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6-12-23 15:19
鄌郚总编

营丘士抬杠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17 20:48
鄌郚总编
  营丘士抬杠
  张庆亮/文
  其实咱中国人很幽默,而且是那种很智慧、很哲理的幽默,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的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们,经常相互幽默PK。比如嘲笑宋国人的“守株待兔”,笑话郑国人的“郑人买履”,笑话楚国人的“刻舟求剑”等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焚了很多书坑了一批儒,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大家就悄悄摘除了笑神经,越来越严肃,基本不敢幽默了。但幽默毕竟是人的天性,很难压抑,所以就出现了一些幽默小品、笑话集子,比如《搜神记》《世说新语》《笑林广记》等等。
  在潍坊当过密州知州(地级市市长,驻地今诸城)的大文豪苏轼苏东坡,尽管宦海沉浮N起N落,但从不消沉,终生乐观豁达。除了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文赋,也有很多好玩的幽默作品,比如《东坡志林》《艾子杂说》。
  在《艾子杂说》中,苏轼虚构了一个叫艾子的人物,带读者周游列国,甚至下到龙宫、地府,体验了一些叫人窃笑、爆笑又能深思的事情。其中有篇写潍坊人的《营丘士》,大概是他在诸城当市长时听人说的吧。
  “营丘”是当年姜太公建立齐国的地方,现在的昌乐县营丘镇古城村一带,白浪河水库上游。营丘这里有个“营丘士”,也就是读书人,教条主义严重,不会讲理偏偏又喜欢跟人“抬杠”。
  有一次,营丘士去问艾子:“街上的大车下面挂着个铃铛,骆驼的脖子下面也挂着个铃铛,这是为什么?”
  艾子说:“大车和骆驼都是大东西,夜里走在路上,看不清也躲不及,容易和其他的东西相撞。有了铃铛一响,双方就都知道了,也好准备躲闪。”
  营丘士又问:“照你这么说,那寺庙的塔上挂着铃铛,也是准备叫人让路吗?”
  艾子笑道:“你这不是抬杠吗?鸟雀都喜欢在高塔上做窝儿,经常把那里弄脏,挂个铃铛,风一吹就响,鸟雀就吓跑了。这咋能跟大车、骆驼相比呢!”
  营丘士又问:“我看人家养的老鹰和鹞子,尾巴上也挂着铃铛,难道它们也是怕别的鸟雀到上面去做窝吗?”
  艾子不高兴了,说:“你脑子不是叫驴踢了吧!鹰和鹞子尾巴上挂铃铛,当然不是怕鸟雀去做窝!他们捉鸟的时候,常常被缠到树枝子上,铃铛一响主人就知道它在哪里了,然后好循着铃声去找。怎能说是为了防鸟雀来做巢呢?”
  营丘士又问:“我看见那些专门给人送葬的挽郎,手上摇着铃铛,嘴里唱着挽歌,难道也是怕被缠在树上吗?难道也是为了循着铃声去寻找吗?”
  艾子恼了:“那些送葬的挽郎是给死人开路的。因为那个死人生前喜欢抬杠瞎争,手摇铃铛是为了给他的尸体听,让尸体听了好高兴高兴!”
  像营丘士这样喜欢“抬杠”的人,哪个村里、哪个单位也有。不过这回艾子有些不厚道,营丘士再犟,也不该这么骂人家,有点儿过。
  【原载潍坊电视报】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