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19 15:50
鄌郚总编

潍阳十景

  潍阳十景
  时间:2012年3月4日 作者:刘督宽陈瑞曾
  潍县也称潍阳,古为北海郡,后为潍州,明初降州为县,史称“东莱首邑”。潍县虽无名山大川,但流经域内的大小河流,滋润着这一方土地;连绵起伏的丘陵小山,错落地点缀在县城周边。山水形胜之处,留有历代名人许多传闻遗迹,形成了独具地方人文特色的自然景观。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潍阳十景”——东园早春、南溪垂钓、麓台秋月、石桥漱玉、玉清烟晓、西山霁雪、孤峰夕照、青阳晴眺、北楼晓钟、塔山望日。待到河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让我们循着古人留下的诗词,结伴而行,寻芳探胜。
  ............................................................................
  东园早春
  东园早春
  张起岩
  春到东园景物幽,
  小桃破萼柳丝柔。
  好邀诗友联诗句,
  信步携筇试一游。
  潍县令侯抒愫作记介绍十景形成原委
  潍阳十景即东园早春,南溪垂钓,西山霁雪,孤峰夕照,麓台秋月,玉清烟晓,石桥漱玉,青阳晴眺,北楼晓钟,塔山望日。康熙五年至九年(1666—1670),曾任潍县令的河南襄城人侯抒愫,写过一篇《潍阳十景小记》,说明了十景形成的原委:
  “按潍本北海郡,形胜甲东莱,尤多先圣贤遗迹焉。除沧海大观为东府所共,其余山如程苻、孤峯(同“峰”),水如南溪、白狼,胜概如石桥、青阳楼,先圣贤如伯夷待清之孤山,太公避纣之南溪,管幼安(即管宁)挥金不顾之东园,马丹阳(即马钰)修道升仙之玉清宫,汉平津侯(即公孙弘)读书之麓台,王伟元(即王裒,póu)授生徒废《蓼莪》诗之故宅,王彦方(即王烈)遗布于盗牛者之旧闾,是皆廉顽立懦为百世师者。有元张状元(即张起岩,1285-1353)于中标为八景,复缀以诗,虽犹有缺略,然表见者已八九也。复有石田先生(未查到相关资料)为十景图,以一时泼墨遂成不朽。有十景诗而山川生色,有十景图而十景生色。余令斯邑,政暇揽胜,念胜概遗迹有湮没而不彰者,守土者之责也,故表而著之,以示来兹。”
  这位县官“表而著之”的意思,就是人文与自然相结合形成了潍县的许多景点,元代状元张起岩从中标出八个景点命题作了诗,又有石田先生凑足十个景点并绘了图,于是有了这潍阳十景。张起岩是饱学之士,中状元前曾在此地做过官。他以诗人的审美情趣,为散布在全境内的山水形胜之处写了意境高远的赞歌,引领着人们以思古之幽情,领略自然造化之美妙,赞美潍县是宜居宜游的胜地。启发了那一时代的主政者,不断地加以维护、修缮和美化。如县令侯抒愫所说,“念胜概遗迹有湮没而不彰者,守土者之责也,故表而著之,以示来兹”。以后又有邑人郭汝龙重绘了潍阳十景,载于乾隆《潍县志》。郭汝龙,字乾五,一生潜心画法,为胶州高凤翰所称许。
  《潍阳十景》中的前八景,是以张起岩的诗而确定的。我们在确认这八景的名称时,也应当以康熙志《艺文志》所载张起岩八景诗的诗题作为景点的名称,“西山霁雪”、“孤峰夕照”、“青阳晴眺”均是康熙志《艺文志》所载。但在康熙志《舆图》载石田先生所绘之景点图中,“西山霁雪”却作“西山晴雪”,“孤峰夕照”作“孤山晚照”,“青阳晴眺”作“青杨晴眺”,乾隆志载郭汝龙之景点图亦因袭沿用;而康熙志在《形胜》的记载中,既不是“孤峰夕照”,也不是“孤山晚照”,而成了“孤山夕照”,因而造成了这几处景点名称的不统一。细审张起岩的八景诗题中,无一个重字,若改“孤峰”为“孤山”,则重一“山”字,这说明张起岩遣词造句十分严谨。而“晴雪”与“霁雪”,虽含义大体相同,但“霁”字是“雨、雪停止,天放晴”的意思(见《新华字典》),较“晴”字更委婉恰切而富文采,而“晴雪”与“晴眺”又重一“晴”字;至于“夕照”与“晚照”之差异,则看有“夕阳”而无“晚阳”,有“晚霞”而无“夕霞”之说,其义自明。张起岩采用“夕照”,意即夕阳(而非晚霞)斜照中的孤峰,才是景色最美的时刻。另外,对于“青阳晴眺”和“青杨晴眺”,张起岩是亲登青阳亭感而赋诗的,不会把亭的名称记错;把“阳”字改为“杨”字,既无典所据,又无修辞意义,当是后人因谐音而致误。明乎此,本文中文与图名称的不对应处也就了然了。
  县令东园迎春,彩杖鞭策土牛以劝农耕
  康熙《潍县志》载:“东园在治东一里许,首春之时,县宰土牛彩杖迎春于此。其地草木有菲蒙之态,比他处先畅。”开春时,制造土牛,好让县令在东园的迎春活动中用彩杖鞭策它,用以规劝农耕,同时也象征着春耕的开始。
  那时,东关还没有城墙,所以说在县治东一里许。《潍县志稿》说,“按东园在今东关升曦门外迤北东堰上,旧有春帝庙已废。旧传为管宁、华歆(平原人)割席地。以二人占籍推之,必不在是。”这推测意在指明,管宁与华歆“割席绝交”和“挥金不顾”的故事发生在东园是附会之说。
  其实,这只是一个说明管、华二人品德不同的故事,虽广为流传,但均未指明发生于何地,《辞海》有关词条也是如此。“挥金不顾”说的是,管宁和华歆一块儿锄地,锄出一块金子,管宁像看到瓦砾一样,拨到一边,华歆却拾起看了看,才又丢下,有贪财之意。
  《潍县志稿》还认为东园“比他处先畅”(早逢春)是无稽之谈。而在张起岩的诗中,并不含以上二意,写的只是东园早春景色优美,引发了诗人到此春游作诗的兴趣。这已足可吸引游客了,无须再加附会与穿凿的介绍。
  ◎相关链接
  王彦方遗布于盗牛者
  “小记”中提到了若干先贤名人,如伯夷、姜太公、管宁、马丹阳、公孙弘、王裒、王彦方等。其中,王彦方在潍之“旧闾”,不知在何处,与哪个景点有关。
  王彦方名烈,乾隆《潍县志》中载有管宁、邴原、王烈的小传,称他们都是三国时北海人;曾因避战乱一同到了辽东,受到辽东王公孙度优礼相待(与《资治通鉴》相同)。
  然而,有的史书则说王彦方是太原人、平原人(何说为准待考)。
  王彦方品德高尚,称著乡里,有“王彦方化乡里之风,是从德义中立脚”之说。他“隐居不仕,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别人“从善远恶”。
  “遗布于盗牛者”故事是,有人偷了别人家的牛,被人抓住,要施以惩罚。盗牛者泣求,怎么惩罚都接受,就是别让王彦方知道此事。王彦方听到后说,“怕我知道,是有知耻改悔之意”,遂派人去向失主致谢,请求放了他,并赠给盗牛者一块布,鼓励他好好做人。不久,有一老人在路上掉了一柄宝剑,拾到的人一直等在那里,傍晚时,老人寻到这里,找回了宝剑,非常高兴地跑去告诉了王彦方。王托人访查,得知就是那个偷牛的青年。
  乡邻间有了争执,撕扭着要去找王彦方评理,往往走到半路或看到王彦方的家门,就互相松手,各自认错,羞于让王彦方知道。公孙度以昆弟之礼请王彦方做长史,他皆坚辞不就。
  南溪垂钓
  南溪垂钓
  张起岩
  垂柳阴阴蘸碧溪,
  溪边钓叟坐台矶。
  是非拨置纶竿外,
  闲看沙头白鹭飞。
  张起岩诗写 姜太公垂钓
  康熙《潍县志》载:“溪在东南五十里,昔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垂钓于此,其溪亦名渭水,有钓台旧迹犹存,双趺宛然(盘膝而坐,两脚踝之印清晰可见)。”
  《潍县乡土志》说,渭水溪源出曹村社之石埠山下金龙口,东流经吕望社之三岔河庄、车留庄,又东至夹河套庄入潍水,约行三十里。
  这是一条不大的溪流,却因姜太公躲避商纣王的暴政曾居于此地而得名为渭水,所在的社区亦名曰吕望社,附近有太公堂,还有太公的钓鱼台,谁若不信,钓台上至今还有当年磨下的脚印为证。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张起岩信了。张起岩,字梦臣,号华峰,祖籍山东章丘。宋、元烽烟骤起时,为避战乱而举家由章丘迁禹城。高祖张迪,曾是割据山东的元帅张荣的右监军;曾祖张福为济南路军队将领;祖父张铎任东昌隶事判官;父亲张范,四川行省儒学副提举。张起岩从小随父在任职地读书,少年时即有文声。
  张起岩在诗中只第一句写了这里的景色,另三句全写的太公在此钓鱼时的悠然神态。静坐垂钓,把尘世的纷争和现实的是非,都拨置于钓竿之外,潇洒地边钓鱼边欣赏柳丝垂拂碧溪,白鹭时起时落的美景。人文掌故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确是好诗。
  至于太公是避纣还是封齐后曾居于此处,史家尚有争论,我们暂且不管它。而张起岩的诗才,的确让这条小小的溪流出了大名。
  元朝首次科举考试,张起岩中状元
  元朝建立之初,尚未恢复科考之前,朝廷选拔官吏,主要是靠荫庇(父祖有功,其子孙也被封官)和察举(考察推荐)。
  出生于仕宦门第的张起岩,自幼聪颖过人,在其父精心培育下,十几岁即成为饱学多才之士,20岁便被察举,成为福山县学教谕。这年,福山突遭蝗灾,县尹下乡灭蝗,政务由张起岩“暂代”。他兢兢业业,明断是非,公平公正,各项政务处理得当。吏民皆喜,舆论说:“张起岩这样的人才,如果做了正式县尹,将是地方之福。”后经察举,张起岩擢升为正式县尹,任职安丘县。张起岩按期赴任,其家室也随之迁于安丘。这一阶段,张起岩还担任过“北海吏”(见《元重修龙泉院碑》),北海即后来的潍县。
  元延佑三年(1316),皇帝下诏举行第一次开科取士。张起岩通过乡试、会试后,参加了在京城大都举行的御试(即殿试),一举夺魁成为汉族状元。当时汉人还受歧视,只能做左榜(古礼右为上)状元。但仁宗皇帝了解到他与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虽为巧合,但常对其另眼看待。张起岩先授登州知事,后改授集贤修撰、国子博士、国子监丞、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母丧丁忧期满,回大都,出任监察御史,又升为中书右司员外郎。文宗时,张起岩任燕王府司马,升礼部尚书。
  张起岩忠正刚直,无私无畏,任人唯贤,从不搞朋党宗派,使用或推荐人才,敢于据实直言。后来的《元史》描述说他:“面如紫琼,美髯方颐,而眉目清扬可观,望而知为雅量君子”,“及其临政决议,意所背乡(向),屹若泰山,不可回夺”。
  张起岩病逝时,除书籍外别无余财
  元至正三年(1343),元顺帝下诏修撰辽、金、宋三史,张起岩史学渊博而成为翰林院修史班子的总裁官之一。历时三年,辽、金、宋三史编成;元顺帝又诏修后妃及功臣列传,张起岩仍为总裁官。修史过程中,他尊重史实,坚持原则,客观公正,一丝不苟。后妃及功臣列传修成时,他已经65岁,遂告老还乡,不复仕。3年后,张起岩病逝于禹城,家中除书籍外,别无余财。张起岩有文集《金陵集》、《华峰漫稿》、《华峰类稿》等著作传世。
  张起岩的书法,功底深厚,尤精篆、隶,《赠季境诗》是其书法代表作。他的字上石的很多,如济南舜园内之石碑,安徽涡阳城北天静宫的“敕建天静宫兴造碑”,河南巩义的“清河郡侯张思忠神道碑”等。
  张起岩的诗作也极负盛名,即使是即兴之作,也都极具才情。潍县人特别感谢他在700年前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八景”诗。景因诗成,赏景品诗。众人皆叹服他的诗艺才华,那时,他还不到30岁。
  ◎相关链接
  蛇入榻下,母亲惊而诞起岩
  关于张起岩的出生,《元史》中有一段记载。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三月的一天,张范夫人丘氏临盆,忽见一长蛇蜿然入室,钻入榻下。一家人惊恐万状,紧急搜索,却已不见了蛇的踪迹。惊魂未定,丘氏产一男婴,就是张起岩。事有凑巧,就在张起岩出生的当天,元朝皇孙爱育黎拔力八达诞生于儒州,日后竟继皇帝位,是为仁宗。时人附会说,一龙一蛇相伴而来,此子(指张起岩)必当大贵,而为朝廷栋梁。此故事确有记载,权且“姑妄言之姑听之”。
  麓台秋月
  麓台秋月
  张起岩
  银河漾漾净天街,
  碧月辉辉照麓台,
  台上读书燕太子,
  清光依旧向人来。
  天仙之攸宅 人间之胜概
  康熙《潍县志》载:麓台“在潍县治西南二十里,台高可以远眺,台下有池,澄清如练。每至秋夕,月印寒潭,台光相映。与他处不同,汉公孙弘别业(即别墅),又燕慕容太子读书于此,今碣(石碑)尚存”。《潍县志稿》载:“潍州北海县西南距城半舍地,有村曰望留,土风繁夥,地脉肥沃,亦州境之胜焉。有台拔出,名曰麓台,上有殿堂巍然,其来旧矣。其台周围景物清幽,非他处所及。巉(chán)巉而立者,台半之山也;澄澄而练净者,台下之泉也。虚檐峻宇,幽窗静户,适当乎山光水色之间,真天仙之攸宅,人间之胜概焉。”
  麓台在今潍城西南12公里的浮烟山东麓,台高约7米,面积约400平方米。台上树木葱翠,幽窗静户,台下有半亩方塘的补生泉,清凛澄澈。古来就环境清幽,景色优美,并有书塾供学子攻读。西汉丞相公孙弘,南燕太子慕容超都曾在此读过书,使麓台扬名在外。每当秋月扬辉,天地澄明,银河漾漾,四野静谧,登此台者,莫不神清气爽,思绪万千。赞造化之神秀,念天地之悠悠,羡才俊之辈出,衍文脉以绵绵。人文与自然相融,历史与现实交汇,景则更美,兴则更浓,饱学多才的张起岩能不情动于中,感发于外,赋诗抒怀吗?一首《麓台秋月》,让后来人也感慨系之!
  公孙弘麓台潜心读书,40岁时成饱学之士
  史书记载:最早在麓台读书的大名人是公孙弘。公孙弘(公元前200年-前121年),原籍齐郡菑川薛国(今寿光市)人。少时家贫,无钱读书,牧猪为生。成人后,公孙弘当过狱吏,因目不识丁,惹出过许多麻烦。由此,来到浮烟山的麓台潜心读书,40岁时,成了饱学之士。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朝廷广招贤良文士,公孙弘被举荐征为博士,时已60岁。公孙弘曾奉命出使匈奴,协调两国关系,完成任务后回到长安。武帝认为他并非得力之人而不被重用,他告病返乡。到了66岁,公孙弘再次被举荐入朝,先为博士,因其学识渊博,尤善答辩,口才极佳,在武帝面前圆滑应对,得到武帝赏识,擢升左内史,又升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元朔六年(前123年)公孙弘擢升丞相,封平津侯。公孙弘在任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奉为国策。公孙弘积极提倡儒学,首次开科取士,创办东阁学士府第,建议设立五经博士,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
  公孙弘在史学、书画上也有建树,著有《公孙弘》10篇,载《汉书·艺文志》。汉元狩二年(前121)三月,公孙弘病故,遗嘱归葬在当年他曾经放牧和读书的麓台所在之浮烟山下。
  南燕慕容超麓台读书,继位后成“桀纣之王”
  张起岩在诗句中提到的燕太子,复姓慕容,名超,字祖明,鲜卑人,是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原来是南北朝时代十六国之一的后燕国丞相慕容德的侄子,从小过着游牧流浪生活。隆安二年(398),后燕为北魏所灭,慕容德在固安(山东益都)自立为南燕国王,慕容超被立为太子,送来麓台读书。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慕容超继位南燕,改元太上。
  素有“金刀太子”之称的慕容超在位6年,终日行围射猎、游山玩水、宠幸权臣、妄杀无辜。一次,他问大臣封庆“朕于百王可方谁(你觉得,我像历史上的那位皇上啊)?”封庆脱口而出说:“桀纣之王”。慕容超心中恼怒,封庆若不是先帝托孤之臣,也就被慕容超杀掉了。公元409年,慕容超不顾臣下的劝阻,又贸然对外出兵,激化了与东晋的矛盾,这年6月,南燕与东晋在临朐决战,南燕失败,义熙六年(410)慕容超在广固被擒,后被杀于南京。
  刘应节出资建起麓台书院,悉心培育学子
  明嘉靖年间,当地少年刘应节,曾在麓台攻读,嘉靖十六年中进士,在总督蓟、辽、保定军务期间,曾督修长城1200余里。后刘应节累被晋升,在抗击倭寇,巩固边防,治理漕运,选拔将才等方面,多有建树,官至工部、刑部尚书,成为嘉靖、隆庆、万历三代朝廷重臣。刘应节致仕回来,卖掉了城里的家园,回到自己开蒙之地景色幽雅的麓台,出资建起了麓台书院,“集郡邑之秀亲课督之”。一连10多年,刘应节传道、授业、解惑,建立了良好的学风,悉心培育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子。“麓台课艺”成为一时佳话,载入张昭潜《重修潍阳碑记》中。
  麓台书院人才辈出
  刘应节嗣后,小刘应节40岁的麓台村人、明万历进士高桂(1557-1629)和刘应节的五世孙、康熙进士刘以贵,在外地做官归里,都曾到麓台任教。清乾隆年间,昌乐名儒闫循观、闫循中、闫学尹,潍县的高士韩梦周、高守训也相继讲学于麓台。书院在倡资扩建后,乾隆年间,校舍可容学子百数十人,又置学田数十亩,以资助贫困师生。麓台书院建有“讲会”制度,师生学术思想活跃,论辩答疑,境界开阔,教学相长。
  闫循观(1724-1769),字怀庭,号伊蒿,昌乐河头乡黎家村人,乾隆进士。在此讲学期间,着力著述,其《尚书读记》、《春秋一得》、《困勉斋私记》、《西涧草堂诗集》等,后来全部收入《四库全书》。
  幼年曾经受到郑板桥青睐、资助的贫困学子韩梦周(1729-1798),乾隆二十二年(1757)中进士,到安徽来安做官,颇有政声。韩梦周归里后,应邀进山,在麓台书院教书讲学。他“以存养为根本,省察为修治,穷理为门户”,笃守程朱理学,是当时潍县古文派的代表人物。韩梦周在麓台一呆就是27年,惠及学子无数。其著述如《韩梦周易解》、《中庸解》、《大学解》、《理堂文集》、《理堂诗集》等,传世评价极高。后人把闫循观与韩梦周并称为“山左二巨儒”。高桂、刘以贵、阎循观、韩梦周都是先在麓台书院读书,做官后,又回麓台书院任教,足见他们对丕振学风、培养人才的执着和对麓台书院的深厚感情。
  麓台书院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治学原则,辈出的优秀人才,成为山东著名的学府。由此,书院吸引了无数高官显贵,如宗人府府承、都察院左副都御使掖县毛式郇,协办大学士、咸丰皇帝的恩师、滨州杜受田及其子,潍县大名鼎鼎的协办大学士陈官俊等,更有清廷派来的学使及山东学政,都相继前来视察、取经并选拔人才。潍县历代都有学者名人到麓台来观光、游学,并写了不少诗词,如刘廷锡《夜饮麓台》:“草树萧森古台外,崔嵬正与西山对。公孙牧豕杂樵渔,海岸云深雨滂沛。台上读书夜未央,松风谡谡闻天籁。逢时作相位平津,人去台空月还在。”邢国玺的《雨中游麓台四韵》(选其一):“四载尘劳吏,于今游麓台。俗颜何处涤,胜地此中开。知己欣时髦,相携话酒怀。会心不在远,鱼鸟真悠哉。”
  直到光绪二年,清廷诏令改书院为学堂,具有400多年历史的麓台书院才为新兴的学堂所取代。斗转星移,如今原麓台书院旧址上,潍坊医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正吸引着各地学子。昔日的麓台,今又书声琅琅。先贤开创的麓台文明,将发扬光大;“清光依旧向人来”的愿望,一代代的潍坊人,都会以事实做出“千古楼台万古月,更有明贤几度来”的回答。
  石桥漱玉
  石桥漱玉
  张起岩
  潍水潺潺渡虹桥,
  水声相激韵琼瑶。
  倚筇听罢精神爽,
  暂把心中郁闷消。
  水石相击发出悦耳玲珑声
  康熙《潍县志》载:“桥在县治东门外,水声潺潺,漱激于石,其声琮琤(cóngchēng,玉声,用来形容水石碰击的声音),如摇环佩。”乾隆志沿用此说,《潍县志稿》在“附录旧志十景”的“石桥漱玉”条中说:刘以贵以为卧龙桥,康乾二志均以东门外白狼河桥当之。
  张起岩潍阳八景中,惟有《石桥漱玉》诗是以景色中传来的声音,作为景点的美之所在,这是他独到的创意;但以“漱玉”一词来形容水石相击发出悦耳的玲珑声,却不是他的首创。古代就有“泉流漱石,声若击玉”的诗句。如晋陆机《招隐》诗:“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唐方干《叙龙瑞观胜异寄于尊师》诗:“夜溪漱玉常堪听,仙树垂珠可要攀。”
  “漱玉”一词,其实是从“枕流漱石”典故中演化出来而广为习用的。据《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孙楚,字子荆,晋时人,才华出众,性格豁达)年少时欲隐(隐居)。语(对……说)王武子(王济)‘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这本是强辩之词,后人借此将它转化为有清除烦躁杂念、励人心志含义的词相沿用,而不仅仅是比喻水石相击的声音了。
  从以上引用的诗句和典故中,可进一步领略张起岩在优美抒情的诗句中,寄托着洗耳励志、振作精神、消除杂念、提升思想境界的寓意,让我们领略到这位才子的深厚学养和高雅情怀。
  漱玉石桥位于东门外白狼河上
  张起岩在“石桥漱玉”中,开端写的是“潍水潺潺渡虹桥”,此处之潍水,自然不是潍县与昌邑搭界的潍河,而应是对于当时州治北海(今潍城)县城东门外的白狼河的泛指。对此,康熙、乾隆两《潍县志》中,既点出了石桥在城东门外白狼河上,其潍阳十景中《石桥漱玉》图上,又绘有城门、城墙的形象。《潍县志稿》卷十《营缮志·桥梁表》记载,朝阳门外石桥,“金大定六年(1166年),僧本敬建,五百余年倾圮(pǐ,坍塌)无迹,县人陈调元(1595-1684,康熙《潍县志》的总纂)又倡议建造石桥三十余空,今圮”。生于元代的张起岩(1285-1353),其诗中的桥,当是僧本敬建在东门外白狼河上的、那时还完好的那座跨河如“虹”的石桥。
  古人在十分喜爱这首诗的同时,也曾考究过诗中所写漱玉的石桥,是不是在东门外白狼河上?其中就有清代潍县学者刘以贵。刘以贵字沧岚,刘应节的五世孙,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任过广西苍梧县知县,40岁致仕后,在麓台书院讲学。有著述《藜乘集》、《古本周易16卷》及《析疑20卷》等传世,本人入《清史·列传》。他以为漱玉的石桥是城西北二里的卧龙桥(见刘撰写《重修三官庙碑记》,此庙在崔家庄,碑文已佚)。刘以贵在世时所修的康熙志和后来的乾隆志都未采其说,《潍县志稿》虽载有这一说法,但还是以康、乾二志为据,做出了“均以白狼河当之”的论断。
  保安桥重现过石桥漱玉景观
  石桥漱玉的桥以及后来在此处所建之桥,是城里东关的交通要道,每天人来人往,早年石桥漱玉的景观,人们不会忘记。直到在民国年间,还有不少家长和小学的老师,把《石桥漱玉》当作乡土教材或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使其了解家乡的美好,引起他们的怀思与向往。但那时这一景观早已消失。民国二十二年(1933)前,县城东门外原来石桥漱玉的白狼河上,只有一座临时搭起的木板桥,为防大雨时发河水冲垮,每年端午节前拆除,中秋节后再搭起来,既非石桥,更不“漱玉”。而在东关通济门外,清光绪年间的小石桥,水从桥空穿过,冲刷着散落河中的碎石,略可作漱玉观,但在民国二十二年,已改建为长75米、有15空的钢筋混凝土的中水位桥;小石桥以北的大石桥,自康熙二十七年(1688)建成,屡经重修直到1985年改建,其历史虽然最久,但这里的白狼河面宽而水流平稳,也不漱玉。再就是奎文门外的保安桥了。此桥是民国十二年(1923),由乡人丁玉堂倡资募集27705枚京钱建成的,长16丈(50余米)、宽7尺2寸,有41空的石桥。这里河床自然地形坡度较大、清澈激荡的河水,穿过这些跨度不足1米的桥空,水击桥石,跌宕流入桥下的坑洼,发出阵阵声响,恰似重现了石桥漱玉景观。聊胜于无吧,日常里,闲暇无事的大人、小孩,常在保安桥的北沿,伫立观赏那晶莹的浪花,静听那漱玉般的悦耳声音,各自品味“水声相激韵琼瑶”的乐趣。
  胶济铁路通车后,白狼河上架起了第一座现代化的铁路高架桥梁;1933年,县城东门外石桥漱玉原址处建成了轰动一时的钢筋混凝土的朝阳大桥。新中国成立后,潍坊市区白狼河段的桥梁建设日新月异,所有桥梁都经过了扩建改建,在方便交通的同时,也平添了现代化城市风采。又因气候变化,河道水源不足,那小桥流水、石桥漱玉的景观,在市区河道上已很难再现。
  时代变了,石桥漱玉的美景并没有完全退出人们的记忆。近年来,在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中,市面坊间又有了以雕刻、国画、书法等多种形式再现石桥漱玉的艺术作品。让现代人回思张起岩诗中那令人神爽、解闷的意境,领略家乡过去的美好,以奋起精神,为振兴潍坊而赶上时代的脚步。
  玉清烟晓
  玉清烟晓
  张起岩
  琳宇清幽近水涯
  凌云烟霭杂朝霞
  殿坛金碧相辉映
  一段丹青景最佳
  玉清宫创建年代三说并存,各有依据
  康熙《潍县志》载:“宫在县治北二里许。马丹阳(马钰,号丹阳,烟台牟平人,全真教掌教)邱长春(丘处机)尝(曾)修道于此。每早瑞烟笼罩,霏微万状。”
  潍县古来坛观寺庙很多。道教寺观规模最大、声名最高的就是玉清宫。
  玉清宫俗称北宫,东距白浪河不远。一般认定为由尹清和创建,初为道观,元武宗三年(1310)扩而为宫。而玉清宫中有一通记载修建玉清宫的石碑,其时间却是宋哲宗(1086-1100)初年;刘鸿翱《重修玉清宫碑记》中又说:“玉清宫建于东晋升平间(357-361)。”
  玉清宫的创建年代,三说并存,各有依据。但从历史角度理解,道教历史久远,其教义广为各界信众,包括朝廷(如汉、唐的皇帝)所接受而奉行,古北海、潍州治所附近创建一座够档次的道教寺观,也在情理之中。现在的文史爱好者大都认为,玉清宫在金大定以前即已存在,是可信的。
  尹清和所建之玉清宫一直存留下来,并不断扩充修建,成为山东道教圣地,在后人心目中,这就是古来就有的玉清宫了。张起岩看到时,已经是“凌云烟霭杂朝霞”,“殿坛金碧相辉映”,庄严秀丽如画。遂引发诗兴,写下了《玉清烟晓》优美诗篇,为这一道教圣地平添了诗情画意,不独道教信众,连文人墨客也“心向往之”了。至于这个后来的玉清宫和以前的玉清宫是什么关系,史书未记,也无人能说得清。
  尹清和建玉清观,百年后扩为玉清宫
  尹清和(1169-1251),名志平,字太和,道号清和,山东掖县(今山东莱州)人,14岁时,遇上全真教道士马钰,跟随马钰学道。
  金明昌辛亥(1191年),尹清和徒步到栖霞拜见了道教大师丘处机,成为大师弟子,虔诚学道。康熙、乾隆《潍县志》都记载了尹清和和玉清观(宫)的关系。其大意说:尹志平一日杖屐过潍,有道教信徒、世袭千户完颜龙虎迎接并十分诚恳地说:“我家的东苑,地面宽阔,花木繁茂,我愿施舍出来当作道观,请师父做住持。"尹清和见完颜公如此诚恳,遂住了下来。第二年,经朝廷赐名为玉清观。尹清和在玉清观做住持20年(未记载他曾修建),元太祖(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尹清和随从丘处机应诏北上,十七年在大雪山之阳,随其师为成吉思汗三次讲道,后被授予清和大师称号留在燕京。元太祖二十二年七月四日,丘处机仙逝,尹成为元初道家全真教第二代宗师。
  一百年后的元武宗三年(1310),玉清观扩建为玉清宫,第一殿是“大通明殿”,内塑四大天王立像;第二殿为“玉宝殿”,塑玉皇大帝坐像。两旁为东西配殿,有药王殿,关帝殿。第三殿为“三清殿”,塑三清真人坐像。右厢真武殿,左厢七真殿。
  明清两代,玉清宫屡经扩建、大修。如明万历年间潍县居士、名贾徐从瑾,用自己的沃田置换扩展了玉清宫前的空地10余亩,栽植名柏三百余株,玉清宫的殿宇钟楼,遂掩映于“龙枝虬干,森郁参天”的氛围中,更有了名刹古寺的气派。乾隆时知县郑板桥、韩光德等都曾倡资整修。直到民国年间,人们见到的玉清宫还是十分壮观。大门以南建有鹦哥架式石坊,上刻“玉清宫”三个大字。石坊背面书有“大造之门”四字。石坊以北三百米即是玉清官大门,呈八字形,四周的红墙周长约500余米。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在这里设据点,大肆砍伐树木修建碉堡,战败后,偌大的玉清宫残破不堪,一片狼藉。解放后,玉清宫改建为聋哑学校,后拆除。
  大师论道名流驻足石碑如林
  玉清宫在历史上曾有许多名人驻足、流连,这里文脉绵绵、石碑如林。大师丘长春、真人马丹阳、大师李真常等都曾到这里寓居、论道、阐教、练养。丘处机书写的马丹阳《归山操》石碑,其弟子陈时可说,大师“笔力劲健,气质浑厚,深得晋人之妙处,片言只字,时人宝之若良金美玉”。示唐括夫人《满庭芳》词碑,是马丹阳过潍时,对时在潍州的申国公太夫人之女、大丞相文正公之妹唐括夫人的论道教言,其大旨为“锁心猿意马之狂纵,练清静无为之妙用”,意在用全真教义对贵妇人进行开导规劝。明万历《潍县志》的作者、两淮盐运使刘廷锡用“微言奥旨”四字,评价《归山操》、《满庭芳》论述道教教义之精辟。金道士谭处端所写的“龟蛇”碑,二字为象形体草书。飞动劲拔,凝神洒脱,一笔挥就。相传,道教认为北方之神为玄武,形象是龟蛇合体。谭处端书此二字意为敬玄武(道教祀玄武时以龟蛇二物之像置于其旁)。
  碑文上石的还有:明嘉靖乙未刘廷锡撰写的《重修玉清宫记》、《玉清宫诗碑》、清代名儒刘以贵、嘉庆进士、福建巡抚刘鸿翱等人撰写的重修碑文、文史学家张昭潜《跋金唐古夫人碑》等。近代曾在潍县引起轰动的是由江南名士胡天游撰文、潍县状元曹鸿勋书并记的《重修玉清宫碑铭》(即四面碑)。
  此碑暂不谈其渊博内涵,仅是曹鸿勋那俊秀苍劲、娴熟精绝、炉火纯青的书法,就吸引了八方文人学子,拓碑帖的人一年到头,四时不绝。可惜此碑毁于“文革”(2006年已由本市陈祖光、周庆元、丁宝泉、庄悦江诸先生重镌重建在潍坊众谊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内)。
  玉清宫每年的庙会日香火兴旺
  玉清宫直到民国年间,每逢初一、十五,都有老百姓前来烧香拜庙。每年阴历九月初九,是玉清宫的庙会日。到了这天,宫里的道人们,一大清早就将内内外外收拾一新。天亮后,点烛焚香,敲鼓鸣钟,恭迎香客。日出之后,善男信女三五成群从四面八方迤逦而来,进大殿上香膜拜,有许愿的、还愿的、拜干亲的,大都是祈求神灵保佑的,以女性最多。
  期间,形形色色的江湖艺人也来助兴、创收。他们当中有跑马卖解的、变戏法的、拉洋片的、说大鼓书的,不一而足。小商摊贩中,卖风车蝴蝶的,卖泥哨、泥孩子的,卖糖果、梨膏、欢喜团、吹糖稀人、卖糯米糕的,应有尽有。更有专门设坛宣讲道旨,奉劝人们行善的。也有为消解无聊到这里凑热闹、看光景的。讨饭的花郎,也会在这天前来,从善心人手中,得到更多的施舍。
  众多的香客为了向神灵表虔诚,往往毫不吝啬地花钱买供品、纸马、甚至捐赠善款。据说,庙会日也是道人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
  当我们解读了玉清宫的过去和现在,了解了发生在那里的那些故事和它曾有的兴盛和辉煌,留在心中的,仿佛也是“一段”最佳的历史画卷;而现实的玉清宫,确如“烟霭”般,在历史的演进中“凌云”消散了。由此,重读张起岩的《玉清烟晓》诗,逾觉得意味隽永。
  西山霁雪
  西山霁雪
  张起岩
  绕云冬雪冻风残,
  一带西山尽可观。
  楼上凭栏凝望处,
  嶙峋高列玉屏寒。
  西山雪景如座座玉屏风
  康熙《潍县志》载:“山在县治西二十里,群峰崪嵂(zú lǜ,高峻)天表。雪晴后,但见瑶圃环绕,晶光射人,诚一时之奇观也。《潍县志稿》说,山在今昌乐境内(潍县为潍州时,辖昌邑、昌乐二县)。
  张起岩任“北海吏”时,为寻访胜景,足迹踏遍辖区全境。他耐着严冬酷寒,巡访到城西二十里以外,发现了西山一带的雪景之美。连日的冬雪,给山川大地披上了银装。站在高处望去,云雾缭绕中的西山群峰,巉(chán)峻错落,犹如参差排列着一座座玉屏风,皎洁晶莹,阳光中闪射着耀眼的光华,瑰丽多彩,蔚为奇观,真的是瑶圃环绕的人间仙境。普通的小山峦,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也会妆扮成迷人的景色,让人心花怒放,忘记了劳累与寒冷。
  孤峰夕照
  孤峰夕照
  张起岩
  一抹残阳映碧岑,
  孤峰倒影自成阴。
  牧童横笛归家去,
  鞭趁牛羊出远林。
  孤山曾是天旱祈雨的地方
  康熙《潍县志》载:“峰在县治西三十里,每雨后岚光成市,日夕之际,光射城郭。绿树丹崖遥映落晖,观者夺目,恍疑身在翠微中也。”《潍县志稿》说,山在昌乐县治东十里。
  老潍县人都知道,在旧时代,孤山曾是天旱祈雨的地方。峰峦秀拔,崖谷幽深,巍然高耸,墨绿苍翠。有山神庙,山神原封灵应侯,有灵验。相传商代伯夷曾居于此,山上曾有他的庙。刘廷锡《孤山怀古》有“孤竹风吹天地久,首阳气薄日星寒”诗句,他把孤山当作首阳山了。侯抒愫“十景小记”提到,“王伟元教授生徒废《蓼莪》诗之故宅。”这个王伟元,就是著名孝子王裒(póu)。他是三国时魏国城阳营陵人(址在今昌乐东南孤山附近)。其父王仪被晋文帝杀死,他终生不肯面西而坐,更不仕晋。他母亲生来胆小,尤怕打雷。死后,王裒将母葬于山林僻静之处。每遇风雨天气,雷声隆隆,他顶风冒雨,飞跑到母亲坟前,边哭拜边说,儿子王裒在这里陪伴,母亲不要害怕啊!王裒读《诗经》,每读到《蓼莪》篇“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句时,就泣不成声,反复吟诵,不能自已。因此,他的门生就废去了《蓼莪》诗,再不诵读了。
  孤山挺拔秀美,堪称一景;山神俗称孤山爷,向孤山爷祈雨,不管灵不灵验,确有其事。张起岩诗中写的孤山景色清幽,农家安乐。试看,牧童横笛,牛羊满山,夕阳照远林,扬鞭悠然归。这场景历来就是入诗入画的绝好题材。“鞭趁牛羊出远林”,诗人不但陶醉于眼前美景,似乎还听到了鞭声清脆,牧歌悠扬呢。
  青阳晴眺
  青阳晴眺
  张起岩
  秋风雨霁碧天凉,
  极目城楼逸兴长。
  几簇人家山色里,
  一川黍禾半苍黄。
  远眺之处一派静谧祥和景象
  康熙《潍县志》载:“楼在县后城垣上,高敞数丈,每晴明之候,文人墨客登眺于此,有如凌太空而极目河山之外。”《潍县志稿》说,亭在县政府后城上。明末知县周亮工督民破敌曾居于此。清道光间,知县事何镕重修。潍县人都知道早年县衙门后面北城墙上有一座“申冤楼”:相传民间有冤情不能上达,可登楼高喊冤枉,楼下县衙内的县官听到后,允许进大堂申诉。但从未听到或见到有伸冤事情的传闻和记载。这申冤楼就是青阳楼,也叫青阳亭,始建于何时,无考。其形状,康熙志载图是二层楼模样,乾隆志图则是双层顶的亭子;存世照片是圆顶方柱的高大凉亭,可能就是何镕重修后的青阳亭最后的留影,他还手书“青阳晴眺”匾额置于亭内。
  青阳亭的景观在于远眺,尤其在秋日雨后,天空澄明,无雾无尘,微风送爽,登临送目,城北一片旷野,遍地金黄的黍禾,一簇簇村树农家,依稀还能看到绿树红墙、殿角高耸的玉清宫。一派丰收安乐、静谧祥和的景象,谁不逸兴深长,感怀流连。不在亭而在景,张起岩写出了景点的迷人之处,畅抒了他对这一方热土的喜爱和赞美。
  北楼晓钟
  北楼晓钟
  陈调元
  四讫声闻出丽谯,悠悠断续晓风飘。
  九霄霆击鸣天籁,万并鲸音涌海潮。
  敲散晨星光落落,震斜银汉影迢迢。
  几多枕畔酣尘梦,明发惊醒气正朝。
  黎明敲钟叫醒酣睡梦中人
  乾隆《潍县志》载:“鲸音潮海,谯楼突空,声闻四达,闻者令人深省。”《民国志稿》说,钟系金大定(1161-1189年)时造,旧在撞钟院,后移于此。
  北楼就是北门城楼。大钟铸造极纯,音响洪亮,清晨敲钟,全城及四关皆能听到。原在撞钟院前街观音大士庵内,后移到城楼上成为早晨的报时钟。北门城楼和其他三座城楼的建筑模式规格都一样,独此成为景点,在于那座大钟的声音和作用。天黎明时敲起来,如“霆击鸣天籁”,“鲸音涌海潮”,把星星都震落了,银河也震斜了;四处都能听到,惊醒了酣睡的梦中人,睁眼一看,天已黎明,该起来劳作了。陈调元的诗作,夸张地写出了钟声的响亮与作用。
  张起岩只为八个景点命题作了诗,后来石田先生补上塔山望日和北楼晓钟两景并画了十景图,可惜没作诗。康熙志载有先贤为后两景写的若干首诗,但无与张起岩同样体裁的七言绝句,都是律诗或古风,且不都是七言。介绍这十大景,还是有诗有图为好;又因陈调元是康熙志的主修者,文名擅一时之盛,笔者遂采用了他写的两首。这样做未必恰当,所选也未必就是最好的。陈调元的两首诗,除体裁与张起岩的不同外,在风格、意境上也有差异,或许是时代、境界、文思的不同吧,陈的诗选词造语略显艰深,偏重于浪漫夸张以事渲染,读来颇有气势;张的诗格调恬淡质朴,贴近生活,语言清新流畅,读来亲切委婉,如身在其中。
  塔山望日
  塔山望日
  陈调元
  我闻岱岳颠,峨峨日观峰。
  塔山支分岱,崔嵬亦称雄。
  下临丹沂水,上与帝座通。
  天鸡鸣夜半,海水摇空濛。
  阳光地底出,倒影千虬龙。
  龙宫七十二,一一闪曈昽。
  金盘开翠霭,银浪磨青铜。
  扶桑挂旭彩,璇波蹙鳞红。
  行矣跨鹤背,弥节蓬莱东。
  夜半登峰顶可见阳光地底出
  康熙《潍县志》载:“山耸如塔,望海如镜,每夜候日出,金莲初涌,闪烁万状,尤矣奇观。”《潍县志稿》说,“山今已划归昌乐”。
  塔山在城东南四十里,《寰宇记》称其山形如塔而得名。又称溉源山,溉河又名东丹河、俗称虞河发源于此。传说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曾驻兵塔山,军纪严明从不扰民。后人为其建庙,一夜之间大显灵气,山体增高,遂改山名为灵山,今属坊子区。当年,创编第一部潍县志的刘廷锡致仕归里后就选住这里。刘应节以及后来人,都因他以平民身份,“良史之才”创修邑乘,为潍县的人文历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倍加感激和景仰。刘廷锡曾作塔山诗曰:“有客来寻漫叟居,塔山北麓是吾庐。呼童扫净青松影,玩鹤弹琴乐有余。”大概“来寻”之客,就是帮他完成潍县志并作了序的好友王渐吧,王随后作了一首次韵和诗说:“遥指青山欲卜居,青山旧有醉翁庐。晨光未上岚烟碧,知是先生晓梦余。”
  塔山峰体高耸,林木秀美。夜半登上峰顶等候日出,可以望见“阳光地底出,倒影千虬龙”,“金盘开翠霭,银浪磨铜镜”的壮丽景色,遥远的东方古国披上了旭日的彩霞,海水闪烁着红色鳞光,让人油然而生驾鹤飞去,驻留于蓬莱仙岛的情思与遐想。
  如今的灵山,已规划开发为市区主要的公墓园林,名曰“灵山仙庄”。
  本期图片由刘督宽翻拍(署名除外)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人文潍坊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