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编 宋、金、元(960年至1368年)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网站首页红河频道营丘频道乔官频道昌乐街道高崖库区
潍县文史 潍县春秋 文史资料 人文潍坊 昌乐文学 在线读书 临朐文史  百年大事 青州文史 莱夷文明
马进文集 安丘文史 安丘资料 金山真观 高崖文史 牡丹文化 昌乐文 昌乐文史 潍坊名吃 雁鹅养殖
鄌郚企业 魅力鄌郚 鄌郚报道 鄌郚风物 鄌郚艺文 鄌郚文史 鄌郚人物 鄌郚西瓜 鄌郚文学 鄌郚作家

  四十一、赵匡胤的传说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逼迫年仅8岁的周恭帝柴宗训退位,自己做了皇帝,建立宋朝。随后,南征北战,一条军棍打天下300军州,灭掉各地割据政权,从而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大部统一。

  在青州,有着许多赵匡胤的传说。

  其一:五代末年,赵匡胤避难到青州东南山区。因生病,住在一个叫“圣水峪”村的小庙里。道长和村民对他以礼相待,倍加关照,送饭送水,并请来医生为他诊脉治疗,在庙中静养调治三个多月。从交谈中,才知他名叫赵匡胤。赵匡胤登基做了皇帝,对此念念不忘,遂赐名村中小庙“养老院”,庙内可供奉“皇帝万万岁”牌位。并传下御旨:庙起东至弥河、西到黑山,百姓不纳皇粮,只缴少量的“庙粮”。后来,圣水峪村演变为养老院村。现今青州市弥河镇有上院、下院二村,即为此村,村中有庙。

  其二:青州西南山区有一风景名胜仰天山,山中陡崖,壁立千仞,名佛光崖。崖前有文殊寺,为北宋初年所建。传说赵匡胤流落青州,夜间做了一梦,梦见一处地方,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禅音袅袅,佛光普照。第二天,走到仰天山,眼前景象竟与梦中相似,赵匡胤大为惊异。做了皇帝后,就下旨在仰天山建文殊寺,以纪念梦中吉兆。

  其三:赵匡胤颠沛流离,困苦疲乏,走到青州以南的董沟村,住进董家店。夜间,董家店主人见这人行踪可疑,便报告官府,派兵捉拿。赵匡胤心中有事,睡不安稳,一连做了三个恶梦,三次惊醒。发现官军追捕,慌忙逃走,躲进荒山中的荆棘丛里。第二天天明,官兵退走,在棘丛中躲避半宿的赵匡胤发现,尽管荆棘满山,自己则毫无损伤,再仔细一看,这满山荆棘与别处的不一样,别处是倒钩刺,而这里是顺钩刺,不扎人。赵匡胤做皇帝后,想起在青州的遇险,便下旨在董沟村建了一所“三觉庙”,逐渐演化为村名。至今,青州市王坟镇逄山一带的荆棘不长倒钩刺,当地百姓称之为“顺王棘”,加意保护。

  传说中都提到赵匡胤曾落难青州。那么,赵匡胤是否真的到过青州呢?

  据历史资料记载,赵匡胤生于五代乱世时期的洛阳,父亲赵弘殷在后唐禁军中任中级军官。赵匡胤自小极有天赋,不但书读的好,也练就了一身出色的武功。但五代战乱不已,朝代时常变,皇帝轮流做,赵弘殷家道中落,窘迫潦倒。赵匡胤21岁时,便毅然离家出走,开始了历时三年的漫游生活,决心在外面闯荡一番。

  三年漫游,困苦艰难。赵匡胤先是去陕西等地拜访父亲的几位好友。但世态炎凉,前辈们对这位落魄的年轻人冷眼相看,拒之门外,好一些的送他几贯钱,打发了事。赵匡胤囊中如洗,想用这几贯钱赌一把,谁知赌场上的赌徒欺负他是外地人,一看他要赢了,就拳打脚踢,连本带利抢个精光。所以后来有了一句歇后语:赵匡胤赌钱——许输不许赢。

  赵匡胤又流落到湖北襄阳。一位寺院的老僧见他紫面丰颐,豹头环眼,破衣褴褛掩不住英挺之气,暗暗称奇,便告诉他:“乱世出英雄,北方战乱不已,南方相对稳定,所以应该北上,而不应南下。”听了老僧的指点,赵匡胤如梦初醒,转途奔向山东、河北一带,日夜兼程,寻求发达的契机。“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这两句咏月诗表现了赵匡胤北归时的亢奋心境。

  赵匡胤北归,从河南商丘转入山东,继续漫游。这时极有可能到过青州,所以才在青州留下了众多的传说,而且传说中的情节与赵匡胤落魄漫游时的景况非常吻合。当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不敢断言。

  最后,赵匡胤辗转来到河北邺都(今大名县),投靠后汉枢密使郭威,得到郭威的信任和重用。郭威发动兵变,建立后周,赵匡胤因功提拔为禁军行首,负责宫廷禁卫。此后,赵匡胤南征北战,战功卓著,在军队中形成了自己的强大势力,为后来的“陈桥兵变”奠定了基础。

  四十二、宋代文人治青州

  赵匡胤建立北宋,为改变五代政权频繁更迭的现象,决定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

  首先采取的措施是“杯酒释兵权”,用优厚的待遇换取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其次是削夺节度使的行政权,把节度使变为没有实权的虚职,防止藩镇割据。再次是整顿行政区划,取消唐末五代时期一个节度使可兼领数州的“支郡”制度,实行州、县两级制,州(同级别的还有府、军、监)一级的官吏由中央派文官担任,称“权知军州事”,简称“知州”,直接向朝廷奏事,三年一换。为牵制知州,另设通判,与知州共掌州政,共同签署文书。州下设县,长官亦由中央派遣,称“知县”。

  当时的青州虽然还称平卢军(后改称镇海军),设节度使,但不再兼领其他各州。青州下属6个县,分别是益都、临淄、临朐、寿光、博兴、千乘。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为便于管理,地方区划又实行三级制,在州以上设“路”,全国共分为十三路。京师汴梁以东设京东路,治所设在青州,管辖应天府1个府,兖、徐、曹、青、郓、密、齐、济、沂、登、莱、单、濮、潍、淄15个州,淮阳、广济、清平、宣化四个军,莱芜、监利两个国监,下辖共81个县,范围包括今山东全部和河南、安徽、江苏的一部分(彩图 北宋京东路图)。

  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又把全国划分为23路,京东路分为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京东东路治所仍在青州,管辖青、密、沂、登、莱、潍、淄7个州,加上济南府和淮阳军,下辖共38个县。

  宋朝在“路”一级,实行军、政、刑、财分立而治,条条管理,分别直接对中央部门负责,便于加强中央集权。在青州设安抚使司(帅司),执掌全路的军务和治安;转运使司(漕司),职掌全路的财赋、民政;提典刑狱司(宪司),掌管全路的司法、刑狱、巡查之政;提举常平司(仓司),掌管赈济、市易、河渡、水利等政事;此外,在青州还设立过提学使司、察访司、巡检使司等。

  青州地处要冲,为京东路的治所,北宋重镇。所以,大多知州同时兼任“路”的安抚使,而且担任青州知州的多为朝廷要员。如北宋的开国功臣、带兵翦灭南唐的曹彬,就曾出任平卢节度使兼青州知州。

  北宋朝廷,接受晚唐藩镇割据的教训,重文轻武,多用文人任地方官。青州也不例外,任职的文人络绎不绝。在青州任过职并当过宰相的,就有寇准、张齐贤、张知白、李迪、王曾、夏竦、陈执中、富弼、范仲淹、文彦博、庞籍、吴奎、欧阳修、赵挕⒃ 肌⒘踔俊⒙阑萸涞仁 溉恕S纱丝杉 笔钡那嘀菰诒彼纬 ⑿哪恐械牡匚弧?lt;/SPAN>

  寇 准,字平仲,华州人,官至宰相,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淳化四年(993年),寇准以左谏议大夫出知青州,任职一年,又调回朝廷任参知政事。寇准出任青州知州,而又很快调回的原因,古书《石林燕语》这样解释:寇准性情豪侈,任枢密副使的时候,每宴会宾客,常常张灯结彩,大事铺张,尤其喜好“柘枝舞”。每舞,要用24个人,尽兴方休,有人就叫他“柘枝颠”。为此,朝廷免了他的枢密副使,到青州任知州。但是,宋太宗仍然喜欢他,经常问左右:“不知寇准在青州是否高兴?”有人揣度太宗想重新启用寇准,就说:“陛下您忘不了寇准,但寇准仍然在青州终日置酒纵饮,不知他是不是怀念您!”寇准为人刚直,宋太宗非常赏识他。尽管有人进谗言,还是召他进京,复用为相。

  李 迪,字复古,鄄城人,状元出身,历任徐州、兖州通判、给事中、参知政事,官至宰相。李迪曾两次出知青州。第一次是在天圣五年(1027年),从兖州调任青州,又从青州改任河南知府。后来,入京任宰相。西夏侵犯延州,边境武事久弛,守将纷纷逃避,李迪请求戍守边境,但是皇帝没有同意。反而让李迪再次作地方官,任彰信军节度使、知天雄军,不久,又第二次任青州知州。

  夏 竦,字子乔,德安(今江西德安)人。夏竦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文章写得好,典雅藻丽,水平很高。景佑五年(1037年),青州一带发生饥荒,夏竦调到青州任知州兼京东路安抚使,任职三年。夏竦在青州政绩显著,“喜作条教,于闾里立保伍之法,至盗贼不敢发,然人苦烦扰”,并筹划建筑东阳河虹桥(今万年桥前身)。回京后不久,任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夏竦也是知名的文学家,名噪一时,朝廷的许多重要典策都是出自他的手笔。而且学识渊博,勤奋好学,“多识古文,学奇字,至夜以指画肤”。留有文集一百卷。

  陈执中,字昭誉,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官至宰相。陈执中任青州知州有两次,第一次是康定元年(1040年),以同治枢院事知青州,安抚京东路,任职一年。第二次为庆历二年(1042年),由陕州知州改任青州知州,任职两年。在青州任职期间,曾上表朝廷,请求修筑青州等沿海诸州的城池,朝廷没有同意,但陈执中坚持修建,完工后,才向朝廷报告。次年,发生沂水王伦起义,陈执中派遣巡检傅永吉进兵围剿,追至采石矶,捕杀王伦,镇压了这次起义。后来回京,先后担任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等职。陈执中为官清正,任宰相8年,人们不敢以私事相托,也不敢到他家送礼。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北宋文学家,官至宰相。文彦博进士及第,知翼城县,通判绛州,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皇佑四年(1052年),文彦博接任范仲淹为青州知州兼京东路安抚使,任职两年。曾镇压王则起义,功绩显著,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文彦博为四朝宰相,出将入相50年,声名显赫,名闻四夷。“穷贵极富,而平居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官声甚好。

  赵 ?/SPAN>,字阅道,衢州西安人,进士及第,任武安军节度推官,后被人推荐为殿中侍御史,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参知政事。赵忭“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被称之为“铁面御史”。他认为,御史的职责就是帮助朝廷辨别君子和小人,“小人虽小过,当力遏而绝之;君子不幸诖误,当保全爱惜,以成就其德”。熙宁三年(1070年),赵忭由杭州改知青州,任职三年。当时青州一带发生蝗灾,赵忭采取措施,治理旱蝗,保护了小麦青苗。赵忭在青州施政,善于“因俗施设,猛宽不同”,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不同的施政方针。赵忭为人“长厚清修,人不见其喜愠”。平生不治产业,不畜声伎,乐于助人,“嫁兄弟之女十数、他孤女二十余人,施德茕贫,盖不可胜数”。

  曾 布,字子宣,建昌南丰人(今属江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弟弟,嘉佑进士,官至宰相。元佑五年(1090年),曾布任青州知州,任职两年。

  刘 挚,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刘挚为政有清名,任冀州南宫县令时,与信都县令李冲、清河县令黄莘都以为政清正闻名,人称为“河朔三令”,后官至宰相。绍圣元年(1094年),被任命为青州知州。刘挚“性峭直,有气节,通达明锐,触机辄发,不为利怵威诱”。

  四十三、王曾庙堂报君国

  王曾,字孝先,北宋青州益都人。幼年父母早丧,由叔父王宗元抚养长大。据说,王曾的名字很有来历,出生之前,他的父亲王兼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孔子抚其背,说:“你崇拜儒教,诚心已久,但你已年老,无甚作为,我特遣派曾参托生你家”。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所以,王兼就给新生的儿子起名王曾。少年时代的王曾,就读于青州的矮松园,学习刻苦认真,文章写得很好,远近闻名。

  插图 王曾画像

  成年后的王曾,参加科举,在乡贡试、礼部会试和金殿廷对三级考试中,以优异成绩连续获得解元、省元、状元,连中三元。最后官至宰相,被人誉为“三元”宰相,这在中国历代数百名状元中极为罕见。

  考中状元后,王曾出任济州通判。任满后,又回到都城开封。按惯例,王曾应去学士院应试,但宰相寇准听说他很有才华,就在政事堂当面测试,青年时代的王曾侃侃而谈,以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获得寇准的赏识,被委以重任,做秘书省著作郎、知制诰兼国史馆修撰、翰林学士等职,担负起草皇帝诏令的工作。

  封建时代的官僚,大多顺从皇帝旨意,敢于直谏的不多。王曾则敢于对皇帝说出不同意见。北宋与辽国打仗,兵败,订立澶渊之盟。宋真宗为掩饰耻辱,粉饰太平,大搞迎天书、行封禅等迷信活动。善于投机的人就投其所好,上报许多所谓“天降祥瑞”的无稽之谈。宋真宗很高兴,要庆贺一番。王曾却劝告皇帝:“这都是国家承平所致,但望陛下推辞而不自居。他日若有灾异,也可免遭物议。”宋真宗不听,仍然大兴土木,修建迎天书的玉清昭应宫,众官无人敢言,唯独王曾上书不已,力陈“五害”,以劝谏宋真宗。

  为了加强案狱的审判,朝廷任命王曾判大理寺。王曾坚持自己选用属吏,克尽职守,公正、严明,处理了很多积案。他还说服皇帝,改革了一些不合理的惯例做法,得到宋真宗的信任,被委以考核朝官、拟定升降奖惩等重任。不久,以政绩突出提升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成了副宰相。

  当时把持朝政的宰相王钦若,迎合宋真宗的大造祥瑞之事,得到信任。他把王曾看作眼中钉、肉中刺,极力排斥。不久,抓住王曾买贺皇后房子的事,找茬向皇帝进谗言,罢免王曾的参知政事职位,贬为应天府知府。但宋真宗还是赏识王曾的才干,不久重新起用他,再次入朝拜为参知政事。

  宋真宗驾崩,宋仁宗继位,年纪幼小,刘皇后垂帘听政,奸臣丁谓专权。丁谓勾结宦官雷允恭,结党弄权,飞扬跋扈,极力打击寇准、李迪等一班老臣,引起朝野上下的愤慨。王曾抓住雷允恭擅自挪移宋真宗陵穴之事,上奏刘太后,赶走丁谓、杖杀雷允恭。此后,王曾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担当宰相职务。

  身为宰相的王曾,政绩卓著,被誉为一代名相。他敢于直谏,于国于民有利的事,大力提倡;不利的事,则力除其害,对皇帝敢当面劝阻。他知人善任,注重选拔人才,曾力荐范仲淹、包拯等人,委以重任。而且,王曾疾恶如仇,不徇私情,对那些靠讲情、姻亲、裙带关系升迁的人,一旦发现,立即惩治。

  王曾为政严谨持重,每次进言,奏明国家利害之事,都详实明晰而又合情合理。有一年,大雨成灾,街上纷纷传言汴河要决口,淹没京城,人心惶惶,竞相出逃。宋仁宗赶紧询问王曾。王曾说:“一旦汴河决口,告急奏报立即就到。现在没有动静,说明这只是外间的虚惊,陛下不必过虑。”经查核,果真如此。

  还有一次,宋仁宗对他说:“近来臣僚上疏,大多邀功请赏,该怎么办?”王曾回答:“只要陛下贬斥钻营的小人,推重恬淡的贤士,便可让那些小人难以谋私,而易于罢退他们。”

  王曾疾恶如仇,容不得任何人胡作非为,但又极为大度,宽以待人。他推荐了不少贤才,但每次选用官员,都不让本人和外人知道。别人对此不理解,他说:“作为执政大臣,如果把恩赏都揽在自己身上,那怨恨归谁呢?”

  王曾眉目如画,一表人才。为人端厚谨重,在朝中为官,进止有礼,闲时居家,寡言少语,且平生极为节俭。著名京剧《秦香莲》中,有位刚直不阿的王丞相,颇受观众喜爱,据说,这个艺术形象的原型就是一代名相王曾。

  王曾不仅官做得好,而且博学多才。他书画俱佳,尤工诗赋。青年时代写有《早梅》诗:

  雪压乔林冻欲摧,始知天意欲春回。雪中未问和羹事,且向百花头上开。

  赞颂傲雪凌霜、芳冠百花的早梅,表现了自己不畏艰苦、进取争先的雄心壮志。还写过《矮松赋并序》、《有物混成赋》、《有教无类赋》,都脍炙人口,传诵一时。他还著有《九域图》三卷,《契丹志》一卷,《笔录》一卷。

  由于王曾刚正不阿,常常得罪皇亲贵胄,曾被三次罢相贬官,到地方任职。第二次罢相时,就回到家乡出任青州知州。

  王曾任青州知州时,为家乡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他特别重视教育事业,一上任,就建起了州学,划拨了30顷土地给学校,盖了120间房舍,每年拨给30余万两白银的经费,还请了许多知名的学者来做教授。王曾的做法得到朝廷的褒奖,皇帝还下诏书,昭示全国各州要以青州州学为榜样,大力兴办学校。

  王曾逝世后,为表彰他的政绩和操守,宋仁宗亲自为他撰写了“旌贤碑”的碑额,后又把他的乡里改名为“旌贤乡”。“旌贤乡”即今天的青州市郑母镇。

  四十四、富弼青州施惠政

  富弼,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大臣,官至宰相。少年笃于学业,有大度。范仲淹见了非常惊奇,说:“王佐才也”,并拿富弼的文章给王曾、晏殊等朝廷重臣看,都很赏识。晏殊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富弼。

  富弼制举中式后,授官将作监丞,又先后任朝廷和地方要职。庆历二年(1042年),辽国乘北宋被西夏战败之机,陈兵北部边境,声言南下,勒索土地。富弼受命出使辽国,据理力争,坚持不割地,以增加岁币银绢了事,化解了边境战云。

  庆历七年(1047年),富弼升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欧阳修共同主持“庆历新政”,大力倡言革新,向皇帝提出“当世之务十余条和安边十三策”,内容包括“进贤达、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等,坚持吏治改革,主张裁减冗员,澄汰官吏。可是,这些革新措施触动了权势官僚集团的利益,被保守派流言中伤,与范仲淹同时被贬官出京,任地方官。后又重新被起用,两度担任宰相,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致仕归居洛阳,元丰六年(1083年)逝世,死后,宋哲宗篆其碑首曰:“显忠尚德”,命大学士苏东坡撰文刻之。

  “庆历新政”失败后,富弼以资政殿学士加给事中的身份知青州,兼任京东路安抚使。当时,恰逢河朔一带洪水成灾,大批灾民外逃。逃到青州的,富弼都加以妥善安置,于是灾民互相转告,纷纷流向青州,聚集达60万之众。

  富弼虽然离开京城,出任地方官,但政治处境仍然十分险恶,保守派还在处处找茬,诋毁富弼。有人就劝富弼谨慎行事,不要接受这么多的灾民,万一出事,不好交代。富弼却坚定地说:“我岂能以一己之安危,而弃数十万性命不顾吗?”他动员所属各州县腾挪公私房舍10万余间,把灾民分散安置,组织当地官吏分区管理;劝说本地富户捐献粮食,并开仓赈粮,计划供应灾民;并下令山林坡泽中可供食用的,任凭灾民采集。第二年,青州小麦丰收,发给灾民返乡路上用的食物,并从灾民中选拔1万多名青壮年招募当兵。

  过去,地方官吏赈济灾民的办法,一般是集中到城镇,搭起粥棚,大锅煮粥,向灾民发放。这样做的结果,是许多灾民聚集在一起,导致瘟疫流行,难以医治。且往往粥少民多,有的虚弱灾民等待几天也吃不上粥而死亡,“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从富弼开创了新的赈灾方法,简便易行,周密可靠,效果很好。从此以后,各地纷纷效仿。

  皇帝知道富弼的功绩后,为此加官进爵,奖赏他。他坚辞不受,说:“救灾济民,是地方官的职责,能救活数万人,胜过24岁当宰相”。富弼一生做过许多事情,也取得很高成就,但从不夸耀,唯独对青州救济灾民多次津津乐道。

  富弼德行高尚,事亲至孝,恭俭好修,待人接物非常谦恭。即便是微官及布衣拜见他,他也以礼相待,“气色穆然,不见喜愠”。他疾恶如仇,从善如流。对人际相处也有深刻的体验和独特的见解,曾说:

  君子与小人并处,其势必不胜。君子不胜,则奉身而退,乐道无闷。小人不胜,则交结构扇,千岐万辙,必胜而后已。迨其得志,遂肆毒于善良,求天下不乱,不可得也。

  这里,他对君子与小人相互关系的见解极其精辟,也是他一生坎坷经历的经验总结。

  富弼在青州任职两年,政绩显著。离开青州时,青州人民在瀑水涧旁,修筑亭子,以作纪念,名“富公亭”。范仲淹接任青州知州,到富公亭游览,睹物思人,曾留下诗篇:

  凿开奇胜翠微间,车骑笙歌暮未还。彦国才如谢安石,他时即此是东山。

  今青州市范公亭公园三贤祠建有富公祠,以纪念这位名臣。

  四十五、范仲淹忧乐黎民

  范仲淹,字希文,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晚年曾任青州知州兼京东路安抚使。他在青州任职的时间很短,不到两年,但在历任青州地方官中,知名度最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身体力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实实在在地为青州黎民办实事,办好事。

  范仲淹原籍苏州吴县,家境贫寒,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到淄州,寄居长山醴泉寺读书。在饥寒交迫的日子里,刻苦学习。26岁考中进士,在许多地方做过地方官。期间,他体察民间疾苦,救济灾民,还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江苏省兴化县长达200里的“范公堤”,就是他组织兴建的捍海堤堰,以阻挡海潮淹没农田。他还镇守过西北边疆,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抵御西夏的侵略,很快扭转了宋朝被动挨打的局面,巩固了边防,被敌人敬畏地称为“范小老子”。

  庆历三年(1043年),54岁的范仲淹任参知政事,与富弼、韩琦一起主持朝政。这时,北宋内重外轻的政策酿成“冗兵”、“冗官”、“冗费”的沉重负担,国力衰微,民不聊生。范仲淹在欧阳修等人的支持下,发动了“庆历新政”,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裁减冗员,整顿朝纲。可是,新政触犯了官僚阶层的利益,很快就失败了。范仲淹、富弼等革新派被逐出朝廷,贬到邓州、杭州、青州等地为地方官。

  宦海沉浮,迭遭贬谪,范仲淹并不颓废消沉。被贬邓州时,曾写诗给任青州知州的富弼,说:

  直道岂求安富贵,纯诚惟欲助清光。龚黄政事追千古,齐鲁风谣及万箱。

  他主张以“直道”、“纯诚”建立清明的政治,从而造就像龚遂和黄霸那样的千古业绩,让老百姓的赞誉装满千篓万箱,表现了他光明磊落、穷且意坚的高尚情操。

  庆历六年(1046年)春,他应谪守巴陵郡的好友滕子京之请,写下了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著名文章《岳阳楼记》。文中,范仲淹满怀激情,抒发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襟怀。

  皇佑三年(1051年),范仲淹从杭州调任青州,接替富弼任知州。虽然已是迟暮之年,但他不顾年老体弱,带病处理繁杂的公务,还经常微服到黎民百姓中去,察访体恤民情。

  插图 范仲淹画像

  他上任之初,“岁饥物贵,河朔流民,尚在村落,因须救济”。河北闹水灾,大批灾民滞留青州,造成粮食价格大幅上升。可是按照朝廷的规定,青州百姓的皇粮要跑到博州(今聊城)去交纳,粮价昂贵,路途遥远,黄河阻拦,百姓叫苦连天。范仲淹经过调查,知道聊城的粮价比青州便宜许多,于是改变以往的做法,让青州百姓按照正常年景的粮价交钱给官府,以款代粮。然后派人去聊城,就地购粮,很快就完成了预定的皇粮任务。这样做,一举两得:既免去了百姓的长途运送之苦,又平抑了青州的粮价。而且,范仲淹令人把剩余的钱退还给百姓,得到大家的赞扬。

  范仲淹知青州时,当地流行一种“红眼病”,蔓延多年,难以治愈。范仲淹亲自搜集民间验方,和中医先生们细心研究,利用清澈的阳河泉水调制,合药制成“青州白丸”,为不少人治好了红眼病。为此,范仲淹把调制药丸的清泉命名为“醴泉”,并在醴泉上建造了一座亭子。后来,人们为感念范仲淹,就把亭子叫作“范公井亭”。后人在此建三贤祠,祭祀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三位名臣。

  1934年,著名抗日将领冯玉祥游览范公亭,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一副长联:

  兵甲富胸中,纵叫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

  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

  这样的赞语,正是范仲淹一生鲜明的写照。

  四十六、欧阳修醉意山水

  偷得青州一岁闲,四时终日对孱颜。须知我是爱山者,无一诗中不说山。

  醉翁到处不曾醒,问向青州作么生?公退留宾夸酒美,睡余倚枕看山横。

  这是一代文豪欧阳修在青州做官时,写下的《留题南楼》诗。诗句明白晓畅,抒情委婉,表达了对青州山山水水的真挚情感。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永丰县)人,幼年丧父,在母亲的督教下刻苦读书,24岁中进士,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担任副宰相。他也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在朝中做官时,曾参加过范仲淹发动的“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后,被放逐到滁州做知州。在滁州,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文中,他自号“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时,他只有40岁,却已流露出了倦于官场,钟情山水的思想倾向。

  后来,朝廷又重新起用他,进京任职,但他的主要志向已转向革新文风。他力摈当时流行的“四六骈文”的弊端,继承韩愈、柳宗元开创的古文传统,领导了著名的“诗文革新”运动,成了公认的文坛领袖。他发现、选拔了苏轼、王安石、曾巩等一大批文学人才,为繁荣中国古代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因在皇帝丧期内穿紫衣而被革职,出知亳州。第二年,转兵部尚书知青州。这时,屡遭贬谪的欧阳修心灰意懒,决计退居山林,洁身自好,接连三次上书,坚辞不就。皇帝六次下诏,催促赴任。王安石在替皇帝拟草的诏书中劝说道:青州是海岱名都,曾是姜太公的封地,又是安抚京东路的军事重镇,只有你这样的国家元勋才能担当此任。不知欧阳修是拗不过朝廷,还是被青州的名望所吸引,最终到青州上任。

  到青州后,欧阳修奉行“宽简而不扰”的施政方针。刚到青州三五天,官府事情已减去了一半。两个月之后,“官府如僧舍”。两年之后,出现了“年时丰稔,盗讼稀少”的景象。当然,欧阳修解释“宽简而治”,并不是无所作为、废弛政事,而是不扰民,不滋事,不苛急,不繁琐。归根结底,还是自己为政不求政绩,不求声誉,单求与民方便,休养生息。

  欧阳修对政事删繁就简之后,更多的时间用于寄情山水,赋写诗文。他在府衙边建了一个“山斋”,作为静养之处。当然,他也经常外出观赏青州的美丽风光。一次,他料理完公事,来到东郊的水磨亭子,吟诗一首:

  多病山斋厌郁蒸,经时久不到东城。新荷出水双飞鹭,乔木成荫百啭莺。载酒未妨佳客醉,凭轩仍见老农耕。使君自有林泉趣,不用丝篁乱水声。

  久病厌倦,出城郊游,看到春光明媚,万象更新,不觉心情舒畅;新荷出水,飞鹭成双,乔木成荫,莺歌鸣啭,美景目不暇接;与好友对饮几杯,微醉后欣赏山林野趣,小桥流水,农家乐事,确实自有一番情趣。

  欧阳修还有一首《春晴书事》:

  莫笑青州太守顽,三齐人物旧安闲。晴明风日家家柳,高下楼台处处山。嘉客但当倾美酒,青春终不换颓颜。惟惭未报君恩了,昨日卢公衣锦还。

  欧阳修喜爱青州的美景,醉意青州的山水,但是年老体衰,仕途坎坷,归隐的念头挥之不去,时时萦绕心头。当朝廷调任他去太原府时,他深感自己体力不支,坚辞不就。就在此时,他写下了著名文章《泷冈阡表》悼念养育自己的父母,并用青州盛产的大青石,刻成一丈余高的石碑,运回江西老家,置于父母的墓前。

  四十七、李清照情结东州

  在青州市范公亭公园,绿树掩映下有一名胜佳境——“归来堂”。这就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而构建的一处仿宋院落。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生于济南章丘。幼年随父寓居汴梁,18岁同赵明诚结婚。24岁时因赵明诚父兄仕途失意,夫妇遂回到青州,“屏居乡里”,专心金石研究和诗词创作,共同在青州居住近14年。后赵明诚出任莱、淄知州,李清照或在任所,或居青州,又是近7年的时间。

  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诸城人,曾在京城任职宰相。因与权臣蔡京不合,乞归青州,在青州东阳城建有住宅。同时,赵明诚的外公郭家也在青州。这样,他们夫妇在青州有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这里,没有了京城尔虞我诈的宦海风波,就像一个世外桃源。李清照、赵明诚夫妇二人在青州度过了一生中最为美好幸福的时光。他们非常羡慕陶渊明的归隐生活,就借用《归去来兮辞》及其中的“审容膝之易安”句,将厅堂取名“归来堂”,将自己的居室称为“易安室”,李清照也自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还请人为自己画了一幅肖像,挂在室内,赵明诚为之题词:“佳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甚堪偕隐”。

  李清照是一位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的学者和文学家,她精于考古、鉴赏,又能诗、能词、能文、能书、能画。不过,她主要以词作著称,而词作又以婉约见长。她的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不刻意追求雕琢、修饰,只求明白如话、直抒胸意,用语流转如珠,极富美感,被后人称之为“易安体”。

  除“易安居士”外,李清照还有“婉约宗主”、“正宗第一”、“李三瘦”等雅称别号。其中“李三瘦”是指李清照词作中有“绿肥红瘦”、“人比黄花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三句带“瘦”字的佳句,脱俗出众,千古传颂。

  插图 李清照行吟图

  李清照诗词创作颇丰,但适值战乱,因而流传下来的不多。现存词作仅60首,且创作年代多不可考。从词作的内容和风格分析,有20多首是屏居青州时所创作。

  李清照到青州不久,即作词《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来到青州,远离京城喧嚣,女词人对生活充满了喜悦和希望。春天来了,梅花乍开未开,泡一瓯春茶,与花影淡月相伴,青州的春天应当格外珍惜。事实也是如此,青州十数年,是李清照一生中生活最为安定和幸福的时期。

  李清照热爱大自然,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有一首《如梦令》写道: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词语言明白晓畅,笔调轻松活泼,用日暮、溪亭、藕花、鸥鹭勾画出一幅缤纷绚丽的日暮湖光图,又用归舟、误入、争渡、惊起等动词,渲染出迷离动荡的愉悦氛围。在溪畔亭榭,对酒赋词,兴致勃勃,以至于流连忘返。词作淋漓尽至地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钟情。

  李清照性格开朗,感情真挚,既钟情山水,也珍视同丈夫的爱情。屏居青州期间,赵明诚数次出游访古、搜集文物,小别轻分激发词人的无限情思,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闺思”佳作。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可以想象,独自一人泛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词人诉说自己想念丈夫,也推想丈夫正在思念自己;眉头舒展,心情刚刚平静;更加深沉的思绪又压上心头;两地之思、两情相恋是那样铭心刻骨,无法排遣。

  对丈夫是如此,对自己的姐妹,李清照也是一往情深。去莱州与赵明诚团聚,夜宿昌乐,有一首写给姊妹的《蝶恋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李清照在青州的词作,多数是离情、相思的传统主题,但却开创了一个新天地。以往的词人如李煜、柳永等,都是以男性作家写女性生活,描写男欢女爱、离情别绪,多从妇女的外貌上刻画体态、睡容、愁眉、泪眼。李清照摆脱了庸俗气味,以自己直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描写对生活、对自然的喜爱,抒发对丈夫、对亲人的真挚感情。从此,诗词这一文学体裁才算真正有了严肃的、深刻的妇女内心世界的描绘。

  李清照是有才华、有情趣、有理想的奇女子,隐居青州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李清照晚年所作《金石录后序》,无限眷念地记述了在青州的生活剪影,是饱蘸情感写就的文章。文章记载,李清照夫妇省吃俭用,醉心于金石书画的收集与整理,每每得到珍贵的书籍、字画、彝鼎之类,鉴定分析、欣赏玩味常常废寝忘食、彻夜达旦,到了痴迷的程度。所以两人约定,每晚的金石研究要控制时间,以燃尽一支蜡烛为限度。文章还说: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李清照记性很好,博闻强记,与赵明诚以饮茶打赌,猜什么事在那本书几卷、几页、几行,大概每次都是李清照得赢,以至开怀大笑,茶水都泼到怀里去了!生活是这样的开心惬意,所以,李清照甘愿一辈子在青州过这样的日子。

  但是,国家不兴,小家焉宁。北宋王朝重文轻武、积弱积贫,金兵南下,很快败亡。44岁那年,李清照又从淄川回到青州,准备南渡。看着满屋的金石书画,心急如焚,“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只好选取贵重者,携带南下去建康(南京)。而“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倾心所爱,多年积累,一朝化为灰烬,李清照的痛惜之情可想而知。

  李清照南渡以后,遭受家破、夫亡之痛,颠沛流离,冷清凄苦,历尽磨难,所携带的金石书画也大多散失。但她始终忠实于对丈夫的感情,以坚韧的毅力,编辑完成赵明诚的《金石录》,付诸印行,传之后世。苦难之中,李清照是那样怀念在青州的美好生活。在《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诗》中说到:

  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州一抔土。

  故土沦亡,女词人无时不在感伤中;青州(东州),无时不在女词人的梦中!

  四十八、宋江起义闹青州

  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内重外轻”的政策,对官吏给予优厚的待遇,养着大量军队拱卫京师,造成严重的“冗兵冗官”和“积弱积贫”。对外不能抵御外辱,对内残酷盘剥百姓,从而激发了持续不断的农民起义,著名的有王小波起义、宋江起义、杨么起义、方腊起义等等。

  重和二年(1119年),在山东梁山泊一带,宋江与吴用、卢俊义、杨志等36人发动起义。声称“来时三十六,去后十八双,若还少一个,定是不还乡。”在宋江等人的带领下,起义军迅速发展。他们离开梁山泊,先向青州地区转战,狠狠打击贪官污吏和地方豪绅,一路势如竹破,所向披靡。朝廷震动,诏令名臣曾孝蕴为青州知州,对付起义军。同时,在密州、郓州设置重兵,包围宋江。

  宋江等人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术,冲出重围,向南转移,占领隶属青州的淮阳军,威震京师汴梁。宋徽宗急忙调兵遣将,部署围剿。宋江只好放弃淮阳,回兵北上,在沂州遭敌伏击受挫,转入蒙山坚持斗争。不久,又向东发展,在密州沿海夺得大船十余艘,乘船到达海州。

  海州知州张叔夜,是个老奸巨猾的官吏。他派奸细摸清了宋江义军活动规律,招募数千敢死队,设下埋伏,出动轻装官兵前往海边诱战。起义军麻痹大意,上岸追击官军,陷入张叔夜的埋伏圈。加之船只被伏兵烧毁,起义军斗志松懈,在张叔夜的利诱和威逼下,宋江等人投降了宋王朝。张叔夜招降宋江有功,被任命为龙图阁直学士、青州知州。

  对宋江起义,虽然史书记载不多,但在民间广为传说。并被施耐庵写成了文学名著《水浒传》。宋江起义军曾在青州一带转战,因而,《水浒传》中对青州多有描绘。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有20多位是来自青州。有的,是在青州荒山落草的绿林豪杰,如鲁智深、武松、杨志等;有的,是朝廷驻守青州的骁勇战将,如呼延灼、秦明、花荣等。呼保义宋江也曾两次带兵亲自征战青州府,使各位英雄归义水泊梁山,壮大了“替天行道”的力量。

  《水浒传》描写发生在青州的故事,有两处。一处是从32回到35回,“花荣大闹清风寨”。说的是宋江怒杀阎婆惜,避罪出走,投靠青州清风寨知寨花荣。不想被小人刘高陷害捉拿,解送青州府请功。幸得清风山好汉燕顺、王矮虎、郑天寿相救。“镇三山大闹青州道,霹雳火夜走瓦砾场”,青州府先后派军事指挥官黄信、秦明前去清剿,宋公明巧施反间计,降伏二将。青州难以落脚,大家去梁山聚义,路上又收留吕方、郭盛。这次,青州共有9位好汉加盟梁山,使梁山头领增加到21位,大大增强了梁山的势力。

  书中说,“这清风山离青州不远,只隔的百里来路”,又说“清风镇却在青州东南上”。看来,当在今临朐县境内,但对此不必当真。小说家笔下,海阔天空,信手拈来,尤其像施耐庵这样的大才子,写《水浒传》注重的是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故事情节,抒愤懑之情,叹兴亡之感,对时间地点不太较真。

  《水浒传》又一处写青州,是第57回到58回,“三山聚义打青州”。描写大将呼延灼率三路大军征讨梁山泊,被钩镰枪破了连环马,大败而归,独自投奔青州。路上,被桃花山好汉李忠、周通盗了御赐宝马,呼延灼带兵来夺。李忠、周通不敌,求救二龙山鲁智深、武松、杨志,又联络白虎山孔明、孔亮,三山聚义,攻打青州。奈“青州城池坚固,人马强壮,又有呼延灼那厮英勇”,只好向梁山泊搬兵。宋江亲自出马,带花荣、秦明、燕顺、王矮虎等一班人马二战青州。宋江夜施诱兵计,赚呼延灼出城,设陷坑生擒之,又用“招安论”说服呼延灼投降,打进青州城,杀掉贪官,开仓放粮,大摆庆功宴席。这一战,共有青州大将呼延灼并青州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11个头领同归梁山大寨。

  青州“三山”今何在?现在的青州市境内,有二龙山、白虎山。“白虎山”位于邵庄镇刁庄北,逶迤13个山头,有的山头还有石头围墙,看来,过去确实是强人结寨落草的地方。“二龙山”位于城西30里处,5个山头相连,悬崖峭壁,十分险要。此山离城较近,似乎不利于绿林好汉生存,但鲁智深、武松、杨志乃是盖世英雄,官军闻之丧胆,他们专拣离城近的地方落脚,打家劫舍,威慑官府,也在好汉们的思维逻辑之中。“桃花山”,今无此山名,但金代曾在益都境内设桃林寨,张林任桃林寨总领,据险作乱。看来,宋代青州应有桃花山或桃林山地名。

  《水浒传》中还有一个人物叫王伦,此人是梁山泊山寨的创立者,但他心胸狭窄,不能容人。晁盖7人在宋江的协助下,劫了生辰纲,到梁山泊入伙,王伦竞不愿收留。豹子头林冲一怒之下,火并王伦,从此梁山泊事业才兴旺起来。

  在青州历史上,王伦确有其人,而且是一个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

  北宋庆历年间,京东路沂州发生灾荒,导致农民起义。巡检使朱进带领“捉贼虎翼卒”前往镇压。虎翼卒大多农民出身,不愿为官府卖命,就推选军卒王伦为首,杀死朱进。并与当地的农民起义军会合,回兵北上,进攻青州。京东安抚使、青州知州陈执中立即组织兵力守城,并严令驻青州的都提举巡检使傅永吉带兵镇压。青州是北宋军事重镇,兵强马壮,王伦起义军无法在青州立足,只好挥兵南下,经密州、海州进入江淮。傅永吉带领青州兵马沿途追击,在安徽和州捕获王伦,将其杀害。王伦起义最终失败,而陈执中因功晋升为参知政事。

  四十九、青州文人名士

  文人治青州,众多的文学大家如范仲淹、欧阳修、李清照等云集青州,带动了青州文化的繁荣。且青州风俗民情“男子多务农桑,崇尚学业”,所以北宋时期,青州本地也人杰辈出,英才灿烂。

  据清《山东通志》记载,北宋时期山东地区80余县,在科举考试中有140余人中进士,而青州益都一县就有19人,其中还有3个状元。这些人才,通过科举入仕,在政治、文学、军事、科技等许多方面都有重要建树。最为著名的有张宏、许仲宣、苏德祥、燕肃、张泽行、王曾、周沆、张所、仇悆、张唐卿等人。

  许仲宣,青州益都人,17岁中进士。宋太祖赵匡胤召见,见他气貌雄伟,非常高兴,派他知北海军(今潍坊市区)。许仲宣到任后,看到这里地域广阔,形势险要,物产丰富,可以建州郡,乃绘图上奏朝廷,北海军遂升格为潍州。宋太祖征讨北汉,命许仲宣负责粮草供应。在他的筹划下,40多个州的粮草迅速集中起来,保证了征战的需要。宋太祖认为他精明强干,任他知荆南转运使,筹集物资,作攻灭南唐的准备。宋开宝七年(974年),曹彬率10万宋兵征南唐,许仲宣随军任转运使,负责后勤供应,事事考虑得非常周到。一日,曹彬令取数万陶器给士卒作灯具,许仲宣早有准备,立即支付,曹彬非常惊讶他的办事效率。

  宋太宗赵匡义继位后,召见许仲宣,赐金紫衣绶,授西川转运使。在西川期间,他亲自至大渡河,招抚西南少数民族,维护了边境安全。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交址国(今越南)大将黎桓专权,宋太宗发兵征讨,不料带兵将领中了黎桓的诈降之计,兵败而回。时任岭南转运使的许仲宣,迅速向朝廷上书,报告失败原因;同时,代理领兵将领,分兵扼守诸州要塞,并开库赏赐士卒,激励士气,又下书给交址国,宣明国威,如骚扰边境,必受惩罚。黎桓深受震慑,害怕宋兵增援征伐,只好向宋朝廷上表谢罪,进贡称藩。回兵还朝后,宋太宗下诏,表彰许仲宣处置有方。许仲宣官至左谏议大夫,先后知广州、江陵府、河南府,迁官给事中。61岁病逝。

  燕肃,字穆之,青州益都人。自小天资聪颖,刻苦读书。但家境贫寒,四处游学,直到40岁才考中进士。曾在凤翔府、河南府、越州、亳州、邓州等地做过地方官,也曾在青州任知州,兼京东路安抚使。官至礼部侍郎,擢升龙图阁直学士。所以,人们多称他为“燕龙图”。

  燕肃为官清正廉明,为人宽厚,敢于直言。他在掌管刑院时,看到死刑罪犯直接有州郡批复,造成不少冤狱。便上表建言恢复死刑要上诉中央复议的制度,被采纳,皇帝下诏规定:“疑狱及情可悯者上请”,从而使许多冤案及时得到改正。王安石称燕肃是“仁人义士”,并写诗称赞:“奏论谳死误当赦,全活至今何可数!”一篇奏表救活了许多人的性命,功德无量。

  燕肃多才多艺,喜欢写诗,创作数千篇,但流传下来的不多,今天能读到的仅《僻居》等少数几首。他也擅长绘画,尤工山水画,继承李成的画风,“入妙品,图山水罨布浓淡,意象微远,尤善为古木折竹。”他作画,不随意下笔,总是登山涉水,师法自然,在取得大量素材后欣然命笔。所以,他的画“妙于真形”。任太常寺时绘制的寒林屏风,被誉之为绝笔,也为官署、庙宇作过不少壁画。燕肃的画流传下来的有40多幅,著名的有《秦岫渔歌》、《江山雪霁》等。他还精通音律,曾和北宋的知名音乐家宋祁、李随等一同考定朝廷乐器,整顿乐工。

  不过,燕肃的最大贡献还是在科技方面。《宋史·燕肃传》记述:

  (燕肃)性技巧,尝造指南、记里鼓二车及欹器以献,又上《莲花漏法》。诏司天台考于钟鼓楼下,云不与《崇天历》合。然肃所至,皆刻石以记其法,州郡用之以候昏晓,世推其精密。在明州,为《海潮图》,著《海潮论》二篇。

  指南车、记里鼓、莲花漏以及对海潮规律的研究,是燕肃主要的科技成果。

  莲花漏,是燕肃最实用的发明创造。中国古代用于记录时间的仪器是“刻漏”,即利用水滴或细沙的缓慢滴漏来计量时间。燕肃精于天文历法,他在旧刻漏的基础上,经过仔细研究,创造出了新的“莲花漏”记时器。这种记时器,上面有一个铜鸟,中间注水,下有莲花状金盘,接纳铜鸟滴漏。盘内承箭,水浮箭升,从箭上的刻度,就可看出时间的变化。莲花漏比旧刻漏制作简便,记时更为准确,被宋朝廷颁布全国使用。大文人苏东坡曾著文称赞莲花漏:

  故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燕肃公,以创物之智闻于天下,作莲花漏,世服其精。凡公所临,必为之,今州郡往往而在,虽有巧者,莫敢损益。

  指南车,是一种指示方向的双轮独辕车。相传,黄帝创造指南车,但久已失传。燕肃根据简单的文献记载,重新设计。车有两轮,车上立一木人,木人根据指南针的原理制作。不管车子向什么方向转换,木人手臂始终指向南方。指南车涂为红色,上面绘制有青龙、白虎及花鸟图案,四角垂有香囊,制作十分精美。该车的制造采用了差速齿轮的原理,这一应用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

  记里鼓,也叫大章车,也是一种双轮独辕车,是记录行车里程的工具。这种车早在晋朝就有人制造,后来失传,经燕肃重新设计而成。车子涂为红色,四周饰有花鸟图案。分上下两层,上层有一木人,车行1里,木人击鼓;下层也有一木人,车行10里,木人击镯。这种记里鼓在部队行军和道路测量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

  插图 燕肃发明的记里鼓与指南车

  对潮汐规律的研究,更是燕肃的重大贡献。古代人们对潮汐现象并不理解,说是“天河激流”或“地机翕张”。燕肃认为这些说法均不可信。为了寻求正确答案,他利用在沿海州县任职的机会,坚持实地考察,对沿海各地的潮汐进行观察、记录、比较、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写出了科学专著《海潮论》,并绘制了《海潮图》。《海潮论》对海潮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太阳、月亮的吸引是海潮形成的原因,已经十分接近今天的科学认识。《海潮论》和《海潮图》还对潮候进行推算,非常精确地指出每天海潮涨落的时间,对当时的渔业生产和海上交通,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周沆,字子真,青州益都人。24岁考中进士,先后在胶水(今平度)、诸城、渤海(今滨州)等县任职。他为官“浑厚有气节,勤而敏于事”,就像一个久经历练的宿吏。任渤海知县期满,县民到青州转运使司,请求周沆留任,宋仁宗得知,下诏让周沆还渤海。周沆以父亲年老相辞,求归乡里养亲,乃改任青州税监。

  周沆父亲死后,先后到嘉兴县、凤翔府任职,迁官太常博士。庆历八年(1048年),宋仁宗命周沆任荆湖南路转运使,专力安抚瑶民。当时,湖南桂阳是瑶民聚居区,因当地无盐,因而贩私盐成风,与官军发生冲突,爆发起义。官兵征讨不能平定,持续了5年之久。周沆到任后,采取经济封锁策略,造成粮荒,继而采取“攻心”战略,招抚瑶民归顺,很快平息了这次战乱。此后,又徙任河东路转运使。当时河东民间铸铁钱成风,扰乱朝廷货币,法不能禁。周沆采取经济措施,高估铜钱价格,使铸铁钱者无利可图,自然平息。

  皇佑五年(1053年),朝廷平定了侬智高战乱,周沆受命安抚广西。临行前,宋仁宗告诫:“岭南地恶,非贼所至处,庸行。”但周沆到任后,遍行州郡,宣布朝廷法令,号召逃亡者返乡,并制定政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因政绩卓著,周沆擢天章阁待制,再改龙图阁直学士,迁枢密直学士,相继出知庆州兼环庆路安抚使、成德军兼真定路安抚使。治平四年(1067年),周沆致仕还乡,在青州居住,因病去世,年69岁。留有文集21卷,奏议15卷。

  五十、青州抗金名将

  12到13世纪,中原大地的民族斗争又趋激烈。北宋王朝虽然控制着中原地带和广大的南方地区,但北方相继崛起的辽、金、蒙古和西北的西夏始终对北宋构成强大的威胁,北宋多年处于被动挨打的窘困局面。

  宋靖康二年(1127年),女真人建立的金国起兵南下,攻陷北宋京城汴梁,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以及后妃、宗室及百官3000余人,史称“靖康之耻”。同时,金右副元帅完颜宗辅带兵攻打青州,宋兵死伤无数。青州败将王定以兵作乱,杀知州曾孝序。战乱加内乱,繁荣的青州城罹于战火。东阳城毁坏尤为严重,断垣残壁,一片瓦砾。

  就在这一年,李清照挥泪告别居住了十几年的青州,故居归来堂连同许多珍贵的金石书画都毁于战火。

  “靖康之耻”后,康王赵构即皇帝位,建立南宋政权。金国太宗不能容忍宋朝复活,勃然大怒,兵分三路,从山东、河南、山西向南宋发动进攻。东路金军在金兀术带领下再次攻青州,打败宋将郑宗孟的军队,攻入州城,知县张侃以身殉国。金军在青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遭到青州民众的强烈反抗,难以立足,便放弃青州、潍州退去。南宋任命刘洪道为权知青州、京东东路安抚使,入驻青州,主持山东东部地区军务。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再次入侵山东,攻陷青州,并相继占领京东东路大多州郡。刘洪道无法立足,弃城退保仰天山。不久,率3000人马南去奔淮南,青州各地纳入金国的疆域。金为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建立伪齐政权,刘豫为“皇帝”。刘豫改青州为益都府。

  女真贵族在青州野蛮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式者死”,金兵设卡检查服装发式,稍不如式,即被杀头,许多无辜汉民惨遭杀害。由于更变服装,引起布帛价格猛涨,贫苦农民无力购买,只好藏在家里,不敢出门。

  金兵的残暴掳掠,激起了山东人民的反抗斗争。金国统治青州和山东的100年间,先后爆发了张荣起义、“开山赵”起义、耿京起义、红袄军起义、李全起义等数十起反抗金国女真贵族的斗争。

  同时,山东也涌现出了辛弃疾等一大批抗金名将,其中,就有青州人张所、仇悆、刘洪道、朱芾等。

  张所,青州人,进士出身,抗金将领。“靖康之变”时,金兵围困汴梁,张所任监察御史,用书信招募河北兵民抗金,响应的有17万人。高宗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派张所去河南巩县祭祀先帝陵寝,并巡查地方形势。张所回来后,向赵构上疏说:

  河东、河北,天下之根本。昨者误用奸臣之谋,始割三镇,继割两河,其民怨入骨髓,至今无不扼腕。若因而用之,则可藉以守;不则两河兵民,无所系望,陛下之事去矣。

  张所极力劝说高宗还都汴梁,还进一步列举了还京的五个有利条件,说:国家的安危,在于军队的强弱、将相的忠奸,而不在于迁不迁都。

  宋高宗赵构被张所说服,想任用张所收复“两河”失地。这时,曾被张所弹劾过的黄潜善任宰相。黄潜善奸诈恶毒,害怕张所被重用,便极力劝阻。并罢免了张所的御史职务,改任兵部郎中。不久,贬张所到凤州任团练副使。

  后来,李纲担任宰相,想任用张所经略“两河”,又担心黄潜善反对。所以,李纲委婉地同黄潜善商量:“现在河北没有能人,只有张所可以重用。可惜他曾经以狂言冒犯于你,是否让他担任招抚使,立功赎罪,不亦善乎?”黄潜善只好同意。于是,任命张所为龙图阁直学士,充河北招抚使。赐给内府钱百余万,又给予招募将士的编制,拨付3000兵卒为警卫,将佐官属,可以自己选用,一切以便宜从事。

  张所到任后,极力排除黄潜善的亲信张益谦、汪伯彦等人的干扰,又有主战的抗金统帅李纲的支持,积极招募和训练兵马,准备收复“两河”地区。期间,张所最重要的贡献是选用和提拔了许多坚决抗金的将领,其中,就有著名的岳飞和王彦。

  岳飞早期跟随宗泽抗击金兵。曾向赵构上书千言,因力主抗金,被以越职言事的罪名撤职遣返。听说张所招募将士,便去投靠张所。张所以国士的规格相待岳飞,任命他为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张所问他:“你能抗击多少敌人?”岳飞说:“匹夫之勇不足为恃,用兵在于先定计谋”张所十分惊奇地说:“你确实是带兵打仗的人啊!”岳飞又继续说:“国家建都汴梁,依靠河北才能得到巩固。只要在河北凭借要冲,峙列重镇,一城受围,诸城都能互相救应,则金兵不能威胁河南,而京师根本之地固矣。您若能提兵压境,岳飞唯命是从。”张所大喜,提升他为武经郎,又提拔为准备将。

  后来,主战的李纲被罢职,张所也被免去了“两河”招讨使的职务,贬到岭南安置,卒于贬所。可是,他招募和训练的队伍成为抗金的主力,岳飞、王彦等继承了抗金的事业。张所的儿子张宗本,由岳飞保荐担任官职。

  仇悆,字泰然,青州益都人,南宋抗金名将。据青州博物馆藏《仇公著墓志》载:仇悆家族鼎盛,累世在朝廷做官,父亲仇公著做过三州军事推官、定州观察判官,宋代名臣王尧臣是仇悆的表叔。但仇悆自幼志向高远,不以勋戚谋取功名,而是刻苦攻读,锐意仕进。

  仇悆考中进士后,初任邠州司法,后为邓城县令,又徙武陟县令。当时金兵南侵,朝廷调兵数十万过境,带兵主将放纵士卒抢掠。别的地方官都躲藏起来,而仇悆先期准备,与带兵将领约定:军队从严约束,不得骚扰百姓,而由地方保证军需供应,从而维护了地方安定。

  后被任命为沿海制置使,又以淮西宣抚使知庐州(今安徽合肥)。降金的伪齐傀儡皇帝刘豫,派儿子刘麟带兵,会合金兵大举入侵。庐州民情汹惧,人心惶惶。部属张琦畏敌如虎,想驱赶军民越江南逃。怕仇悆不同意,就派甲士持刀胁持仇悆。仇悆冷静地说:“你们不履行守土之责,我当以死徇国。敌寇未至先自行逃窜,百姓靠谁保护呢?”他神色坚定,大义凛然。张琦等人遂罢,人心也安定下来。

  金兵临近,朝廷也不给予支援,形势紧迫。仇悆发布告示,讲清危急状况和抗战的决心,言词慷慨悲壮,读者为之流涕,纷纷自告奋勇,誓死保卫家乡。恰好一群官兵因主将战死,退到庐州,仇悆就把散兵游勇组织起来,加以慰劳、整编,又招募州县乡兵2000余人。看准敌人的薄弱环节,出奇兵直抵寿春城下,敌人三战皆北,大败而逃。仇悆收复寿春,俘虏甚众,缴获旗械数千,焚粮船百余艘,招降敌军将领二人。

  不久,金兵走狗刘麟又率军进攻庐州,声称有金兀术做他的后盾,有恃无恐。整个庐州地区,人心又乱,不知所为。临近的州郡纷纷焚烧粮草,弃城逃跑。南宋军事指挥官、枢密使张浚也下令,让仇悆相机撤退。仇悆回答说:“我现在兵少将寡,粮草不继,确实很难御敌;但我担任一方职务,有守土之责,誓当死守。”正在这时,抗金名将牛皋率兵路过庐州,仇悆会见牛皋,以忠义撼之。牛皋骁勇无比,带2000轻骑冲向敌军,短兵相接,所向披靡。敌人惧怕,退走。可是看到牛皋兵少,散而复集三次,战斗十分激烈。牛皋的副将徐庆忽然坠马,敌人一窝蜂冲来,想捉拿徐庆。牛皋奋勇向前,救起徐庆,力杀数敌,摘下头盔,大呼:“我是牛皋,曾经四败金兀术,可来决死。”敌寇畏其名,争相逃命,遂自溃。

  此后,仇悆又先后任浙东宣抚使、知明州、知平江府,累官至左朝议大夫,爵益都县伯。

  刘洪道,青州益都人,中进士第,授官吏部员外郎。“靖康之耻”时,被金兵掳掠,得到抗金将领滨州统制葛进相救,脱险回到青州,居家守丧。不久,被起用为青州知州、京东东路安抚使。刘洪道安抚百姓,平定乱军溃卒,作抗金守城的准备。

  当时,金兵掳掠而去,山东地区又遭灾荒,大饥,人相食,盗贼蜂起。汪洋巨寇宫仪、王江等,公然以车载干尸,作为口粮。又逢黄河决口,州郡之间互不相救。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再次进犯青州,刘洪道力不能守,率余兵二千退守仰天山,城中士民大多跟随。刘洪道联络各地抗金力量,与金兵相持。不久,刘洪道回兵青州,抓获投降金兵的向大猷,重新夺回青州。

  刘洪道多次上书南宋朝廷,请求支援,以青州为根据地,经略山东。此时,南宋朝廷在金兵进击之下,无暇顾及青州,只给刘洪道加官进爵,以示鼓励。

  很快,金兵又大举进攻,刘洪道孤军抗敌,节节败北,退出山东。刘洪道回归南宋朝廷后,任明州(今浙江宁波)知州。宋高宗赵构在金兵追击下,逃到明州,乘船到海上避难。刘洪道与抗金名将张俊合力抗敌,金兵大败。随后,张俊带兵“护驾”,离开明州。金兵再来进犯,刘洪道守城不支, 城破,化装出城,躲藏天童山。朝廷认为刘洪道丢城失职,贬官两级。

  此后,刘洪道重新起用,先后任池州知州、宣州知州、荆湖路安抚使、扬州知州、襄阳知府、潭州知州等职。在宣州任上,曾招抚李捧,得万余精兵,支援朝廷抗金。刘洪道坚持抗金,与岳飞相厚。建炎十一年(1142年),害死岳飞的奸臣万俟禼,借口刘洪道过去对岳飞“恭以媚之”,岳飞入狱,刘洪道“闻之失色,顿足抵掌,倡为浮言,簧鼓将士,几至生变”,贬刘洪道为濠州团练使,终身不被起用。

  朱芾,青州益都人。南宋初年,先后任秀州(今浙江嘉兴)知州、江州(今江西九江)知州,后任沿江措置副使,带领水军沿江抵御金兵。岳飞带兵镇守襄阳时,朱芾为湖北京西宣抚使,并为岳飞的参谋官,出谋划策,协助岳飞抗金。岳飞被陷害下狱,奸臣罗汝戢认为朱芾身为岳飞参谋官,“主帅有异志而不能谏”,贬朱芾为御史中丞;万俟禼又诬朱芾“偃居近地,窃议朝政”,再次贬官,到边远的邵武军(今福建邵武)居住。

  五十一、杨妙真与李全

  12世纪,漠北蒙古人崛起,南下攻略金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亲率中路大军攻陷益都府,掳掠而去,山东一带又陷动乱之中。此时,青州爆发了杨妙真、李全领导的农民起义。李全与杨妙真结为夫妇,生子李璮。李全、李璮父子占据山东东部达40余年之久。

  杨妙真,金末益都县杨家堡人,农民起义军杰出的女领袖。杨妙真之兄杨安儿,以制马鞍为业,在杨家堡强勇豪迈,有很高的威信。因不堪金朝的残酷统治,兄妹二人率众起义,后投降金朝。金朝任命杨安儿为防御使。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蒙古军队进攻山东时,杨安儿兄妹再次揭竿而起,以舅舅刘全为军帅,展徽、王敏为军师,攻陷莒州、密州。周边的义军纷纷响应,声势浩大,威震山东。起义军为了与金兵相区别,一律穿着红色的短袄,所以人们称之为“红袄军”。

  李全,潍州北海县(今潍坊市区)人,弓马娴熟,武艺超群,号“李铁枪”。李全因母、兄被蒙古军杀害,便与仲兄李福聚众数千人,起兵报仇,刘庆福、国安用等人都归附,也形成了一只武装力量。

  蒙古军队退走,金兵复回,派遣完颜霆为山东行省平章,黄掴为经历官,率领“花帽军”3000人讨伐杨安儿。

  杨安儿在阑头、滴水等地战败,轻舸走即墨。又退向登州(今蓬莱),建立政权,年号“天顺”,号称“有众数十万”。此后,下海州、据密州、攻潍州、略沂州,声势浩大。金兵重兵围困,悬赏千金买其人头,并派奸细里应外合。起义军再次失败,杨安儿“乘舟入海,欲走岠嵎山”,被金兵奸细舟人曲成击落水中淹死。

  杨安儿死后,刘全收拢失散部众1万余人,由杨妙真统领。杨妙真号称“四娘子”,有计谋,善骑射,“梨花枪天下无敌手,在军中称“姑姑”。

  杨妙真率起义军转战到莒州磨旗山一带活动。李全也带领部众到达,与杨妙真会合。不久两人结为夫妇,并肩作战。

  金军完颜霆继续率兵来攻,李全、杨妙真合军,击败完颜霆。为避金兵锋芒,南下转战海州(今连云港)。不久,又挥军北上,破莒州,克青州,势力大盛。为了更有利地抗击金兵,号召群众,李全与杨妙真打起大宋的旗号,南下楚州(今江苏淮阴),投靠南宋政权。南宋也想利用这支武装力量,便命名起义军为“山东忠义军”,李全为武翼大将军,京东路副总管。

  嘉定十一年(1218年),李全接受南宋的指令,率军北征,攻海州,破密州,活捉金兵悍将黄掴。黄掴者,原名阿鲁达,是金国能征惯战的名将,久与红袄军为敌,曾追杀杨安儿。今仰天山仰天洞有黄掴追捕杨妙真的题刻。

  李全北征时,杨妙真镇守楚州,筹措粮草,保障北征战斗的顺利进行。正在此时,金兵又大举进攻南宋,淮西告急,李全飞军回援,遇金兵于嘉山,战斗取胜。又进驻盱眙,严阵以待,伺机进攻金兵。

  金兵名将乞石烈牙吾答(绰号“卢鼓槌”)率军渡淮河,李全趁机掩杀,金兵落水溺死的数千人,俘获甚众。又乘胜前进,与金国驸马阿海战于化陂湖,大捷,杀金国数员战将,夺其金牌,为南宋解围。李全因功升为达州刺史,杨妙真封为令人

  当年6月,李全趁势北进,兵临益都城下。仅带数人入城,对金国元帅张林陈说国家威德,置酒结为兄弟,说服其归顺。青、莒、密、登、莱、潍、淄、滨、棣、宁海、济南等12州俱纳入南宋版图。李全向南宋朝廷上表报捷,奉献12州的版籍,说:“举诸七十城之全齐,归我三百年之旧主。”南宋朝廷授李全为广州观察使、京东路总管。张林驻守益都,李全回守楚州,派李福驻兵胶西,发展南北贸易,保障李全军需。

  不久,李福与张林发生矛盾,南宋朝廷任命李全为招信军节度,提兵攻打张林,张林败走,李全攻占益都府,进驻青州城。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成吉思汗发动对金战争。宝庆二年(1226年),蒙古郡王带孙率军包围益都城,蒙古国师木华黎也派儿子孛鲁统兵前来增援。李全“大小百战,终不利,婴城自守”。蒙古军队“筑长围,夜布狗砦,粮援路绝”。李全与兄长李福商议,李福说:“我们二人都战死,于事无补,我当死守孤城,您可速去楚州,提兵赴援,可寻生路。”李全说:“数十万劲敌,很难抵御。如果我出城,主帅离开,城池很快就会陷落,不如兄长前去求援。”于是,李福离开青州,轻骑星夜去楚州搬取救兵。

  就在李全苦战青州之时,腐朽的南宋当局认为李全被困,生死不明,是兼并“忠义军”的大好时机,便派总管夏全陈兵楚州城下。杨妙真独守楚州,形势危急。宋军夏全收买义军将领国安用等人,密谋杀害杨妙真、李福。杨妙真因事外出得免,李福和李全的次子均遇害。

  李全在青州苦苦支撑一年之久,粮食吃光了,杀战马以食,战马尽,人相食。原先青州城内数十万军民,饿死者相枕积,只存活数千人。李全想自杀报国,被部下救起。

  李全忽闻宋军袭击“忠义军”,兄长李福和儿子遇害,人头被送到南宋朝廷,为之大哭。一怒之下,便投降了蒙古军队。被任命为山东、淮南行省丞相。并带领军队,杀回楚州,平定兵乱,与杨妙真会合。

  这时,李全仍然心仪南宋,再次公开表示归顺。但南宋朝廷对李全并不信任,多方制约。绍定三年(1230年),李全的运送粮草的船只被盐城的宋军夺走。李全大怒,起兵水陆数万,进攻盐城。南宋当局慌了手脚,又安抚李全,封他为两镇节度使,令其退兵。李全不受,说:“朝廷拿我当小孩子对待,哭了就喂个果子!”南宋无法,只好聚集大军进“剿”。两军在扬州城外大战,李全力战,坐骑误陷泥淖,兵败被杀。紧接着,宋军10万攻陷楚州,“无论老幼皆杀之,烧寨栅万余家”,“哭声震天”。

  杨妙真力战得脱,率领儿子李璮及残部回到益都城,归顺蒙古元朝。绍定四年(1231年),杨妙真觐见蒙古大汗窝阔台,继李全管理山东、淮北一带,名义上受蒙古招安,实际上保持独立。两年后,杨妙真逝世,子李璮继任。

  五十二、李璮播乱山东

  李璮,小字松寿,潍州人,李全之子。也有人说李璮本是衢州徐氏子之,其父曾担任扬州司理参军,后过继给李全作养子。金末,李璮随父母参加红袄军起义,转战山东各地。

  绍定六年(1233年)杨妙真死后,李璮继承了李全、杨妙真的全部军事力量和辖区,据有山东东部40余城,拥有沂、涟、益都三只军队。沂、涟两军是李全旧部,两万余人,久经沙场,勇猛善战。益都军是李璮亲自招募和训练的,号称勇悍难制。

  李璮在山东,“尽专兵民之权”。他利用一切机会,制造假相,甚至谎报军情,向蒙古统治者要钱粮、要兵权。蒙古大汗屡次调他出征,他都托词不听调遣。还亲自到蒙古大汗蒙哥面前,说“益都乃宋航海要津,分军非便”,并向蒙哥进言,要独自带兵攻取南宋州城。

  当时,由于蒙古正在西征,无暇灭宋,还需要李璮守卫山东,牵制南宋。所以,蒙古人一再迁就李璮。李璮遂发兵攻打南宋的海州,获取涟水等四座城池,并大肆张扬他的战功,希望得到更多的权力和赏赐。

  蒙古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继位,加官李璮为江淮大都督。李璮趁机上言:“最近捕获宋人奸细,得知宋朝调兵遣将,要攻取涟水。而且侦察到许浦、射阳湖战船众多,看来宋军要进攻益都,请修缮城堑,预作准备。”忽必烈信以为真,下诏嘉奖,赐银300锭,并命令驻扎益都的蒙汉军队,都听从李璮节制。李璮趁机发兵修青州城堑,“包以砖石,储粟于内”,作坚守益都的准备。

  李璮占领山东30余年,前后共向元朝廷上书奏事数十件,都是“挟敌国以要朝廷”,“恫疑虚喝”,扩充力量,拥兵自重。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力量,成为割据山东的武装集团。

  久之,蒙古朝廷对李璮也产生戒备,派蒙古人到益都任达鲁花赤,又派阔阔不花率探马赤军驻守益都,监视和威慑李璮。并令李璮把他的儿子李彦简送到京城,作为人质。

  元中统三年(1262年),李璮自以为筹划周密,兵力强盛,便秘密把儿子李彦简从京城接回,派人向南宋表示归顺,联宋起兵反元,并把涟水、海州等三城作为礼物归还南宋。

  2月,李璮乘忽必烈平定阿里不哥之机,在海州发动兵变,尽杀蒙古戍卒,率5万余人自海上北归登岸,攻打益都。很快歼灭驻守益都的蒙古军队,大开府库,犒赏部下。又分兵四出,攻占蒲台、淄州等地。

  山东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十分渴望和平。李璮发动兵乱,并不符合广大群众意愿。史载:“民闻璮反,皆入保城郭,或奔窜山谷,由是自益都至临淄数百里,寂无人声。”所以李璮播乱山东,虽然打着反抗异族统治的旗号,但给人民带来战乱之苦,得不到群众拥护,响应者寥寥无几。

  忽必烈闻知李璮叛乱,很快将李璮岳父王文统处死,下诏调集17路兵马,讨伐李璮。李璮趁蒙古大军未到,迅速从青州出兵,攻占济南。3月,蒙古中枢阿术带领的蒙汉军队首先到达济南附近,李璮率军出城迎战,抢夺元军辎重。回城时,遭到蒙军截击,大败,被杀4000余人。5月,蒙古17路大军先后抵达济南,中书省右丞相史天泽负责全权指挥,督战各路军马。史天泽采取围困战术,开三河,筑三城,将济南围得铁桶一般。李璮无力出战,只好困守济南。

  李璮不得复出,日夜困守4个多月,粮尽援绝。为稳定军心,李璮竟“取城中子女赏将士,以悦其心。且分军就食民家,发其盖藏以继。不足,则家赋之盐,令以人为食”。拿百姓的妻女赏给兵士玩乐,让军士到百姓家就食,能吃的东西都吃掉,最后,竟然就着盐巴吃人肉。这些残暴行为,使李璮更加失去民心,将士也沮丧之至。

  7月,已是“人情溃散,璮不能制”,军士纷纷缒城出降。李璮见大势已去,城已不保,便亲手杀死妻妾,乘舟入大明湖,自投水中。水太浅没有淹死,被蒙军俘获,绑至蒙军帐前,史天泽说:“宜即诛之,以安人心。”随后,李璮及全家被杀。

  李璮被杀后,传首山东各地。史天泽带领大军向益都进发,未至,益都守将开城投降。蒙古朝廷任命董文炳为山东路经略使。董文炳至益都,留兵于外,带领数骑衣冠而入,住进官府,不设警卫,召集李璮故旧将吏,好言相慰。益都军民大悦,安定了下来。不久,李璮故将毛璋占据益都反叛,很快兵败被杀。至此,李氏父子占据山东近半个世纪的历史,遂告结束。

  五十三、金、元时期的益都

  金、元时期,青州益都仍然是山东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建立金国的女真族,原先居住在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和长白山一带,逐渐成为辽国的劲敌。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国国主完颜阿骨打与北宋联合,灭掉辽国,随之便发动对北宋的战争,攻陷宋都汴梁,占有包括山东在内的中国北方地区。金国沿用辽、宋的管理体制,中央设尚书省,地方实行路、府(州)、县三级政区制度,共设置24路,后改为19路。

  金国开始在青州沿袭北宋的京东东路,后改为山东东路,设总管府。“山东”一词,最早是个地域概念,泛指整个太行山以东的地区,从金代开始,“山东”成为行政区划名称。山东东路的治所在青州,管辖益都、济南二府和潍州、滨州、沂州、密州、莒州、海州、棣州、淄州、莱州、登州、宁海州等11个州,领53个县,辖区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大部和江苏省北部部分地区。

  金国把宋的青州府改称益都府,改名的原因大概是河北地区已经设立清州(今青县)。

  益都府的长官叫府尹,副职称少尹,另有府判等属官。益都府的府尹兼管山东东路总管府,同时还管理山东路兵马。益都府下辖益都、寿光、临朐、临淄、乐安(今广饶)、博兴等7县。

  青州始终是宋、金、元激烈争夺的军事重镇,战乱不息,政局动荡。金兵攻打宋朝时,繁华的东阳城被焚毁。金朝新建的益都府官衙迁入南阳城,益都县县衙仍在东阳城。元代时,益都县衙也迁入南阳城。

  南宋末年,宋、金长期战争对峙。北方的蒙古汗国在成吉思汗的统领下,统一了漠北草原,开始对金国的战争。

  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蒙古军队分三路经略中原,成吉思汗亲率中路大军攻陷益都府,烧杀抢掠,把东阳城毁为废墟,不守而去。

  嘉定十年(1217年),蒙古名将木华黎又率大军攻下益都府城,弃城去。府卒张林乘机掌管府事,归附李全。南宋在青州置桃林寨义军,任命张林为义军总领。张林,号“张大刀”,自称安化军节度使,据险作乱。不久,李全兵临益都,招降张林,益都又纳入南宋版图。

  嘉定十四年(1221年),蒙古军队大举进攻山东,镇守益都天胜寨的将领燕宁战死。张林投降蒙古,被任命为山东东路都元帅。第二年,李全收复益都,被南宋任命为京东路镇抚副使。

  宝庆二年(1126年),蒙古郡王带孙包围益都城,筑长围困守。第二年,李全粮尽援绝,降蒙古。

  绍定四年(1231年),李全战死扬州,杨妙真带兵回益都,被蒙古王朝任命为山东行省都元帅。杨妙真病逝后,子李璮继位。

  景定三年(1262年),李璮起兵反叛蒙古,兵败被杀。蒙古王朝派董文柄为山东经略使,撒吉思为益都行省大都督,镇守青州。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灭南宋,全国统一。元朝的统治范围非常大,在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上也既大又乱,但基本上实行省、路、府、县四级管理体制。全国设一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名称由此而来,这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很有意义的创举。

  青州地区,原先设山东行省,后归中书省直接管辖。设益都路总管府,下领潍州、博平州、沂州、密州、滕州、峄州、胶州、莒州等8个州,辖益都、北海等21个县。后来,又设立山东东西道宣慰司,为中书省派出机构,治所在益都,专管益都、济南、盘阳三路,增加棣州、滨州、莱州、登州共12个州,领44个县。管辖范围为今山东省大部地区。

  由于青州为军事重镇,蒙古朝廷在此设置藩王府,由皇族买努镇守。买努,成吉思汗弟答里真的六世孙,泰定二年(1325年),被封为宣靖王,镇益都,驻东阳城。不久,入朝任枢密院同知。至元二年(1336年),进封益王,仍镇益都。至正十七年(1357年),红巾军将领毛贵攻陷益都,买努投井而死。今青州市区的“王府”地名,即源于此。

  元代的官制也很特殊,即路、府、州、县的主要官员为“达鲁花赤”,蒙古语是镇压者、制裁者、盖印者的意思,转意为监临官、总辖官之意。达鲁花赤都由蒙古人担任,掌握实权。另外设置总管、知府、知县、同知等职,多由汉人担任,负责具体事务。

  五十四、文功武略三名臣

  元代蒙古贵族统治下的青州,仍然涌现了众多的人才。最为知名的是益都三名臣,即治国能臣王文统、开过功臣刘国杰、报国忠臣普颜不花。

  王文统,字以道,益都人,汉族。少时研读权谋之书,有智略,精通文书,好以言撼人。早年到处投靠诸侯,无人赏识,后来拜见占据青州的李璮。李璮与之交谈,十分赏识他的才学,留下当幕府,并让自己的儿子李彦简拜他为师,娶他的女儿为妻。王文统出谋划策,帮助李璮采取“虚张敌势”的策略,故意扩大敌人(南宋)的威胁,借机要挟蒙古王朝,扩充军备,割据山东。李璮攻取南宋的涟州、海州,都是出自王文统的谋略。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励精图治,急需人才。经人推荐,召王文统到朝廷,任命为平章政事,主持中书省日常政务,处在宰相地位。

  王文统辅佐忽必烈学习汉族各王朝的典章制度,改革蒙古的政治法规,成立总揽内外百官的中书省,并担任首任平章政事。他制定了一系列的徭役、赋税和财政制度,发行纸币“中统交钞”,促进工商业发展。又设立十路“宣抚司”,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可以说,元朝所立各种制度,大多数出自王文统之手。在促进汉、蒙文化交流方面,是有贡献的。忽必烈对王文统也十分信任,在亲率军队外出作战时,把朝廷的许多政务交给王文统处理。还委托他监修《金史》。

  王文统虽有才干,但为人刻剥,妒忌贤才,构陷同僚,名声不好。元朝太子太傅窦默曾向忽必烈建议,说“此人心术不正,必祸天下,不可处于相位”,但忽必烈不以为然,仍然对王文统宠信有加。

  中统三年(1262年),李璮在青州公开反叛元朝,王文统参与谋划,被忽必烈杀掉。

  刘国杰,益都人,字国宝,女真族,本姓乌古伦,后改姓刘。元朝初年,刘国杰因剽勇善战,由军卒直接提升为益都新军千户,跟从张洪范攻打南宋。1273年,在著名的襄樊攻坚战中,刘国杰带伤血战,破关斩将,战功卓著,被忽必烈召见,受到赏赐,提升为管军总管、武德将军。后又跟从元朝丞相伯颜南征,在多次战斗中,屡建奇功。

  德佑元年(1275年),元军与南宋军队在镇江焦山展开大战,刘国杰与董文柄、刘琛夹击南宋名将张世杰,大获全胜。因功加怀远大将军,赐号“霸都”。霸都,是蒙古语,勇士的意思。从此,人称刘国杰为“刘二霸都”。

  元朝灭南宋后,刘国杰封为镇国上将军、汉军都元帅。镇守北方,平定了叛王脱脱术的反叛,俘虏敌军万余人。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任征东省左丞,驻军广陵(今江苏扬州),抵御日本海盗,维护了海防安全。同时,也镇压了福建黄华的抗元起义军。

  此后,刘国杰先后在湖南、广东等地任职,十多次镇压各族人民的起义。特别是在大德四年(1300年),彝族女领袖蛇节在四川起义,云南、贵州各地少数民族纷纷响应。刘国杰奉命率军“进剿”,大获全胜,俘杀蛇节。

  大德八年(1304年),刘国杰病死,朝廷赠“推忠效力定远功臣”、光禄大夫、司徒、上柱国,封齐国公。墓葬在今青州市东夏镇徐村前。

  普颜不花,字希古,蒙古族。先祖从漠北迁居益都,故为益都人。自幼倜傥有大志,在元朝的科举中,高中状元。先后任翰林编撰、河南行省员外郎、江西廉访副使、益都路达鲁花赤、山东廉访使、中书参知政事等职。

  元代末年,农民起义,战乱纷起。普颜不花本是文状元出身,通晓儒理。但在天下纷乱的局势下,不得不弃文从武,带兵打仗,成为一名驰骋疆场的儒将。为官为将14年,屡建战功,从六品累升至一品官,其母亲、妻子都被封为诰命“夫人”,全家数十口均居住青州。

  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顺帝下诏,命普颜不花经略江南,与红巾军作战。曾被陈友谅重兵围困于福建建宁,苦战64天,最后击退了陈友谅的围兵。

  至正十九年(1359年),普颜不花被召回北方,授以山东宣慰使,再转为知枢密院事,总管山东行省军政事务,驻守益都。

  经过农民起义军的打击,元朝的统治已是摇摇欲坠,大厦将倾。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带25万大军北伐,经略山东。沂州、峄州相继失守,徐达大军兵临青州城下。普颜不花力战数日,但独力难撑,益都失陷,平章政事保保等均出城投降。

  普颜不花知道自己无力挽回败局,便回到家中,面对年迈的老母,双膝跪下,说:“儿忠孝不能两全,只有以死报效朝廷,今后就靠弟弟为母亲尽孝送终吧。”说罢,辞别家人,来到官府,整理衣冠,端坐堂上。

  明军大将徐达素闻普颜不花的贤名,想招降他。数次派人来,请他到明军营帐议降。普颜不花不从,仍端坐堂上,来人无奈,只好用绳索捆绑而行。普颜不花大声说:“我乃元朝进士,官至极品,臣各为其主,不事二君,何必硬要逼我投降!”不屈而死。其妻闻普颜不花已死,召集家人说:“我身为朝廷齐国夫人,也只有一死,你们各自去吧!”遂怀抱幼子投井而死,家人莫不叹息泣下,一家数十人,纷纷投井殉难。

  元朝末年,还有一位报忠朝廷的青州人,名王英。王英,字邦杰,性刚毅,善骑射,体健力壮,惯用双刀,人称“王刀”。多年带领元军南征北战,镇压农民起义,立有战功,授益都淄莱万户府副千户、海北海南道宣慰使司事、怀远大将军等。至正十七年(1537年),红巾军将领毛贵率军攻占益都,当时已经96岁高龄的王英,正居家养老,闻知益都失陷,不忍食异姓之粟以求生,竟然绝食数日而死。毛贵钦佩王英忠烈,以礼安葬。

  五十五、于钦修《齐乘》

  于钦,字思容,益都郑母人。元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他天资聪颖,器资宏达,涉猎文史,博学多闻,以文雅之士闻名于当时,在历史上的最大贡献是编著《齐乘》。《齐乘》为山东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也是全国名志,久负盛誉。

  于钦走科举之路,进入仕途,官至兵部侍郎。元延佑六年(1319年),他出任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的“照磨”一职。其时适逢山东一带连年水灾,饥民遍野。于钦体恤民情,躬行滨、棣两州,查看灾情。见百姓生机艰窘,嗷嗷待哺,遂下令开仓济民,按人口分发粮食,使百姓免遭饥寒和流离失所之苦。

  于钦受命赈恤济南6县和盐灶饥民,曾劝令富户出粮救灾,得罪了当地权要,以致被宪司以“出粟太多,赈济太广”的理由加以责备。当地饥民卖儿卖女的很多,于钦到处察访,尽力为他们赎回。有的同僚便攻击他是“违反常例,沽名钓誉”,可他置之不理,不为之所动。

  元朝政治腐败,奸党当权。于钦心忧社稷,多次上书朝廷,极力陈述政令统一的必要性,要求惩治那些违反法令政令的奸逆。他的言行触及了许多朝廷显官要臣的利益,好多朋友为他担心,但他仍然刚正不阿。任廉访司职务期间,着意振肃风纪,据经守律,因而受到嫉恨者的谗言诬陷。朝廷把他从廉访司的位置上调离,出任益都田赋总管,实际上是明升暗降。

  于钦善诗文。但他认为,诗虽然可以陶冶性情,但真正能够“有关于当世,有益于后人”的事情,还是“著述以彰显,修志以传世”。他看到古代各地均有志书,唯有山东一带,因为连年兵患,古代志书荡然无存。便立志修撰一本山东地域的志书。他说:“我生长在齐地,齐地的山川、分野、城邑,地土之宜、人物之秀、此疆彼界,不可不纂写记录下来。”于是,他便利用在济南、益都任职的便利,走遍山东大地,访问野老村叟,观察水流坡原,考证历代沿革,搜集了大量资料。在此基础上,精心编纂,写成了《齐乘》一书。

  对这部著作,于钦十分珍视,病逝时,“其家肃然,独遗是书于其子”。

  插图 《四库全书·齐乘》卷首

  《齐乘》一书,共有六卷,分为八类:“曰沿革、曰分野、曰山川、曰郡邑、曰古迹、曰亭馆、曰风土、曰人物”。

  “沿革”类,记述青州地区的历史沿革,从大禹划分九州记起,“少昊之世有爽鸠氏,虞夏有季则,商有逄公伯陵、蒲姑”,姜太公封齐,田氏代齐,汉设青州刺史部,一直到元代“济南、益都立二帅府,益都仍行省事”,脉络清晰,史实准确,是考证青州沿革的基本依据。

  “分野”类,从传统的星象学说标明青州及所属郡州的地理位置。

  “山川”类,记述了三齐地域的主要山丘、河流。今青州市境内的云门山、仰天山、尧山、逄山、香山、稷山,巨洋水(弥河)、南阳水、北阳水、女水、康浪河等均有详细记载。

  “郡邑”类,记述了益都、济南、盘阳三路府城以及所属各个州县的位置、规模、沿革等珍贵资料。还记述东平、东昌、河间三路部分州县的情况。对益都府城,书中说:“府城五门,周二十里,俗称南阳城。北城为东阳城,东西长而南北狭。两城相对,拖洋如偃月,因洋以为隍,因崖以为壁。”(文中的“洋”指南阳河)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青州城。

  “古迹”类和“亭馆”类,记述三齐地域内的古城郭、古亭馆、古寺院、古墓冢等。今青州市内的古迹遗址,如广固城、广县城、宣圣庙、龙兴寺、城隍庙、普照寺、太虚宫、范公亭、表海亭、富相亭、碑亭、三元阁等,均有考证和记载。

  “风土”类,,记述了青州地区风土人情的演化发展。“人物”类,共记述了自姜太公以下至元代260多位历史人物,评述品性功过,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历代名家对《齐乘》都评价很高,“推挹备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是书专记三齐舆地”, “援据经史,考证见闻,较他志之但采舆图,凭空言以论断者,所得究多,故向来推为善本。”清代学者纪晓岚评价《齐乘》说:“叙述简核而淹贯,在元代地理志之中,最有古法。”

  于钦不仅擅长编纂志书,而且善于写诗,但多散失。留世的有《博兴风景》、《济南作》、《东方朔祠》等数首。

  五十六、青州回族聚居地的形成

  青州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除汉族外,还有回、满、蒙古等少数民族。青州回族现有2万余人,主要聚集居住在城区和云峡河、东坝、五里等乡镇。

  回族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由先知穆罕默德于公元6世纪创立。起先在阿拉伯半岛传播,随后流传到西域广大地区,居住在西域的回纥等各民族大多皈依了伊斯兰教。回纥族与汉族交往较多,所以,人们通常把居住在中国内地的伊斯兰信徒称之为“回回”,这是回族名称的来历。

  最早来青州的伊斯兰信徒穆斯林,可以追溯到唐朝。那时,伊斯兰文化极为灿烂辉煌,青州地区非常繁荣昌盛,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大食人通过陆地和海上的“丝绸之路”,来到青州,开展贸易活动,称之为“蕃客”。唐朝廷设置有“青州押两蕃使司”,专门管理蕃客事务。但那时的蕃客流动性大,在青州定居的不多。

  自元朝开始,青州才形成稳定的回族聚居地。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骑兵,远征西亚、东欧,东西方交流极大发展。同时,蒙古对金、宋的征伐中,有众多的色目人参加。色目人主要由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组成,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青州作为山东军政重镇、贸易通衢和交通枢纽,理所当然地成为回族民众定居的场所。

  从历史资料记载看,青州回族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一是,众多的穆斯林官员及其眷属徙居青州。元朝,实施种族歧视政策,分为四等人:蒙古人第一,色目人次之,汉人第三,南人第四。地方最高长官“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担任,后来也允许色目人担任。1261年,忽必烈下诏,明确规定“各路以蒙古人充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永为定制。”作为元朝重镇的益都路,政府机构和官员队伍中,拥有大量的回回、畏吾儿等穆斯林官员。如曾任益都路行省大都督的撒吉思、山东宣慰使的岳林铁穆尔、益都路总管的谙都拉等均为穆斯林。这些官员大都带有家眷、奴婢和仆从,从而成为青州回族的重要族源。

  二是,军队屯田青州,回回兵随地入社,定居繁衍。蒙古征服金、宋过程中,有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参加。这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将士,组成强悍的“探马赤军”,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屯驻青州的就是元朝名将阔阔不花率领的最精锐的探马赤军五部。战争结束后,忽必烈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大批信奉伊斯兰教的回回兵士与当地其他民族通婚、定居,并保持穆斯林的生活习俗。1282年,元朝朝廷将探马赤军中的战斗英雄、伤残者和无编制的勇士,一并集中到益都,官府负责建房立村,拨给土地,发放耕牛农具,永久定居。这次共有347户,1000余人。同时,元朝还设立益都牧场,牧马人多为钦察汗国的穆斯林。穆斯林军士屯驻青州,繁衍生息,是青州回族的又一来源。

  三是,元朝灭亡后,“都人南迁”,许多回回官员及其眷属迁徙青州。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攻占元大都(今北京),蒙古人退回漠北。朱明王朝担心滞留大都的色目人策应接济蒙古人,就下令“北人南迁”,把包括回回人在内的许多色目人迁徙到山东居住。如青州回族中的赵、杨、马等姓,均为北京迁居青州的。赵姓、杨姓回族还是元朝咸阳王赛典赤·瞻思丁的后裔。赛典赤·瞻思丁及其先祖可麻拉丁,是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圣裔。成吉思汗西征时,以币帛聘请可麻拉丁来到中国,封为云中郡公。赛典赤·瞻思丁封咸阳王,其子纳苏剌丁封为延安王,那速剌丁长子伯颜官至中书平章政事(丞相),青州赵氏是其后裔;那速剌丁第九子,是青州杨姓回族的先祖。

  四是,明朝开国有功的回回将领及其族人因受封赏徙居青州。朱元璋的开国功臣,有许多是回族人,如名将常遇春、胡大海、丁德兴、沐英、蓝玉等。青州丁姓回族即是丁德兴的后裔,查姓回族的始祖查胜,是常遇春部下的战将。

  此外,有些青州汉族群众,改信伊斯兰教而加入回籍。也有许多汉族与回族通婚联姻,尊重回族的生活习俗,也加入回族。

  回族聚居青州至今已有700余年。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岁月中,回族人民与汉、满、蒙古等各族群众团结一致,融洽相处,共同创造着青州的繁荣与文明。

  五十七、元代真教寺

  青州回族具有自己共同的民族传统、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其聚居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在居住集中的地方设有宗教寺院,是回族群众宗教活动的场所。今青州市回族寺院共有6所,最著名的是东关的真教寺。

  真教寺,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为元朝丞相伯颜后裔所建。当时青州真教寺与杭州真教寺、定州真教寺并称为全国三大真教寺。它融汇了中外建筑之精华,既有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特色,又带有阿拉伯式的建筑风格。

  青州真教寺坐西朝东,教众礼拜时,面部正对着圣地麦加的“天房”。寺门分大门、二门。大门为单檐歇山式,砖石结构,门洞拱卷式,门面通宽30余米,上嵌砖雕龙凤等吉祥物,正面门额为石刻“真教寺”三个大字。二门为单檐硬山式建筑,檐下施斗拱,砖雕伊斯兰教经文及图案,工艺精湛,花纹精美。墙壁上有碑文,记载真教寺创建始末。二门后,迎面是一座宽3米,高4米,砖石结构,顶覆琉璃瓦的碑亭,碑两面分别镌刻明朝皇帝朱元璋御制《至圣百字赞》和“圣谕”,内容为赞颂伊斯兰教的教化功德。

  院内广植松柏、银杏等花木,给人以幽静肃穆的感觉。正中为全寺的主体建筑——大礼拜殿,坐西面东,面积600多平方米,能同时容纳七八百人进行礼拜。大礼拜堂为三券殿式样,由前殿、中殿和望月楼相联组成一体,整体是“主”字形,殿顶起伏有度,气势宏伟。另外在大殿两侧,还分布着沐浴室、敬义堂、北学堂和“乜帖”等小型建筑。

  插图 元代青州真教寺

  五十八、红巾军占据益都

  元朝末年,人民群众不满蒙古贵族的残暴统治,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军成员以红巾裹头为标志,故称红巾军。起义早期,红巾军的主要力量有:刘福通、韩山童领导的北方红巾军,在黄河流域斗争;徐寿辉领导的南方红巾军,活动在长江中游、汉水流域;郭子兴、朱元璋领导的濠州红巾军。此外,还有方国珍、张士诚等反元武装。

  北方红巾军声势浩大,在亳州建立政权,国号为“宋”,改元龙凤,史称“龙凤政权”。刘福通自称是北宋著名将领刘光世的后代,奉韩山童为领袖。韩山童自称是宋徽宗的八世孙。韩山童被捕牺牲后,其子韩林儿成为龙凤政权的皇帝。

  元朝廷视起义军为洪水猛兽,派大军进行围剿,与刘福通激战于亳州,元军大败而逃。龙凤政权为了扩大战果,兵分三路进行北伐。

  北伐的东路军由著名将领毛贵率领。毛贵,原为淮安平章赵君用的将领,后率部参加起义军。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毛贵率领东路红巾军由海道攻入山东,接连攻下胶州、莱州,于3月占领益都。元朝镇守益都的皇室益王迈努,兵败,出奔东关,投甜水井自杀。镇守黄河的万户田丰响应毛贵起义,占领巨野。接着,毛贵分兵攻占莒州、滨州,遂占领山东大部地区。

  龙凤政权随即设立益都行中书省,任命毛贵为平章。毛贵在益都管理军政,建立“宾兴院”,招揽人才,选用原元朝官吏,任命姬宗周等为地方官,还颁发了铜印。同时兴办屯田,发展农耕,“官民田十取其二”,储备粮食,以充军需,为继续北伐作准备。

  次年,毛贵继续用兵北伐。亲率红巾军扫荡山东、河北的元军,攻克蓟州,占领漷州(今通县)境内的枣林、柳林,杀元枢密副使达国珍,前锋直逼元大都。元朝京师朝野震动,人心惶惶,甚至有人主张迁都关、陕。元朝廷立即调动各路军马回京“勤王”,与毛贵红巾军激战于枣林。毛贵由于孤军深入,兵力单薄,后续不继,在枣林战败,退回济南,又撤退到益都。

  至正十九年(1359年),淮安的赵君用来益都投奔毛贵。对自己的原上级,毛贵以礼相待。不料,赵君用竟然权欲熏心,将毛贵刺杀。转战辽阳的毛贵部将王士诚、续继祖闻讯后,自辽阳回师益都,杀掉赵君用。这时,山东地区的红巾军群龙无首,陷入内部争斗。毛贵部将陈猱头统领益都红巾军,奉毛贵的儿子为益都行省平章;田丰在东平,自称花马王;王士诚在济南,自称扫地王。他们之间互相攻伐,抗元斗争形势一蹶不振。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夏,元朝派中书平章兼河南、山东行枢密院事察罕铁木儿率领大军进入山东镇压红巾军。察罕遣其养子扩廓帖木儿等,率兵造浮桥渡黄河,红巾军2万余众坚守河防。元军且战且渡,占领长清,进军东平。镇守东平的田丰出战,不胜。察罕派使者招降田丰,田丰投降,并为元军前锋,倒戈进攻红巾军。红巾军扫地王王士诚和镇守棣州的俞宝祥、东昌的杨诚、济南的刘珪也相继投降元军,山东大部遂为元军占领。随后察罕大军围困益都。

  陈猱头带兵坚守益都,攻城战斗异常惨烈。元军“环城列营,大治攻具,百道并进”。久攻不下,“复掘重堑,筑长围,遏南阳河以灌城中”。城内红巾军“悉力拒守”,坚守战持续了8个月。田丰、王士诚又刺杀察罕,回归红巾军,入城与守军陈猱头会合,加强了守城力量。

  元朝廷无奈,又派察罕的养子扩廓帖木尔(又名王保保)为中书平章,代领父军,继续攻打益都。刘福通的龙凤政权派兵增援益都,中途在火星埠遭狙击,不能前进。益都红巾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十一月,元军凿通地道,进入城内,坚守了一年有余的益都被攻破。田丰、王士诚战死;陈猱头被俘,送往大都,被杀害。至此,占据益都5年之久的红巾军彻底失败。

 

创建时间:2014-2-2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徽图文社(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地址:山东省 昌乐县 鄌郚镇 刘文安  ★ TEL:0536-6619338   
为你服务: 电脑维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广告 CIS策划、商标设计、影视编辑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