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27 21:47
鄌郚总编

肖淑红丨诗歌印象:风中的吟唱

— 本帖被 刘文安 从 目录频道 移动到本区(2019-01-15) —
  风中的吟唱
  ——肖淑红诗歌印象

  肖淑红给我发来三首诗,让我给她点评一下。就诗歌来说,其实我纯粹是门外汉,最多算是一知半解,略懂皮毛。但盛情总是难却,就姑且说几句外行话,博肖女士一笑。
  肖淑红是我认识的女诗人中较有个性特点的一位。她的诗属于无师自通、随意而为的一类。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诗情。在我看来,这种“跟着感觉走”的写法,倒更合乎“诗言志”的本意。因而,这率性而为也便成为她诗歌创作上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最初看到的她的诗作都是与风有关的。她第一次写诗就写了《十月的风衣》,而我第一次读这首诗,居然不自觉地想起了《国风》、刘邦的《大风歌》和唐代的边塞诗及李清照的早期词作。她的另一首诗《我在风中想起了你》,借《红楼梦》场景而写,也是以风为线索的。虽是借红楼话题说事,却绝无“哀感顽艳”之态,更没有曹雪芹那样的虚空与绝望,依然保持着她明丽而妩媚的格调。她的第三首诗《女子如莲》是写静的,却还是以“风”开局,她写的“静”也只不过是动中的静,是风的另一种面目。看来,她此生注定是与风结下不解之缘了。风,是风情,是流派,更是诗的精髓和灵魂。心随风动,自成绝调。有风相助,这风中的吟唱自然就摇曳多姿、仪态万方了。
  就更大的背景说,风是世风,也是文风。我们正处在一个大转型的时代,无时不处在历史与现实、古典与现代的夹缝中。现代性的争论至今也没有尘埃落定,新诗要走向哪里,只有天知道。但我隐隐觉得,“现代性”恐怕需要重新解读,也许将来还要回归文学的原点去寻找答案。具体到诗歌,现代性并不意味着就是传统的反面,可以将诗一味地“朦胧”下去、“晦涩”下去;明白如话也不见得就是诗的大忌,一无可取之处。读肖淑红旳诗,没有任何的阅读障碍,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东西,处处显得很“阳光”,很明媚,自有一番天真烂漫的情趣。“诗为心声”,作者以她的创作实践做了很好的诠释。我以为这才是诗的正途,虽不能收到“剑走偏锋”那样的奇效,但一招一式,中规中矩,只要坚持下去,未必不能闯出一番别样的天地。
  依然是与风有关的事。我曾向肖淑红推荐一首英文歌曲《风中这尘》。我欣赏莎拉。布莱曼发音的穿透力,声音如天际传来,愈近愈急,直透人心;我更欣赏歌词的深邃性,它说的其实并不是爱情,而是人自身的宿命:来自尘土,归于尘土。肖淑红涉足诗歌未久,一下笔便有一种大气象,既有女子的婉约情怀,又不乏男性的阳刚气质,诚属难得。祝愿她随风而来,乘风而去,经受更多的风吹雨打,有朝一日写出属于她自己的千古绝唱《风中这尘》。(齐蜀)
  2018.1.25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