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01 09:02
鄌郚总编

过百日

  过百日  旧时丧俗,人死后第一百天,丧家多请僧道诵经拜忏,俗谓“过百日”。《北史·胡国珍传》:“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斋令七人出家;百日设万人斋,二七人出家。”
  旧时丧俗繁复而讲究。人死后,不立即安葬,要停柩一段时间,做功德为之招魂超度。超度规格因人因家庭经济情况不同而有区别,一般比较讲究“七”。“七”即七日,从死亡之日算起,七日为一“一七”,共七“七”。凡一、三、五、七“七”都要有相应的祭祀活动,称为“做功德”。做功德时,要请僧、道为亡魂超度,且有纸糊成以供焚化给亡魂居住的“纸厝”,内有纸糊之桌椅床凳厨、奴婢、六牲、纸俑、金锭、银锭之类。超度死者时,要先超度先亡的长辈,后超度新亡的后辈,以旧带新。要设神坛,挂佛或道祖像诵经拜忏,届时由孝男持一书有死者名称的灵幡在神前随仪礼拜。讲究的亡灵要放够七“七”,功德毕,方在翌日出葬。但亦有比较草率,一“七”、二“七”之后安葬的。且自人死之日起,亲属要服丧。服丧期间有好多规矩,穿素服,布鞋要加缝白布,孝男百日内不剃发等等。服丧期间闭门谢客,当官的亦谢职在家,不得参与重大喜庆事务等。服丧时间,按同亡者关系规定,大致有:子为父母、妻为夫服丧三年;同胞兄弟,孙为祖父母,胞侄为伯叔父服丧一年等八个等级。
  人死后四十九天、百日、周年、三周年都要祭奠。服丧三年期满,除服从吉,一如往常。
  守丧祭祀之俗,起源甚早,夏商之时即有“父母之丧三年”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的讲究,到周代“丧葬之礼节,皆整顿于周。由贵贱亲疏,而有种种差别”,“周公立制,节目详备”(《中国风俗史》)。然并不是历朝各代都能严格遵循规则。起码在汉代就有不按制服丧者,如汉明帝时邓衍,父死而不服丧。明帝虽看不起他,却也无可奈何。此风随时推移,松紧不一。
  丧礼虽繁,不外对死者的追怀哀悼;对生者的解脱。“过百日”亦算祭奠节中比较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无论贵贱均有比较隆重的祭奠仪式。要请僧道超度,并且亲戚朋友亦有来祭的,祭奠毕,要烧纸钱,有的还要烧灵,此后守丧对生者的束缚可以相对放松,不太讲究的即可从吉。古代小说亦有此风俗之记载。《红楼梦》虽未直接写过百日,但却也间接提到。第六十四回写贾敬因服丹过多未得长寿,反而早夭,宁府办丧事,“贾珍尤氏并贾蓉仍在寺中守灵,等过百日后,方扶柩回籍”。此后,宁府小管家俞禄因银两事找贾珍,言说前回丧事共用银两一千一百一十两,已给五百两,尚欠六百十两,问贾珍如何处置。贾珍让去库里支领,俞禄道:“昨日已曾上库去领,但只是老爷宾天以后,各处支领甚多,所剩还要预备百日道场及庙中用度,此时竟不能发给……”可知清时贵族是非常重视这个祭奠节日的。
  《金瓶梅》中直接间接写百日祭奠的较多,由此可看出古代服丧,过百日的一些规矩。第十六回写李瓶儿丈夫花子虚一命归西,李瓶儿与西门庆打得火热,狠不得花子虚倒头就搬进西门庆家里去住,无奈服丧规矩约束,好不容易等到“三月上旬,乃花子虚百日,李瓶儿预先请过西门庆去,和他计议,要把花子虚灵烧了。”早一天嫁到西门庆家里。西门庆也满心希望把李瓶儿早一天娶进家门,无奈回家与妻子吴月娘商议,月娘却说:“你不好娶他的休。他头一件,孝服不满;……”如此这般说了三件,说的西门庆闭口无言,只得先将这事放下。
  这只是提及过百日,并未写及过百日的过程,第七十八回则提到一些,因为潘金莲做寿,潘姥姥来到西门庆家,晚上潘姥姥到李瓶儿原来住的房子歇息。奶妈如意儿和丫环迎住,潘姥姥提及李瓶儿之事,如意儿便说:“前日娘的百日,请姥姥怎的不来? 门外花大妗子和大妗子都在这里来,十二个道士念经,好不大吹大打,扬幡道场,水火炼度,晚上才去了。”
  直接写百日,最详细的是第八回武大郎过百日。西门庆引诱潘金莲,害死武大郎,本想武大郎一死就娶潘金莲过门,无奈武大郎百日未过,潘金莲有服在身,两人只得商量“八月六日是武大郎百日,请僧念佛烧灵;初八日晚上抬娶妇人家去。”
  到了八月六日,西门庆拿了数两碎银,两斗白米,让王婆到报恩寺请了六个僧人,“在家做水陆超度武大,晚夕除灵。道人头五更就挑了经担来,铺陈道场,悬挂佛像。王婆伴厨子在灶上,安排整理斋供。西门庆那日就在妇人家歇了。不一时,和尚来到,摇响灵杵,打动鼓钹,宣扬讽诵,呒演《法华经》,礼拜《梁王忏》。早晨发牒,请降三宝,证盟功德,请佛献供;午刻召亡施食。”
  潘金莲不肯斋戒,“陪伴西门庆睡到日头半天,还不起来。和尚请主拈香佥字,证盟礼佛,妇人方才起来梳洗,乔素打扮,来到佛前参拜。……那妇人佛前烧了香,佥了字,拜礼佛毕,回房去了。”下午歇晌接着做道场,只因和尚既见了潘金莲乔模乔样,又知道和西门庆两个在内房做乐,下午法事做得一塌糊涂。“临佛事完满,晚夕送灵化财出去。”潘金莲与西门庆两个在门帘内“看着和尚化烧灵座。王婆舀将水,点一把火来,登时把灵牌并佛烧了。”
  过百日之俗,现在亦然存在,只是已无往昔规模。(来源:中国风俗辞典)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