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4-23 17:51
昌乐 刘文安

访古丹朱塚(马进)

  访古丹朱塚
  马进
  “在今城西北十里丹河西岸北郝村基大而高按竹书纪年云帝尧陶唐氏五十八年帝使后稷放帝子朱於丹水据此则昌乐之丹朱塚当不诬而濮州亦有丹朱塚疑出附会不如在昌乐者为确。”
  《昌乐县续志》(1934年)卷四《古迹志》
  在全国著名的“西瓜之乡”昌乐尧沟镇东北大丹河西岸,至今有一座气势峻拔、规模宏大的古墓。远远望去,像是被岁月老人安放在昌乐西北大地上的一只巨大陶器,一副冥思的模样,纹丝不动地收藏在那里。它就是史书上称为“基大而高”的“丹朱冢”,相传为尧帝之子丹朱的坟墓,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孟春时节,笔者与文友云龙、乐园亲去墓地寻访了一趟。
  我们骑着自行车到达这座古墓地时,己近中午。它具体坐落在尧沟镇后北郝村东北隅,近贴丹河西岸。纵目望去周围尽被数万亩的瓜菜塑料大棚所包围,那一望无际的大棚犹如波涛起伏的海洋,而丹朱冢又像这绵延不断的绿色海洋中漂浮的一座仙岛。我们先是围着它转了一圈,参观了它的外貌地形。据当地人介绍,在十几年前,这坟塚还占地近六七亩,高达十余米。如今占地面积虽有所缩小,但我们仍然被它的高大突兀所惊叹,印象中在当前全县古墓中还是最大的一座。我们又顺着古墓东北面一条陡峭的被人踏出来的小路,把着上面丛生的荒草和荆棘,相互搀扶着爬上古墓的顶部。发现顶部中间,竖着一根高高的木杆,挂着一面雪白的塑料布,在春风中猎猎地招展着,像一面旗幡,不知何人所为,做何之用。旁边有堆香火的痕迹,莫非是对神灵的祈祷、五谷丰登的期冀和平安吉祥的企盼吗?
  站在墓顶,放眼四望,原来它的南面竟和古剧县城遗址遥遥相望,中间相隔不足二里地。北面近靠一条长约数里的低洼沟,当地人称为“韩信沟”。相传当年韩信与项羽交战,他率领十万大军路过这里,正遇上天下大雨,道路泥泞难走,士兵们满脚是泥,他们磕嗒鞋上的泥,堆在那里,堆成了今天的冢子。那条扯西到东的大沟,就是当年他们踏出来的。想起昌乐老县志上确有记载:“戊戌冬十一月,韩信击楚军,杀其将龙且于潍水,尽是齐地邑归于汉。”或许当年韩信大军真就是从这里路过呢!
  古墓东面近邻大丹河西畔,蓦然想起这里曾是出土古象牙化石的地方。1972年11月,后北郝村村民在河边挖土时,发现了数块动物大骨头。经省博物馆专家鉴定,原来是古象化石。经继续挖掘,在距地面6米深的红砂石层内,发现大象的其它部位都已风化腐朽,仅剩两枚象牙保存完好,齿长3.16米,齿根直径0.32米。经鉴定为距今几十万年前的灵齿象。至今保存在县文物馆内。证明丹河流域曾在远古时期就是各种动植物适宜生存成长的乐土。其它出土文物表明,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为少昊时爽鸠氏、虞夏季崱、商逢伯陵的辖区。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后期,这里又成为了部落领袖尧帝之子丹朱的封地。面对这座庞然大墓,不禁想起史书上对这位墓主人生前的有关记载和传闻。
  丹朱,本来叫朱,因封于丹水而叫丹朱,是尧的妃子女皇所生。即《世本·帝系篇》所记载的:“尧取散宜氏之子,谓之女皇,女皇生丹朱。”丹朱从小调皮好玩,不务正业。长大后,性情依然骄横暴躁,不但仗着其父为帝王而傲慢无礼,目空一切,而且游手好闲,不事农桑,不关心国家大事,除游山玩水,还约一些纨绔子弟一天到晚豪饮聚赌,在家胡闹。就像《书·益稷》所说:“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额额,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
  丹朱的父亲尧,从山西临汾的唐地,被封迁到山东的定陶后,体贴民众,发展农业,深得民心。而其兄挚为帝不善,无所作为,不得人心,所以在位九年便被废,诸侯们一致推举尧回山西平阳登上帝位。尧上任后,招贤纳士,广泛听取下属意见,四处巡查,想尽办法为百姓谋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普遍拥护和爱戴。尧在位六十一年时,天下大雨,洪水成灾。为救百姓于水厄,尧巡视全国各地,指导人们抗洪救灾。他曾带着儿子丹朱亲到昌乐的大丹河流域及现今的尧沟镇一带,领导人们挖沟排水,疏通渠道,终将洪水安全引入北海。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先帝的丰功伟绩,就把他曾挖过的沟叫尧沟,疏通的河叫尧河,住过的山叫尧山。这些地名、河名和山名,虽经数千年的历史沿革和世间的嬗递变迁,但这些名字却始终未变,至今仍在继续沿用。我想这是人们对历史上为百姓做过好事的尧帝和丹朱的拥戴和纪念最好的铨释和注脚了。
  尧在这里领导人们抗洪救灾的同时,也发现这里的丹水一带,即现在的大丹河流域,从南贯北,直达北海,山明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侯宜人,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民风谦厚淳朴,百姓善良勤劳,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尧想,子朱虽然不肖,如将此地分封于他,日后也能生存下去。所以舜登帝位后“舜使居丹渊为诸侯,故号曰丹朱”。(《尚书逸篇》)。
  据传尧为了训化丹朱桀骜不训的性格,曾发明了围棋,专门教他棋艺。丹朱虽学棋很快,进步神速,不久就精于此道,但其骄横性格并未有多大改变。尧看其子难成其才,接替帝位无望,遂决定把国君的位子禅让给舜。如《史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尧帝这种大公无私、胸怀全局的高尚仁德,得到了历代人们的高度评价和赞颂。
  舜接帝位后,丹朱的舅亲三苗部落,对尧把天下禅让给舜很不满意,就拚命扇惑丹朱。于是丹朱、三苗又联合欢驩兜、共工等部落诸侯,联合起来打起反叛大旗,妄图推翻尧舜,平分天下。但是贤能聪慧的尧帝早有预防,带领军队,经过数年大战,终于平息了叛乱,“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史记》)但对丹朱并没有象共工、三苗、驩兜等一样被放逐,因舜居帝位后,仍然封丹朱于丹水故地。所以丹朱死于丹水之浦的诸侯封国并葬于丹水之浦是可信的。那么为什么他的葬地不在其诸侯国的都城朱虚,即现在的高崖一带,而葬在相距百里之外的尧沟丹河这里呢?原因还是按照了尧帝生前的意愿,丹朱虽然不肖,但其孝心并未泯绝,必竟尧曾带领他在此地共同劳动居住过,共同战胜过洪水,确保了百姓的一方平安,对尧沟一带有着深厚感情,故葬此地,也是尽其对父王尧的孝道。也许,这也正是他虽举事叛乱,却未被放逐的真正原因。也让我们在数千年后的今天,仍能在此地见到他的墓地的缘由吧。
  当我们从墓顶下来转到它的南面时,发现一个高约10米、宽约5米的切口,从切口走进去,又发现了一个墓口。我们扒开杂草丛生的墓口处俯视墓内,因下面黑洞洞的只隐约见到有几块大型的拱砖。不由想起对昌乐文物颇有研究的原文管所李学训所长曾与笔者交谈过他们曾对古墓试掘的情况。
  1996年夏天,他们发现墓口有被盗的现象,于是就进行了抢救性的试掘。由于经费有限,没有完全清理完。从发掘的部分实物和墓的形制来看,墓口用扇形大砖砌成拱形,墓道长约4米,墓底离地面近3米,长方形砖铺底,中央主墓室宽约3.5米,墓道向东回廊,回廊贴东边向北是耳室,耳室内有许多碎陶片,收集后都难以修复。在清理过程中,发现墓内曾多次被盗过。只得到了少量的“玉衣”片,所谓玉衣实际是些石片,做工粗且厚,因被盗墓者用火烧过,容易破碎,又发现有铜缕,证明是“铜缕玉衣”。据《后汉书·礼仪志》载,“玉衣”是汉代皇帝、诸侯王等死后特制葬服,由皇帝赐给,分金、银、铜三种。皇帝的“玉衣”用金缕,诸侯王用银缕,大贵人等用铜缕。这又说明,此墓似乎是座汉墓,是大贵人一类封号者的陵墓,而并非丹朱墓。因为尧帝时代在周朝以前,尚未见有史料记载“玉衣”之说。他的分析考辨是有根据的,也让我不禁联想到在古墓正南不足二里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古剧县城遗址,曾是汉朝武帝分封诸侯甾川王的治所。许这座古墓并非丹朱冢,而是汉朝某位诸侯贵人的陵墓吗?
  忘记哪位名人说的,凡是地下的陵墓都是前人为后人留下的一个未知的世界。面前这座我县最大的古墓之一丹朱冢,或称它最大的汉墓也好,我们认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存在。因为它的存在,是昌乐为华夏古文明最早发祥地之一的重要标志,是昌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文明史的见证。
  2005年3月10日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马进文集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