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19-01-01 09:32
鄌郚总编

放风筝

  放风筝  风筝是民间工艺品、玩具。放风筝的活动在我国流传久远,分布范围很广。据《杂俎》载,春秋时期,“公输子,即鲁国之巧人鲁班,尝作鸢,飞天三日不下”。传说鲁班曾驾着这个木鸟,出于军事目的而窥探宋城。古书上称此木鸟为 “木鸢”或者。竹鹊”,可谓风筝的始祖。到了汉代用纸代木,称为 “纸鸢”。史载公元559年,北齐的元黄头被高洋逼迫从67丈的金凤台上乘席做的鸢飞下去,竟然侥幸地取得了一次成功的飞行。公元781年,唐朝叛军围攻临沼(今河北永年东北)。临沼守将修书告急,系在纸鸢上放给援军。纸鸢高飞,敌箭不能射中,结果援军获得情报,打败了叛军。“风筝”之名的来历,见于《询刍录》:“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人作声如筝鸣,俗称“风筝”。大概至此以后到北宋,放风筝就逐渐从皇宫推及民间,演变成一种普遍的游戏活动,从元宵节后,放风筝活动一直持续到清明节以后,所以也把清明节称为“风筝节”。宋代高承《事物纪原》说:“纸鸢俗谓之风筝。”诗人高鼎的《村居》则描述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西湖游赏》载:“既而小泊断桥,千舫骈聚,歌管喧奏,粉黛罗列,最为繁盛。桥上少年郎,竞以纸鸢以相勾引,相牵翦截,以断绝者为负。此虽小技,亦有专门。” 而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戏剧家李渔,则写了传奇喜剧《风筝误》,剧中主人公韩世勋在洞房花烛之夜与岳母有这样一段对白:“(生)事到如今,我也不得不说了。去年清明,戚公子拿个风筝,来央我画。我题一首诗在上面,不想他放断了线,落在贵府之中。(小旦)这是真的。老身与小女同拾到的。(生)后来着人来取去,令爱和一首诗在后面。(小旦)这也是真的,是老身叫他和的。(生)后来我自家也放风筝,不想也落在府上,及至着小价(奴仆)来取,谁知令爱教个老妪,约我说起话来。 (小旦惊介)……”全剧以一只“作孽的风筝”为线索,讽刺了社会上冒名顶替的风气。一只小小的风筝却也构织成功了一个曲折巧妙的婚姻故事。
  明清两代,放风筝活动盛行不衰,风筝艺术更加精湛,式样更加丰富多彩。《红楼梦》第七十回进行了大段细节描写:“……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登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放风筝的线车子)的。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宝钗笑道:‘果然。’因回头向翠墨笑道‘你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丫头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子们在那边山坡上已放了起来。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宝玉一面使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取一个来放。大家都仰面而看,天上这几个风筝都起在半空中去了。”
  “一时、丫环们又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放风筝时随风鼓起,沿线而上的彩饰等附加物)来,顽了一回。紫鹃笑道:‘这一回的劲大,姑娘来放罢。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刺刺响,登时籰子线尽。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请罢。’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气了。那一年不放几个子,今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说着便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齐籰子根下寸丝不留,咯噔一声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 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就不见了。众人皆仰面睃眼说:‘有趣,有趣。’……探春正要剪自已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 ‘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象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放,让他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众人拍手哄然一笑,说: ‘倒有趣,可不知那喜字是谁家的,忒促狭了些。’”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对风筝工艺很有研究,曾著《南鹞北鸢考工志》。在《北京的传说》--书中,还载有曹雪芹用风筝治蝗虫的故事:“乾隆十九年正黄旗‘旗试,,考‘放风筝’。因为这年春天宛平县闹蝗虫没法治,不知是谁糊了个纸鸢把蝗虫治了。”“可巧蝗虫移到这里来了,旗兵老爷命家家糊风筝驱虫。”曹雪芹于是帮助孤寡老人万奶奶和她九岁的孙子小顺儿糊了个“奇怪的风筝”,当时众人见了哈哈大笑,原来他们做的是一只二尺长一尺五圆的圆筒,筒口朝下,筒底朝天,在筒底从里边开了一扇小天窗,有一根细线与窗相连,筒口竹骨上拴着结实的拉线。筒外用“石绿”和“花青”颜色画着花草、菜蔬,十分鲜艳。当蝗虫 “遮天蔽日”飞来时,都统下令,“无数风筝凌空而起”,曹雪芹拉线、小顺儿高举的风筝,象只翠鸟直钻云端,第一个钻进了蝗群。曹雪芹说:“小顺儿,快往上套草圈。”小顺儿顺手把带来的 “羊胡子草”在风筝线上拴成圈,曹雪芹一拉一放地动着风筝线,小圈儿就径直往上飞去,不一会儿就钻进了风筝筒里。……蝗虫群朝这只风筝集中过来,不一会就钻进了风筝.曹雪芹说:“小顺儿,快打开天窗收线!”小顺儿牵动细线,天窗打开,风筒迅速下降,曹雪芹飞快地收着拉线,万奶奶也早已将一堆干柴点燃,待风筒一落地,曹雪芹抱起来往干柴上一抖动,飞蝗扑火,烧得霹啪乱响,都飞不起来死掉了。就这样,一次次地,天空上的蝗虫逐渐少了,散了,最后也不知哪儿去了,所有的人都鼓起掌来。但是,当都统让曹雪芹快把风筝取下来,要带进京里为他请赏时,曹雪芹却哈哈大笑了。他一抖腕子,不知弄了什么机关,风筒上竟然象开了朵花一样,抛下三条穗子,就在这时,整个风筝脱离了拉线,扶摇直上。曹雪芹向风筝行了一礼,把线收起来,放在万奶奶手里,便背着手扬长而去了。(来源:中国风俗辞典)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民俗大观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