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文历史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山东人文历史 [资料不全且没整理,看看就好]
  济南
  济南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远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济南东郊龙山镇而被命名。早在春秋时期,齐国曾在这此筑城。名曰泺邑。后来,齐国又改泺邑为历下。秦代,属济北郡。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历下属济南国,其首府设在东平陵城。西晋永嘉末年(313年前),济南国的首府又由东平陵城迁至历城。从此,今济南市区成为历代郡国、州府的行政中心。“济南”一称是因为城位于古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占)之南而得名。至唐,这一带经济已相当繁荣,据历城县志载:“唐秦琼为济南人,世代冶铁,有‘铸铁秦家’之称”。宋徽宗政和六年,济南郡改为“济南府”,首府设于历城。元代时,马克波罗曾描述济南之繁荣“园林美丽,堪悦心目,产丝之饶,不可思议”,当时历城已成为全国游览胜地。明代,济南开始成为山东省会,曾一直至清代。1929年7月,正式设立济南市,时有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解放济南,设立济南特别市。1949年5月复称济南市。1994年2月,济南市被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远古时期中国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领——舜(约公元前22世纪)就诞生与生活在济南一带。境内发现以红褐色陶器为标志的西河类型(距今8400-7300年)文化遗址10多处。济南东郊的城子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黑陶为标志的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发现地,这里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城址约20万平方米。说明济南作为城市的历史在4000--5000年以上。济南文物古迹众多,有舜文化遗址(公元前22世纪)舜耕山、舜井、娥英河、舜庙,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公元前3世纪),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公元前1世纪),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公元7世纪)和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公元11世纪)等。
  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泉城文化有其杰出的地位,为祖国和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战国时期的齐国大思想家邹衍(今济南章丘人),创立阴阳五行学说,为稷下学派著名学者;扁鹊(今济南长清人),精通内科、妇科、五官科、小儿科,创立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 为中国医学的奠基人之一。
  汉初,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济南郡治设于今济南市章丘平陵城。汉文帝时,年过九旬的秦博士伏生(今济南市人)口授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使之得以流传后世。东汉,为济南国,灵帝时,曹操任济南相,政绩颇著。
  隋唐时期,佛教在济南十分兴盛,唐代高僧义净(今济南长清人),继玄奘之后赴印度取经, 译佛经百余部,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唐代(公元618-907年)的房玄龄(今济南市人)、秦琼(今济南仲宫人)等均为大唐的开国元勋!
  宋开国后,济南称齐洲社会的长时期相对稳定,使济南呈现一派太平盛世景象。著名诗人黄庭坚曾以“济南潇洒似江南”的诗句赞美济南的湖光山色。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勤政之余,饱览胜迹,每至一地,总赋诗撰文,为济南山水锦上添彩。北、南宋之交,济南“二安” 相继蜚声文坛: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今济南长清人),词作情真、意深、语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婉约派”之宗,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现在在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畔,及章丘百脉泉边都建立了李清照纪念堂;“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字幼安,今济南历城人),不仅是一位毕生致力于国家 统一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高产的文学家,他创作的词慷慨 悲壮,笔力雄厚,他著有《稼轩长短句》、《稼轩词》等。现在大明湖内遐园西部建有辛稼轩纪念祠,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金代著名散曲家杜仁杰(今济南市人)博学多才,诗文俱佳,他曾多次同文学家元好问共游济南。元好问在遍游济南山水后,写下“羡煞济南山水好”、“有心常做济南人”等颂扬之词。元代,济南文风日盛。著名者有宋、辽、金三部正史的总裁官张起岩。另外, 散曲作家张养浩(今济南市人)的散曲造诣极高,元代的散曲至他达到高峰。书画家赵孟兆元代曾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任职3年间留下许多诗画,最著名者当推《鹊华秋色》图,成为传世之作。地理学家于钦,亦曾在济南做官,他游览山川,走访故老,考察齐地风土人情,完成了著名地方志书《齐乘》。
  明初,曾置山东行省,济南始为山东首府,从此,济南成为山东地区的政治中心。明代文坛著名的“前七子”之一的边贡(今济南历城人),诗作以清新婉转、平淡和粹、兴象飘逸见长, 对明代文坛产生过较大影响;著名戏剧作家李开先(今济南章丘人),有《宝剑记》等传世;清代著名学者周永年(今济南历城人)是《四库全书》的主要编纂者之一。
  中华民国时期,设立济南市。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生王尽美、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学生邓恩铭等人成立了共产主义学会,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成为国内建立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之一。王尽美、邓恩铭还代表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
  王莽(前45~23年)新王朝的建立者。字巨君,原籍西汉东平陵(今济南东)人,汉元帝皇后侄。西汉末,以外戚掌握政权,封新都侯。初始元年(公元8年)称帝,改国号新,年号始建国。在位期间实行“改制”,命令全国民间的土地更名为“王田”,奴婢改称“私属”,皆不得买卖;一家不满八男而占田超过一井(900亩)者,余田须分与亲族邻里,无田的按一夫一妻受田百亩的规定分配。为了增加国家税收,垄断工商,公元10年又推行“五均六莞”。曾屡改币制,造成经济上的极大混乱。他还更改官制,恢复五等爵,滥加封赏,不断挑起对外战争。由于赋役繁重,刑政苛暴,阶级矛盾尖锐,天凤四年(17年)爆发全国性农民大起义。更始元年(23年)为商人杜吴所杀。新亡。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李格非,母王氏皆博学善诗文。夫赵明诚(1081~1129年),密州诸城人,为金石考据家,宰相赵挺之之子。早年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赵曾编成《金石录》30卷。“靖康之难”后,南下建康(今南京)。及明诚病死,境遇孤苦,又流亡至温、衢等地。绍兴二年(1132)改嫁张汝舟,旋离异。后整理赵明诚《金石录》遗稿,进表于朝。长于诗、文、词,又精于书法、绘画、音律。词作为婉约派代表,风格蕴藉清丽,豪放悲凉。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伤感,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到,所著《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其作品后人辑为《漱玉集》。另有《李清照集》辑本多种版本。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曾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为掌书记。绍兴间归宋,任承务郎等。后返山东,杀张安国南归。初任建康府通判、知滁州,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安抚使。任职期间,注意奖励耕战,训练军队,打击豪强,安定民生。嘉泰年间知镇江府。开禧三年(1207年),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宋史》)。他一生主张坚决抗金,现存词六百多首中,多抒发恢复统一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词中还常遣现主和派误国,流露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还有吟祖国河山的作品。词风继承苏轼豪放风格,与轼并称“苏辛”,但更纵放自如,冲破音律限制,屹然别立一宗。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勃海卢(今山东长清县)人。学医于长桑君,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巫术治病。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通过望色、听声,即能知病之所在。并带领弟子到各地行医,在邯郸为“带下医”,在洛阳为“耳目痹”医(即五官科),在咸阳为“小儿医”。后为秦武王治病,遭太医令李酉盍嫉忌,派人把他杀死。《汉书·艺文志》所录《扁鹊内经》、《外经》早佚。今存《难经》一书,是后人所作。
  秦琼(?——638)唐将。字叔宝,以字显,齐州历城(山东济南)人。始属隋将来护儿帐内,隋末随张须陀击杀卢明月、李密等义军。须陀死,归裴仁基,又降密,任帐内骠骑。密败,归王世充。后自动投唐,拜兵马总管,旋授秦王右三统军,随李世民败宋金刚于介休,又从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翼国公。
  滨州
  唐赛儿,女,生卒年不详,明代农民起义首领,蒲台县西关(今滨州市蒲城乡)人。明初,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大修宫殿,又组织人力,南粮北调,还开挖运河,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唐赛儿以白莲教为名义,自称“佛母”,秘密往来于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借传白莲教发动群众,组织起义力量。 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组织农民军数千人,于青州卸石棚寨起义。起义后,全歼了前来围攻的青州卫都指挥使高风的官军,青州以东各地人民纷纷响应,大小数十支起义军,和卸石棚起义军联为一起,共约万人,分兵攻打宫州,日照、诸城、寿光、安丘、郎墨等州县,“毁官衙、烧仓库”,杀富济贫,官吏纷纷逃命,告急文书传至京师,明成祖派使召降,唐赛儿怒斩来使,于是明政府又派遣总兵柳升、都指挥刘忠带领京营兵马来镇压。唐赛儿抓住柳升狂妄轻敌的弱点,派人到敌营诈降,柳升信以为真,起义军趁机于夜间向防备薄弱的敌大本营猛攻,打乱了敌军,刘忠中箭毙。天亮后,柳升得知中计,带领大队人马前来攻打,赶到山寨时,起义军已经转移。唐赛儿安然脱险,使明成祖十分恼火,一方面严惩地方官员,又令各地缉拿唐赛儿。后怀疑唐赛儿削发为尼,逮“天下出家妇女,先后几万人”,但“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今在她的故乡旧址蒲湖主岛上建有“唐塞儿纪念祠”,并在附近的滨州黄河大桥北端建有她的戎装塑像。
  《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 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然而,这部著作者是谁呢?学术 界议论纷纷,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 ,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处士编写,还有的说是三国时代曹操编撰的。 直到1972年4 月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同时发现了用竹 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样,数百年的争论方告结束,《孙 子兵法》的作者被确认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
  避隐吴国著兵法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 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孙武的祖先叫妫满, 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 河南淮阳)。后来由于陈国内部发生政变,孙武的直系远祖妫完便携家带口, 逃到齐国,投奔齐桓公。齐桓公早就了解陈公子妫完年轻有为,任命他为负责 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妫完在齐国定居以后,由姓妫改姓田,故他又被称为田 完。一百多年后,田氏家族成为齐国国内后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来越显赫, 在齐国的领地也越来越扩大。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做了齐国的大夫,很有军事 才干,因为领兵伐莒(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采地(诸 侯封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式“食邑”),并赐姓 孙氏。困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孙书的儿子孙凭,做了齐国的卿,成为齐国 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孙凭就是孙武的父亲。
  由于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 《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 ,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 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对少年孙武的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但孙武生活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左相庆封灭掉 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了庆封。后来 ,内乱日甚一日,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 斗争,愈演愈烈。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 他乡、另谋出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头。当时南方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 晋伐楚,国势强盛,很有新兴气象。孙武认定吴国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实现 抱负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 年)左右,孙武正值18岁的 青春年华,他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吴国而来,孙武一生 事业就在吴国展开,死后亦葬在吴国,因此《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就把孙武称 为“吴人”。
  孙武来到吴国后,便在吴都(今苏州市)郊外结识了从楚国而来的伍子胥 。伍子胥原是楚国的名臣,公元前522 年因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被楚平王杀害 而潜逃到吴国。他立志兴兵伐楚,为父兄报仇。孙武结识伍子胥后,十分投机 ,结为密友。这时吴国的局势也在动荡不安之中,两人便避隐深居,待机而发。 公元前515 年,吴国公子光利用吴国伐楚,国内空虚的机会,以专诸为刺 客,袭杀吴王僚,然后自立为王,称阖闾。阖闾即位后,就礼贤下士,任用伍 子胥等一批贤臣,他又体恤民情,不贪美味,不听淫乐,不也女色,注意发展 生产,积蓄粮食,建筑城垣,训练军队,因而大得民心,吴国呈现出一派欣欣 向荣的景象。阖闾又注重搜求各种人才,立志要使吴国更加强盛,时而向长江 中游发展,灭楚称雄。隐居吴都郊外的孙武由此更加看清自己的前途,他在隐 居之地,一边灌园耕种,一边写作兵法,并请伍子胥引荐自己。终于,孙武写 好了13篇兵法。这13篇兵法,讲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全书构 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
  董永,汉代千乘(今博兴陈户镇)人,著名孝子。董永自幼丧母,与其父相依为命。后其父年迈病重,行动不便,董永恪尽孝道。每去田间劳作,总是以车载父,一边侍奉父亲,一边耕作。父亲病故,黄永自卖其身,贷钱1万,葬埋父亲,因此孝名远扬。其孝行历代广为传诵,奉董永为孝子楷模,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在山东省嘉祥县出土的武饲墓汉画像石上,就生动地刻载了董永“鹿车载父”、“肆力田亩”、“象耕鸟耘”的故事。该画像石上所刻“董永千乘人也”六字,是为“董永实有其人,故里山东博兴”的铁证。
  至三国时,曹植诗作《灵芝篇》第一次用文学形式歌颂了董永。此后,几乎历代都有以董永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久而久之,董永由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演变为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董永故事演义而成的神话《天仙配》,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民间传说在山东博兴、湖北孝感、江苏东台等地流传甚广。
  济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家世 】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 生平 】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政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有的人能够扩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却自暴自弃,为环境所陷溺,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因此,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孟子对于士阶层的要求是严格的,认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奋发向上,把恶劣的环境当作磨练自己的手段。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如果遇到严峻的考验,应该“舍生而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他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浩然之气”。这种气“至大至刚”,能够主动扩张,充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的性善说是一种道德先验论。宋代以后,为理学家们普遍接受,成为正统的人性论思想,影响深远。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关于天人关系,孟子认为天与人二者是相通的。从天的方面来说,天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事的一切,都是由天决定的。从人的方面来说,不仅人的善性来自天赋,而且人心的思维功能也是天所赐与的。人心具备天的本质属性,只要反反求诸己,尽量发挥、扩展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认识天。
  孟子极力追求尽心、知性、知天的精神境界。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他提出了一套道德修养的方法和认识论的思想,强调主体的自觉、向内追求,认为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东营
  李舜臣(1499—1559),字懋钦,一字梦虞,号愚谷,又号未村居士,乐安县(今广饶)李鹊村人。明嘉靖二年(1523年)以会试第一(会元)成进士,官至太仆寺卿。李舜臣曾因反对“兴大礼”得罪皇帝,受廷杖。他才识渊博,对经史考究多有发挥,见解独到。所著诗文亦称一时名品,与知名文士李中麓、李梦阳齐名,一生著作十九种之多,当时著名文学家王世贞曾出版其文集。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所编《乐安县志》为其后明清各县志所遵循。
  李舜臣于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赐祭葬之故里,并随有石羊、石虎、石马、石柱、华表等物,显达乡里。 李舜臣墓位于李鹊镇李鹊村,距县城12里。
  孙武,字长卿,又称孙武子、孙子,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和思想家。孙武是齐国田氏后裔。其祖父田书系田完五世孙,齐大夫,因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改称孙书,食采乐安(今广饶)。孙武的父亲孙憑,齐卿。齐景公时,孙武为避齐国内乱奔至吴国,隐居山林,一面种田,一面习武和研究军事理论。
  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 即位。孙武由伍子胥举荐,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当论及晋六卿“孰先亡,孰固成”时,孙武认为亩大而税轻者可“固成”。阖闾对孙武的兵法尤为赞佩,亲自观看了孙武按兵法操练宫女演阵的场面。孙武的军事才能折服了吴王,不久被任命为将军,统率吴军。
  从公元前512年至前506年,孙武采取“扰楚、疲楚”的战略,派三支兵力轮番与楚军作战,削弱了楚国的实力。公元前506年冬,吴国大举伐楚。吴王阖闾亲自出征,以孙武为将军,统兵三万,由水路出发,转陆路,千里远袭,迂回到楚国东北部。楚军主帅子常率20万兵马迎战。孙武指挥吴军,从侧面攻楚虚弱之地,与楚军激战5次,重创楚军。其中最后一次在柏举大获全胜,楚军主帅子常弃军而逃,大将史皇死于乱军之中。孙武挥师渡过汉水,一直攻入楚国国都郢都。自此,吴国声威大震,显名诸侯。这一切,正如司马迁所论,“孙子与有力焉”。
  孙武是中国兵家中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人。他的名著《孙子》被誉为古代兵学圣典。《孙子》共十三篇,6000余言,其宏富的思想内涵和精辟的辩证哲理,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政治家所重视。《孙子》的战略思想不仅应用于军事方面,而且适用于政治策略、经济管理等许多领域。《孙子》一书被译成日、法、英、德、俄、捷、朝等数十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倪宽,我县西汉时武帝人。自幼勤奋好学,但因家境贫寒,无力供读,靠给学生做饭和为人佣工维持耕读生活。每下地劳动,总将《五经》挂于锄钩,休息即读。“带经而读”的故事广为流传。
  倪宽关心百姓疾苦,主张缓收租税,减轻农民负担。时逢武帝对外用兵征收钱粮。倪宽所辖京师,租收拖欠甚多,倪宽应有免职之罪。百姓听说后,恐倪宽免官,互相传告,争交粮租,不几天就交齐了。武帝深为惊奇。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倪宽奉诏与司马迁等共定《太初历》,纠正了当时所行历法的错误,为发展中国历法做出了贡献。倪宽不仅精通经学,而且善文辞,著有《倪宽》九篇、《倪宽赋》两篇、《封禅颂》等。
  倪宽曾做过9年御史大夫,于汉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病逝,归葬原籍。倪宽墓位于广饶县城西1.5公里许,南与欧阳墓群相望。现封土高6米,占地面积1260余平方米。过去墓地有庙宇祠堂,古树郁郁葱葱,旧被列为邑之八景之一,有“倪家秋烟”之称。1977年以“冢头墓群之一”命名。
  泰安
  早在五千年前,在它境内的大汶河畔就有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位于泰山南麓的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是著名的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据考证,这片古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已出土的陶、石、玉、骨等不同质地的用具和祭品都异常精美,晚期的陶尊上还有象形文字样的刻画符号,专家们认为是中国文字的祖源,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这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泰安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孕育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反映了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及原始社会解体的整个过程。夏商以后,汶河流域出现了牟、铸、遂、宿等古国,经济文化率先发展,春秋时期,这里又成为齐鲁必争之地,著名的“长勺之战”就发生在泰山东麓,齐国修筑的军事防线齐长城,残墙犹在,在中国历史上,这里曾设置过郡、路、州、府、人员辐辏,是区域性政治、经济中心。西汉赤眉,东汉黄巾,唐代黄巢,都曾来这里安营扎寨。
  泰山被尊为“五岳之首”,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春秋战国时,泰山南北齐鲁文化泱泱大观。秦汉以来,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康熙、乾隆等12位帝王先后登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祀天地神灵,祈求国泰民安。历代文人墨客也多登临抒怀,李白“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都成为千古绝唱。泰山拥有2000多处摩崖石刻,其规模之大,精品之多,时代之久,书体之全,在国内外名山当中是无语伦比的,堪称天然的书法艺术博物馆。岱庙在泰安城中,庙内古木参天,碑刻林立,其天贶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古老的泰安城由于帝王封禅、民众礼神、文人骚客的游历渐渐地发展起来,并渐渐地形成了山不压城,城不占山,而又“山城一体”的独特格局。
  在中国的名山崇岳中,似乎没有哪一座山像泰山一样同人的关系是那样密切又那样悠远,在漫长的岁月里,泰山不仅给了华夏先民以生存的庇护,而且还给他们带来了广阔的精神驰骋的领域,从原始的东方崇拜,柴望祭天直至 “仁者乐山”……中华民族从这里由蒙昧走向文明。泰山是一座神山,早在远古时期,泰山就被视作“天”的象征。传说无怀氏 神农氏 炎帝 黄帝 尧 舜……都曾到泰山封禅,以表达对天神佑护的谢意。泰山是一座圣山,在帝王封禅的同时,泰山也正以它博大的胸怀陶治着人们真正的人文精神。如春秋时期,以孔 孟为代表的思想家,政治家就曾直接受到过泰山的巨大影响。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便充分反映了两千年前中国圣贤们“以天下为己任”,站在泰山般高度上观察社会与人生,以实现自己理想的崇高精神追求。伟人的思想闪现着泰山的灵光,泰山又折射出优秀民族文化精神的璀璨光芒,这也是中国其他山岳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泰山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山。自古以来泰山便以其高大,厚重 尊严 进取 不屈象上的形象,实现自身价值。“泰山何其大,万物都归纳,泰山何尊严,万象都包含。一切宇宙事,皆作如是现”。这首诗字画上歌颂泰山,实则以泰山作像征,说明“宇庙事-历史,就像泰山一样包罗万有,它不会倒退,不会摧折,其尊严是不会撼动的,古人在泰山的活动,为泰山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如周天子巡狩泰山会盟诸候的周明堂、汉武帝亲手栽植的汉柏,我国最大的宫廷式古建筑群岱庙,以及历朝历代建起的宫阁亭坊和数之不清的碑刻与摩崖石刻,泰山的自然景致与有独到之处,它的一峰一岭,一草一木都被古代人审视过,命名过加工过。因此,泰山的自然景观就具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以致经多见广的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卢卡斯先生考察了泰山后说: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了,它使国际自然协会的委员们大开眼界。泰山使我们认识到必须要重新评介自然与人的关系。这就是泰山,它伴随着华夏民族从远古走来,它所记录下的我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就像一座丰碑,一部巨著,在无言地彪炳着我们这个东方古国所走过的不寻常的历程。泰山,是著名的中华文化山,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
  早在5-40万前的石器时代,泰山就有人类活动。5千年前,泰山的南北麓,就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繁荣地区。相传远古时有72位君主来泰山巡狩祭祀,自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至明朝历代帝王,先后有12位皇帝,都亲临泰山封禅祭祀,其中汉武帝曾八至泰山。春秋的孔子,汉朝的司马迁和司马相如,晋朝的陆机,唐朝的李白和杜甫,宋朝的苏辙等名人雅士也纷至沓来。帝王名士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为泰山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亦多达一千余首,朝山览胜赋诗拟文形成2500余处泰山刻石,被誉为中国摩崖刻石艺术博物馆。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中国最早的碑制刻石——泰山秦刻石,有珍贵的汉代张迁碑、衡方碑和晋孙夫人碑,有被誉为“大宋鼻祖”“榜书之宗”的北齐经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观的唐玄宗《纪泰山铭》和唐代双束碑。其规模之大,品种之多,构景之巧妙,艺术之精湛,是天下所有名山无可比拟的。
  泰山现有旧遗址97处,主要为乌珠台智人化石、大汶口文化等遗址。古建筑尚有58处,其中较为完整的有25处,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其中岱庙、普照寺、王母池、红门宫、壶天阁、碧霞祠、玉皇顶等古代建筑群,是古代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缩影。
  泰山,是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是融自然文化遗产为一体的世界名山。
  威海
  徐士林(1684~1741年)字式儒,号雨峰,晚号岜山老人,清朝江苏巡抚。文登市岜山后徐家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秉性质直”。康熙五十年(1711年)中举,五十二年(1713年)登二甲进士,由教习授内阁中书,迁刑部主事,改礼部主事,晋员外郎。雍正五年(1728年)授江南安庆知府,十年(1733年)擢江苏按察使。因在安庆失察私铸,降为福建汀漳道。乾隆元年(1736年),升河南布政使。五年(1740年)秋升江苏巡抚。六年四月染病,疏请归侍母病未准。六月病益甚,再疏获允。九月十六日动身归,船行至淮安病逝,终年五十七岁。乾隆皇帝命祀于京师贤良祠,赐祭葬如例。清代任巡抚死后进贤良祠的,徐士林是第一人。
  丛兰(1456~1523年)字廷秀,号丰山,文登县城关人,官至明朝南京工部尚书,谥赠柱国太子少保。弘治三年登进士,官户科给事中。弘治十一年上奏《清宁宫灾六事疏》提出"今日之务在惜人才、惜举措、惜畿民、抚边戎、警怠玩、去贪残元恶。"中官何文鼎因直言获罪,丛兰又"合台谏救"因此触怒皇帝而下狱,但志不稍挫。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官刘允以迎佛使乌恩藏(西藏中部僧人,号活佛)征调船只500余艘,役民数万人,百姓苦不堪言。丛言急奏《取回使内臣刘允疏》,斥僧佛无益,是误民之术。4年后解漕务职专任巡抚。时宁王朱宸濠反,丛兰移镇瓜洲。十五年(1520年),晋阶资德大夫,勋正治上卿。这年冬,升南京工部尚书,时年64岁。嘉靖元年获准告老还乡。次年病卒。葬于文城东北隅。丛兰生在明代中叶,共上疏谏300篇。其中110篇辑为《丰山奏议》6卷。作为明王朝忠直之臣,丛兰曾率部在河南镇压白莲教赵景隆等起义。
  淄博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蒲松龄性颖慧,文冠一时,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应童子试,“以县、府、道第一补博士第子员”。但自此以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的古稀之年,授例成为“岁贡生”。他一生秉性耿直,愤世疾俗,常借狐鬼故事对当时腐败现象进行谐谑,其文章诡诙块垒,自成一家。主要著作,除誉满中外的《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三部、杂著5种。
  齐桓公在名臣管仲的辅佐之下,依仗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通过有限的战争手段和符合实际形势的政治、外交活动谋取霸权,是其得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主要原因。通过图霸战争,齐统一了今山东北部地区,为尔后中国统一创造了条件;其联合诸侯反对戎狄的掠夺和内侵之举,有利于保卫中原先进文化免遭破坏;其多次主持会盟,相对减少了战争,增加了交流,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另外,齐桓公将经济因素纳入战略范畴之内,以外交手段寻求外力支援。以及创建军队编制与地方组织一元化的“寓兵于农”制度和具有职业兵性质的早期世兵制等,均使中国古代的军事战略和军事制度前进了一步。
  王渔洋(一六三四—一七一一年)字子真,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县(今桓台)人,清初著名诗人,累官至邢部尚书。他在公务之余致力于诗文著述,主持诗坛达五十年之久。其诗、文、词共数十种五百六十多卷,被誉为一代诗宗。
  王渔洋纪念馆馆址忠勤祠,原是明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入年)为纪念王渔洋的高祖王重光而建,距今四百余年。整组建筑系砖木结构造型古朴典雅,保持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九日建馆并对外开放,一九九五二年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五年定为“山东省优秀社会教育基地”王渔洋纪念馆占地一万平方米,分东西主跨两院,下设七个展室和石刻展室,展出国家三级以上文物一百八十五块,除王羲之、王献之、柳公权、颜真卿、虞世南等的集字刻石外,另有明祝允明、董其昌、邢侗等著名书法家的真迹刻石,真可谓“琳琅满目,海内知名”王渔洋生平展室展出王渔洋诗文著述、手稿及印章,康熙帝御赐王渔洋“信古斋”、“带经堂”以及这些珍品的复制件。为了解和研究王渔洋,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石刻园是在忠勤祠东跨院的基础上,与古典园林建筑相结合修建的,园中有园,景中套景。元代的“苍云”、“振玉”两巨型太湖石和国家一级石刻“水月松风”石屏,亦在园中陈列,供游人观赏。
  王渔洋纪念馆所辖忠勤祠、渔洋祠、渔洋墓、四世宫保坊、王渔洋故居等。每年接待游客约五万人次,其中包括数以千计的国外友人和港澳台同胞。
  枣庄
  夏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商朝时期,今枣庄地区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偪阳。西周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属鄫国,南部属偪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二国。春秋时期,今枣庄地区东属鄫国、南属偪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战国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为齐之滕国。公元前254年,今枣庄地区全境属于楚国。秦朝,今枣庄地区东部为郯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傅阳县,西部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西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国、南部为楚国。东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属东海郡。三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全境属魏。两晋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初属鲁郡,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南部属兰陵郡,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南北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公元550年以后,今枣庄境内只有氶、蕃两县建置。隋朝,今枣庄境内北为蕃县,后改为滕县,南为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唐朝,今枣庄地区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宋朝,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为氶县。金朝,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置峄州。元朝,今枣庄地区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明朝,今枣庄地区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清朝,今枣庄境内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县。中华民国时期,沿袭清代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今枣庄地区仍为滕、峄两县,属济宁专署领导。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1961年枣庄升格为山东省省辖市。
  潍坊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1051年(皇佑三年)以户部侍郎知青州,1052年病逝于赴颍州途中。
  他知青州时,黄河北闹粮荒,朝廷命令青州的田赋要运到博州(今聊城)去交纳,迢迢千里,民众都为长途运输发愁。他探明博州的粮价并不昂贵,就下令把田赋粮折价交款,派人携款到博州购粮,因价格优惠,售者踊跃,不到5天就购足了,还剩下数午缗钱,按比率发还给农户。1051年青州灾荒,他奏请把军仓中的粮食留足一年军需,其余全部救济饥民,州民感激。
  青州南阳城西阳溪旁,古木蒙密,是青州佳处。他守青州期间,溪旁有甘泉涌出,遂筑亭覆泉。死后,州民名为“范公井亭”,并在亭侧建范公祠。欧阳修、刘颁等名人都赋诗刻石榜立亭中。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任过7年潍县知县,江苏兴化人。他出身贫寒的书香门第,年少聪颖,有奇才,爱好书画,读书勤奋。性请落拓,不拘小节,人多目为狂士,因家贫出任塾师,靠微薄的束修和卖画维持生计。
  他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1746年(乾隆十一年)春派任潍县知县。在潍县,他最大的政绩是救济灾民。在任期间,潍县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出现“人相食”的惨状。大批灾民流离失所。他面对灾情,写下了《逃荒行》、《还家行》、《思归行》等富有人民性的诗篇,记述了灾情的真实情况。他果断地有采取赈灾措施;一面先行开仓赈贷,令百姓具券借粮;一面向上呈报,对积粟之家,不分绅商,尽行封存,责其平粜;还藉修筑城墙,疏浚城河,以工代赈,招集远近灾民就食赴工,广设粥厂,供给老幼残疾饥民,并派员监督执行,将成千上万的灾民从死亡的边缘上拯救过来。他曾书赠山东包巡抚一幅墨竹,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讥讽某些高官对人民疾苦的漠不关心。他的作为,触犯了豪绅巨贾的利益,于是他们串通一气,诬告他擅自开仓赈济、贪污公款,于1753年(乾隆十八年)春被罢官。
  他在潍期间,很注意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他在潍居官7年,案无留牍,邑无怨民,离潍时,除书籍外,“一肩行李,两袖清风”。百姓为他建祠祭祀。他返回故乡兴化,不久到扬州,以卖画为生。其诗、书、画皆有成就,号称“三绝”。尤善画兰花、墨竹、怪石,其画秀丽苍劲;诗文讲究真情,傲放慷慨,恻恻动人;书法则揉隶、楷、行、草而为一,自号“六分半书”。他与金农、黄慎、汪士慎、李去膺等为友,皆能诗画,被称为“扬州八怪”。
  他于1765年(乾隆三十年)12月12日在家中病逝,终年73岁。著有《板桥文集》、《板桥家书》、《板桥诗钞》等书。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四川眉山人。嘉庆进士。博通经史,才华横溢。其诗文、书画著称于世。他的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的一生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1074年(熙宁七年)冬由杭州调任密州(今诸城)知州。时逢连年灾荒,发不聊生,第二年春,旱蝗为害。苏轼以来蝗给粮补之法,教民灭蝗,亲赴常山祈雨,并赋诗作词以记其事。在农业生产和农发生活好转之后,他又进行一些必要的建设,如修超然台,建雩泉亭、常山祠等。
  苏轼深爱密州勤劳的人民和此地的山山水水,足迹遍及五莲、九仙、马茸、常山、卢山、障日等山,并作了许多文章、词诗,如《超然台记》、《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1076年(熙宁九年),苏轼调离密州。他与人民休戚与共,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深受人民的爱戴,本地人民尊称他为“苏公”并在超然台修祠、塑像,增修莫贤亭,以表敬爷和怀念之情。
  贾思勰,农学家,北魏益都人(今寿光)。生活于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时期,曾任高阳太守。大约在公元533~544年写成农学名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全书10卷,92篇,11万字。它总结了我国北魏和北魏以前北方劳动人民农业生产技术的成就。书中介绍了选种、浸种、施肥、轮作等精耕细作的方法份真情这授了一些谷物、蔬菜、果树和林木的栽培经验记述了家畜、家禽的疫病的防治,几乎对农业生产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此外书中还保存了很多古代的农业资料,如《汜胜之书》、《四民月令》等书,都是现已失传的珍贵资料,由《齐民要术》的引录,才得以保存它们的“吉光片羽”。从他写的《序》中可以看出他非常重视农业。他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之本,也就是安邦之本,“是为政首”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才能“以利天下”,使“万国作义”。他列举大量历史人物,从管仲、商鞅、李悝到晁错、耿寿昌、桑弘羊,以他们行之有效的经验,反复论证自己的观点。他还主张农业生产要注意改革,在这方面他引用了汉代的一些名臣循吏的实例,如教民铸造犁耧利用畜力,兴修水利进行灌溉,作织纤之具以纺绩.....他还嘲讽溺守陈规不思改划革的人是“鲍鱼之肆不自以气为臭...生习使之然也。居积习之中,见生然之事,夫孰自知非者也。他的治学态度很严谨,《序》中说他为了完成这部著作,“采捃经传、爱及歌谣,询之老就,验之行事”。全书引用前人著作150多种,记录农谚30多条。他主张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的见解,以及轮作、施绿肥等耕作方法,在当时世界上都堪称创见。当时他已认识到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初步觉察到生物界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涉及选种、育种等人工培育新品种的先进生产方法。《齐民要术》堪称世界农业科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临沂
  临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远古文明。二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在境内有多处发使用文字符号,现沂河和沭河流域发现的近百处细石器文化遗存,是一、二万年前的人类所创造。早在5000年以前,这里的人类就开始掌握了酿酒技术,使用砭石治病等。商朝时期,这块土地上就丰存过郯、莒、费诸方国。周灭商后,鲁国和齐国是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要支柱,临沂地域除分属齐、鲁等国外,见于<<春秋>>的还有颛、阳、向、莒、郯、根牟、於馀丘、杞等国。春秋时期,除上述古国外,见于<<春秋>>的有启阳,中丘、祝丘、费、防、台、东阳、武城、丘舆、向、次室、蒙、郓、堂阜、盖、艾、纪障、密、鄢陵等20个。这些大城邑的出现,是经济文化发达的标志。战国时期,域内诸封国先后为齐、楚所兼并,至战国末期,南部属楚,北部属齐。
  秦朝统一,地方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临沂地域属琅琊郡和郯郡。西汉时,郡国并行。临沂地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城阳国和兖州之泰山郡。东汉承西汉制度,分属徐州之利城郡、东海郡、琅琊郡、琅琊国和兖州之泰山郡、东莞郡、东安郡和城阳国。三国时期,属魏国。至魏末,分属东海国、琅琊国、东莞郡、泰山郡。西晋时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兰陵郡、东莞郡、兖州之泰山郡。晋室南渡后,地域先后属于后赵、东晋、前燕、后燕、南燕、前秦和北魏。隋朝分属沂州(琅琊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州郡)、海州(东州郡)、徐州(彭城郡)。唐朝分属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宋朝分属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淮郡军等。宋室南渡后,分属于金朝山东东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元朝分属兖州府和青州府。清初因之,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府,置附郭兰山县,降莒州为散州。属沂州府。有兰山、郯城、费县、沂水、蒙阴、日照、莒州6县1州。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撤州,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3年撤销沂州府,改莒州为莒县。1914年分山东省为4道,改兰山县为临沂县,临沂地域分属济宁道和胶东道。1918年撤销。1936年划为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在沂南县青驼寺成立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1943年9月改为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1945年8月在莒南县大店镇成立山东省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相继建立过30多个县级和县级以上政权机构。其中属于县级的政权组织,一般称抗日民主政府,也有一些称作行署或办事处。这些县级政权组织,都独立的发挥县级政府的作用,分属鲁中、鲁南、滨海3个行政区。解放战争时期,行政区划层次仍沿袭抗日战争时期,只是对区划作了某些调整。1948年7月,鲁中、鲁南、滨海三个行政区合并为鲁中南行政区,设鲁中南行政公署(驻临沂城),下辖7个专区,49个县。至1949年10月1日,临沂地域分属沂蒙、尼山、台枣、滨海4个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1950年5月,鲁中南行政区撤销。以沂蒙专区为基础,成立沂水专区,辖9县。以滨海专区为基础,成立临沂专区,辖9县。1953年1月将原属临沂专区的赣榆、东海、邳县、新县海连市划归江苏省。1953年7月,沂水专区撤销,除日照县划归胶州专区外,所辖其余各县皆划归临沂专区,同时,原属滕县专区的平邑县亦并入临沂专区。1956年3月,日照县划归临沂专区。至1961年4月,临沂专区辖临沂、郯城、苍山、临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阴、平邑、费县、日照、莒县13个县市。1989年6月12日,国务院确定,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12月2日,国务院确定,沂源县划归淄博市管辖。1992年1月,莒县划归为日照市管辖。至此,临沂地区辖临沂、郯城、苍山、莒南、沂水、蒙阴、平邑、费县、沂南、临沭10个县市。1994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设立地级临沂市。原市级临沂市分为兰山、河东、罗庄3个县级行政区。地级临沂市辖兰山、罗庄、河东3区和郯城、苍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费县、蒙阴、临沭9县。
  勤劳、智慧、善良、勇敢的沂蒙山人民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涌现出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杰出人物。植根于沂蒙大的沂蒙精神,如奔腾不息的沂河,哺育着一代代沂蒙儿女,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创造辉煌。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光照千秋的篇章。清末,著名的鲁南幅军配合太平军、捻军作战,反抗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坚持斗争长达15年之久,涌现出刘淑愈、孙化祥等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沂蒙山区是山东最早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地区之一。早在建党初期,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就在沂蒙山区播下了革命的种子。30年代,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的著名的苍山暴动、日照暴动、龙须崮暴动、沂水暴动等,显示了共产党人和沂蒙人民的大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英勇献身精神。刘之言、郭云舫、刘晓浦、刘一梦、孙善师、孙善帅等革命先烈的英名,永铭沂蒙大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著名的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是山东华东党政军领导指挥中心,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工作。赵博、罗炳辉、刘炎、陈明、李竹如、常恩多、汉斯.希伯等著名革命烈士都在这块土地上献出了生命。从沂蒙山区出发,罗荣桓率雄师挺进东北;从沂蒙山区出发,陈毅率大军直下江南。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征途上,深深地印下了沂蒙人民支前车轮的辙印。沂蒙人民为夺取革命战争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10多万优秀儿女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人民发扬光荣传统,弘扬沂蒙精神,战天斗地,改造山河,发展生产,建设家园,涌现出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一大批享誉全国的先进典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毛泽东主席对厉家寨的光辉批示,影响遍及全国,产生巨大动力。改革开放春风,吹遍沂蒙大地,山河气象一新,城乡繁荣兴旺。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普遍提高。九间棚、沈泉庄、罗庄镇等一批新的先进典型为举国所瞩目。
  临沂市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闻名中外的汉代帛画和《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等,就出土在临沂市银雀山下.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春秋时期的曾子、子路,战国时期的荀况,东汉珠算发明家刘洪,西汉经学家匡衡,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东晋书圣王羲之,南北朝文艺批评家刘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颜杲卿等,有的出生于此,有的在这里生活过,都留下了难以湮灭的印迹。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南)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系汉司录校尉(郡以上之督察官)诸葛丰后代。东汉末年,北方大乱,诸葛亮姐弟四人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辗转至襄阳,因"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此时是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诸葛亮年十四。
  四年前,即公元190年,刘表将荆州治所迁至襄阳后,即"起立学校,博求儒术"。诸葛亮到襄阳后即求学于城南的"学业堂"。在学堂先后结识了徐元直、石广元和孟公威等人,"为友甚密",经常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立志改革政治。由于诸葛玄和刘表的关系,诸葛亮又先后认识了襄阳名士庞德公、黄承彦和中庐县的司马徽、蒯良、蒯越等人,这样就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未来事业打下了基础。
  后刘表上疏,荐诸葛玄为豫章太守。约一年,"西城民反,杀玄"。诸葛亮没有了依靠,不得不独立生活,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与弟等到隆中"躬耕陇亩"。直至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后,才离开。在隆中,并非"苟全性命","未有须臾忘天下事"。他勤读书,广交游,自比管仲、乐毅,以便将来干一番事业。
  由于司马徽、徐庶的推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州、益州(今四川大部和湖北一部),谋取西南各民族的支持,联合孙吴,对抗曹魏而后统一天下的建议,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后来,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联孙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占领了荆、益。曹丕代汉称帝后,诸葛亮说服了刘备,建立蜀国称帝,被任为丞相。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受遗诏辅后主",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持军国大事。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抑制豪强,任人唯贤,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关系,东和孙权,南平孟获,六出祁山以攻魏,力图收复中原。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与魏将司马懿争战于渭南,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勉县东南)。年五十四。谥忠武。
  诸葛亮一生谨慎,"长于巧思",他革新了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制造的"木牛流马",利于山地运输。著作有《诸葛亮集》。
  诸葛亮死后,晋统一三国。镇南将军刘弘作《诸葛武侯宅铭》,在隆中设祠立庙。明代成化年间,已形成了隆中十景。一千多年来不知为多少游人所向往,王安石、苏轼、曾巩、唐寅等都留下了宝贵诗篇。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赵国人。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汉代因避宣帝讳,写作孙卿。早年曾游学于齐国,广泛接触各派学说。到过秦国、燕国,回过赵国。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因为年高望重,曾三次被推为祭酒。晚年到楚国,春申君黄歇任他为兰陵(今山东苍山)令。失官后家居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他的宇宙观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反对天命和迷信,肯定“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肯定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政治上,他主张礼治法治并用。一方面仍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义”;同时主张“法后王”,同意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治理国家。所以他的一些思想又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即经过后天改造才变善。这本身仍是唯心主义的。但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认为人的知识、品德不是天赋的,是后天经过礼义教化、学习改造获得的。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积善成德”,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人。
  荀子的文学思想是注重实用,提倡质朴。他的文章说理透辟,结构严谨,气势浑厚,多用排比和比喻。已由语录体发展为标题论文,标志我国古代说理文趋向成熟。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今存《礼》、《知》、《云》、《蚕》、《箴》五首小赋。
  《荀子》共十二卷,收章三十二篇,其中大多数为荀子的著作,少数出于门人之手。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主张、治学方法、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著名的注释有唐杨倞的《荀子注》和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
  颜真卿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终年77岁,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字清臣。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遭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鲁公是书史上居承先启后地位的伟大人物,他的正书,向以博厚雄强着称,「锋绝剑摧,惊飞逸势」,以颜世家庙碑为代表;至于摩崖大家,气势磅礴,以大唐中兴颂最着;至最高境界,表现冲和淡远之韵致者,则推李玄靖碑。行草道劲秀挺,古意盎然,以祭姪稿为第一。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书所写之碑,端正劲美,气势雄厚。他生于楷书流行之际,与王羲之之典型相对,导开书法新风气。
  颜真卿是进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而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中唐以后,由于藩镇割据,兵连祸结,旧有的制度已经呈现瓦解之势。颜真卿起而建立楷书新典范,正是重建新秩序的一种心经呈理反映。但是,规矩森严的楷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毕竟是有距离的,因此唐末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便集中表现在行草书方面,古典的典范终于让位给个人主义的抒情作风了。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
  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
  颜真卿现存的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伯文稿……等。他和唐诗另一位以楷书成名的书法家柳公权,被人合称为「颜柳」。
  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0多种。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这些碑刻楷书,有个性,有特点,有正面不拘,庄而不险的气势,但笔画横细竖粗及捺脚空腹过大之处,在学习时应求其神韵,不应单纯追求形似。他的行书《祭侄季明文稿》是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出来的佳作,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还有《争座位帖》、《裴将军帖》等。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楷书,岑勋撰文,徐浩题额。字体匀称,丰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25年)四月立。碑存陕西西安碑林。
  王羲之(约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他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
  王羲之因为这样的出身,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庾亮的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最后做到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为人坦率,不拘礼节,从小就不慕荣利。《世说新语》里载有王羲之"坦腹东床"的美谈。
  晋代的另一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汇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坦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从这则逸事上看,王羲之从小就具有旷达的性格,很少为一些小事戚戚于心。也许这就是他的书法雄浑开阔,具有自由气象、潇洒神态的原因之一罢。也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坦腹"、"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王羲之因为少有美名,朝廷公卿都喜爱他的才干,屡次征召为侍中、史部尚书等职,他都坚辞不受。他不喜当官、更喜欢清静。但是当他不得已而任官时,他又决不尸位素餐。他在任职期间,曾对宰相谢安和参与朝政的殷浩等人发青过重要而切实的政见。他还对饥民开仓赈济。这些都说明他不慕荣利但为人正直的品格。
  王羲之从小爱好书法。幼年时他曾跟随姨母,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过书法。渡江后,他又学习了前辈书法大师李斯、曹喜、张芝、张昶、蔡邕、锺繇和梁鹄等人的书法。这使他的书法融合各家所长,自成一家。再加上他的家族中擅长书法的人济济一堂,父辈王导、王旷、王异等都是高手,这对他的书法学习的帮助也是极为显着的。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王羲之的书法刻本很多,像《乐颜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楷书作品,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行草书传世墨宝有《寒切贴》、《姨母帖》、《初月帖》等十余种。这些墨宝虽然是唐人双勾廓填摹本,但也都不失为难得的珍品。他的行书《快雪时晴帖》只有二十四个字,被清乾隆皇帝列为《三希帖》之首。
  《兰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从文学的角度,它文字优美,情感旷达闲逸,是千古绝妙的好文章。从书法的角度,它被誉为法贴之冠,被各代名家悉心钻研。
  王羲之还善于绘画,是历史上比较早的兼精绘画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夫人郗氏和他的七个儿子都善于书法,是一个闻名于世的书法世家,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尤其是他的小儿子王献之,继承父学,且进一步独创天地,字画秀媚,妙绝时伦,以至与父齐名,人称"二王"。
  王洵(350 - 401)
  字元琳,小字法护。临沂( 今山东临沂县 )人。官至尚书令。他是“书圣”王羲之的族侄,出生在一个精
  于书法,几代不衰的名门望族。其父王恰,其祖父王导均善书,所以史称“三代以能书称,家范世学,洵之草圣,亦有传焉”。其草书《伯远帖》,一直被后代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是因为它是十分难得的东晋名人书法真迹。
  聊城
  鲁仲连是旧中国时期齐(茌平县王老乡望鲁店)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战国时齐国贤士鲁仲连,行侠好义、喜为人排忧解难。出游赵国时,逢秦军围赵,形势紧迫,魏国派使者入赵,劝谕赵王遵秦王为帝。赵国上下人心浮动,而鲁仲连力排众议,力主联合六国共抗强秦。后信陵君率军救赵,秦军乃退。鲁仲连也以不畏强暴、不肯“帝秦”扬名后世。
  谢榛,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临清人,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著有《四溟集》10卷,《四溟诗话》(又名《诗家直说》)4卷。
  谢榛一目失明,16岁时作乐府商调,被少年争相传诵。之后,摈除它志,折节读书,并潜心于诗歌创作,不久即以声律闻名于世。后寓居邺下,受到明藩赵康王的热诚接待。嘉靖年间,他携诗卷西游长安,曾仗义营救过学士卢楠出狱,此事颇受世人称颂,名流望族争相与其结交。
  谢榛是长安著名诗人“后七子”(谢榛、李攀龙、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初期的领袖人物,年龄最大,得诗名最早。后李攀龙日渐腾达,而谢榛依然是布衣之士,李攀龙、王世贞诸人将谢榛排斥于“七子”之外,并对谢榛予以攻击。但谢榛的声望并未受到影响,他的诗作及诗歌理论依然为当时文坛所推崇,加之他漫游日广,秦、晋诸藩王争相邀请,以至大河南北均尊称其为“谢先生”。
  万历元年冬,谢榛再游邺城,赵康王的曾孙穆王隆重接待了他。翌年元旦,穆王便殿宴乐,宴毕,盛礼将贾姬送于谢榛。后谢榛载贾姬同游燕赵。万历三年到大名府,有客请他赋寿诗百章,至80余首时,投笔死去。终年80岁。
  谢榛的诗歌,内容上大多空虚,以酬唱赠答送别怀人之作居多,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比较狭窄。但也有一些作品客观地反映了外族侵扰、人民遭受灾难的现。从形式上说,他的诗古典雅玲珑,结构严谨,清朝王渔洋称其“今体工力深厚,句响而字稳,七子五子之流皆不及也。”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的基本观点是“文随世变”,“有意于古,而终非古”,“纵横于古人众迹之中”及乎成家,如蜂采百花为蜜,其味自别,使人莫之辨也。他的这些主张是“后七子”一派诗论的理论基础。
  杨以增,字益之,号至堂,一号东樵。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生于聊城城内一个诗书世家。少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17岁入痒就读,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中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中进士。后赴贵州先后任荔波,贵筑知县,兴义、贵阳知府,再任广西左江、湖北安襄荆郧道员。51岁为父守丧,家居时建“海源阁”藏书楼。服阕,调任河南开封陈许道员,后转任两淮盐运使、甘肃安察使。58岁升任陕西布政使,59岁升任陕西巡抚,后又代理陕甘总。60岁任江南河道总督。咸丰五年(1855年)病逝于任所,享年69岁。杨以增一生酷爱藏书。步入仕途后,他借居官之便,广交文士,大量搜集珍本秘籍,成为名扬海内的藏书巨擘。明清私家藏书,素以江浙为中心,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杨以增出任江南河道总督后,这种局面被打破。咸丰年间,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冲击下,江浙藏书家多不能自守,时作江南河道总督的杨以增乘机购得大量书籍,并借主管河道之便,用粮船运鲁,藏于海源阁,从而一举改变了我国藏书以江南为中心的局面,成为中国藏书史上与江南对峙的“北杨”。在社会动荡之际,将流散于社会的秘籍珍本聚而藏之,这在客观上无疑起到了保护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作用。

创建时间:2009-3-16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徽图文社(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地址:山东省 昌乐县 唐吾镇 刘文安  ★ TEL:0536-6619338  手 机:15069612036 
为你服务:家庭理财 电脑维护、网站建设、打字复印印刷、广告 、CIS策划、商标设计、影视编辑  电子邮箱:wenan-2006@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

鲁ICP备09003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