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刘文安 [楼主] 发表于:2021-12-07 09:50
鄌郚总编

增福老街巷的变迁

  增福老街巷的变迁
  我市曾有三条称为“增福”的老街巷,一条是位于历史上潍县城的增福堂街,另两条是位于历史上潍县东关的增福街和增福庙巷。原址现都已经拆除无存。有记载说,“增福”二字与一种传统民间礼俗有关联。三条街唯增福堂街名声响亮,因为从清代到当代,这里曾为金石大师陈介祺等官员、学者、民主党派人士、工商业者居住的地方。
  本期介绍三条增福老街巷和陈介祺所居陈家大院的地理概况、沿革和现状。
  本期撰稿:王瑞甫
  图为万印楼。
  主编:马道远 副主编:李海滨
  值班主任:王兵 美编:许茗蕾
  -
  三条增福老街巷
  上世纪三十年代潍县地图中对增福堂的标注。
  位于潍县城里的增福堂街和位于东关的增福街、增福庙巷地域,都曾是潍坊城一带四通八达的地域所在。比较而言,增福堂街地域的通行条件显得井井有条,而增福街、增福庙巷地域则像是纵横交错的“迷宫”。
  增福堂街东西走向 地图上标为增福堂
  增福堂街曾是潍坊城一带一条东西走向的古街。增福堂街的正式地名,最早出现在清代光绪末年发布的潍县城厢一带的地图上,标注为增福堂。在地图上,增福堂位于城里(即潍县城,今属城关街道辖区)中部偏西南地域。自明代至1932年,增福堂街所在的地域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潍县城内西南隅,1932年后隶属潍县第一区城西南镇。
  此后到潍县解放,关于这条古街,相关地方文献以及多种版本的地图,有的显示为增福堂街,有的则简略为增福堂。
  解放后,红底白字、蓝底白字两种门牌,先后悬挂在这条古街两旁住户的门框上。1990年前后,这条古街两端街头挂上了蓝底白字的菱形单面路标,顶端饰有潍坊特有的风徽图案,中间分两行,上面是街巷名称、下面是与之相对照的汉语拼音的单面路标,所标注的地名,都是增福堂街。
  1966年,增福堂街与近似位于一线的郭宅街、布政司街、西下洼街合并后取“无产阶级革命文化”之意改称文化街,两端街头悬挂着标注有“文化街”字样的白底红字长条木牌,有的记载和地图标注也显示为文化西街。1981年四条古街各自恢复原名称后,西下洼街并入增福堂街。1990年前后,原西下洼街两端街头悬挂起了书有“西下洼街”字样的单面路标,疑似西下洼街准备由增福堂街析出恢复原名。但没过多久,这一带就拆迁了。
  古街一直四通八达 延伸后亦井井有条
  1966年以前的增福堂街,长220米左右,宽约5米。1988年该区域旧城改造拆迁时,这条古街的基本地理面貌变化不算大,对照清末以来各个时期的相关标注和记载,基本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地理实体。
  增福堂街东口为一处近似十字路口。该处十字路口,附近民众俗称双小庙,清代乾隆年间潍县城地图中也标注为双小庙。这条古街的路南止于芙蓉街(潍城区芙蓉街一带),路北止于罗家巷(原址一带今为潍城区芙蓉街的组成部分)。芙蓉街北口中心点位于罗家巷南口中心点以东两三米处,近似十字路口的东面为布政司街。无独有偶,增福堂街东口中心点位于布政司街西口中心点以北三四米处,增福堂街东口南沿又基本正对布政司街西口北沿。因而描述该处十字路口的地理实况就跟说绕口令似的。布政司街、芙蓉街、罗家巷分别向东、南、北方向通往附近的郭宅街田宅街口(潍城区郭宅街向阳路口一带)、南马道、大十字口西(街)西门大街口(潍城区东风西街芙蓉街口一带)。
  由该处沿增福堂街向西约220米就到达这条古街的西口。这条古街的地理状况相对单纯,除了东西两口,没有同其他街巷交叉或相接。
  增福堂街的西口也是一处近似十字路口,地理情形与东口有些相似之处。相互交叉的四条老街,街口的中心点都不重合。十字路口的西、南、北三面分别是西下洼街、南下洼街、冶房巷,依次向西、南、北方向通往附近的西马道、岳王庙街、西门大街(潍城区东风西街)。岳王庙街、南下洼街、冶房巷近似位于一条南北走向的轴线上,在1966年以前,有的地图上也将这三条街都标注为岳王庙街。冶房巷,有的地图上也标注为冶坊巷。
  1981年西下洼街并入增福堂街后,新的增福堂街长度延伸到330米左右,东起芙蓉街(芙蓉街、罗家巷1981年并称芙蓉街),并穿越芙蓉街与布政司街相接,西端接城关西马道,城关西马道分别向南、北方向通往附近的南马道、东风大街(潍坊市潍城区东风西街)。新的增福堂街在中间偏西地段与岳王庙街交叉。
  因而,无论是起初的增福堂街,还是这条古街在延伸以后,这里的通行环境都是四通八达且显得井井有条的。
  古街东端有俩庙宇 民众称其为双小庙
  在解放前的一段时期里,增福堂街东端曾建有两座庙宇。一座为三官庙,仅有一间,位于布政司街西端路北,西墙外就是罗家巷。另一座为关帝庙,位于芙蓉街北端路西。这两座小庙宇分别处于十字路口的西南、东北角,隔路口相望。因而,本地民众都称该处十字路口一带为双小庙。双小庙对应的地理实体不属于增福堂街地域,但其地名与增福堂街地域是有关联的。
  三官庙为我国本土宗教道教供奉三官大帝的庙宇。三官大帝,即本地民众俗称的天官、地官、水官,为道教供奉的掌管天堂、地府、水府三界的三位神明。国内各地对这三位神明,还有三界公、三界爷、三元大帝等多个地方俗称。三位神明都有人物原型,一般认为天官大帝为尧,地官大帝为舜,水官大帝为禹。他们都是我国传说中的远古时期的三位贤君。
  道教认为,三清道祖以炁(qì)化身,元始天尊化炁为上元之神,灵宝天尊化炁为中元之神,道德天尊化炁为下元之神,三元之神主宰天、地、水三界。炁为道教专有的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概念,可通俗地理解为仙气。
  关帝庙为我国本土宗教道教供奉三国时期人物关羽的庙宇。国内各地,大小关帝庙、关侯庙数不胜数。
  关羽(161-220),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早期跟随东汉枭雄刘备辗转各地,曾被东汉丞相曹操生擒,斩杀冀州牧袁绍的大将颜良。赤壁之战后,刘备帮助东吴将领周瑜攻打驻守南郡(郡治今湖北公安)的曹操部将曹仁,派遣关羽阻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封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州治今四川成都),关羽留守荆州。关羽围襄阳,曹操派部将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后来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将领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尊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
  一条在城里两条在东关
  上世纪三十年代潍县地图中对增福庙巷子和增福街的标注。
  清代乾隆年间潍县地图中对双小庙的标注。
  增福堂街东口双小庙原址一带今貌。图中最左边的矮平房为双小庙中的关帝庙原址处,最右边的高平房为三官庙原址处,中间一溜更矮的平房为旧城改造重建后堵住原增福堂街东口的建筑物。
  增福街又窄又短 地理实况不单纯
  增福街同样是潍坊城一带曾经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老街。增福街的正式地名,同样出现在清代光绪末年发布的潍县城厢一带的地图上。在地图上,增福街位于东关(今属奎文区东关街道辖区)东南端一带。增福街所在的地域1933年位于潍县第一区东关东南镇。
  此后到潍县解放,相关地方文献以及多种版本的地图,都显示为增福街,有的则干脆没有标注名称。
  解放后,这条老街先后悬挂红底白字、蓝底白字两种门牌。1990年前后,只有蓝底白字的菱形单面路标,这些门牌和单面路标标注的地名,都是增福街。1966年,增福街取“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团结如一人”之意改称工农兵中巷。1981年恢复原名称,持续至1996年该地域拆迁。
  在潍坊城一带曾经的古旧街巷中,增福街显然因为又窄又短而显得很不起眼。这条老街,自有记载到解放前,东口和西口都是丁字路口,东起南园街(1981年称东关南园街),西到增福庙巷,长85米,宽三四米左右。这条老街虽然又窄又短,但地理实况并不算单纯。老街除了东西两口,在距东口不足三十米处路南,有条南北走向的无名过道,向南通往附近的金牛巷。30多年前,附近包括增福街在内的近十条古旧街巷,面貌特征都差不多。其中六七条东西走向的古旧街巷长度都在80米左右,又窄又短,与此前的标注和记载相对照,地理面貌上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增福庙巷与增福街西相接 名称多样解放后称庙巷子
  作为与增福街西口相接的街巷,增福庙巷曾是潍坊城一带南北走向的老巷子。增福庙巷见诸文字的正式地名,要晚于增福街。清代光绪末年发布的潍县城厢一带的地图上,增福庙巷一带是一条无名街巷,原因不详,可能是当时已经形成了街巷,却没有几户人家定居。
  自清朝政权消亡到潍县解放,相关地方文献以及多种版本的地图上对这条老巷子的地名展示是多样的。除了整条老巷子称增福庙巷或南庙巷,有的地图还分段标注,或者南段为增福庙巷、北段为关帝庙巷,或者南段为南庙巷、北段为关帝庙巷。
  解放后,这条老巷子两旁住户悬挂的红底白字、蓝底白字两种门牌上,以及1990年前后的菱形单面路标上,标注的地名则都变成了庙巷子。1966年,庙巷子取与前文同样的词义改称工农兵巷,街上悬挂起了标注有“工农兵巷”字样的白底红字长条木牌。1981年恢复庙巷子名称,并持续至1996年拆迁。
  增福庙巷较窄 街道纵横交错
  这一带的近十条古旧街巷中,增福庙巷很窄,但与附近多条东西走向的老街相比则不算短,大致为长240米、宽三四米。在解放前发布的地图上,增福庙巷南、北两端都是丁字路口,中间与附近四条老街巷和一条无名过道相接,也都是丁字路口。
  增福庙巷南端的丁字路口东接南园街(1981年称东关南园街)西口。南园街由此向东再向南或向北,可与附近多达八九条老街相通。该处丁字路口西接南沟街东段北口,因为此段南沟街向南可直通附近的东关坞鸣凤门(俗称东关南门,原址位于今胜利东街四平路口北一带),解放前有的地图上也将此段南沟街标注为鸣凤街。
  增福庙巷路东自南端的丁字路口向北,大约分别在40米、110米、160米处依次与金牛巷、增福街、新街子(有的地图也标注为新街)的西口相接。这三条老街都向东通往附近的南园街。自新街子增福庙巷口向北80米左右即到达增福庙巷北端,解放前有的地图上也将这段增福庙巷标注为关帝庙巷。因为未见其他记载,这段增福庙巷一带是否因为建有一处关帝庙而称关帝庙巷,不得而知。
  增福庙巷路西自南端的丁字路口向北,大约在80米处与萧家园子街东口相接。萧家园子街向西可与附近的杨家牌坊街相接。解放前有的地图上也将萧家园子街标注为园子街、萧家园子。萧家园子街增福庙巷口再向北大约70米路西,一条东西走向的无名过道向西与附近的刘家过道相接,刘家过道向南、向北分别与萧家园子街、后门街相接。
  增福庙巷北端的丁字路口与后门街相接。后门街由此向东可达东关坞的东坞墙下,由此向西通往附近的安丘巷。
  增福庙巷很窄,与之相通的多条有名街巷和无名过道中,有的拥有多个出入口。除了后门街稍宽些,其他大多与增福庙巷差不多。故这一带呈现的是纵横交错的“迷宫”样通行环境。
  官员学者在此居住 增福堂街名声响亮
  自清代到当代,城里的增福堂街曾为本地官员、学者、民主党派人士、工商业者居住的地方,为一条名声响亮的古街。
  增福堂街东端路南和路北隔街相望的几处院落都是陈家大院的组成部分。陈家大院因为清代官员陈官俊和他的儿子陈介祺而得名。因为陈官俊显赫的官职,本地有人称陈家大院为相府。目前原址尚存且在国内外拥有一定知名度的万印楼,曾为陈家大院东院东北角的一部分。
  从陈家大院向西的增福堂街路南,解放前后一段时期,依次为同盟会会员王旭夫、潍县商会会长胡镜心、知名画家郭兰村、商界知名人士贺伟斋的宅院。
  增福堂街路北向西,过了相府的几处宅院,解放前后的一段时期,依次还有增福堂、知名民主党派人士郎丰岗的宅院。
  东关的增福街和增福庙巷,未见与之相关的人文资源方面的记载。与增福堂街相比较,这两条老街巷显得有些默默无闻,在潍坊城一带曾经的老街巷中,存在感并不高。
  -
  陈家位于古街东端 深宅大院气势不凡
  解放后陈家大院内宅原址一角
  毛公鼎复制品
  陈官俊手书折页
  增福堂街东端是被当地人称为相府的陈家大院,在解放前的一段时期里,古街东端路南分布着陈家大院东院的附属建筑和两处别院,该街路北东端自东而西,则坐落着陈家大院的东院、西院和别院,东院和西院具有本地深宅大院的传统格局。
  增福堂街东首大院 本地人称之为相府
  有记载说,位于增福堂街东端路南和路北隔街相望、本地称之为相府的陈家大院,为清代潍县籍官员陈官俊择地建起的宅院。
  陈官俊,字伟堂,清代嘉庆五年(1800)举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右春坊右赞善、左赞善、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侍讲、提督山西学政、翰林院侍读、右春坊右庶子、中允祭酒、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礼部左侍郎、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兼署户部右侍郎、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等官职。
  户部尚书英和奏请,各省、府、州、县现行的养廉制度入不敷出,影响地方官署正常运转。养廉银的收取和分配方面的陈规陋习越来越多,不如逐一查明后,分清应该予以保留和予以革除的部分,用规定加以限制。皇帝要求各地总督、巡抚调查本地情形并评议上奏。在上书房当值的陈官俊认为不可行,得到皇帝肯定。
  陈官俊性情谦和,乐于奖励后学。对于家乡有潜力的人才,他总是周到地予以劝导和勉励,言辞和气可亲,往往让人忘记他尊贵的身份。
  陈官俊在上书房授读时,后来的道光皇帝也在那里读书。道光皇帝即位后,要求陈官俊传授皇长子奕纬学业。陈官俊在学业和学养方面不遗余力地对奕纬进行培训启迪。没想到奕纬过早去世,皇帝深感痛惜,因而对待陈官俊特别优厚。虽然他几次遭到参劾,但皇帝的恩宠和礼遇却始终不减。
  道光二十七年(1847),陈官俊的母亲夏氏九十岁寿辰时,皇帝御书《耆臣寿母》匾额及《福》《寿》大字,加上珍宝、丝织品等一并相赐。道光二十九年(1849)陈官俊去世后,皇帝追赠其为太子太保、追谥文悫,并赐与陈官俊的长孙陈厚钟举人身份。
  清代并无宰相、丞相等官职。陈官俊担任的协办大学士官居从一品,官阶高于六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具有以前朝代里宰相、丞相的一些相关职权。因而,增福堂街陈家大院,有人曾称之为相府。
  陈介祺酷爱金石 捐银助饷受嘉奖
  陈介祺,字寿卿,号簠斋。他幼年秉承父亲陈官俊的教诲,杜绝游玩取乐,不轻易、不随便言谈。他自幼勤奋好学,聪颖强记,过目不忘。少年时期,他跟随父亲在京城居住和生活,养成了端庄严密、公正谨慎的品性。
  十九岁那年,陈介祺考中秀才,进入府学深造,并很快考取廪生资格,享受官方发放的膳食津贴。在这期间,他师从官员、学者费耕亭,赋诗、文章都有一定的名声。
  道光十五年(1835),陈介祺考中举人。两位主考官批阅陈介祺的试卷时,怀疑作者是有名望的老年学者。乡试结束后,才知道作者是一位世家少年,于是对人言道,此人难得。此后,陈介祺担任中书、侍读等京官时,致力于研究朝政典章制度。道光二十五年(1845),陈介祺得中进士,以第二甲第三名的成绩,任翰林院编修。
  在京城时,陈介祺潜心钻研程朱理学,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典籍,对于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学问,无不研究关注,而尤其酷爱金石文字的搜集与考证。
  在这期间,陈介祺在金石搜集方面令人瞩目的是咸丰二年(1852)购得毛公鼎。
  毛公鼎是立耳、深腹、圜底、蹄足,腹壁铸有铭文32行,共497字,遒丽健美,稚拙古扑,为金文瑰宝,铭文内容是研究我国远古时代文字和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
  咸丰三年(1853),因太平天国反清政权崛起,清朝廷面临财政危机,陈介祺捐出四万两白银的巨款救急,皇帝对他赏戴花翎,升职为侍讲学士。
  捐巨款之后辞官归里 增福堂街建陈家大院
  潍县人称陈介祺为陈大花翎,带有羡慕他受到皇帝赏识的光鲜和荣耀的成分。而按照陈介祺后人的回忆,实际上当年他捐出四万两白银助饷时,面临的状况是十分凶险的:咸丰三年(1853)春天,因为户部库存现银告竭,朝廷没钱发放俸禄。副都御史文瑞奏请皇帝批准,命令前朝老臣捐助巨款。共指名18人,陈官俊等五大重臣都在列;当时陈官俊已经去世,由儿子陈介祺应召。惠亲王、恭亲王和大臣僧格林沁手捧皇帝朱批谕旨,强令这18户人家认捐;结果,其他人家有的认捐万两白银,有的认捐几千两,都得到认可过了关。但僧格林沁勒索陈介祺不遗余力,一直到强迫认捐四万两才罢休。陈介祺各处奔走,多方筹措,一月之内,按照认捐额如数予以缴纳后,才算是保全了身家性命。
  有分析说,僧格林沁勒索、强迫陈介祺捐出巨款,与陈介祺购得毛公鼎并予以收藏而遭到一些人的嫉恨有直接关系。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陈介祺的母亲于咸丰四年(1854)去世。他按照官员丁忧的制度,携带家眷以及自己收藏的全部古器物,自京城返归潍县故里。此后他没有复出担任任何官职。
  当年陈介祺丁忧归里后不再复出做官,实际上更像是为了避祸。陈介祺的后人曾回忆道,他丁忧归里后,躲到了乡下的来毕庄居住,增福堂街陈家大院建成后,他才迁入。又有记载说,他返回潍县后,在来章村赁房而住,连续好几年不进县城,直到咸丰十一年(1861)反清武装太平军捻军袭扰潍县,他才从乡下迁到城里。综合分析上述情况,来毕庄、来章村应该都是现在的莱章村。
  如此看来,增福堂街陈家大院由陈介祺所建,似更靠谱一些。
  在解放前的一段时期里,增福堂街东端路南自东向西,分布着陈家大院东院的附属建筑和别院。该街路北东端由东而西,坐落着陈家大院的东院、西院和别院。东院和西院都具有本地传统深宅大院的格局。东院主要包括南账房、东账房、东书房、北书房、内宅院、大厅院等部分。
  路南外影壁宏伟壮观 分布东院附属建筑
  增福堂街最东端路南,建有一座宽和高都有三米多的水磨方砖大影壁,为小庑殿顶,影壁中心砌有菱形正方带图案的砖雕,整体上显得宏伟壮观。影壁与位于路北的东院隔街相对,虽然位于路南,却应该是属于路北东院的附属建筑,彰显着陈家大院的不凡气势。该处大影壁,陈家人习惯称外影壁。
  影壁西侧,与影壁比邻处建有一座规模不大、台阶较高、质量讲究的门楼。门楼内为陈家大院在增福堂街路南的第一处别院。进入院门,一条曲折迁迥的过道,经过两座三开间的两层小楼,能够进入另一处院落。
  该处院落,陈家人习惯地称其为“南房子”。院内只建有一座船型房屋,以其形状称为“船房”,规模为五间、没有隔断,房门建在东山墙处,就像游船船头的样子。“船房”南、北两面墙上开有两列木窗,可以撑起、放下。窗外房檐下石阶环绕。院内空余处则广植花木,其间点缀着几块太湖石。院落整体风格幽雅舒适,似为陈家大院的花园所在。
  自第一处别院向西,路南为一处四进规模的宅院。解放前后的一段时期里,为一户丁姓人家的民宅,居住着丁氏兄弟数人。他们以炒制花生、瓜子为业,批发零售,小有名气。这处宅院是否曾属于陈家大院,则未见记载。
  丁宅处再向西,路南为陈家大院在古街路南的第二处别院。建有一座规模不小的车门。园内房屋不多,显得空空旷旷,是陈家喂养牲口、停放车、轿的场所,附近民众都习惯地称其为“马号”。
  东院大门较为传统 内有多处书房账房
  东院大门距增福堂街很近,也就数米。大门为传统的车门风格,距街面仅一级石阶的高度,门面很宽,以方便马拉轿车和抬轿等传统出行工具直接出入。整体为青砖灰瓦、绿漆门柱,显得素雅大方。门额上悬挂着书有“康济功深”四个大字的牌匾,由清代官员、诗人、画家、书法家何绍基题写。东院大门,陈家人习惯称为东大门。
  东大门内是一处方形院落。院落东面为东院界墙,没有建筑物,墙外就是罗家巷南端一带。院落西面正中有座小门楼,进入这座小门楼就是南账房所在的院落。南账房院落东面是这座小门楼。西面为东、西两院之间的分隔墙,无其他建筑物。南面和北面各建有三间账房。南面账房临街,其南墙比东大门内方形院落的南墙向北缩进了不足一米。南账房院落的院子为狭窄的长条形;东大门内方形院落的南面正中为东大门。东大门以西为一间面积很小的门房;东大门向北为一条青石铺就的甬道。甬道直达东大门内方形院落的北墙——即与东大门正对的大影壁,陈家人习惯地称其为“内影壁”。
  沿内影壁北面向东不远再左转,是条南北走向的狭长通道。通道东面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东账房、东书房、北书房,朝向都是坐东向西。东书房门额上悬挂有清代古文字学者、书法家翟云升题写“静寄东轩”的牌匾。门上有对联“书味养心存赤气,墨华传古附青云”,陈家的楹联和题字牌匾,多由陈介祺题写。东书房里间门额悬挂有题字“静专书塾”的牌匾。这里应该是陈家子弟读书求学之处。东书房、北书房连接处建有屏门,共四扇,刻有“斋社中正”四个字,但不知何人所题。通道西面为大厅院部分的东墙。
  沿内影壁北面向西,是条东西走向、狭长曲折的通道,通往一处规模不大的三合院,为西书房所在的院落,西书房悬挂有题字“敬宽书屋”的牌匾。西书房院落的东、南、北三面都是整体相连的房屋,其中南面是无为书屋、北面为拔台屋,门上的对联为“梅子真能为大隐,柳公绰不离小斋”。三合院的西面为陈家大院东、西两院之间的分隔墙,开有通往西院小厅房院落的门,门额悬挂有题字“小斜川”的牌匾。
  二进门为东院内院 主体为两处大院落
  由狭长曲折的通道东端向北不远,有一个圆门,进入圆门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通道。通道东面为大厅院部分的西墙。通道西面与通道平行、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米面屋、大厨房、女仆住处、厕所。米面屋南墙与西书房平台屋北墙之间设有东院的二门,门上的对联为“惟愿天长生忠孝,须知人可为圣贤”。
  二门内为东院的内院部分。二门内马上折向北,是条南北走向的狭长通道,比二门外的那条通道宽敞了许多,为内院主通道。主通道东面与之平行,为米面屋、大厨房、女仆住处、厕所的西墙。主通道西面从南到北为两处大院落,建有花墙将院落与这条通道分开。
  两处大院落内建有三排内宅住房,每排都是七间。
  第一排和第二排东端的两间住房分别称小南屋、小北屋。
  紧邻小北屋东山墙的南面和北面各有一道院门,分别通往南、北两处大院落。
  小北屋南面的院门以南建有一道曲折的竹篱墙,接一个圆门。圆门以西,竹篱墙变为南北走向,与小北屋的西墙相接。进入圆门为南院的主体部分。故小北屋前的院中之院,实际功能为南院门进入南院的通道和院门与院子之间的缓冲地带。小北屋曾是陈介祺的五曾孙陈文璘(即陈秉忱)的书房、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潍县分支机构的活动场所。
  第三排为主宅上房,为前出廊的高大台屋。上房中门上的对联为“山川出霖作梅雨,日月合璧为文章”。主宅上房西套间内有一排楠木柜,为藏宝橱。
  -
  陈家大院改为校园 祠堂保留建起陈列馆
  书有“陈介祺故居陈列馆”字样的影壁
  潍县解放后,陈家大院原址改建为学校。目前,东院大厅院第三进院落原址尚存,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万印楼,也是陈介祺故居陈列馆所在地,每天定时向民众开放。
  大厅院为三进院落 中间庭院为会客厅
  陈家大院东院内院入口处的圆门外,建有一处门楼。进入门楼就来到大厅院部分,这里为整体相连的三进院落。
  门楼内的第一进院落很袖珍。北面为过厅,两者相距很短。门楼处以及门楼以东是个小庭院,门楼以西与之比邻就是大厅院与内院的分隔墙。
  过厅为三间房屋的建筑规模,正中部位开有正门、后门。正门上的对联为“开卷直游千载上,闭门如在万山中”。后门上的对联为“霁日和风丽绛霄,金钟大镛在东序”。
  出过厅后门向北穿过第二进庭院,迎面为大厅,又叫花厅,也是三间房屋的建筑规模,前出廊七檩硬山式,为陈家人会宾宴客的地方。厅前明柱上的对联为“曾种桃花不知汉魏,犹存松菊自谓羲皇”。正中部位开有正门、后门,门外都是三级石阶。
  出大厅后门向北穿过第三进庭院,迎面为主屋,陈家人又称祠堂,也是前出廊、三间房屋的建筑规模,为陈家安放其祖上神主牌位的地方。主屋栋梁略施纹饰,廊柱附有卷云雕刻,明间开隔扇门,门前也是三级石阶。主屋正中悬挂着道光皇帝御笔烫金牌匾,内容为《耆臣寿母》。
  大厅和主屋的东山墙外建有一栋青砖灰瓦的两层楼房,共十间房屋的建筑规模,陈家人称之为东楼。东楼的南山墙接北书房的北山墙。
  西院不如东院讲究 西南角有处玻璃屋
  陈家大院东院邻增福堂街南账房的院墙,西端与陈家大院西院的大门相接。
  西院大门,陈家人称为西大门。三级石阶自增福堂街面通到西大门前。西大门设有两扇黑漆大门,门下有近一米高的门屉。黑漆大门两边对称放置着石鼓,雕刻得十分精美。大门门楣上悬挂着一块长方形横匾,上书“德敷阛阓(huán huì,有街市、街道、店铺、民间等多个意思)”四个大字,也是何绍基所题。虽然都是传统门楼,但与东大门相比,西大门显得更为雍容典雅一些。
  进入西大门即为陈家大院西院。
  按照陈介祺后人的回忆,西院内的主要建筑布局为:西南角有一处院落,陈家人称为玻璃屋,因为院内所有房间都是玻璃门窗而得名;西大门北面偏西处又有一处院落,陈家人称为小厅房院,以便于同东院的大厅房院区别开来;小厅房院西北角,有条南北走向的狭长通道。通道路东为陈家大院东院内院的西界。通道路西为两处大院落。院内建有三排房屋,与陈家大院东院内院的内宅,坐向位置基本等齐、建筑规模大致相当、主宅位置及风格基本相同;通道路西两处大院落的西邻也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通道,通道路西为一列坐西面东的厢房。
  有记载说,西大门向西建有六间临街群房。有人撰文说,东院、西院原为一处大院。陈介祺去世后,他的儿子们分家才成了东院和西院呈相邻、相对的格局。这个说法无其他资讯来源予以佐证。
  西院建筑群整体布局上不如东院讲究。特别是西大门入口再向西一带,应该是西院的门面所在,却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物,像是一处空场,西大门西北斜对面的一处墙角,竟然建有一处厕所。西院整体感觉就像是尚未完工即匆忙启用的样子。
  按照陈介祺后人的回忆,西院西邻也是陈家大院的一处别院,为马号所在。另有记载则说,该处院落位于增福堂街路北,为一处临街的草房院落,北、西、南共分布着十几间房子,规格不高,估计是当年陈家杂役人员的住处。后来这里成为一处大杂院,附近民众称之为小马号,以便与增福堂街路南的马号院落相区别。
  陈家大院被后人转售 先后为三所学校校址
  1948年4月,潍县解放。此后,陈介祺的后人将增福堂街陈家大院转售与私立新华中学作为校舍。
  新华中学原称潍县中正中学,创办于1946年,校址设在潍县城里石佛寺(原址位于潍城区中百街中段一带)。1948年潍县战役中校舍被毁。潍县解放后,中正中学改称潍坊特别市私立新华中学,迁至增福堂街陈家大院旧址继续招生办学。
  1947年创办潍县私立青年中学,校址在布政司街路北、明代布政分司衙门旧址处。潍县解放后校名改称潍坊特别市私立青年中学。
  1951年,新华中学、青年中学合并,改称潍坊市私立新青中学。1952年4月,市政府接办新青中学,改称山东省潍坊第三中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三中的校舍至少包括陈家大院在增福堂街路南的南房子和位于增福堂街路北的东院、西院旧址内的建筑物。
  陈家大院文化底蕴深厚,做了中学校舍后,不少有文物价值的实物时有发现。有记载说,解放初期,东大门内曾有石碑一通,碑面上镌刻着精美秀丽的文字;上世纪60年代,在校门口门楼上方悬挂的横匾上发现一口宝剑。宝剑擦拭后重现逼人的寒光,后来移送到有关部门作为文物予以保管。对照相关记载,那时的三中大门应为原来的陈家大院西大门,说明当时《德敷阛阓》横匾仍悬挂在原来的地方;道光皇帝御书《耆臣寿母》匾额在原处一直悬挂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下半叶的“文革”时期,才作为“四旧”予以清除。
  后来,三中陆陆续续拆除陈家大院旧址处原有的建筑物,改建为教学楼以及其他用途的设施。上世纪70年代上半叶,三中大门的传统门楼原址尚存,大门内的建筑物以青砖青瓦的传统房屋为主。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下半叶,传统门楼已经拆除,大门内以东已经改建为教学楼,以西改建为操场,传统建筑已经寥寥无几,但西南角陈家人称为玻璃屋的院落原址尚存。
  1988年旧城改造拆迁以前,三中的拆旧建新式校园改造大致在陈家大院旧址内进行。之后,伴随着增福堂街地域旧城改造拆迁活动的进行,三中的校园范围逐步向西面和北面拓展。
  现在的三中校园,整体大致为方形,东界芙蓉街,西、南两面接增福堂社区居民区,北邻东风西街,范围不仅包括陈家大院旧址全部,还包括了旧址附近原来的芙蓉街(罗家巷)、增福堂街、东风西街的部分地域,也包括了芙蓉街路西的民居小院。增福堂街大约140米长的街面原址目前位于三中校园南部,横贯整个校园。
  第三进院落得以保留 为陈介祺故居陈列馆
  1982年,三中准备将旧有的校舍(即陈家大院旧址内原有建筑物)全部拆除后,予以改建。在陈介祺后人的呼吁声中,潍坊市有关方面经过研判,决定对陈家大厅院的第三进院落予以保留。
  到了1992年,陈家大厅院第三进院落内的三栋遗留建筑物,已经拥有了万印楼的名号,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潍坊市潍城区政府于同年拨专款加以修葺后,恢复了原貌。该院落改建为本地人俗称的独门独院,成为陈介祺故居陈列馆。在陈家人所称的东楼北山墙以北比邻处新开一处大门,门外就是潍坊市潍城区芙蓉街北端一带。
  此后,笔者曾几次路过陈列馆门前,见到的总是大门紧闭的样子,其内部的布展等相关情况也未见记载或新闻报道。
  2013年,笔者进入陈介祺故居陈列馆观摩学习,见到的陈介祺故居陈列馆基本情况为:东楼东墙的北端,镶嵌着“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印楼”的长方形石碑;已故当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题写的“万印楼”牌匾,分别悬挂在芙蓉街陈介祺故居陈列馆大门和东楼楼门的上方;大门内正对大门的影壁上刻有镏金大字“陈介祺故居陈列馆”,为已故当代书法家、书画鉴定学者启功题写;当年悬挂道光皇帝御笔“耆臣寿母”牌匾、陈家人所称的祠堂,屋门上方悬挂着“十钟山房”牌匾。屋门两旁明柱上的对联为“陶文齐鲁四千种,印篆周秦一万方”;祠堂和东楼的一层为展室;大厅或花厅成为陈介祺故居陈列馆的办公用房。
  前几天,笔者又来到陈介祺故居陈列馆参观学习。推开虚掩的大门,工作人员告知,目前陈介祺故居陈列馆除了闭馆整理的时段,每天都定时开放,民众凭身份证就可以参观游览。东楼的一层和二层都已辟为展室,其他方面无多大变化。
  陈介祺印玺收藏丰富
  万印楼名称由此得来
  陈介祺在青年时期就致力于玺印收藏,到38岁时已收藏800多方。后来他先是购得清代官员、学者潘有为所藏玺印千余方,又得到清代官员、学者吴式芬所收藏玺印2000多方。在十多位金石学者鼎力帮助下,他不断购得玺印珍品。他的学术著作《十钟山房印举》中收录的玺印多达一万多方。他自号万印楼主人,潍县本地篆刻学者王石经为他治《万印楼》印章一方。万印楼的名称由此而来。
  陈介祺收藏的玺印极为丰富。材质上有金、银、铜、玉、铁、铅、水晶、水石、陶、琉璃、牙钿等;印式上有古玺、官印、姓名印、巨印、套印、姓名回文印、姓名表字印、复姓、五面六面、吉祥语、殳(shū)篆、鱼鸟、虫篆、言事、臼疏、臼笺、象形等计30种。
  陈介祺对玺印不仅在于收藏,他还长期致力于经过研究鉴别,明确所藏玺印的时代及价值。其中,“婕妤妾娋(shào、shāo)”玉印,方形、阴刻鸟篆,盘曲秀美,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淮阳王》白玉质印,有朱赤志,白文、壇纽,古朴庄重,现存于国家博物馆。淮阳王刘钦为汉宣帝刘询的次子。
  为使自己所藏玺印传至后世,陈介祺曾邀请许瀚、吴式芬、何绍基等学者名家帮助审定部分藏品。
  早在咸丰二年(1852),陈介祺就托人钤(qián)印《簠斋印集》共十部,集汉、魏、六朝以前的官印、私印2000多方。
  同治十一年(1872)陈介祺精选慎收,又增添了李璋煜、吴云、吴式芬、吴大澂、李佐贤、鲍康等学者名家的藏印。后来他自己着手以科学的编排体例,按印式、印材类举方式编成《十钟山房印举》。自先秦至六朝的印章,精彩者一一入册。每页一至三印钤成,用粤纸钤印十部,苏纸钤印十部。那年为农历壬申年,该版《印举》称“壬申本”。那年正值他六十虚岁,故又称六十岁本。
  到了光绪九年(1883),陈介祺又收藏了更多的玺印。他将《十钟山房印举》进行了增订,用苏中棉纸拓印十部,每部194册,收印10402方(陈介祺故居陈列馆内数字),那年他七十周岁,该版《印举》也称七十岁本,1922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精印出版,得以广为流传。
  陈介祺收藏的玺印之多,选求之精,实属罕见,学界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特别是他对玺印的研究鉴别,为后人研究我国印章的发展及演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
  -
  故居展示陈介祺成就
  十钟山房陈列室
  万印楼陈列室入口
  陈介祺故居陈列馆内,按照目前悬挂牌匾以及布展内容前后顺序等相关情况,可分为十钟山房、万印楼陈列室两大部分,万印楼又分为一层展室和二层展室两部分,从不同的侧面分别展现着这位金石大师的成就和生平。
  “十钟山房”为陈介祺书斋
  十钟山房位于万印楼院落的北面,为前出廊、三间房屋建筑规模的传统平房。室门上方悬挂着“十钟山房”牌匾。
  当年,陈介祺收藏有我国商、周时期的青铜钟11件,取整数概称十钟,因为他的收藏,十钟也称陈氏十钟,他的书斋即以十钟山房为名号,此为十钟山房名称来源的陈介祺故居陈列馆馆方说法。十钟山房中的“陈氏十钟”,据说后来流失去了日本。
  进入室门,迎面为陈介祺半身头胸塑像以及书有“金石大师陈介祺”字样的背景文化墙。
  展室内可以一睹陈介祺的父亲陈官俊手书折页、“字伟堂号恕田”印章、《伟堂笔记》手稿以及陈介祺本人所用的印章和印谱、《簠斋尺牍》散页、书信等展品的风采。《簠斋尺牍》收录了陈介祺毕生考证金石器物的文章以及他与同时代金石学者交换意见的信札,保存了许多研究经验和心得,是一部金石学论文集。
  万印楼展室分上下两层 不同类别藏品琳琅满目
  万印楼位于院落的东面,建筑结构为传统的青砖灰瓦、坐东向西、上下共十间见方建筑规模的两层楼房,楼门上方悬挂着“万印楼”牌匾,为原来陈家大厅院内的东楼。
  一层展室内通过参阅《陈介祺收藏目录》,可以了解到陈介祺共收藏有青铜器、玺印、石刻、瓦当、书画等十几个大类、多达两万多件文物珍品。
  聃簋(guǐ,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又称“天亡簋”,是西周武王灭商的断代标准器,现存于国家博物馆。毛公鼎现存于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参阅相关文章中的表述,可以了解曾有“陈介祺所藏万印中的婕妤妾娋玉印,为汉代婕妤赵飞燕的玉印,清代官员、学者龚自珍曾收藏并认定”的说法。而参观《玺印》部分,还可以了解到,金石学者方濬益对此印鉴定称,“婕妤妾娋”不是“婕妤妾赵”,对此印是“汉代婕妤赵飞燕玉印”的说法持否定态度。古印学者罗福颐则认为此玉印为汉代殉葬专用印。赵飞燕为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传说中古代四大美人的一种说法为西施、赵飞燕、貂蝉、杨玉环。
  在这里,还可以通过观看毛公鼎、天亡簋、兮甲盘、陈氏十钟等诸多重量级文物的实物复制品,对陈介祺这位金石大师增加一些感性认识。
  在万印楼二层展室内,可以参观了解陈介祺的有文字陶器陶片、封泥、古镜、古币、书画、汉画像石、古砖、兵器、铜件等不同类别的文物收藏情况,《十钟山房印举》等陈介祺的75种重要学术著作目录,陈介祺简要年表,不同时代的学者对陈介祺的评价。
  陈介祺是我国书于先秦陶器陶片上的文字的研究鉴定学者,此类文字现在称陶文。他于同治十一年(1872)在出土于山东即墨的一件古陶残片上发现文字。此后,这类文字他鉴定为三代古陶文。他自号“齐东陶父”,共收集陶文残片4800件,并拓印4043纸,编成《簠斋藏陶》、与人合编《陶文释存》等文稿。他还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古陶文的内容不外乎地名、官名、器名、作者、用者姓名与其人其事。他的研究鉴定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开拓了我国古文字研究新领域。
  封泥即封固胶泥,早先也称泥封,是我国纸张发明普及以前的漫长时代里,人们防止私阅他人文字内容的一种材料。当时人们的主要书写用品是竹简或木片。人们着人送信时将竹简或木片卷成一束,用绳捆绑并在打结处用胶泥封固,并加盖官、私印章。陈介祺对封泥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他不仅大量收集,而且加以考释。他与吴式芬合编了十卷本《封泥考释》,是我国最早研究封泥的专著,对研究我国古代官制、地理等都极有参考价值。他收藏的封泥,后来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万印楼二层展室内,还可以参阅与陈介祺同时代的吴大澂、叶昌炽、吴云、鲍康,近代以来的禇德彝、容庚、张维持、李学勤、鲁迅、裘锡圭,当前学术界的王恩田、韩天衡、孙敬明、陈振濂、孙慰祖、陆明君等学者对他的评价。其中,叶昌炽的评价为:“潍县陈簠斋前辈,拓法古今第一……齐鲁之间,皆属其法。”鲁迅的评价为:“论收藏,莫过于潍县的陈介祺。”
  资料来源:《潍县志(清乾隆版)》《潍县乡土志》《潍县志稿》《潍坊市街道、居民点、桥梁名称表》《潍坊市志》《清代大收藏家陈介祺》《潍城文史资料》《潍城区志》《潍城区地名志》《中共潍城历史(1949-1978)》。郎继成、谭宏、郭君同对相关部分的梳理有帮助。
搜索更多相关文章:潍县春秋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21-12-07 09:56
鄌郚总编
  陈介祺赈灾济民行善举
  《潍县志稿》中对陈太仆祠的记载
  城隍庙出土的记载陈介祺善行的碑文拓片
  捻军到达潍县时,陈介祺从乡下迁到城里。他在此后的20多年里,生活在增福堂街东端的陈家大院。在这里,他收藏文物和钻研学问。战乱和灾荒来临时,他总是挺身而出,履行保境恤民的士绅乡贤角色。他还循循善诱,引导后人继承乡贤精神。后来,本地把他请入乡贤祠接受供奉。
  战乱期间兴办团练 创设炮台保卫家乡
  捻军是在咸丰十一年(1861)农历二月攻到潍县城外的。在这之前,陈介祺早就慷慨解囊捐助,并会同本地官员、士绅兴办地方团练武装,他们的未雨绸缪之举发挥了大作用。在团练武装的拼死抵抗中,捻军无功而退,县城得以安全无虞。
  有关方面侦探到捻军可能会在这年的八月再次前来。陈介祺在盛夏酷暑中积极筹划,创设了三座炮台。炮台的规模和样式都是他亲力亲为琢磨出来的。后来,捻军果然如期而至,却没有再攻打县城。人们都说这是捻军见城内防御有力,不再做无用之功了。
  同时,陈介祺又安排刊印《乡守辑要》,引导地方村落修筑圩堡做好防御。本地因为积极响应而得到保全的村落数不胜数。
  同治六年(1867),捻军赖文光部分别在六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先后四次进入潍县境内。每当战事来临,陈介祺都做到了身先士卒,登上城墙带领大家竭力防御。这年,山东巡抚丁宝桢督军过境潍县,陈介祺出城慰劳,自此起,与丁宝桢结交为朋友。
  此后,丁宝桢经常用邮寄信函的方法,就军中事务与陈介祺商量。两人曾经一天多次信函往来。该部捻军在山东肃清后,丁宝桢向朝廷为陈介祺请功,朝廷赏加陈介祺三品官衔。
  连续两年粮食歉收 开设粥厂救济村民
  光绪元年(1875),潍县谷类作物歉收,第二年麦子又歉收,于是,发生了大饥荒,士绅们商定开设粥厂救济饥民。陈介祺独自开设一处。起初他的粥厂设在教场(原址位于潍城区松园子小区东南部),每天有几千人就食。后来他将粥厂开设在城隍庙,就食的饥民增加到每天一万多人。
  在前后八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尽数拿出家中所藏粮食,带领长孙陈阜每天前往城隍庙施粥。每到现场,他一定要亲口尝尝粥的味道。他每每目睹饥民们接踵而来,心中总是忧惧不安。因而,他的粥厂一直安排得井井有条,饥民们随到随领随用,丝毫没有发生拥挤混乱的事情。
  潍县这次大饥荒之后,没有伴随发生瘟疫,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难得的。陈介祺的善举救活了一万多饥民。地方长官又向朝廷奏请,朝廷赏加陈介祺二品顶戴。
  潍县民众对陈介祺的善举感恩戴德。他们敦请本地籍官员、学者田名撰撰文记载陈介祺的善举,并镌刻在石碑上,将石碑矗立于城隍庙院内。后来,石碑掩埋于地下。今年,石碑在城隍庙修缮工程施工现场重见天日。
  陈介祺的后人回忆说,陈介祺大量收集陶器陶文,差不多就是这次大饥荒时期。这次大饥荒由大旱引起,不仅发生在潍县,也发生在山东多地。陈介祺率领陈阜设粥厂施粥时,齐国故都临淄(淄博市临淄区一带)的农民,听说陈介祺收集陶器陶文,纷纷将陶器陶文的整体或残片自田野里捡拾收集后,送到潍县。陈介祺全部收下并给付了等值的报酬。后来有人说陈介祺此举也有以收代赈的意思。
  言传身教影响后代 长孙成为商会会长
  陈介祺的堂兄陈介眉在咸丰十一年(1861)的县城守卫战中遇难。他奉旨为堂兄建造专祠,出资、督工不遗余力。专祠于光绪五年(1879)建成,规模为大殿三间。陈介眉,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朝考一等一名,初任江苏盐山知县,累官至河南归德知府(府治今河南商丘)。遇难后,朝廷追赠他太仆寺卿、世袭骑都尉等官职,敕建专祠,称陈太仆祠。
  陈太仆祠位于潍县城里文庙(原址位于潍城区东风西街棋盘街口一带)西院,供奉陈介眉,武生千总陈执蒲,翰林院待诏刘鹏翕,州同陈寿循,县丞胡文檀,从九品陈式智,八品衔陈介封,附生张祥麟、李士吉、王循观、王儒乔,监生于允升,武生徐元庆,八品衔李善培等遇难人员。
  后来,陈介祺在增福堂街陈家大院闭门不出,专注于品鉴文物、钻研学问的同时,还认真传授陈阜四书五经等国学内容,教材都是陈介祺亲笔书写的。陈介祺还专门著有传授我国传统书法的启蒙文章《习字诀》传世。
  在陈介祺的言传身教中,陈阜后来也成为颇具乡贤之风的有影响的地方人物。
  陈阜,字祜曾。光绪二十四年(1898),陈阜独自出资扩建城内考院,新建号舍14间,潍县参与科举考试的莘莘学子直接受益。光绪二十八年(1902),山东派员来潍县设立商务局。陈阜担任首任商务局总办。商务局即后来的潍县商会,总办即后来的商会会长。
  -
  陈秉忱曾任毛主席秘书
  《陈秉忱书画选集》
  陈秉忱治印
  陈秉忱系陈阜的第五个儿子,也是陈介祺的曾孙。他的青年时代,正值清朝政权消亡后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他接受先进的共产主义思想并自觉身体力行,是从陈家深宅大院里走出来的革命人物。
  追求进步向往革命 遭受三年监狱生活
  陈秉忱,字邠(bīn,同“彬”)臣或邠丞,其家族世系表上的姓名为陈文璘。秉忱,疑似为取自他的字邠臣的谐音。他的学生时代,正值清朝政权消亡后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他先是阅读学习英国学者赫胥黎所著的《天演论》。后来,《新青年》杂志和鲁迅的作品都成了他每天不可缺少的读物。他在家乡潍县开办书店、当教员时,结识不少进步青年,逐步接受共产主义思想。
  此后,陈秉忱想方设法与中共组织联系。他秘密阅读学习中共顺直(后来的河北)省委创办的刊物《北方红旗》,还多次资助、营救、掩护共产党人。1932年,他因为营救一位共产党员被出卖而入狱。也有记载说,他因为有共产党嫌疑,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反省院里受了三年的折磨。
  后来当他回忆起这段监狱生活时,风趣地说:“脚镣很沉,夏天还好过点,冬天就只能把家里送来的棉裤拆开才能穿上,整天要用身体去暖和这个铁家伙……近三年的监狱生活,是我的最好的课堂,使我进一步懂得了真理,从一个地主少爷走上了革命道路。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转折。”
  加入民先积极抗日 参加鲁东游击队
  1937年,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潍县地方队部成立。不久,陈秉忱加入,后来成为领导人员之一。他还参与了潍县抗敌后援会组织成立的抗敌剧团的领导工作,并与青年学生郎丰岗合演短剧《血洒卢沟桥》。展现日寇挑起卢沟桥事变、中国军人奋勇抗战的情景,激发民众抗日救亡的热情。
  剧中,陈秉忱、郎丰岗分别扮演两名中国士兵。一名在卢沟桥战场上负伤,另一名想把他背去后方医院救治。但负伤士兵坚决不下火线,誓死抗日杀敌,宁愿与阵地共存亡,最后英勇牺牲。剧情简洁,两人的表演十分生动。演出现场,民众不约而同地发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怒吼声。
  民先是我国先进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抗日救国组织,1936年初在北平(北京)成立。民先潍县队部成立后,忙于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集会,大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积极争取潍县县长厉文礼的支持。
  潍县民先的主要议事地点在撞钟院小学(原址位于潍城区颐园小区西部一带),有时也在增福堂街东端陈家大院内宅院小北屋陈秉忱的书房处。
  1938年初潍县沦陷前,在陈秉忱等人的带领下,一部分民先队员跟随厉文礼组织的抗日队伍撤出县城。陈秉忱等人以民先代表的身份,协助厉部工作。由于厉部立场日益反动,绝大部分民先队员在一两个月内逃离了厉部。陈秉忱也离开厉部参加了中共领导的鲁东抗日游击队,任参谋部秘书主任。
  潍县解放征集文物 动员家人捐献收藏
  在中共组织的安排下,陈秉忱离开鲁东抗日游击队,经过长途跋涉,经上海、重庆、西安等地,于1939年5月到达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几个月后在抗大毕业。1941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延安到北京,陈秉忱历任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教务处注册股股长,中央军委秘书、秘书科长、行政处政治协理员,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机要秘书,中央军委办公厅干部处长等职务。
  在延安时期,人少事多,工作非常紧张。陈秉忱总是任劳任怨,经常工作到深夜,以致养成了夜里工作的习惯。1944年,他被评为中央直属机关甲等模范工作者。
  抗战胜利后,陈秉忱在北平工作期间,深知自己担负工作的重要。他严格执行党的保密纪律,几次外出办事,都能够想方设法摆脱身份不明人员的尾随,出色地完成任务。同时,他还经常对周围的人宣传中共的政策和主张。在他的影响下,他在北平的亲戚中有三人成了地下党员。
  潍县于1948年4月解放并改置为潍坊特别市以后,他回到潍坊认真组织文物征集工作。他动员家人将陈家所藏部分万印楼玺印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到苏联访问时,陈秉忱随行,担任秘书工作。
  调入中央办公厅
  同事敬称“老丈”
  1955年,陈秉忱获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1956年,陈秉忱调入中央办公厅,历任秘书室副主任、信访局顾问、政研室顾问、毛泽东主席图书管理小组组长等职务。
  调入中央办公厅时,陈秉忱自取“双泉”的名号,意思是在年龄上双倍于苏老泉才开始发奋读书的。苏老泉即苏洵,我国北宋时期文学家,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史称苏洵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
  陈秉忱对古文字学、考古学、图书管理学、历史学、逻辑学都具有较深的造诣,但他从不炫耀自己。取名“双泉”以后,他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陈秉忱还喜爱收藏书画,并擅长书法、绘画、治印等。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军事文选》《毛泽东诗词37首》线装本等重要文献中,都留下了他的墨迹。
  “文革”中,陈秉忱受到诬陷和迫害,进入中央办公厅“文化大革命学习班”接受改造,处境困难。1978年他得到平反。1979年,他担任毛泽东主席图书管理小组组长。他具有良好的民主作风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他领导下的同事们心情舒畅,发奋努力。因为他的渊博知识和谦虚精神,大家尊敬而亲切地称他“老丈”。
  1982年,陈秉忱离休。他离休前的职务是中央书记处研究室顾问、毛泽东主席图书管理小组组长。离休后,他仍然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毛泽东主席图书批注的整理、编辑和出版工作。为了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九十周年,他废寝忘食,带病工作,从几千件原稿中选编出版了《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等三本集子。
  陈秉忱的生平事迹以《只有奉公之心 毫无利己之意——陈秉忱同志事迹片断》为题,收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的《做合格的共产党员》第八集。
  -
  王旭夫寻求工业救国路
  晚年王旭夫
  王旭夫事迹书页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潍县开明人士成立了近代教育团体智群学社,社址起初借用了增福堂街路南王宝雅堂王旭夫宅院的一部分。王旭夫为本地的知名人士,赴日学习纺织机械专业以图工业救国,并在国内工业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几年。
  在增福堂街王旭夫宅院 成立教育团体智群学社
  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潍县的有识之士认为,兴新学的目的是维新图强,没有讲解和学习,大家不会明白维新图强的道理,无群体意识不能维新图强。引导大家合群,首先要培养提高大家的道德水准,而这就需要开启民智,这些都是智群的含义所在。为此,郭恩敷、杜佐宸等多位开明人士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成立了本地首家以自由研究为运作方式的民间近代教育团体智群学社。家住增福堂街路南王宝雅堂的王旭夫也是积极参与者。
  当时,正值王旭夫赴日本留学,但他仍然支持将智群学社设在他的宅院里。学社借用他家的厅房和两处院落达三年时间。光绪三十二年(1906),智群学社才迁往潍县城里胡家牌坊街路北的老关帝庙(潍城区十笏园文化街区内关帝庙,原址尚存)。同年,学社附设智群小学堂,收取13名学生。
  智群学社在研究西式新学的同时,也研究传统的两汉学派。学社成立以后,主要的社会活动为购置书籍、报刊供民众自由阅览,以了解更多、更广的外部世界,开阔眼界。潍县知县袁桐得知后十分赞赏并捐助购书款170元,平度知州兆兰捐助50元,潍县电报局委员严正珀捐助20元,学社成员也积极主动筹集资金,前后购置了300多种书籍、报刊。
  鼎盛时期,智群学社拥有30多位成员。宣统三年(1911),因为多数成员已经不在潍县本地,加上经费不足,智群学社及附设的智群小学堂停止运作,所有新学书籍和相关器具等一并转交给官方所办社会团体潍县教育会收存。
  赴日读纺织机械专业 王旭夫力行工业救国
  王旭夫所属的家族及其聚居的增福堂街宅院,名号为王宝雅堂,可见该支王氏家族在本地也是拥有一定影响的,但王宝雅堂的相关情况未见更多的记载。
  有记载说,拆迁前,增福堂街路南、陈家大院马号原址以西,自东向西曾分布着平行的四条南北走向的、长长的单头过道。王宝雅堂原址位于第一条过道。过道两边分布着一个一个独立院落,住户仍然以王姓居多,也住有别的姓氏。王旭夫,名善谟,字旭夫,为本地的知名开明人士。早在清末,他就接受维新思想,积极寻求救国图强的道路。
  当时,清廷改行新政,先办学堂,又废科举。光绪二十八年(1902)创立山东师范馆,也称山东师范学堂,设长期班,修业三年。宣统二年(1910)定名为山东优级师范学堂,为官方兴办的、培养中等学堂及初级师范学堂教员的高等师范学堂。王旭夫考入该学堂后,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作为选派的32名优等生之一,赴日本留学。
  到达日本后,王旭夫先是接受清廷驻日本留学协调机构的安排,到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附设的宏文书院补习日语等科目。后来,他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攻读纺织机械专业,期盼学成回国后投身工业。这是因为他认为明治维新后日本由弱变强,步入世界强国之林,工业振兴是关键。他对工业救国是笃信不疑的。
  王旭夫学成回国时,国内已经是辛亥革命以后的时代了。此后,他历任上海恒丰纱厂技正、山东仁丰纱厂总工程师、模范工业讲习所所长、工艺局局长等职务,在国内工业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几年,践行着他自己工业救国的理想。
  回乡宣传同盟会的宗旨 带动多名进步人士加入
  光绪三十一年(1905),我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到日本东京宣传共和,我国留学生、华侨华人及日本友人召开大会欢迎孙中山。当时,王旭夫正在留学攻读自己的学业,有机缘参加了这次大会,亲耳聆听了孙中山充满革命激情的演讲。
  这年秋天,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经由革命人士徐镜心、谢鸿焘介绍,王旭夫加入同盟会。同盟会为孙中山创建和领导的革命团体——清廷称之为革命党。
  第二年,山东籍同盟会员丁惟汾、蒋衍生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办《晨钟》周刊,王旭夫参与并担任编辑。这是山东革命党人在日本创办的唯一一份宣传刊物,在我国进步留学生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放假回国期间,王旭夫在家乡潍县以多种方式传播同盟会的宗旨、纲领和主张。在王旭夫的带动和影响下,潍县进步人士刘金第、张树棻、于东周、李咸生等人加入同盟会。
  宣统三年(1911),我国爆发辛亥革命。王旭夫毅然休学回国,积极投身参与。南京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派胡瑛担任烟台军政府都督。王旭夫到烟台辅助胡瑛。王旭夫参与山东统一促进会的组建工作,得到革命党人徐镜心、丁惟汾的支持。王旭夫还去济南开展革命工作。
  又过了一年后,王旭夫再赴日本复学。
  积极参与地方事务
  倡导兴办增福堂小学
  王旭夫于1928年返回潍县并在增福堂街自家宅院里定居下来。此后,他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地方事务。
  有记载说,1932至1934年,潍县第一区城西南镇镇长为丁叔言、王旭夫。城西南镇镇公所设在增福堂街中段路北的增福堂庙。
  1934年,在王旭夫的倡导下,增福堂小学得以创办,为初级小学,办学规模为四个教学班,100多名学生,校址也是增福堂庙,王旭夫担任校长。后来,增福堂小学改称城西南镇镇立增福堂小学,增设高级班,学生增加到200多人,张汉周任校长。抗战胜利后,学校与位于太平街(现潍城区太平街一带)的模范小学合并,改称城西南镇中心国民学校,校长陈蜚儒。
  潍县解放后,该校改称潍坊特别市第三小学、潍坊市第三小学。再后来,该校迁至太平街,改称潍坊市太平街小学。“文革”期间,该校随太平街更名,改称反修街小学,后来复称太平街小学。该校现在为潍城区芙蓉小学,在校学生超过1000人。
  解放后,王旭夫历任潍坊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潍坊市政协常委、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潍坊市筹委会主任等职务,为潍坊市的建设事业、民革组织的建立发展、地方文史资料的收集撰写等工作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
  增福堂街路南名人汇聚
  郭兰村画作
  增福堂街胡家大门原址一带今貌
  解放前潍县商界知名人士胡镜心的宅院,坐落在增福堂街胡家大门内。本地知名画家郭兰村解放后长期在杨家过道西面的一处宅院居住。郭兰村宅院西邻则是解放初期本地殷实商家贺伟斋的住宅。这些知名人士的宅院都位于增福堂街路南。
  胡镜心: 两度出任潍县商会会长
  增福堂街拆迁前,路南的陈家大院马号原址以西,自东向西曾分布着平行的四条南北走向的、长长的单头过道。潍县解放前的商界知名人士胡镜心的宅院位于第三条过道内。这条过道本地称胡家大门,基本格局也是两边分布着一个一个独立院落,住户分布情况则未见记载。
  胡镜心出身寒微,没上过什么学。他14岁就去潍县裕增酒店打工。后来,又去烟台投靠兄长,为了谋生,打潍县火烧、摆洋广(百货)小摊都干过。30多岁时,他又回到潍县,仍然在裕增酒店当伙计。
  1928年,潍县国民党部在商界组织商民协会,胡镜心会同商人陈鹤亭、张善堂等人参加,并试图取代潍县商会。由于驻军及县长仍支持商会,商民协会存续时间不长即自行解体。这是见诸记载的胡镜心最早参与的事件。
  1929年前后,潍县规定城乡酒店按不同的税章纳税。城区烧酒业的税率定得畸高,引起业商的不满和抗议。胡镜心主动在同业中演说鼓动,倡议群起抗税,并会同业商前往税局辩理。话不投机,大家愤怒地捣毁了税局。当局有关方面不得不对税率进行了合理修正。此举为烧酒业商争得了合法利益,他也因此在同业和商界中得到了赞誉。
  1930年,潍县国民党部整顿商会。首先组织各行业同业公会,业商们推选胡镜心担任酒业同业公会主席,任期两年。各行业同业公会成立后,又对潍县商会领导机构进行改组,推选胡镜心等五人为监察委员。1931年秋,潍县商会改选。胡镜心获胜,当选为会长,任期四年。那年他45岁。
  任职期间,胡镜心因为自己出身穷苦,职业经历让他对小商户和肩挑小贩等下层业商的困苦体察较深,因而常在各方面予以维护和照顾。尤其在赋税、募捐、出夫、差役等方面,总是把主要负担分摊给大、中商户,这导致了有钱有势的大商户心生不满。他与商会中代表大户的委员也时有摩擦,但却得到了占工商界绝大多数的中小业户的拥护。而他的这些所做所为出于公心,非为私利,所有摊派分配也都相对合理。所以在届满改选时,他又得以连选连任,在商界的声望愈加提高。
  1938年1月潍县沦陷前,胡镜心随同潍县县长厉文礼组织的抗日队伍撤出县城。沦陷期间,他先是到昌乐县农村流亡避难,1942年底才悄然回到增福堂街自家宅院闲居。1947年底,胡镜心再次出任潍县商会会长。几个月后潍县解放,他又过起了闲居生活。
  抗战前任职期间,胡镜心积极参与了营救关押在济南的邻居陈秉忱的活动。1935年,陈秉忱成功获释。潍县解放后,陈秉忱回潍,曾专门到增福堂街胡家大门胡镜心家访问叙旧。后来,胡镜心在有关方面的安排下,积极参加潍坊市政协组织的学习及其他活动,还加入了民革。
  郭兰村: 本地知名画家成就斐然
  增福堂街路南的陈家大院马号原址以西,自东向西分布着平行的四条南北走向的、长长的单头过道。第四条过道本地称杨家过道,西邻坐落着一处前后共有五进规模、没有东西厢房的草房院落。该处院落,原来为一户是高姓人家的房产,1944年(也有记载说1948年)转卖出让。新房主为本地知名画家郭兰村。此后,郭兰村家自附近松园子街迁来,并长期在此居住。
  1948年潍县解放后,郭兰村历任潍坊市私立新青中学、潍坊第三中学美术、生物任课教师,美术研究会副会长,潍坊市生产联社美术研究设计室主任,潍坊市手工业管理局美术室设计员,工艺美术学校教师,工艺美术研究所设计员等职务。
  任教期间,在他的引导和培养下,不少爱好绘画的学生考入高等院校深造,成才成名,如孙敬会、谭英林等人后来都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潍坊市1953年成立美术研究会,他任副会长。研究会在潍坊市文化活动馆从事书画研究方面的集体活动,颇有成效。
  作为知名画家,郭兰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造诣深厚,解放后的成就特别炫目。戏衣制作的刺绣工艺方面,龙的形象经过他的修改,姿态格外动人。年画方面,他从解放初期开始创作,《互助力量大》《王小赶脚》《天仙配》《四季花开》《双狮图》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嵌银方面,他设计手杖、茶几、花架、套八文具、大小挂屏等四五十种,他的嵌银画稿设计还有双龙、双凤、八仙、八马图、西厢记、白蛇传、敦煌图案等。
  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郭兰村为人民大会堂山东厅设计制作的嵌银双凤作品,深得好评。1957年,国家手工业管理局和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在北京召开全国老艺人座谈会,潍坊市由他带领五名老艺人出席了会议。
  郭兰村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他去世后的1979年予以改正,恢复名誉。他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撰写过一些描述本地风情人物方面的文史类文章,内容细节详实,用笔谨慎客观,刊载于本地一些文史资料类的书籍、书册中。
  贺伟斋: 办义成祥油坊家境殷实
  增福堂街路南、郭兰村宅院的西邻,有一处布局整齐的四进瓦房院落。这是义成祥油坊业主、殷实商人贺伟斋的住宅。
  油坊业在本地历史悠久,见诸记载的有字号油坊始于清代光绪十年(1884)的复增油坊。油坊历来是庄户财主买卖,占用资金大、季节性强,周转慢,但稳妥可靠、有赚无赔。
  油坊的日常营业内容简单重复,无非是买豆子、卖油、卖豆饼等。其长线营销活动还有存豆饼、存粮食,即所谓豆麦互存。麦收时豆子价高,秋收时麦子价高。资金雄厚的油坊,除榨油外,还按照市场规律,在秋季大量卖麦、买豆,利用季节差价谋利。另外油坊榨油后的下脚料、牲口粪便,都是很好的肥料,都可以换成钱。所以经营油坊发不了横财,但财富积累还是相对较快的。
  富裕农民多在农闲时以贱价买豆饼或将粮食存于油坊,农忙时取用,油坊可以借此增加资金周转。故油坊格外注意信用,以便招徕豆饼和粮食的存户。当时有“旧油坊、新烧锅”的说法,意思是油坊年久的对农民有信誉,新开的酿酒店质量好。
  贺伟斋的义成祥油坊,见诸记载于潍县解放初期。那时,粮食是国家统购统销物资,榨油实行国家加工订货,供销都有保障。再后来,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豆饼已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肥料。义成祥油坊转为经营磨房。
  -
  郎丰岗致力潍城区发展
  晚年的郎丰岗。张健 供图
  拆迁以前,增福堂街西口附近路北丁家大院内,坐落着本地知名民主党派人士郎丰岗的宅院。郎丰岗在古街居住多年,初衷不改,赤子之心拳拳,几十年如一日,为城市发展和进步出力献策。
  潍县沦陷不甘奴化 离开学校学习经商
  增福堂街冶房巷口(拆除前的冶房巷原址为岳王庙街的组成部分)东面路北不远处,有一处五进院落。这处院落,本地人称丁家大院。本地知名民主党派人士郎丰岗在第二进院落居住多年,1992年搬离。丁家大院其他院落的居民多为丁姓人家。
  郎丰岗出生于小康之家,父亲是一名中医,他是家里的独子。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时,郎丰岗是潍县县立中学(简称县中)学生。这年秋天,县中由县城迁往县内北乡一带抗战办学,后来把总部设在杨孟、西里疃村(现寒亭区开元街道辖区)。反对侵略、反对奴役意识强烈的郎丰岗,背着父母和新婚不久的妻子,离家随学校迁出县城,边读书边参加抗日军事训练,还担任了中队长。
  谁知,家里派人来到学校,以母亲病重为由,将郎丰岗骗回县城家中。妻子将他的衣服藏了起来,他只能在被窝里躺了三天。县中负责军训的教官,没有深入了解事情的经过,就召开大会宣布他是逃兵,撤销了他的中队长职务。他自觉无颜再回学校,便在县城参加了抗敌后援会领导的抗敌剧团,从事抗日救国活动。
  潍县沦陷后,郎丰岗在一所小学当了教员。他本来就不甘心从事奴化教育,又看到日语教师加藤丰正体罚学生,一气之下离开学校,去益都县拜师学经商。
  不久后,郎丰岗回到潍县,接受聘请,负责经营一家文化用品商店,走上了经商之路。
  解放之后响应号召 积极参与城市建设
  潍县解放后,郎丰岗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恢复商业、建设人民的新城市。他在很快重新开门营业的同时,参加街道治安组织,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后来当选为潍坊市工商业联合会(国内各级工商业联合会都简称工商联)筹备委员、潍坊市各界人民代表、潍坊市政协委员。1953年他当选为潍坊市工商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常委,并担任秘书主任。
  潍坊市税务部门组织行业评税,分城里、东关两个片,城里片由郎丰岗负责,评出的纯利率最高是18%,而东关片高达35%。负责人找郎丰岗谈话,批评他评得太低了。郎丰岗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据理力争,并要求深入业户查账。结果,查了十几个行业,纯利率没有超过18%的。后来给东关片退了税。
  整风反右运动中,郎丰岗错划为右派分子,他的右派分子帽子四年后才摘掉。1979年拨乱反正,为他平反落实政策,恢复职务、名誉和工资待遇。
  1980年他在济南、北京分别参加了山东省工商联和民建(全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其各级组织都简称民建)、全国工商联和民建召开的两会会员为四化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并在会上介绍了经验。自这年起,他先后担任民建潍坊市支部、民建潍坊市委副主任委员。
  从1982年开始,他先后担任潍坊市工商联副主任、主任,全国工商联执委、咨议,山东省工商联常委、顾问,潍坊市民营企业家公会名誉会长,潍坊市潍城区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十多年间献计出力 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年逾花甲才走上潍城区政协领导岗位的郎丰岗,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十几年间,他参加各类专题调查研究活动50多次,向潍坊市、潍城区两级政协提交各类提案近百件,建议百余条。其中8件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不少有价值的建议被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建区伊始,由于市、区规划调整和工业企业隶属关系变化,潍城区经济实力薄弱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地制约了全区其他事业的发展。1984年初夏,郎丰岗主动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和经济界的人士,寻找振兴潍城经济的新出路。他以发展潍城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主题,先后开展调查研究十多次,提交提案4件。
  1991年,郎丰岗向潍城区政协主席会议正式提出了进行发展第三产业专题调査的建议。建议提出后,得到了主席会议和区政府领导的重视。受区政府和政协的委托,他带领区工商、税务、商业等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及部分政协委员走出潍坊,到淄博市周村、淄川一带考察大型集贸市场建设。
  年过七旬的郎丰岗,访业户、听经验、要资料、做笔记,回到驻地就与大家利用吃饭和休息的间隙交换意见。他满脑子想的是如何迎头赶上,再造潍城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商贸集散地新的辉煌。外出考察结束后,一份加快潍城集贸市场建设的主席建议案很快形成了。潍城区委、区政府将加快集贸市场建设,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列入了“八五”计划。以后的三年中,区里陆续投资千余万元,新建扩建了人民路小商品城、南下河(现属奎文区)、党家湾等集贸市场。后来这几处市场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取得了可圈可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政议政不遗余力 文史工作一丝不苟
  1993年上半年,中共潍城区委在全区党政机关组织开展“解放思想、转换职能、反对腐败”大讨论,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予以监督。郎丰岗与区政协其他领导一起,研究部署调查方案,发放调查问卷300多份,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6次,并到一些重点单位进行视察,就群众反映强烈的以权谋私、以业谋利、乱收费、乱摊派、权力经商等问题,向区委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地推动了这项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1995年下半年,电子游戏厅遍布大街小巷。利用游戏机赌博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市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郎丰岗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在区政协九届三次全委会上,提出了“关心下一代,严厉打击和制止赌博行为”的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潍城公安分局采取了果断措施,一夜之间,全区所有的游戏厅全部被关闭和取缔。
  郎丰岗一度分管潍城区政协的提案和文史资料工作。他满腔热情抓提案,一丝不苟抓文史,发动政协委员向党和政府进忠言,献良策,全区呈现出了委员积极写提案、领导重视抓提案、部门认真办提案的可喜局面。文史资料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省政协表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和《纪念潍县解放五十周年》两本专辑被区委作为爱国主义教材,推荐给各单位组织学习。
  1994年,郎丰岗荣获“潍城建区十年功臣”称号。1996年庆祝建会50周年,他收到了民建中央寄来的荣誉证书。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为郎丰岗题词:“实至名归,循名责实;从零做起,功在不舍。”
  -
  地名增福源自两座庙宇
  潍县东关增福庙原址一带今貌
  按照当代官方解释,三条增福老街巷,增福二字的地名称呼,来源都与名为增福的本地庙宇有关联。其中,作为增福堂街地名来源的庙宇增福堂,记载较为详实。从中可知,增福实为本地至今仍有影响力的民间礼俗的代名词。
  街名均来自庙宇名 增福实为财神的代称
  关于三条增福老街巷的地名来源,当代官方解释相似,分别为:增福堂街“明代,街有‘增福堂庙’,故名”;增福街“街西首旧有‘增福庙’,因名”;庙巷子(即增福庙巷)“旧时街有‘增福庙’得名”。从中可知,作为三条老街巷地名来源的庙宇有两座,分别为增福堂庙、增福庙。
  本地人知道的增福堂庙,位于潍县城里增福堂街中段、陈家大院路北马号院落的西邻,但解放前有记载说其坐落于增福堂街附近的冶坊巷。增福堂庙,相关记载和本地民众的口语多称之为增福堂,供奉增福财神,故增福二字实为增福财神的代称。
  增福财神为我国一些地方民间信仰的一位文财神,人物原型为南北朝时期的曲梁(现河北省永年县境内)县令李诡祖。他在任时疏通河道,治理盐碱,经常用俸禄周济贫苦的人,他去世后民众立祠纪念。后世将他逐渐神化,五代时期的后唐天成元年(926),他获赐“神君增福相公”封号,元代他又获赐“福善平施公”封号,民间俗称他增福财神。在他任职地方一带的说法是,他的生日为农历九月十七,他去世的那天也称成道日,是农历七月廿二。
  增福堂历经多次重修 清代曾改称为观音堂
  潍县城里增福堂于明代成化十八年(1482)重修,这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记载,其始建年代不详,但应该早于成化元年(1465)。明朝弘治年间,有僧人用化缘而来的500多公斤铜在增福堂内给观音菩萨塑像,新建殿堂,与增福财神同时享供。清代康熙年间增福堂重修,改称观音堂,并将增福财神像自庙中请出。道光年间观音堂又改称蕴空寺,重修了三次,还将增福财神像请回了庙中。因而,解放前的记载中,增福堂并称观音堂,但人们习惯上都称增福堂。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增福堂内还有住持,是一位尼僧,法号觉梵,属于临济派尼僧。
  有文章描述道,增福堂有两进院落的建筑规模,自南向北分布着大门与院墙、东庑、西庑、前殿、后殿等建筑物。大门上的对联是“赐福赐与修福主,增财增在惜财家”,大门东侧的院墙上建有一处亭子,绿色琉璃瓦顶,四条石柱撑起,供奉魁星。魁星为右手执笔、左手抓斗、一脚翘起的常见标准形象。该处四角亭子因为建在墙头上,俗称魁星楼。文章作者曾见到过增福堂内供奉的一尊观音大士坐像,为铜胎鎏金材质、三头六臂形象。是否为明代弘治年间所铸的那尊,则不得而知。
  1932年,增福堂为潍县第一区城西南镇镇公所办公处。1934年以后,为小学校舍。抗战胜利前后,增福堂内魁星像毁弃不见。解放初拆除魁星楼,因改建教室,观音大士坐像曾暂时安放在增福堂院中,1951年移送至潍坊市文管所,后来在潍坊市博物馆安置展览。学校迁出后,增福堂原址处还开办过幼儿园。1988年以后,增福堂街地域分地段旧城改造、潍坊三中扩建校园,增福堂全部予以拆除,原址位于潍坊三中校园西南部。
  潍县东关的增福庙,未见文字记载。附近民众回忆说,增福庙位于增福街西口对面的庙巷子路西,为一处坐西面东的庙宇。庙宇规模不大,疑似只是庙巷子地域内的一处临街建筑。增福庙的南山墙外,就是萧家园子街的东口路北处。从名称上看,东关的增福庙也应该是供奉增福财神的庙宇。该地域于1996年旧城改造时拆除。此前,增福庙原址处的建筑物为该地域居民委员会的一处仓库,现在已拆除无存,原址大致位于奎文区后门街四平路口东面不远处一带。
  增福堂庙会每年一次 大小商家皆祭拜财神
  潍县城厢一带,民间一般简洁地敬称增福财神为财神爷,并传说农历七月廿二是他的生日,还约定俗成地把这一天过成了民俗节日财神节。
  传统时代,潍县城里曾每年都举办增福堂庙会,会期为自传说中的财神爷生日那天起,持续八天。增福堂庙会存续至清朝政权消亡后的一段时期。
  增福堂庙会的主要内容为,农历七月廿二开庙,官、民自愿祭拜财神爷。祭拜完成后财神爷“出巡”,头戴朝冠、身穿红袍、白脸长须、面带笑容、左手握如意,右手托元宝的财神爷神像高坐八抬大轿,貔貅引路,善财童子、利市仙官相伴左右,善男信女手拿揺钱树、金元宝紧随其后,浩浩荡荡沿街“巡游”,分发金银财宝。沿途大小商号和居民不时解囊随喜。庙会期间,增福堂庙附近有社戏、杂耍、小吃、小物件等临时摊点分布,吸引人们络绎不绝前来赶庙会。
  潍县为商业城市,众多大小商家对财神节的重视,可与普通人家操持过年有一拼。商家往往提前好几天就开始筹备财神节,丰盛的祭品较春节有过之而无不及,财神画轴、财神泥塑神像等也精心准备好。就连本小利薄的小商小贩,也要拜拜财神,犒赏一下自己和家人,图个吉利。故每年财神节的晚上,街头巷尾不乏醉意醺醺的行人。
  财神节往往带有浓重的职业节日色彩,隐含半年总结之意,因为一年到此,盛夏酷暑季节已过,即将进入秋凉旺季,商家借此进行一番整顿和布署,以利再战,也是顺理成章的。财神节这天,祭拜财神礼成后,老板须与受邀员工共享丰盛祭品。商家老板一般还要与同行业及街坊邻里商家之间互拜互祝发财。
  除了财神节,商家在春节时也祭拜财神,仪程与财神节差不多。老板在正月初四或初五邀请员工共享祭品。据说有条不成文的规矩,财神节或春节没有受到邀请的员工,就意味着他已经被老板委婉地辞退,卷铺盖走人就行了。
  改革开放后,潍坊不少商家逐渐自发恢复了农历七月廿二祭拜财神这一传统的民间节日礼俗,而且不约而同地自创了新做法。前几年,每逢农历七月廿二,潍坊从早到晚,商家庆贺财神节的鞭炮声时大时小、时稀时密,全天不绝于耳,热闹程度与春节差不多,一天的持续时间则要远远长于春节时。后来市里果断地划定烟花爆竹禁放区域,城区市民在这一天只能隐隐约约听到禁放区域以外的鞭炮声了。
  -
  古街已拆增福堂名沿用
  解放前的增福堂街西段原址一带今貌。1993年,芙蓉小区46号楼建在原增福堂街街面上。
  增福街原址一带今貌
  在我市持续多年的旧城改造中,曾经的三条增福老街巷所在的地域,先后予以拆除。改造重建完成后,三条增福老街巷都已经无迹可寻。目前,增福街和庙巷子都已经成为历史地名。增福堂则仍用作增福堂街原址及其附近地域所在的社区名称。
  因道路拓宽和旧城改造 拆除增福街和庙巷子
  1987年,为配合东风大街(现在的东风东街)拓宽改造,拆除潍城区安丘巷以东、东关南巷子两侧及以西、东风大街以南、后门街两侧及以北范围内的古旧街巷、建筑和民居(该地域1994年后属于奎文区辖区)。拆迁后按照城市建设规划留足东风大街拓宽改造用地、规划四平路用地和公共、商业设施用地,其他部分就地改建为居民小区,称南巷子小区、中和小区,后来这两处小区都成为中和园小区的组成部分。庙巷子(曾用地名增福庙巷、南庙巷、关帝庙巷、工农兵巷)北段在该地域拆迁范围内,予以拆除。原庙巷子北段地域内、后来的四平路沿街地带规划为公共、商务建筑用地,陆续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潍坊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等多处办公楼院。
  1996年,旧城改造拆除潍坊市奎文区四平路以东、东关中和街南段两侧及以西、中和小区以南、新规划南大街东段(现在奎文门街的四平路以东段)以北范围内的古旧街巷、建筑和民居。增福街(曾用地名工农兵中巷)和庙巷子南段在该地域拆迁范围内,予以拆除。
  该区域改造完成后,新建居民小区先后称南苑小区、南大街小区,后来为中和园小区的组成部分。原增福街和庙巷子南段地域内、后来的四平路沿街地带规划为公共、商务建筑用地。
  增福街和庙巷子原址一带目前位于奎文区四平路路东沿途建行潍坊市分行、齐力大厦、潍坊市文化馆、潍坊海关等多处楼院以及与之相邻的中和园小区内,都为楼宇建筑及楼间空地等所覆盖,已无迹可寻。增福街和庙巷子也都已经成为历史地名。
  增福堂街不复存在 增福堂仍为社区名称
  1988年起,旧城改造拆除潍城区向阳路—南马道—城关西马道—东风大街(现在的东风西街)—芙蓉街—布政司街—向阳路范围内的街巷和民居。该地域为历史上潍县城内具有明清风格的深宅大院式民居分布集中的地域。因范围较大,该地域旧城改造拆迁是分地段逐步实施的。
  增福堂街(曾用地名文化街或文化西街)位于该地域拆迁范围内,予以拆除。原属增福堂街地段的拆迁重建过程也延续了比较长的时间。有记载说,原增福堂街有的地段在2006年才最后完成拆迁。而且,增福堂街的拆迁是与潍坊三中的校园扩建同步进行的。增福堂街路南胡家大门内原住居民胡纯熙介绍说,拆迁后,三中校园的西沿,由陈家大院原址西沿向西大致扩展到了胡家大门处南北过道及其北延伸线的东沿一带。因而,增福堂街地段重建完成后,增福堂街东段大约140米长的街面原址目前位于三中校园南部,横贯整个校园。其他路段原址则位于该地域新建的芙蓉小区内,为楼宇建筑所覆盖,已无迹可寻。
  胡纯熙还介绍,他与解放前潍县商界知名人士胡镜心是同族同宗。胡家大门因为他们家族坐落于增福堂街路南、过道北端的一处传统门楼而得名。胡家大门宅院由一位做过官的祖上所建,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胡家族人居住在大门内过道西面、自北而南的四栋常见的传统拔台平房内。每栋规模都是四间,开有前、后门,故四栋平房是互通的。第一栋与第二栋之间建有家族的祠堂。胡镜心家住第一栋。
  目前,增福堂街已经成为历史地名。但增福堂街原址所在的地域为潍城区城关街道增福堂社区所辖。增福堂仍然作为地域名称使用。
  ◎相关链接
  潍县城厢的隅和关
  明代洪武九年(1376)——另一说洪武十年(1377),潍州降格为潍县。其后,潍县城厢一带划分为九个行政地域,都称隅。潍县城厢一带划分为九隅的具体时间则不详。九隅分别是:东南隅、东北隅、西南隅、西北隅、东关南隅、东关北隅、东关南北隅、东南北隅、西关南隅。各隅辖区划分情况不详。
  清初,潍县城厢一带仍沿袭明代九隅的行政地域划分。乾隆年间,裁撤东南北隅,城厢一带划分为八隅。宣统二年(1910),潍县全境划分为16区,城厢一带为城区,区内划分为东北隅、东南隅、西北隅、西南隅、东关、西关、南关、北关、东北关、西南关。各隅、关辖区划分情况不详。
  潍县城厢的镇
  1929年,潍县全境划分为11区,城厢一带的区域划分则没变。1931年,潍县全县划分为10区,城区改称第一区。1932年,第一区内划分为城东北镇、城西北镇、城东南镇、城西南镇、北关镇、东北关镇、坝堐镇、西关镇、南关镇、西南关镇、东关东北镇、东关西北镇、东关西南镇、东关东南镇,各镇辖区划分情况不详。1933年,第一区内,东北关镇、坝堐镇合并为河西镇,西南关镇改称中和镇,其他镇未见变动。从公布的本年度第一区各镇所辖区域情况看,当时第一区的辖区,除了潍县城厢一带的所有古旧街巷,还包括周边的一些村庄。
  城西南镇
  城西南镇,镇公所位于增福堂街的增福堂庙内。1932至1934年,镇长丁叔言、王旭夫。1932年,城西南镇人口规模为977户,7668人。按照1933年的相关记载,结合现在的地理实况,城西南镇所辖地域大致位于潍坊市潍城区胜利西街—月河路—东风西街—向阳路—胜利西街范围内。
  资料来源:《潍县乡土志》《潍县志稿》《潍坊市街道、居民点、桥梁名称表》《潍坊市志》《潍坊文史资料选辑》《潍城文史资料》《潍城区志》《潍城区地名志》,张健、胡百平提供资料和帮助。
  本期图片由王瑞甫提供(署名除外)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