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3-04-30 08:53
昌乐 刘文安

话说对联(赵守诚)

  话说对联
  赵守诚
  对联,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流光溢彩,韵味无穷,蕴涵丰富,博大精深。过去多用于官场展才和文人逗趣,如今已走进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诸如过春节都贴对联,称“春联”;结婚办喜事贴对联,称“喜联”;为老人祝寿送对联称“寿联”;为庆贺亲朋好友之喜庆事送对联,称“贺联”;为向逝者表示哀悼送对联称“挽联”等等。就对联自身结构而言,除一般对联之外,还有嵌字联:就是特把某些个字词镶嵌于联句中。如明朝永乐年间永乐帝一年中秋节夜与文武百官饮酒赏月,高兴之余帝出一上联“星明月明大明一统”,特意把朝代之“大明”嵌于句中让群臣对,一臣立马对出“君乐臣乐永乐万年”,亦把年号“永乐”嵌于句中,且对仗工整严谨,联意喜庆吉祥,博得群臣敬佩,龙颜大悦。反正联:即把上联倒过来而成下联,如“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寓意联: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寓“缺衣(一)少食(十)”之意。拆字联:亦称拆合联,如“白水泉边女子好,山石岩下古木枯”,上联拆“泉”字为“白水”,拆“好”字为“女子”,下联拆“岩”字为“山石”,拆“枯”字“古木”。
  对联,原本是一种句式,称“对偶句”,后逐渐演变成一个独特的文学形式,两句成一篇,专称“一副”。后又于春节时贴在门上,称“春联”。至于春联的诞生,多有猜测讹传,确切的历史应是春联诞生于五代。五代之前,民间习俗为每逢过春节时,家家门口挂两块桃木牌,上写“神荼、郁垒”两位武神的名字,称“桃符”。因传说桃木能辟邪,又写两位武神把门,可保家人康泰平安。到了五代时,后蜀主孟昶突发奇想,别出心裁,桃符上不再写“神荼、郁垒”,而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两句话,分别挂在大门两边,这是我国对联之始,后人都以为好,争相效仿,亦逐渐演变为不再写在桃符上而用纸写好贴在门上,历久成俗,千年不衰,并诞生了“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时和世泰,人寿年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以及灶王两旁贴的“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专用联等广为认可、世代流传的经典佳联。
  对联题材广泛,字数可多可少,它的核心是上下两联必须对仗。纵观对联的历史和现状,可见这“对仗”的要素有四条,即字数相同、词性相应、结构相同、平仄相对。
  字数相等:一目了然,不用细说。有人可能记着“文革”动乱中曾印刷林彪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一句七字,一句九字当作对联售卖,那是“动乱”时期,不应为例,要不怎么称那十年为“浩劫”呢!
  词性相应:即上下两联同一位置的字词的词性必相对应一致,也就是说要名词对名词,如此类推。以传统名联“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为例,上联第一字“一”字是数词,下联第一字“五”也是数词。上联 第一词“一夜”是一个数词一个名词组成的名词性词组,下联“五更”也完全相对应。第三字“连”是动词,下联“分”也是动词。第四子上联“双”是数词,下联“二”也是数词,第五字上联“岁”是名词,下联第五字“年”也是名词。第四五字上联由一个数词修饰一个名词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下联的第四五字也完全相同。两联词性相对应十分严谨。还须说明的是:上下两联同位置所用的字词最好是意思相同、相似、相反,而又有所关联,但最好不是重复。
  结构相同:是指上下两联的语法结构完全相同。词和词、词组和词组之间语法结构关系分四种。一是并列关系。指词和词、词组和词组并列存在,谁也不修饰谁,不限制谁。二是主谓关系。即词或者词组一部分是主语,一部分是谓语。三是偏正关系。包括带定语(偏词)的名词(正词)、带状语(偏词)的动词和形容词(正词)、带补语(偏词)的动词(正词)。四是动宾关系。即动词和它所带的宾语。杭州西湖边岳飞墓景点有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其上联“青山有幸”中“青山”是主语,“有幸”是谓语,是个主谓词组。这个主谓词组在全句中又是主语,“埋”是谓语,“忠骨”是宾语,是个典型的完整的主谓宾句子。下联“白铁无辜”同样是主谓词组作主语,“铸”字是谓语,“佞臣”是宾语,与上联严格对应。绘画大师刘海粟在黄山题写一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是一幅动宾结构的对联,上联的中心词是中间的动词“看”,前边带一状语:“宠辱不惊”,后边带宾语“庭前花开花落”。这宾语部分,后面是“花开”“花落”两个并列的主谓词组,又共带着“庭前”这一定语。下联和这上联完全严谨对应。
  平仄相对:平、仄指的是声调。汉语的声调,过去曾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后改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现在通行的普通话分为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平声指一声和二声,仄声指二声和四声。相对指相对立,即相反。也就是说上联平声字,下联这位置的字就应是仄声,上联是仄声字,下联就应以平声字相对。如“年年向上年年上,步步登高步步高”一联,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不过在实际应用对联中,每个字都平仄相对是很难的,传统经典联中也有不少是一两个字平仄不对的,只有一个字特殊,那就是上下两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平仄相对,并且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因为这是区别鉴定上下联的重要标志。广查传统名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松竹梅岁寒三友,天地人一体同春”等无一例外。因对联是竖写的,过去竖写是从右到左,所以人们过春节贴春联和在室内张挂对联时,都是上联贴挂在面门右手一边。反之,就是挂反了。报刊载登对联都是严格遵循这一老规矩的。
  应当说明的是,从道理上讲,对仗有着四要素,但在实际应用中对联也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形式服从于内容,由于内容需要而对仗稍差的例子并不鲜见。
  由于春联是家家贴,年年贴,一些有关春联的逸闻趣事自然也油然而生。书法家春联屡被揭存,解缙联斗白太师等早已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现讲两则发生在本地的春联故事与大家共享。
  “文革”动乱中,某老汉有四个儿子,都不孝顺,还斗他,老汉气火了,一怒之下,过春节时自己编了一副春联自己写出贴在了大门上,写的是“奋发图强自己干,自己更生不靠儿”,横批是“权当绝户”!贴出去后他觉得很解恨。可邻居一位明白二叔看不下去了,就找到那老人劝说:“你贴这样的春联太苛刻,太给儿子难堪了,对老的少的都不好,快揭下来,我给你另写一副换上。”他另写了一副“父子协力山成玉,兄弟同心土变金”换上,并分别去做了那四个儿子的工作,使他们自觉尽义务,赡养老人,逐渐地一家和好,老幼和谐。
  解放前,一位老农,地无一地,房无半间,生活十分艰难,只能在个“半屋子”里居住,就是在地上挖个坑,当屋,上面三角形搭起玉米秸遮风挡雨,一头留个窟窿爬出爬进算作门。一年过春节了,他见人家都贴春联,也竭尽全力买了一张对联纸,刮下些锅底灰用水和了当墨,用根高粱秸的穰蘸着,自编了副春联,写出贴在了“屋门”两旁,写的是“节好过年好过日子难过,出有门进有门取借无门”,横批“难煞我啊”。这取借是当时民间金融来往的两种方式:借多少换多少,不加利息的称“借”,预先讲定加一定数量利息的称“取”。他根本无力偿还,谁会把钱取借给他呢?
  春联贴好后,他觉得自家也贴春联了,很有些满足感。庄里有位“二先生”来审量了半天,评论说:“你这春联好在很准确很深刻地反映了你的生活情况,可也有不足”。“哪里不足?”二先生很认真地给他解释:“从对仗角度来讲,上下词性不对应。最大不足是调子太低沉、悲伤,过春节贴春联,应该贴喜庆吉祥的。”那穷老人倒很虚心:“好,明年再写时,我写喜庆吉祥的。”
  第二年,他果真改写了,写的是
  一脚踢出穷鬼去
  双手接进财神来
  横批:这就好了
  没想到还真叫他写着了,这一年,他真的有了房子,有了地,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怎么回事?这一年解放了,实行土改,他分到了房子分到了地。共产党帮他踢出穷鬼去,接进了财神来。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昌乐文学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