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7-04-12 17:20
鄌郚总编

肖金光丨守望山泉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8-12-27 08:22
鄌郚总编
  守望山泉
  作者:肖金光
  大凡名山,总有名泉相伴,山借水韵,水润山魂,浑然天成,风光无限。而在一邑之胜的方山之上,“方水朝烟”的美景,不知被多少文人墨客所称赞,一池清泉,几缕烟韵,使方池泉水成为名扬一方的圣泉。可是,在人们尽情欣赏这“方水朝烟”胜景的同时,又有谁知,就在方山脚下的邵家庄村里,一泓名不见经传的山泉,千百年来,却也在默默地把大山来陪伴。
  邵家庄——这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背依方山,西邻丹水,村前的一条深山沟,蜿蜒而行,东西相贯,如同一条蛰伏而行的巨龙,把那方山的俊秀与小丹河的清涟紧紧相连,就在村子的东南,深山沟北崖的二级台阶上,有一池常年不竭的山泉,泉面不大,方正自然。泉的四周用青石砌筑,水漾石间,石泛青色,使人望去,泉水愈加清澈动人。泉深丈许,站立泉边,池底青石的花纹清晰可见,泉面不深,伏下身子,伸手就能掬起一捧泉水,吸进嘴里,清冽甘甜。泉池西北角的石崖上,一条人工凿出的石阶,把山泉与村子连在一起。每当晨曦微露,或是夕阳西下,村里的人们,便会不约而同地肩挑水桶,俯身取水,平静的泉面上,顿时荡起层层涟漪,连连不断。盛水的人们,或者站立泉旁,稍作小憩,相互嘻笑一番;或是不作停留,担水起身,沿石阶而上,很快便消失在村中的大街小巷间。
  每到夏天,几场暴雨过后,山泉水开始猛涨,泉水从井台的低矮处溢出,顺势流入山沟,水落击石,叮咚作响,清脆而又动听,宛如一首清新美妙的山间小曲,在山沟中轻柔地飘荡。日近中午,烈日炎炎,从坡里归来的人们,偶见山泉边有担水的,便会急切地奔到泉边,盛起清凉的泉水,然后高高地举起,“咕咚咕咚”地痛饮一番,浑身的燥热顿时消除一半。饮罢泉水,回到家中,男人们会在自家门口外的树阴下,摆放一张木桌,拿来一把茶壶,捏上一些茶叶放入壶中,倒下烧沸的山泉水,顷刻间,一缕缕用山泉水泡出的特有的茶香,便会在山村的大街小巷间悄悄地弥漫开来,沁润着山村的盛夏,抚慰着因燥热而心烦的村人。
  秋去冬来,当那漫天飞舞的大雪,染白了整个小山村的时候,唯有那湾山泉,却在这洁白而又清冷的山间,坦然地涌动着一股灵性,纷纷扬扬的雪花轻柔地洒落在山泉水面,霎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远远望去,碧绿幽静的泉面上,一片氤氲在悄然地升腾,似烟似雾,幽婉袅娜,如诗如画。而唯有此时,你才会真正领略到那份“岭半明霞覆碧波,疏烟薄雾晓来多”的意境。雪停天晴,勤劳的山里人们,便会从村里清扫出一条小路,顺着石阶,一直清扫到泉边。在白雪的映衬下,那条黝黑的小路,连接着那池碧水,仿佛是用绿宝石做成的一款精美胸坠,美美地挂在小山村的胸前,使它显得那样的雍容华贵,落落大方。
  相传邵家庄的先人们,就因看中此处山泉,这才在方山脚下,山泉水旁,定居繁衍下来。清澈甘甜的山泉水,哺育了一辈又一辈的山里人。可是近十几年来,由于天气干旱,地下水位下降,往日里那常年不竭的山泉,在人们的无奈中,悄然干涸了。失去山泉的山里人们,只有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追忆着山泉水的那份清美;在津津有味的讲述里,回味着山泉水的那份甘甜。也许是与山泉的情缘未尽,就在山泉干涸不久,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在泉池下面的石崖里,横挖出一个石洞,找寻宝石,不成想从洞里流出了一股清泉,那泉水从洞中汩汩流出,沿崖壁飞溅而下,冲刷着沟壁上的青色山石,崖壁上的山草野花,顺沟底朝下游潺潺流淌。聪明的山里人运来山石,在沟底筑起拦坝,很快从洞里流出的泉水,便在沟底积攒成一个大水潭。潭水明净清澈,饮之爽冽甘甜,引得四乡八村的人们,纷纷前来盛取泉水,带回家中冲泡茗茶。更可喜的是,村里人往水潭边扯来电线,安上水泵,合上电闸,一股清澈的泉水,顺水管而上,流进半山腰中的那新栽植的核桃林里。在不久的将来,那一株株幼小的核桃苗,在山泉水的滋润下,很快就会长成一片青翠茂盛的核桃林,给横亘秀丽的方山,增添一抹新绿,给勤劳能干的山里人,注入一片新的希翼。
  这就是方山脚下的那个无名的山泉,它虽没有“方水朝烟”的盛名,却有甘愿付出的实干。它在大山的无言中,执着地坚守;又在山里人的守望里,毅然地奉献;它用自己的无私,默默无闻地滋润着这方热土,这座圣山。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