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6-12-23 13:06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九山镇博石村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20 09:44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九山镇博石村
  博石村位于临朐县城南53公里、九山镇政府驻地东3公里处。薛(家岛)馆(陶)公路东西向贯穿村中,弥河自东而西流经村内。村依山傍水,东西长、南北窄,坐落弥河两岸。由大博石、小博石、梧桐栏、郎家庄子、栗兴、高家旺6个自然村组成。共600户,2243人,均为汉族。
  大博石,清乾隆十七年(1752),陈姓率族人自今冶源镇界首村迁此立村。村名由来一说为村北山有一大片薄石板,因而得名薄石。二曰村前村后石头众多,故得名博石。临朐县地名志载,村北侧有一巨石,以三块小石支撑,称搁石,村以此名搁石庄。后演为博石。小博石立村后,称今名。现有陈、公、刘、王、朱、于、孙、赵8姓,220户,720人,以陈姓人口居多。
  小博石,九山镇政府驻地东2公里,泰薛公路北侧,东、北、东北分别与大博石村、响水崖东沟村、梧桐栏村接壤,西邻麻坞村,西南与柴家庄隔河相望。清代立村,村邻博石,村落较小,故名小博石。 65户,260余人,以刘、张、何、董姓居多。
  梧桐栏,位于大博石村北2公里,高山东侧,小华山之阴。清咸丰五年(1855),大博石村陈姓迁此立村,原名“博石北沟”。1917年,在此建梧桐苗圃,改称“梧桐园”,后演称今名。130 户 ,500人,分散居住在北沟、东沟、北坡、西沟。以陈姓人口居多,另有张、尹、王姓。(尹氏家族系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办狮子口村尹氏立姓始祖尹般122世孙璋甫公后裔)
  郎家庄子,位于九山镇政府驻地东4.2公里、大博石村东1公里,小华山东麓,弥河北岸、薛馆公路北侧,与大博石以石连山相隔,与栗兴村隔薛馆公路相望,东与栗行村接壤。清乾隆年间,郎姓由今东城街道郎家洼迁此立村,故名郎家庄子。原有郎家庄子北沟自然村,聚落于南北向山沟阳坡,清同治年间,刘姓自今章丘县刘官庄徙此立村,因处在郎家庄子北侧沟内而得名。1997年,刘姓搬迁至郎家庄子村。全村 68 户,270人,以郎、刘两姓人口居多。
  栗兴,位于大博石村东1.5公里、弥河之阳,薛馆公路南侧,聚落呈长方形,北高南低。清乾隆年间,来姓自山西省洪洞县徙此立村。因村南山上栗子树成行,故称“栗行”,因县内有重名村,1984年队改村时改为今称。村内有一古槐,今犹枝叶茂盛,为国家二级保护树木。1997年,原泰薛公路拓宽,近30户搬迁至岭东村东薛馆公路北侧 。现有100 户,350余人,有来、张、王、吴、赵、高、万、陈8姓,来姓人口居多。
  高家旺,为博石村东界,在九山东5公里,杨家山顶东麓,与栗兴村相邻。聚落南北向山沟西坡。清咸丰十年(1860),高姓自今沂源县东里店徙此立村,因地处蜂子窝村南、小河下游西侧,原名蜂子窝下河,后取“高家兴旺发达”之意,改称今名。全村32 户,120人,以高、陈姓人口居多。
  村地处沂山脚下,四面群山环抱,丘陵为田,地质为麻岗沙质土。全村现有耕地16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地瓜、大豆,兼种谷子、高粱、绿豆等杂粮。果园1000余亩,主要为苹果、板栗。山林现有1500亩,主要栽植刺槐。河滩400余亩。北界西起高山、小华山、围子山,南界东起龙王崖、狼窝山,山山相连。山顶为刺槐林,山腰为板栗、苹果园,山脚下为粮田,河滩多植杨树。
  20世纪70年代,村办副业渐成规模,设有良种配制组、铁业组、木器加工组、农具修配组、运输队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村庄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开始显现。民营经济起步早、门类广、发展快,加之毗邻集市,商品流通发达,使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养殖、运输、五金建材、维修加工、百货流通等民营经济项目,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高家旺高丰成从赶四集卖锄头、镰刀等农具和建筑用“小五金”,发展为二层楼的五金建材商店。梧桐栏村陈永安,利用村民陈利民、陈子虎、陈孝法等外出打工学到的技术,投资60万元,办起环宇塑管加工厂。栗行村来庆海,投资近50万元建起金鑫木业加工厂。小博石村刘世忠,改革开放后在九山镇区建起木器厂,在九山供销社旅馆建起木片加工厂,现又在付兴粮站旧址、沂水县马站镇和高桥镇建起3家木片加工厂。小博石村刘传福,外出租地,每年栽植黄烟近20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黄烟种植大户。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891元。
  大博石村地势南高北低,东翘西落。新村规划前,就势而建房屋,南北不成行,东西不成排。村后河流东西走向,严重影响着村民的生产生活。1971年,博石生产大队在原莱(芜)马(站)公路北侧建起大队部。 2004年,大博石村两委在上级部门的扶持下,发动组织村民开石运沙,利用两年时间,修筑一座高标准的漫水桥和两条近200米长的拦河坝,连通博石河北、河南两个自然村,改变通行条件。
  栗兴和郎家庄子村,分别在1996年和1997年,由包村扶贫的临朐县城市建设开发公司投资,修建两座连接弥河两岸的漫水桥,村民生产生活方便。
  高家旺村有山岭薄地70亩,洼地极少,果园108亩,仅有一条沙土路连接原泰薛公路,生产生活极为不便。1998年,镇党委政府支持,先修筑一条400米长的护村河坝,然后各户自筹资金在原泰薛公路北侧建楼房。到2000年底,全村整体搬迁下山,户户住进建筑面积240平方米的二层楼房,是20世纪90年代全镇唯一的“楼房村”,市、县电视台等媒体均予以报道。村民凭借依路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卖百货、开饭店、搞运输,家家有项目,户户无闲人。
  2006年,潍坊市公安局包村工作组帮扶,硬化大博石村至梧桐栏村水泥路2200米,取名“平安路”。2011年,在县地税局的扶持下,建起占地1300平方米的村文化大院,建有面积420平方米的二层多功能楼房。院内配置各种体育健身器材,成为村科技文化与休闲娱乐中心。
  解放初期,村民生活生产条件极其落后。改革开放后,1984年村架线引电,户户用上电灯。陈万春买上第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1996年,大博石村委、郎家庄子村委、栗兴村委安装程控电话。近年来,先后对电力进行扩容改造,发展沼气及太阳能,用上自来水,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日益增多,全村现有机动车近千辆,其中轿车 120辆。摩托车、电动车普及,电话、手机已成为主要通讯工具,彩电、冰箱、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成为村民的家庭必备品,多户安装空调机。小博石村、大博石村有 36户村民,在薛馆公路北侧建二层楼房 36座,总建筑面积为 9360平方米。许多年轻人到镇区、城市购买楼房。
  博石村历来崇文重教,才俊辈出。清朝后期,出有秀才。
  博石小学,1952年在河南村前建立,设一至四年级,1958年设一至五年级,1962年设立博石完全小学,胡一太为首任校长。1972 年博石小学迁址于河北村东,建有教室一排10余间,1976年至1979年曾“戴帽”设初中班,赵万武、刘智庆、陈山、陈永会先后任校长。1996年,博石小学迁址新建于博石村东,有标准化教室两排20余间,办学条件大为改善,肖培合、郎义德先后任校长。2011年8月底,大博石、小博石、梧桐栏村学生并入九山小学,郎家庄子、栗兴、高家旺学生并入付兴小学。
  栗行小学,1965年建于栗行村西,郎家庄子、高家旺村的学生在此就读,1972年迁至原莱马公路北侧,1996年并入博石小学。
  梧桐栏小学,始建于1964年,校室为生产队的烤烟房改造而成,之后小学几经迁挪,后在村前小河北岸新建,至1979年招收一至四年级学生,1997年并入博石小学 。
  小博石小学,始建于1965年,校址在村西。1984年前设一至五年级,之后设一、二年级,高年级学生到麻坞小学、九山小学读书。1995年8月学校撤并。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村考取本科学生90余人,其中获博士及在读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12人。陈宪平,博士,高家旺村人,毕业于聊城大学,现任聊城大学教授。来庆波,博士,栗行村人,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现在四川省眉山市工作。陈孝政,梧桐栏村人,烟台大学毕业后考入南京大学攻读硕士,毕业后在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现在从事古生物化石研究。陈兆委,梧桐栏村人,西北工业大学硕士毕业,现在中科院长春光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陈鹏飞,大博石村人,现在中科院攻读博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者分别是。来现民,栗行村人,毕业于马鞍山钢铁学院,现任山东钢铁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陈孝吉,大博石村人,毕业于青岛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现任临沂市生建机械厂实验所所长。来庆新,栗行村人,东北大学硕士毕业,现任大连晨报记者。来现花,栗行村人,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现在西北工业集团工作。张金录,大博石村人,华东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分配到北海舰队工作,现转业到青岛市市南区工作。
  陈永宽,曾任上林镇党委书记、中共临朐县委常委兼冶源镇党委书记,坊子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潍坊市建设局党委副书记等职。陈汝孝,曾任共青团临朐县委书记、中共大关镇党委书记、 寒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诸城市政府副市长、诸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诸城市委副书记、诸城市市长,现为诸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来现民,华东冶金学院毕业,曾任山东冶金设计研究院研究员,省冶金工业总公司人事教育部部长,现任山东钢铁集团高级工程师、人力资源部部长,副处级。陈孝吉, 1983年考入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博士学位,现任临沂生建机械厂试验所所长。来现金,中学高级教师。
  人民公社初期,村设有卫生所,医务人员郭近治等。1968年实行合作医疗,先后有陈汝国、 陈永贵 、陈汝德、来现荣等从事医务工作。现有标准化卫生室1处,医务人员陈汝宝、郎宪利、张兰法,郎丰森。2009年,村民全部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大博石村董发英,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组织妇女做军鞋,送军粮。小博石村董万志,1927年生,1946年12月参加解放军,战士,中共党员,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牺牲并葬于江苏省邳县吕村。
  栗兴村来增顺、梧桐栏陈玉荣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二等甲级伤残人员。梧桐栏陈会兰、郎家庄子郎会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负伤,分别为二等和三等甲级伤残退伍军人。栗兴村来丰德,1938年被日军抓去带路,毅然将鬼子带进苏鲁战区51军某部的包围圈内,本人壮烈牺牲。当时,国军为表彰来丰德的功绩,给其家属大笔抚恤金作为生活补贴。
  1939年秋末,侵华日军进行疯狂扫荡。苏鲁战区51军一个连驻扎在栗行村东柳子河的夹河套上,伪军的侦察兵,白天扮作货郎走村串巷刺探军情。夜里10点,日军从寺头赶来袭击,因地形不熟,将古城(今蜂子窝村)村民王太和抓去带路,幸被国民党军的两名哨兵发现,双方激战,一哨兵阵亡,国军趁夜色安全撤离。1943年,八路军某部在大博石的围子山阻击日军的大股部队。1944年夏,伪军吴化文(原新编第四师)所属一团,盘踞在大博石村南狼窝山上,栗行村来增顺所在的鲁中部队奉命攻打,从上午9点一直打到下午3点才攻下山头,八路军牺牲2人,被葬于大博石村河南。解放后,烈士家属将其墓分别迁回故乡 。
  1974年,接收青岛市鲍玉华、于长江等第一批12名知识青年插队落户。1976年,接收青岛市徐晓范、赵美华等第二批12名知识青年插队落户。知青点设在小博石村,陈万春等先后负责知识青年工作。1979年,知识青年全部回城。
  小博石村有东周遗址,大博石村北有战国时期墓葬,均为临朐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博石村弥河北岸、公路南有侧柏1株,树高9米,胸径0.4米,冠幅5米,树龄300余年。虽被洪水冲刷,侧根外露,树身向南严重倾斜,依然郁郁葱葱,有九山镇摄影爱好者拍成图片以《生命》为标题在报上刊登。已砌筑六边形花坛,对侧柏予以加固保护。
  高山,主峰海拔600米,雄峰兀立,巨石如磐,多棵青松生于峭壁之间,形态各异。
  小华山,又名小高山,其形如母乳秀峰,南伸石连山展如臂膀。山上有一庙宇,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十月十六,善男信女纷至沓来,香火极盛。相传,庙东山脚下有一洞,深不见底。洞边有一羊肠小道,每逢夜深人静,洞内似有古乐弹奏,天籁之音,优美动听,鸡鸣而止。后因修莱(芜)马(站)公路,洞口被封,“仙音”不闻。
  围子山,因山顶残壁石围而得名,垒建朝代无考。山上怪石嶙峋,有一巨石百里无二。有泉数眼,水质清澈甘甜,被引入村中饮用。
  刘罗锅石,俗称“锅腰子老人石”,处大博石村北华山,高5米,胸围6米左右,面向东,从南眺望酷似宰相刘罗锅(刘墉)。
  擎天柱,在大华山、小华山之间,状如石柱子,孤耸山巅,峻绝不可攀。
  狐狸仙石,俗称“大立石”,处华山西南麓,孤耸乱石中,大如两间屋,高8米,胸围20米,形似虎豹蹲踞。
  摘自《临朐村镇志略》,有删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