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8-12-28 14:11
鄌郚总编

首阳山的冬天

  首阳山的冬天
  作者:陈启栋

  我的家乡昌乐,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古城。城西,小丹河自南向北蜿蜒流过;城东,是连绵起伏的首阳山,为渤海南岸第一山。河水滔滔,讲述着上古尧帝和他儿子丹朱的故事;青山巍巍,传诵着商臣伯夷和叔齐,不食周粟、避乱采薇的佳话。春来山花烂漫,秋深层林尽染,人们都喜欢在这两个季节游山。但我独以为,游首阳山的最佳季节是冬季。
  出城向东,抬眼望去,首阳山如一幅巨画,展现在面前。跨过首阳山路,沿着曲折起伏的蛇形旅游路,迤逦前行,穿丛林,攀巉岩,听松涛,再经过一段令人脚底发软的栈道,即可登临孤山峰顶。据资料记载,首阳山就是孤山,孤山在古代叫首阳山。我却固执地认为,只有邻近城东的一片山才算得上是首阳山;而孤山,则是这一带大小山峦中的主峰。
  入冬以后,山周围的许多落叶树,如黄栌、楝树和元宝枫等,大都脱去了华丽的盛装,舒展着健美的筋骨;跟周围的常青树一起,做好了体育比赛的准备。寒风一起,就像听到了发令枪响一样,它们便开始原地跑步走。单独给相邻的一株白杨和一株女贞,录制一段视频,就会有鲁智深大战穆桂英的感觉。随着落叶的凋零,山脚下,屏风般的绿荫撤去了,便于人们无遮拦地眺望远山。偶有几片残叶还飘摇在枝头,讲述着叶绿素和花青素那些事。首阳山遍布松柏,进山,就如同进了林海。松柏中柏树居多,大小、高矮、粗细、曲直,真是什么形状的都有。丛林密集的地方,连一只野兔都难经过;登山的路是砍伐树木开辟出来的。高大的松柏可能是前人栽植的;那些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小柏树,应该是散落在地的种子萌生的吧?
  首阳山还是石灰岩的世界。那些叫岁月磨去了棱角,纹理被苔藓勾勒得愈加分明的岩石,在酷热的夏季,被灌木、亚灌木或蒿草遮没了,引不起多少注意。首阳山的黄荆是很出名的,论数量比松柏还要多。随着放蜂人和蜂群的暂时离去,它们也抖落残花败叶,跟山峦一起,过起了闲适恬淡的生活。土层裸露的林间空地上,还有不畏寒冷的袖珍植物,如蒲公英、苦菜和泥胡菜等,在跟低温较劲儿。有的冻得肢体发紫了,还在坚持;有的竟然开出花朵来,笑傲风霜。有一种叫不上名字的野菜,叶子有绿豆粒儿那么大,开小米粒儿大小的白花;冬天里只剩下青黑的小叶,没有藤和花了。小时候,我们见了,总喜欢采它的叶子,用手搓搓,嗅着玩儿,有一股鲜黄瓜的味儿。枯草也在探望春天的消息。
  清晨或黄昏,常有薄雾笼罩山头,这是暖冬的标志。此时不宜爬山,却适合远观山景。山体朦胧了,少了几分阳刚,多了些许温柔。常青树的树冠越发青黑,宛如宣传画中,用刷子刷出来的男青年的怒发——阳刚又来了。离城最近的山头上,一座宝塔若隐若现,把人带入神仙的境界。最好是在晴朗的早晨,观赏孤山日出。孤峰夕照是古代昌乐八景之一;可是我想,观赏孤山日出不正是首阳山名字的本意吗?山上有纪念采薇义士的夷齐祠,还发现了刻有古文字的首阳山岩书。去年三月登山时,我写了一首诗:
  孤峰屹立亘时空,几代王朝塑圣雄。
  商裔采薇忠节显,山爷战帝义心同。
  千年习俗盈危寺,万顷松林啸巨鸿。
  盼得春风骀荡至,招来蜂蝶绕花丛。
  李坡,原本是在孤山一带打抱不平的义士,被赵匡胤错杀了。赵匡胤称帝后,封他为广灵侯,又称龙神,百姓尊他为孤山爷。
  曾经在晴朗的清晨,沿着流泉街向东走。起初还看不见太阳,太阳被首阳山遮住了。过一段时间,旭日从山顶上露出了半边脸,大片的红光汹涌而来,把整座山都淹没了。手搭凉棚观看,原先的满目葱茏,似乎过了火,被碳化了,变黑了。有时候山上有积雪,映照得整个东方都红中透亮,分外妖娆。
  那年冬天,刚下过大雪,我到山坡的别墅区做客,中午喝多了酒。想起古人雪中登山的事来,就趁着酒兴上了山。走着走着发现迷路了,手机不能定位,只好打电话叫人来接。人家说雪厚路滑,车辆很难爬上山去。我先是急出一身热汗,又被冷不丁从哪里窜出来的一只野兔惊出一身冷汗。后来定了定神,方才沿着雪地上的几行脚印,探索归路。幸亏遇到了巡山的护林员,才没有报警。当时我还问过他们,说是大雪天又不会发生火灾,没必要巡逻吧?其中一位只回答了三个字:“习惯了。”由于迷路事件的发生,我也就没顾得上观赏雪景,尤其是雪中的孤峰夕照。
  眼下,我期盼一场大雪,期盼再去踏雪爬山,把那雪中的孤峰夕照拍摄下来,把首阳山的所有美景都拍摄下来……
  冬天的首阳山是一组盆景,有落叶盆景,有松柏盆景,还有山水盆景,外加如云朵一般,萦绕在盆景间的故事。这时的首阳山脱去几许浮华,凸显几分骨感,锁住几番思索,正静待自然的新装……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