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7-02-27 17:29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辛寨镇北博崖村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19 19:59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辛寨镇北博崖村
  北博崖村位于临朐县城东南13.6公里、辛寨镇政府驻地东北5公里处。东与马山村毗连,西与新王庄接壤,南与南博崖村相邻,北与东盘阳、西盘阳两村隔河相望。聚落东高西低,呈长方形,主街南北向。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巨氏十一世裔巨让自南博崖村析居立村,以方位取名北博崖。20世纪50年代,吴氏兄弟随母到此落户。
  全村有巨、吴两姓,138户,670人,均为汉族。巨氏占总人口99%。
  明至清宣统二年(1910),属临朐县仁寿乡盘阳社;宣统二年至1929年,属七贤区盘阳社;1930年属第二区盘阳乡;1945年1月,属临东县盘阳区,8月,临东县撤销,盘阳区复归临朐县,属之;1952年,属第三(盘阳)区盘阳乡;1958年2月撤区并乡,属盘阳乡,同年9月属辛寨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乡(镇),属盘阳乡;1993年,撤盘阳乡建卧龙镇,属之;2007年,卧龙镇并入辛寨镇,属之。
  全村耕地505亩,地处山洼交错地带,土壤以棕壤为主。洼地种植玉米、小麦。村东丘陵多种植果树,其中樱桃规模较大,有大棚26个,占地50多亩。
  养殖业为传统支柱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蛋鸡养殖闻名全镇。村内先后建起4个养殖小区,有鸡舍、猪圈、鸭棚800余间,占地3万多平方米。
  工商服务业发展较慢,仅有商店3家。也有部分村民外出打工。
  村民吃水原靠村前1眼老井,上面安装辘轳和九连环。因井深水浅,难以满足人畜用水需求。1985年,争取中德粮援项目扶贫资金1.8万元,在村西1公里处挖大井1眼,引水进村,在各街道口安装自来水龙头。因村东压力不够,1992年秋,潍坊市农业机械局援赠压力罐1台,铁质管道2000余米,供村东用户,一年后停用。1993年后,中德粮援项目提供资金12万元,在村东修建容水100立方米的水池1座,自来水流到各家各户。2003年,投资4万元,在龙池南沟的石板坡上用机械钻井60米,铺设管道500米,引水至蓄水池,后因水供不应求停用。2004年,投资4万元,在灰沟挖直径两米的深井1眼,接通管道,使井水流至蓄水池。2005年,在村东修建容水120立方米的蓄水池1座,备水灌溉樱桃园。2008年秋至2009年春,结合全县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投资2万元,铺设管道1700余米,全村人吃上源于沂山北麓的山泉水。
  1980年,全村通电。户户用电照明,结束了用煤油灯的年代。1993年,村委办公室安装手摇电话机一部;1995年,程控电话进入农户。2004年冬,党内开展远程教育,村支部配远程教育电脑1台。
  1962年秋,辛寨人民公社的50马力拖拉机首次到村耕地百余亩。1979年,盘阳大队撤销,分得拖拉机1台。到2008年,全村电动车、摩托车户均1辆;拖拉机40台,三轮车54辆,大货车18辆,轿车12辆。
  1984年,开始新村规划。1996年,投资10万元,水泥硬化南北主街600米。2005年秋,投资15万元,硬化通往盘阳公路1000余米。2009年春,投资50万元,将村内12条巷道全部水泥硬化,达3000米;主街安装路灯。
  2007年,村内建沼气池16座,部分村民照明、烧水、做饭都用上沼气。20世纪70年代后,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村北、村西地块整成300多亩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梯田。
  在外工作人员巨德义、巨同勤、巨德柱等多方协调资金,为全村修路、安装自来水、建沼气池等社会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清朝,村设有私塾。1946年,借用民宅办小学,教师报酬由学生凑粮。1947年,因战乱学校停办。1948年,临朐全境解放,学校复学。1986年,在原校址翻新教室6间,办公室2间。2001年秋,全镇中小学统一布局,北博崖小学一至六年级150余人并于盘阳小学。
  巨兴哲(清),擅长画驴,人送外号“巨三驴”。巨佩之,新中国成立后临朐县第一任县长。向明(巨同璞),曾任中共山东分局代理书记兼山东省政府副主席、省军区副政委。其他在外人员名者有巨华英、巨荣训、巨德义、巨荣良、巨同勤、巨华强、巨国胜、巨利军、巨荣庆等。
  村现有全日制本科毕业生15。村民素有参军报国的优良传统。解放军副团级以上干部有:巨荣勋、巨荣功、巨德柱、巨德才、巨同恩。巨德柱转业后曾任临朐县建设银行行长,巨德才转业后曾任县地税局征收分局局长。
  村原有卫生所1处,医生1人。全村95%的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村龙灯、旱船等文艺活动历史悠久,闻名乡里。每年春节、元宵节,参加县、镇民间文艺表演。
  1937年冬,国民党山东省保安第十七旅旅长窦来庚到博崖村招募新兵,巨瑞祥、巨胜祥、巨济祥、巨梅祥4人参加军,参军后多次与日伪军作战。
  1939年7月22日,日伪军200多人,击败十七旅二营六连守军,把盘阳作为日伪据点。由于日伪烧杀掳掠,国民党军队蹂躏摧残,加之连年干旱,瘟疫流行,村民逃南闯北,妻离子散,至1942年,全村只剩下9户,30人。
  1950年8月,巨尚祥、巨同书参加抗美援朝;1985年5月,巨荣江赴云南省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
  1990年秋,潍坊驻军炮八师野营训练在村驻扎一个月。期间,部队官兵曾多次帮助村民秋收秋种。
  2005年11月,中国移动公司潍坊分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在村南建高50米的电讯塔一座。
  风景秀丽的马山北峰坐落境内,山上有野生石竹、丹参、柴胡、益母草等名贵药材。
  村前一古桥,建于明代,长6米、宽3米、高5米,巨石垒砌,青砖碹顶,桥洞呈高拱形,状若彩虹。20世纪60年代,村路改道,古桥被淤泥淹埋。
  清光绪四年(1878)4月10日,龙池泰山老母行宫修缮竣工,并铸造40公斤生铁钟一口,现存于巨荣利宅。
  1934年至1936年,由巨同海、巨公田、巨连兴等人创修博崖《巨氏族谱》。
  供稿 巨同艾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