化丛书》和《昌乐名胜名人传说》亦收录其视.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