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4:30
鄌郚总编

老潍县的关阁及围墙

  
  老潍县处在山东腹地与半岛之间的咽喉部位,战略地位突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经明、清、民国三代,除县城城墙日臻强固外,各关厢也相继建造围墙,不仅形成过八座关阁巍然屹立的胜景,而且在上世纪40年代,建成了被军事家认为是“整个华东战场上首屈一指的,热兵器时代最为庞杂周全的防御工程体系。”到明代中期,东关大街长已近二百丈,成为集市最多、交易量最大、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最多、区域面积最大的关厢。此外,绿瓦阁、玉皇阁、观音阁、凌云阁也各具风采,在潍县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
  东关首建土圩墙 内有关阁佑百姓
  在白浪河东岸,与潍州(县)城隔河相望的东关,由于临河地势优越,腹地广阔,又处于自古以来的东西大道上,自唐宋以来就是车船停泊和物资集散的理想之地。那时白浪河水深面宽,盛水期船只可由渤海莱州湾进入白浪河,直航到达东关码头泊靠,是山东历史上最早的内河港口之一。东关码头还曾是古潍州与辽东半岛物产交流的水道枢纽,这座长约二十六丈的石砌古码头北端遗迹,直到1950年前后还清晰可辨。
  明代中期东关大街长近二百丈
  据说,唐代潍州刺史钱镇(浙江钱塘人),站在州城东门城楼上观看河东地势,发现东关像一个巨大的金元宝南北摆放着。钱镇呼之为:此乃广聚财源之地也。据说他还为此作过一首诗,载入《钱镇诗草》中。
  州城与东关之间的交通,一直靠两岸五个渡口的船只摆渡。宋庆历六年(1046)地震后,白浪河水道状况发生改变,在州城东门外的河道里,靠近东岸隆起了一个条状沙丘,人们称之为“沙岭子”,河道因而变窄。
  金代大定六年(1166),州城内石佛寺住持僧人本敬,靠化缘募集善款,兴建了州城东门外跨越白浪河到沙岭子的石砌大桥,名“普济桥”。这是白浪河城区段上的第一座石桥。从此大大方便了州城与东关之间的交通。此桥在清康熙年间重修时改称“青龙桥”。
  明洪武十年(1377)降潍州为潍县,隶属于莱州府平度州。潍县与山东半岛各州县的交往更加频繁,东关集市贸易的发展速度从而加快。
  到明代中期,东关大街的长度已近二百丈,东关南到南沟北堐,北边到北大路以南。其时东关的南北长度已近县城南北长度。东关成为集市最多、交易量最大、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最多、区域面积最大的关厢。
  知县申用官银兴建东关土圩墙
  据“清康熙三十七年重修玉皇阁记碑”(此碑原在玉皇阁,后移至五道庙)记载:明天顺五年(1461),潍县知县载昂,因登莱匪帮曾侵扰过东关,申用官银兴建了东关土圩墙。
  这座圩墙,以现有街巷自然形成的边沿,再依地形尽量依堐靠沟夯土板筑。墙基宽一丈,墙高一丈五尺至两丈。
  圩墙的走向是:西圩墙依白浪河东岸堐头,北起鱼市街西口,向南过九曲巷西口,过东关大街西口,到南沟北堐。南圩墙向东过韩家堐南口,过杨家街南口,再向东北斜向后门湾西堐。东圩墙在东关大街东口以东,向西北斜过大苇湾后窑湾西堐,经油房沟棘子沟西堐,向北斜向四平街北口。北圩墙向西南斜向鱼市街西口以北的河岸堐头上(其下就是古码头南端)。
  这座土圩墙的遗迹,在东关旧城改造前还有几处依稀可辨。原土圩墙内已有九街十八巷,在这些街巷中还穿插有十几条过道。
  土圩墙共设了十二处圩门。西圩墙四处:鱼市街西口、九曲巷西口、东关大街西口、无名巷西口。南圩墙两处:韩家堐南口、杨家街南口。东南圩墙两处:增福巷南口、后门街东口。东圩墙一处:东关大街东口。东北圩墙两处:西观音堂巷东口古关公庙处、四平过道东口。北圩墙一处:四平街北口。
  阁上建庙圩门升格建成玉皇阁
  明成化七年(1471),潍县知县宋兑申用官银将东关大街西口圩门拆除,改建为城门状的“关阁”,并倡导在阁上建庙。道士余生化缘筹款,在阁上兴建了“玉皇大帝庙”。从此统称“玉皇阁”。这是东关土圩墙上第一座关阁,与河西县城东门上的建筑群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玉皇阁的墙不仿照城墙建垛口,而是普通庙墙,与城门明显区别。
  阁体南侧建有台阶,台阶上是庙门,上书“玉皇大帝庙”。大殿内正面是玉皇大帝金身塑像,上方横匾书“神光普照”,玉皇大帝两旁列二十八宿像。
  殿前院内正中有一座铸铁大香炉,院两侧各有方形亭楼,东边是钟楼,西边是鼓楼。殿前甬道两侧各有碑碣数座。
  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知县史善言倡导在殿前两侧种植松柏,在下院种植青桐与桧树。阁上曾苍松翠柏殿宇辉煌,晨钟暮鼓香烟缭绕。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知县王奕骏倡捐维修圩墙时曾重修此阁。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和清咸丰五年(1855)重修后,再未重修。
  阁下南侧小院院门向东,内有南屋三间为道士住所。清光绪时曾由陈姓镖局使用,潍县钱业公会初创时亦在此办公,还曾作为县立中学的教师宿舍。
  民国二十三年(1934),阁上部分建筑坍塌,且此阁已阻碍交通发展。县长厉文礼将玉皇大帝塑像移至碧霞宫,将香炉和碑碣移至五道庙,将此阁全部拆除,利用拆下的砖石灰土填高下河街口路面,并将原阁下路面下挖一公尺,以减少此处大斜坡的坡度。
  光绪年间三官阁曾作校园用
  三官阁位置在原东关大街东首,今市税务局处。
  明成化十九年(1483),知县杨楷将原圩门折除,改建成关阁。道士王兴化缘募捐在阁上兴建了“三官庙”。阁上有东大殿三间,硬山黑简瓦顶。殿前出厦立柱四根,全是透雕折扇大门。
  大殿中间塑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两旁列“封神榜”上诸神像。殿前正中有石雕大香炉。大殿对面西墙前列碑碣数座。北墙中间是庙门。阁北西侧有一附院,院内北屋三间西屋三间,原为道士和巡守圩墙的士兵或团勇使用。
  明正德七年(1512),莱州府推官刘信和知县李寿昌,重修圩墙时重修阁庙。
  阁体拱门西面上方有石刻“云台”二字,为杨楷书。在拱门东面上方有石刻“三官阁”三字,系史善言书。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杜佐宸创办东关第一公学,选东关大街关帝庙和三官阁作校园,拆除神像后对殿宇房屋进行维修,保留了阁上所有碑碣。民国二十五年(1936)时为博文第一小学。
  1948年4月26日,解放潍县战役中,国民党军最高指挥官陈金城逃到东关,将三官阁门洞作为他的指挥部。使三官阁成为我军在解放东关战斗中最后攻占的一个堡垒。27日中午12时,红旗插上三官阁,我军宣告潍县城厢全部解放。
  解放后,潍坊特别市政府修复了阁上所有房屋,继续由学校使用。     1959年底,潍坊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拓宽叶挺街(原东关大街),将全阁与小院一并拆除。
  乡绅捐款建真武庙后改镇武阁
  真武庙位置在东四平街北段,今四平路与福寿东街路口以南。
  明嘉靖五年(1526),知县王密在重修东关圩墙时,折除圩门改建为关阁。东关乡绅谭石、李福祥等人捐款在阁上兴建了真武庙。
  阁上北大殿三间,硬山黑筒瓦顶,殿前四根黑色立柱。大殿内正中塑真武大帝坐像,披发黑面怒目圆睁,穿黑色衣甲,手持宝剑,足踏龟蛇。墙上绘真武从降生、修练直到成仙升天全过程的壁画,线条细致,着色对比强烈,观之令人震撼。
  院南墙前列碑碣数座。院东西墙皆有门和台阶上下阁顶。阁下东西皆有小院,各有房屋三间,供道士和巡守圩墙的士兵与团勇使用。
  清康熙十一年(1672),道士方洪广化缘重修,清道光十二年(1832),知县王天赐在巡查时发现真武庙已多时无人管理,真武神像遭到严重损坏,便与附近乡绅商议,将大殿中塑像换为北宋大将狄青,墙上的壁画也改绘狄青从投军、攻金汤、克宥州、烧西夏粮草、修杨子谷新城、筑丰林新寨到结识韩琦、范仲淹,发愤读书,任抠密副使、平定侬智商叛乱、夺取昆仑关等他一生武功政绩。庙门上改为“镇武庙”,阁亦改称“镇武阁”。
  解放潍县战役中,此阁成为国民党火力强大的堡垒,被我军的猛烈炮火摧毁,解放后即拆除。
  关帝阁引领明代潍县砖雕艺术
  关帝阁在西观音堂巷东口古关公庙处,今四平路佳乐家超市附近。
  明万历三年(1575),知县崔应麒拆除原圩门,改建为关阁。同时道士朱平为继承此处原有的“关公庙”,化缘募捐在阁上兴建了关帝庙,其中谭姓捐的善款最多。
  明万历十八年(1590)道士姜兴渭将阁下西旁小院扩建为“观音堂”,登阁台阶也在其中,使关帝庙与观音堂联为一体。
  明崇祯二年(1629),知县秦熙重修圩墙时,对阁上建筑同时重修,阁上东大殿三间,硬山黑筒瓦顶叠瓦脊饰。大殿后墙(东墙)外面镶有圆形砖雕图案三个,皆为关羽在马上的英姿。殿前立四根红色明柱,中间挂“神威远震”金字横匾,两旁柱上对联是:“浩气丹心万古忠诚昭日月;佑民福国千秋俎豆永山河”。
  殿内正面塑关羽戎装坐像,两边塑关平周仓站像,墙上绘有关羽生平故事的壁画。大殿对面西墙前有砖雕影壁一座,上面是古时关羽在此处显灵的故事。
  关帝阁和观音堂,在民国初期就成了潍县警察局东关分驻所的办公地点。塑像没拆,只是用木板封闭起来,利用其空间办公。由于观音堂门前的牌子是警察局,看不出观音堂的痕迹,早已无法上庙,久而久之,以致一些住在观音堂巷的人们也不清楚观音堂在哪里。
  “七七”事变后,这里还曾被“安清道德会”使用,抗战胜利后成为“潍县公安局东关派驻所”。
  解放潍县战役中,此阁没有受到炮火损坏。这是一处展现潍县明代砖雕技艺最高水平的胜迹,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为“利用”其建筑材料而拆除。
  观音阁由39名善女捐款兴建
  观音阁在东关九曲巷西口,今阳光外滩小区北。
  明万历十九年(1591),知县张问达重修东关圩墙时,拆除原圩门改建为关阁。阁体设计很特别,不在阁外建台阶,而是在拱门洞内东侧南面的墙上开一小门,进门后沿又窄又陡的台阶曲屈而上,几折始达阁上。
  阁上观音庙,是同年张氏等39位善女捐款兴建的。全由妇女捐款建庙,在潍县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座。
  观音庙有北大殿三间,硬山黑筒瓦顶,前墙全为木透雕折扇门,四根黑色镶柱。中间上挂“普渡众生”横匾,两旁柱上对联是:“上我慈航休错念;教人苦海即回头”。
  大殿内正面是玻璃神龛,内供三大土像。两旁塑痘神(张帅)十不全(施世伦)神像。墙上满绘南海普渡的莲花航船,在波浪滔天中向佛光航去的精美壁画。大殿对面墙上有八个洞窟神座,内供八方神灵。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住持僧人觉慧化缘增建了钟楼一座,所挂大钟为黄铜铸造。大殿后另有僧房三间。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和同治九年(1870)重修。清光绪十一年(1885)又修。应东关学博李君之邀,史学家张昭潜撰写了“重修观音阁记”,由曹鸿勋书丹,赵亦明刻石,立于阁上西墙处。
  碑文中:“潍之东关东西皆环阁,西面诸阁自南而北若鳞次然,南名白衣北祀汉寿亭侯,而王母、玉皇,观音三阁矗其中,俯瞰白狼之流,仰览浮孤二山之秀,极为胜景”。
  遥想当年,这五座雄阁列阵屹立于河东岸高堐之上,俯视着白浪滔滔翻腾北去,是何等的巍峨壮阔威武神圣。
  1948年解放潍县战役中,此阁未受损伤。因潍县“东关八阁”全国闻名。1980年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与省博物馆有关专家,到潍坊实地察看“八阁”状况,发现唯此阁主要建筑和碑碣部分尚存,认为这是应重点保护的重要历史文物和旅游资源,建议政府拨款修缮加以保护和利用。
  据说,因占用阁产的街道生产组不能迁移,又因生产不能停,所以不能修。直到墙倒殿塌,成为一堆废墟。2005年建设阳光外滩小区时,被彻底清除。
  绿瓦阁泥塑群匠心独运
  绿瓦阁又称“鱼店阁”,其北大殿内的“山塑”体现了塑造者的高超技艺和文化素养,是潍县城厢一大历史文化艺术遗产,更是一处著名景观。此阁在解放战争中未受损坏,解放后僧人被遣,阁庙归街道,拆除神像砸掉山塑改成工场。凌云阁曾名白衣阁,清光绪年间曾吸引英国女画家作画留念。在解放潍县战役中,王母阁的阁门拱洞成为防空洞。1951年发现拱门洞顶部裂纹严重,作为危险建筑拆除。
  绿瓦阁又名鱼店阁 泥塑群雕栩栩如生
  绿瓦阁因位于鱼店街西首,又称“鱼店阁”。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县张大咸拆除原圩门,改建为关阁。同年,道士冯太平化缘在阁上兴建了关侯庙。
  清嘉庆十八年(1813),道士马云化缘重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主持僧人盛泉化缘重修。
  阁南有一附院,院门在南去的小巷中,进院门即登九级陡峭台阶上到阁顶。阁上北大殿三间,硬山全覆绿琉璃瓦顶,殿前红色明柱四根。
  大殿东山墙面向鱼店街,有石刻“紫气东来”四个大字。大殿前有明万历三十一年鱼店街商家集资铸造的大铜香炉。院西墙前有碑碣数座,北头第一座是用绿琉璃瓦镶顶包边的“明万历裴氏修庙碑”,俗称“琉璃碑”。南头最后一座是清光绪二十九年张昭潜撰文、谭聿祺书丹、刘为刻石的“重修关侯庙记”碑。碑文中考证了关羽的家乡、父母、子女等许多细节,是研究关羽的重要资料。
  北大殿内,正面是高大的关羽塑像,关平周仓站立两旁。墙上是一系列展现关羽生平故事的泥塑群。桃园结义、战吕布、斩华雄、屯土山、失徐州等精彩情节一一呈现。所有人物皆神态自如、栩栩如生,呈现出匠心独运的大师风范。
  这些泥塑俗称“山塑”,是潍县城厢一大历史文化艺术遗产,更是一处著名景观。
  阁门东西两面皆有石刻匾额,东面是“忠扶汉鼎”,西面是“威镇华夷”。相传出自“神笔”刘尔之手,也传说是用赵孟頫题字拼集而成。
  郑板桥署潍县时,慕名来看“山塑”,走到阁门前看到“威镇华夷”四个字,说:“想不到潍县还有四千金摆在这里。”板桥先生用“一字千金”来形容这四个字的艺术价值。
  此阁在解放战争中没有受到任何损坏,解放后僧人被遣散,阁庙归了街道,拆除神像砸掉山塑,改成了工场。在“文革”中也遭到破坏。
  如今,绿瓦阁只剩阁门洞,在默默地祈盼国家保护文物的政策能在这里落实。
  凌云阁美景吸引英国女画家驻足
  凌云阁曾名白衣阁,位于韩家堐街南首。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知县郭存谦拆除原圩门改建为关阁。同年,僧人净慧化缘在阁上建起白衣庙。
  清康熙十二年(1673),知县王珍倡捐重修圩墙与关阁时,在阁上东南角增建了“魁星楼”,这是潍县城厢的第一座“魁星楼”。
  清乾隆十年(1745),知县秦甸倡捐重修时,改名为“凌云阁”。阁上北大殿三间,硬山黑筒瓦顶,殿前四根黑色立柱,中间门上横匾书“慈航普渡”,两旁柱上对联是:“白莲座上观音佛;绿柳河边菩萨心”。
  大殿内正中是白衣大士端坐于白色莲台上,墙上是观音三十三种化身的壁画。佛像前是长条白色石雕供桌,中间放白色石雕香炉,雕工精细图案奇巧,都是具有极高技艺的艺术品。
  院东墙前植观音竹,院西墙前植垂杨,院南墙立碑碣数座。院东南角上的“魁星楼”高二丈,立于方形石台之上。上层为四角四脊尖顶凉亭,下层设置钟鼓。楼体外墙中部有石刻“魁星楼”三字,为王珍书。阁貌秀丽庄严。
  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观音出生、出家、得道成佛的日子,善男信女聚集阁上,诵经念佛。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英国女画家艾米丽·乔治亚娜·坎普来潍县旅游,进入奎文门沿南沟街东行时,看到在宏伟的凌云阁与高矗的魁星楼衬托下,跨街一座雕刻精美的石牌坊,周边绿树掩映,街旁店铺生意繁忙,她被这东方城镇的古朴风光所打动,于是画了此处的风景画。
  近100年后的2005年,此画在伦敦的皇家博物馆展出,画框下面有中英文的“中国-山东-潍县-东关凌云阁外”。
  王母阁典雅辉煌还曾有石雕蟠桃
  王母阁在玉皇阁以南的东西巷西口,阁建成后,该巷称为王母阁巷。
  清康熙九年(1670),知县连倜拆除原圩门改建为关阁。东关居民谭格等捐款在阁上建起王母娘娘庙。
  阁上北大殿三间,硬山黑筒瓦顶,檐下四根镶柱间透雕门窗,全漆为红色。大殿内正面是慈祥端庄的王母娘娘坐像,两旁站二位侍女,一人捧花篮,一人端蟠桃。墙上是游瑶池、蟠桃会、八仙女嬉戏、七仙女下凡等神话故事的壁画,殿宇典雅辉煌。
  庙院中,殿前有一铸铁香炉,据炉上铭文,铸造于明隆庆年间,不知从何处迁来。西墙前有碑碣数座。东墙前有桃树数株,桃树下有石雕的带叶蟠桃与石盘,直径约二尺,放于石砌方台上。院南有房屋三间供道士住。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道士瑞云化缘重修时,知县何镕题写了“王母阁”,刻石镶在阁门西面拱门上方。清光绪十四年(1885)发生火灾,阁上建筑全部焚毁。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除科举提倡新学,东关商界部分人士捐款在阁上新建普通房屋两座共六间,创办小学一所。后来学校停办,房屋由潍县理教公所悟本堂使用。
  民国十二年(1923),东关保卫团驻此,三年后迁到五道庙,这里又设为明新小学。
  1948年解放潍县战役中,阁门拱洞成为防空洞。1951年发现拱门洞顶部裂纹严重,作为危险建筑拆除,铁炉石桃堆放于路旁。1958年“大跃进”中,铁炉被炼钢,石桃被砸成石子。
  东关新坞墙建时颇波折
  清咸丰十一年,捻军突犯潍县,数十名官员、数百名团勇在拼杀中牺牲,居民被杀者不计其数。在这次潍县城厢保卫战中,县城因城墙高大坚固而未被攻破,但东关却遭到惨痛的杀戳和掳掠。为此,知县张楷枝提议发动全县义捐,实行以工代赈,尽快开工建造东关新坞墙,到会者捐款都很踊跃,并组建了建坞工程董事团,展开建造事宜。
  东关遭捻军进犯 商定建造新坞墙
  清咸丰十一年(1851)春二月,被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为梁王的捻军将领张宗禹,率五旗骑兵步兵共十余万人由博山、周村一带直扑潍县。当时潍县城厢无清军一兵一卒。大队捻军骤然而至,奋起抵抗的只有参加团练的官员、团勇和民众。
  在这次潍县城厢保卫战中,县城因城墙高大坚固而未被攻破,但东关却遭到惨痛的杀戳和掳掠。
  二月二十四日,知县张楷枝在县衙召集军政、绅商、书院、寺庙等各界领袖人士,共商战争惨局的善后事宜,达成东关建造新坞墙的共识。议定的新坞墙范围,原则是包括现有城区,适当扩大留出发展空间,具体是:
  东线划到三官阁以东,但不包括先农坛、春神庙。以保留“东园春早”的古韵;西线划进沙岭子,南北下河,五道庙;南线划进凤凰庄一带;北线划进麒麟堐一带;重修明嘉靖时建的抗倭炮台,使其与新坞墙连成一体;建造七处坞门。在东关大街东首设东门。在沙岭子西首设西门。在凤凰庄东设南门。在南沟街西首设西南门。在白浪河桥东首设西偏北门。在北大路西首设西北门。在北大路东首设东北门。
  张知县提议发动全县义捐,实行以工代赈,尽快开工建造东关新坞墙。到会者捐款都很踊跃。张知县提出,请无偿担当部分工程事务者及捐款最多的二十人组成建坞工程董事团,由韩艺为团长,每位董事负责处理所分工的事务,办公地点设在东关大街关帝庙内。
  建设之初是顺利的,全线施工热火朝天声势浩大。是年秋,捻军又来,见此情景,以为必有防备未敢侵扰过境而去。这本是消弥了一场灾祸,然而一些人则散布捻军不会再来,修坞墙是劳民伤财等消息。此时东关谭某、杜某、杨某等挑拨人闹事,有的挑起事端与施工人员打架,设法阻止施工。
  董事陈传奎等除在工地与闹事者商谈妥善解决每一件具体问题外,还主动上门拜访闹事者,自己掏钱给他们补贴家用。
  镇浮嚣,新知县严刑治乱,以惩围攻犯事者
  因为知县换得快,闹事者利用新官上任情况不明,更加肆无忌惮。一次,谭某、杜某、杨某挑动十几个人围住在工地上的董事王巨清,对其百般刁难,年过75岁的王巨清始终耐心解释,却遭到群口谩骂污辱,王巨清忽然倒地而亡,围攻者见状一哄而散。
  新任知县程绳武闻讯立即赶到现场,安排处理王后事,即刻下令三日内将逼死王巨清的十几名凶犯捉拿归案。同时张贴告示,要案犯自首。三日内,参与围攻王巨清的15人中,除二人投案自首外,其余13名人犯全被抓获,程知县立即在县衙大堂当众公开审理,以寻衅滋事聚众逼死人命罪,判处谭某、杜某、杨某三人为命案主犯死刑。其中谭某是首犯,判砍头示众。待府州批复后行刑。其他12人中,二人犯罪情节较轻且又投案自首,免予罪责。十人判为从犯监禁一年,收监服刑。
  行伍出身的知县程绳武认为“欲镇浮嚣靖众志非杀不齐”。但工程董事团的团长韩艺和其他董事们皆认为处理街里纠纷无须用此重刑,便向程知县进言,请以促使街里乡亲和睦和谐为诉求,再思堂审判决,并说明王巨清本已年老体衰,又加上在工地日夜辛劳,致死之因不只是围攻,且主犯等并未动手致人死。
  同时,王巨清家人也向程知县禀告其早已有病,一直服药,不听家人劝阻日夜奔劳于工地,死因主要是劳累过度及家人没照顾好。
  促和谐,程绳武复审改判,主犯愿工地服役
  素以执法严峻闻名的程知县被潍县子民舍弃私怨顾全大局的胸怀所打动,他决意再审另判。但府州准予行刑的文书已到,程知县重又具呈文书请准予复审另判。
  府州复文示准后,程知县又在大堂上公开面对13名人犯全面阐述董事团意愿和受害人家属意愿,宣布重新判决。
  重新判决一出,全县称颂。主犯谭某、杜某、杨某三人在建坞工地服劳役中,争干累活苦活,诚心实干。三个月后,董事团成员认为他们确有痛改前非的表现,便向程知县呈请再次从宽处置他们。程知县批示将三人劳役期改为三个月。改判书随即送达三人手中。董事团通知他们劳役期已过,可以自由回家。但三人表示,愿意继续在工地和大家干活,直到建成新坞墙。董事团核定了他们的工钱,与其他工人一样按月计发。
  坞墙居民捐建身经百战
  清同治年间,韩艺、陈传奎、蒯昭晋、陈官良、于茝等董事团成员与上千施工人员辛苦六年,建成雄伟坚固的东关新坞墙。新坞墙与明代炮台衔接处改建了炮台顶部,使之与坞墙浑然一体。为特别防范东来之敌,在鸣凤门、升曦门、游麟门三座坞门的拱门洞上墙体内,各设炮楼一处。2000年,东关坞墙、坞门、谯楼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又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坞墙多处裂纹 修复以应实战
  清同治二年(1863)七月,大雨。坞墙东门南段因地势低洼,积水多日不消,致墙基沉降,造成这段墙体出现多处裂纹。
  于是众人便挖沟排水,待地面干后,对这一段进行彻底返工,加大了墙基的厚度和宽度,并在墙基建成后,在墙内外培土形成护坡,高于地面三尺宽为一丈,以减少积水侵蚀。
  在重修明嘉靖三十年(1551)为抗击从海上而来的倭寇所修建的炮台时,因原炮台西北两面等长,而坞墙由此向北还有延长,故北面只留两个炮位,其余拆除。
  炮台原为砖石结构,因多年未修,坍塌严重。此次重修结构尽量复原,并因当时海盗又复猖獗,修复的炮台要应实战之需。
  “清同治重修东关西北炮台记碑”由刘永清撰文,李碧峰书丹,立于碧霞宫中,与明嘉靖三十年的创建炮台记碑并列。(1953年,笔者探访己倾圮的“碧霞宫”和“孙膑祠”时,此两碑仍立在原处。)
  由于韩艺、陈传奎、蒯昭晋、陈官良、于茝等等董事团成员“不恤人言,不畏疆御,毅然任事,毫无退缩”,“卒至怨讪者悦服,抗违者顺从”,董事团成员“宵衣旰食,栉风沐雨”,与上千施工人员辛苦六年,于清同治五年(1865),建成了雄伟坚固的东关新坞墙。
  同治六年(1866),捻军又来,“相持兼旬无一死者”。新坞墙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史学家张昭潜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写东关坞:“迄今白浪河岸,两城对峙声援联络形胜百倍,行商坐贾沓至纷来,保障万家屹为巨镇”。
  居民自愿出钱出力建起新坞墙,遗憾未留下碑记
  新坞墙全长1457丈,高2丈5尺,顶宽9尺,下宽1丈6尺,墙上垛口1273个。与明代炮台衔接处,改建了炮台顶部,使之与坞墙浑然一体。
  坞墙中间层为夯土,两面为板筑三合土(俗称沙坝)。七座坞门皆砖石结构。各门定名如下:东门名升曦门。西门名庆成门。南门名鸣凤门。西南门名奎文门。西略北门名通济门。西北门名耀武门。东北门名游麟门。
  为特别防范东来之敌,在鸣凤门、升曦门、游麟门三座坞门的拱门洞上墙体内,各设炮楼一处。
  为与河西岸朝阳门上城楼相对应,在庆成门上建了一座三间九脊歇山黑筒瓦顶单檐的一层谯楼,使两岸城楼在制式上相协调,以利观瞻。其他六座坞门皆未建谯楼。
  在兴建坞墙施工六年里,换了五位知县。他们是杨楷技、郭定柱、程绳武、周懋祺、靳昱。知县的支持固然重要,实际上这座坞墙是潍县城厢居民自己出钱出力,在热心公益人士的筹划与组织下克服内外阻力压力,毅然建立起来的一项宏大的民间自卫工程,这在全国是罕见的。然而,却没有为此留下一块碑记。
  时过二十多年,到清光绪十一年(1885),新任知县沈佐绶到任后,“见东关围墙雄壮而沓无片石志之”。他对县衙同仁说“余经过都邑所阅围墙多矣,而宏阔高固未有逾此者”。“有劳不伐者,君子之虚怀也,而无德不报者,吾人之公心也”。“苟书立石,何以劝善”。
  沈知县请附贡生郎枢斗对建造情况调查访问,弄清当时的一些情节后,撰写了“追补潍县东关建造围墙碑记”。廪膳生高树棠书丹,刘善经刻石。由李趾麟、张伦长等将碑立于庆成门外南旁。此碑在1950年时尚且还有。
  东关坞墙身经百战历尽沧桑,已成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五年(1916)五月,讨袁护国战争在潍县打响。五月六日,中华革命军东北军中,一支由爱国华侨青年组成的“讨袁敢死先锋队”,攻打袁世凯北洋军第五师驻守的东关鸣凤门阵地。敢死队将鸣凤门炸开,突入坞内的革命军与袁军在南沟街展开激烈巷战。
  革命军占领潍县后,及时修复鸣凤门被炸部位,但被炸痕迹依然存在。革命军参谋长蒋介石为此制作了一块木制纪念牌,牌上纪念文由蒋介石撰并书,革命军总司令居正署名。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据潍县后,将纪念牌砸掉。
  民国十七年(1928)七月二十六日,东关保卫团团总郎咸德,决定卖掉存放在庆成门谯楼内的炸药。在搬运时发生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拱门顶部受到严重损伤。
  民国十九年(1930)四月,自通济门起向北四十丈坞墙发生沉降。街长谭鹏起、陈福临、谭凌阁等人倡捐重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县长厉文礼利用玉皇阁拆下的砖石,重修庆成门拱顶,并在拱门顶上新建了五间四面坡红瓦顶的青砖平房,以对应新建朝阳门钟楼两侧的红顶衬房。
  1948年4月26曰,我军解放潍县城后,立即展开对东关的攻击。炮火对准奎文门、庆成门、耀武门猛烈轰击,将其拱门摧毁,部队由此进入。
  1951年8月,市政府为防止河水涨溢时侵入东关,决定将升曦门、鸣凤门、奎文门、庆成门、通济门、耀武门处改建为装配式水闸。
  1981年3月,香港凤凰影业公司经理兼导演鲍方,为拍摄聊斋故事片来潍选外景,选中东关通济门,并在其上搭建道具谯楼。拍摄完成后,道具谯楼留下来,但不久就自然损毁了。
  1987年,白浪河城区段改造工程中,将奎文门、通济门重建及相应一段坞墙重修列入计划。通济门是在现有状况下整修恢复坞门原貌,再在坞门顶上新建仿古谯楼。奎文门则是从地基开始建造新坞门,并在其上新建仿古谯楼。
  因两坞门原无谯楼,无原始资料可参照,便请杭州园林古建设计院设计。1988年,两座坞门与谯楼工程相继完工。
  2000年,东关坞墙、坞门、谯楼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又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关圩墙保存时间最久
  明正德七年(1512),莱州府推官刘信和知县李寿昌用官银以工代赈,在重修县城城墙的同时,兴建起西关、南关、北关的土圩墙。西关自古是名门大户聚居处,又是官道急递总铺所在地,是北京、济南与潍县来往的必经之道。西关大街商铺林立经贸发达,因而对圩墙安危集体关注度极高。民国二十六年(1937)县志局为绘制“潍县城坞图”现场调查时,发现西关圩墙完好如初。直到1958年还存在一些墙段。
  重修城墙同时 建起西关圩墙
  明正德七年(1512),在河北冀州土匪刘六、刘七聚众来潍烧杀抢掠后,莱州府推官刘信和知县李寿昌,用官银以工代赈,在重修县城城墙的同时,兴建起西关、南关、北关的土圩墙。其中,西关圩墙保存得最久。
  西关土圩墙,高1丈5尺至2丈,顶宽6尺,有垛墙高3尺,底宽1丈5尺。大部分立于堐头上,形成北宽南窄的形状。
  圩墙周围共设八处圩门,俗称“哨门”。圩门为砖石结构,拱形门洞内置木门。
  东圩墙南北平直,在西关大街东口设东门。西圩墙北头偏西,南头偏东,在西关大街西口设西门,在南头附近设西南门。南圩墙在西头附近设南门,在东头附近设东南便门。北圩墙在偏西设西北门,在偏东设东北门。
  原西门在明万历年间改建为“望山阁”后,又在阁南圩墙拐弯处,开了一个新西门,向南。
  西关自古是名门大户聚居处,又是官道急递总铺所在地,是北京、济南与潍县来往的必经之道。西关大街店铺林立经贸发达,因而对圩墙安危的集体关注度极高。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知县何镕倡捐重修圩墙和“望山阁”。
  清咸丰十一年(1861),西关和义团团总高毓熙在捻军破坏后,对圩墙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性修复工程。
  民国十二年(1923),县知事郁浚生倡捐重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县志局为绘制“潍县城坞图”,在现场调查时,发现西关圩墙完好如初,于是得以在地图上明确标识。
  直到1958年,西关圩墙还存在一些墙段。
  望山阁是潍县九关阁中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座
  望山阁位于西关大街西首,也称“西关阁”。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创建,倡建者是谁尚未见较准确资料。
  清康熙四年(1665),知县侯抒愫倡捐重修。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知县何镕倡捐重修。民国十二年(1923)县长郁浚生倡捐重修。
  望山阁是潍县九座关阁中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座。拱门洞东西长约七丈,阁顶南北长约八丈。阁上院门书“碧霞元君庙”,院门内接着是一座石门,上书“泰山行宫”。北面是高大的主殿,九脊歇山绿琉璃瓦镶边黑筒瓦顶。
  大殿内正面神龛供泰山老母塑像,面带微笑慈祥和善。墙上绘有泰山风景壁画,泰山的雄伟风姿和著名景观,皆跃然壁上。大殿两侧各有碑碣数座,殿东有配殿两间,祀三官大帝。南配殿内供南海观音。西配殿供王母娘娘,两边塑十美女,分捧笙、笛、萧等十种乐器。南旁两间祀地藏王。东面三间祀张仙爷。西南角有一钟楼,内挂大铁钟一只。西北另有一院,北屋七间,三间为福君殿,一间供麦妈妈,三间为道士或僧人居住。院内有民国二十年(1931)县长潘来峰立的“汉平寿城”碑。  阁下东侧有附院,门向北,内有房屋三间为孝君殿。院内曾存放过明代在城里北门大街南口的“四面牌坊”字版,书隶体“古北海郡”。
  在解放潍县战役中,只有一发炮弹打坏钟楼。“文革”中作为“四旧”拆除。
  南关圩墙略呈南北长方形,清末大部已消失
  明崇祯九年(1636),知县邢国玺倡捐重修南关圩墙。
  南关圩东圩墙,沿后伙巷以东,马家园东堐头,向南到张家车门。西圩墙南起三岔口,西经赵家场院西堐头,周家车门西堐头,至党家湾东堐。南圩墙自张家车门南口向西,沿横里沟北堐到三岔口。北圩墙沿后伙巷北口、南关大街北口,向西到党家湾东堐。围墙略呈南北长方形,沿墙共设七个圩门(哨门)。东圩墙在丁家老过道东口、张家车门东口各设哨门。西圩墙在赵家场院西口和周家车门西口各设哨门。南圩墙在东股街南口、西股街南口各设哨门。北圩墙在南关大街北口设哨门。
  清咸丰十一年(1861)捻军侵犯时,除西圩墙尚存外,东、南、北三面圩墙早已被平毁建房,扩为街巷。当时司其事者,为喻义团团总谭辉浩,他指挥团勇拚命把守街巷路口,前赴后继,阻挡了大股捻军进入,使南关居民伤亡较少。捻军过后,他倡捐在所有通往外面的街巷路口,装设木栅栏新哨门,昼开夜闭,设更夫值守。
  到1948年前后,只在炉房街北三岔口西和南关大街与水巷子路口还有两处栅栏门。
  北关圩墙共设五个圩门,已于乾隆年间倾圮
  北关处在自古以来的东西大道上,因而形成的北关大街是东西向的。
  旧时北关地势低洼,除沿东西大道有些为过路商旅差役服务的各种业户外,其他居民较少。而从事农耕者多聚居于附近村庄,住在北关的较少。北关城区在最初形成的四关厢中是最小的。
  北关圩墙的东圩墙,在北关大街东口的南北。西圩墙在北关大街西口南北。南圩墙在地藏王庙以北,望海门桥北头以北。北圩墙在北沟与大苇湾南堐上。北关圩墙共设五个圩门。东圩门在北关大街东口,称东寨门。西圩门在北关大街西口,称西寨门。在西圩墙偏北西北大街处设一圩门,称西北寨门。南圩墙在望海门桥北设南圩门,称南寨门。北圩墙在后伙巷东口以北设北圩门,称北寨门。
  清乾隆年间,北关圩墙就倾圮了。只有木寨门在街口,可以开闭。捻军大规模进攻潍县时,首先在西郊的远里庄冲破团勇防线,杀死团总亓祈年,继而在北关内与团勇发生惨烈巷战。此后,北关大街交通贸易日益繁忙,店铺住户沿北关大街发展形成条状城区,并连接附近村庄,新圩墙已无从谈起。
  从地名上看,留下一条“东寨门外街”的名字,作为北关历史上曾有过圩墙的记忆。
  日占时围城架起大电网
  日军占据潍县后,以县城城墙和东关坞墙为依托设置“警戒”、架设电网,仅用四个月时间就建成了环城长达10公里的大范围高压电网,附近人畜被电死电伤事件时有发生。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早就对电网恨之入骨的附近居民纷纷动手拆除电网,很快就拆光了,东关坞墙上的因为不好拆便留下了。国民党进驻潍县城后,对日占时期建的城防工事,除大电网外,基本原封不动保留下来。
  以城墙为依托 日军增设工事
  民国二十七年(1938)1月10日,日本侵略军不费一枪一弹占据了潍县。其后,就以县城城墙和东关坞墙为依托,设置“警戒”,主要是在城门和坞门外,设置木桩和铁蒺藜条构成的“关卡”。同时,另有两处“军事警戒区”。
  第一个“军事警戒区”是南大营,这里是日本侵略军驻扎的营地。在其营墙外东、南、西三面,距营墙五十公尺处装设木桩铁蒺藜网。在网内四角各设木制岗亭一个,有日军在其中站岗。
  第二个“军事警戒区”是在南关大马路以东白浪河以西。具体位置是杜家庄以北,小辛庄与宋元古墓群以南,小高家楼村以东到白浪河堐的大片土地。其中包括了“月明地”“陨石坑”“石堐沟”“丁家老墓田”等有许多神话传说的地方。
  日本侵略军在其周围架设木桩铁蒺藜网。在周围每三十公尺设一岗亭。在东南角挖土堆成了一个高15公尺长40公尺,南端向西拐20公尺的“靶挡”。
  本是试射各种枪支“打靶”,但却变成了罪恶的杀人场。日本侵略军把被无辜抓去的中国人当靶子,打“活靶”。并且以狗群驱赶中国人奔跑,打“移动靶”,以极其残忍和残酷的手段杀害了许多同胞。
  民国三十一年(1942),太平洋战争爆发一年后,日本侵略者为防范美军在青岛登陆后联合抗日武装进攻潍县,增设了两项防御工事。一是在城厢边缘一至二公里内的公路两旁建造圆形三层的水泥炮楼以封锁公路。二是在城厢周围架设高压电网。
  据新民会办的《潍县日报》报道,“仅用四个月时间,就建成了环城长达二十华里的大范围高压电网”。
  抗日武装和附近居民常破坏日军电网
  这个高压电网的具体走向是:东面,从南关杜家庄东头起,沿白浪河西岸向北到洋灰桥西头,再从洋灰桥东头爬上东关坞墙,沿坞墙垛口下一直到白浪河东岸的石砌炮台处。南面,从杜家庄沿白浪河西岸向南过铁路桥,过火车站水源地再向西,在南大营以南五十公尺处向西,在火车站西第一个涵洞处向北,到擂鼓山西坡。西面,从擂鼓山西沟向北,过潍寿公路、潍蒋公路,在五道堂东向北转向西,过西南关大街西口以西向北,过西关阁以西向北,过姚家坊以西向北。北面,从姚家坊北向东,在齐家庄北向东转向南,在康家湾北堐向南再向东,在北宫以南向东,在陈家油坊以西向北,在辛庄和张家庄以北向东,沿白浪河西岸向南到大石桥西头以北。
  高压电网周围共设十九个铁栅栏门。东面三个:杜家庄东,洋灰桥东,东关外北白浪河东岸。西面七个:潍寿公路,潍蒋公路,炉房街三岔口西,柳树行子西,西南关大街西,西关阁西,姚家坊西。南面两个:火车站水源地西,南大营西。北面七个:姚家坊北,齐家庄北,康家湾西堐北,北关后伙巷东口北,陈家油房北,辛庄北,张家庄北。
  电网通电后,接连发生人畜被电死伤事件。据《潍县日报》发表的资料,通电后的一个月内,电死电伤81人,其中妇女5人,儿童3人。电死牛、羊、驴、狗等43只,其中狗最多达11只。日伪当局采用恐吓的手段制止居民靠近电网,宣传“今后谁家有人被电网电到,将以通共通匪论处”。
  附近的抗日武装和居民,很快就学会了电网断电的简易办法,并破坏电网,使日伪军为此焦头烂额。
  民国三十四年(1945)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早对电网恨之入骨的附近居民纷纷动手拆除电网,东关坞墙上的因不好拆便留了下来。
  抗战胜利后成为国民党军的城防工事
  日本侵略军投降,国民党军进驻潍县城后,对日占时期建的城防工事,除大电网外,基本原封不动保留下来。从民国三十六年(1947)起,开始在城厢周围构建新的城防体系,以县城和东关坞为核心,设置了四层防线。
  第一层,即城厢外围防线。在距城厢边缘二至五公里内的山头、高地、沟道、河口、路口、村庄、庙宇等处,修建半地下的碉堡组,每组三至五个。碉堡之间有沟道相连。
  第二层,是工程量最大的防线。这是一条由土围墙、堡垒、壕沟、铁蒺藜网、地雷带、陷阱、陷马坑等紧密相连的综合防线。这条防线中的土围墙周围共设有九处围子门。
  这道防线还包括南北两个独立作战体。南部是,南大营、火车站、擂鼓山组成的“南部营地”。以擂鼓山顶上超大堡垒群为依托,在东、南、西三面挖建了壕沟、地雷阵等,北面是划定工厂企业的高大平顶建筑物顶部,构筑掩体设置据点形成火力网。县城以北是以北宫为核心的“北部营地”。在其周围建造了土围墙、堡垒群与壕沟、铁蒺藜网、地雷阵、陷阱陷马坑等设施。土围墙只设南门一处。这个庞大的工程,每日强征三四千名“民夫”,历时约半年,于1947年底才建成。《统一日报》为此发表社论称,“这是一条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使敌人望之却步闻风丧胆。潍县城防固若金汤。”
  第三层防线是,将城墙外月河内所有房屋全部拆除。在月河内堐建成堡垒群,将月河挖整成壕沟,在河底满插“鹿柴”。在月河外堐架铁蒺藜网,在原沿河道路上布满地雷。
  第四层防线是,在城墙上的垛口下装设高压电网。同时修复和完善东关坞墙上的电网,并在两城上装设探照灯群。但是在解放潍县战役中,这高压电网和探照灯群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因为我军战役指挥者们早已得知所建电网和探照灯情报,部署渤海军区的一个营,在攻城战斗打响前就先解放了发电厂,切断潍县城区的电力供应,使国民党军的所有用电设施全部瘫痪,预先扫清了这一障碍。
  本期部分资料由潍坊市图书馆、市园林局、潍城区档案馆提供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