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2-11-17 19:36
昌乐 刘文安

昌乐朱汉(翰)仪宾的传说

  昌乐朱汉(翰)仪宾的传说
  昌乐县朱汉仪宾姓高名察,朱翰高家五世祖高科之子,明万历年间被青州衡王选为仪宾,有关他本人和涉及到他的传说不少。 诸如:仪宾的来历、新淦县主“借刀”除民害、万历赠石等,至今已相传四百余载。
  昌乐县朱翰仪宾的来历:相传五世祖高科有三子,长子高察自幼天资聪颖,十九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明万历三年二十五岁的高察得入国子监深造,他进士待取,功名在握。就在此时,青州衡王为三女儿新淦择婿。高察一是大学士,二来未婚娶,自然被衡王列入人选之列。再说衡王的小女新淦,自幼在王府,天生丽质,平日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对人生颇有见解。选女婿是件终身大事,自然有他自己的主张,就是健壮第一,相貌功名次之。
  转眼功夫选期已到,高察骑马直奔衡王府,到了中午用饭时分,他坐下环视了一周,十来个入选的人,个个都是文质彬彬、衣着华丽的白面书生,唯独自己长得又粗又黑,自己一下子就撒了气。又一想,选中是没啥希望了,反正来一回,在王府吃顿好饭也是件快事。吃饭了,那些入选的书生是斯斯文文,你谦我让,生怕有损自己的身份。高差呢,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口吃菜大碗喝酒,一桌子菜几乎被他吃了个净,两坛子酒被他喝了个光,一摞饼吃了个完。惹的周围人你嗤我笑,他却全不在乎,只顾狼吞虎咽。再说衡王和他的夫人、女儿也很快把目光集中到了这位壮实的小伙子身上,一家人都相互赞许地点了点头。
  时过半月,报喜的快马来到朱翰街高家大门前,宣布了高察被衡王招为仪宾。高察就这么巧的一顿饭吃成了衡王府的乘龙快婿,取了个如花似玉的千金小姐做媳妇。后来,“朱翰的仪宾吃出来的”这句话成了当地的一句歇后语。
  据《高氏家谱》载及该村老人讲述:高察成了衡王仪宾之后,加上皇帝的赏赐,高家一跃成为富室,开始大兴土木:盖高大的楼门,门楣上横挂一金子大匾,门外两侧各有五花石狮子一个,高高的捧斗旗杆,上马石等。进门是宽大的影壁,中间镶有陶土烧制的浮雕麒麟,四角镶云字五彩琉璃瓦,上帽盖以红绿色琉璃瓦,长约十米,高约五米,厚约八十公分。(据考证,以陶土烧制的浮雕麒麟全国极为罕见),绕过影壁是二门口,穿过二门进入正房院子,盖有一拉五间二排高台屋,整个建筑坐北朝南院墙高大。从高家大院约一百六十米是高家花园,园内有假山、太湖石、荷花池,各种奇花异草,总占地面积约三十市亩。其他建筑有:高家祠堂、刘山庙、关帝庙、菩萨庙内有魁星阁、七星台、河东马趟子、还有营邱河南城前村一座三层楼。高家大院仿明宫建造,气势之宏伟,令人叹为观止。
  新淦县主“借刀”除民害:相传新淦和高察成亲之后,尊长爱幼十分贤惠,待人宽厚且掌管有方,小两口是你亲我爱十分和谐。只有一件事叫他透不过气来。
  昌乐县朱翰镇北方有一寺庙叫北寺,寺内近二十个和尚,依仗着历代皇上偏袒偏护,越发规败世俗,强索民财鱼肉乡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每逢年节强到各庄“化缘”,化什么香花钱、修缮钱、塑神钱、铺路钱、换衣钱……,交迟了就到庄里见人就连骂带打,吓得百姓一听说和尚进庄就赶紧关门锁户。自己庙地庄稼长得不好,上坡看看谁家地里庄稼长得好,割倒就成了他们的,更有甚者,几年来竟一连逼死十条人命,有二十几户人家被逼得妻离子散远去他乡却无人敢管。这桩桩件件新淦是两耳听得满满的,他心想:这帮和尚一日不除,朱翰街怎得一日安宁。
  于是,新淦和高察就骑着马来到京城,将北寺庙和尚的为所欲为向万历皇帝说了个详细。万历听后心想:开国始祖年轻时曾当过和尚,终前又有遗训:天下和尚除反朝廷,杀人防火罪大恶者严惩外,其他一律网开三面,历代都无违训者。再者都是些动不着朝政的小事,便毫不思索地说:“罢了罢了”(意思是算了)。新淦思维敏捷,立即想到“罢”字和“耙”字同音,处治和尚的办法。马上双膝跪地:“谢皇上明示”。万历皇帝哪里想到新淦会巧借“罢”字做文章,更不知道庄户人家的耙除了耙地还会耙人。新淦回来后不久就命所有下人卫士一起出动,在北寺前掘了一条沟,将北寺里十六个作恶多端的和尚绑起来推进沟里,土一直埋到脖子,套好马子拴上耙。眨眼功夫,这些恶和尚的脑浆迸裂见阎王去了。
  祸害被除,寺庙被废,百姓拍手称快,朱翰一代的村庄燃鞭放炮三日以示庆贺。新淦县主敢于除恶扬善,扶贫济寡又宽厚待人,其威望越来越高。四百多年过去了,新淦县主“借刀”除害的故事至今还在昌乐南部流传着。
  据《朱翰高氏家谱》载:高察共有一妻四妾十二子,原配新淦县主为其生二子,她的后代不乏有中秀才、举人、进士者。高察和新淦辞世以后葬于高家祖茔(号称仪宾林,后人叫白杨林)。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史 红河镇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
admin [1楼] 发表于:2012-11-17 20:14
昌乐 刘文安
昌乐朱汉(翰)仪宾的传说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