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4-02-02 14:11
昌乐 刘文安

青州古城门考(孙凤瑛)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1楼] 发表于:2019-01-30 16:34
鄌郚总编
  青州古城门考
  内容摘要: 这里所说的青州古城门是指东阳城和南阳城明朝以前的古城门。我们知道,明朝所筑的青州城有四门,东曰海晏门,西曰岱宗门,南曰阜财门,北曰瞻辰门。明朝的城墙是在金元两朝土城墙的基础上,增高加固并甃以砖石…
  这里所说的青州古城门是指东阳城和南阳城明朝以前的古城门。我们知道,明朝所筑的青州城有四门,东曰"海晏门",西曰"岱宗门",南曰"阜财门",北曰"瞻辰门".明朝的城墙是在金元两朝土城墙的基础上,增高加固并甃以砖石而成的更坚固的城墙。而明朝以前的古城门,青州府志和益都县志记述的却很少。每个朝代的城墙和城门是怎样变化的更没有记载。我们只能从一些史料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再实地考察城区的地形、地貌、地势的变化及城址、古城门、古桥礅的遗存。寻访当地老者。了解古代城市建造的规制原则和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战争形势、人口变化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判断,从而找出其线索。
  南阳城古城门
  南阳城最初是东阳城的南郭,是外城。史考,为南朝刘宋初期所筑。北齐武平四年建南阳寺,所立《大齐碑》云:南阳寺(龙兴寺)"左通阛阓,亦右凭涧谷".北宋青州知州夏竦在《重修青州龙兴寺中佛殿碑记》中云:龙兴寺"东践绝涧,径渡于阛阓。"何谓阛阓?阛是围绕市区的城墙,阓乃市区城墙上的门。这里指西城门。阛阓是城墙围绕着的市区,市区即外城的城坊居民区和交易中心。北齐和北宋所记是一致的。可见,自北齐至北宋,人们从龙兴寺向东越过一条沟壑(在今驼山南路东侧人行道上),即"东践绝涧",便到了南郭这个市区。可知,这个南郭的西城墙应在今驼山南路东侧的沿街房一线。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云:范公亭与龙兴寺"去市里才数百步而如在深山中,似非人间世也".这个"市里"就是南郭。经实地测量,从龙兴寺到南郭西城墙约300步,近200米。这与《大齐碑》和夏竦所云相一致,三者可以互证。北宋青州知州欧阳修镇青,病榻魁星楼,并留诗作。魁星楼即南郭的东南角楼,在城墙的东南角之上。后为青州八景之一。此时,还有西南角楼,在今角楼村(因西南角楼得名)的东北处。《宋书。沈文秀传》载,北魏攻伐东阳城,"泰始三年,(467年)十月进攻南郭……五年(469年)正月二十四日,遂为虏所陷。城败之日……时(慕容)白曜在城西南角楼,裸缚文秀至曜前,执之者令拜,文秀曰:‘各二国大臣,无相拜之礼……’"南朝宋已有西南角楼。这两处城墙的角楼就决定了城南墙的位置。这个城郭的轮廓就很清楚了。因为外郭的南城墙和西城墙已经确定,东城墙自然也就确定,它就是后来城墙的根基。这个南郭只有东、南、西三面围墙,北面靠河,故称为郭。这三面围墙的城址,东、南两面一直未变,直到解放后。南朝刘宋至北宋的西城墙在今驼山南路以东的沿街房一线。这时期的南郭有东、南、西三门,东西、南北十字大街对称分布,很符合古代建城的规则。东门自南朝刘宋至解放后大致未变,明朝称海宴门,是南城最古老的城门。南门位置,宋朝以前在今衡王府路南端,与北城(东阳城)的车辕门是正南正北的两城门,中间的南天门在今衡王府桥北首,是东阳城的城南门。两城相通,南北两街在一直线上,由南阳河滚水桥相连。自北魏以来,特别是唐宋两朝,青州经济繁荣,人口剧增,南郭已是非常繁华的城坊居民闹市区,并有节度驻军。南北两城只靠一门相通已经非常不适应形势的需求。故北宋青州知州夏竦于1032年在南阳河谷的最窄处始筑南阳虹桥,即今万年桥。同时在今驼山路东侧人行道之处开设西面的通道,并修滚水桥与南郭的西门相通。此时,东阳城由一南门变为两南门,与南郭相通。自此开始,便有了北关大街和北门街。南北来往十分方便。
  自金朝始,将南郭修筑为南阳城,四面城墙,并将原来的西城墙推倒,填入城墙以西的沟壑中(即"东践绝涧"),将此沟壑变为一南北大街,两端建有城门,即是大街又是排水道,两全其美。雨天流水自南而北注入南阳河。此大街经南阳河滚水桥与东阳城的西大街直通。这条两城相通的大道就在今驼山路东侧的人行道上。同时,并将城墙西扩至今炮校和实验高中以西。南阳城面积大大增加。
  元·于钦《齐乘》在益都府条中云:"府城五门,周二十里,俗称南阳城,北城为东阳城……两城相对,拖洋如偃月,因洋以为隍,因崖以为壁。"《山东通志》卷200青州府载:"青州龙兴寺在府城北门外。"于钦是青州人,在青州为官,住在南阳城,当代人记当代事,是不会错的。南阳城在金元两朝有五城门是不容置疑的。那么,这五个城门在哪里呢?笔者通过实地考察,确认南阳城的五门是:南北各二门,东一门,西城墙无门。
  金元时期的南阳城有两条主要的南北大街,它们都与东阳城相通,来往很方便,明朝筑青州城只留一条南北大街通过万年桥与东阳城相通,虽说两城来往不方便,但从军事战备角度上考虑是更为有利。明城墙筑成后,两城西面的通道被堵截,不能往来,河中的石桥逐渐废弃。但河岸一人高的桥礅一直到解放后仍然存在,它是明朝以前两城相通的历史物证。据当地老石匠叙述这桥礅石不是青州当地的石料,青州山没有这样的石料。
  金元两朝所筑南阳城为何不建西城门?这是从实际出发考虑,一则南阳城以西全是深沟大涧交通十分不便,不需要建西城门。二则南阳城内西部大片的荒地可做为牧草场,是金元两朝军马牧场之地,是骑射点校场和骑兵训练基地。不需要城门。这里应该特别说明的金元两朝南阳城的西北角是把龙兴寺隔到了城外。《山东通志》卷200云:"青州龙兴寺在府城北门外。"《齐乘》云:龙兴寺在"府城西北隅修身坊".古代的规制是"内城官,外城(郭)民"."坊"是在外城的手工业作坊区和市民居住区,他们是为内城服务的,"坊"是不允许在内城的。从《齐乘》的记述更进一步证明了龙兴寺是在南阳城外。金元两朝南阳城的西北角呈缺角状,这是为了保护龙兴寺。若沿南阳河筑城墙,龙兴寺正处在悬崖陡壁、大涧流水之上"地势陡绝,崛坞洋水之阴"的拐弯处,只有铲除龙兴寺才能筑城墙。为使龙兴寺不受损害,只好从龙兴寺南山门前修筑一东西城墙,这样城墙修起来容易,同时还保护了寺庙。经实地考察这个城北门是在今驼山南路东侧人行道和王府西街交汇处以北的地方,城墙为东北——西南的不规则走向。城北门(亦称西北门)以东,城墙呈南北走向,仍是原来的城墙,至南阳河岸再向东。《山东通志》和《齐乘》所言是一致的。金元两朝所筑南阳城把龙兴寺隔到了城外,这说明金元两朝对佛教还是推崇的。尽管元朝崇尚藏传佛教,但对汉人的禅宗教并不排斥。驼山寺山巅的元碑,广福寺后寺村西北角的元碑都可做证。这里同时从反面印证了洪武二年为筑城墙和建西门,把龙兴寺夷为平地的说法是正确的。宋朝以前南郭的三城门和金元两朝南阳城的五城门之名称,已无从考证。
  东阳城古城门
  公元410年东晋大将刘裕灭南燕国夷广固城后,东晋青州刺史羊穆之在东阳陵这块地盘上筑起了东阳城。东阳陵即今王府、北关之处,这里是南燕国皇帝慕容德生前的行宫所在地(于欽《齐乘》),也是他死后的地宫所在地。这里是风水术士为慕容德皇帝挑选的龙脉风水宝地,是慕容德的万年吉地。这里是"青州皇陵",也是山东唯一的皇陵。《资治通鉴》云:慕容德"虚葬……东阳陵".《齐乘》云:"(皇化)寺后东阳陵,慕容德虚葬之塚。"是虚葬还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羊穆之听从高人指点"郭大夫……相水土劝羊穆之筑东阳城"(于钦《齐乘》),在这块乾坤聚秀,山水相宜的龙脉风水宝地上筑起了东阳城的内城,仍用这个吉祥的"东阳"名,东阳城因东阳陵而名。东阳城有内城和外城(西郭)之分。最初,内城是州治地,外城是郡县治地。内城西至今驼山中路,北至尧王山路,东至瓜市东端,南至南阳河。内城有四门,东西、南北十字大街直通四城门。把内城分成四部分。东曰"晓东门",后亦俗称东环门,在今城关医院北门东侧,王府东街南侧的下崖处。西曰"泰安门",俗称内西门。在今驼山中路与水源路交会处的东南处。北曰"车辕门",亦称玄武门。在今尧王路和衡王府路交汇处南20米偏西。车辕门外有一石桥,桥面为南北向,桥下水洞呈西南东北向,水在桥下斜流东北,故名"斜心桥".桥东有"关圣帝庙",坐东面西,庙前古槐三株,花色各异,别具特色。车辕门建筑高大宏伟,门两边由巨石垒成,是内城的主要城门。在古代是"内城官,外城(郭)民".内城是官府、官署、官衙所在,是朝廷重臣、知州、知府所在地,故有"车辕门"之称。车辕门向西北接古驿道,直通两京大门和朝廷的大门。车辕门正南是"南天门",在今衡王府桥北首。这一城南门恰筑在南阳河北岸的高崖之上,从河谷仰望,城门犹如在天上。故曰"南天门".要登南天门,必拾级而上。对军事防御十分有利。自南朝刘宋筑东阳城南郭,特别是唐宋以来,经济繁荣,人口剧增。南阳河以南已是相当繁华。只靠一南天门与南郭相通已不适应。宋朝改东阳城为二南门。公元1032年,夏竦知青州,在今南阳河上万年桥处,筑建第一座虹桥,桥为木制,筑桥毕,由曾肇撰文,米芾书丹,立石碑以记事。我国第一座虹桥在青州架起,很快推广全国。首先开封京城的汴河上也架起了虹桥,才有了张择端闻名天下的"清明上河图".南阳河虹桥恰筑在河谷的最窄处。筑成后,两城相通,才有了现在的北关大街和北门街。同时,在今南阳桥北首偏东处也筑一南门,是外城的南城门。从宋朝开始,东阳城由一座城南门变成了两座城南门。两城虽隔一河,南北交通却十分方便。原来的南天门逐渐废弃不用,变成了通往河谷的一条便道。北关大街南端的城门仍叫南天门。从此以后,东阳城的城门就不对称了。在北宋较为和平的年代,内城的西城墙无大作用,逐渐被夷平。直到明初,东阳城仍是六城门。外城即东阳城内城的西郭,在今驼山中路以西,海军路以东,尧王山西路以南,南至南阳河。外郭在唐宋以前有西、北二城门,西曰"泰山门",后俗称西环门,在今前营子东西大街和海军路交汇处的东北处。北曰"马驿门",遗址尚存,为砖石结构的大型阁子门,是东阳城最雄伟壮观的城门。北魏熙平二年,重修东阳城及城门。唐朝在此设驿站,是驿马歇息、换马的地方,故称马驿门。因为它直通西安、洛阳两京都,亦称"两京通衢"马驿门。宋朝重修,更名为镇青门。明洪武十五年再次重修,仍称镇青门,并立"重修镇青门碑记"于门南西侧。明朝后它直通南京、北京两京师,故仍称"两京通衢"马驿门。马驿门北约二里有北阁子门,今保存完好,门额镌刻"两京通衢".两阁子门之间称马驿店,是当年的驿站,这里设有驿馆、驿马店、兵站,是驿官所居之处。现在称西店,两阁子门之间今尚存千年古驿道。
  马驿门长30余米、高20余米,并排两辆汽车可畅行无阻。阁子门基由巨石垒砌,基上全用长60公分、宽30公分、厚约20公分的特大青砖垒砌成圆形拱门,地面青石板铺路。三伏天在阁子门内可感到寒气逼人。相传马驿门上,曾建有宏伟壮观的城门阁楼,为二层歇山斗拱飞檐式建筑,是东阳城的一大景观。北宋末,1129年,金兵陷青州,焚城被毁。明朝后期因失修,城墙部分坍塌,马驿门变成了突兀高耸的马驿山,东西两侧有缓坡拾级而上,"山"上成了佛道两家的道场圣地,直到解放前夕,解放战争成为战地堡垒,庙宇毁于战火,阁子门大青砖卖于渤海盐场,现只存马驿山遗址。
  唐宋时期,东阳城南郭非常繁华,不仅有许多手工业城坊居民区,还是主要的贸易交换中心区,并有大量驻军,青州都督府、平卢淄青节度镇皆驻南城。南郭与东阳城来往频繁。来往的通道也由原来的一条增加为两条。即在今南阳桥北端偏东处新开城南门,通过矮石桥渡河南北往来。至金元两朝,筑南阳城并设二北门,两城相通,十分方便。犹如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所云"中贯洋水限为二城".自宋至金元东阳城有二南门。西面的城南门遗址解放后尚存。自明朝废弃不用,城门砖石被拆掉,只剩突兀高耸的一大土堆。八十年代建南阳桥时将土堆铲平使用。金元之时东阳城逐渐易为南阳城的外城,即城坊区。西为修身坊,它包括东阳城的西郭和南阳城外西北角的龙兴寺一带。东为美政坊,就是原东阳城的内城。(《齐乘》)明后期东阳城逐渐坍塌废弃,至今仅存马驿门遗址。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