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4:16
鄌郚总编

潍坊风筝与国际风筝会

  潍坊风筝与国际风筝会
  潍坊风筝宋代开始流行于民间,明代普及,清乾嘉年间盛行乡里。潍坊风筝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为中国风筝的一个重要流派。1984年,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1988年,潍坊市被确定为“世界风筝都”,风筝逐渐成为潍坊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名片。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风筝广场的建设,放飞场地的逐步升级,“风筝万里行”在全国范围的广泛开展……潍坊风筝文化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和更全面的发展。4月15日,第34届潍坊国际风筝会隆重开幕,回望过去,34年间,潍坊风筝“飞”向了世界各地,并获得诸多殊荣。潍坊国际风筝会已成为潍坊展示发展成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主 编:马道远 副主编:陈红莉 李海滨
  编 辑:台 可
  校 对:代 进(B1-B4) 张 鹏(B5-B8)
  美 编:刘 源
  本期撰稿:刘燕 赵春晖
  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新闻线索并提出宝贵意见,邮箱wfwbrwwf@sina.com
  -
  工艺精美源于民间传统
  -
  潍坊风筝宋代开始流行于民间,明代普及,清乾嘉年间盛行乡里。潍坊风筝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成为中国风筝的一个重要流派。潍坊风筝艺人把国画、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技巧与风筝制作工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统一风格的三个分支流派,即杨家埠风筝、国画风筝和象形风筝。
  -
  风筝起源于中国 分三大艺术体系
  中国古代风筝因用木头制作叫“木鸢”,后用纸糊称“纸鸢”,在中国问世一千多年后,才有了“风筝”这一固定的名称,最早见于五代。直到清代,“风筝”一词才被公认,至清末民初,“风筝”才完全取代“纸鸢”成为唯一的固有名称。
  “风筝起源于中国,这是目前世界风筝界公认的结论。”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前478—392年)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墨子的学生鲁班用竹子做“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
  “从古至今,按照风筝制作、绘画的特征,中国风筝可以分为民间传统风筝、宫廷风筝和创新风筝三大体系。”该工作人员说。
  以潍坊风筝为代表的民间传统风筝是中国风筝的重要流派,民间风筝艺人多是听传或家传,造型用料、制作方法、色彩配制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该类风筝以山东民间三色风筝为代表,采用红、绿、黄三色,对比强烈。杨家埠的三色木版年画硬翅风筝曾被视为潍坊风筝的代表作流行各地,浙江一带的硬翅蝶、双翅蝶风筝也是从潍坊三色硬翅蝴蝶造型演变而成。
  宫廷风筝造型多为硬翅和软翅,其题材多为天宫赐福、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多以黄色为主,数量虽不多,但扎工细致、绘画讲究、价格昂贵。潍坊风筝艺人在明末清初扎制的“蝙蝠”“祥福”“福禄寿”等也属于宫廷类风筝。
  创新风筝取民间传统风筝和宫廷风筝之长,使风筝在形、光、色、动、声等方面有了突破,形成了创新风筝的体系。中国近代创新风筝的名家主要有:北京风筝、潍坊的胡氏风筝、庆春风筝等。代表作有潍坊的“蝴蝶碰”“彩纸赛跑”“企鹅软串”等。
  -
  三种造型三个流派 造型优美扎工精细
  潍坊风筝造型优美,扎工精细,色彩艳丽,包括串式、硬翅式、桶形三种基本造型。潍坊风筝艺人经过几代苦心研究探索,把国画、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技巧与风筝制作工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统一风格的三个分支流派,即杨家埠风筝、国画风筝和象形风筝。
  杨家埠风筝也叫木版年画风筝,代表作有两种。一是白眼燕子三色风筝,制作工序简单,在扎好的框架上糊上蓝、绿色纸,划出白眼,用剪刀剪出尾巴即成,应节上市,往往很快被争购一空。此种风筝在城郊三里庄和南胡住的民间风筝艺人中流传。二是硬翅人物风筝,骨架为硬翅结构,裱糊时从印制好的木版年画上剪下人物、动物的部件贴在骨架上即成,内容题材以表现喜庆欢乐为主,流行较广的是“刘海戏金蟾”“牛郎织女”“麒麟送子”“吉庆有余”等。
  中国绘画已有数千年历史,潍坊民间风筝艺人中有不少是精通国画的高手,他们把国画技法与风筝画面融为一体,描绘万物。最具代表性的是把中国画在构图、布局上采用散点透视法,给风筝绘画以很大自由,可将从远、近角度看到的景物绘于一图。这种风筝在软翅和硬翅中较为普遍。
  潍坊民间流传着一首风筝民谣:“龙像龙,鸟像鸟,放起老鹰小鸡跑。”这可以说明象形风筝的特点。风筝艺人总结出了一条创作规律:它源于自然,按照风筝工艺的需要和民间审美的要求,把千姿百态的自然物象纳入风筝形体的规矩之中,使之更为对称、平衡、整体、和谐,置两翅于一身的形象之中。较有特色的象形风筝有“老鹰”“蝴蝶”“燕”“鱼”“蜻蜓”等。
  -
  潍坊有十一家名店 国画年画揉入风筝
  潍坊风筝有陈氏扎彩、唐家风筝铺、张衍禄的风筝店、牟丹风筝、郭乃馨、胡敬珠、杨同科、杨万善、韩连溪、康万香、庆春风筝社11家名店。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郭乃馨和杨同科。
  郭乃馨,字兰村,以字行。青年时代就读于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回乡后师从潍县知名国画家丁启喆(东斋)习国画,擅工笔水彩人物,尤长画马,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解放以后,调到潍坊工艺美术研究所搞美术创作,专门为刺绣、风筝、嵌银各手工艺品厂创绘画稿。郭兰村的人物风筝,在绘画上完全采用国画的工笔技法,造型、设色都按照国画的要求,连衣纹、衣带、发丝头饰都能勾勒出来。绘画时注重风筝的远视效果,忌用天蓝、湖蓝、灰蓝等色彩。他还十分讲究风筝的起飞效能,每只风筝制成后总要反复试飞。
  杨同科是今杨家埠风筝的代表人物之一。他9岁师承其伯父杨振盛和父亲杨振甲扎制风筝,精画工,并把木版年画绘画风格揉进风筝的绘画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杨家埠风筝。他一方面详细研究了杨家埠年画和风筝的有关资料,总结了老式木版三色风筝的民间传统精华,在扎制、裱糊、绘画技巧上。保持了杨家埠木版三色风筝的传统,又创新发展了风筝的题材和品种。在他制作的各类风筝中,有300多米长的龙头蜈蚣,也有火柴盒大小的蝴蝶。1986年3月,他与儿孙共同创作了一只350米长的龙头蜈蚣风筝,成为第3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场上的特大新闻,有13家国外报刊登了杨同科和龙头蜈蚣的巨幅照片。
  -
  本版图片翻拍于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
  -
  首届国际风筝会放异彩
  -
  上世纪30年代,潍县曾举办过风筝赛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潍坊风筝文化愈发成熟,原本赴上海充当国际风筝交流“救兵”的潍坊,用美丽的风筝征服了国际友人。1984年,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了,这是潍坊实行对外开放,开始走向世界的重大突破。
  -
  流派竞起商铺旺 举办三次风筝赛会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潍坊风筝流派竞起,风筝生意兴隆,光潍县城内就有风筝铺子30多处,风筝品种达到了60多种。一些北京、济南、邯郸的商人纷纷前来订货,潍县年年举行风筝赛会,其中由官方主办、规模较大的就有三次。
  1933年4月5日,民国潍县县政府举办的首届风筝赛会在潍县县衙大堂开幕,全县有80只风筝参赛。赛会分两段进行,上午举行风筝展览,下午进行放飞比赛。风筝展览在县衙前广厅房里,这天正逢潍县大集,来看风筝的人把大街小巷挤了个水泄不通。
  当天下午在白浪河滩举行放飞比赛,观者蜂拥而至。随着发令人的哨音,七八十只风筝一起升空,现场顿时五彩缤纷、繁华热闹。最引人注目的要算唐家的板子人物“八仙过海”和杨家埠的“四季花神”。赛会没有评比,也没发奖,按说算不上正规的风筝比赛,更像是一场地方性的风筝表演。
  1935年,第二届潍县风筝赛会在潍县南关举行,筛选出60只不同类型的风筝参加比赛,分为大、中、小三组,最大的风筝是蜈蚣风筝,长70余米,当它扶摇直上时,赛会达到了最高潮。这次赛会为所有风筝主人都颁发了奖品。
  1937年清明节,潍县举办了第三届风筝赛会,济南的风筝商和天津的风筝艺人魏元太等也参加了。参会的90只风筝包括了60多个品种,扎制、绘画、起飞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这些风筝分类并进行评比。
  -
  参与国内外交流 巨龙腾空征服观众
  1937年日本大举侵华,1938年潍县沦陷,风筝会陷入停滞。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潍坊风筝焕发了新的生机,大批优秀风筝作者涌现出来,风筝交流活动日趋频繁和扩大。自1956年开始,潍坊风筝开始参加各类交易会,并逐渐走上国际舞台。1980年,潍坊风筝与北京风筝一起代表中国参加了加拿大蒙太利尔举办的“人与世界展览会”,随后开始不断参加各种国际大型展会,引起了极大轰动。交流使潍坊风筝博采众长不断发展,在国际国内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1982年4月,国家轻工部在天津召开风筝评比会,邀请北京、天津、西安、潍坊等着名产地参加展出和放飞,潍坊派出了由8名艺人组成的代表团,带着20多只风筝应邀赴会。
  当500米长的“巨龙”摇摇摆摆腾空而起、金色“凤凰”翱翔天空、“飞机”喷着白色的尾烟在空中盘旋时,潍坊这个小城市彻底让人刮目相看。潍坊风筝大放异彩,引起了全国风筝爱好者的关注。
  -
  上海放飞放异彩 潍坊风筝走向世界
  1983年春天,上海市旅游局邀请其外联团——美国西雅图大卫·切克列一行到上海旅游。大卫·切克列此时已准备到日本参加风筝放飞表演,因此他希望在上海开展中美风筝交流活动。
  上海风筝优势并不突出,上海市旅游局便邀请潍坊风筝前来参加放飞表演。潍坊市代表团携带着23只各式精制风筝登上了去上海的火车。
  在上海,孙永春父子制作的50米长龙头蜈蚣风筝震惊了中外游客。大卫·切克列详细询问了潍坊风筝的材料选取、扎制、糊裱、绘画技艺,想买下这23只风筝,或邀请潍坊市代表团到美国去放飞表演。
  此时,潍坊代表团意识到,潍坊完全可以举办国际风筝放飞表演,打造旅游项目。不久,潍坊市向全世界的风筝组织发出邀请,潍坊国际风筝会由此正式诞生。
  -
  举办首届国际风筝会 几百只风筝飞上蓝天
  经过精心准备,1984年4月1日,由山东省旅游局和潍坊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市体育场隆重开幕。当天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联邦德国、新加坡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7支风筝代表队参加了大会,作为东道主的潍坊组建了两个风筝队,代表中国参加大会。
  当天,潍坊大街小巷都挂满了横标,彩条,显眼的建筑物上都插上了飘扬的红旗,潍坊以节日的盛装迎接国际风筝会。
  上午9时,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各国风筝代表团入场亮相后,精彩的放飞表演开始。第一只腾空的风筝是美国华盛顿风筝协会主席道格拉斯·海格曼放飞的伞式风筝,上面悬挂着中美两国国旗。随后,各国代表团陆续把自己的风筝放飞到空中,一时间,碧蓝澄澈的空中彩蝶翩翩起舞,凤凰扶摇翱翔,巨龙搏击长空,几百只风筝争奇斗妍,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在当天下午,放飞场地转移到白浪河河滩,共有10万余名观众到场观看,场面非常震撼。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于4月3日圆满结束,可谓旗开得胜,一鸣惊人。这是潍坊人民第一次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举办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为潍坊扩大影响,增进了国际友谊,是潍坊实行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重大突破。
  -
  潍坊诞生国际体育组织
  -
  1988年4月1日至10日,第5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第三届全国风筝邀请赛在潍坊如期举行。本届风筝会上,潍坊市被第五届国际风筝会主席团确定为“世界风筝都”,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也使潍坊市收获了世界风筝文化领域一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
  -
  经过三次设计 蝴蝶演变为风徽
  “第一届风筝会开幕前,潍坊风筝已注册了蝴蝶牌商标,我认为潍坊国际风筝会也应当有一个会徽。”参与创办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孙立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蝴蝶与风筝都是春光里翱翔空中的精灵,都给人美好的享受。我建议还是从蝴蝶出发考虑(设计)一个风筝会会徽。”
  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的王怀信设计了一个直径1米的圆形木盘,大红底子上是一只金色的蝴蝶。第一届风筝会开幕时就用它当会徽。
  当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张一民来参加风筝会,觉得这个会徽不理想,临行前主动提出重新设计。半年后,大家觉得他的作品和日本风协的会徽有些雷同,于是他又回去另行设计。
  1985年3月初,时任风筝会筹委会主任的宋希焕告诉大家,张一民重新设计的会徽已经送来,这次是繁体“风”字的变形,恰似一只风筝,也很像蝴蝶,又将象征五大洲的五环概念引入其中。时任潍坊市市委书记的王树芳看过后很满意,正式确定为风筝会会徽。在第二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上,会徽精彩亮相。
  风筝会会徽俗称“风筝徽”,简称“风徽”。这个寓意深刻同时又具有艺术之美的“风徽”从第二届风筝徽开始启用,一直沿用至今。
  -
  界内推崇潍坊 世界风筝都确立
  “竞选世界风筝都是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主要内容。”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1987年10月,潍坊风筝协会向世界各国风筝组织发出竞选世界风筝都的《倡议书》和竞选条件,各国纷纷来电表示支持。
  1988年4月1日上午10时,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召开主席团会议,商讨世界风筝都竞选、确立事宜。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泰国,以及中国香港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风筝协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时任潍坊市风协主席的宋希焕介绍了本届风筝会的筹备情况、主要特点和内容。美国风筝届知名人士、西雅图风协主席大卫·切克列宣读了《提议潍坊市为“世界风筝都”的倡议书》。他盛赞潍坊市风筝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和潍坊市为推动风筝做为一种体育、旅游综合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与会代表一致通过该倡议。
  英国风协全权代表弗莱德·瓦特豪斯在致词中说:“潍坊作为世界风筝活动中心和世界风协所在地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风协主席李明焘说:“世界风筝都的建立将对切磋技艺、增进友谊,把风筝这项体育比赛推广到全世界起到积极作用。”
  -
  肩负新的使命 赞扬与贺电齐飞
  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召开和世界风筝都的确定,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中外来宾及有关人士给出了较高评价。全国政协委员魏传统,着名书画家费新我、娄师白,着名京剧艺术家李宗义等出席了风筝会,参观了杨家埠、十笏园、风筝博物馆,他们感慨唏嘘,呼吁应把潍坊列入中国文化名城。他们纷纷表示,潍坊人民既注重文化传统,又致力于振兴经济的执着追求,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潍坊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潍坊人民建设家园的劲头令人感动,潍坊的领导人办事的气魄是令人钦佩的,潍坊被推举为世界风筝都更是当之无愧,感谢潍坊人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费新我还即兴赋联:“得海能蹈,得天能飞”,对潍坊创办国际风筝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赞扬。美国访华团团长艾丁顿说:“潍坊的人民欢快大方、热情好客,处处带有国际性感情,使我们更爱中国,更爱中国人民,愿我们之间的友谊万古长存。”
  消息传开,国内外200多个风筝组织和友好单位纷纷来电来函祝贺。
  -
  地级市成立国际组织 潍坊风筝文化开先河
  “国际风筝联合会于1989年4月1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在潍坊正式成立。”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第一次由华人发起并由华人牵头负责,第一个在中国地级城市成立的国际体育组织。
  成立大会上,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等16个国家和地区风筝组织的84名代表通过民主协商,选举产生了国际风联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理事成员。国际风筝联合会的诞生,标志着世界风筝事业有了领导机构和活动中心,对推动全球风筝事业的蓬勃发展,推进各国风筝爱好者的友谊,促进世界和平和友好往来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6年4月21日,国际风筝联合会大会在潍坊富华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盛会,67个会员国、地区一致表决通过了关于推动风筝放飞奥运与促进发展风筝产业和扩大风筝贸易两项重要决议。决议提出,积极推动风筝比赛纳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表演项目,主放飞场安排在世界风筝都潍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或闭幕式上放飞夜光风筝和表演运动风筝;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组织各国风筝爱好者在各有关比赛场地周围放飞风筝。决议的通过为世界风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多年来,国际风筝联合会在与潍坊市主办国际风筝会、促进风筝文化传播、风筝运动普及与提高、风筝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建博物馆展示风筝文化
  -
  1989年,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正式投入使用,这座博物馆容古今风筝、中外风筝为一室,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千姿百态的各类风筝的雄姿以及风筝对人类科学的贡献,如今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筝专业性博物馆。
  -
  风筝博物馆建成 收藏千余只风筝
  潍坊被定为“国际风筝都”后,建一座风筝专业性博物馆被提上日程。1989年4月,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的专业风筝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造型选取了潍坊龙头蜈蚣风筝的特点,屋脊是一条完整的组合陶瓷巨龙,屋顶为孔雀蓝琉璃瓦铺成,似蛟龙遨游长空伏而又起,设计风格在国内独树一帜,刚刚建成投入使用,立即就变成了世界风筝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风筝博物馆不但建筑风格具有浓郁鲜明的民族风格,而且还容古今中外风筝于一室,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千姿百态的各类风筝的风姿及风筝对人类科学的贡献。踏进这座博物馆,就如同踏进了一个风筝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赞叹不已。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博物馆展览内容以1000余只筒式、板式、硬翅、软翅、串式五大类风筝精品以及300余件翔实的风筝文物资料为主,全面、客观地体现了潍坊风筝所独有的题材广泛、造型优美、绘画精细、色彩艳丽的风格;介绍了构思大方、造型夸张、色彩对比鲜明、注重飞翔性能、研究价值较高的外国风筝;重现了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盛况;展示了在潍坊市委、市政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一决策指导下各行各业发生的巨大变化。目前,风筝博物馆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数万人次,已成为潍坊市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
  -
  七大展厅说尽世界风筝之美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有七大展厅。第一展厅主要对风筝的历史文化发展、风筝的流派风格、比赛规则及“潍坊国际风筝会”作了介绍,各具特色的中外风筝精品让人印象深刻。
  第二展厅是潍坊风筝精品展。千百年来,潍坊一直有放风筝和赛风筝的习俗。潍坊风筝受潍坊民间艺术泥塑、刺绣、首饰、木版年画影响,逐渐形成了以木版年画风格为主的杨家埠风筝和以潍县扎彩艺人及喜爱绘画的文人雅士为主的老潍县城派风筝。
  第三展厅为世界精品风筝展,主要对朝鲜、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风筝进行介绍和展示。
  第四展厅是中国风筝展,中国风筝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国地域辽阔,风筝种类齐全、样式繁多、千姿百态。风筝的特点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展厅主要展出北京、天津、潍坊、南通等地的作品。
  第五展厅是精品风筝展,展出一些精品风筝。
  第六展厅主要展出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相关内容。潍坊国际风筝会在众多国际风筝交流活动中,其规模和影响被公认为国际一流,增强国际间的风筝文化交流的同时,也提高了潍坊的知名度,带动了潍坊经济与建设的飞速发展。
  第七展厅为多功能厅。另外还有一处本土民间工艺展区。
  -
  游客可体验扎制风筝的乐趣
  为了让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能全面了解风筝文化,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仍在不断改造提升,与时俱进。为给各地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中央大厅更换了铜铸雕塑,每个展厅都安装了小型中央空调、42寸等离子电视机;展览面积由原来的一层4个展厅扩大到现在的两层7个展厅,展览面积扩大一倍;在展览布局、展览内容及展品档次上作了全面调整,增加北京风筝、曹氏风筝、宫廷风筝及南通风筝等百余只风筝。
  在新增加的潍坊本土民间工艺展区里,还有民间艺人进行现场制作,包括风筝制作、年画印制、剪纸等等,全面展示了潍坊本土民间工艺艺术的魅力。展区准备了风筝扎制材料和工具,游客可以现场学习风筝扎制,体验扎风筝的乐趣。
  -
  主题风筝广场建成 展现风筝民俗文化
  潍坊专门建造了一座以风筝为主题的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广场占地总面积达9万平方米,以“风筝文化、民俗文化、人文文化”为主题,运用园林风格理念,建有吉祥大道、鸢标广场、民俗长廊、咏筝栈桥等十大景观,于2006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世界风筝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里的主题雕塑有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剪纸、朝天锅等制作场景,还有踩高跷、打陀螺、虎头鞋等民间风俗,人物惟妙惟肖。此外,还有《学步》《风筝情》等上百件兼具浓厚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的青铜雕塑小品。全长75米的钢木栈桥探身白浪河,栈桥26根方柱上雕刻着千姿百态的风筝壁画,历代文人墨客吟咏风筝的诗词、世界各国赞美风筝的美文丽句及市民歌颂风筝的语言都镌刻其上。此外,还有12生肖铸铜历届风筝会吉祥物的画,让人步入其中流连忘返。
  如今风筝广场已经成为展示风筝文化与民俗文化、市民休闲娱乐、强身健体以及举办大型集会活动的综合性广场,对于发展潍坊的旅游事业,改善潍坊的投资环境,扩大潍坊的知名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走向世界打造风筝品牌
  -
  风筝万里行“飞”进15个城市
  2013年,第3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市扎制独具特色的风筝大篷车,到全国15个重点城市进行风筝放飞、民俗艺术品和潍坊景观名胜图片巡游展示,扩大潍坊文化旅游的影响力,促进文化旅游和经贸合作发展。
  据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公室主任张崇高介绍,风筝万里行分三个时段进行,历时30天。巡游路线包括15个重点城市,涵盖了3个直辖市和部分重点省会城市,包括:天津、大连、北京、石家庄、太原、郑州、西安、武汉、广州、南昌、福州、杭州、上海、南京、济南等,行程近4万公里。到达巡游城市以后,与当地风筝协会、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交流、互动,展览展示各种风筝、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各种图片,现场演示风筝、年画制作技艺,赠送有关宣传资料和部分潍坊风筝,还召开了当地媒体见面会,宣传推介潍坊风筝会、相关风筝企业、潍坊文化、潍坊旅游及城市宜居宜业良好环境,并开展风筝放飞表演,与当地居民广泛交流,提升了潍坊风筝的影响力。
  -
  北川成为首个省外放飞基地
  2014年3月2日,第3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山东赛区)选拔赛首场比赛在青岛拉开帷幕,来自山东各地的近20支风筝代表队聚集青岛金沙滩,放飞了80多只样式新颖、造型奇特的手工风筝。全国风筝选拔赛还在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等各大分赛区进行了选拔。
  3月8日,第3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选拔赛暨万只风筝放飞表演活动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支代表队60余人聚集北川羌族自治县新生广场。比赛现场,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公室为北川授牌,北川成为潍坊国际风筝会首个省外风筝放飞基地。
  “汶川地震后,潍坊对口援建北川,两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风筝放飞的活动也越来越多,‘潍坊风筝万里行’活动在北川反响很不错。今年,最终将北川确定为西南分赛区的放飞基地。”张崇高说。
  全国风筝选拔赛开始至今共在青岛、北川、贵阳、万山、湄洲岛、厦门等多个城市进行选拔,进一步打响了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品牌。
  -
  飞向世界各地打响城市名片
  潍坊风筝飞向了世界各地,获得了诸多殊荣。
  2010年9月28日至10月15日,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公室与哥伦比亚国家馆在上海世博园区共同组织了由30个国家参展的“世界风筝展”,其中我市有200多只特色风筝参展。
  2010年9月19日上午,拉萨风筝旅游文化展开幕,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公室组队进行风筝放飞表演和展览展示。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我市上千只大中小搭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风筝,令拉萨市民耳目一新。
  2011年5月27日至6月1日,潍坊市风筝代表团参加了杭州一年一度的国际艺术风筝节,我市参展的300只龙头蜈蚣、蝴蝶、老鹰、人物、动物等各种传统风筝,以及现场风筝、年画、剪纸制作表演,吸引了1万多名参观者。在该市中央公园绿地广场,举办了4次潍坊传统风筝放飞表演。
  2011年7月12日下午,海峡两岸风筝文化交流暨基隆放飞活动在基隆市碧沙渔港举行。这是第17届鲁台会风筝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潍坊风筝代表团进行了风筝放飞表演,风筝、年画制作现场示范,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2011年9月17日,第二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在杭州开幕,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公室承办的“潍坊展馆”大放异彩,获2011世界休闲博览会最佳展示奖、最佳观众满意奖、最佳展品展示奖,是获奖最多、奖项最高的城市。
  2011年11月19日至23日,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旅游部邀请,潍坊市风筝文化代表团一行6人,赴特多国进行了潍坊风筝展览展示和放飞表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
  风筝会带给潍坊的荣誉
  ◎2004年,潍坊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风筝运动特殊贡献奖”
  ◎2005年,潍坊国际风筝会被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保护工程。
  ◎被国际节庆组织授予“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
  ◎“改革开放30年30个最受关注的节庆”
  ◎“城市品牌创新成就奖”
  ◎“2011中国十大品牌节庆”
  ◎“中国最具魅力节庆城市”奖
  ◎“2013中国十大节庆城市”奖
  ◎“全国特色会展示范城市”
  ◎“2014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
  ◎“2014年度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
  ◎“2014全国优秀会展城市奖”
  ◎“2015全国会展创新发展先进单位”“2016中国会展业十佳品牌会展城市”……
  -
  放飞场几度变迁焕生机
  -
  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放飞场地从最开始的白浪河水库的一处河床,到位于渤海莱州湾畔的潍北滩涂地,一直没有标准化场地,直到1992年浮烟山国际风筝放飞场投入使用。2014年放飞场又搬迁到了滨海。潍坊国际风筝会已经成为潍坊展示发展成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
  放飞场换两次 从水库到潍北滩涂
  1984年4月1日,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市体育场开幕,百余只风筝在空中争奇斗妍,绚丽多姿、色彩斑斓。不过,由于市体育场空间有限,难以尽兴。
  当天下午,放飞场地改到了白浪河水库的一处河床。白浪河水库库容近亿立方米,当时因久旱干涸,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平地,风力稳定,杂草形成了天然草坪,大坝则是天然看台。当天下午有千余名自由放飞者在这里表演,周围坐了10余万观众。
  白浪河水库毕竟无法当成固定的放飞场,因此第二届国际风筝会依旧在潍坊市体育场举行开幕式,主要放飞场地则选在了位于渤海莱州湾畔的潍北滩涂上。这里距离潍坊市区约有40公里,北边是茫茫大海,脚下是一片1000公顷的海绵状硬地,足以让各种风筝尽情腾飞。
  -
  纳入体育比赛 渴盼专业放飞场地
  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于1986年4月1日至10日在潍坊举行。同时,潍坊受国家体委的委托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风筝邀请赛。来自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瑞士、新加坡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个风筝团队及全国16个城市的风筝代表队分别参加了国际风筝放飞表演和国内风筝邀请赛。
  4月1日,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第一届全国风筝邀请赛,在扩建一新的市体育场举行开幕式。
  前两届风筝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全国风筝事业的发展,因此人们呼吁举办全国风筝比赛,首届全国风筝邀请赛应运而生,并由潍坊市起草了《风筝竞赛规程》,被国家体委正式批准试行。
  当年,第一届全国风筝邀请赛——鸢飞杯赛与第三届国际风筝会同时在潍北放飞场展开,划分了四个放飞区:国际风筝表演赛区、全国风筝赛区、自由放飞区和观众区。
  这一届风筝会规格高,时间长,内容丰富多彩。不过,正是由于风筝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且已纳入体育比赛,对放飞场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潍坊建设一座专业的风筝放飞场地,已经迫在眉睫。
  -
  浮烟山环境好 打造国内最大赛场
  1992年4月,浮烟山国际风筝放飞场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座放飞场位于潍坊市西南部,距市区9.6公里,与依傍天然山峰沟壑和林木植被而建的浮烟山森林公园融为一体,成为融合科技、体育、文化、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综合风景区。
  该放飞场占地12公顷,草坪面积达9万平方米。硬件设施过硬,停车场16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3万辆汽车;主席台1320平方米,观礼台1800平方米,大型会议厅可容纳5000人;有高16米,跨度30米的山门牌坊1座,是国内最大的风筝赛场。
  多年来,浮烟山国际风筝放飞场一直承接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开幕式及各项国际、国内的风筝大赛。2004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特意命名潍坊浮烟山放飞场为中国风筝放飞基地。
  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浮烟山放飞场每年都会举办风筝比赛系列活动,而且还组织了多次风筝赛事,如世界风筝锦标赛、全国风筝锦标赛、潍坊风筝大赛等备受国内外关注的活动。每届盛会,不同肤色的国际友人都会相约在这里,放飞风筝、放飞友谊、放飞希冀,这里已经成为潍坊人民向世界展示潍坊文明建设风貌的重要窗口。
  -
  再次升级迁移到滨海 建成世界最大放飞场
  2016年,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放飞场地再次升级。为了弘扬世界风筝文化,助推潍坊滨海建设,打造档次高、配套强的国际风筝会永久举办地,作为第33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潍坊风筝大赛移到滨海旅游度假区欢乐海举行,第一届潍坊滨海冲浪风筝邀请赛同时在欢乐海举行。
  第34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于2017年4月15日到18日在潍坊滨海区举行。由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公室与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推进的风筝放飞场工程目前已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3300余万元。
  该项目位于滨海旅游度假区海安路与渤海路交汇处西北侧,项目规划海域使用面积600余亩,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长约410米,规划建设放飞区、观礼台、绿化带三大功能区,可用于风筝会放飞和其他户外活动。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放飞场,南、北两面临海,交通更加便捷。风筝会开幕式和万人放飞表演、世界风筝锦标赛都在此举行。
  潍坊国际风筝会放飞场地的变迁,与风筝会的发展乃至整个潍坊市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也意味着潍坊国际风筝会,已经成为潍坊展示自己发展成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本版图片由张驰提供
  -
  风筝成为潍坊城市名片
  -
  潍坊国际风筝会作为我市重大的政治、经济、外事、文体活动,到今年已成功举办34届。潍坊风筝从一方水土飞遍五洲四海,搭起了一条连接潍坊与世界的桥梁。潍坊国际风筝会是享誉国内外的城市品牌,“世界风筝都”已成为潍坊一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名片。
  -
  潍坊风筝创新不断 三次刷新世界纪录
  潍坊风筝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作,曾三次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
  2003年,杨云胜扎制的“眼镜王蛇”风筝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风筝”称号。这只软体风筝长293.8米,面积882.41平方米,重123公斤。在当年的风筝会上放飞性能良好,获风筝创新一等奖。杨云胜说,这是他和同伴共5人用40多天时间制作完成的。光蛇头就13米高,需20多个人同时放飞,在风筝会上一鸣惊人。当时在国外无法放飞这么大的风筝,需使用牵引机才行,而他的这只风筝全凭人力放飞,外国友人都惊呆了。
  2006年,马庆华一人放飞43只风筝,成为当今世界一次放飞风筝最多的人,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
  2011年4月16日,在滨海区风筝冲浪基地的广阔沙滩上,1.1万人成功放飞了10465只风筝,潍坊风筝又创造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
  三十四年从未间断 系列节会带来效益
  上世纪末,全国各地许多节会走入死胡同,被迫停办,潍坊风筝会却连续34年没有间断过。每一届盛会都带来了“多赢效应”。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是潍坊及山东省有史以来第一次重大国际活动,长长的风筝线使潍坊经济和风筝双双起飞。
  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公室主任张崇高说:“风筝会是潍坊古老的风筝文化和现代城市营销理念相结合的产物,历经34年的精心打造,已经成长为潍坊最亮丽的一张城市名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风筝会把潍坊的城市品牌营销到了全国乃至世界。”
  风筝会不仅为外地众多节会效仿和借鉴,而且催生带动了鲁台经贸洽谈会、文展会、中国画节、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昌乐国际宝石节、昌邑北方苗木绿博会、临朐奇石节、高密红高粱文化节、诸城大禹文化节、青州花博会等多个节会,发展了相当规模的节会经济。
  -
  产业成规模开发新项目 提高群众参与度
  现在,潍坊全市风筝企业已发展到300多家,设计生产的风筝达上千种,从业人员达3万人,风筝及延伸产品年销售额达10多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约80%,国际市场占有率为65%以上。
  近年来如广东阳江、江苏南通、贵州贵阳及北京、天津等大城市都在利用办风筝节会扩大影响力,给潍坊风筝会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张崇高表示,近几年潍坊风筝文化对外交流机会偏少,宣传推介力度不大。30多年走过来,风筝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春晚式困惑。
  张崇高说,潍坊将发挥好国际风筝联合会的作用,吸收先进经验和做法,在研发、比赛、展览、展示和贸易等各个环节上勇于创新。每年的风筝会都会邀请专业节会策划团队,先后推出了十几万人放飞表演、龙舟大赛、巡游狂欢、大型焰火公益燃放、大型艺术灯展、风筝产品展销会等活动项目。群众认可的放飞大赛、龙舟比赛、焰火晚会等项目都会保留,同时开发新活动。
  而把风筝会开幕式时间改为每年4月的第3个周六,就是为了让市民有时间参与。节会设计了许多市民愿意参加的环节,力争各板块有机连接。
  -
  大节会让潍坊改头换面 招商引资促发展
  潍坊国际风筝会已成为集风筝、文化、旅游、招商四大板块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性盛会。
  风筝板块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万人风筝放飞表演、世界风筝锦标赛、全国运动风筝和夜光风筝邀请赛、潍坊风筝大赛等品牌赛事,组织了世界风筝小姐大赛、狂欢大巡游等一批特色文体活动,设计建设了世界风筝博物馆、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潍坊富华会展中心、浮烟山国际风筝放飞场、市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鲁台会展中心等一批硬件设施。
  文化板块,除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展演外,还卓有成效地打造了中国画节和文展会,潍坊再获“中国画都”荣誉称号。旅游板块,在早期推出千里民俗旅游一条线后,近年又连续举办了潍坊旅游节。招商板块中,各种展会、推介会、洽谈会吸引着大批中外客商参与,每届风筝会期间都签约了大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
  潍坊国际风筝会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最早冠以“国际”字眼、坚持时间最长、经济社会效益最好、获得重大荣誉最多的极少数国际性节会之一,在全国率先创造了“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办会宗旨,一种形式(风筝会)四种结合(文化、体育、旅游、经济),以及“政府主办、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办会方式,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带动发展了节会经济,尤其对提升潍坊知名度、促进风筝运动、城市建设、招商引资、风筝产业和文化旅游等各行业发展及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等,都起到了“助推器”作用。
  潍坊国际风筝会已成为潍坊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成为潍坊对外开放的窗口、合作发展的平台。
  本期图片由刘燕、赵春晖提供(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