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5:45
鄌郚总编

执着的寻梦人

  执着的寻梦人
  时间:2012年5月7日 作者:秦子虚
  面对着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学界在经历了商品大潮的冲击之后,又一次面临着新的撞击。当下,纯文学似乎被边缘化了,甚至有报道称“网络文学发展迅猛,全面攻占传统文学阵地”。可在潍坊这片文学的热土上,还有这样一群执着的寻梦人,他们远离商业的喧嚣和世俗的功利,在已退守到角落的文学中寻梦,并一直坚守着纯文学的阵地,默默耕耘,用心写就的文字净化着这个多彩的世界……
  他们是:陈显荣、穆陶、韩钟亮。
  封面人物:从左到右依次为陈显荣、穆陶、韩钟亮
  爱憎分明《辣椒歌》一举成名
  与《辣椒歌》一同获奖的著名诗人舒婷,亲切地称陈显荣为“辣椒哥”。诗评家杨四平在《中国新诗学》专著中称“当代诗坛有位‘辣椒哥’”,评论说:陈显荣“信奉两只眼睛看世界,两幅笔墨写生活的文学格言”,他认为“美”诗与“刺”诗殊途同归。
  陈显荣告诉记者:“抒情诗是挚爱的洋溢,心海的歌唱;讽刺诗是义愤的宣泄,灵魂的战斗。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是落后思想的恶性膨胀,只要有阻碍时代前进的落后思想存在,就会有讽刺艺术跟踪追击。普希金有句名言:法律之剑达不到的地方,讽刺的鞭子可以达到。”
  忍痛割舍漫画 转而爱上诗歌
  陈显荣生于1938年,少年时代的他酷爱美术,曾幻想长大后成为一名画家。在当时的昌邑县昌南中学读初中时,他创作的水粉画《为了幸福的明天》,参加昌潍地区青年美术比赛获了三等奖,逐渐开始在美术方面展露出才华。他尤其爱看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的连环漫画《三毛流浪记》,入迷地学习华君武、方成、米谷、沈同衡等著名漫画家的作品画论,倾心于讽刺漫画艺术。17岁开始,他陆续在《新农村》杂志和《山东青年报》发表讽刺漫画。
  然而,就在陈显荣立志自学漫画起步不久,讽刺漫画突然从报刊上消失了,停刊的《漫画》杂志竖起了“此路不通”的牌子。要学别的画种,又受当时困难条件限制,最后他只好痛苦地割舍绘画,爱上了诗。自此他一个口袋装本诗集,一个口袋装个本子,走到哪里都可以学,可以写。
  这期间,陈显荣先是在诸城县林业局参加工作,翌年又到山东省泰安林业学校进修,开始在《山东文学》发表诗作。1960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山东省林业厅工作。是年初冬,国家无偿支援受灾的齐河县20台东方红拖拉机,陈显荣到齐河林场参与救灾,清晨看到红色的东方红拖拉机正在田野耕作,老远一看就像地平线上的红太阳。于是,陈显荣的诗情来了,当即创作了一首《红红的太阳落下地》,表达对中央调拨拖拉机救灾的无比激动和感恩之情,发表于《山东文学》。万万没想到的是,此诗在“文革”期间竟被批判为映射伟大领袖毛主席,被无限上纲打入“文艺黑线”,他也被关进“牛棚”失去人身自由,无辜遭受批斗和残酷迫害。
  浩劫过后,妻子李淑华怕他再因写诗惹祸,就把他的日记、诗稿统统烧掉,将文学刊物等书籍当废品卖掉,劝他说:“咱再也不写诗了……”
  讽刺诗鞭挞丑恶现象,舒婷称他为“辣椒哥”
  虽然遭受了沉重打击,但陈显荣并没有放弃对诗歌的追求。他潜心阅读鲁迅著作,增强心中的爱憎感,也让自己的骨头增加点钙质。当“文革”结束大地复苏之后,陈显荣又重新拿起笔来。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后跑过不少农村,还参加过“学大寨”工作团,到“地瓜干子是主粮,鸡腚眼子是银行”的落后生产队蹲过点的陈显荣,对农村比较熟悉。期间,他耳闻目睹了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丑恶现象,心里为深受其害的农民愤愤不平。老百姓心里憋气,他的胸中窝火,好长时间如鲠在喉。此时有人就对他说:“你这笔杆子也给戳一戳啊!”他的心震动了,但一时却无从下笔。1979年春天,一位文友偶然向他推荐了一首讽刺不正之风的民歌,结果一下子引爆了陈显荣心中储存和压抑已久的感情,他连连叫好,顾不得吃饭睡觉,一口气写了20多首民歌体的讽刺诗。从中选出一组以《辣椒歌》为题寄给《诗刊》,结果很快被配上漫画刊发。此后他连续在《诗刊》发表《辣椒歌》,这些作品一经发表,就不胫而走,被人们争相传阅。
  他在《辣椒歌》序歌中写道:“泥土里长出辣椒棵,熟透的辣椒红似火。莫笑拙!听我唱串辣椒歌。有人听了辣出泪,有人听了红耳朵,我只愿同志快改错,你莫怨辣味辣心窝。”由于《辣椒歌》针砭时弊,群众读了感觉很过瘾,有的为之喷饭,有的忍俊不禁,有的则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坊子煤矿采煤工人出身的诗歌爱好者刘竹坚,他订阅刊有《辣椒歌》的《诗刊》被矿工们争相传阅,传来传去难以找回,书主人至今遗憾。新疆某建设兵团专门通过有线广播喇叭广播《辣椒歌》,在笑声中引起了反响和共鸣。潍坊市远郊某公社文化站的站长,将《辣椒歌》抄在大街上的黑板报上,不料公社书记看后火冒三丈,喝令立即擦掉。原因是《辣椒歌》讽刺了一位“催耕催种开口骂”的公社书记,犯了梨冠瓜鞋之忌。
  也有好心人劝他“多栽花,少栽刺”。对此,陈显荣在谈创作体会时不无感慨地说:“我何尝愿意写讽刺诗呢?我爱生活,爱美的世界,如果没有苍蝇,我真愿同蜜蜂一起歌唱春天!然而,一旦有苍蝇在身边飞来飞去,我又怎能坐视它传染病菌、有害人体而无动于衷昵?写讽刺诗实在是出于无奈!出于一种责任感!正因为对美爱得真挚,才不能不去鞭挞那些丑的现象,以此间接对照出美的本质情态。这与抒情诗直接显示美的本质情态,就其感情基础和审美理想来说,是一致的。”事实证明,《辣椒歌》所鞭挞的现象,正是党中央三令五申必须杜绝的不正之风。可见,艺术和政治,都不会放过邪恶!
  与《辣椒歌》一同获奖的著名诗人舒婷,亲切地称陈显荣为“辣椒哥”。诗评家杨四平在《中国新诗学》专著中称“当代诗坛有位‘辣椒哥’”,评论说:陈显荣“信奉两只眼睛看世界,两幅笔墨写生活的文学格言”,他认为“美”诗与“刺”诗殊途同归。
  陈显荣告诉记者:“抒情诗是挚爱的洋溢,心海的歌唱;讽刺诗是义愤的宣泄,灵魂的战斗。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是落后思想的恶性膨胀,只要有阻碍时代前进的落后思想存在,就会有讽刺艺术跟踪追击。普希金有句名言:法律之剑达不到的地方,讽刺的鞭子可以达到。”
  创作一发不可收,《辣椒歌》写进了文学史
  自1979年《辣椒歌》在《诗刊》发表后,陈显荣的讽刺诗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在《诗刊》、《星星》、《人民文学》、《新观察》、《文学报》等十几家报刊上发表《辣椒歌》系列。《诗刊》发表姜清河的评论《泥土里长出的辣椒棵》,称诗作“风格朴素清新,通篇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言简意深,切中时弊”,“呼出了人民的心声”。在1980年《鸭绿江》编辑部举办的新诗民意测验中,《辣椒歌》被读者评选为1979年全国报刊发表的诗歌中最受欢迎的十首(组)诗之一。1981年《辣椒歌》荣获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填补了山东的空白。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山东获得的唯一诗歌最高奖项。
  陈显荣以《辣椒歌》一举成名,鉴于他讽刺诗的广泛影响,1986年5月《诗刊》社举办的全国首届讽刺诗、寓言诗座谈会在潍坊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杨金亭(北京)、于薇野(重庆)、石河(新疆)、罗绍书(贵州)、李启云(四川)、杨钧炜(福建)、苗得雨、张维芳、苏文河、孙瑞(山东)等与会。举办全国性的讽刺诗、寓言诗座谈会,在中华诗歌史上尚属首次。在潍坊召开的首届讽刺诗、寓言诗座谈会,对全国的讽刺诗、寓言诗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会后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讽刺诗集——“玫瑰诗丛”,其中陈显荣的诗集《辣椒歌》为主打作品。1992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陈显荣讽刺诗选》,收入讽刺诗200余首。中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方成、缪印堂、丁聪、江帆、王乐天、苗地、白水、徐进、叶春炀等都为陈显荣的讽刺诗配了漫画。此后陈显荣又与玮平合作出版了诗画配集《笑林啄木》。
  作为新时期讽刺诗的代表作之一,《辣椒歌》也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被写进文学史,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山东师专当代文学校际组编的《当代文学简史》,在新时期诗歌概述中写道:“也有富有锐气的诗人勇敢地干预现实的斗争之歌,如刘征的《春风燕语》、陈显荣的《辣椒歌》……立意巧妙,语言幽默,切中时弊,受到人们的欢迎。”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写作教研室1979年编的《读写辅导》,收入《辣椒歌》及有关评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诗评家杨四平在其专著《中国现代讽刺诗研究》里,辟专章研讨《陈显荣的讽刺诗》。评论说“《辣椒歌》是中国诗坛上独一无二的诗歌品牌,是中国新诗史上一张光彩夺目的诗歌名片。”
  《辣椒歌》获奖后,陈显荣的诗作陆续在全国报刊发表,编入诸多诗选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全国新诗年选,多次编选其诗作:《三打祝家庄》入选《1983年诗选》、《打庙》(外一首)入选《1984年诗选》、《话说武松》入选《1986年诗选》、《武松又过景阳冈》入选《1991年诗选》。《另外一个拔萝卜的故事》等入选《中国百家讽刺诗选》,《泥菩萨》入选“20世纪中国诗歌精品分类导读”《短章小诗百首》,并附诗评家的评介。《最好的梯子》入选《中国新诗大辞典》。中国新诗研究所编的《新中国50年诗选》,是全面展示和检阅建国50年新诗成就的大型诗选,选入陈显荣的讽刺诗《话说武松》与《话说李鬼》。
  儿童诗及儿歌入选课本
  陈显荣因讽刺诗成名,在读者中,知晓陈显荣讽刺诗的人居多,有关的评说也多。但是,陈显荣最早是从写抒情诗步入诗坛的,以诗句描绘多彩的世界,抒发人生感悟,先后出版过《多彩的风》、《笑影远去》、《没有岸的海》等抒情诗集。
  山东大学原文学院副院长、诗评家耿建华教授评论陈显荣的抒情才华:“他不仅是优秀的讽刺诗人,也是优秀的抒情诗人!”
  抒情诗受追捧,诗友称他的诗句在心中十几年了
  2008年夏天,在寒亭举行的一次文友聚会上,诗友孙兆颖当众背诵了陈显荣的几首抒情诗,引起了诗友李嘉春的感慨:“你是不是知道陈老师要来,昨晚背了一宿陈老师的抒情诗啊?”孙兆颖大笑:“这些诗句在我心中十几年了,像《泰山十八盘》:‘蓝天/垂下一根锯条/割登山者的意志/怕吗?’言简意深,过目不忘,还要临时背吗?”2010年在陈显荣新著《没有岸的海》首发式上,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主持人朗诵了陈显荣的抒情诗,声情并茂,气氛热烈,引发了满堂文朋诗友的共鸣。当骆雁峰朗诵《母爱》时,好多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陈显荣因讽刺诗成名,在读者中,知晓陈显荣讽刺诗的人居多,有关的评说也多,他没想到世上也有喜欢他抒情诗的朋友,居然能够当众背出他的抒情诗来。还有一次,他把《陈显荣讽刺诗选》和抒情诗集《笑影远去》送给一位朋友,后来见面时朋友说自己喜欢其讽刺诗,上大学的女儿喜欢其抒情诗。
  其实,陈显荣最早是从写抒情诗步入诗坛的,以诗句描绘多彩的世界,抒发人生感悟,先后出版过《多彩的风》、《笑影远去》、《没有岸的海》等抒情诗集。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是山东省泰安林业学校学生的陈显荣就曾针对农业生产放卫星亩产万斤粮的浮夸风有感而发,写出了抒情的诗句:“我不相信天上的雷鸣/即使你把我的耳朵震聋/只有当雨点落下来的时候/我才赞美你这一次的忠诚。”这是一个青年学生对那个时代的思考和清醒,在当时全民“大跃进”的狂热中,这种清醒实在难能可贵!时隔多年之后,一位老诗人说:“初入诗国的陈显荣用抒情比喻手法写出了对浮夸风的批判,假如他那时用直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说不定遭受的厄运会比《红红的太阳落下地》带来的更大!”
  陈显荣由写抒情诗起步,后来兼写讽刺诗,他自己戏称“双规制写作”。因其讽刺诗名气越来越大,陈显荣逐渐被人称为讽刺诗人或辣椒诗人,有的人干脆称他为“辣椒哥”,这便在不经意中让讽刺诗遮盖了抒情诗。在一次文友聚会上,老朋友向新朋友介绍陈显荣:“这是著名讽刺诗人陈显荣。”在座的省作协副主席王光明立即纠正说:“显荣的抒情诗写得不错,应该是著名诗人!”
  儿童诗发表后被收入多种儿童诗选集和课本
  2000年夏天的一个周日,陈显荣的小外甥女张卓雁正在书房里翻看书桌上的剪报,突然,她惊喜地叫道:“姥爷,您的《看浪花》在我们课本上!”
  陈显荣闻声过来一看,发现张卓雁正翻到他1982年发表在文学月刊《海燕》上的儿童诗《看浪花》剪报。陈显荣让外甥女找出自己的第四册《语文》课本,翻开课本上的《看浪花》与剪报上的《看浪花》一对照,果然是自己所写的《看浪花》,只是未署名,经交涉,出版社再版课本时署上作者名字,并告诉陈显荣《看浪花》早在1994年就被选入了小学课本。惊喜之余,他的诗友韩同运又在其孙子的幼儿园教材上看到了陈显荣写的儿歌《小金鱼》!
  原来,陈显荣不只写抒情诗、讽刺诗,还创作了大量的儿童诗乃至儿歌,而且都有可喜的收获。
  据统计,他的儿童诗《看浪花》,在《海燕》文学月刊发表后,收入多种儿童诗选集。人民教育出版社将《看浪花》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从1994年使用到2000年。同时编入“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从1994年使用到2000年。2001年《看浪花》编入“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2002年该社又将《看浪花》编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使用至今。《看浪花》先后入选四种小学课本,想到全国亿万儿童在课本中读到自己的诗作,陈显荣甚为欣慰。
  在儿歌创作方面,1982年陈显荣与朱晋杰等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儿歌合集《麦笛儿》。他创作的儿歌《小金鱼》发表于《小朋友》月刊,收入《绘图中国儿歌百首》与《幼儿歌谣》,2002年入选同心出版社幼儿园教材《幼儿听读游戏识字》,包括潍坊市新华幼儿园在内的全国各地幼儿园使用过该教材。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高中生诗歌阅读辅导大全》,编入陈显荣《蹬技》等讽刺诗三首,并附评介文章。他还创作、改编了《枪声惊梦》等4种连环画脚本,由画家绘制成连环画出版。
  亲笔签名被收录到 中国作家艺术瓷瓶
  纵观当下诗坛,有的专写抒情诗,有的专写讽刺诗,有的专写山水诗,有的专写爱情诗,有的专写儿童诗,有的专写格律诗。而陈显荣却什么诗都写,用他的无穷诗心,四处探索,广泛涉猎,广种博收。
  进入新世纪以来旧体诗在中华大地复苏,使中国诗坛的格局发生了变化。陈显荣在上世纪60年代就潜心钻研过旧体诗词和诗词格律,但只是作为中华诗歌传统在写新诗时的继承借鉴。进入21世纪,陈显荣开始在《诗刊》、《中华诗词》、《诗词月刊》、《扬子江诗刊》、《诗国》等报刊发表旧体诗词,既写新诗,又写旧体诗词,被《诗国》称为“两栖诗人”。并在《中华诗词》发表了探讨旧体诗词创作艺术技巧的论文《名人破格和凡人违律》、《也谈词语的异常组合》、《逆转生情趣》等。
  《中华诗词》副主编、著名诗评家丁国成先生评语:“陈显荣同志是全国著名诗人,以《辣椒歌》腾誉诗坛,三十多年来笔耕不辍,硕果累累。如今既写新诗,又写旧体诗词,还写评论文章,为我国诗歌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陈显荣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一级作家。曾任潍坊市作家协会首届副主席,潍坊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学创作室主任。作为全国著名的诗人,如今陈显荣的亲笔签名已被收录“中国作家艺术瓷瓶”,与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名人的名字一起陈列于首都中国文学馆。据了解,“中国作家艺术瓷瓶”共收录中国近5000名作家的签名,在陈显荣家中,记者看到了他珍藏的一对“中国作家艺术瓷瓶”的复制品,“陈显荣”三字在第11行上。对此,陈显荣谦虚地说:“名字写在瓶子上,首先诗歌得写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历史上经得起考验的好诗,不是喊出来唱出来的,就是哭出来笑出来的。诗艺无止境,拙作有自愧,还得刻苦耕耘啊!”
  弃医从文成历史小说家
  从小受祖父熏陶的穆陶,继承了祖父生前最珍爱的东西——线装的《论语》、《孟子》、《千家诗》等书籍。从此,在心里埋下了文学的种子。可由于种种原因,后来他却从事了医生这一职业,并成为了卫生行政部门的一名副科长。正如现代文坛上的鲁迅、当代的池莉、毕淑敏等一样,痴迷文学的穆陶没有沿着医学这条路子走下去。他曾经师从著名中医学家张奇文先生,想当一名以医救人的白衣战士,但因故初衷未成,终于弃医从文,成了一名历史小说家。“我不想当官,只想写东西。”穆陶直言不讳地这样说着,走向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
  受祖父熏陶爱上读书
  穆陶,原名林培真,1942年出生在安丘市白芬子镇(今已划归兴安街道)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子,村里识字的人不多,他祖父上过私塾,是当时全村最有文化的人。在穆陶记事时祖父已经70多岁,有时穆陶到祖父住的老屋里玩,便见祖父在翻看一本纸质又黄又软的书,嘴里还不时吟咏着。祖父见穆陶来了,就把他拉住教他读诗写诗。一次,祖父屋前的一株紫薇花开花了,便把穆陶叫去,以“紫薇花开”命题让他作一首诗,祖父自己也写了一首。在祖父的熏陶下,穆陶渐渐对诗发生了兴趣,四五岁就把《千家诗》上的一些诗背得烂熟。
  春节到来的时候,祖父每年都会给村里的人家写春联,穆陶总是站在祖父身旁看,他记得祖父写得最多的一副春联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祖父常把这副对联念给穆陶听。孩提时代与祖父在一起的这段不很长的经历,给穆陶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祖父去世后,他原来居住的位于正房后面的小屋便闲了下来,整日闭了门,黑洞洞的。但穆陶仍然留恋着那里,经常一个人进去。屋里四壁空空,只有一盘土炕,一张旧得似乎只要用手一捅就散了架的破橱。大概是因为破,在祖父离世后也就无人继承它。但是,穆陶却在橱里找到了祖父生前十分珍爱的东西——线装的《论语》、《孟子》、《千家诗》等书。由于穆陶曾听祖父说过“半部论语可治天下”的话,便对这些书有一种神秘感,自此以后,这些书籍便顺理成章地成了穆陶的精神财产了。这小屋也成了穆陶时常流连的地方。
  可以说,穆陶从祖父那里继承下来的不只是一些线装书,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自此,穆陶就与文学结缘了。
  为能上学第一次撒谎
  穆陶长到11岁时,早已到了上学的年龄,可忙于经商的父亲对他上学的事并不怎么关心。这年夏天,穆陶从地里干活回家遇上两个同龄的孩子,三人都想上学,便决定一起瞒着家长去三里外的一处小学报名。学校老师问他们跟家里人说好了没有,穆陶与另外两个孩子撒了谎,便被老师收下了。那天回到家里,穆陶怀着做错了事的心情,惶恐不安地告诉了父亲。父亲犹豫了一会,同意了,一句批评的话也没说。
  入学时,老师问穆陶在家读过什么书,他如实地说了,并且随口背出了一首诗,又回答了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老师显得很高兴,便直接让他跳级上了二年级,两年后因学习成绩好又越了一级,小学6年,他只学了4年就毕业了。期间,学校的马校长见穆陶很喜欢读书,每次年终考试都是第一名,对他十分赏识,就专门把他叫到办公室,送给他一本《鲁迅小说集》,对他说:“我送你这本书,拿去好好地读!”
  在老师们的热心鼓励下,穆陶上初二时就开始写诗,并在上海《青年报》发表了他的第一首诗作。就在他做着作家梦准备考名牌大学时,命运却跟他开了个玩笑,中学没毕业,便因突患肺结核退学了,在家治病一年,病愈之后,他就开始自学高中课程准备再考大学。可这一年他的父亲突然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把全家的生活重担挑了起来,在镇上干起了税务所的临时工。有一次,他因下不了狠心向一位卖姜的贫困农民征收10元钱的税款,受到了所长的严厉批评。当所长要他再次去向那个农民征税时,穆陶二话没说,拎起铺盖卷辞职而去。
  因在养病期间曾看了不少医书,对中医学有了系统的学习和研究,随后,穆陶报考了一所中医大学的函授专业,被顺利录取,学习了三年,拿到了大学文凭,就凭这个,他在当时的公社医院当上了医生,几年后成了这家医院的副院长。
  不想当官,只想写东西
  尽管穆陶参加了卫生部门的工作,后来还通过考试取得了正式的医师资格,期间调到安丘县卫生局,再调到潍坊市卫生行政部门干副科长,但他内心里却一直没有放弃作家的梦想。为此,穆陶又通过自学拿到了黑龙江大学中文专业的文凭。他一直坚持着文学创作,利用业余时间和工作间隙见缝插针地进行写作。
  穆陶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完成了《盘中诗的作者及其时代问题》、《淳于意生卒年和职任考辩》、《谈历史题材电影剧作的虚构问题》等文论和随笔,先后被《南开大学学报》、《中华医史杂志》、《电影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或转发,渐渐在学术界产生了影响。其中,《盘中诗》一文与厦门大学教授王依民发生争鸣,王依民教授专门写了《盘中诗为汉代作品说献疑》的文章进行论驳。对历史考证认真严谨的穆陶马上在《南开大学学报》著文《答王依民先生》,洋洋洒洒万余言,有理有据,言之凿凿,一时在评论界传为佳话,穆陶也因此文名渐起。
  1984年,潍坊文联成立,穆陶闻讯,要求调入文联。这时的穆陶已是卫生局的一名副科长,受到领导的关爱和重用。文联是一个群团组织,当时有领导与同事劝穆陶说:“卫生局是机关,你从党政机关往群团部门调,合算吗?你可要想好啊。”
  “我不想当官,只想写东西。”穆陶这样回答着别人对他的关怀,毫不迟疑地走上了他的文学之路。调入文联之后,他先后担任了办公室副主任、文联秘书长。1997年潍坊市作家协会成立,穆陶又担任了首届作协主席。
  《屈原》等忧患之作雅俗共赏
  穆陶的第一部以章回体完成的《红颜怨》于1988年出版面世,就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印行20万册风靡一时,并获“泰山文艺奖”。文艺评论家陈荒煤、著名作家陈白尘、杭州大学教授吴秀明等专门撰写了评论《红颜怨》的文章,认为穆陶把我国长篇小说的优秀传统和现代小说的艺术手法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一种符合我们民族审美观念并为当代读者乐于接受的雅俗共赏的小说形式。
  穆陶完成长篇历史小说《屈原》后,韩国方面获悉了这一消息,及时跟出版社联系购买版权,第一时间在韩国出版了韩文版的《屈原》。对于《屈原》一书,学术界认为:“穆陶的《屈原》,是自《桃花扇》《李自成》以来,又一部有着里程碑意义的文学作品,与郭沫若的话剧《屈原》一脉相承又有所发展和创造。”
  《红颜怨》风靡一时
  穆陶写《红颜怨》缘于看完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后,觉得像吴三桂那种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牺牲民族国家利益的人,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祸害。于是,穆陶萌生了要以这个历史故事来写一部历史长篇小说的念头,将明清之际这一段关于国家兴亡令人悲恨痛绝的历史,连同名姬陈圆圆沉浮哀惋的命运一起写出来。
  陈圆圆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原是苏州城里的一名妓女,先是钟情于诗人冒襄,后又被国丈田弘遇仗势掳去京城,当作礼物献给了崇祯皇帝,旋被逐出宫门,贬为婢女,不久又被送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为妾。李自成的农民军攻进北京,陈圆圆又落入农民军之手。因此,吴三桂为她而降清,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使满族入主中原三百年,于是陈圆圆也如妲己、杨贵妃一样,成为亡国的祸水。但穆陶认为,这个女子的一生关联了帝王将相、联系着国家命运,“祸水”的罪名不应该由她承载。因此,他决定为这个弱女子翻案昭雪。虽然此前已有了吴梅村的长诗《圆圆曲》、丁传靖的戏曲《沧桑艳》等为陈圆圆说公道话的作品,但穆陶却以他擅于阴柔之美的艺术之笔,有声有色地写出了陈圆圆哀艳凄苦的一生。
  他的第一部以章回体完成的《红颜怨》,于1988年出版面世,就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印行20万册风靡一时,并获“泰山文艺奖”。文艺评论家陈荒煤、著名作家陈白尘、杭州大学教授吴秀明等专门撰写了评论《红颜怨》的文章,认为穆陶把我国长篇小说的优秀传统和现代小说的艺术手法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一种符合我们民族审美观念并为当代读者乐于接受的雅俗共赏的小说形式。
  《林则徐》获全国“八五”优秀长篇小说奖
  1995年,在香港回归之前,穆陶创作出版了反映鸦片战争的长篇历史小说《林则徐》。这是建国后第二部塑造林则徐这个爱国主义典型人物的文艺作品。第一部是1958年由叶元编剧的电影《林则徐》,虽然该片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但在人物刻画上却存在周扬所说的“写得简单”的问题。创作鸦片战争三部曲第一部《林则徐》时,穆陶运用了深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林则徐性格的主导特征进行了深入刻画。在书中,穆陶用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以缴烟销烟、虎门之战为高潮,疏密相间、正写与烘托结合,举重若轻地成功描写,成就了这一部使人读之泣下、思之激愤的悲剧之作。
  在这部作品的写作中,穆陶查阅了大量有关鸦片战争的资料,做了详实的笔记,还把作品中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贯穿的几条线列在纸上,做到胸有成竹、下笔有序。穆陶夜以继日地写作,有时白天事务多,无法下笔,只好在晚上加班,一个通宵就能写出1万多字,最终在香港回归之前的1995年完成了这部描写民族英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充满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的力作。
  对此,陈荒煤评价说,这部作品“不仅着力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而且极力去刻画众多的人物,特别是和主要人物命运相关的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从而使读者全方位、多层次、多侧面地去审视那纷纭复杂的历史全貌,为林则徐树起了一个符合历史真实的、生动感人的、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这)是一部具有真实力量和美的文学作品。”1998年《林则徐》获全国“八五”优秀长篇小说奖。
  写毕《林则徐》之后,穆陶意犹未尽,他又继续追溯清朝一步步败退沉沦、一步步丧权失地的过程,反思一百多年前那场民族悲剧的必然性和历史根源,集数年之功力,完成了鸦片战争三部曲第二部《落日》。
  《落日》于1998年出版,在鸦片战争背景下,主要描写了朝廷的腐败和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的抗争,反映了清朝末年复杂严峻的社会现实。
  在书中,穆陶以入骨三分的文笔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就会亡国”的历史事实,写的虽然是一百多年前鸦片战争中的故事,但历史与现实并没有隔绝,他把当代人的情感、企冀、理想同历史联系起来,引人反省。
  《屈原》摘得台湾“罗贯中历史长篇小说大奖”
  提及屈原,人们脑海中反射出的词汇往往是“离骚”、“婵娟”与“悲剧”。《史记》中记载过屈原,郭沫若描写过屈原,也拍过屈原的影视……然而,真正全面记录屈原的事业、爱情与命运的文学作品却是穆陶历时三年写就的20万字的《屈原》。
  穆陶告诉记者,之前自己有写屈原的想法已经好多年了,原来是打算将屈原的一生贯穿于秦、楚、齐三国之间的人事关联和政治风云的变幻之中来写的,一共80万字分上下两部,但由于屈原生活的时代远在两千多年以前,当时的社会状况,诸如礼仪制度、人情风貌、流风民俗等,文献载言不详,其生平事迹仅司马迁《史记》和刘向《新序》中留下了简略的记载,再没有更多参考价值的史料。因此,穆陶一直迟疑不敢动笔。
  在犹豫期间,穆陶将身心沉入到了《楚辞》的研读中。在研读过程里,他时时想到作为作品主体的屈原,为什么要写这篇作品,写这篇作品时的思想状态和生活处境是怎样的。穆陶读《楚辞》,既作为文学来读,又作为历史来读。他希望从这里读出历史的信息,发掘出人之灵魂的潜流,从屈原的作品中对其写作时的思想状态和生活处境有个大体的了解。
  在写作过程中,穆陶又觉得人物太多情节繁杂,有一种沉冗之感,写到20万字时便觉得故事已经到了高潮,屈原的悲剧人生该落幕了,于是决然收笔杀青。
  《屈原》一完稿,台湾就抢先一步捷足先登,为穆陶出版了繁体版的《屈原》,此书一出版就摘得了台湾最新一届“罗贯中历史长篇小说奖”。台湾的罗贯中大奖面对全球华人每三年评一次,这届共有两部长篇历史小说获奖,繁体版的《屈原》排名第一。
  在这部书中,穆陶用大量的笔墨强化描述了屈原这个人物,为他塑造的是一个英雄形象,在他身上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英雄气概。这种英雄气概不像武侠剧那样刀光血影,但是气壮山河。
  穆陶说:“我的目的是在书中还我们的民族英雄以真实的形象!郁达夫在鲁迅追悼会上说过一句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却不知道敬重和爱戴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民族。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
  之后,《屈原》简体版本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油墨飘香未绝,一些导演已开始与穆陶联系购买其《屈原》的影视版权。此后不久,韩国出版了《屈原》的韩文版本。
  接着,《屈原》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连载,产生了广泛影响。学术界认为:“穆陶的《屈原》,是自《桃花扇》《李自成》以来,又一部有着里程碑意义的文学作品,与郭沫若的话剧《屈原》一脉相承又有所发展和创造。”
  穆陶曾写过一首《自述诗并序》,述其情怀与写作经历:“余生也寒素,性体孤陋,学业未成,抱椠[qiàn]涂鸦。幽寂如涧边之草,流年贻虚度之恨。宁信天下为公,不忘真善至上。位卑忧国,唯凭一枝颓笔;才疏怀远,独爱九畹兰若。读书写字,陋室自鸣而已。若夫虎门烈火,彰显乎中华国威;戊戌风云,酝酿于南海笔下。忆昔思今,感慨系之,由是成篇,以寄胸襟。《红颜怨》、《涧边文丛》、《孽海情》、《落日》、《林则徐》、《屈原》,皆忧患之作也。化意于句中,谨以自励。
  红颜讴歌姑妄听,涧边野草怜青峰。
  多情孽海凝孤愤,逝水流年愧此生。
  残照飞霞追落日,惊涛骇浪警远钟。
  沉吟千载屈原赋,万木萧萧肝胆倾。”
  穆陶文学创作的成功,除了思想因素之外,还与他的勤奋好学有关。他耽爱文史,熟读《史记》、《汉书》,早年在读了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和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之后,对儒、墨、老、庄诸子之学深入涉猎,奠定了自己的学养基础。他以自己的审美理念,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生美好的追求与关怀。
  剧本《龙的年》拍成电影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莫言在读了韩钟亮写的《散香》后,曾评价说:《散香》分明是个异端,其语言有鲜明特色,句子简练而短促,富有节奏感,人物的内心活动大幅度的跳跃,拓展的生活面很宽,因之小说的内涵也就较之其他篇什要丰富得多。《散香》是新鲜的,是一个进入别样天地的洞口,要是沿着《散香》的路子往前走,那是完全有可能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发展成一种风格的。
  从诸城大地上走出来的韩钟亮,以创作相声、戏剧、故事之类为起点进入文坛,先是处女作《拜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接着,剧本《龙之年》在潍坊拍成电影,宣扬了我们潍坊的“风筝文化”,是潍坊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潍坊“风筝文化”的电影……
  小说处女作《拜年》登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45年12月出生在诸城市昌城镇乔家巴山村的韩钟亮,虽出身农家,但自小酷爱文艺,14岁时就创作出了《爱社如家》的小戏,还在全县汇演中获了奖。1964年,他考入山东大学,学的是哲学专业,却时常“客串”中文,不时去听中文系老先生的讲座。他是校宣传队活跃分子,负责编写节目,还一度担任过队长。
  他大学毕业时正值“文革”,被分到部队劳动锻炼,并已被解放军总后勤部选中,却因社会关系上一点历史问题政审未能过关,结果被取消了参军资格,无奈回到母校——诸城二中当了政治教员。可巧当时的县革委宣传处正缺能写会画的人才,故而不久他就被借调去“帮工”。后来,韩钟亮自己要求调入了文化馆。从此,他骑着自行车下乡采访,搞宣传队,画宣传画,写节目,编戏,成为骨干人才。
  1972年,韩钟亮创作的中型话剧《第一炉铁水》参加昌潍地区文艺汇演一炮打红。此后他凭借自己的才华,被借调到昌潍地区文教处创作组从事文艺创作,并于1973年正式调入昌潍地区艺术馆。翌年,他创作的相声《百花丛中》在地区和全省汇演中连续获奖,之后该相声还获得了参加全国曲艺调演的机会。那时,韩钟亮曾被调往省里修改自己的作品。
  期间,韩钟亮曾经带着《百花丛中》前往北京,找到马季和刚从“牛棚”解放出来的诸城老乡、老曲艺家陶钝请教。但不曾想到,后来在全国曲艺调演期间,山东曲艺代表团将陶钝请进京西宾馆对参演节目提供意见时,不料此事惹恼了江青,她火冒三丈,竟当场停止了包括《百花丛中》在内的所有节目的演出。后来“四人帮”又把陶钝打回了牛棚,从而制造了当时有名的“陶钝事件”。韩钟亮应该是这一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之一。
  韩钟亮以创作相声、戏剧、故事之类为起点进入文坛,很长一段时间他负责全昌潍地区的曲艺工作,主要抓创作辅导,带起了一大批曲艺作家。当时昌潍的曲艺创作在全省都很有名。从1978年开始,他的个人创作转向小说,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其小说处女作《拜年》塑造了一位敢于跟“极左思潮”顶着干的地委书记的高大形象,这一形象使人联想到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厂长,然而《乔厂长上任记》是在《拜年》出版后的第二年才问世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的。
  《拜年》所表达的主题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它在不经意间引起了全国文学界的关注。小说先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接着入选建国30周年《山东三十年短篇小说选》。在当时,一位新作者的小说能在中央台播出,这种情况实属罕见。此后,《文艺报》在述评该年度全国小说收获时,《拜年》被予以推介和评论。继《拜年》之后,韩钟亮又发表了《民办车间主任》、《喀尼阿兰蜂群》、《虎骨》、《中秋蟹儿肥》等一大批小说,遂受到省作家协会的重视,使他成为当时全省的重点青年作家之一。此外,1981年韩钟亮与人合写的新故事《书记盖房》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在山东电视台播出。此作还成为了高校编写的写作课教材的范文。
  《龙的年》在潍坊拍成电影,宣传风筝文化
  1987年9月,由韩钟亮主笔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龙的年》,经西安电影制片厂报请国家文化部电影局批准,决定投入拍摄。该剧的时代背景是1940年(农历龙年)硝烟弥漫的老潍县城,讲述的是龙年的春节前后,在山东潍县,“风筝王”杜溪春、“刺绣王”明月、核雕大师考超然等一帮民间艺人,与日寇和汉奸们英勇抗争的故事。故事的大致梗概:驻潍县的日军少佐佐佐木,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即暗中挑选最优秀的民间艺人,准备把他们偷偷运往日本,参加为天皇陛下祝寿的活动。于是住在状元街上的保安团长洪奇才,邀请艺人们到他门上舞龙以驱赶“晦气”,然而艺人们却通过舞龙,大长了穷苦人的志气并灭了汉奸的威风;尔后日寇又组织所谓体现“亲善”、“共荣”的风筝赛,结果年轻的“风筝王”大显身手,他乘鸢击鼓,振奋民心……后来,艺人们被关押起来,准备押送东洋。但是,在一次奇特的狱中舞龙活动中,他们与山上的抗日游击队里应外合,智胜敌人,解放自己,终于一起走进深山……《龙的年》通过一群“小人物”的群体形象,坚挺起“龙”的脊梁,把中华民族内在的神韵和风骨表现得酣畅淋漓,是在一个老的抗战题材上具有新的独到的一次探索,也是潍坊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潍坊“风筝文化”的电影。
  为此,导演张子恩迅即赶到潍坊,在潍城、青州、寒亭、临朐、昌邑和五莲等地选定了外景;同时还联系当地驻军,搭建临时摄影棚。1987年12月中旬,剧组大部人马乘火车浩浩荡荡抵达潍坊,仅设备、道具、灯光、服装等物品就拉了五六车皮。
  当时的市委领导非常重视,时任副书记的齐乃贵亲自过问,时任副秘书长的李国忠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及当地驻军,在人力(如群众演员)、物力(如艺术风筝、嵌银家具等)和场地使用上给予支持。此外,潍坊工艺美术界几位“大师”级老人,如考功卿、孙永春、田翔千、郝桂君,都成为演员们的“师傅”,担当了该剧不挂名的“顾问”。
  1988年春节,戊辰“龙年”来临的时候,拍摄进入了最紧张的阶段。此时《龙的年》已更名为《神凤威龙》,拍摄的重头戏是土匪“紫面太岁”绑架洪府小姐洪素琴,并将其装入口袋,扛进他侄子“风筝王”杜溪春家中之后的那一组镜头,张子恩导演特意安排在龙年的除夕之夜来完成。那一夜,韩钟亮陪着齐乃贵同志和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任柏榴同志,到剧组驻地进行慰问。
  慰问结束,男女主角孙松和高宝宝相继进入摄影棚里。据说鉴于当时所用胶片系从美国进口,价钱昂贵,必须十分珍惜;剧组的设备也相对简陋,只有一架机器,而不能像好莱坞那样同时从不同角度,开动数部机器。只好拍拍停停,不断变换机位,致使演员的表演不能一气呵成。尽管演员孙松的感情十分投入,但架不住眼泪流了又干,干了又流,后来折腾得连一滴也流不出。至于演洪小姐的高宝宝,恰巧属龙,想不到在她24岁本命年的头一天,竟被一次次装进口袋,而且一次次狠狠地摔到地上……
  这年5月,《神凤威龙》剧组在潍坊杀青,因为错过了“档期”,其公映时间大概拖延了七八个月,因而并没有原先预计的那样“火”。
  尽管如此,它毕竟是一部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之作,所以十几年之后,它仍能作为爱国教育的文艺作品,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起到警世的“历史教材”的作用。
  莫言称《散香》是异端
  第一次读《散香》时我上高一,那时学校里发给我们一套《潍坊古今诗文选》,其中就有《散香》。我在阅读时感觉其叙事、绘景、描人、状物非常真实感人,当读到“父亲那双开绽的老山鞋”和“老罗匠死的地方距我散香之处并不远”时,我的眼睛两次潮湿了。不久前,当我重读《散香》时,我的眼睛再次潮湿了。
  当听韩钟亮谈起他这篇25年前的旧作时,才知道《散香》来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是韩钟亮认识的一位著名京剧演员,她从小被父亲卖进了戏班,后来成了名角,在跟家人失去联系多年后,一位老人突然来剧团找她,自称是她的父亲。可是,这位“父亲”讲叙的海边生活与女演员童年的南方生活却不在一个记忆里。韩钟亮被这件事感动了,嘘唏之余决定把女演员与她“真假父亲”的悲剧性遭遇写成小说。但在落笔时,他独具匠心地打破常规,将一个完完整整的故事全然“切割”,以主人公杜宛秋的情绪发展为脉络,将“切割”开的故事片段像使唤机器零件一样重新组装起来,讲叙了一个让人揪心和唏嘘不已的故事。这样一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就完全颠倒了,为了将这些散乱的故事片段收拢起来,韩钟亮又虚构了一条虚线,和“真假父亲”的实线相结合,吸引读者透过“舞台”观察社会,又透过社会回思“舞台”,从而表达了一种博爱的心怀。
  《散香》于1987年在大型文学丛刊《当代》发表,其以独特的思维、结构和浓重的民俗氛围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和好评。有评论家认为,韩钟亮有意把散文笔法和气韵引用进小说创作,使文采流溢,意境蕴藉,有关民情风俗画的写意挥毫,更平添了小说民族化的感人氛围。对此,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莫言说:“《散香》分明是个异端,其语言有鲜明特色,句子简练而短促,富有节奏感,人物的内心活动大幅度的跳跃,拓展的生活面很宽,因之小说的内涵也就较之其他篇什要丰富得多。《散香》是新鲜的,是一个进入别样天地的洞口,要是沿着《散香》的路子往前走,那是完全有可能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发展成一种风格的。《散香》证明了韩钟亮用另一种声音唱歌的潜力,但他只唱了一声便嘎然而止,为此我感到一丝遗憾。”
  “事业型作家”为人做嫁衣
  1984年夏天,韩钟亮受命筹建潍坊市文联,以一种“为他人做嫁衣”的精神,为培养当地作家,繁荣文学事业,活跃文坛,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心血。为了创办严肃文学杂志《风筝都》,在一分钱经费都没有的情况下,凭着他们几个人的辛勤努力,不仅解决了资金的困难,而且在通俗刊物浪潮的冲击下,还坚持住了高品位艺术作品的一方净土。为了向名家约稿,他曾专门去西安拜访贾平凹,争取《废都》在《风筝都》上首发。另外,还联系了全国大量的顶尖级的作家、艺术家和实力派新人。《风筝都》上一时名家名作云集,从而成为省内颇具影响力的一份文学刊物。
  筹建市文联,发起创办《风筝都》
  1984年夏天,韩钟亮受命筹建潍坊市文联,任主持工作的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后,其个人的文学创作受时间精力等影响,发表作品相对而言越来越少了。
  因当时文联白手起家,条件极其困难,韩钟亮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事务性的工作上。筹建伊始,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兵买马”。当时潍坊从事文艺工作的才俊大都分布在不同的县区和市直部门,譬如著名辣椒诗人陈显荣在艺术馆,写历史小说的穆陶在卫生局,因小说《选》等闻名的王良瑛则在诸城县文化馆。如果说陈显荣等进文联是“顺理成章”,但调其他几位还是动了不少脑筋。除了从艺术馆整体调入的陈显荣、王耀东、陈作诗,还有单独调入的穆陶、王良瑛、庄悦广、李万信、刘志平等,使当时的文联人才济济,堪称“一时之盛”。可以说,韩钟亮和他们那一代人,对新时期全潍坊市的文学事业起到了“基石”的作用,即便在今天其作用仍不可低估。
  在上世纪90年代,韩钟亮又发起创办了严肃文学杂志《风筝都》。在一分钱经费都没有的情况下,凭着他们几个人的辛勤努力,不仅解决了资金的困难,而且在通俗刊物浪潮的冲击下,还坚持住了高品位艺术作品的一方净土。刊物人手虽少,却办得十分出色,不但发表本地大量业余作者的作品,陆续推出一些新人,而且还联系了全国大量的顶尖级的作家、艺术家和实力派新人。如臧克家、屠岸、莫言、李存葆、峻青、贾平凹、陈忠实、冯骥才、刘大为、王蒙、李国文、汪曾祺、从维熙、张洁、刘锡城、马萧萧、粱晓声、周梅森、王安忆、张炜、王希坚、冯德英、苗得雨、马瑞芳、刘玉堂、李贯通、张继……都在刊物上发表过作品。《风筝都》上一时名家名作云集,这又是值得怀念的一道亮丽风景。
  韩钟亮以一种“为他人做嫁衣”的精神,为培养当地作家,繁荣文学事业,活跃文坛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刊物办得有声有色了,可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自己的创作。自1986年出版与他人合作的长篇小说《唐赛儿》后,文友们就很少读到他的新作品了。而这正是他创作精力最旺盛的年龄段,对他本人来说,确实是不小的损失,尽管如此,可他无怨无悔。
  两只风筝“换”来贾平凹《废都》
  要说在《风筝都》上发稿的名人,首先是莫言(中篇小说《白棉花》),第二位则是贾平凹,其实西安那边韩钟亮首先想到的是路遥。他回忆说,大概是1986年底,他创作电影剧本《神凤威龙》(《龙的年》)时,曾去西安电影厂修改剧本,那次借机专门拜访并结识了路遥。1991年春天,韩钟亮带上四只潍坊风筝又去了西安。他先拿着其中的两只找到路遥约稿,但遗憾的是路遥患上不治之症,虽承诺说“有稿一定给你”,可最终没能“兑现”。他又拿着其余两只风筝,想找贾平凹为《风筝都》约稿。可他找到贾平凹的家时不料却扑了个空,只见家里只有其当时的妻子韩素芳,贾平凹却不在。就在韩钟亮失望惆怅之时,突然眼前一亮。他发现贾平凹的书桌上有一摞书稿,用镇纸压着,近前一看,露出来的稿纸上赫然写着《废都》(中篇小说)。
  韩钟亮拿起书稿翻阅起来,越看越激动。此时,韩素芳在一边说:“这是平凹新写的书稿,他一写完就病倒了。”韩钟亮一看书稿,就喜欢上了,决定无论如何要争取在《风筝都》上首发《废都》。他从韩素芳处打听到贾平凹住在南郊传染病医院,就连忙赶到那里,可是病房里却没有贾平凹的影子。正在韩钟亮焦急万分之时,病房里的另一位病人向他透露了贾平凹的行踪,使韩钟亮顺利在一护士家里找到了贾平凹,并送上了他带去的两只潍坊风筝。见面问完病情,韩钟亮就亮出来此行的目的——为《风筝都》约稿,并且指名就要《废都》。贾平凹笑着说:“怎么我刚完稿,你就……”在韩钟亮的一片诚心的感染下,贾平凹最终答应《废都》先在《风筝都》上首发。
  得到贾平凹的首肯后,韩钟亮又马不停蹄地找到韩素芳,将《废都》的手稿拿到复印店里复印了一本,当时复印店的人见是贾平凹的书稿,还误以为韩钟亮就是贾平凹呢。
  韩钟亮从西安带回《废都》的复印件后,立即发排校对,使贾平凹的中篇小说《废都》首先在《风筝都》上刊发了,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很多人都佩服地朝韩钟亮伸出大拇指。此后,在韩钟亮的努力争取之下,还有好多名家的新作陆续在《风筝都》上刊发,使《风筝都》的品味和知名度大大提高,从而成为省内颇具影响力的一份文学刊物。
  退居二线著长篇
  大概是1997年,无意仕途的韩钟亮主动将“身份”离开“行政”,从此安心靠业务职称吃饭。两年后,他从文联副主席的位置上退居二线。从此他才真正有了更多创作时间,并致力于历史长篇小说的创作。有了早先(1986年)长篇小说《唐赛儿》的成功尝试,退下来的韩钟亮,应黑龙江出版社之邀创作了“中国著名帝王书系”之一的《永乐皇帝》,上下两部,共60多万字。此书发行面很广,在社会上评价极好;不久又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列入“影响中国历史的著名帝王大系”之一《永乐大帝》再版,使该书的社会关注度再次提高。
  之后,韩钟亮的长篇小说创作欲望愈加强烈,又先后出版了70万字的《曹操》、26万字的《貂蝉》等长篇历史小说。他从而完成了从短篇小说到中篇小说再到长篇小说的转型,真正成为了文学写作的多面手。
  韩钟亮的作品在创作形式上多种多样,有相声、对口快板、唱词、山东快书,有散文、杂文、小说、故事、童话,还有电视剧本、电影剧本、报告文学等等,可谓十八般武艺,他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是地地道道的“杂家”,如峻青说的“作家应当多几套笔墨”。作家一般都有自己较固定的艺术领域,韩钟亮的笔却驰骋在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的各个领域。洪秀全、唐赛儿、曹操、现代工人、现代农民、企业家、民间艺术家……三教九流在他的笔下一一放出异彩。
  韩钟亮说:“我当初选择了文化,或者说文艺,是无悔的也是正确的选择。说是作家,其实是杂家,是普通的文化工作者,还是献给了群众文化事业的。盘点这大半生的个人创作,收效确实不大,聊可自慰的是做了一些服务性工作,再是结交了许许多多的好人,许许多多良师益友,他们真挚的友情是我的财富的重要一部分……”
  看看名家们如何说他仨
  忍痛割舍绘画,爱上了诗的陈显荣;从小受爷爷熏陶弃医从文的穆陶;以创作相声、戏剧、故事之类为起点进入文坛的韩钟亮,他们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坚守在文学的道路上。他们热爱生活,学养深厚,通过自己的方式,将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名家和评论家眼里,他们观察深邃、探微揭幽,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
  陈显荣创造了一系列活生生的类型形象
  陈显荣以写抒情诗起步,以写讽刺诗闻名,对他的讽刺诗,诸多名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著名诗人、原《诗刊》主编邹获帆在诗评《读陈显荣的讽刺诗》中评论说,这些讽刺诗,概括了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体制上的某些不健全,而予以形象化。我想它虽是讽刺某些落后现象,而实际是为改革、开放唱赞歌,是为促进改革、开放而呼吁的。正如作者带一点自白的诗《讽刺诗的本质是爱》所写的:“诗人热爱生活/才鞭挞落后的东西”。
  诗评家郑乃臧在专著《诗苑折枝》中评论:为什么像陈显荣的《辣椒歌》这样的作品一经发表,就不胫而走,为人们争相传阅?就因为人民内部的讽刺诗能针砭时弊,推动生活前进!这一类作品,群众读了,有的为之喷饭,有的忍俊不禁,有的则发出会心的微笑……例如《辣椒歌·电话怕》一诗,没有粉饰,没有做作,没有卖弄,没有陪衬拖带,朴朴实实的几笔略带夸张的白描,人物的特点就如通过放大镜一样,一下子突现在我们面前……作者善于艺术概括,形象才有典型性。唯其有代表性、典型性,群众才觉得熟悉觉得有的放矢,读起来有无穷滋味。
  在诗评家任重远看来,陈显荣讽刺诗的最大成功,在于创造了一系列活生生的类型形象。鲁迅先生谈他自己的杂文,有“砭痼弊常取类型”之说。类型形象是社会上某一类人的共同特征的艺术概括,是一种集合形象。成功的类型形象,往往典型形象和象征形象的意味兼而有之:陈显荣讽刺诗的类型形象总有几十个之多,其中尤以大大小小的官僚形象和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形象最引入注目。这些形象都是活泼泼的,有血有肉,读来让你感到他们一一“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对于陈显荣的抒情诗,《黄河诗报》总编王竞成则评论说:“在此,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抒情诗和哲理诗就像一坛老酒,在岁月厚积之下散发出甘美而醇郁的气息。他也进行旧体诗词和儿童诗的创作,以区区之见,无论何种类型的诗,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显示出自一位优秀诗人的手笔。他的作品中从无芜杂之感,也没有晦黯颓废之色,更少有敷衍赘尤之句。诗意明朗,语句精炼,思想性突出,于技法上也时有创新。我们惊喜于他所创造的诗意与这个时代的合拍性,惊喜于年轻的读者读他的诗而依然感到新鲜美好。我们在他的诗中,不仅读到他的豪放,他的沉郁,他的婉约,他的敏锐和从容,我们也读到他的正直和阳光,爱与智慧。”
  穆陶是历史小说创作中的“婉约派”作家
  在著名文艺理论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及中国作协副主席陈荒煤眼里,穆陶的《林则徐》作为反映鸦片战争三部曲的第一部,的确是一部成功的佳作!它既为下两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也可以说开拓了长篇小说反映历史真实的新的途径。这部小说既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更加激励人民深化改革,进行四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也有利于国际间和平友人——愿了解中华民族的广大朋友来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真相,这都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林则徐》的成功,它首先是对林则徐这位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英雄树起了一个符合历史真实的、生动感人的、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同时,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生动地表现禁烟运动中广泛社会现象与涉及到的人物:上至道光皇帝,下至大臣、文人、学子、侠女、义士……直至平民百姓、普通士兵。这说明,禁烟运动的成功,不仅是与林则徐个人命运息息相关,而且更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兴亡的大事,它牵动千千万万激荡的心灵。所以,《林则徐》的出版,无论是对于促进爱国主义的教育,还是促进长篇小说的健康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文学理论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宋遂良说,就艺术风格而言,穆陶可以算作历史小说创作中的“婉约派”,这不仅因为他的作品塑造了众多善良美丽珍情重义的女性和风流倜傥多愁善感的文人,而且还因为他善于营造一种典雅的历史氛围,在黍离之悲、国家之恨的抒写中飘溢着几缕书香剑气,显示着传统文化中怨而不怒的一面。
  歌颂爱国主义和人格完美是穆陶历史小说的总主题。但穆陶进入他的主题不取英雄史观,而是一种平民视角。在他的小说中,最常见的是佳人、才子和下层侠士这三类人物。如陈圆圆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一生交往接触的都是如崇祯、李自成、吴三桂等主宰一个时期历史的关键人物,还有钱谦益、吴梅村、冒襄等显赫一时的文坛领袖,这个女子关联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被人认为是与妲己一样的“红颜祸水”。为此,穆陶创作《红颜怨》为这个弱女子翻案昭雪。虽然此前已有了吴梅村的长诗《圆圆曲》、丁传靖的戏曲《沧桑艳》等为陈圆圆说公道话的作品,但穆陶却以他描绘阴柔之美的艺术才能,详细地、有声有色地写出了陈圆圆哀艳凄苦的一生。
  学者、教授、曾任香港作家联会创会会长的曾敏之说,具有才、学、识深厚学养的穆陶,以他的观察深邃、探微揭幽的功夫和文采斐然的笔致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屈原》,艺术地再现了屈原伟大爱国的一生,是一部有着里程碑意义的文学作品。他在小说中既体现了史的内容,忠实于历史,又能够将史的内容与现实的感情融为一体,从而使古今的隔阂与时空的寥廓,变得不再遥远和陌生。
  从《屈原》中还可以看到,穆陶是以现代艺术手法为主来创作历史小说的。他特别注重文笔的凝重洗炼,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特征。精于概括提炼的穆陶把屈原一生的悲剧,熔铸成一部20万字的作品,其驾驭文字的艺术功力,不能不令人佩服。
  韩钟亮是执着于文学的多面手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莫言与韩钟亮相识,是在1986年的夏天。十年的时间里,交往很多。在莫言眼里,韩钟亮是对文学十分执着的作家,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之余,一直笔耕不辍,精神可嘉。
  莫言说,在韩钟亮的早期作品里,透露出了他对人民的感情和他对时代潮流的敏感。当然,也透露出了他的扎实的文学功底和他编构故事的才华。
  《板桥居士》等作品在未发表前莫言就读过,当时即感到韩钟亮在进入90年代后,依然沿袭着他的写实风格。他有些过分地追求语言的朴实直白和故事的戏剧性效果,莫言说这大概与他深受民间曲艺形式的影响有关。这种写法虽然有些不合潮流,但也很难说没有价值。其实小说的最朴素的本意就是写故事给人看。他的小说好读、有趣,包涵了一种中小城市“官场”的幽默。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李存葆也说,韩钟亮的小说很耐读,因为他的这些作品都来自扎扎实实的生活,他不仅熟悉各级干部,也深谙农村中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生活。文学史“血的蒸汽和真声音的佳作”,韩钟亮的小说谋篇布局各异,表现手法多样,有的含蓄,有的深沉,有的如同抒情诗,但我以为最难能可贵的是,韩钟亮能用广博而至真的爱去拥抱人生,去温暖这个世界。
  小说中成功的人物形象,往往包容着并远远大于作家所要表达的哲理。作为一个小说家,韩钟亮非常善于塑造人物,有时仅仅一两个情节,廖廖几句对话,人物便呼之欲出。
  韩钟亮文化功底深厚,他不禁熟悉传统话本小说和世界古典名著,对当今小说走向也一目了然,因而他创作中能接受八面来风。他的小说充溢着幽默感,不仅有幽默的情节,幽默的人物,幽默的语言也随处可见,这些幽默中都有着文化的含量,因而显得高雅不俗。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在山东同辈作家中,韩钟亮的语言是值得称道的。只是因公务缠身,也因“为他人做嫁衣”之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自己的创作。不然,凭韩钟亮的生活积累和才气,他会为社会奉献出更精美更厚重的作品。
  本版由 秦子虚 整理
  本期图片 秦子虚 提供(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