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7-02-26 10:55
鄌郚总编

昌乐老城里的老故事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20 20:35
鄌郚总编
  民国忆旧。
  昌乐老城里的老故事
  老县城
  民国时昌乐古老县城,四周是长方形大而整齐的石块砌成的结实城墙,几万块石块的有序排列,很是雄伟壮观,它是一座建制规范,历史悠久,古文化建筑群分建有序,庙宇庄严建造精美的帝建制规范的古县城。昌乐城也是齐鲁山东半岛唯一的一座用当地孤山青石建造的石头城墙,坚不可摧的屹立了六百多年。从宋建隆962年代始建县,从第一仼县令到最后1952年后城池的消失,有990年历史。
  中国的县城池建筑体现了中国人完全封闭的思想模式,“城池”城为墙,池为水,有高大城墙是不完整的封闭,必须有一条护城河。这样城内安全就可高枕无忧了。历代官史只要不失城池,哪怕城外天地酃覆,风雨从天降,政权就存在,丢失城池便是丢掉了官职。就是败者,历史皆如此。城池这是中国封建专制政权的基础。城墙护城河是保护专制政权的人造屏障。
  看过牛得草的《七品芝麻官)“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说的是县官,神州大地最小的官。当然县衙门手下还有巡检捕快,守衙卫特官什么的,但都”县团级以下,不上皇家官级档案,没有皇帝老儿的委仼圣旨。
  在昌乐县故城街上走累了,坐在大十字口街上东南角遗留下的古石牌坊石刻的断残光滑如镜面石板上,面对着这座正在消失的古城,总觉得生活在城里的后人应该找出什么规律,它存在从兴盛繁荣和败落消亡的原因。顺着它历史的文脉,让更多的人在这里寻找到更多属於自己的记忆,最终渐渐找到自已的归属感。
  老一辈
  因为山水关系,天地法象,老昌乐城的选址还是很讲究的,城池建设规整,四座城门分方向所处地理位置而命名,并镶在城门石刻匾额上:西为临丹,东为孤峰,南为洪阳,北为望海。城西北两面从东南引丹水成护城河。门有潐楼,城有垛堞,有瓮城为二道门。有四个楼,东南为最并修筑钭坡马道。
  从东山高处看县城城落,象一把庞大的太师圈椅,一条水系象一个勺子形,从昌乐县城东南侧穿流而过,好似一条玉带镶嵌在古城腰间,弯曲的勺头在城西北形成一水库,人称西河水库景观。县城里,阳光充沛,暖风习习,东南圈谩漫群山,薄雾环绕,山黛紫色依依,水清碧透漫岸,县城怀拥丹水,揽入万顷良田,坐枧群山叠岭。山水分明,阴阳序次。风雨时至,万物乐成。是建筑者天人合一的匠心独到之处。
  经过名人专家指点才明白,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以昆仑山脉而定走势方向,河流大多自由西北流向东南,中国文化也具有方向性和空间感,城池建筑讲风水建制,生向南,死向北,看昌乐老县衙门风水布局,东高西低是昌乐县城的地理形势。北城门如留则面向护城河,建城者故意不留城北正门,而是留有正东向城侧门,筑向东而开的缓坡,然后折转向北,这是有讲究的,县太爷正堂坐北朝南,县太爷太师椅背死面生,大堂而坐,背后河水西流入丹河汇流朝北入东北方渤海,气势不可挡,但护城河水自东南向西北逆向而流,多少是有点犯向。县太老爷屁股后面坐着一条向西流动的水。故不留北城墙正向北门,也就从城墙上断了河水犯忌流入城门来的可能,应了华夏神州大地江河水最终向东流的古训。
  衙门口有座高大石砖隐避墙,挡住了小十字口百姓人家望见窥视门内南北向大堂内部,大堂后有二堂三堂组成,都是好几米长的青石台阶,水磨青砖对缝,前廊后厦,雕梁画栋,青砖谩地的格局,二堂有花木隔扇,雕花木窗棂子,回廊天井,宽大舒展。二堂是县大老爷歇息之处。三堂是县衙门各级办公人员办公所在地和档案存放地相当於今天建制的各大正局级和档案馆吧?两旁有差人,捕快,衙役等候听差居住的东西向厢房,建筑建制规格上略低于正堂。
  城虽小但建制不敢少,内有城隍庙,文昌阁。演武场,大戏楼,文庙,营陵书院,万寿宫,节孝祠,山川社稷坛,西门处官驿逍莲道旁有西店,卧佛寺,东门外有龙王庙,南门外有关帝庙。孤峰行宫。当时昌乐县有四大古庙,县城西文庙,东关天齐庙,南关观音庙,城北玉皇庙。文庙拆的最晚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当人们觉得它可从幸存保留下来的时候,突然间又夷为了平地,它的旧址上新盖的宿舍路两旁栽的法国梧桐树也有一抱粗了。
  现在只有玉皇庙依旧岿然而立,并整修一新。古香古色,庄重肃穆。毎逢节日仍旧人气鼎盛,香火日夜不息。山门两侧镶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八字联在香火中薰陶着。
  传说昌乐城外城东面,南北走向有一根龙脉,它的一根中轴线上玉皇庙具中,分别有南北其它两座庙分别是东南东城门外天齐庙。北孤山庙村的孤山庙,龙首朝东,地理上向东有叫龙角村的为证,龙角尖上分东西尖庄为自然村。
  昌乐城内所有旳庙宇,公共建筑屋脊都呈西高东低建筑格式,不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是千古的传统建制,蕴藏看龙归东海,水汇东流的日常生活中诸多事项吉祥顺利之意。可惜昌乐古城众多的精美古庙群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为了让后代记住“现在”我们的老一辈最传统的做法就是刻碑留下纪念。在小小的县城内历史留下了无数碑刻,看来昌乐我们的老前辈们是喜爱刻碑的,这与东隅孤山盛产大青石材有关,不太大的县城里城外,几百年的历史,碑刻随处可见,从县衙门囗到城墙根。文庙到营陵书院。庙堂厅门前后。喜雨泉到懒水井。大十字口石碑牌坊。城墙外官道驿旁碑刻无处不有。
  不完整年代记忆,从利民街步行街口至西文庙县委南宿舍,区区几百米竟有十几座碑刻,它们分布立在:喜雨泉,懒水井,营陵书院,县衙门内,文庙,故城街法院路囗,十七队碾棚,大十字口水井,县京剧团院内等地。碑文的内容非常杂多,修城墙的。创办学堂的。修戏楼的。修庙的。捐地的。捐钱打井的。做善事的。生活中的存在几乎都有。
  随着县城的格局破败,城墙拆除。这些石碑也被推倒,被砸毁,被二次利用。县衙门内的抗战胜利纪念碑石刻被磨掉,刻改成烈士陵园大石碑,有的当了过门石台阶,有的在大院里供人当石桌使用。无数看不见的埋在百姓屋基之下,墙基之底,大队牲口棚左右,水沟两旁,如何计数!这些上好的石材和造型,精美的文字,传世的文明记载将永不见天日!经历了文革几乎没有侥幸留存下的。
  在新昌路铁路北路东侧的玉皇庙,经历了600年的沧桑风雨这座古庙宇。幸存下三块石碑刻,从明万历13年重修。到36年竣工,距今4O5年,有清嘉庆25年的石刻碑。前几年玉皇庙重修时在庙东门发现一半截碑,碑刻年代为民国26年。它们和利民街县门前西侧的喜雨泉碑刻都给昌乐历史留下了文化永旧载体。从幸存的残断碑刻中我看到了一种历史文明的沉淀。
  昌乐城里阎其昌老人是一个可敬的古碑刻的保护者,“喜雨泉”石碑就是他亲手精心存才得已完整的幸存保留下来的。成为昌乐县城的重要历史景观。
  昌乐县衙门,营陵书院,在经历了文革后基本保存完整,90代后期才陆续拆除建成了广播局。司法局。武装部。近年来被开发商二次开发,因为东紧靠“喜雨泉”叫“荣和泉印名门”小区盖了两幢高层和多层住宅主体巳完工,工地上停工多年一片零乱。
  春节,老城里,百年的老墙上贴着,“出门见喜”破旧的水磨对缝青砖大门上还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续世长”的对联。
  现代的城市人们择地而居,没有了孟母三迁的择居环境。以工作生活出行方便快捷为第一首选。人们有普遍的趋向繁华热闹的心态,人们的居住理念随之向官府所在地方向而流动。这是人们受到浮躁的生活心态影响所致。随着县城机关单位东南迁,南关农贸市场西迀,老法院的。环保局,审计局等拆除,计生委的易地办公,司法局大楼和老县委老大楼拆除,老县城更日渐衰败,老县城在慢慢消失中。
  整个利民街老县城,只有喜雨泉市民休闲建身小文化体育广场点点樱花和紫叶李盛开着满树的花,绿色树荫下游人不断,人气旺盛。往日阴森的县衙司法大狱之地,今天阳光明媚,环境宜人,成了老城里老少爷们的好去处。但比起南流泉北新建的昌乐市民文化体育大广场的宏伟,壮观,气势,每天能有上万人的聚集而来的人气,那是差得太远了!
  辛亥革命1911年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人民历经艰难曲折终於推翻了中国千百年来的封建帝王君臣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19年昌乐改县制。分八区,186个乡镇,729个自然村。
  昌乐县城从城墙四方形上定方向和地域人定位,从大十字口格局上大致化分四个村即。东北村。东南村。西北村。西南村。我家祖辈居住在县衙门前街17号路西李家大门,路东钭对面有我本家李家场院大院,是我的大爷爷大伯家。土改后归城关人民公社,后属城关东北村原籍昌乐城关公社第17生产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的记忆都有一个起点,我的家族记忆就从这里开始的。我生活在这里的爷爷这一辈人都成了灰烬,他们的故事也灰飞烟灭,象酷日下一点水淌过的干涸的土地“滋拉”一声就消失了。太阳下什么也没有留下。
  怀念过去,是只有人才具备的特牲。世界上其他动物只有生活在瞬间即逝的现在时刻。人却能发现具有纵向的时空概念,就象赵本山的小品:把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将来。而这一切都将终归历史。这就是记忆。
  毎个人的心里记忆都有自已亲情的故事,陈封在毎块墓碑下埋葬着。时间已经久远,当掘开时,这些陈芝麻烂谷子般的往事用黒色的文字是无法承受的,只不过是了结自我心灵上欠的帐,如果老一辈他们有在天之灵,一定会原谅我粗枝大叶的文笔,原谅我叙述故事不尽完整翔实。我只想让在浮躁生活金钱名利中的人,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仼何企求了。
  我的老一辈人,他们经历了晚清和民国时代,大清未年皇帝专制昏庸无道,闭门锁国,割地赔款,各国群狼蜂拥而至,瓜分神洲,国土支离破碎,灾难深重,人民苦不堪言。多灾多难的民国,经历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内戦争……那战争兵灾的年代,对毎个人的命运都是磨难。兵荒战乱把他们抛入苦难无边的大海。靠自已的力量无济于事,命运机遇象一块糖扔进大海,只有偶尔游过糖溶化时的瞬间,穿过水中的张着嘴的鱼能体会到一丝甜蜜的味道,很快就消失了,只能留下了他们经历的故事。这些老一辈人的命运仍然是深重的苦咸滋味。
  2014年,清明节,山东齐鲁晚报和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首次正式公布34282位(强掳中国赴日劳工名录)山东人占最多9177名,昌乐人占341名。居山东和全国县城之赴日劳工人数最多县之一,占山东劳工数量近3%人。日本人把本国年轻军人派到中国来烧杀抢掠,同时把中国青壮年人抓到日本作劳工。
  我们的老一辈从抗日戦争开始就被强掳到日本作劳工,昌乐抗日纪山战役中,张天佐部队被日军俘虏40人,大部被押送东北,日本本土做劳工。
  昌乐县城周围村庄因为离铁路近,青壮年被日本人当成兔子来抓,然后放到劳工营里等候日本企业派轮船来。从天津青岛港口坐拉矿石的船运送到日本。包括三井,三菱等大财阀在内的35家日企。逼迫劳工从事采矿,挖煤,码头搬运等最底端的繁重体力劳动,劳工死亡率高达25%之。在日本监工人的眼里,打死一个劳工就象踩死一只蚂蚁一样。毎5位中国劳工里就有一人被夺去生命,近百名昌乐劳工无辜屈死在日本本土。他们的亲人至今得不到仼何赔偿。
  虽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放弃对日战争赔偿,始於 90年代的中国民间对日索赔之路走得无比坎坷,中国受害人在日本提起的对日索赔诉讼,尚无一起取得胜诉。这无疑是与虎谋皮之讼。但我们昌乐民间深受战争其害旳劳工和家属应该有权利理直气壮的要求对日本政府企业索取赔偿。在中国法院起诉讼,对日企索赔完全成立。诉讼经历也是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罪恶历史的最有力证据和过程。
  最后的民国精疲力竭,千疮百孔,经济崩溃,国民涂炭,民不聊生,国共和谈到兵刃相交,最后国军战场上节节败退,120余万国军官兵渡过台湾海峡,退守独岛。
  1948年4月2日,上午9时多昌乐城东南吴家池子省立昌乐中学突然紧急集合,张天佐校长(昌潍区专员兼山东省保安第一师师长)亲自来校讲话,张天佐身穿高级国军将级军装。他用低沉沙哑的声调说:“昌潍战役在即,情况危急,立即回家,何时开学,另候通知”
  1948年4月4日,觧放军兵临潍县城下。民国37年,4月28日昌潍战役结朿。张天佐,张髯农两司令身亡。5月1日昌乐觧放。
  省立昌乐中学部分学生为了继续求学,通过各种途径,到达青岛加入了昌潍临时流亡中学,校长刘书芬。地点先是在青岛日本大庙,在庙内设祭奠张天佐校长的灵堂。
  各地在青岛的过去和张天佐有交往的各界人士不断有人前去祭奠上香。昌乐潍县知名人士。国民党青岛军界。政府各界要员,昌乐县国民党政府的要员。昌乐在靑岛知名人士和昌乐青岛同乡会商会的人。有抱着孩子的女士和在青岛居住的昌乐市民,以昌乐中学学生居多。
  昌潍临时中学学生有近3000多人,他们胸前佩戴一枚徽章,上刻“昌潍”二字,表示不忘昌乐中学,潍县中学之精神。经过了一段时间,政府给予安置迁往东镇郭口路的一片仓库中,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青岛市政府设立了一所市辖临时中学,校址就在今莱阳路8号旧国民党青岛海军军官学校原址,海军学校已奉命南迀厦门后到台湾。
  1948年,青岛面临战争成为孤岛,形势动荡学生已经根本无法继续安心读书。昌乐中学少部分学生留在青岛继续求学外,一部分学生参加了国民青年军和海军,先后离开了青岛。一部分参加青年教导总队,去了海南岛。最后通过各种途径集中,流亡到各地的昌乐中学学生绝大多数到了台湾。其中大部分学生在教师赵立文几位领导下,作了艰苦长征穿越6个省行程辗转万里到达广东,昌潍中学学生还专门拜谒了广州黄岗72烈土墓。
  昌潍流亡中学与山东其他6个流亡学校合流,形成一支有8000多人强大的山东流亡学生队伍,最后於民国38年6月一7月抵达台湾澎湖湾马公码头的渔翁岛。昌乐中学学生近千人,老师近60余人。成立了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后改为“台湾省立员林实验中学。”现为“国立崇实高等工业学院。”
  国昌民乐中学校长霍树楠先生在台湾(张仲辅与昌乐中学)(张天佐字:仲辅)一文中写道:“先后服务昌中同人播迁来台者不下60余人,仍多固守教肓岗位为民族培植英才,学生辗转来台者数近九百。多投身军旅执干戈以卫社禝。”可见最后随国民政府到台湾的山东流亡中学昌乐中学学生居多。
  国难当头,人心动荡,当时一所初建的省立昌乐中学地处山岭起伏穷乡僻壤之地,能有如此众多青年学生校友凭着一腔热血,不屈的顽强学习的精神斗志,追随当时国民政府历经千辛万苦来台湾,不能不是当年教育的成功典范。
  昌乐中学的学生到台湾时都举目无亲,分布各行各业。他们年轻有为奋发向上,不畏惧苦难。艰苦学习,绝不言退,没有认输,只有靠勤奋自学,日后都成为社会糈英。有社会各界名人,分别服务於学校、教育、党政军各界,其卓有建树被视作栋梁之材者,亦不乏人。教授众多,高中学教师校长更多,军界有中将、少将各2名,几乎全部退役昌乐中学同学都是上。中校级军官。政府党务官员次之。这都是得益抗战艰难时期受教省立昌乐中学的学历,依德泽而提携后进之结果,昌乐中学如巍峨孤山,直矗立众学子心中。
  台湾昌中学生老师组成校友会,毎年春节都聚会,追忆祭拜当年的各位老校长和在抗日烽火险恶环璄中建立的昌乐中学,思念大陆之痛,总是湿红了眼眶。
  张天佐的本家侄子张法颜、张法孟和张法孔也相续从青岛来到台湾。大陆解放前夕,张法颜在昌乐中学读书。曾是昌乐中学学习成绩最优秀学生之一,各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聪明好学,后在国外获博士学位。80年代曾随加国农业代表团访华回家乡省亲,现在加拿大农业部仼要职。张法孟,张法孔兄弟俩在90年代分别因病和车祸在台湾去逝,至死未回过家乡
  这些在海外漂泊一老一辈人,象孩子思念母亲一样思恋故乡,他们身上有齐鲁昌潍大地的血脉和精华,也就有丹水孤山营陵齐都的乡愁。
  1979年大陆发表《吿台湾同胞书》,欢迎台胞回乡探亲访友,骨肉团聚。
  上世纪80年代未期,青岛流亭机场,我去接从台湾回昌乐省亲的本家叔伯大爷。大爷老家祖辈就居住在县城北门里,昌乐城里的老广播局大门对面,现在老县府家属院北院关闭的东门位置。他年青时曾从昌乐中学跟随到青岛昌潍流亡中学读书,后从青岛参加青年军几经艰难危险去了台湾。
  我看到象我的父辈们一样的年龄,顶着一头白发,南腔北调地说着山东各地乡音回来省亲的台湾同胞,踏上了故乡的土地,他们兴高彩烈,象个顽童一般。有结同行,有单枪匹马带着一大堆行李,甚至有的是坐在轮椅上推着回来的。这些来自台北,高雄,基隆甚至桃园。台东的人们虽不相识,一听说是老家山东的回来探亲的,就都像是一家人一样亲热的围了上来,毫无戒备,互留联系住址电话,相约回台归期。
  他们就是怕被孤独,怕被抛弃,经历40年慆慆不归的岁月。怕刚刚得到的在台湾40年被隔断的亲情,乡情再失掉。倦鸟终归巢,落叶总归根。青山依旧在,只是他们深凹的眼角,褶皱的脸,弯凸的腰,步履蹒跚地走出机场大厅。故乡亲人团聚相拥而泣,亲情连乡情,久久不愿分离,补偿了40年的孤苦伶仃的被遗弃的刻骨钻心的苦痛。
  这些来自台湾各地的老人毎个人心里都有一块伤痕一直在流血,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还能活着回来。这些从满怀热情离家报国热血青年,到坐在轮椅上推着回家乡的风烛残年古稀老人佝偻身影,回想凄风苦雨的往事,无不感到命运和岁月的沦桑。人生的无奈。他们付出这一生真是代价够大的,可是命运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当时他们仼何人都没有自己选择的佘地。历史是无情的。
  今天台湾曾仼宋楚瑜核心幕僚。2014年新仼海峡交流基金会副董事长的台湾张显耀先生祖籍就是山东昌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思乡盼归,那是一种无法割舍的血脉乡愁,因为只有这种感情乡情才能促成两岸一家亲情。
  民族的历史悲剧永远不能够忘记,人们一旦忘记了,历史就会重演!再过50年,再过100年,历史越往前走越会失去更多粗糙的记忆,很多历史的细节也会因时间遗忘变的支离破碎。岁月沧桑,最后使历史的本质被雕刻剥蚀凸现出来:民国38年(1949年)涉及二百万人的那场大迁徙对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而言,无疑都是一次灾难。
  谁也说不清那场战乱消耗了多少钢铁炮弹,吞噬了多少年青的生命,毁坏了多少座城池家园,惊醒了多少人的美梦,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多少家庭变的支离破碎,多少人家破人亡。战乱过后,人们鱼雁传书,所有的活着的人迫不急待地互相凄苦的询问失散的亲人:“我们还活着,你们还活着吗?”
  人活着真好啊!半个世纪过去了,66年又过去了,当年许世友将军的部队和张天佐的部队在潍县的那场激战后,潍县城的城壕沟河滩上留下了数不清的双方战死者的尸骸,胜利者光荣牺牲的解放军官兵被最后安置在潍坊革命烈士陵园中,安息在青松翠柏和鲜花丛中。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胜利确实是无数人用生命鲜血换来了。
  战场上硝烟随风散去,战胜者人性化的把战败者的尸骸按惯例当地风俗掩埋也都入土为安了。双方很多人都没有留下名,也就没有谁能再提起他们,从埋在地下的枯骨上已经分不清谁属于战胜者,谁属于战败者了,和平年代人们对战争血腥记忆也淡漠了,已很难说得清谁存谁亡他们的家在哪里?
  清明时节,只有山林中吹过的风,路旁盛开着的野花还记得他们。战争对抗阵亡的双方都化为了泥土,他们真正与大地同在。
  国共两党己化干戈为玉帛,近日中央习近平主席和国民党连战会谈提倡“两岸同胞一家亲,割不断的血脉。相逢一笑泯恩仇。”最终还是青山依旧在,只不过是几度夕阳红罢了。
  至今60多年过去了思念从未间断。只是昔日饱受苦难的英俊青年,今天变的老态龙钟风烛残年了!他们深深感受到昌乐家乡给予的厚爱。同时,生活在昌乐这里的人们也能经常收到了海峡对岸他们的思念通讯信息。
  历史的大江大河在无声无息的岁月里默默流淌,它们流过的地方都改变了旧日的面貌。故乡村庄变大了,我们祖辈传下来的老宅子变没有了,昌乐营陵沧桑历史变老了,浩瀚的青岛胶州湾却变小了,只有大海依旧是保持着往日的威严和沉默,大海就真的没有动情的时候呜?难道人们的苦难一生只能留下这些沧桑的故事和无尽的遗憾吗?
  胶州湾大潮退下后,一泻千里,栈桥两边诲底久不见天日的块块黑礁石都显露出来,你连着我,我依着你。瘦骨嶙峋,饱经沧桑。都好象有说不完的苦难心事。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就象这礁石一样,你牵挂我,我等待你。所有的时间就这样随着海浪,潮起潮落过去了。
  记得佛经教义有句话:“只要心诚,石头也会有开花的时候”这会是真得吗?我想大海是有情有意的,历史虽然沉重,但大海会在平静中聚积能量,总会有撼天动地涌动的大潮,那一时刻惊涛骇浪将再一次扑面而来!
  老案子
  旧县衙门口西侧是大狱。解放后的看守所,四方四堵高墙阴森,人困在其中。就是监狱。从高处看昌乐县衙西南角大狱正呈“囚”字形。
  旧县衙门关押囚犯之地都在西南角,昌乐大狱修建用青石筑成四面高墙,只有东面留一小门,供公差人出入,大堂下首右边有一排厢房,叫司狱署。相当於今天的公安局吧。
  民国初年,1934年农历5月27日清晨,昌乐县公安局长彭湖接到报案。县城大口字囗南门里“阎姑子旅店”一住店外县客商夜间被害。旋即彭领警员赶到案发店中,搜查讯问,当即将阎姑子拘之。这就是震惊全县的图财害命凶杀案。死者,东莱州掖县人,黄麻贩子,携黄麻一宗夜宿阎家旅店,欲农历28日昌乐山会上卖之。旧时,昌乐城乡人手工制鞋,黄麻纳底必用,故有利可图。不期却招之杀身之祸,因此城里百姓后称“麻案。
  阎掌柜乃县城东门外”小阎家庄子“人士,(文化路与利民街交叉路囗东南角爱伦堡小区大门处。90年代未有处山东青岛国家储备食糖仓库。居原老木器厂与粮食局中间位置。)兄弟俩相依为命。哥人称”阎姑子“,弟人唤”阎和尚“兄弟2人苦撑小店,惨淡经营,相当贫寒。是时,军阀韩复榘仼山东省主席,明文规定,县城方圆十里以内出现命案,一年必破。否则县长撤职查办。警方四处査访多日无果。力图尽快结案,彭局长与王金岳县长专亲督办查不敢懈怠。
  莱州掖县死者家人见日久未归,找至昌乐方知巳遇害。死者身份得已确认。死者家人上下打点,力促昌乐警方缉拿凶手,从速破案。但”麻案“仍一筹莫展。死者家人复仇心切,通过疏通省城亲戚关系,直山东省政府,具状告昌乐县治安不力,怠慢公务,放纵嫌犯,执政无能。省济南府下令昌乐限期破案,违令以失职论之!王金岳县长心急如焚,召集商会会长等众人商椎,竟将阎家旅店四邻民尽皆拘之。连日突审,查讯问事发当夜是否听闻异常动静。众人皆无言可答,尽在否之!街坊一人急於归家,即顺口称:”朦朦洱洱也没听清一一“还没讲完,王县长即制住说:”甭说啦!这就够了!“遂将阎姑子严刑拷问,屈打成招,逼取口供。
  日后,从阎家客店中后院井中打捞出血衣及杀人凶器各一件。遂认定阎姑子为杀人凶手,判以死刑。阎姑子押往刑场时一路喊寃,弟弟阎和尚孤独无助,身穿白衣跌跌撞撞也随其后喊冤并准备为哥哥收尸。情景悲怆,冤声惨不绝耳!城里街道路上围观众人无不落泪,行刑的差人黑森阴沉着脸说:”冤枉就冤柱你这一回吧。“这冷冰冰地话语刚落,枪响人亡,阎姑子倒在自泊里。
  当年冬天,莱州掖县警局破获此案,原是掖县本地一歹徒尾随麻贩至昌乐,连夜作案杀害麻贩即取麻返回掖县。后柀掖县警局抓获归案,吿知昌乐警局。但阎姑子早已命归西廓子刑场,不能复生,小城里一桩惊天命案,政府如此草官人命,不为民做主反活生生无辜断送一条百姓性命。这不是戏中回家卖红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是黑黝黝的社会百姓民不聊生,祸生无端的真实写照。
  城里人都知道阎家二兄弟性情懦弱,为人和善,所有的杀人证据都栽赃於陷害良民百姓。他无疑是死于当时腐败无能的政府昏官儿戏人命之手,一个封建昏暗专制下的屈死鬼。
  阎姑子被无辜处决后,他的冤气从此笼罩在”小阎家庄子“小村上,死气沉沉,没有了生机,村中居住不足10人。上世纪70年代初,阎姑子弟弟阎和尚去世后,村里就再也没有人居住了。整个小村从此荒芜人烟。
  我上世纪60年代未,上山下乡,认识了昌乐家禽繁殖场农工朋友,名”结生“.原籍小阎家庄子人脑子有点智障残疾,一生终日劳作,终生未娶。他样样农活都能干,一辈子只能依场为家,90年代中期因肺心病复发去世。说起阎姑子之事,他知道此案寃屈,比划”咔嚓“人头落地。结结巴巴地说:”就屈你这一抹吧!“(最后一回)这句无情的话在昌乐城里流传了多年,毎逢遇到有此不公正和误解之事,人们相互这样自嘲地重复这话,意思是比比”麻案“阎姑子你就知足吧?借此自解自脱。连”结生“都几十年念念不忘,耿耿于怀!
  可见封建专制政府衙门内历史上的龌龊肮脏执政后果和交易,在后来生活在这里的世代人们思想上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可能被淡忘得无影无踪。政府官官相护,更无人对此案问责,为受害人赔偿。只有50年后在九泉之下阎姑子和阎和尚弟兄俩人相见后抱头痛哭,阎王爷应该为此动容!这就是昌乐民国时期恶政贻害百姓后患无穷的案例。
  ”爱伦堡“小区巨大的大门下,”小阎家庄子“的衰落和消失的历史原因都被钢筋混凝土和华丽的莱州掖县产的将军红大理石掩在泥土深处,进出小区的人们无人再想听”阎姑子“在地狱深处诉说冤屈。镶嵌在大门上的莱州产的深红色大理石象一种鲜红的液体的颜色和”麻案“还有地域上的联系,这也可算对当年阎姑子冤案一种无言的诉说吧?
  日军侵华时期,沦为汉奸的昌乐伪县长王瑞周和昌乐伪保安大队长王锡朋(城里东南村人),为虎作伥,与日本人相勾结。与国共两党的抗曰武装为敌,镇压县内群众抗日活动。被城里人痛骂称王锡朋为:”鬼子毛。“即依靠鬼子生存的汉奸象附生在日本人身上的毫毛一样低贱,遭人唾弃。在昌乐抗日戦争全过程中,张天佐国民政府和共产党的抗日武装始终控制昌乐中南部大部分地区。
  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锡朋被张天伍抓捕到昌乐仓上,以叛国罪被张天佐就地枪决。(其老婆被同时枪决)围观的人们对汉奸王锡朋的卖国行径,所作所为,群情集怒到极点,在他们身上吐满了唾沬。王锡朋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王锡朋在仼伪保安警备大队长期间,曾得到一幅元代着名画家赵子昂的真迹轴画《八骏图》,画面为八匹形态各异的骏马,属价值连城的故宫藏品。此画在京城不敢出手,原此画主人(诸城人)辗转来昌乐,被鬼子抓捕,欲活埋之。后被王锡朋求情救下。此人作为答谢救命之恩,故将此画作为礼物送给了王锡朋。1974年雨季,王锡朋老屋墙倒塌,从墙中露出字画一卷,其中有《八骏图》轴画一幅。因雨淋湿之,故晒晾与天井院内。在晾晒过程中,此画被人将画面盗走,只剩裱装托画纸一轴。从画托纸上依然看得出图画大致轮廓和乾隆帝的印记。现藏於昌乐县文物所。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故宫博物院两次来人和曾多次信函致昌乐文物部门协同查找追寻宝画,终无下落,线索从那时中断至今。成了昌乐城里的迷离悬案。
  在今天的故城街大十字口路西矗立着”田增祥“绸缎庄的两座楼,与岳国栋。王锡朋旧宅(现县城关粮所、县直托儿所一带)钭对面隔街相望。当年,这条街上两旁高楼聂立,富商云集。
  1940年夏天,在这里曾发生过一件全城震惊的事。
  刘苍儿大名刘建清,南郝马家龙湾人。”刘苍山儿“是绰号,(取意坡野里”仓老鼠“难捕捉,行动诡谲,多疑,狡诈,快捷之意。)与昌乐县治安大队长岳国栋(南郝岳家庄人)早年结拜为绿林土匪兄弟,执刀棍枪夺民众,于打家劫舍的勾当。是年,岳国栋偶得一支匣子枪,自视为宝贝。一日与众匪饮酒,执枪人前炫耀,刘苍山儿看到,一时眼热顿起杀心。假意奉劝岳喝酒过量。酒后,岳只身到村外坟地,酣睡歇息,刘提刀尾随而至,见状,挥刀劈头便砍,岳机警非常,平日枕枪而卧,枪头终日张开,即翻滚而起,但因躲闪不及,头上吃了一刀,但不危急要害。岳酒醒大怒,举枪欲射。刘惧怕岳手中枪,如鼠拼命逃窜,早已不见踪迹。岳额头从此留下一道亮疤。刘逃往东北躲避岳追杀10余年之久,在东北刘苍儿结识王瑞周。也为他日后的死埋下了伏笔。
  1928年土匪陷城,昌乐南部匪首王洪雁,将岳国栋打折四肢,挑断脚缆筋后抬至天齐庙前剖心被杀后,刘苍山儿才敢辗转回昌乐。
  汉奸王瑞周,本名传林,字行世。城南北柳泉村人。青年时家境贫寒,投东北军张作霖部下,曾为下级军官。”918“后回昌乐,自仼伪昌乐县长。
  抗战时期,昌乐纪山战役,王瑞周配合日军奥村联队重创张天佐所部,张天佐损失轻重机枪19挺,营长谢坤之全营全部阵亡,张部伤71人,被俘40人。共击毙日军200余人。张天佐本人突围负伤。政诒处主仼曹子君和教育科长赵伯枢被日军俘虏押至东北沈阳大栗子沟煤矿作劳工。张天佐对王瑞周的汉奸叛国行为恨之入骨!
  王瑞周把刘苍儿招之门下,委以小队长之职,听其用之。刘驻守昌乐县城伪政府要地。土匪出身刘苍儿本性未氓,小心机警如鼠,凡是王瑞周处理过的事务和会见过的人他都要再次盘查。他把匣子枪准星割去,全凭目测甩手便是,枪法极准,昌乐一带无人比肩。他想投张天佐部队,张天佐深知刘苍儿的恶匪之惯习,人品反复无常,难以驾驭,不敢接纳。刘便暗地私下秘密去寿光和国民党军十五旅孟庆华团长联络,欲伺机投孟。日军特工发觉,问责王瑞周令速将刘苍儿除之,违令王瑞周将撤职法办。
  这天,王瑞周密谋。为刘苍儿提亲娶本城刚死的吴翻译官小妾为妻。并在城里大十字囗饭店设宴城里各界宾客。刘也放松警惕,身穿白长衫,笑脸迎送官客。但匣子枪仍不敢离身。
  午宴后,刘苍儿接王瑞周县长令去路旁”田绸缎庄楼有要事相告。刘酒后毫无戒备,剔着牙走进楼门厅,王瑞周待卫冯国忠五大三粗,一个箭步上前,一把从身后将刘苍儿双手连胳膊臂紧紧死死抱住,毕奎,冯锡田,徐国华三人突然冲出一拥而上,将刘死摁住不放手。刘以手急撕长衫,欲挣扎奋力掏枪,无奈长衫被抓破,匣子枪被人下去,刘无奈只有束手就擒。旋即被砸上脚镣手铐,押至火车站日军的小围子监狱。刘苍儿最后遭到手提式机枪连续扫射而身亡。
  岳国栋在昌乐县城因屡次除匪患,亲自去昌乐南部剿匪有功,曾多次深入匪巢,抓捕多名匪首伏法。因此,被众匪视其为死敌。故酷刑后杀之。昌乐城一带民众对他敬畏并存,褒贬不一。
  刘苍儿在老家马家龙湾家乡,也因处事公道,济贫扶弱有较好的人缘。可是刘的汉奸土匪的恶名是除下掉的。
  1951年5月,王瑞周被中央人民政府以叛国罪在昌乐天齐庙前被枪决。王瑞周,王锡朋自作日本人鹰犬,与昌乐抗日民众为敌,也是应了恶有恶报的这句老话。
  冯国忠,冯锡田,毕奎等都是民国时期昌乐城京戏“三庆班”的主要演员。冯国忠扮黄忠,毕奎唱花脸。他们共同唱了一出“捉苍儿”的好戏。
  60多年过去了,泛黄的时光里的故事人们都淡忘了,唯有“田增祥绸缎庄的那座老楼还完整地立在路旁,好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走近看又好象有满楼的沧桑戏剧般地故事要讲给人听似旳。
  老故事
  老昌乐城里也并不全都是惊心动魂的你死我活的争斗场所,更多的是百姓居家过日子的平常生活中的琐事。这一类故事流传甚多。
  县衙大门两侧百步之内,大堂东侧有喜雨泉水井(甜水井),有衙门外东懒水井,连着两眼泉井衙门内外甜苦分明,两水井分别树着大石碑,懒水井是街坊邻里俢井民间自发所立,记载此井成井年代修井捐款事务。喜雨泉是县衙内官井,甘甜可口,石碑且官方所立,碑文由山东省长所提写。井台两边湿润,绿草生长,这种县衙门清晨的忙碌景致就是一副昌乐县大老爷的亲民图。阎家巷子囗的大牌坊下,也坐满了纳鞋底的女人们。城西大戏楼上传来京戏”三庆班“的人练嗓子的京剧唱腔声叫板声。
  我家住县衙门前巷17号,离喜雨泉不足百米之遥。我经常出入县衙门前墙开的小侧门去喜雨泉挑甜水。说起来也怪,它与懒水井十几步之遥竟水质如此差异。有其深刻的寓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秘密,也有齐鲁地域文化博大精深的玄机奥妙。
  喜雨泉有一段为官亲民的故事,清宣统2年,公元1910年,清未举人,河南光州人黄尧阶,仼昌乐知县。1912年,改仼县长。此天资聪频,文武皆通之人。勤政爱民,在昌乐执政,政绩突出。连3年时逢大旱,县城井枯水竭,人畜庄稼皆能用水甚少。县长心如焚,不思茶饭,苦思解渴自救之良策,命人吿示,让百姓城内处打井寻泉,但多无果而终之。
  一日晚,县长梦一仙人托梦,指点如在县大堂东侧掘井定水甜而涌,可大功吿成解县城燃眉干旱之急?次日,他急令人在仙人梦中所指地掘井,果不其然,井成,因神灵指点打通了地下水脉,水喷涌如泉,清冽甘甜。天意也!县长喜出望外,恐不敢独享其天赐甘泉,令差人在县衙门前后两墙开凿侧门,让百姓自由进出县衙内取饮此水井水,巧逢水井竣工后,全县天降甘霜,旱情尽解。久渴之急得已缓之,百姓大喜。县城居民皆感县长如此体恤民情之良苦用心!
  民国,1913年,山东第一省长孟宪文(济南人)来昌乐巡察,闻知其事。对此情系百姓,亲民之善举,官民鱼水之情大加赞赏,亲临此井观之,当即挥毫写下:”喜雨泉“三个大字以示纪念。并亲自撰文写就碑文,名曰:喜雨泉记。通篇文采飞扬,喜气洋洋,全文用22个喜字。加上石碑名记共计24个喜字。借好事成双,双喜成全(泉)之寓意深刻!
  无论是历史上那个朝代,只要为官清廉爱民亲民做了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人们无论什么时侯都不会忘记的。反之,将更甚是如此也!
  城隍庙是守城的神,一城之主。无论大小之城都建有城隍庙,如同家里供奉的灶王爷。一般建在城偏西的方位,这是城里的最热闹的商业区,是百姓活动中心,这是建城的规制。昌乐城隍庙衙,前后商铺饭店,鳞栉次比林立,大戏楼,文庙,三清殿都是人气汇集之地,男女老少,川流走动,拜城隍,买生计用品,即求得心理安慰,又获得物质实际。城隍老爷最靠近百姓生活的神灵,更像县大老爷,谁家和谁家有纠缠不清之事,先去找城隍爷评理祷告。尽说如何?请城隍爷公断,然后再去见县官。
  昌乐城里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隔城隍庙不远一条临街而居人家,媳妇天不亮起来摊煎饼,好让男人捎着上坡干活,黑乎影里闪进一五大三粗汉子,四方大脸,粗眉大眼,留三撇胡子,身着鲜亮服装,汉子说:想要几张刚烙煎饼吃,女人看着面善而有几分眼熟,好似常见之人,看不清谁?想必是邻里熟人。女人便说刚烧热鏊子没摊几张呢,你就等着吧?汉子就在黑暗中等待。等待中汉子开始用不雅之言挑逗调戏女人,并动手动脚於女人身后,女人双手正忙伙着,倒不出空隙,顺手回身一勺子生煎饼糊子打在汉子左肩膀头上。汉子”啊呀!“一声遂乘黑逃之。女人边摊煎饼边想纳闷,此汉子面熟眼热,就是想不起谁来了。等男人起来时,把此事学与男人听。丈夫心里生气恼火,便跑到城隍庙大老爷塑像前跪下诉讼请求,看到城隍奶奶脸不高兴状,抬头看城隍爷爷,不由大倞失色。赶紧回家告知女人,女人煎饼还没摊完,两人赶到城隍庙里,女人看到城隍老爷左肩膀上一勺子打的印迹还在,流淌下来的白煎饼糊子还是湿的。两人吓坏了回去端来一垫子刚摊煎饼供奉城隍老爷,不住磕头陪不是。
  这故事就象邻里间的交往人情往还一样亲切可信,至于城隍爷这个可爱的小老头,为什么半夜五更偏去调戏一个农家妇人?那只有城隍奶奶知道了。可能小老头夜晚失眠无聊,开始到人间只是想讨要百姓人家个煎饼尝尝,后来就不甘寂寞了,竟又调戏起良家女人来了。更象人们生活中发生的人间真事似的。何况他白天还要替人家消灾去难。这个城隍老爷就是城里人心目中的神人合一的典范吧。
  旧时城里老东门外是一片低洼地水塘,东关龙王庙前《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抗日战争时,被占领昌乐城作贼心虚的日本鬼子砸断成三截,裸露埋在泥土里。如今,那里被开发,挖掘机吼叫声中挥动着手臂。地基深坑旁裸露出几根条状巨石,无声的躺在泥土中。
  上世纪未,洼地是县城最大的大集市场,有买卖牲口家禽和木货市,挂马掌的打铁旳。逢五排十,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三教九流,赶集的买卖五花八门,有说书的,唱戏的,玩藏掖的,耍把戏。砸牛骨头的。卖武艺的。算卦,拔牙,扣鸡眼,掏耳朵眼剃头的,卖膏药大力丸的。紧锣密鼓,吆五喝六,人声鼎沸,热闹非常。随行就市,自由买卖。从卖大牲口的到针头线脑。蟑螂丸。小孩吃的欢喜团到吹的博山玻璃鼓荡子。支拉炉子烩干粮的,支朝天老汤锅的无所不有,价格低廉,物真价也公道,可易物换物,也可大洋交易,没有中间商掺和。这里也就聚集了昌乐农村俗话称为三大难听的动静,驴嚎,抢锅,锉锯的声音彼此起伏,打马掌的叮铛声响遍沟头崖岭。
  铁匠钉马掌
  大牲畜成交全凭经纪人三寸不烂之舌。交易时经纪人双方攥指头协商价格,经纪人多是精明的当地略有知识,经历闯过外的人。他们交易时表情丰富,有叼着烟卷颌头微笑,有的茫然摇头表示不屑一顾,冬日里双方手伸在袖筒中攥,夏日搭一条毛巾手藏在下面摸索。成交后双方由购买一方交上定钱。在沟边随便拾起一块瓦碴子,一摔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下集来交上余款,对上瓦碴碴口,牵牲口走人,决不能反悔。人们交易经纪多用专业行话,如一到十的数字暗称:一为{极)二为(道)三为(听)四为(西)五为(来)六为(滚丿七为(现)八为(分)九为(虚)十为(整)除特殊情况一般不用正常讨价还价的表述方法,经常暗攥指头为避免了别人听懂内情。经纪人双方也有串通好吃了买的坑卖的人的。两经纪人暗地勾通吃了原吿吃被吿的一样。
  有一年,腊月里赶年集。潍县毛贼偷儿艺高人胆大,数人到昌乐集行窃,东关大集异常拥挤。一汉子嘴里:”借光了,踩着脚了!“身后牵看刚买的一头牛向集外头走,牛很不情愿地跟看新主人慢悠悠地走着。毛贼偷儿见状,上前以快刃断其缰绳,将牛速相反方向引之,同时,另一毛贼偷儿随其后拽紧剩余割断缰绳子一端,身体尽后倾之,故作牛仍被牵状,跟随配合汉子在集上行走。拥挤中愚汉误认为仍然是拉着牛儿在走,到集头人少地方,偷儿双手撒开弃缰骂道:”使煞我了啊?去你娘的吧!“转身而逃。愚汉遂猛拽身后缰绳,因被闪之跄踉而倒地。爬立起身看,偷儿早已无踪,愚汉手中攥一根被割断牵牛的缰绳子头。惊叫:”俺哪牛上了哪啊囔?“晚矣!农家老实汉子痛失大牛。心如刀绞,碰死的心都有了。
  此牛早已被偷儿牵到杀大性口的青州夹河子老汤锅旁,正在流泪呢?等这汉子报案到县衙门,牛儿已早老汤锅里翻滚着了,唯有那张牛皮还在。等到下个昌乐东关大集有几个潍县人蹲在角落里卖熟牛肉,想必定是偷儿无疑了。但牛已死无对证,无处可查照了。
  1949年昌乐终於结朿了血与火的战争,新中国成立了,人们从此站立起来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命运随之被彻底改变了。老县城一切旧的东西很快都消失了,新中国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
  李伯京2014年清明於靑岛
  联系电话13606472721
  图片说明:1、昌乐城里民间石碑刻之一
  2、昌乐县衙门前巷与阎家巷路口残存石牌坊石刻二
  3昌乐城里民间石门墩石刻之三
  4昌乐百年前的老火车站
  5昌乐古城墙东城门楼子
  6昌乐故城街田增祥绸段庄老楼
  7民国初年昌乐县长王金岳
  8喜雨泉石碑
  9昌乐玉皇庙旧照
  10昌乐故城街民国时期的旧楼
  11旧时铁匠
  12旧时钉马掌
  以上说明按图在文中出现顺序上下排列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