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7-02-27 17:37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九山镇南周家庄村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19 20:04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沂山镇代家庄
  代家庄位于临朐县城南34公里,沂山镇政府驻地西北14公里处。东邻胜利村,西界傅家村,南与佛崖底村接壤,北与西圈村毗邻。聚落南高北低,呈长方形,主街南北向,大(寿光市大家洼)沂(原沂山乡政府驻地,今九山镇傅兴村)公路从村北东西穿过,交通较为便利。
  明初,戴姓立村,取名戴家庄,后演为今名。明万历年间,徐姓自今辛寨镇三山峪村迁入,戴姓徙,村名沿称。现有徐、宗、曾、高、刘、叶、王、李、毕、张、马、石12姓,共482户,1632人,均为汉族。有8户信奉天主教, 2户信奉基督教。以徐、宗姓人口为多,曾、高、刘姓次之。
  明至清宣统二年(1910),属临朐县仁寿乡蒋峪社;宣统二年至1929年属蒋峪区蒋峪社;1930年属第七区人和乡;1952年属第八区(蒋峪)薛庄乡;1958年2月,撤区并乡,属蒋峪乡,同年9月属蒋峪公社;1984年社改乡(镇),属蒋峪镇;2007年9月属沂山镇。
  现有耕地1800亩,分布在村西、村北、村东、郭家地、圈子地等几大片,土壤为棕壤。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高粱、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是花生和黄烟。
  1987年以来,发展西瓜和蔬菜大棚20个,面积20亩。
  畜禽养殖有猪、牛、羊、鸡、鸭等。自1998年始,规模养殖渐次发展,现有规模养猪户3家,常年存栏生猪150头;养牛户3家,养殖肉牛60头;养羊户6家,养羊200只;养鸭户40家,有养鸭大棚56个,面积70亩,年出栏肉鸭80万只。
  村现有砖厂1处,肉鸭加工厂1家(凤航食品公司),建筑队1个,废品收购点3处,饭店3家,日用百货门市5家,运输户18家,全村有大型货车、农用汽车30辆,家庭轿车、面包车12辆,机动三轮车100辆,装载机、挖掘机5台,收割机1台,拖拉机、手扶拖拉机300台。
  1984年开始新村规划,1996年基本完成,户户住上砖瓦房,有5户住上三层楼房。1998年,县计生局扶持水泥20吨,村集体投资1万元,村民提供拳石100立方米,硬化南北大街260米。2004年,县计划委员会和县供销社帮扶持村资金1.2万元,村民捐款6万元,硬化东西大街500米。2005年,县司法局资助1万元,安装路灯20盏,村容村貌大为改观。2006年,县司法局又资助1万元,购买健身器材1套,建篮球场1个,村民始有健身活动场所。
  1985年通电,户户用上电灯。现有变压器2台,总容量600千伏安,彩色电视机普及到户,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日渐增多。
  过去村民吃水靠村内4眼水井,人们用担杖担水吃,遇旱年,排队等水的现象时常出现。2001年,县包村工作组司法局协调资金14万元,在村南挖山泉5处,修蓄水池5座,埋设输水管道2000米,村民全部吃上自来水。
  新中国成立前后,村里设有京剧子弟班,先后排演京剧《穆桂英挂帅》、《空城计》、《打渔杀家》等剧目。1964年,以团员、青年为骨干成立文艺宣传队,排演吕剧《王定保借当》、《小姑贤》、《李二嫂改嫁》等剧目,并多次出村演出。
  清末,设私塾。 1950年设小学,有校舍3间,学生30人。1998年,新建学校1所,校舍扩至18间,学生220人。 2002年,学校合并到蒋峪镇中心小学。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升入本、专科院校学生86人。
  村人多有建树。徐太文,1958年生,1976年参军,解放军空军某部高级技师,大校军衔。徐光升,1964年生,1982年11月参军,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在蚌埠坦克学院学习,解放军某部团长。徐斌文,解放军天津航空学院教导大队政委。宗培军,青州中心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徐光立,中学高级教师。
  1945年设中药铺。1962年设卫生室。1968年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大队设卫生室,有赤脚医生3人。现有卫生室1处,医务人员3人, 95%的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939年春,中共沂山区委重新组建后,注重在抗日斗争的实践中考验和发展党员,不断壮大党的基层组织。至1940年1月,先后建立板峪、大关、蒲沟、代家庄、康家庄(今小官庄)和东镇小学等党支部,发展党员近百人。
  解放战争时期,村有多名青年参军报国。徐美文,1946年参加解放军,转业后曾任徐州铁路局党委书记,1966年病逝。宗希良,1946年参加解放军,转业后曾任河南省孟津县县委书记、洛阳地委组织部副部长,1956年病逝。
  革命烈士有:宗敬然,1946年2月参加解放军,同年在临朐县牺牲。徐武文,1945年10月参加解放军,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牺牲。
  村中原有一关爷庙,坐北朝南,有关公塑像和关平、周仓画像。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庙宇拆除。
  村东有一小山,名唐山,后演称堂山。山呈圆形,巅有二,等高,南北对峙。海拔296米,面积1.6平方公里。20世纪20年代,为防土匪劫掠,村人在唐山建起围墙,墙高2.2米,底宽1.3米,顶宽0.8米,由乱石垒筑而成,总长600米,设有东、西2个大门,现围墙犹存。
  供稿 宗培臣 刘金利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楼] 发表于:2018-12-19 20:14
鄌郚总编
  山东省临朐县九山镇南周家庄村
  南周家庄位于临朐县城南56公里、九山镇政府驻地东10公里处。东与沂山国家森林公园接壤,北邻小摩岭村,南与荆山旺村相望,西与呈子河村毗连。由南周家庄村、北周家庄、大蚕场、水石屋、黄土地、桃花峪6个自然村组成。有675户,2458人,均为汉族。村内设有天主教堂,信徒210人。
  南周家庄村,明成化年间(146~1488),郭姓立村,取名南庄。因周姓人丁兴旺,易名周家庄。据周氏世系墓碑载:“吾家先世族居安丘县之旁旺庄,后于大明万历年间,始祖移居朐南乡之周家庄”。北周家庄立村后,以方位改称今名。现有周、汪、赵、郭、张、陈、李、王、于、范、陆等姓,220户,800人,周姓占70%。
  北周家庄村,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7),冯姓自今冶源镇泉庄迁此立村,后周姓自南周家庄村迁入,人丁兴盛,因与南周家庄村南北对峙,故以方位称为北周家庄。现两村已连为一体,有王、孙、刘、冯、赵、李、张、于、苗9姓,196户,760人。
  大蚕场村,在南周家庄村北3公里处,沂山西麓,大蚕场水库南岸。清光绪年间(1875~1909),刘姓自今沂山镇常庄楼迁此立村。因山坡遍生栎树,利于农户放养柞蚕,规模大、数量多,得名大蚕场。现有刘、王、冯、张、徐、范、辛等7姓,137户,396人。
  水石屋村,在南周家庄东北5公里处,沂山西南麓,海拔520米,为九山镇海拔最高的村。清光绪元年(1875)赵姓自今安丘市迁此立村。因村北河中有一巨石似房屋,水从石底流过,故名“水石屋”。侯、邱、夏、宋4姓,先后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分别从沂水、安丘移居入村。现有侯、宋、夏、邱、纪、陈、赵、倪、王等9姓,86户,275人。
  黄土地村,在南周家庄村东南3公里,聚落东西向山沟中。因村北有大片黄土地而得名。清光绪年间(1875~1909),鞠姓自今沂水县鞠家庄迁居立村。现有侯、鞠、王、张、陆5姓,23户,97人。
  桃花峪村,在南周家庄村东南,老猫窝顶山北侧,聚落东西向山沟中。清光绪年间,葛姓自今沂水县黄土泉村迁居立村,因处山沟之中,桃树甚多,故名桃花峪。有葛、程2姓,94户,147人。
  立村至清宣统二年(1910)属仁寿乡沂山社;宣统二年至1929年,属九山区沂山社;1930年,属第八区沂麓乡;1943年6月解放后属龙山区;1944年,属九山区;1952年,属第九区呈子河乡;1956年,属九山区呈子河乡;1958年2月,属呈子河乡,同年9月九山人民公社成立后,属之;1984年4月社改乡(镇),属沂山乡;2001年,乡镇合并,属九山镇。
  全村现有耕地2611亩,沟底土壤为棕壤,适于种植小麦、玉米。山地为棕壤性土,适种花生、地瓜、谷子和丹参、黄芪、桔梗等中药材。
  1950年到1964年,全村栽植马尾松、刺槐、栗子树1.2多亩。1966年春到1979年冬,“农业学大寨”期间,改河垫地850多亩,成为全县“农业学大寨”典型之一。1969年国庆节,党支部书记葛永福作为全省农民代表,前往首都出席建国20周年大庆观礼,见到毛泽东主席。1973年到1975年,投资115万元、投工5万个,在大蚕场村北建大蚕场水库,总库容139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81万立方米,心墙坝型,最大坝高26.8米,溢洪道最大流量156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5000亩。砌防渗石渠3500米,粮食连年丰收。2003年,王明殿出资5万多元,在大蚕场村东北山沟里修建4米宽、2公里长的简易路,山沟里开进机动车,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户所养猪、羊、牛、鸡,多系自繁自养,品种较差。2000年后,青岛市崂山区王明殿投资200多万元,在大蚕场水库附近建起青岛正德养殖场。2002年开始,规模养殖兴起,周世合第一个建起养殖大棚。到2009年,全村共建大型鸡棚、鸭棚40多个,猪圈10多个。
  1949年前,村有织布作坊、油坊各1家。人民公社时期,生产大队设副业队,周方金任队长。铁器加工组冯兰修、冯义洪;面粉加工组,年加工面粉20万斤;运输组有拖拉机3台。1985年后,苗成生开办磨坊,年加工面粉10万斤。王玉经营油坊,年加工花生米20万斤。
  村磁铁砂储量约76万吨,2004年前后,招商引资,济南老板投资开矿,铁矿石多销往九山镇、沂水县马站镇的磁选矿厂,获利甚丰,后关闭。2009年3月,王忠东新建合线厂,占地600平方米。周记成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对220个养殖鸡、鸭大棚实行供苗、饲料、药品、防疫、销售一条龙服务。2000年3月,于洪兴最先出国(韩国)劳务挣“洋钱”。全村先后有50多人赴韩国、日本、新加坡打工。
  1988年,南周家庄、北周家庄和大蚕场开始新村规划,院落长、宽各15米。同年,6个自然村全部用上电;1998年以来,新修、复修桥涵11座,复修、改造、硬化公路、大街5公里。1983年10月,王运利第一个购买彩电。现全村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普及率达95%,手机拥有率达85%。电脑、空调10台。1978年,汪孝全最先购买拖拉机,从事运输。1994年,赵中立买上轿车。现家家有摩托车。面包车、轿车18辆。1998年,村被山东省建设委员会、省人事厅授予村镇建设文明村。
  1940年前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设省立小学,张汉鹏任校长兼教师。1949年7月,南周家庄村建小学。1956年7月,大蚕场村建小学,1958年黄土地村建小学,1986年两村小学同时合并到南周家庄学区小学。1966年北周家庄村建完全小学,1986年三年级至五年级撤并到南周家庄学区小学。1971年8月,由周家庄、龙湾两个生产大队合建周家庄联中,首任校长赵启山。1981年7月,周家庄联中合并到沂山联中。2002年8月,周家庄学区小学降为教学点,保留一至二年级两个班。2009年9月,周家庄小学撤销,合并到八一希望小学。
  自恢复高考以来,全村共考取大中专学生45人。冯义军,1999年考入中国信息大学,《中国电力报》编委,中国电力报社《发电周刊》主编,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散文随笔集《沂山往事》、《送您一颗小太阳》、《灯火情缘》。散文获首届吴伯箫散文奖,作品被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新闻作品获得第23届中国产经新闻奖。张德华,苏州大学硕士。
  解放前,村内有医生王星华、唐建录、葛勾林。解放后村内建卫生室,医务人员王星华、孙丙信、王运新。1968年,实行村办合作医疗,设合作医疗室,赤脚医生3人。2007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村87%的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938年,马保三率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到沂山活动,扩大抗日武装,钱钧副司令住水石屋村。1939年前后,苏鲁战区51军兵工厂设在水石屋村。
  汪德清,1938参加八路军,194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八路军115师挺近东北,在第四野战军38军任排长、中队长,1956年复员回家。汪德清是全村最早入党、参加八路军的人。
  1944年周方仁、刘玉阶、葛永福、葛永生、张文治等12人参加八路军。淮海战役期间全村有10人参加担架连。
  周方仁,1924年8月生,1944年1月参加八路军,历任班长、财务股长、副处长、海军干休所所长,正师职,现住北京海军干休所。
  冯义华,1975年生,1993年入伍,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11月,出席全军政治保卫工作先进集体、个人代表大会,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接见,并合影留念。
  革命烈士6人:于庆学,1946年参加解放军,1951年牺牲于朝鲜。周方恒,1944年参加八路军,通信员,1950年牺牲在四川。郭佃元,1944年参加八路军,党员,班长,1947年牺牲于诸城。汪忠德,1944年参加八路军,党员,班长,1951年牺牲于朝鲜。陈贵祥,1948年参加解放军,1950年牺牲于四川。侯德元,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8年9月牺牲于济南。
  南周家庄村南发现战国遗址,北周家庄村北转山子发现新石器中晚期文化遗址,均为临朐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10年,天主教传入周家庄,汪姓奉教最早,先后由北石庙魏神甫、德神甫在此传教。1931年,南周家庄由德神甫出资,教友帮工建教堂3间,名曰“耶稣圣心堂”。北周家庄由德神甫出资改两间草房做教堂,取名“全能堂”。两者都归属益都教区。
  村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天齐湾景区位于沂山西麓,北起大摩岭,南至栖凤沟,面积约20平方公里,此处为弥水上源。溪、泉、潭、洞景色优美,自然原始,主要景点有大蚕场水库、 天齐湾、水石屋、巨源涧、栖凤沟、团崖顶等。
  天齐湾,又名天齐渊,源于巨源涧泉群,三面石壁环绕,西北角有一深渊,流水下泻,但见水涡旋转,其深莫测,传与冶源老龙湾相通,故有“老龙别墅”之说。据资料记载,原有青龙庙、青龙寺,香火颇盛。
  五迭瀑,天齐湾上游,为水石屋巨涧,两岸坡陡崖峻,怪石嶙峋,树木森森,俗称弥水第一泉。百泉汇聚,沿陡崖分五迭而下形成别具特色的多极瀑布,人们称之为“五迭瀑”。
  栖凤谷,又名桃花峪,位于天齐湾景区南端崖下。崖海拔9 16米,为沂山玉皇顶之南九山境内第一高峰,峰顶多为黑松,植被丰厚。状似圈椅之背的峰顶之西,有一灰白色陡壁,西北向,高近200米,人称西百丈崖。崖下奥谷狭长,路径崎岖,溪流蜿蜒,绕石穿峡入巨源涧。
  霹雳洞,又名劈缝洞,位于沂山西南麓缝沟上端崖下。清光绪《临朐县志》载:“沂山西麓有霹雳洞,广容数千人,深窈莫测,奸佞往往附迹其中,游人相戒,无敢入焉”。洞口为一巨石,似遭雷击,一分为二,劈缝高米许,横长19米,外窄内阔,入洞内高低宽窄不一,洞巷底多杂石,洞内有洞,主洞深莫测,洞内崎岖险幻,约15米处突然空旷,状若左、右、中三室,内空阔,容百余人,有透气感,洞顶壁突高突低,洞底不平,为沂山洞穴之冠。洞口外巨石罗列层叠,崖险石奇,草木丛生,山花争艳,野趣盎然。
  夕阳洞,处霹雳洞南,野拦子沟险谷中,史无记载。洞高近2米、宽3米许、深50米,可容200人,洞巷高宽不一,内有野兽出没和鸟兽粪迹,地势险峻,近地百姓知者甚少,人罕至。
  供稿 冯兰中 刘洪中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