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4-23 18:04
昌乐 刘文安

走近崇山圣地(马进)

  走近崇山圣地
  马进
  初夏时节,为探访远古先祖的遗迹,我与文界的朋友,怀着虔敬之情,走进昌乐崇山石祖林,拜谒了这方祭坛圣地。
  那天我们到达崇山时已近中午。佇立山下,放眼望去,崇山给人的第一印象,如其说是一座山,还不如称它为一道岭。因它实在没有山的嶙峋峭拔之状,无陡峭之坡,无崎岖之路,更无险峻之峰。愈走近愈觉它是那么平缓、舒展。视野又十分开阔,满山连绵的翠微,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一切都显得那么明净、从容和淡泊。整个山体植被极好,看不到裸露的山土,像铺了一层绿茸茸的地毯,如人工修剪般齐整。岭上几棵碗口粗细的刺槐,也疏密间隔有致,似人工栽植的。真没想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崇山,竟是一派恬静、祥和的田园景致,甚至连林中的鸟啼,听来也轻声细语,为寂静的山林平添了一份古朴典雅的神韵。
  我们首先瞻仰了崇山石祖。它拔地而起,屹立于西山坡中间一层平台的显要处。当我们站在它跟前,还是被它那造型独特的神态和魅力震住了。它高约4米,顶端虽经千年风雨的侵蚀,已有残缺和破损,看去却依然那样傲勃雄健,气度不凡,昂扬着一股阳刚之气。令人称绝的是,石祖西侧的背荫处,有道直上直下呈槽沟状的裂缝。据专家考证,那是古人在当时还没有铁器的情况下,先用石斧将石柱凿上眼,后寨上木楔用水胀法经几道工序精雕细琢而成。
  我肃然默立于它面前,陡觉这不是昌乐的先祖刻在石头上的历史和艺术吗!而且历经沧桑的年代又是那样久远,一立就是4000年。然而,它虽被岁月时光磨砺了数千年,却依然气宇轩昂地耸立在我们面前,这不是古人创造的历史奇迹和辉煌吗!于是当我再次凝神注目时,觉得它已经不是一般自然属性的普通顽石,而是数千年前就经祖先心血的倾注,精神的浇灌,已经成为附着先祖灵魂的一尊具有生命和灵性的圣物了。想到这里,心中不由掠过一阵惊悸和心灵的震撼。甚至觉得再用手随便地去触摸它,那是对神圣的一种亵渎了。因为,它彰显着一种生命的尊严,为我们后人留下了真正的永垂和不朽。
  崇山石祖所用之石很是特别。随便拣块掂掂,都沉得压手,像一块铁矿石。仔细审视,又似不像,皆青质黑章,间杂白斑,周身布满黑色颗粒,大者如炭渣,小者如芝麻,或方或圆。用指抠抠,皆坚硬无比,宛若镶在上面的粒粒宝石花。据说这种石头,只有崇山才有。
  我们满怀虔敬之情拜谒了石祖后,又围着山坡盘桓了许久。边寻觅着古人的踪迹,边想像着数千年来在它身边发生的一切。原来,整个崇山漫山遍野到处散布着一些残缺不全的石头,或立,或倾,或蹲,或卧,全都裸露在山体上,隐蔽在草丛间。这就是专家所说的“石祖林”了。看去这些石块周身光滑,都像被打磨过的一些断柱或建筑构件的碎块。紧靠石祖的西南处,竖着一段高约一米的断柱,像是被栏腰斩断的,头顶那半截不知身在何处,根部可能深埋地下。在石祖北面不远处,也有块残损的石头,状若古时将军的头盔,圆滑浑厚的顶端明显地留有雕琢的痕迹。听当地一位老人说,像这样的石柱过去山上到处都是,如今已剩下的不多了。
  望着这满山遍野大大小小的石头,心中不禁产生阵阵的惊叹。觉得它们身上好像仍然带着往日的气息,在向人们作着一种生命的暗示,让你不由得感到,原来整个崇山就是一片有灵魂的圣地,这里的一切,原本都是活着的需要呵护的生命啊!
  那位老人还朝南指着说,那里早年有座古神庙,很气派,庙前有牌坊大门,庙后有大雄宝殿,殿内供奉观世音菩萨、送子娘娘等诸神灵。可惜民国时被鬼子一把火烧了。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和九月九日为崇山香火会,虽历经兴衰,却至今香火不断,每到节日仍有不少乡民从四方八方赶来祭拜。
  顺着老人所指方向,我们穿过一个埠顶,下到山的南坡,在一块平坦低洼处,果然发现一块残碑底座,一堆砖瓦碎片,都已磨损得无角无棱,看去年代很久远了。在一片废墟周围,仍残存着人们祭祀的香火痕迹。大概这里就是志书记载的崇山古神庙遗址了。经历4000年的风雨,祭坛昔日的辉煌与壮美,我们也只能从仅剩的崇林石祖的遗迹中略见一斑,从这些断柱残石的废墟中去感受感悟了。
  当我们离开崇山再回首时,视野中依然是一片璀璨。它的人文精神,它的博大深邃,它的圣洁壮美,早在数千年前,就被先祖镌刻在这座赋予了灵魂和生命的山上,渗透在昌乐这方齐文化发祥地的沃土里。神奇瑰丽的崇山,必将以天机独运的风姿和魅力,同昌乐火山口、蓝宝石一样,卓然于世界奇观之林。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马进文集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