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admin [楼主] 发表于:2014-02-27 23:10
昌乐 刘文安

曹操:邴原乃“国之重宝”

回复 引用 顶端
admin [1楼] 发表于:2014-02-27 23:10
昌乐 刘文安
曹操:邴原乃“国之重宝”
文史千古秀 功名上景钟
回复 引用 顶端
刘文安 [2楼] 发表于:2019-03-26 20:54
鄌郚总编
  曹操:邴原乃“国之重宝”
  邴原,字根矩,东汉末年北海朱虚(今安丘市凌河镇)人,一代风流人物。论学问,他与同期经学大师郑玄齐驱;论德操,他与割席断义的管宁齐名。邴原一生名高德大,其美谈佳话流传至今。
  三国时期,魏据中原,实行州郡县三级管辖制,当时邴原籍贯为青州北海国(郡)朱虚县郚城亭,今安丘市凌河镇红沙沟一带。邴原从辽东返乡后,被时任司空一职而实掌宰相权力的曹操聘为司空椽,署东阁祭酒。后来,曹操做了魏王,邴原改任曹丕的五官府长史一职。长史是府内的总管。曹操指示儿子,要以师傅之礼待邴原。在征讨东吴途中,邴原不幸病死。曹操评价他:“秉德纯懿,志行忠方,清净足以厉俗,贞固足以干事”,乃“国之重宝”也。
  贫不丧志 泣学得教
  邴原少时家贫,父母早亡而成为孤儿。但他贫不丧志,立志学习,最终感动了邻居私家学堂里的教书先生,遂收留他为学徒,并免费向他传授文化知识。那么他是如何感动教书先生的呢?邴原十二岁时,一天,他从邻家书塾经过,听到琅琅书声,心中羡慕不已,忍不住哭了起来。书塾的老师问他:“小孩子为什么哭呢?”邴原答道:“先生,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有学上的人,必然都是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跟您上学读书。内心有痛苦,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就过来吧!”邴原进了邻家学堂之后,学习异常努力,仅一个冬天的时间,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少年邴原,聪慧异常,其道德品质也很优秀。据《后汉书·邴原传》载,其“少与管宁俱以操尚称”。说的是,少年时期的邴原、管宁(东汉末年高士)两人都以注重品德修养而著称于乡里。
  远游求学 酒不向口
  邴原长大之后,欲远游求学,行前特意去拜访比他年长而且学有所成的孙嵩。孙嵩推荐说:“郑玄先生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乃学人之楷模。君不去拜他为师,反要蹑屣千里远游求学?”邴原回答说:“先生之说教,诚可谓苦药良针,然而您未识在下之微趣也。夫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
  孙嵩听后,一时无言, 而后诚心实意地说:“兖、豫两州之士,我有很多相识的朋友,然而未有您这样的志高者。我别无相送,就给你写一封引荐信,您远游交友带着它也许能用到吧!”这本是孙嵩的一番好意,而邴原却想,求师拜学,志高者心自通,又何必借用别人的赞美之词,于是将信件藏在家中箱底,离家远行。
  先前,邴原很喜欢饮酒,但从游学之日起“八九年间,酒不向口。”期间,先后至陈留、颖川、汝南、涿郡等地,而且“单步负笈,苦身持力”。在修学结束归乡之前,师友们知道邴原不沾滴酒,便以“米肉”为之送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邴原讲出了心里话:“我本能饮酒,但怕荒废学业,故断之。今将远别,哪有不与大家举杯痛饮的道理。”于是,与师友共坐痛饮,他居然能“终日不醉”。可见,邴原有着超常的酒量,但为了不影响学业,克制自己不沾滴酒。
  邴原学成回乡后,像他的初任老师一样,行善积德,广收门徒。为了尽心教书育人,坚持酒不沾唇。在他的耐心教诲下,门徒中有几十人学得非常精深,成为当时有名的学者。
  铁面无私 敢斥恩师
  一日,北海相孔融遵照朝廷旨意,在民间招贤纳才,遂向上举荐邴原,称其道德高尚,乃人中豪杰。邴原“为郡所召,署功曹主簿”,此后又被召为“计佐”。
  邴原应聘之后,进入孔融的官府。有一天,孔融因怒要杀死一位他平时颇为宠爱的下属。此人叩头流血,哀求饶命。在场同僚也纷纷求情,唯独邴原一言不发。
  事后孔融向邴原问话,邴原答道:“明府您对那人一向不薄,府中官吏受您恩惠的,未有一人在他之前。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您现在又想要处死他。请恕邴原愚钝,我想请教府君,不知您因何爱之因何恶之?”
  孔融回答道:“那人生于寒微之家,我成就其兄弟,拔擢而用之;可他今天辜负了我的恩施!你应该知道,‘善则进之,恶则诛之’,此乃‘君道’。往昔应仲远(应劭,字仲远)做泰山太守时,曾举一孝廉,旬月之间就将其杀死。所以,我认为做统治者掌握职权的,厚薄无常是很正常的!”邴原又对答说:“仲远举孝廉,又杀之,其义焉在?孝廉者,国家俊秀也。若举是对的,杀就是错的;杀是对的,举就是错的。您怎么能去效仿他呢?”孔融无言以对。
  爱才重义 拾金不昧
  据《三国志·邴原传》记载,因黄巾之乱爆发,邴原将家眷安置在北海城(汉置,地处青州府东部莱州府西部之地,时北海郡治所营陵,今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内,自己避进郁洲(古洲名,相传秦末田横居此,又名田横岛,今青岛即墨东南海上的田横岛)。后来,邴原又避居辽东,与他一起的还有一位北海郡老乡,名叫刘政。
  邴原与刘政都具英雄谋略。谁知,辽东太守公孙度恐怕刘政闹事,想方设法杀掉他。刘政得信而脱逃,然其一家老少尽数被收捕归案。公孙度遂发文告知下属:“有敢收留隐藏刘政的,与他同罪。”刘政无处藏身,只好投奔邴原。邴原将其藏匿一月有余。正好东莱太史慈要回到家乡。邴原委托太史慈将刘政带出辽东。事情办妥后,邴原找到太守公孙度说:“将军你日前要杀刘政,是你认为他可能有威胁。今天刘政已离开辽东,你的威胁不是就消除了吗!”公孙度点头称是。邴原又说:“您害怕刘政的原因,是因为他狡黠。如今他已经离开辽东,为什么还要拘禁他的家人?不如赦免了人家,让他们不再对您有过深的怨恨。”公孙度听从邴原的劝说,释放了刘政的家眷。邴原又资助他们回到故乡。
  有一回,邴原在路上拣到一些钱币,没有据为私有,而是将钱币系到路旁树枝上,好让失主发现它。然而过了些日子,怪事来了,“此钱既不见取,而系钱者愈多”。邴原打听其中缘故,方才知道,原来此树已经被人们视为“神树”。系钱的,那是敬祭神灵;将钱拿走,则是对神灵的亵渎。邴原大为愤慨,“恶其由己而成淫祀”,遂向人们讲清了树上第一串钱的由来。乡人大悟,纷纷将树上的钱收起。
  辞拒阴亲 不慕权贵
  公元208年,曹操的爱子仓舒(即曹冲)不幸夭折。曹操伤心欲绝。邴原有一个女儿早先过世。曹操欲求将仓舒与邴原的女儿合葬。这种事对有些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然而邴原却不想与曹家攀“阴亲”,于是辞拒说:“合葬,非礼也。邴原之所以敬重明公,明公之所以厚爱邴原,无非能以坚守训典而不更易也。若听明公之命,则是凡庸之辈。我说得对吗?”曹操是明智之人,不但不怪罪,反而更加钦佩邴原的为人。
  后来,曹操做了魏王,邴原改任曹丕的五官府长史一职。长史是府内的总管。曹操指示儿子,要以师傅之礼待邴原。在《转邴原为五官府长史令》中,曹操写道:“子弱不才,惧其难正,贪欲相屈,以匡励之。虽云利贤,能不恧恧!”意思是:“我儿子懦弱无才,恐怕难走正道,我有个过分的想法,委屈你去匡正勉励他。这虽然处于我对你的信任和倚重,但不能不令我惭愧。”文中遣词用语谦虚而诚恳,寄托着曹操对邴原的无限信赖。
  有一天,曹丕宴请宾客,酒酣耳热之时,突然向大家提出一个有趣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君父各有笃疾,有一药丸只可救一人,是先救君还是先救父呢?”众说纷纭,许多人借机在太子面前表露忠心。时邴原在座,独自默然不语。曹丕问邴原这个药丸究竟该给谁?邴原对曰:“父也!”这当然是太子不希望得到的答案,好在问者亦有雅量,“太子亦不复难之”。
  后来,邴原代凉茂任五官将秘书,没有公事,从不出门。曹操在征伐东吴时,令邴原、张范与曹丕一同居守。曹操对曹丕说:“有问题要多向邴原、张范两人讨教。”后来,曹丕见了邴原和张范都鞠躬行礼。时崔琰为东曹掾职,曾记载此事:“征事邴原,议郎张范,皆是纯净有德,志向高尚,行为忠直方正之士;他们清廉自洁能够脱俗,操守固执足以担当重任;所谓龙翰凤翼,国家的重宝就是指像他们那样的人,把他们举荐出来,委以重任,那么,奸诈小人、不仁不义者都会远远地离开,不再会影响国家的治理了。”
  在征讨东吴的途中,邴原不幸因病而亡。邴原死后,归葬故土。据东汉应劭《地理风俗记》记载:“柴阜西南,有魏独行君子管宁墓,墓前有碑。又东北径柴阜山北,山之东有邴原冢,碑志存焉。”明万历《安丘县志》记载:“邴原墓在柴埠山。”据考,柴埠山即今凌河镇李家赤埠村东红土岭。1975年冬天,时南郚人民公社搞大寨田,曾挖出邴原墓石门,当即封存。(刘春山)
  ——摘自《潍坊晚报》2014年2月27日
回复 引用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