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4-23 18:07
昌乐 刘文安

韩国纪行(马进)

  韩国纪行
  马进
  前些日子,我有幸随团去韩国一趟,逗留一周。看了仁川、首尔两市的市容市貌,参观了首尔科技馆、博物馆、民俗馆、SBS电视台总部、延世大学,游览了爱宝乐园、景福宫、青瓦台、南山韩尾村(电视剧《大长今》)拍摄地、博彩业等,最后上了趟“三八线”。由于每天日程安排很满,所到之处只能走马观花,看个大概而已。
  说心里话,对韩国多年来没怀什么好感,总觉得和我们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不像和朝鲜一样,视为兄弟邻邦。但对这个完全的资本主义国家又充满好奇,人家在不长时间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你不得不刮目相看。记得今年3月26日韩国“天安号”警戒艇在西部海域执行任务时沉没,艇上有46人丧生。韩国认为是因遭到朝鲜潜水艇实施的鱼雷攻击而沉没。之后韩对朝原则上中断了对朝援助。但看到朝鲜遭受到洪涝灾害,还是允许民间救助组织向朝鲜提供100吨大米,捐赠100亿韩元(合840万美元)的物资。看到这则消息,突感韩国行事有大国风度。所以,这次赴韩不带任何成见,就是想亲眼看看人家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那天我们从烟台港搭乘的是“香雪兰号”游轮,正是傍晚时分,夕霞红满天,把个烟台港映照得一片辉煌。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夜航,将抵达韩国仁川时,天近黎明。大海以一股浩瀚博大的气势清晰地划出海平面的孤度。我登上甲板想看看海上日出,可天不作美,天边总是浓云密布,海平线上像飘浮着一座座雪山,背后却是红的,犹如冲天的火焰。再往前行驶,看那雪山渐渐变成消融中的雪堆,向天空辐射着一道道白亮亮的银光。海中有几座岛屿,经眼前一晃而过。岛上烟雾飘渺,罩着一层灵气朦胧的光环,不禁让人疑心过海的“八仙”是否就住在这里。
  当一脚踏上仁川码头,意识到自己已在异国土地上时,心头别有一番滋味,不觉回首张望。但见仁川跨海大桥像划过天空的一道飞虹,接连着大海和陆地,据说为世界第五斜拉桥,是韩国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桥梁。跟随领队迅速办完入境手续后,乘上一辆中巴车去仁川港旁边的一座“自由公园”游览。该园依山而建,沿石阶而上,行至半山,望见一座高大的石雕像立在前面,近前一看原来是孔子雕像。没想到我们中国的文化圣人,也得到韩国人的尊崇。听导游介绍,这里原称万国公园,后因立了麦克阿瑟铜像后,改称自由公园。行至山顶,果然看到他的铜雕站像立在上面。旁边建有仁川登陆作战纪念馆,馆外有美军当年仁川登陆时的大幅铜雕塑像。立于像前,我思绪万千,想起60年前上小学时,老师声泪俱下地讲过,就是这个美国鬼子领着联和国军队,在仁川登陆后,一直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逼得我们不得不派志願军抗美援朝。从此在幼年的心里一直认为他是战争贩子、罪魁祸首。然而在这里,韩国人却视他为英雄、救世主,认为没有当年他率领的仁川登陆,也就没有今天的韩国。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当年这场战争,确实具有划时代意义,因为它彻底改变了朝鲜半岛的历史走向。但也听导游说,有些韩国人极力反对在本土上树着一个外国军人的形象,想把他推倒。但当局怕影响两国关系总是持沉默态度。
  自由公园西侧有条中华街,三座中国式牌楼高高竖立在入口处,这里有满清时的领事馆,有100年前就扎根在此的中国餐馆,街道两旁中国店铺鳞次栉比,街的墙上画满大幅三国演义壁画。可惜时间所限,车队要开往首尔,没有好好感受中国古老文化在异国他乡的魅力。
  首尔原以为新建城市,其实就是汉城,始建600年前,1948年宣称大韩民国后即定都于此。面积605平方千米,人口1032万,是座美丽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四围群山环抱,成为首尔天然的外廓城墙,汉江自东往西穿城而过,在市区长达40华里的江面上竟有36座跨江桥,交通十分方便。市内有条人工河,河水从数米高的石崖下跌下,形成一道瀑布,瀑布注下,作嘭嘭巨响,如鸣大鼓。那水洁白如雪。导游说是李明博的民心工程,十几年前这里还是条污水渠。
  经过数天乘车来往,我特别留心观察了首尔的大街小巷,依山而建的平民住舍,并不全是高楼大厦,许多百年老屋搀杂其间,错落有致,盆景式的绿地草坪到处可见,所到之处,皆是出奇的干净、卫生。但街上却不见一个清扫工人。问导游方知韩国所有清洁工都是半夜上班,天明下班,所有垃圾全用机械分装处理。首尔没有宽车道,却交通秩序井然,很少发生堵车现象和交通事故。路上跑的全是清一色的本国“现代”,绝少见到外国牌号的车。听导游说韩国人十分自尊,总以为本国产品好于国外。如果你开着外国车上路,那人们都会对你嗤之以鼻,认为你是异类。这让我想到我们的国人,如谁有宝马车,大概不光自己荣耀,别人也羡慕不已呢!
  随团的导游是个韩国通,姓郑,东北人,小伙子十分精干,能说一口流利的韩语,不时地向我们介绍情况。他说韩国人很讲诚信,你到任何商店都不会买到假货,公平交易,不沾顾客便宜。上次有旅客在商店买东西,用人民币兑换韩币时多给了钱。那位店主察觉后,开着车追到旅游车上将多给的钱如数退还。在街上你若要借用手机,遇到任何韩人都会借给你。韩国人讲究礼貌,对中国游客特别友好,见面总是“安宁哈飞哟”或“告马我哟”。开始我们不明白什么意思,问导游方知,前句是“您好”,后句是“谢谢”。为表示相互间友好,我们也很快学会了这两句韩语。韩国人还注重容貌,尤其女人,只要出门,不论年龄大小都要化妆。年龄越大,化妆越浓。如不化妆,社会舆论就会说这个女人最懒。走在街上果然发现韩国女人个个都涂脂抹粉,或浓或淡,乍一看很不习惯,像是刚从舞台下来还没有卸完妆的演员,给人一种假面具的感觉。由于韩国女人太要脸了,于是韩国的整容业十分发达,化妆品成了畅销货,整容师、牙医在韩都是令人羡慕的职业,仅首尔整容医院达上千家
  韩国人尽职敬业,街上几乎看不到闲杂人员,退休年龄不受限制。我注意一直为我们开旅游车的司机,年龄不小了。一问,76岁了,让一车人都感到吃惊。休息时通过导游我简要采访了他。他叫安载盛,开了一辈子车,家有两个老婆,两房家室,8个孩子,需他养家糊口,身体又好,退休返聘后可拿双份工资。导游说韩国人特别喜欢老司机开车,一驾车技术好,二道路车况熟,绝少出现事故。出租车分黑绿两色,凡街上开黑色车的,一般都是老司机,车费也比绿色车高一些。
  韩国人的风俗习惯,喜白不喜红,和我们正相反。中国人喜欢红,红,象征着红火,喜庆,欢乐;白,代表着哀伤,丧事,死亡。可是韩人就连结婚喜庆也是一身素白,和“白工事”没有两样。我观察一下,就连大街小巷悬挂的广告牌多是清淡的黄或蓝色,很少出现大红色,甚至门挂的灯笼也是白色,象家有丧事一般。他们对“四”字十分忌讳,认为“四”与“死”是同音,不吉利。故饭店、旅馆、住宅楼、办公楼都没有“四层”、“四号”,尤其是医院,楼号、房号、座号都没有“四”。韩人对猪都十分喜爱,如做梦梦到猪,定会发大财,买彩票很准。
  饮食方面也和我们多有不同。韩人喜欢吃泡菜,实际就是用辣椒酱腌制的大白菜,不加油,吃起来实在没有口感。在韩国吃了一周饭,大碗小碟多是辣泡菜,除吃过一次烤肉外,几乎没有吃过油煎炸炒的菜肴,看来“烹调”的概念他们没有。不用说中国人宴席请客的十几道菜,就连我们平日吃的饭菜也比韩国人吃的好。也可能人家的饮食文化与我们不同,让我想起作家贾平凹在《西路上》一书中说的一段话:“我一直认为饮食文化造就的是人群的性格,秦灭六国,是陕西人吃了羊肉泡馍可以忍饥或怀揣了掰好的馍块及时熬羊汤泡吃加速了行军的时间,才打败了精细炒菜的邻国。”我想韩国人喜吃辣菜也造就了这个民族争强好胜的性格,所以他们的足球多次战胜我们,是否也与饮食习惯有关呢!
  青瓦台是韩国中央机关总统府所在地,如同北京中南海。东侧有喷水广场,中间高高的竖着一只大理石凤凰雕塑。南面有座突兀的青山,裸露的山体,状如海中翘出水面的鲸鱼翅。导游指着说,那是龙头,下面的青瓦台是龙身。这里是龙飞凤舞之地,地气很硬,至今韩国上任的总统还没有一个能压住的。前任总统卢武铉,已经谢任了,却因陷于家族经济丑闻,还是跳崖自杀了。望着那突兀而立的山体,想起报刊登的那幅跳崖的照片,不知是否就在这里?我们围着青瓦台广场转了转,看到一队队上访人员正和全副武装的警察对峙着。导游说不必大惊小怪,像这样和政府对立的群体上访经常发生。让我感到资本主义国家不是人间天堂,也是一个到处充满矛盾、危机和冲突频繁发生的社会。
  青瓦台北侧,拥有5座朝鲜时代的王宫,分别为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德寿宫和庆熙宫。始建于十三至十四世纪,为韩国古老历史象征的代表,建筑外型大都酷似中国的故宫。但其规模档次与气势恢宏的中国故宫相差甚远。我边看边想,可能受当时的国力所限,加之高丽王朝历来都是中国的附属之国,所建王宫绝不能超过中国故宫的标准。但看上去整个建筑也不失朴素收敛之美。特别称奇的是院外地面没用砖砌,全部铺着一层厚厚的细沙。问其导游方知,原来是古时为预防深夜翻墙进院的刺客所致,因走在沙上会发出刷刷之声。他们为保护历史原貌的做法值得我们称道。
  走进首尔科技馆,视频图画、数字激光、全息影像、电子墙或追光灯,组成一幅幅精美图案,创造了三维动态的魔幻世界,让你目不暇接。最让我感慨的是,在安全体验馆使我头次体验到地震来临时的亲身感受。先观看了一个地震来临时的短片,然后把游客分为每4个一组,走进一间小屋,事先4人分好工,地震一来有负责断电源的,有管关液化气的,有管敞门的,有管拿凳子顶门的,再一齐钻进桌底下蹲好。当警报一响,那间小屋突然急烈地晃动起来,让你感到地震真的来了。在你根本站不住脚的情况下去各自完成个人的分工。我分工关液化气灶,摇摇晃晃地好歹关了阀门,爬着才钻到桌子底下。演习完后恰好一分钟。真是太刺激了,尽管时间短暂,却让你亲身做了一次生死体验。在国内从未进行过这样的演练,倒是在异国他乡做了。可见人家把保护生命预防安全做到了家,连国外游客也包括在内,让我不知说什么好。
  在首尔一所民俗馆里,看到馆的门楹和梁柱上刻满了我国的唐诗宋词,阳光为每行诗句涂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虽然木刻上的原漆早已被人们抚摸的大都脱落,我的心里还是很激动,觉得韩人来此寻景,更是来寻诗句。不是亲眼所见,谁会想到我国那些一千多年前的诗句,竟依然活在异国他乡人的心里。原来文化没有国界之分。我发现中国的文化元素在韩国可谓随处可见,有家餐馆的墙壁上贴满中国国画,使用餐具皆镶中国“福寿”两字。我还无意发现,在一张韩币上竟印着“地动仪”图案。那不是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世界第一台地震仪吗!怎么把我们古代的科学成果变成了他们的创造,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钱币上呢?也让我联想到韩国国旗上的图案,不也是将我们的伏羲太极八卦图改为四卦印上去的吗!我想,韩国一定认识到文化是第一生产力,强国必先强文化,自知本国的文化底蕴不足,只好借用我们的文化来弥补。这让我想起“啃老族”这个词,我看韩国啃中国文化的“老族”实在不少。如果有一天,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最强国,我想依赖的一定是我们的文化,而不是其它。
  最后一天,我们上了趟“三八线”。一路上看到岗哨林立,越接近朝韩边界岗哨越密,之间相隔的临津江畔拉起三道铁丝网,路边头戴钢盔全副武装的哨兵时隐时现。戒备森严的场面,让人突觉这那是来旅游,像是亲临战场前沿阵地似的。当通过最后一座哨所后,中巴车一律停下,所有游客一律下车检验护照。这时我们方知已到达三八线朝韩最近之交界处。我们排着队登上一座临津阁,阁上建有瞭望台,台上设有望远镜,可清晰望见朝鲜那边的情景,那里竖着一面朝鲜国旗,旗杆高达161米,为世界之最。可惜那天阴雨连绵,什么也没看到。我冒着濛濛细雨,参观了六十年前那场“战争纪念馆”,馆外陈列着一辆锈迹斑斑的火车头残骸,上面布满枪林弹雨的坑坑洼洼,可见当年战争之残烈。旁边有条深达百米的隧道,顺隧道而下可见三道深不见底的地道。导游说那些地道都是朝鲜方面挖过来的。据说朝鲜地上坑道纵横,遍布全国各地,都是准备一旦暴发核战争用的。在临津阁东侧,有座拜望台,是专门供韩人拜望离家在朝多年而不能相见的亲人而建的。天空弥漫着一股忧伤的哀乐之声,我在那里徘徊良久,想起六十年前那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说它伟大,是我们在那样艰苦情况下,与世界最强大的美国军队打了一仗,竟将其赶过三八线,迫使敌人在停战协议上乖乖签了字。说它悲剧,是我们负出的生命代价太大了。据史料载,仅在最后汉城一战,我们志願军就伤亡了2.3万余人,那都是些鲜活的生命啊!我望着眼前的满目青山,看着地下的这片土地,想到他们的鲜血不就是撒在这片青山之上,他们的遗骨不就是埋在脚下这片土地上吗!不禁悲从心来,眼泪模糊了我的视线。当我转身上车,将要离开三八线时,发现旁边一座有两个半球组成的石雕,南边半球雕着韩国地图,下面站着三个韩国人;北边半球雕着朝鲜地图,下边也立着三个朝鲜人,6个人都在极力用手推动着各自的半球,意将合为一个整体。不言而语,作此石雕者的愿望,代表朝韩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真诚希望有朝一日两国化干戈为玉帛,和谐相处一家人的美好愿望早日实现。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马进文集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