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6-12-23 13:21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冶源镇红光村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18 19:48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冶源镇红光村
  红光村位于临朐县城南7公里、冶源镇政府驻地北6.5公里处,弥河西侧。南邻大刘家李召村,北近傅家李召村,西界李家营、王家营两村。村东300米,即潍(坊)九(山)公路,交通较为便利。村落西高东低。
  由原白家李召、崔家李召、郝家庄、张家李召、小刘家李召5个自然村组成。
  明洪武年间(1368 ~1398),白姓自今城关街道南关村迁此定居,建白家李召村。相传唐代李淳风,曾于此奉召进京,建有李召寺,村处寺侧,故名。
  明天顺年间(1457 ~1464),崔姓自今青州市核桃园徙此,立崔家李召村。
  明末,郝姓迁此立村,名郝家庄。清光绪九年(1883),李姓自李家营村迁入,村名沿称。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张姓先祖张琜,由柳山镇庙山村来此置地百余亩,佣耕收租;清康熙初年(1662),张、尹二姓先后自今柳山镇庙山村和城关街道大狮子口村迁此立村,名张家李召。
  清嘉庆二年(1797),刘姓自今城关街道西郡村,先迁薛家庙村居住,复迁此立村,名小刘家李召。
  1952年冬,小刘家李召村办起县内第二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5村联合成立虹光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设虹光生产大队。1984年队改村后,因村民委员会设在张家李召,改称张家李召村。1993年9月,5村因新村规划建设连为一体,经村委申请,杨善镇政府同意,县政府批准,村名恢复为红光村(行政村),同时将5个自然村村名注销。
  全村人口较多的姓氏为白、崔、张、尹、刘、李,另有吴、岳、范、陈、房、聂、马、史、王、冯、衣、赵、傅、董、谭、郇、申、丛、林,共25姓,730户,2530人,均为汉族。(尹氏家族系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办狮子口村尹氏立姓始祖尹般122世孙璋甫公后裔)
  明至清宣统二年(1910),属临朐县礼让乡李召社;宣统二年至1929年,属冶源区李召社;1930年,属第四区李召乡;1944年当地解放后,属纸坊区;1952年,白家李召、张家李召村属第二(冶源)区弥河乡,崔家李召、郝家庄、小刘家李召村属第二(冶源)区杨善乡;1958年9月,属杨善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乡(镇)后,属杨善乡;1993年撤乡建镇,属杨善镇;2007年乡镇合并后,属冶源镇。
  红光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现有耕地1620亩。粮食作物原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等。20世纪60年代种植少量地瓜。现主要是小麦、玉米。1951年,张家李召村民借鉴外地经验,试行麦田套种玉米,1954年,此法在全县推广。1952年和1966年,先后利用老龙湾干渠和冶源水库西干渠水源浇地,亩增粮食200公斤。现全部用机井水浇地,小麦、玉米亩产分别达500公斤和550公斤。
  村有植桑养蚕传统。1938年前,有小丝厂数家。日军侵占临朐期间,各自然村均建有木炭窑,日伪军伐桑树烧制木炭,桑树被毁三分之一。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结合整地修渠,在路边、渠旁大量植桑,建专用桑园50余亩,年养蚕350张。
  20世纪20年代,有少数户种植黄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面积增加。60年代至70年代,常年种植夏烟千亩左右,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1982年后,少有种植。
  白家李召村,原在弥河滩种植甜瓜、西瓜。1996年,全红光村始种大棚西瓜,兼种蔬菜。现有西瓜大棚230个,面积460亩,亩纯收入万元左右。
  养殖业,原以猪、羊、鸡为主。1983年,始规模饲养蛋鸡、种鸭、肉鸭等。现有养鸭户25家,养猪户8家,养羊户10家,奶牛养殖户5家。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有酿酒、织布、印染、食品加工等作坊和布匹商贩数家。20世纪70年代后,大队先后建起红炉、木业组、建筑队、铸造、化工、面粉加工、砖厂、酱菜厂等工副业项目。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三产业兴起。现有民营企业23家,主要门类为金属制造、红木家具、铸造、电子器材、塑料加工等。白文庆创办的潍坊汇英重机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年销售收入3600万元,上交税金100多万元,生产的发电输煤系统、破碎、筛分、除铁、计量等设备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秘鲁、印度等国家。白文庆当选为临朐县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第八、九、十届工商联常委。陈德胜,先后创办临朐永泰装饰艺术有限公司、临朐永泰画廊、临朐永和餐饮有限公司,租赁经营临朐伟成大酒店有限公司、伟成集团、伟成百货商城,拥有固定资产5000万元,系潍坊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白兴胜创办茂森红木家具有限公司,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村有运输户16家,客、货车辆19台,轿车、面包车80辆。有联合收割机1台,挖掘机、铲车6台,建筑队2支,门市10处,日用食品加工户10家,饭店1处。有在外务工人员800人,日工资收入40元至80元,成为稳定的收入来源。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5800元。
  随着经济发展,村民福利待遇提高。自1991年始,对原生产队长以上干部,每人每月发放60元至2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2005年以来,对7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120元生活补助费。
  1972年,始行新村规划建设,初,仍建土坯房。1982年,开始新建、翻建砖瓦房。2002年至2005年,先后硬化东西大街3条、南北大街3条、环村路1条,总长5000米,东与潍九路相接,北与傅(家李召)小(庄子)路相连,安装路灯50盏。1974年,拦弥河水建成红光水力发电站,安装50千瓦发电机组,供照明用电。次年8月,发电站并网运行后,用上高压电。现有变压器11台,容量840千伏安。全村有固定电话596部,手机1800余部,家家有彩电,70%的户有洗衣机,50%的户有电冰箱,10%的户用上电脑或空调。1997年,部分户吃上自来水,2005年新打机井1眼,配套后,全村用上自来水。
  村中多有文化艺术人才。临朐一中美术教师白兴安,以国画见长,多幅作品参展并获奖,系山东省美协会员,临朐县美协副主席,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艺术教育工作者。崔兰洲的行草,刚劲有力,作品在市、省和全国大赛中获奖。张思学画的牡丹、葡萄,白文德的书法,均颇有功底。村民张德营,出版小说《奴性的背后》,被誉为农民作家。村有文化大院,设阅览室、老年活动室,配置健身器材。
  1969年,实行合作医疗,设卫生室,有赤脚医生4名。现有卫生所2处,医务人员6名,村民全部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村人自古重视教育,学子多有成才者。据白家李召村白氏族谱载,明代白皋,曾任延安府充仓大使,后任大同府驿丞。清代白梦龙,字天用,武庠生。白正中、白延昕(字旭齐),为正八品官员。白魁清(字星垣)、白佐清兄弟2人,为武庠生。据郝家庄李氏墓碑载,李荫文为清光绪年间监生。据张家李召村张氏族谱载,张琜,字含采,系清代武庠生;张从宪(字近思)、张元和、张觐光(字遹文)、张愚亭(字春林)、张愚怀(字用明)、张愚瑞同为邑庠生。张树声,字秋园,清光绪年间任临朐县户房之职。
  清末民初,张家李召村设有私塾,后新学兴起,改为小学。1946年、1953年,白家李召、张家李召和郝家庄各设初级小学。1974年,生产大队新建小学1处,只招收四、五年级学生,一至三年级学生仍在原校就读。1982年,全村4处小学合为1处。2008年有教师13名,在校生136名。新中国建立以来,升入本专科院校学生196名,其中硕士、在读硕士20名,博士、在读博士8名。
  村在外工作人员有军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家。张德惠,曾任中共吉林省地质局党委第二书记、局长,已故。张德坤,曾任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处长,省干部疗养院院长,已故。白文祥,1923年生,曾任中共锦州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离休住锦州。尹长录,现任昌乐县政府党组成员。白兴礼,曾任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退休住福州。白兴碧,博士,现任国土资源部国际信息技术司司长。范永民,曾任中共临朐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县政府县长助理。崔瑞丰,曾任县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聂祥林,曾任解放军南海舰队某基地主任,大校,离休住福州。白文昆,曾任解放军兰州军区司令部档案馆馆长,大校,高级工程师。张思伟,大本学历,曾任解放军北京军区驻秦皇岛某部副团职干部,中校,转业后任秦皇岛市检察院科长。白兴民,曾任菏泽武警支队政委,上校。尹长明,曾任青岛武警支队副政委,中校,转业后供职青岛市市南区政协。崔兰胜,曾任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后勤部工厂管理处处长,已退休。尹长新,现任解放军出版社管理处处长,上校。尹焕伟,曾任潍坊职业大学、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1963年、1981年,分别被授予昌潍专区先进工作者和潍坊地区模范共产党员称号,1996年退休。尹长福,1940年生,副主任医师,曾任寒亭区人民医院副院长,临朐县人民医院院长,系潍坊市第九、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临朐县第五届政协委员,临朐县拔尖人才,获潍坊市先进工作者、潍坊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已退休。尹焕锦,1953年生,现任临朐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系山东省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潍坊市急诊专业分会会员。尹长辉,1967年生,现任中原油田公共事业管理处三产管理公司副经理、高级经济师,获中原油田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尹长川,1968年生,博士,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教授。张秀君(女),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张德善,曾任寺头镇镇长。张思新,1963年生,1985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医疗系,现任临朐县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获山东省优秀团支部书记称号,临朐县拔尖人才。尹焕叶,1952年生,经济师,曾任临朐县气缸套厂副厂长,临朐县油泵厂厂长、中共临朐油泵厂党委书记,临朐县天源机械厂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县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潍坊市拔尖人才,获山东省机械厅先进工作者称号,已退休。尹秀荣(女), 曾任卧龙镇镇长,县妇联主席,现任县科技局局长,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先进工作者,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妇女联合会授予先进儿童少年工作者称号。白文道,曾任七贤镇党委书记,临朐县法院副院长。白星超,曾任县委副秘书长、辛寨镇党委书记、县广播电视局局长、文广新局局长,现任县供销社主任。白文林,1942年生,曾任大关镇党委书记,县矿产局局长,已退休。白星恩,曾任安丘市景芝镇党委书记,现任安丘市民政局局长,党组书记。刘万军,曾任寺头镇镇长、县人大秘书长等职,现任县农村经济管理办公室主任。尹军,曾任潍坊新立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崔兰礼,曾任济南石材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崔兰海,现任潍坊大川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白秀华(女),临朐弘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第十六届县人大代表,2010年获临朐县五一劳动奖章。张思善,1963年生,大本学历,特级厨师。
  革命烈士白恩之,1925年生,1945年6月入伍,194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指导员,1952年6月牺牲于温州军分区。刘光珍,1918年生,1937年入伍,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指导员,1951年3月牺牲于海南岛。刘光明,1927年生,1945年入伍,公务员,1947年9月牺牲于寺头村。张立荣,1913年生,1939年牺牲于蒙阴县。
  1940年春某夜,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支队驻五井一个班,在张家李召村东墓地设伏,袭击日军自临朐开往冶源的军车。日军下车还击,八路军迅速撤离。此次伏击战,毙敌数人,八路军无一伤亡。
  1947年9月27日夜,国民党军一个排及还乡团50余人,驻守在白家李召村。中共领导的纸坊区武工队,化装成国军,令国军和还乡团集合,武工队立即向其开火,当场击毙其排长王子明等15人,余者除部分逃跑外,均被俘虏。
  白家李召村东南,弥河西岸古有李召寺,唐贞观年间(627 ~ 649),由僧人募化建成,名兴教寺。因处河西,亦称水西寺。北宋时期,佛教兴,寺院重建,取雷音寺佛光普照之意,名雷照寺。北宋末年,连年战乱,该寺香火断绝,后被弥水冲毁。及至元朝,在今白家李召村西南,重建寺庙,名李召寺。明永乐年间(1403 ~1424),李召寺再度重建。寺院坐北面南,院内正殿(大雄殿)3间。殿前古柏参天,阴翳蔽日。清光绪《临朐县志》载,明代邑内学子傅汝祚,曾在寺读书,常读至深夜。一日傍晚,一美女自至,从容挑逗。汝祚读书不辍,若无所睹,美女逡去。汝祚之子,明万历年进士傅国,有兴教寺却美女诗:“野店水西寺,维桑忆旧因。山猿朝献果,仙女夜窥人。槐植龙麟古,避题凤翥新。依稀残梦里,一见(现)影堂身。”此诗草书镌刻于大雄殿前西侧石碑上。清末,佛教日趋衰微,李召寺土地变卖,寺僧日减。新中国成立后,寺庙逐渐坍塌,50年代兴修水利设施时,砖石被拆。
  张家李召村西水塘边,有一石碑,镌刻“崔、白、薛李召社址”字样,乡民俗称“社眼”。此碑20世纪30年代尚在,今不存。
  张家李召村东里余琵琶山上,古有龙王庙,后坍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乡民捐资重修。庙宇坐北朝南,用整体石块拼砌而成,古朴玲珑。东墙石壁上,有王家营村乡贤吕东升撰写、石匠郑连元镌刻的“琵琶山龙王庙内记”。庙堂前有柏树数株。此庙“文化大革命”期间毁。
  郝家庄村李姓迁入后,渐成村中富户。20世纪20年代,为防土匪劫掠,在村周建三合土(石灰、石沙、土)围墙。围墙高约4米,顶宽0.8米,建有南、北和东南3座大门,设有炮楼。60年代,围墙被陆续扒掉,部分遗迹尚存。
  摘自《临朐村镇志略》。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