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4:17
鄌郚总编

昌邑人也曾闯关中

  昌邑人也曾闯关中
  2017年4月9日 总第280期 (B1-B8)
  清光绪年间,济南府长山县人焦云龙在陕西三原任县令,他看到战乱和饥荒后的关中大地荒芜,村庄寥落,而山东人口密集,且连年灾害,便回老家发动山东人移民陕西。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山东人陆续去陕西落户,以致于形成了西到户县、眉县、咸阳北原,中到三原、高陵、阎良、临潼、富平、蒲城,东到山西侯马、运城的山东移民居住带。百余年过去了,这些移民早已在陕西落地生根,但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时至今日,在陕西依旧保留着一大批“山东村”,这其中又以“昌邑村”最具特色。2004年,昌邑人李发宁在网上组织的一次活动,正式拉开了两地联动的序幕。此后数年,李发宁挖掘出了一个又一个昌邑村,让人震惊的是,这些村庄依旧保留着完整的昌邑文化。在李发宁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昌邑村”人踏上了找寻故乡的旅程。许多人找到了亲人,完成了祖辈的百年遗愿。通过寻根,一个又一个昌邑人在移民过程中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被挖掘出来,他们艰苦创业、吃苦耐劳、不畏艰辛、开拓创新的精神,值得每个潍坊人铭记。
  主 编:马道远
  副主编:陈红莉 李海滨
  编 辑:李海滨 台 可
  校 对:封 敏(B1-B4)
  陈代晖(B5-B8)
  美 编:王 蓓
  本期撰稿:赵春晖 刘燕
  -
  陕西书法家牵出昌邑村
  -
  2004年春节前夕,昌邑之窗网站组织了一个“天南地北昌邑人网上大拜年”活动,广邀祖籍昌邑的各地人向昌邑人民拜年。在这次活动中,昌邑之窗站长李发宁在网上结识了陕西书法家贾复光,贾复光自称祖籍昌邑,他能说一口地道的昌邑土话,不仅是他,他们村里的人全都说昌邑土话,这让李发宁震惊不已。伴随着深入调查,一段昌邑人走西口的历史被他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
  组织网上大拜年 结识陕西书法家
  2004年春节前夕,昌邑之窗网站组织了一个“天南地北昌邑人网上大拜年”活动,李发宁是昌邑之窗网站的站长。这个活动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常大,昌邑之窗网站邀请了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祖籍是昌邑的各界人士,让他们和老家人民进行互动,给老家人拜年。在这个活动中,李发宁结识了贾复光。
  当时,李发宁从网上看到了贾复光的资料。贾复光是一名书法家,自称昌邑人。李发宁辗转和贾复光取得了联系,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邀请他给老家人民拜年。贾复光非常高兴,一口答应了。当确认贾复光的祖籍时,却让李发宁小小的意外了一下。
  贾复光说他土生土长在陕西,祖辈告诉他,他的老家是昌邑一个叫流河乡的地方,由于时间已经过了太久,他不确定这个地方是否还有。
  贾复光的回答让李发宁产生了疑惑,在和贾复光聊天的过程中,贾复光能说非常地道的昌邑话。“当时觉得挺奇怪,既然是祖辈从昌邑迁移到了陕西,已经近百年的时间过去了,他怎么还会说昌邑话。”李发宁觉得这事挺不可思议,但贾复光却告诉他,不光他会说,他们整个村里的人都会说昌邑土话。
  -
  探访蒲城八福村 听到浓浓昌邑音
  李发宁当时还忙着工作,无暇前往陕西拜会贾复光,但这件事始终横亘在他心里让他牵挂着。
  思前想后,李发宁托两个当时正在西安读大学的昌邑之窗特约记者张栋、张晓东登门拜访贾复光。他们周末动身去陕西蒲城八福村进行探访,两人乘坐大巴车,在蒲城站上来两名中年妇女,坐在张栋和张晓东前面,在路上,两人始终用陕西话交流。
  到了八福村村口,张栋和张晓东下了车,坐在他们前面的两名妇女也在村口下了车,还没等他们上前搭话,就听见两名妇女说话的口音转成了昌邑土话,把跟在后面的张栋、张晓东听呆了。
  在三千里外的三秦土地上,他们听到了正宗的昌邑乡音。得知张栋和张晓东是昌邑人,两名妇女很爽快的带着他俩进了村,在路上,她们都用昌邑话和过往的人打招呼。远在陕西听到这样的腔调,让张栋、张晓东俩人备感亲切。
  -
  民居仍是麦秸屋 村民还蒸大馒头
  张栋和张晓东来到村子里,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撼。他们好象回到了家乡:整齐划一的村落民居,坐北朝南的人字形房屋,火炕,锅台,擀单饼和咸菜,这些东西,让他们忘记了这是在千里之外的关中大地。他们还发现早些年在家乡的麦秸房屋在这里占据着主流,泥坯做的墙,整座屋子不见砖瓦,以麦秸遮脊。这里的山东式草棚在村中明显区别于当地的平顶厦子房,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村子里,“囊地”“直共”这些昌邑方言,从他们口中说得如此地道,如此标准。
  这天中午,在老乡家里,他俩品尝到了老乡刚刚从锅里端出来的发面馒头,这种东西在陕西是没有的。吃着家乡的馒头,久违的味道传遍了全身,一丝发酵的酸,带着小麦面的清香,唤起了家的记忆。老人们看他们吃得香,走的时候硬是塞给了他们几个。
  老人给他们谈起了村子里的习俗,讲村子里的生活方式,讲村子的历史和现在,尽管百年已经过去,尽管时代在不停的变化,尽管处在他乡的文化浸泡中,可是到现在为止,这里的生活习俗依然与老家几近相同;这里的人在村中说的昌邑方言依旧纯正,但出村后又都是一口地道的陕西话。这是在特有的环境下形成的独特文化特色。
  -
  首批昌邑移民 选中八福落脚
  他们在村里找到了已经80多岁的孙元科。孙元科说,这个村子两千余人中多半是昌邑人,分别有刘、魏、贾、元、朱等姓氏。其中刘姓和魏姓来自饮马刘家营子,贾姓来自流河贾家庄,元姓来自流河松树元家,朱姓来自北孟前朱和后朱。
  根据村中几位老者的说法,大约在光绪三年,昌邑东部胶河(胶莱河)因水患粮食歉收,沿河村庄有五户人家来陕栖身,辗转几地后选定八福这块荒地。刚来时村中无井,要到邻村提水。这里的本地居民不会坨脊,但昌邑人利用这里的麦糠和木棍坨出更结实并有一定韧性和防雨能力的脊,用以代替当地人的夯土墙。第一批人定居后,各家亲戚开始陆续投奔而来。到宣统元年,村中居民已成气候,因村子离当时的蒲城县有八里路,故村子定名八里店。后来为祈祷村子安宁富裕,更改村名为八福。
  因村子形成年代较早,后来从宣统一直延续到民国,每遇干旱蝗灾,总有亲戚挑着行李和携家眷一路乞讨赶来蒲城八福投靠谋生。随着人口的增多,八福土地紧张,部分村民开始迁入周边的六合、太平、双合、三合等村居住,以求能用有限的银子,购买更多的土地。老人们讲,在那个年代,昌邑要二十块银元才可以购买一亩地,而在陕西关中,只要一块银元就可以购买一亩地。
  在蒲城一带,八福应该是昌邑人的一个落脚点。大家来到这里,先在八福安顿一段时间,靠亲戚朋友救济或被雇佣耕作,过了一段时间后,一些住户就跑到人烟更稀少的其他昌邑人集聚的村落,买地耕田,安家落户。
  这些信息,通过张栋和张晓东传回到了李发宁的耳朵里,李发宁通过昌邑之窗把八福村的消息发布出来。山东老家的人民才知道,原来在几千里地以外的三秦大地上,居然还有正宗的昌邑村。
  -
  踏上异乡地过个家乡年
  -
  2008年中秋节,李发宁带着家乡的土特产和月饼,第一次踏上了陕西昌邑村的土地。后来,李发宁又多次受邀,到陕西的昌邑村里去过年,在千里之外,感受家乡的过年习俗。真正接触到扎根陕西的昌邑人时,他才知道这些人对老家昌邑的感情有多深。而他,也变成了老家的一个象征,在陕西昌邑村受到了难以想象的热情接待。
  -
  受邀请赴陕过年 老太太送来馒头
  2008年中秋节前夕,李发宁受到祖籍昌邑石埠的渭南师范大学教授张始峰的邀请,和同事们来到了陕西蒲城太平村。太平村的村民基本上都是昌邑南乡村落移民,有少数村民祖籍高密,另有一户居民为河南籍。村中以英、张、孙、郭姓居多。据村中老人讲,该村英姓来自昌邑北孟凤凰屯,张姓来自西老庄,郭姓来自北孟黄瑞埠,孙姓来自北孟孙家上疃,李姓来自石埠流河村。
  张始峰的表弟英长林迎接李发宁等人来到昌邑村,全村的老少爷们将他们围住,争着和他们说话,打听家乡的现状。
  李发宁住在一个老太太家。天快黑时,来了一位老太太,后来他才知道这是张始峰的母亲,为了看他,走了好几里地。老太太打开包裹,里面有八个大馒头。老太太说,她特意蒸了馒头,让老家的人尝尝有没有家乡的味道。“大娘激动地与我们拥抱,故乡人身上的灰尘,对他们来说都是家乡的味道,这是一百多年来几代人对故土的守望。这是我吃过最香的馒头。”李发宁说。
  -
  跟村民走亲串门 六合村鞭炮欢迎
  2008年的走访行程比较匆忙,此后李发宁又去了昌邑村几次。2012年春节时,张始峰和英长林再次邀请李发宁去陕西,和昌邑村的人们一起过个年。
  那年大年初三,李发宁跟着英长林兄弟“走姑家”,去了六合村。六合村由六个自然村组成,其中的崇礼村是核心村,住的基本都是昌邑人。该村的初姓来自昌邑石埠的葛庄,朱姓来自昌邑北孟的前朱和后朱,张姓来自昌邑围子的密城和冯家,刘姓来自昌邑北孟的小南孟,孙姓来自昌邑围子的孟家,别姓来自石埠西孙家薛庄。
  英长林的表哥听说他们一行人要到六合村,立即通知了村书记朱宽亮。他们被领到一个生态饮食休闲园林处,等了大约20分钟才被领进村。当他们拐进入村的宽阔大道上时,迎面望去是一个气派精美的大牌坊,牌坊外摆着一片红色的鞭炮烟花,牌坊后面是拥挤着迎出来的村民和秧歌队。
  原来,村里一名叫张久灵的老板觉得老家的人不远千里过来,不举行个仪式过意不去。于是,他们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组织起了锣鼓队和秧歌队,并买来了一大堆烟花爆竹。
  朱宽亮和张久灵在牌坊下面等着,李发宁他们刚下车,就有一束芬芳的鲜花送到了怀里,如此隆重的场面让他们措手不及。在鞭炮锣鼓声中,村民像迎接英雄一样陪着他们进村。走到村口,几个热心村民又从家里搬出烟花,一起到村口燃放起来。
  -
  阎良谭家堡子村 也有两千昌邑人
  在太平村和六合村走访时,李发宁又打听到了一个昌邑村——谭家堡子村。
  为了了解更多的昌邑移民历史,李发宁和同事又驱车赶往西安阎良区的谭家堡子村。在谭家堡子村,李发宁从该村的村史上了解到,谭家村的村民绝大部分是从山东迁移来的,以高密昌邑居多,村史的作者高铭昱也是昌邑人。
  随后,李发宁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高铭昱家中。据高铭昱说,谭家堡子现有近四千人,昌邑籍人口就两千余人。所以村里莱芜、济南甚至河南籍人说话的语气也是浓浓的昌邑味。
  李发宁说,他给高铭昱带去的新年礼物是昌邑的乾隆杯酒。临近中午,高铭昱让老伴炒了几个菜,无论如何都要留李发宁和同事在家里吃饭,而且开了一瓶家乡的乾隆杯酒。高铭昱的老伴端上饭菜和咸鸭蛋,大家干杯共祝两地昌邑人新春相聚。高铭昱说:“本地人不会腌咸鸭蛋,也不吃这个,年轻时上公社学习,有个本地人听到我的山东口音,非要来俺家吃咸鸭蛋,结果端上来他就是不下口,说不知道是带皮吃还是扔掉皮吃。这里的人也不吃鱼,我们祖辈喜欢吃鱼,过来一百多年了也不改这个习惯,一次一个本地人来俺家做客,他捯起一条小鱼,一口就咬掉一小半,嚼着就咽下去了,结果满嘴的刺歇挥(儿)要了他的命,直说咱们山东人的鱼值不吃。”说完大家哈哈大笑,两地文化的差异,经常闹出意外的笑话。
  -
  陕西荒地闲置 推动山东移民
  在陕西昌邑村过年的过程中,李发宁和包括高铭昱在内的众多研究山东移民史的学者和老人交流,并参考大量昌邑村移民资料,探究山东人大批移民陕西的原因。
  李发宁发现,昌邑及周边县市的移民多数自光绪末年开始西迁关中,到民国末年基本结束。当时,山东的昌邑、平度、高密、安丘一带,因水利工程匮乏,在多雨年景,潍河、胶莱河就闹洪灾,干旱季节又导致旱灾蝗灾。1878年开始先后在三原、临潼等地任县令的山东人焦云龙,看到山东经常闹灾歉收,而陕西却有大量闲置土地,于是写信动员山东人到陕西开荒,称“落户西安府,人人有饭吃,家家有地种,天天吃白馍”。至此,一条引导山东灾民到陕西谋生的通道逐渐形成,而潍胶两河的泛滥直接导致昌邑人的比例更多。
  李知经是谭家堡村较早的山东移民,根据他1909年的家书,当时谭家堡一带地价每亩不过三四两银,高陵、三原、渭南、蒲城等地价更便宜,每亩一二两银,甚至几百钱。于是一些山东移民在谭家堡子落脚后再次迁移到浦城一带,以用有限的银子购置更多的土地。1911年辛亥革命后,山东战乱不断,而当时的陕西相对安宁,在民国时期,这也是促成昌邑人大量西迁关中的一个原因。
  -
  老画家画出山东移民路
  -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三合村是坐落于关中平原的昌邑村之一,出生于该村的画家孙绪民一直没忘记祖辈对故乡的思念,更没忘记祖辈迁居陕西后几代人开荒创业、扎根三秦大地的艰辛。为了铭记这段历史,孙绪民用两年的时间创作了《昌邑人闯关中》系列画卷,他的另一个愿望是在昌邑老家举办一次个人画展。
  -
  再次走访陕西村庄 帮助昌邑后裔寻亲
  李发宁每次走访陕西昌邑村,都会帮助昌邑后裔寻亲。2016年元宵节,李发宁再次走访陕西昌邑村。在走访中又发现了两个昌邑村——新民村和三合村。
  新民村主要是昌邑北孟镇大庄焦姓、朱家庄朱姓、李戈庄杨姓后裔,刚迁来陕西时于一寺庙旁栖身,因庙内有一红佛,取村名红佛寺,后更名新民村。
  三合村因是光绪年间昌邑和高密三户人家来此落户而得名,现有人口1600余人,多来自昌邑北孟大庄焦姓、北孟街刘姓、李戈庄杨姓、高阳村邱姓、昌邑林姓(现不确定哪个村,排辈有冠、泰、保字)、岞山西惺惺村孙姓、日戈庄赵姓等,还有高密与昌邑邻界处的几处村庄移民后裔。
  “在昌邑村,我们感受不到是在陕西,他们说的是纯正的昌邑话。”李发宁说,他们一进村就听到了流利的昌邑方言,水饺是“馉扎”,“弄不动”是“能不登”等。
  -
  两年创作九十幅画 反映移民迁居艰辛
  今年76岁的陕西西安阎良区三合村村民孙绪民,退休后一直住在城里。得知昌邑老家要来人,特别兴奋,一大早就和老伴赶到三合村,在村头迎接李发宁一行人。“终于把你们盼来了。”孙绪民说着一口正宗的昌邑话,让李发宁一行人感觉特别亲切。
  孙绪民小时经常听父亲念叨昌邑老家。孙绪民以前学过现代人物画,退休后,他想创作一系列反映山东移民的画作。为了更真实地反映祖辈迁居陕西后,几代人开荒创业、扎根三秦大地的艰辛,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利用两年时间,创作了90幅《昌邑人闯关中》系列画作。“祖辈跋涉几千里来陕西创业不容易,我要用画作留住那段历史。”孙绪民说。
  “《昌邑人闯关中》中描绘了移民们离家的无奈、艰辛,到了陕西后纺织、耕种,最后发家致富的经历,多数昌邑后裔还保留了昌邑人的饮食和风俗习惯。”孙绪民说。记者看到,其中一幅画作上描绘的是两个妇女正在收拾家当,将被褥、生活用品等都装在一辆独轮车上,表情凝重,脸上显示出离家的不舍和无奈。
  昌邑移民来到陕西后,他们开垦的是当地人不愿意耕种的乱石滩地,经过几年的收拾,地里有了好收成。“这幅画画的就是当时妇女们在一起纺织的场景。”孙绪民说,由于昌邑的纺织技术比陕西的先进,没用几年,昌邑村的经济就明显好于周边的村落。
  -
  借助朋友圈寻找 帮老乡找到族人
  “我只知道我老家是昌邑的,好像离岞山不远,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庄。”孙绪民说,从他的曾祖父那一辈到陕西后,他已经是第四代了,如今他也有了孙子,六代人世世代代都说着昌邑话,保留着昌邑的生活习惯和习俗,却不知道老家在什么地方,特别是他的父亲在临终前还惦记着认祖归宗的事。
  在与李发宁交谈中,一位老大娘走进院子,她很肯定地对孙绪民说:“你家是西惺惺的,和俺老家邻村,俺是日戈庄的。”在获得这一重要线索后,孙绪民拜托李发宁帮他打听老家的消息,希望找到昌邑老家的族人。
  为了尽快帮孙绪民打听昌邑老家的消息,李发宁在潍坊发了一条朋友圈,说明了事情的原委。没想到,朋友圈发出去短短几分钟,就有了回音。“一个昌邑物价局的朋友说孙绪民和他父亲一个辈,不过父亲没听过家里有移民到陕西的。”李发宁说,在得到这一重要信息后,他与这位朋友取得联系,并拜托其父亲再帮忙打听打听。
  “朋友的父亲为此还专门回了一趟老家西惺惺村,特意查找了家谱。”李发宁说,老人在查了家谱后发现,100年前,家里还真有逃荒去陕西的,记载的名字和孙绪民老爷爷的名字吻合。在李发宁的帮助下,孙绪民很快和老家的族人取得了联系。“我现在经常和‘绪’字辈的兄弟们联系,感觉特别亲切。”孙绪民说。
  -
  回家乡寻根祭祖 要举办个人画展
  2016年3月,西安市阎良区山东移民研究会组织包括孙绪民在内的昌邑移民30余人,到昌邑老家寻根祭祖,这也是孙绪民第一次踏上故土。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族里人的热情孙绪民仍记忆犹新。“我是100多年来第一个回昌邑老家的,我不仅完成了父亲的夙愿,也了结了自己的一大心事。”站在昌邑老家的土地上,孙绪民感慨万千。
  “我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寻根祭祖,另一个是在昌邑老家开画展。”孙绪民说,如今他的第一个愿望已经实现了,第二个愿望也在如期进行中。
  据李发宁介绍,孙绪民的《昌邑人闯关中》系列作品已经全部到达昌邑,目前正在装裱整理中,初步定在4月10日开展,展出地点在昌邑市文化中心二楼。届时,阎良区振兴街道谭家村游子李宝栋“推着独轮车千里探老家”摄影展和陕西昌邑村摄影展将同步举行。
  据了解,在阎良一带的昌邑村中,还出了不少名人,有国家级演员、作家、书画家、非遗传承人等。陕西昌邑村的乡亲们还在新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有了不小的成绩,他们发展了大棚菜、果园、梨枣、冬枣和葡萄园,建有多处生态农业园,成了当地新农村经济的开拓者。这些扎根秦川大地的山东人,百余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但建设了自己的家园,也把齐鲁文化耕织于秦川大地,成为中国移民史上融合的典范。
  -
  昌邑文化扎根秦川大地
  -
  在这次迁徙大潮当中,越来越多的昌邑人背井离乡,不远千里来到陕西。他们在这里辛勤劳作,开垦出属于自己的土地,建造起属于自己的家园。他们依然沿袭老家几千年的风俗民情。在百余年的历史当中,昌邑人的文化习俗和陕西人的文化发生了无数次的碰撞交流,但时至今日,他们不仅没有入乡随俗,而且不可思议地使山东文化在三秦大地上开花结果。
  -
  开垦荒地建造家园 山东建筑风格独特
  通过和太平村村民的交流,李发宁对这个村庄乃至整个昌邑人移民的历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早在清朝光绪年间,昌邑就有人挑着扁担,推着独轮车,一边乞讨一边西行谋生,他们先后来到富平、蒲城、澄城、阎良一带,在这里定居。
  据了解,先辈们刚到此地时,首先在荒地里刨个一米左右深的土坑,而后在上面打个一米多高的瓜庵子,就是用竹竿撑起四根柱子,然后在四周和顶上盖以茅草。这种栖身居所成本低、搭建快,因为是半地下,冬季可良好御寒。这是他们建起的第一代“产权房”。
  迁徙来的移民中,有不少泥瓦匠,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大家开始按照昌邑老家的房屋建筑风格,建造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李发宁说,这些建筑对陕西地区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蒲城一带过去的民居院墙很高,正房从东墙和西墙单面倾斜南北盖,他们的北屋是矮窄的厨房。在东西厢房的挤压下,院子变成了一条窄窄的胡同,下雨时雨水都顺着单面向院子倾斜的屋顶流到了院子里。而昌邑村的房子都沿袭了老家的格局,宽敞明亮的东西向北屋,采光很好。在当时,陕西人一看到这样格局的村子,就知道是山东庄了。近年,渭南一带当地村子的民居也开始学着昌邑村的民居结构,建造东西向的正屋,享受阳光的照射。
  不改家乡饮食习惯 教会当地村民吃鱼
  李发宁说,在那次走访中,他听到了很多非常有趣的故事。当时陕西地区曾经发过大水,大水过后满河里都是活蹦乱跳的鱼,山东人都争先恐后地跳到河里去捉鱼,而陕西人则蹲在岸上莫名其妙地看。
  “那时候,陕西人都没有吃鱼的习惯,看到山东人吃鱼,他们觉得不可思议。”李发宁说,两地人逐渐开始接触交流甚至融合时,陕西人才在山东人的影响下开始吃鱼,并且爱上了这种新鲜美味的食物。
  李发宁说,除了鱼,像知了龟、蚂蚱之类的食物,在陕西人看来都是根本不能吃的食物,而山东人却吃得津津有味。
  陕西人过年都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年初一都是八点多才起床,没有一点年景,而在昌邑村则不同,除夕夜发码子,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便串门拜年磕头祭祖。昌邑村的年景,已经成了当地的一大风景,周围村子中的孩子都嚷着要到山东庄的同学家里去过年,感受浓浓的年味。
  李发宁和英长林家老少吃完团圆饭,开始燃放烟花,小孩们放着“嘀嗒筋”,礼炮映红了夜空,映红了村子,映红了乡亲们节日的笑脸。
  -
  移民互相通婚 文化得以保留
  在走访中,李发宁发现了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现象,在过去上百年的时间里,从昌邑乃至整个山东迁移出来的人并不少,比如闯关东等,但像昌邑村这样能够完整保留家乡风俗的,可以说绝无仅有。
  从老一辈人的讲述当中,李发宁探究到了原因。山东人迁徙到陕西之后,依旧保留了自己在山东老家时勤劳刻苦的生活习惯。另外,在山东地区,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深,女人讲究三从四德,夫唱妇随。那时候,山东人背井离乡来到陕西,劳作丝毫不敢怠慢,非常辛苦。
  昌邑村里这种白天耕种、夜间挑灯苦干的生活方式,在陕西当地人看来实在太苦,他们更喜欢过播收之后墙根抽烟的悠闲生活,所以,陕西人不愿意把闺女嫁到山东村里来,怕闺女吃苦,而昌邑人也不愿意娶当地人当媳妇,嫁过来不会干活。于是,这些扎根陕西的昌邑村之间相互通婚,形成了一片“姥姥村”,进而形成了一种封闭独立的山东文化。
  另外,在当年移民们迁徙到关中后,焦云龙还引导移民建立“大客(kei)家”制度,这个大客家多数是第一代移民中有权威的家族中的长者,此人起着村长的作用。大客家确认后,以后过来的移民就由大客家负责安排栖身所,甚至分给少许土地,让新到的人有饭吃,有地方住。这种大客家制度保障了山东移民的生活,也直接导致了山东人扎堆集中居住。
  -
  建起华夏儒园 传承儒家文化
  李发宁说,在陕西省的各个昌邑村,山东的传统文化都得到了非常好的保留传承,为了让山东文化在秦川大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色彩,陕西昌邑村的移民们搞出了大动作。陕西省蒲城市的六合村决定建一个展现山东人移民历史的文化广场,他们准备了两年多,数次回山东考察交流,终于完成了项目规划,并通过了地方政府审批。
  蒲城县六合村是清末从昌邑移民关中平原的山东庄之一,移民多来自昌邑围子、石埠、饮马、北孟等乡镇。与其他陕西昌邑村一样,他们依旧保持着家乡的饮食居住习惯,保持着家乡的习俗和地道的昌邑口音,甚至连守岁拜年、婚姻嫁娶、清明祭祖等都还保留着家乡的习俗。这些繁琐习俗,在昌邑本地都很少有人能记得了。
  最终,六合村移民文化项目定名为“华夏儒园”,按五星级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以孔子文化广场为核心,将建成孔子书院、华夏儒园书画院、齐鲁民俗馆、山东移民博物馆、儒家小院生态餐饮园等系列景点。
  六合村村民、儒园项目投资人华通路桥公司董事长张久灵表示,希望通过建造这座华夏儒园来纪念先辈在秦川大地上开拓进取的艰苦历程,同时也希望山东的儒家文化和山东民俗,能够在秦川大地上发扬光大,永远传承下去。
  -
  纺织业带动昌邑村致富
  -
  昌邑人迁移到陕西之初,生活非常艰难。不过,他们往往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富起来。这其中,纺织机为昌邑村人发家致富立下了汗马功劳。昌邑人带去的纺织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纺织生产效率。当时,昌邑村都有自己的染坊,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
  家家都有纺织机 村村都有大染坊
  自2008年开始,李发宁先后探访了十多个昌邑村,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陕西的“昌邑村”比周边的村庄富裕。和村里的老一辈探讨起来,大家都说,这多亏了从老家带过来的纺织技术。
  在太平村走访时,老人们说,早在清朝宣统年间,太平村这一带就已经有八户昌邑人定居。刚来时,昌邑人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了开垦荒地、建造房屋上,但当生活慢慢稳定下来以后,昌邑人开始琢磨,怎样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一些,这时候他们想到了老家的纺织技术。
  当时,陕西都是用手持木织机织布,一天最多能织一丈,还是窄幅,效率非常低,而且织出来的布质量也比较差,只能勉强自己使用,大部分都是自给自足,几乎没有作坊化的经营。昌邑是丝绸之乡,会织布的人很多,他们把自己在山东老家使用的宽幅铁织机造了出来,这种机器人称高机子,上面有两个绳子控制机关,梭子自己来回传动。这种先进的机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昌邑人的高机子织出的布更宽,织的速度更快。当时昌邑人织的布,在市面上广受欢迎,供不应求。到民国时期,包括太平村在内的昌邑村,几乎家家都有纺织机,他们白天种地,晚上挑灯干纺织,每个村子都有两三家染坊,城里有他们的商号,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产业链。
  崇礼村就是靠纺织致富的典型。据了解,崇礼村的先辈清朝末年来到陕西,刚刚到陕西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芜,连口水井都没有。在崇礼村附近有个叫李家庄的大村,经济条件比较好,昌邑人打水要到这个村,孩子上学也要送到这个村。为了向李家庄示好,昌邑人把自己的村庄命名为“崇李村”。
  这一举动让李家庄的村民很满意,但崇李村的昌邑人心里却憋着一股气。随着越来越多的昌邑人迁移过来,村里大片的荒地被开垦,纺织逐渐形成了规模,而且越做越大,村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崇李村的名气越来越大,逐渐发展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富裕村庄。村里的老人觉得,如果再叫“崇李村”有些不合适了,考虑到村里的人都来自礼仪之乡山东,最终决定把村庄的名字改成了“崇礼村”。时至今日,崇礼村依旧是周围村庄当中首屈一指的大村。
  -
  多个村庄染布匹 秘密供给八路军
  在走访中,李发宁还了解到,陕西昌邑村纺织产业的发展,不光带动了村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且还曾经为国家出过力。
  抗战时期,昌邑村村民虽然没有到一线拼杀,但他们做了大量的后勤工作。
  据了解,在蒲城、富平、阎良一带的昌邑村,绝大多数都曾经秘密给革命区染织过八路军用的布匹。他们把商号设在革命区的边缘城镇,根据当时军服的要求,将织好的布匹直接漂染成军服需要的颜色,然后通过秘密渠道,直接运送给八路军。
  “说不定毛主席、周总理都曾经穿过咱们老乡给做的军衣,这段经历直到现在依旧是这些昌邑村的骄傲。”李发宁说。
  -
  特色农业增收入 民营企业齐开花
  染织业因为这些昌邑庄的诞生而在陕西开花结果,同时也带动了村子的发展。手里有了银子,他们不断在陕西置地建宅子,让这些村子成为赫赫有名的山东庄。
  据了解,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运动的发展,让当地昌邑庄中农户家里的织机变成了公有财产,昌邑的纺织产业在陕西的发展划上了句号。也正是公私合营的及时出台,让昌邑村中大批几乎成为富农的村民没有被扣上地主的帽子。山东村的纺织机被没收了,失去了织布机的山东人开始研究种果树和蔬菜。如今他们的果园和蔬菜大棚已成了当地的特色产业,也给这些山东庄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李发宁介绍,自1980年起,陕西昌邑村开始复兴纺织和服装产业。阎良谭家堡子村多个私营服装厂注册开张。1984年,阎良昌邑村的服装打入西安市场。2000年,西安电视台《关注》栏目对谭家堡子服装业跟踪报道,该村童装形成规模化生产并批发到全国各地。1991年,谭家村兴建振秦钢厂。
  据了解,在陕西的山东人还积极参与当地的集市贸易、鞭炮生产、家具制作、钢铁、化肥、路桥及建筑工程等产业。比如蒲城太平村的英大爷就有一家鞭炮厂和一家煤场。八福村的村民有一半以上在蒲城、渭南和西安等城市做服装及食品零售生意。六合村张久灵创建的路桥工程公司是一家拥有国家二级资质的路桥企业,同时他还涉足饮食服务及休闲业。
  -
  回乡买鏊子烙山东大饼
  -
  山东移民和他们的后裔,一代代把山东的饮食文化逐渐融入了秦川大地。要说还没在陕西当地传播开的传统食品,那就是山东的大饼了。烙大饼比蒸饽饽要费事得多,以致于山东庄里的好多人都不会烙了。西安市阎良区振兴街道谭家村的孙建华会烙山东大饼,他还经营着一家山东大饼酒店,生意颇为红火。为了烙出正宗的山东大饼,孙建华特意回昌邑市北孟镇孙家上疃购买了铁鏊子。
  -
  包间名透着思念 山东大饼是美食
  山东大饼酒店位于西安市阎良区振兴街道谭家村西侧。酒店包间都以诸城、寿光、青州、安丘、昌乐、高密、临朐等潍坊的县市区来命名,这包含了孙建华对老家的思念。在陕西的昌邑人,来这里吃饭就像回到了老家一样。
  2016年元宵节,李发宁去陕西走访昌邑村时,曾到山东大饼酒店用过餐,那次用餐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回忆。酒菜上齐后,孙建华给每人面前放了一个大约20厘米的草垫子,这让李发宁有点摸不着头脑。碍于面子,也没好意思问。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服务员端上了热乎乎的山东大饼,薄薄的一张张单饼,和昌邑本地的单饼并无两样。李发宁看到邻座的两位老人各自取了大饼并摊开放到草垫子上,才明白原来这草垫子是专门用来放大饼的。把大饼对折并碾碎鸡蛋,撒上芝麻盐、抹上山东豆酱、放上葱丝,最后把大饼卷起来,美滋滋的咬上一口,让人回味无穷。“这草垫子是山东庄里特有的饼卷蛋工具,山东大饼加山东豆酱再加上山东大葱,卷起来就是故乡的味道。”李发宁说。
  -
  为圆母亲思乡情 跑到昌邑买鏊子
  今年58岁的孙建华是谭家村出名的孝子,老母亲在世时,非常喜欢吃老家的单饼。为了方便老母亲烙饼,他特意从附近的工厂里亲手切割了一块大圆铁板,给老母亲当“鏊子”。用这个“鏊子”烙出的单饼人人都说好吃,但总感觉味道不是特别地道。“俺母亲小时候听她的母亲说,老家的鏊子烙饼特别香,但是我们谁也没见过鏊子,在陕西也买不到。”孙建华说。
  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孙建华特意回了趟老家。此次回昌邑老家是孙建华第二次回故乡。第一次回昌邑老家时,孙建华和村长一起。“村长老家是莱芜的,先去了村长老家,又坐客车去了昌邑。”孙建华说,当时他还不知道老家的具体地址,下车后四处打听“古塔耳镇”,却被告知没有这个乡镇。
  在昌邑汽车站,孙建华看到有开往塔耳堡镇的汽车,就试着询问这个镇是不是有个孙家上疃?在得到确认后,他决定去这个镇看看。到了塔耳堡镇后,已经是中午了,他们在路边吃了点午饭。“当时饭馆门口有个卖肉的,我就跟他打听孙家上疃怎么走?”孙建华说。当对方得知他是去孙家上疃寻找孙姓“西”、“永”字辈的后人时,特别热情,表示自己就是孙家上疃的,叫孙喜文,其父亲就是“永”字辈。在孙喜文的带领下,孙建华顺利地找到了族人,并联系上了本家的大爷孙丛政。
  有了第一次寻根的经历,孙建华这次回昌邑老家便轻车熟路了。他到孙家上疃时已经晚上9时多了,90多岁的孙丛政老两口一直在村口等候。离开老家时,孙建华从大集上买了一口铁鏊子。
  孙建华从昌邑老家背回铁鏊子的消息不胫而走,乡亲们纷纷去他家参观。孙建华的母亲为人特别热情,经常烙饼给乡亲们吃。“刚开始时大家都尝一点,后来看到母亲老给他们烙饼,他们有点不好意思了,就想掏钱买。”孙建华说。看到山东大饼这么受欢迎,他专门收拾出了一间屋子用来烙饼,后来又开起了山东大饼酒店,生意颇为红火。
  “现在我们村大大小小的饭店20多个,每个饭店都有山东大饼。山东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家乡的美食。”孙建华说,这些饭店每天都定时来进货,山东大饼早已成为附近饭店的主打食品。
  -
  村民回家乡祭祖 百年心愿终完成
  尽管孙建华的山东大饼店在陕西已经打出了名气,但他最大的心愿,依旧是能常回老家看看,告祭祖先,圆自己老一辈人的梦。
  2016年,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正月十四的时候,昌邑之窗的工作人员一行人赶赴陕西阎良、蒲城一带,给当地的昌邑村乡亲拜年,并与村民共度元宵佳节。在这次新春走访中,昌邑之窗的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微信视频、电话沟通等方式与昌邑市民连线,帮助阎良谭家村及三合村孙氏、焦氏、高氏、李氏等家族确认了故乡村子,并联系上族人。
  3月初,李发宁接到西安市阎良区山东移民研究会会长李飞的电话,他们已经组织好当地山东庄村民30余人,于3月中旬乘专车抵达昌邑,回村子寻根祭祖。李发宁说,这是近年来陕西昌邑村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回乡寻根活动,整车30余人多数都是第一次踏上故土。3月15日上午,山东庄村民带着祖辈的遗愿,回到故土昌邑。当大巴开出饮马高速出口,已经先期和族人视频交流过的孙永奇一眼看到了在路边等候的堂兄孙永博,他跑下大巴抱着亲人,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孙建华也在这次回乡祭祖的人群当中,他的堂叔非常高兴,一大早就跑到路上等着。据堂叔说,孙建华是出去的第四辈了,亲人相见,互相聊起发生过的趣事,都乐得合不拢嘴。
  孙建华按照最隆重的礼节,祭拜了祖先,“这次回乡,顺带着把父亲、母亲的愿望也实现了,他们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回老家看看,在祖先的牌位前磕个头。”
  -
  推着独轮车重走移民路
  -
  2016年7月21日,李知经的玄孙李宝栋用独轮车推着107斤小麦徒步赶往昌邑老家,重走山东移民路,缅怀祖辈艰辛,感恩美好生活。李宝栋途经3省16市,于8月7日到达昌邑老家,一路上受了到无数热心人的帮助。
  -
  告别乡亲推着小麦 重走祖辈赴陕之路
  今年41岁的李宝栋出生在谭家村,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去年3月,他回昌邑市北孟镇角兰村老家时,听说他的高祖当年是推着独轮车去陕西的,从那时起,他就计划着重走移民路。
  2016年7月21日,李宝栋推着木制的独轮车出发了,独轮车上装载着107斤刚刚收获的小麦,“1909年春节过后,我的高祖李知经携妻儿从山东老家泪别老母,来到阎良谭家村安家,安顿好以后,给老家母亲写信报了平安。当年秋季又给母亲修书一封,将阎良当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问候老家亲人。如今我们生活好了,很想把好消息分享给昌邑老家的亲人。”李宝栋说,麦子是父亲种的,107斤是对过去107年的纪念。他回到老家要蒸成馍分发给乡亲,把独轮车捐给昌邑博物馆。
  当天上午,谭家村村委会异常热闹,上百名村民聚集在村委会门口,为即将出发的李宝栋送行。李宝栋向父亲磕头拜别,父亲李善智叮嘱道:“路上注意安全,一定把阎良的粮食送到咱昌邑老家。”  李宝栋带着村民们的祝福和嘱托上午10时准时从谭家村村委办公楼前出发,沿着关中环线向北走去。
  -
  行路18天经16市 热心市民一路相助
  李宝栋推着独轮车千里探老家的消息一经传开,不少关中大地上的山东移民后裔纷纷追寻他行走的路径,并上演了一幕幕“十里相送”,有的帮他推车,有的陪他聊天,让李宝栋的回家路不那么孤单。
  同是昌邑后裔的邢国强看到李宝栋经过自己的农产园,兴奋地给他放鞭炮,还将自家园子里产的甜瓜装到车上。老家临朐县侯家河村的侯文斌遇见李宝栋后,帮他推了很长一段路,并从车里拿出两瓶酒,让他带回老家给亲人们尝尝。朱建强和桑莉夫妻,祖籍分别是昌邑和淄博,他们被李宝栋的精神所感染,也特意赶去帮李宝栋推车。
  李宝栋到达河南兰考后,受到了王治刚的热情欢迎。王治刚是临朐县冶源镇井头村人,他从青州坐火车赶到曹县,又转乘大巴车到达兰考,在兰考迎接李宝栋。王治刚陪李宝栋走到了菏泽,以潍坊人的热情迎接游子回家。
  7月25日,李宝栋顺利到达山东菏泽。离家越来越近,想家的感觉也越浓。途经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梨园村时,李宝栋的车轮轴承磨坏了,该村村民霍玉鹏找来修车师傅,顶着烈日帮他修车。霍玉鹏经营着一家酒店,他安排李宝栋在自家酒店吃住。
  47岁的李法贵家住昌邑市奎聚街道李家埠村,看到李宝栋的报道后,特意在8月2日从昌邑赶到了青州的牛角岭,帮着李宝栋推了3天车。昌邑市卜庄镇柳家村的柳言鹏刚从青岛理工大学毕业,从网上看到李宝栋的报道后,第一时间赶到了淄川,从淄川一路陪着李宝栋到潍坊。
  李宝栋一路途经西安、渭南、华阴、灵宝、三门峡、义马、洛阳、偃师、巩义、郑州、开封、菏泽、济宁、济南、淄博、潍坊16市,历时18天,于8月7日到达昌邑。
  -
  义工陪伴进村 村民热情欢迎
  8月7日早晨,天空中下着大雨,李宝栋把独轮车上的小麦和其他行李都做好防水,穿上雨衣,从昌邑城区一家酒店出发了。
  由于降雨太大,出门没多久李宝栋就被淋透了。此刻,他只想早点赶到老家。当天,30名昌邑义工陪同李宝栋,一路上,他们为李宝栋打伞,帮他推车。
  李宝栋“推车千里探老家”的消息早已在东角兰村传得沸沸扬扬,7日下午,距离李宝栋进村还有一段时间,村委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等着迎接李宝栋。为了助兴,村里专门请来了锣鼓队,还安排了鞭炮、横幅,像过节似的。
  下午3时许,李宝栋到达村委大门口,鞭炮声、锣鼓声、村民们的欢呼声,让一向安静的东角兰村热闹了起来,村民们将李宝栋围在中间,争相向这位徒步几千里的游子表达自己的热情。
  91岁的李成恩是李宝栋本家的爷爷,看到远道而来的孙子,老人有些激动,几度哽咽。他从李宝栋手中接过独轮车,推着在村委大院里转了好几圈。“孩子,你终于到家了。”李成恩紧紧握着李宝栋的手不住地颤抖。
  -
  麦子蒸成白馍 分给家乡父老
  为了能让乡亲们早点吃上关中大白馍,7日早上,村里派人将107斤小麦运到村里的磨坊磨成面粉,下午开始蒸馒头。
  在欢迎仪式上,李宝栋拿出蒸好的大馒头分给村民们。和昌邑大馒头相比,这些馒头有些发黄。“父老乡亲们,请尝尝陕西的白馍。”李宝栋一边分馒头一边高声喊。李宝栋将第一个大馒头递给了李成恩。李成恩拿着热乎乎的大馒头,舍不得吃。
  “俺夜来(昨天)住在昌邑县城,前天在潍坊,大前天在青州……这一路多亏了咱们老乡的帮忙。”李宝栋一开口,就乐坏了村民们。村民初良云说,李宝栋的祖上都出去100多年了,没想到他说话还是老家口音,真亲切。
  李宝栋告诉大家,他的高祖李知经是谭家村第一批移民。如今,谭家村已经有4000多口人,多是昌邑角兰、孙家上疃、大庄、七里兰和西惺惺等村的后裔以及与昌邑交界的几处高密村庄的后裔。他们世代保留了家乡的习俗,谭家村也成了关中地区最大的山东移民村。
  本期图片由赵春晖、刘燕提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