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25 22:17
鄌郚总编

益都县图志 人物志·续传(卷44)

  益都县图志 人物志·续传(卷44)
  邑前辈钟龙渊论作志之体曰:“宁宽勿苛,宁详勿略,则志与史固有殊矣。”夫太平无事,则论道德经纶,草昧则重事功。《旧志》列“事功”一门,于国初诸老无贬词,亦孔子取管仲之意也。《新府志》不为立传,其意何居?今分载之,以备观览,且使后之人,重其才而惜其遇也。若夫褒贬予夺,有国史在。(补)
  北齐 劼崔
  崔劼,字彦玄,本清河人。曾祖旷,南渡河,居青州之东。(按:
  《魏书》、《北史》崔觉传并云:居青州之时水。)时,宋氏于河南立冀州,置郡县,即为东清河郡人。(按:“郡”,疑“鄃”之误。)南县分易,更为南平原贝丘人也。(按:北齐并鄃入贝邱也,详《沿革》。)世为三齐大族。
  祖灵延,宋长广太守。父光,魏太保。
  劼,少而清虚寡欲,好学有家风。魏末,自开府行参军,历尚书仪曹郎、秘书丞,修《起居注》,中书侍郎。兴和三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于梁。天保初,以议禅代,除给事黄门侍郎,加国子祭酒,直内省,典机密。清俭勤慎,甚为齐文宣所知。拜南青州刺史,在任有政绩。皇建中,入为秘书监、齐州大中正,转鸿胪卿,迁并省度支尚书,俄授京省,寻转五兵尚书,监国史,在台阁之中,见称简正。武成之将禅后主,先以问劼,劼谏以为不可,由是忤意,出为南兖州刺史。代还,重为度支尚书、仪同三司,食文登县干。寻除中书令,加开府,待诏文林馆,监撰新书。遇病卒,时年六十六。赠齐州刺史、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贞”。
  初和士开擅朝,曲求物誉,诸公因此颇为子弟干禄,世门之冑,多处京官,而劼二子拱、撝并为外任。弟廓之从容谓劼曰:“拱、撝幸得不凡,何为不在省府之中、清华之所?而并出外藩,有损家世。”劼曰:“立身以来,耻以一言自达,今若进儿,与身何异。”卒无所求。
  闻者莫不叹服。劼常恨魏收书,欲更作编年纪,而才思竟不能就。
  拱,天统中,任城王湝丞相咨议参军、管记室,为扬州录事参军。
  廓之,沉隐有识量,以学业见称,自临水令,为琅邪王俨大司马西合祭酒,迁领军功曹参军。武平中卒。  (以《北齐书》及《北史》本传修)北齐 崔肇师
  崔肇师,魏尚书仆射亮之孙也。父士太,(按:《魏书》作士泰。)谏议大夫。肇师少时疏放,长遂变节,更成谨厚,涉猎经史,颇有文思。
  袭父爵乐陵男,释褐开府东阁祭酒,转司空外兵参军,迁大司马府记室参军。天平初,转通直侍郎,为尉劳青州使。至齐州界,为土贼崔迦叶等所虏,欲逼与同事。肇师执志不动,谕以祸福,贼遂舍之。仍巡慰青部而还。元象中,数以中舍人,接梁使。武定中,复兼中正员郎,送梁使徐州。还,敕修《起居注》。寻兼通直散骑常侍,聘梁副使。
  转中书舍人。肇师以从弟乾亨同居,事伯母甚谨。齐文襄尝言肇师合诛,左右问其故,曰:“崔鸿《十六国春秋》述诸僭伪而不及江东。”
  左右曰:“肇师与鸿别族。”乃止。天保初,以参定禅代礼仪,封襄城县男,仍兼中书侍郎。二年卒,时年四十九。始,邺下有薛生者,能相人,言赵彦琛当大贵。肇师因问己,答曰:“公门望虽高,爵位不及赵。”终如其言。(以《北齐书》及《北史》本传修)唐朝 王师范
  王师范,青州人。父敬武,隶平卢军为偏校,事节度使安师儒。
  中和中,盗发齐、棣间,(《旧五代史》本传曰:唐广明元年,无棣人洪霸郎合群盗于齐、棣间。)遣敬武击定。已还,即逐师儒,自为留后。时王铎方督诸道行营军复京师,因承制授敬武平卢节度使,趣其兵使西。及京师平,进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五代史》本传曰:巢贼犯长安,诸藩擅易主帅,敬武乃逐师儒,自为留后。王铎承制授以节钺,后以出师勤王功,加太尉、平章事。)龙纪元年卒。
  师范,年十六,自称留后,嗣领军。昭宗自以太子少师崔安潜领节度,师范拒命。时棣州刺史张蟾迎安潜,师范遣部将卢宏攻之,宏与蟾连和。师范以金啖之,曰:“君若顾先人,使不绝其祀,君之惠也。
  不然,愿死坟墓。”宏少之,不为备,师范伏兵迎于路,部将刘鄩斩宏,遂攻棣州。蟾请救于朱全忠,全忠驰使谕解。师范拔其城,斩蟾,而安潜不敢入。(《旧五代史》本传曰:师范年幼,三军推之为帅,棣州刺史张蟾叛于师范,不受节度,朝廷乃以崔安潜为平卢帅,师范拒命。张蟾迎安潜至郡,同讨师范。师范遣将卢宏将兵攻蟾,宏复叛,与蟾通谋,伪旋军,将袭青州。师范知之,遣重赂迎宏,谓之曰:“吾以先人之故,为军府所推,年方幼少,未能干事。如公以先人之故,令不乏祀,公之仁也。如以为难与成事,乞保首领,以守先人坟墓,亦惟命。”宏以师范年幼,必无能为,不为之备。师范伏兵要路,迎而享之,预谓纪纲刘鄩曰:“翼日卢宏至,尔即斩之,酬尔以军校。”
  鄩如其言,斩宏于座上,及同乱者数人。因戒厉士众,大行颁赏,与之誓约,自率之以攻棣州,擒张蟾,斩之。安潜遁还长安。  《五代史记》本传曰:昭宗乃拜师范为节度使。)
  师范喜儒学,(《旧五代史》本传曰:师范雅好儒术,少负纵横之学,故安民禁暴,各有方略,当时藩翰咸称之。  《五代史记》本传曰:师范颇好儒学,聚书至万卷,为政有威爱。) 谨孝,于法无所私。舅醉杀人,其家诉之,师范厚赂谢,诉者不置。师范曰:“法,非我敢乱。”乃抵舅罪。
  母恚之,师范立堂下,日三四至,不得见三年,拜省户外,不敢懈。
  (《金华子》曰:王师范性甚孝友,而执法不渝。其舅柴某,酒醉殴杀美人张氏,为其父诣州诉冤。师范以舅氏之故,不以部民目之,呼之为父,冀其可厚赂和解,勉慰重叠。其父确然曰:“骨肉至冤,惟在相公裁断尔。曰若必如是,即国法,予安敢乱之?”柴竟伏法。其母恚之,然亦不敢少责。至今,青州犹印卖公判焉。)以青州父母所籍,每县令至,具威仪入谒,令固辞,师范遣使挟坐,拜廷中乃出。或谏不可,答曰:“吾恭先世,且示子孙不忘本也。”(《金华子》曰:王师范镇青州,以其祖父版籍旧地,凡本县令新到,必备仪注,躬往投刺。县令畏惧出迎,不许之。师范令二三客将挟县令坐于厅上,命执事通曰:“百姓节度使王某参拜。”于庭中而出。县令惶恐,步随至府谢罪,加逊而遣之。从事多谏其非宜,请不行。师范曰:“以某之见,则不然,将所以荷国恩而敬念先世,示子孙不忘于本,故尔。”师范器宇英俊,短于宽恕,杀戮过差,人知其必败。)
  全忠已并郓州,遣兵攻师范,师范下之。(《旧五代史》本传曰:及太祖平兖、郓,遣朱友恭攻之,师范乞盟,遂与通好。)会全忠围凤翔,昭宗诏方镇赴难,以师范附全忠,命杨行密部将朱瑾攻青州,且欲代为平卢节度。师范闻之,哭曰:“吾为国守藩,君危不持,可乎?”乃与行密连盟。(《旧五代史》本传曰:天复元年冬,李茂贞劫迁车驾幸凤翔,韩全诲矫诏,令方镇出师赴难。诏至青州,师范承诏泣下曰:“吾辈为天子藩篱,君父有难,略无奋力者,皆强兵自卫,纵贼如此,使上失守宗祧,危而不持,是谁之过?吾今日成败以之!”乃发使通杨行密。)遣将张居厚、李彦威以甲槊二百舆绐为献者,及华州,先内十舆,阍人觉,众擐甲噪,杀全忠守将娄敬思。是时,崔允方在华,闭门拒战,执居厚送全忠。(《五代史记》本传曰:是时,梁已东下兖、郓,师范乃遣刘鄩与其弟师鲁分攻兖、密诸州,遣张居厚以壮士二百为舆夫,伏兵舆中,西驰梁军,称师范使者聘梁,因欲劫杀太祖。居厚至华州东城,华州将娄敬思疑其有异,剖舆视之,见其兵。
  居厚遂击杀敬恩,以兵攻西城,不克而反。)
  刘鄩袭兖州,入之。师范亦潜兵入河南,徐、沂、郓等十余州同日并发。全忠使从子友宁率军东讨。是时,帝还长安,故全忠并魏博军屯齐州。王茂章方以兵二万合师范弟师诲攻密州,破之,以张训为刺史。进攻沂州,败其兵,还青州,半舍而屯。友宁方攻博昌,未下,全忠督战急,友宁驱民十万,负木石,筑山临城中,城陷,屠老少投尸清水,遂围登州。茂章欲啖友宁,不肯救。未几,城破,友宁负胜攻别屯。茂章度汴军怠,与师范合击友宁于石楼,斩其首,传于行密。
  (《通鉴》曰:朱友宁拔临淄,抵青州城下,遣别将攻登、莱。淮南将王茂章会王师范弟莱州刺史师诲攻密州,拔之。六月乙亥,汴兵拔登州。师范帅登、莱兵拒朱友宁于石楼,为两栅。丙子夜,友宁击登州栅中,栅中告急,师范趣茂章出战,茂章按兵不动。友宁破登州栅,进攻莱州栅。比明,茂章度其兵力已疲,乃与师范合兵出战,大破之。友宁旁自峻阜驰骑赴敌,马仆,青州将张士枭斩之,传首淮南。两镇兵逐北至米河,俘斩万计,魏博之兵殆尽。)全忠怒,留杨师厚围青州,败师范兵于临朐,执诸将,又获其弟师克。是时,师范众尚十余万,诸将请决战,而师范以弟故,乃请降。
  (《五代史记》本传曰:友宁战死,复遣杨师厚攻之,屯于临朐。师范以兵逼之,师厚阳为怯,不敢出,间遣人阳言曰:“梁兵少,方乞兵于凤翔,今粮且绝,当还军。”师范以为然,乃遣师鲁悉兵攻之。师厚拒而不战,师鲁兵却,师厚追击至圣王山,师鲁大败,遂傅其城。而梁别将刘重霸下其棣州,师范乃请降。)全忠归其弟,假师范知节度留后事,师范献钱二十万缗以谢军。
  岁余,徙师范于汴,师范缟素请罪。全忠见以礼,表为河阳节度使。(《旧五代史》本传曰:师范令副使李嗣业乞降,太祖许之。岁余,遣李振权典青州事,因令师范举家徙汴。师范将至,缟素乘驴,请罪于太祖。太祖以礼待之,寻表为河阳节度使。会韩建移镇青州,太祖帐饯于郊,师范预焉。太祖谓建曰:“公顷在华阴,政事之暇,省览经籍,此亦士君子之大务。今之青土,政简务暇,可复修华阴之故事。”建撝谦而已。太祖又曰:“公读书必须精意,勿错用心。”太祖以师范好儒,前以青州叛,故以此言讥之。) 既受唐禅,友宁妻诉仇人于朝,乃族师范于洛阳。(《旧五代史》本传曰:太祖即位,征为金吾上将军。开平初,太祖封诸子为王,友宁妻号诉于太祖曰:“陛下化家为国,人人皆得封崇。妾夫早预艰难,粗立劳效,不幸师范反逆,亡夫横尸疆场。
  冤仇尚在朝廷,受陛下恩泽,亡夫何罪!”太祖凄然泣下曰:“几忘此贼。”即遣人族师范于洛阳。先是,有司坎第左,告之故。师范乃与家人宴,少长列坐,语使者曰:“死固不免,予惧坑之则昭穆失序,不可见先人地下。”
  酒行,以次受戮者二百人。
  (《新唐书》本传。  《旧五代史》本传曰:其弟师诲、兄师悦及儿侄二百口,咸尽戮焉。时使者宣诏讫,师范盛启宴席,令昆仲子弟列座,谓使者曰:
  “死者人所不能免,况有罪乎!然予惧坑尸于下,少长失序,有愧于先人。”行酒之次,令少长依次于坑所受戮,人士痛之。后唐同光三年三月,诏赠太尉。)北宋 许仲宣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汉乾佑中,登进士第,时年十八。周显德初,解褐授济阴主簿,考功员外郎张乂荐为淄州团练判官。宋初赴调,引对便殿。仲宣气貌雄伟,太祖悦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
  开宝四年,知荆南转运事。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续通鉴长编》曰:开宝七年,以太子中允知荆湖转运使,兼南面随军转运使。)南唐平,以漕挽功拜刑部郎中。中谢日,召升殿奖谕,赐绯。九年,诏知永兴军府事。
  太宗嗣位,迁兵部郎中,驿召赴阙,赐金紫。授西川转运使,属西南夷寇钞边境,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
  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交州即送款内附,遣使修贡。仲宣复上章待罪,帝嘉之。(《续通鉴长编》曰:太平兴国五年,交州节度使丁连死,连弟璇尚幼,嗣称节度行军司马、权领军府事。大将黎桓擅权树党,渐不可制。刼迁璇于别第,代总其众。知邕州侯仁宝上疏,言交州国乱,可取。上使兰州团练使孙全兴等讨之。六年,贼诈降,以诱仁宝。仁宝信之,遂为所害。时诸军冒炎瘴,又多死者。仲宣驰奏仁宝战没,且乞班师。不待报,即分屯诸州,开库赏赐,给其医药。谓人曰:“若待报,则此数万人皆积尸于广野矣。”乃上章自劾。诏书嘉纳之。仲宣又草檄谕交州,明国威信,期必再举。黎桓亦惧,复为丁璇,上表谢罪,且贡方物。)
  太平兴国六年冬,南郊毕,迁吏部郎中。八年,以久次郎署,擢为左谏议大夫。未几,召还,以本官权度支。雍熙四年,出知广州,未上,移知江陵府,俄改河南府。端拱中,迁给事中。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
  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不能禁。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鞠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尝从征江南,都部署曹彬令取陶器数万,给士卒为灯具。仲宣已预料置,奉之如其数。其才干类此。
  子:待用,至国子博士;待问,再举及第(《容斋随笔》曰:《国史·许仲宣传》云:仲宣子待问,雍熙二年举进士,与李宗谔、吕蒙亨、王扶并预廷试。宗谔即宰相昉之子,蒙亨参知政事蒙正之弟,扶盐铁使明之子。上曰:“斯并势家,与孤寒竞进,纵以艺升,人亦谓朕有私也。”皆不第。仲宣时为度支使。),至殿中丞;待旦,至比部员外郎。待用子巨源,亦登进士第。
  (《宋史》本传)
  明朝 房可壮
  房可壮,字阳初,一字海客。父如式,有传。可壮,明万历间成进士,授中书舍人,两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擢御史。可壮素倜傥,重然诺,通籍后所交皆海内名士。既入西台,益以澄清为己任,纠弹奸邪,不遗余力,直声大著。巡盐两淮,却羡金数十万。时魏忠贤用事,势已熏灼,附之者惟恐不及。可壮与同志抗疏攻之,有“请上方剑,诛魏忠贤”之语,被逮,几死。珰败,起掌河南道,争枚卜,忤旨。
  改南京吏部郎,晋尚宝寺卿、太仆寺少卿。丁生母忧,归。服阕,补光禄寺卿,擢副都御史。再以廷推枚卜,忤大臣意,中伤,削籍归。
  国朝,起大理寺卿,升刑部侍郎。奏定律例,去烦苛,尚宽大。
  顺治九年,晋左都御史,参闽抚张学圣贪秽启寇、宁夏巡抚孙茂兰贪婪刚愎,皆下部察议。寻以老病乞休,十年冬十月,卒,年七十五。
  赐祭葬,赐少保,予谥“安恪”。
  子凯,府学生,以荫官仁化县知县。次子徽,府学岁贡生,官赞皇县知县。凯子金星,以荫官奉天府通判。徽子星长、星聚,皆官生,星长别有传。
  (《旧志》)
  明朝 高有闻等
  高有闻,字非耳,一字谷虚,青州左卫人。父吉,赠礼部主事。
  有闻,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鄢陵县知县。廉明仁恕。讼者令自至公庭,无后期者。两造既具,即时判断,不踰朝夕。他县构讼者,皆愿得有闻为审决,莫不曲当其情。暇,辄集诸文士,为校其业。如梁廷栋、韩法愈辈,皆其所训拔也。双洎河者,界鄢陵、扶沟两县,数泛溢为患。有闻相其地势,别开支河,其患遂息。旋,县人继成进士者五人,因名之曰“文水河”。
  丁忧。服阕,补封邱县。值岁歉,代民完逋赋。举卓异,升户部主事,调礼部仪制司。宗藩请名袭爵,悉绝馈遗,数十年壅滞者皆为举行。崇祯元年,分校武会试。侍郎某托以关节,有闻立焚之。寻调吏部。时诸清流与尚书某不合,欲以事中其妾兄,因波及之。有闻曰:
  “吾辈所争者公义。若如此,是阴谋中伤人也。”事遂寝。晋文选司员外郎,署选事。青州知府缺,推汪乔年抵任,果有惠政。有以贿进者,皆力却之,而不发其事。会侍郎某入政府,修前怨,谪湖广按察司照磨。升蕃育署丞,请蠲上供鹅鸭万余。历行人司正卿、光禄寺丞,迁尚宝寺卿。请假归里。
  皇清定鼎。顺治元年十一月,钦召人京,授大理寺丞,寻转右通政。二年夏,以病乞归。十六年春,卒,年七十六。有闻家居,凡疾苦利弊皆达于当道,直言无隐。有诟谇者,必婉转劝谕,使之感悟、消融而后已。卒之日,里中奔走号泣者千有余人。子梓,见《儒学传》。
  (《旧志》)
  房之骐,字昂若。父楠,有传。之骐,明崇祯元年进士,官礼科给事中,以忤权贵罢归。国初,起用督学山东,洊升布政使。以亲老,乞养,遂不出。着有《蒲上闲评》、《山居杂志》、《掖垣疏稿》、《麟旨定寱语》、《漫语》诸书。从子尔继,以荫官永州府通判。(以《旧志》及旧府志修)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青州文史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