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 明 朝(1368年至1644年)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网站首页红河频道营丘频道乔官频道昌乐街道高崖库区
潍县文史 潍县春秋 文史资料 人文潍坊 昌乐文学 在线读书 临朐文史  百年大事 青州文史 莱夷文明
马进文集 安丘文史 安丘资料 金山真观 高崖文史 牡丹文化 昌乐文 昌乐文史 潍坊名吃 雁鹅养殖
鄌郚企业 魅力鄌郚 鄌郚报道 鄌郚风物 鄌郚艺文 鄌郚文史 鄌郚人物 鄌郚西瓜 鄌郚文学 鄌郚作家

  五十九、朱元璋平定益都路

  毛贵的红巾军在青州与元军苦战的时候,南方的红巾军如火如荼,蓬勃发展。最终都归集到朱元璋麾下,为建立朱明王朝奠定了基础。

  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家境贫苦,父母双亡,少年曾入皇觉寺为僧,干些粗杂活以谋生。因为旱蝗肆虐,地方灾情严重,寺里的和尚也得不到施舍,主持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出门云游,自谋生路。朱元璋也只好托钵云游四方。他流浪了三年,直到至正七年(公元 1374年)底,才回到皇觉寺。这三年中,他踏遍了淮西、豫北、山东等地,因此十分熟悉这一带的风土人情、地势山川。眼界开阔了,社会阅历丰富了,他的坚强的意志也磨炼出来了。正是这种艰苦的生活造就了他勇敢坚毅的性格,也铸造了他残忍、多疑的个性。

  青州民间广泛传说:朱元璋云游四方时,曾流落青州,在核桃园村崔迪家打工放牛,崔迪待他很好。朱元璋称帝后,厚待崔迪,崇荣倍至。青州西部有山,名“明祖山”,传说为朱元璋放牛之处,山北有村名核桃园,即崔迪家。明嘉靖《青州府志》也记载:

  崔迪,字惟吉,益都人家,世业儒,通晓经史,长于理学。至正末,高皇帝(朱元璋)曾尝幸其家,迪敬事焉,洪武初,召授青州府儒学训导,转益都教谕,擢左春坊、左赞善。谢病归乞,以教谕终其身。赐之诰命,白金文绮龙头拐杖,一品服色,以宠异之。

  这部官方修撰的府志成书于1564年,距元末明初仅200年,书中所载史实应该是有根据的。崔迪只不过是“教谕”这样的小官,却能够得到“白金文绮龙头拐杖”、“一品服色”这样高规格的赏赐,证明崔迪似乎善待过落魄时的真龙天子。

  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因作战勇敢机智,逐渐得到赏识和提拔,并成为郭子兴的女婿。郭子兴战死,朱元璋被“宋”龙凤政权任命为江南行省平章。朱元璋利用元军被毛贵的北伐军纠缠厮杀、无力南下的机会,在江浙一带逐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羽毛丰满,便背叛了红巾军,不再承认“宋”龙凤政权,并派人在瓜步江沉杀了“宋”皇帝韩林儿。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明”,改元“洪武”,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

  对于攻灭元朝的部署,朱元璋称帝前,就已作安排,他说:

  元建国百年,守备必固,悬军深入,馈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吾欲先取山东,撤彼屏蔽,移兵两河,破其籓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户槛。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势孤援绝,不战自克。

  应该说,朱元璋的这一战略部署是英明正确的,臣僚和将帅都非常赞赏。1367年,朱元璋派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带领25万大军,经略山东,北取中原。朱元璋亲自送行,在龙江犒赏三军。当时,众多将领中,英勇善战,首推徐达、常遇春,两人才勇相当,为朱元璋所倚重。常遇春剽悍强劲,敢深入敌后作战,而徐达长于谋略,二人携手北伐,相得益彰。

  徐达大军进发,先攻克沂州,元朝守将王宣投降。复叛,被击斩。明军继续北进,接连攻取峄州、莒州、密州、海州诸地。随后,分兵派韩政扼守黄河,张兴祖带兵攻打东平、济宁,徐达自率大军专攻益都。

  当时守卫益都的元朝宣慰使,名叫普颜不花,是蒙古状元。他对元朝廷忠心耿耿,带兵出城,拼死鏖战,不胜。又坚守城池数日,力战不支。青州城破,益都平章保保投降,普颜不花便与母亲、妻儿诀别,不降,被明军所擒获,被杀。元益都路总管胡濬、知院张俊,都自杀身亡,成了元朝灭亡的殉葬品。

  随后,徐达、常遇春大军又下东平,拔济南,陷济宁,取莱阳,元朝各路守将,不是闻风遁去,便是解甲投降,山东全境,尽为明朝所有。

  六十、山东省青州府

  朱元璋建立明朝初期,地方体制仍然沿用元朝的行省制度。洪武元年(1368年)设山东行省,管辖青州、济南、兖州、东昌、莱州、登州6府,下辖15州、89县,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治所在青州城,青州城遂成为山东行省的省会。

  “行省”的名称起源于元代。蒙古人征服金、宋时,其首府远在蒙古高原,为了征战和统治的需要,它的中央政府中书省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十个派出机构,叫“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再简称为“省”。久之,就演变成为一级行政区划。

  明朝的军事体制实行“卫所”制,在边关、沿海和重要军事基地,设有众多的卫和所,大者叫卫,小者为所。山东的卫所主要在沿海,有20余处。统率卫所的机构是都指挥使司,设在青州。洪武三年(1370年),都指挥使叶大旺重修青州南阳城。洪武十一年(1378年),都指挥使王德重新修筑东阳城。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为加强皇帝的权力,废除宰相职位,六部尚书直接秉承皇帝意旨办事。同时,取消中央的中书省,把各地的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最高行政长官称布政使,最高司法长官称按察使,最高军事长官称都指挥使。

  为了便于对山东西部地区的管辖,明朝政府把山东布政使司从青州府移治到济南府。不久,都指挥使司也迁到济南。从此,青州作为山东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宣告结束,这种地位,已经延续了一千余年。但明朝仍在青州设立布政分司和都指挥分司。

  明朝改元朝的路为府,为第二级政区。府的长官为知府,另设同知、府判等官。知府掌管“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同知为知府的副职,通判仅负责粮运及农田水利之事。

  元代的益都路改为青州府,辖潍州、莒州、胶州三个州和益都、临淄、博兴、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蒙阴、沂水、日照、昌邑、高密、即墨、高苑、乐安(广饶)16个县。后将潍州、胶州、高密、昌邑、即墨划归莱州府,仍领13县1州(彩图 明朝青州府图)。此后,明、清两代543年期间,青州府的管辖范围一直没有大的变化,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撤消“府”的建置。

  青州府下辖的益都县,为第三级政区,设置知县、县丞、主薄各一人,还有教谕、训导、典史等官职。县下辖乡、镇、店,镇和店为驻兵地点,乡下设约。

  明代的益都县范围比今天的青州市要大的多,除城区外,辖2镇6店10个乡:2镇为颜神镇和金岭镇;6店为朱良店、南仇店、口铺店、巨弥店、尧沟店、郑母店;10乡有务本乡,今天的青州西北部;亲仁乡,今青州北部;安定乡,今青州东北部;齐礼乡,今东夏、谭坊等地;孝悌乡,今郑母、黄楼;乐善乡,今青州南部;附郭乡,今青州西部和淄川、临淄的部分地区;仁智乡,今临淄的湖田、南仇等;怀德乡,今淄川的峨庄、太河等;孝妇乡,今博山区大部。

  六十一、明初山西移民

  青州乃至山东全省普遍流传着一种传说:朱元璋做了皇帝,派兵来山东搜杀了三次。杀光居民后,从山西洪洞县和河北枣强县迁来大批移民,建立了现在的座座村落。还说,移民是被官府背手捆绑成串押送而来,大小便时要申请解开绳索,所以,民间称大小便为“解手”;移民为了使自己区别于当地人,把小脚趾指甲劈开为标记,所以,移民的脚指甲是两瓣。

  这些传说没有多少根据,但明初移民确是历史事实。

  青州自古人口密集,但地处山东政治中心、战略要地,人口消长极为剧烈。3000多年中,古代青州地区的人口经历了大幅度的三起两落。

  春秋、战国至两汉是青州人口的第一个兴盛期。齐国,是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生产力水平高,人口密度大,仅临淄城就有居民10万户,为当时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都会。汉初,刘邦把自己的长子刘肥封为齐王,曹参为相,努力发展生产,“人众殷富,巨于长安”,青州一带成为堪与长安相比的最为富庶的地区。《汉书》记载:齐郡有户15万,人55万,广县面积仅为今青州市境的四分之一,有人口4万余众,这在当时是很可观的。

  汉末至隋代,是人口的第一个大衰落期。期间经历的黄巾起义、三国纷争、八王之乱、“五胡”争战、南北朝征伐,青州都是重要的古战场。加之灾荒严重,人丁死亡惨重,且许多士族世家携带大量民户南迁避难,统治者大量征发兵丁。所以青齐诸州,“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唐朝初年,青州七县仅存5万余人,县均不到1万。

  唐宋两朝,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人口迅速增长,是人口繁衍的第二个兴盛期。盛唐时期,青州七县人口达42万,比唐初增长了7倍,益都县一县人口近10万。北宋时期,河北、河南等地频遭灾荒、河患,大量流民迁入青州,官府就地安置。人口又增加了许多,青州7县人口70余万。

  进入金、元两代,青州人口又大幅度衰退。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侵入山东,野蛮的屠杀与残暴的统治,导致“饥民蜂起,十年糜沸不息”,“草茫弥望,狐兔出没”。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蒙古军队占领山东,“占民田为牧地,纵牛马坏禾稼桑枣”,把济南、益都二府的民户,全拨给贵族野苦为奴。且金兵、蒙古兵占领城池,遇城不降辄屠,宰杀汉民如同鸡犬,并尽征男丁当兵,替统治者卖命。因此,人口锐减,十室九空,许多地方为无人之地,益都县境内余存人口不过三两万。

  朱元璋搜杀山东居民的传说,没有史料依据。相反,史书却记载了朱元璋爱护百姓的事实。徐达、常遇春率25万大军经略山东、北定中原时,朱元璋明确训谕:

  中原之民,久为群雄所苦、流离相望,故命将北征,拯民水火。……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朕实不忍。诸将克城,毋肆焚略杀人。

  明朝建立后,为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洪武初年,大量从山西向河北、山东移民,正是朱元璋关注民生的重要措施。

  山西移民有多少?据民间族谱、碑碣记述,许多宗族的始祖追溯到明初初年。今青州市1000余个自然村,明代建村约占半数,由此可以判定,当时青州民户中有许多是移民。

  移民原籍是哪里?民间族谱多记载来自山西洪洞。《明史》记载了明初移民的由来:户部尚书刘九皋建言:“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土无遗利,人无失业也。”明太祖朱元璋听从他的建议,“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后徙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

  山西省洪洞县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移民8次,永乐年间移民10次。移民多来自山西太原、平阳2府和泽、潞、辽、沁、汾5州。洪洞县时属平阳府,地处要道,官府在城北广济寺大槐树下办理移民手续,“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是迁民的集散地。所以民间有谚:“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查证史料,山西移民的目的地主要是河北南部和山东西部。未见有山西向青州移民的明确记载,反而有从青州向东昌府移民的记载。但是民间谱牒则多记述先祖来自洪洞、枣强。原因何在?

  笔者推测:朱元璋死后,发生过朱棣向建文帝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山东西部、河北南部是当时的主战场,在济南、德州、真定、沧州等地发生过许多惨烈的战役。许多迁徙到此地的山西移民为逃避战乱,便再次东迁,到相对安定的青州一带居住。枣强交通方便,许多河北居民为躲避战乱,也转途枣强移居青州。现民间家谱大多是清朝中叶以后修撰,沿用祖辈传说,便追溯祖源为洪洞、枣强。

  总之,明初移民后,青州人口又有大的增长,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青州府有户21万余,人口169万,益都县户2.45万,人口有17.4万。此后,明朝政府采取了许多休养生息的措施,社会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青州人口进入第三个兴盛期。清朝的经济发展和“摊丁入亩”政策,带来了人口的“大爆炸”,光绪年间益都县人口达到43万。

  六十二、兴衰荣辱藩王家

  明朝,朱元璋为了巩固他的集权统治,建立了同姓诸王分封制度,企图以此来保障明王朝的长治久安。那时的封王权力很大,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掌握一定的武装力量,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的权力,甚至可以起兵“靖难”。青州为军事重镇,先后有齐王、汉王、衡王封于青州。其中,衡王府历史最长,影响最大。

  朱元璋共分封了25个王,他的第七个儿子朱榑封为齐王。洪武十五年(1382年),齐王就藩青州,王府建在西门内龙兴寺旧址。洪武二十三年,齐王朱榑率领青州护卫军和徐州、邳州诸军跟从燕王朱棣北征蒙古。朱榑“数历塞上,以武略自喜”,奏凯之时与诸将争功,并且性情凶暴,多行不法。建文帝时实行“削藩策”,有人告发朱榑横行不法,被召至南京,废为庶人。

  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难”,攻陷南京,登上皇位。为笼络皇族,恢复了朱榑的齐王旧封。朱榑重新回到青州,更加骄纵。暗中畜养刺客,招异人术士为咒诅,动辄用护卫兵守青州城,并在东阳城筑苑墙,建王府,地方官吏不得登城夜巡。青州府官员李拱、曾名深等上书朝廷报告朱榑的罪状,朱榑派刺客杀人灭口。

  后来,朱榑进京觐见明成祖,朝廷大臣弹劾朱榑罪行。朱榑竞厉声曰:“奸臣喋喋,又欲效建文时耶!会尽斩此辈。”不料这话触及了朱棣的敏感神经。朱棣不悦,就把朱榑留在京城,并派人到青州,遣散齐王府的护卫甲士,放出朱榑囚禁的官民,毁掉所造不法器械。朱榑听说后,更加不服。怨言传到朱棣耳朵里,便干脆把他废为庶人。

  明成祖朱棣封自己的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原封地在云南,朱高煦不去,改封青州。但他留恋京城,未来青州就藩。朱高煦有勇力,多年跟随朱棣征战,战功卓著。但与齐王一样骄纵跋扈,横行霸道。他私自选用各卫的健壮士卒,又募兵3000余人,不受兵部管辖。他纵使自己的卫兵劫掠,官吏都不敢言。后来又私自僭用皇帝才能使用的车马乘舆器物。明成祖听说以后,大怒,历数不法事件数十条,虢夺冠服,等待治罪。太子求情,免于处罚,改封于乐安州。后谋反作乱,被废为庶人。

  明朝宪宗第七子朱佑楎,被封为衡恭王。弘治十二年(1499年)就藩青州,嘉靖十七年(1538年)死去,葬于今王坟镇三阳山前。衡王在青州传六世七王,分别是:恭王朱佑楎、庄王朱厚燆、康王朱载圭、安王朱载封、定王朱翊镬、宪王朱常庶和朱由棷。诸王的庶支封平度、宁阳、昌乐、寿张、新乐、高唐、汉阳等29位郡王。其中新乐王朱载玺,是衡恭王朱佑楎的孙子,爱好文学,善书法。搜集诸藩所纂述,得数十种,付梓印刷刊行。又撰写《洪武圣政颂》、《皇明政要》等书,传之后世。

  衡王朱佑楎就藩青州,大兴土木,在南阳城中建造了辉煌的衡王府。这座衡王府第,在建筑风格、内部装饰以及人员配备上,与北京城里的皇宫极其相似,只是规模小些,定员少些罢了。王府内有长史司、审理所、典膳所、奉祀所、典宝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代所、公正所,还有伴读、教授、引礼、典服、承奉、宫女、内监等等,一应俱全,俨然是国中之国。

  衡王府占地近15公顷,气势宏大,东至东华门(今偶园街),西至西华门(今冠街),北至后宰门(今朝阳街)。朱佑楎就藩青州39年,死后,又传了六个衡王。至清朝初年,衡王府被抄,富丽堂皇的宫殿也被夷为平地。

  衡王府留存现在的还有石坊两座,是当年衡王府门前甬道上的建筑,当地百姓称为“午朝门”。石坊有南、北两座,相距43.5米,建筑形式相同,尺寸大小一致。两石坊皆为四柱三门牌楼式结构,由28块巨石雕刻后组成。东西宽11.5米,南北深2.78米,中高7.25米,座为须弥状,高1.2米,宽1米。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刻兽足状案底纹和仰莲纹,中层刻牡丹、荷花图案,上层刻饰花纹为狮子、麒麟、缠枝牡丹、莲花,其中拐角处刻出的钻狮图案,为世所罕见。

  底座上立石柱,为方形,插立于须弥座中部,中间二柱高6米,两侧柱高4米。每柱南北各镶嵌立式透雕的巨龙1个。四柱上方中间嵌置横匾,匾上浮雕二龙戏珠和斗拱图案。中门上嵌两匾,匾上题字均为剔底阳文,南石坊横匾两面分别为“乐善遗风”、“象贤永誉”,北石坊则为“孝友宽仁”、“大雅不群”。据考证,这些题字竟然是明代的大奸臣、也是书法家的严嵩所书。

  衡王世家留存青州的遗迹,最为知名的还是云门山的大“寿”字。关于云门山摩崖大“寿”的来历,民间有多种传说。最为流行的说法是“雪蓑献寿戏衡王”。

  民间传说:就藩青州的衡王,大摆宴席,庆贺寿诞,并宣称,贺礼最珍贵者,请坐首席。寿宴即开,文官武将、豪绅贵族纷纷携带厚礼,蜂拥而至,可是无人敢自称礼重而登首座。这时,隐士雪蓑,衣着褴褛,空手而至,登堂入室,

  坦然在首席坐就。众人吃惊地问,你的寿礼何在?雪蓑微微一笑,挥手向南,口中说道:“愿王爷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众人抬眼望去,云门山峭壁上出现了醒目的大“寿”字。衡王看了,心中欢喜。但仔细端看,这寿中的“寸”字还缺一“点”。刚要发怒责怪,雪蓑却不慌不忙,取来绸缎半匹,卷作一团,在墨缸一蘸,信手抛去,直奔大“寿”,恰好补上这一“点”。

  雪蓑,明代河南杞县人,姓苏名洲,号雪蓑子。他浪游东土,居青州数年,与封藩于青州的衡王交往过甚。雪蓑“举动诡怪,好谈玄理”,个性狂放,嗜酒无度,常于酒后嘲骂王公大臣,对于别人的羞辱,自己也不在意。他才华横溢,能写会画,擅长弹一弦琴。现在云门山上留有他的墨迹“神在”、“超尘离梦”、“鬼斧神功”等。青州市博物馆至今保存有他的十二条幅狂草书法和水墨画《松鹰图》,其作品恣意飞洒,气象宏大,笔墨奇诡,意趣深渺,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插图  云门山摩崖巨寿

  因为雪蓑的怪诞和名声,人们把大“寿”的来历归功于他。其实,传说归传说,这个“寿”字的真正作者,是衡王府的内掌司周全。

  正德元年(1506年)重阳节,第二代衡庄王朱厚燆借机庆贺自己的寿诞。时任衡王府内掌司的周全也是个书法家,便书写了这个“寿”字,并由工匠镌刻在悬崖上。整个大字通高7.5米,宽3.7米,仅寿字下面的寸字就高2.3米,所以在当地有“人无寸高”的戏语。细端此“寿”,笔法古朴苍劲,气势磅礴,虽千凿百斧雕成,却不露分毫痕迹,是书法石刻艺术的瑰宝。近五百年来,前来拜寿的人一直络绎不绝。人们不仅观赏这美妙绝伦的书法巨作,更祈愿自己和亲朋好友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衡王府的传说也留存于许多古典名著之中。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林四娘》、《绿色女》、《王成》、《马介夫》等,都是以富贵堂皇的衡王府为背景。曹雪芹《红楼梦》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记述的也是青州衡王府的故事。

  关于这一回的故事,曹雪芹写道:贾政与众幕友谈论寻秋之胜,一改往日的正经面孔,说起“当日曾有一位王曰恒王,出镇青州”。这恒王既好色,又好武,选了许多美女,日习武事。其中有位林四娘,姿色出众,且武艺超群,遂命她统辖诸姬,称为“姽婳将军”。次年,青州城外流贼作乱,恒王出战,兵败被杀,城内文武官员吓破了胆,皆欲献城投降。唯林四娘义照肝胆,为报恒王知遇之恩,率众女将连夜出击,杀向贼营,但寡不敌众,最终血染沙场,柳折花残,全部殉难。这里所说的“恒王”,即是衡王,“恒”“衡”音同义近,曹雪芹的笔法是“假语村言,真事隐去”,故以“恒王”代衡王。

  当然,这个故事纯为虚构,历代衡王也并无能征善战之人。而且,自朱棣“靖难”当上皇帝后,为防止各地藩王篡权夺位,已经取消了藩王的兵权,只让他们享受爵禄,风范地方。第一代衡王朱佑楎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模范,他“乐善好施”,除去按照礼仪祭宗庙、朝天子之外,就是暇居斋宫,手不释卷,醉心研究琴棋书画。他特别喜欢写字,书法很精,“四体皆工”。他社会名声挺好,被他的哥哥弘治皇帝称之为“诸藩之范”。后面几位衡王也基本上继承“祖训”,循规蹈矩,不给地方官员添麻烦,结交社会上的文人墨客,算得上是文雅之士。

  到了第六个衡王宪王朱常庶,衡王府变得腐败不堪。内部荒淫无耻,对外仗势欺人,连地方官也不放在眼里。文人墨客纷纷避而远之,不再登门。而一些社会渣滓却象苍蝇逐臭一样,纷沓而至,衡王府成了藏污纳垢的场所。

  最后一代衡王朱由棷,贪吝懦弱,既腐败又无能。明末李自成起义占领北京,派将军姚应奉率兵来到青州。忠于明朝的裨将李士元杀害姚应奉,找到朱由棷,劝他即位称帝,挑旗抗清。但朱由棷不敢冒险,甘愿听天由命,投降了满清政府。清朝政府为稳定大局着想,采取安抚政策,暂时让衡王府保持下来。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廷借口衡王子弟叛乱抗清,将末代衡王召进京城,软禁起来。第二年,以叛乱罪杀朱由棷,查抄衡王府,衡王家族四散逃命,来不及逃走的被变卖为奴。家产财宝“半归禅刹,半入侯门”,富丽堂皇的的衡王府夷为平地。

  六十三、唐赛儿起义

  青州西南的崇山峻岭中,有座巍峨险峻的山寨,名唐赛儿寨。唐赛儿寨原名卸石棚寨,是明初农民起义女英雄唐赛儿安营扎寨的地方,故又称唐赛儿寨。远远望去,这个寨顶很象古代女人盘在头顶上的发髻,当地群众又管它叫髻髻寨。它以壮美的自然风韵、民间传说以及山峦沟壑间遗留的历史古迹,吸引着不少游人前来观光。

  唐赛儿寨由数座互相连接的山头组成,最高峰海拔786米,面积1.5平方公里。山寨凭险而设,四周都是危崖绝壁,从崖底往上看,仰不见顶;从寨顶往下看,居高临下,附近的山峦沟壑尽收眼底,民房只有拳头大。出入山寨只有两条盘梯而降的小道,极为险要。寨顶的规模很大,一个大寨又分做东、西、南、北四个小寨,每个小寨中都有一个自然天成的制高点,四个制高点遥相呼应,而南寨最高,拔地而起,由山寨的领袖人物居住。

  现在,横卧寨顶的几堵寨墙仍然依稀可辨,在寨墙根,有一道带形平坡,数米宽,几百米长,绕山而转,这是当年起义军将领操练战马的场地。山巅坚硬的岩石上还可找到当年插大旗的旗杆窝儿和舂米用的石臼。

  明朝初年,驻兵北京的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与南京的建文帝争夺皇位。山东是主战场,人民承受着战争带来的无尽灾难。朱棣夺得皇位后,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对山东人民横征暴敛,农民不堪忍受,怨声载道,起义之势如干柴烈火,一触即发。

  唐赛儿,青州府益都县人,一说蒲台县人(今滨州)。当时,青州民间有一种宗教组织,叫白莲教。饱受战乱和盘剥之苦的农民群众广泛信奉白莲教,从中寻找精神寄托和相互帮助。唐赛儿自幼生活在农民中间,深受白莲教的熏陶。唐赛儿的丈夫叫林三,所以群众称唐赛儿为“唐三姐”。结婚不久,恩爱的丈夫林三被官府逼死,唐赛儿痛不欲生,决心利用白莲教组织发动起义,为丈夫和受苦的乡亲报仇。永乐十八年(1420年),唐赛儿自称“佛母”,声称能知未来成败之事,擎“天书”,操“神剑”,秘密串连于益都、蒲台、莒州之间,组织起了一支“白莲军”,聚众数千人,选择易守难攻的卸石棚寨作为根据地。

  唐赛儿起义后,青州卫指挥使高凤带兵围剿卸石棚寨,妄图将义军一网打尽。唐赛儿充分利用青州西南山区重峦叠嶂的有利地形,设下埋伏,诱敌深入,将官兵引进了葫芦谷。乘夜间卡住谷口,断敌退路,伏兵四起,将官兵团团围于狭窄的山谷中。唐赛儿一马当先,杀入敌阵,官军指挥使高凤惊惶失措,混战中被杀死,官兵群龙无首,斗志全无,顷刻土崩瓦解,全军覆没。

  卸石棚寨初战告捷,鼓舞了青州附近各地百姓。唐赛儿又派部将董彦皋等人出击,相继攻下莒州、即墨、诸城,围困安丘。各地白莲教纷纷响应,揭竿而起,起义烈火迅速燃烧,大有燎原之势。唐赛儿义军则以卸石棚寨为依托,与各起义军和白莲教信众相互策应,驰骋于青州、莱州、莒州广大地区,频频出击,攻州县、杀污吏、散官财、济贫民,到处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队伍迅速增加到数万人。

  地方告急文书接连飞传京师。明成祖朱棣闻讯,十分震惊,急派京官到卸石棚寨进行招安。唐赛儿却不予理睬。朱棣便亲自选派安远侯柳升为总兵官,都指挥刘忠为副总兵官,精选5000京师精锐人马赶来镇压。柳升是朱棣的爱将,跟随朱棣南征北战,屡有战功。临行前,朱棣对柳升面授机宜,教以方略。柳升官兵包围了卸石棚寨,强攻占领了义军的水道,妄图将义军困死。

  这时,义军主力正在四处攻战,只有少数兵力留守山寨。在力量对比悬殊的不利形势下,唐赛儿设计避免硬拼,以智取胜。她派一名叫耿童儿的年轻义军夜间逃往敌营,假装投降,向官军“告密",说义军内部粮食已空,又断了水源,打算从东寨门的旧水道突围抢水。柳升“自以大将,意轻贼。贼乞降,信之”,中了唐赛儿的计谋。他亲率主力将旧水道团团围住,准备截击。唐赛儿见官军中计,趁敌不备,夜间率义军突然偷袭敌营,留守的都指挥刘忠仓促应战,被唐赛儿一箭射中,坠马而死。唐赛儿趁势杀开一条血路,顺利突围。等柳升发现,唐赛儿早已转移,无踪无影。但经此役,义军也损失惨重,首领刘俊等百余人牺牲。

  唐赛儿顺利突围的同时,义军首领董彦皋正在加紧攻打安丘,明军死守,久久不能攻下。莒州、即墨的起义军前来支援,共1万余众。山东指挥使卫青不顾抗倭重任,率领兵马前来增援,从胶东地区昼夜兼程,驰至城下,攻击义军。城中守军亦鼓噪而出,起义军腹背受敌,渐渐不支,终于失败,被残杀6000余人。坚守即墨、诸城等地的义军也被鰲山卫指挥王真相继击败。至此,唐赛儿起义军完全失败。

  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经过两三个月的奋战,终因官兵的强力镇压而失败了。但唐赛儿、董彦皋等义军首领安全脱险,这使朝廷仍然惶惶不安。朱棣将误了军机、“罪不可宥”的柳升逮捕下狱,对镇压义军有功的卫青等人给予奖赏,同时下令严察唐赛儿的行踪。听说唐赛儿削发为尼,朝廷便连下两次命令,将北京、山东的尼姑、女道士统统逮捕,押送朝廷审讯。但“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明政府想尽各种办法,始终也没将席赛儿抓住。

  唐赛儿的事迹一直在青州一带传诵,而且把唐赛儿说成是非凡的神人。有的说,唐三姐是仙子下凡,她能剪纸人纸马与官兵打仗,又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还有的说,唐三姐在朝廷的牢狱里,被铐在手脚上的镣铐,一抖身便自动解脱了。后来,她是被天帝接回月宫做月君去了。这些神话传说,都表现了民间对她的崇敬和爱戴。青州百姓为了纪念唐赛儿,将她当年曾战斗过的卸石棚寨东寨改名“唐赛儿寨”,西寨改叫“唐三(姐)寨"。

  六十四、辅政疏直刘古直

  明朝朱元璋废除宰相一职,直接管理六部,事无不总,十分繁忙。据说有时每天要看200份文件,处理400件事情。这样,只好找一些人当机要秘书,给以“殿阁大学士”的名号,帮助自己处理政务。明成祖朱棣正式成立“内阁”,设内阁大学士3到7人,参与政务。后来的明朝皇帝耽于享乐,疏于政务,内阁大学士日益权重,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被人们尊称为“阁老”,青州朱良阳河村就出了一位刘阁老,曾担任明宪宗朱见深的内阁大学士。

  刘阁老,名珝,字叔温,号古直。自幼苦读经史,锐意仕进。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继而授翰林院编修。天顺年间,授詹事府右中允。詹事府是为教育东宫太子设置的机构,刘珝的职责就是为太子朱见深讲学。主要讲授《尚书》、《春秋》、《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等书。讲课的程序很严格:侍讲的内容,先要“纂辑成章进御”,经皇帝批准后,再到东宫文华殿给太子讲读。讲读完毕,还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朝廷所处分军国重事及抚谕诸蕃恩义,陈说于太子”。刘珝讲学很认真,得到太子的赏识。此外,刘珝还主持和参与了《续资治通鉴》、《文华大训》等重要书籍的编纂工作。

  插图 刘珝画像

  朱见深继位坐皇帝,是为明宪宗,年号成化。据民间传说,宪宗皇帝年幼,太后年轻,刘珝抱着皇帝坐殿,上朝下朝迎送年幼的皇帝,都是在太后面前跪接跪送,不与皇太后靠的太近,以免授人以柄。太后夸奖说:“好个老实刘儿”。这一传说不足为信,因为宪宗当皇帝时,已经18岁。但宪宗与他的老师刘珝关系密切,却是历史事实。

  新皇帝不忘旧僚属,刘珝作为皇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受到重用,不断提升。“屡迁太常卿,兼侍读学士”,又升任为吏部左侍郎,同时仍然天天给皇帝讲课。刘珝每次进御讲学,“反覆开导,词气侃侃,闻者为悚”,被称为“讲官第一”。宪宗皇帝非常敬重他,称呼他为“东刘先生”,赐印章一枚,文曰“嘉猷赞翊”。又下诏以本官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政务。不久,晋升吏部尚书,再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文华大训》编成后,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位居宰相。

  刘珝自号“古直”,号如其人。《明史?刘珝传》称他“性疏直”,“自以宫僚旧臣,遇事无所回护”。“疏直”,就是性格直率、爽朗,敢于直言,无所忌讳。事实上,刘珝确实辅政耿直忠介,居官清正,不拘小节。

  明朝中叶,宦官开始干预政事。当时,有一位太监名叫梁芳,他巴结宪宗皇帝宠爱的万贵妃,经常送她珠宝珍奇,从而取得信任。依靠万贵妃的庇护,梁芳勾结朝廷奸臣,贪赃钱财,为非作歹,民愤极大。员外郎林俊上书,弹劾梁芳。不料触怒皇帝,下狱治罪。很多朝官都敢怒不敢言,独有刘珝敢于犯言直谏,极力辩解,终于说服皇帝赦免了林俊。

  明朝中后期,经常发生“国本”之争。所谓争“国本”,就是解决谁当太子的问题,把太子视为国之根本。宦官梁芳又指使奸臣李孜省等人“左道乱政,欲动摇东宫”,利用歪门邪说,诋毁太子朱佑樘,想废掉他。刘珝认为太子谨严持重,没有过错,不应轻易动摇“国本”,便屡次秘密到皇帝面前相劝,阻止了李孜省等人的图谋,保住了朱佑樘的太子地位。后来,朱佑樘继位做皇帝,年号弘治。他励精图治,勤于政事,使明王朝腐败的政治一度有所改善,被史书称为“弘治中兴”。这当中,也有刘珝力保“国本”的功劳。

  明宪宗为对付政敌,设立特务机构“西厂”,由太监汪直掌管。但西厂横行霸道,陷害官民,滥杀无辜,民愤极大。大学士商辂上奏弹劾汪直,刘珝大力支持商辂,历数汪直的罪名。宪宗听之,下令罢免汪直,撤销西厂。但是不久,宪宗又恢复西厂,仍用汪直。刘珝又多次劝谏,但皇帝听不进他的忠言。

  当时,宪宗皇帝的内阁有三位大学士;刘珝、万安、刘吉。三人中,《明史》评价:“安贪狡,吉阴刻。珝稍优,顾喜谭论,人目为狂躁”。意思是说:万安贪婪狡诈,刘吉阴险刻薄,而刘珝要好的多,喜欢高谈阔论,说话无所顾忌,被人看作“狂躁”。万安不学无术,恃仗万贵妃受宠,结交宦官,喜弄权柄。所以刘珝素来看不起万安,曾当面斥责万安“负国无耻”。万安积忿,昼思夜想要搞掉刘珝。

  恰在这时,恢复后的西厂仍然为所欲为,民愤极大。善于投机取巧的万安见“汪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就邀请刘珝一同上书,请奏罢免西厂。刘珝鄙视万安,不愿与他为伍,没有参加,恰好中了万安的诡计。万安独自上奏,请罢西厂。皇帝看到奏章没有刘珝的名字,很惊讶。万安就趁机进谗言,说刘珝与汪直有牵连。正在此时,有人告发刘珝的儿子刘鎡“邀妓狎饮,里人赵宾戏为《刘公子曲》,或增饰秽语,杂教坊院本奏之”。宪宗皇帝大怒,决意罢免刘珝。就派遣宦官覃昌召集万安、刘吉,出示皇帝手书,表示对刘珝不满。万安等人假装吃惊,装模作样地求情。刘珝刚直,不吃这一套,提出辞呈,请求退休。皇帝批准了刘珝的请求,诏令还乡,赏赐丰厚的赐月廪、岁隶、白金、楮币等。

  刘珝致仕还乡,乃是万安、刘吉两人的阴谋。排挤掉刘珝后,万安、刘吉二人地位巩固,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刘珝回乡后,事亲尽孝。父母相继去世时,他都“庐墓三年”,麻衣素食为父母守墓。弘治三年(1490年),刘珝病逝,享年65岁。著有《青宫讲意》、《古直文集》等。《古直文集》被收录《四库全书总目》。

  刘珝不仅学问文章好,书法也堪称一流。他习二王、颜柳而入苏黄,杂糅隶、草、篆、楷、行,书法独创一体。今沂山东镇庙存有《东藩代祀诗序》碑,乃刘珝所书写。据专家考证,著名书法大师郑板桥的“六分半体”,“乱石铺街”章法,即师承刘珝。

  弘治皇帝得到刘珝保护,方才顺利登上皇位,所以对刘珝尊崇有加。得知刘珝逝世后,亲自撰祭联:

  忠裨于国,允称一代名臣

  孝表于乡,堪为三朝元老

  皇帝不忘他的功绩,赠封“太保”,谥名“文和”,赐祠额曰“昭贤”,定期派遣官员祭祀,乡里被命名为仁孝里。

  解放初期,刘珝的坟墓还保存完好,占地数十亩,苍松翠柏,浓荫蔽日,石人、石马、石羊等分列两厢,甚为壮观。可惜“文革”中,被红卫兵挖掘破坏。现在,阳河村刘珝后裔又搜集被毁坏的文物,对刘珝墓地进行了恢复。

  刘珝家教严格,诗书继世,忠厚传家,子孙后裔中人才辈出。刘珝后代在科举中,出了六个进士、七个举人,包括皇帝荫封者,有25人在朝廷和地方担任要职。知名者如刘鈗、刘渊甫、刘澄甫等。

  刘鈗,刘珝之子,字汝中,少年即才华出众。八岁时,明宪宗召见,爱其聪敏,即任命为中书舍人。上朝时宫殿门榄太高,同行的官员杨一清经常“提之出入”。皇帝考虑木制的牙牌容易损坏,就单独为这个孩子大臣做了个银的。刘鈗历官50余年,官至太常卿,兼五经博士,供事内阁诰敕房,负责起草皇帝文书,并奉修《大明会典》、《明伦大典》。刘鈗为官清正,博学有行谊,与常州的刘棨并称“二刘”,都以精通历史故实知名于世。刘鈗著有《西桥文集》留世。

  刘澄甫,字子敬,号山泉,刘珝的长孙。进士出身,历任两淮巡监、广西道监察御史、山西布政使司右参议,所至有惠政。致仕归乡,以诵吟为事,有《山泉集》留世。

  刘渊甫,字子深,号范泉。明正德举人,累官至汉阳知府,为政素有名声。明嘉靖年间,刘渊甫、刘澄甫兄弟二人与冯裕、陈经等人结诗社于青州北郭禅林,时称“海岱七子”,诗作结集为《海岱会集》。

  六十五、为官清正钟羽正

  钟羽正,字淑濂,号龙渊,明代青州益都钟家庄人,出身诗书人家,自幼勤奋好学,少年即有文才。

  明万历八年(1580年),26岁的钟羽正考中进士,出任河南滑县知县。滑县“素称繁、剧”,治理难度大,情况复杂。他一到任,即着手处理积案,“断决如流,三日而毕”。接着又清丈农田,整顿赋税。魏南有水陂,每年有600余顷农田被淹,而赋税照收。他亲临现场查清上报,请求免税,获免十分之七。当时,全国勘实田亩,地方官多以“增地为功"。滑县多丈出土地100余顷,但钟羽正却不以此请功邀赏,而是全用来抵补荒年所欠赋税。两河地区有一重要疑案,“牵累甚重,十年不决”。两河官员难以处理,呈请转托钟羽正审理。钟羽正“谈笑摘发”,依法审理,公正判决,一时案结。围观的士民很多,无不佩服。

  钟羽正的政治才能受到朝廷重视,奉调进京,提升为礼科给事中。当时的万历皇帝朱珝钧非常腐朽,吸食鸦片,长期不上朝,不接见大臣,中央和地方官员缺额也不补充,对大臣的奏章,有的置而不览,有的览而不用。且宠信宦官,对有罪的内监张鲸,赦免留用。钟羽正忧国忧民,对朝政十分担心,便上疏建言:“朝讲不宜辍,张鲸不宜赦”,力陈皇帝按时临朝听政的重要,建议皇帝“先出视朝,次出听讲,章奏留中者,次第发出。斥逐张鲸,以明元恶之罚”。但皇帝听不进这些好的建议。

  不久,钟羽正改任工科给事中,代表朝廷出巡视察宣化府边防事务。他发现当地带兵将领冒领军饷,中饱私囊,达27万钱之多,遂坚决予以裁减。同时,他不畏权势,严惩贪官。兵部左侍郎许守谦镇抚宣化府,收受贿赂,臭名昭著,被钟羽正弹劾罢官。副总兵张充实等人侵盗军资,也被钟羽正弹劾罢免。钟羽正视查上谷时,有个官员隐占屯粮、侵吞军饷,惧怕钟羽正,便托人送礼。钟羽正严辞拒绝,并查实他的罪行,立即严惩。

  回京后,任吏科都给事中。期间,弹劾礼部侍郎韩世能、蓟辽总督蹇达、大理寺少卿杨四知、洪声远等朝廷大臣玩忽职守,这些人,有的被贬官,有的被谪放,受到惩处。

  当时朝政腐败,送礼之风盛行,地方官员进京朝觐时,都要向京官馈赠。对这种不良风气,钟羽正上书给明神宗皇帝,力陈其弊。他说:

  臣罪莫大于贪。然使内臣贪而外臣不应,外臣贪而内臣不援,则尚相顾畏莫敢肆。今内以外为府藏,外以内为窟穴,交通赂遗,比周为奸,欲仕路清、世运泰,不可得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为官的最大罪孽是“贪”。杜绝贪的办法就是京官想贪而外官不送礼,外官贪而京官不包庇,互相有所顾忌而不敢放肆。如今则是京官把外官当作自己的财源,外官把京官当作庇护所,交通赂遗,朋比为奸,要想使吏治清明,社会安定,是不可能的。

  皇帝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便敕命阁部大臣,一切公事均在朝房计议,不准在私人宅邸接待宾客。又命外官不得与京官私通,有事照章办理,办完即日出城,不得擅自逗留。

  钟羽正所在的吏部负责任用官吏。有一次,吏部推荐孟一脉为应天府府丞,蔡时鼎为江西提学,吕兴周、马犹龙为副。因为孟、蔡二人经常向皇帝进谏言,明神宗讨厌他们。所以,到了皇帝那里,罢黜孟、蔡而改用吕、马。钟羽正马上向皇帝进言:“陛下不用孟一脉、蔡时鼎,就会使群臣认为:敢于争谏进言的忠臣,不但因言辞不合帝意当时受到斥责,而且再无继续提拔重用的机会。这样会销忠直之气,结谏争之舌,对国家是没有好处的。”但是,刚愎自用的明神宗听不进这些忠直之言,反而以“忤旨”罪给钟羽正降低俸禄的处分。,

  万历二十年(1592年),皇长子年已11岁,但册立太子一事,皇帝仍迟疑不决。钟羽正偕同礼科都给事中李献可等人,上疏请皇帝“训储”,即允许皇长子接受做皇帝的教育。不料此事涉及皇家敏感话题,明神宗大怒,当即把李献可降为杂职。钟羽正认为此事也有自己的责任,便向皇帝说明,“训储”一事是自己首倡,愿与李献可一同受罚。恰在此时,朝臣孟养浩、陈尚象也相继上疏议论立储之事。明神宗怒不可遏,欲“廷杖”钟羽正等人。幸亏大臣们求情,才只“廷杖”孟养浩一人,钟羽正躲过一劫,但被削职为民。钟羽正罢官后,即日便身着村装野服,骑着毛驴,踏上了返归故里的道路。

  钟羽正回乡后,闭门读书,地方官员和士大夫争相拜访,皆坚辞不见。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青州发生大饥荒。钟羽正倾资赈济,救活1500余人。使者核实上奏,朝廷赐给“代天育物”的门匾。同年,吏部尚书郑特,上疏荐举当年因谏言被废弃的大臣,请求起用钟羽正。钟羽正被任命为光禄寺少卿。明神宗死,明光宗朱常洛继位,任用钟羽正为太仆少卿,继而升任太仆正卿。但这些职务都是虚职,名誉称号,所以钟羽正一直没有到任,在故乡闲居了近30年。

  天启二年(1622年),新继位的明光宗要任命钟羽正为左副都御史,这是个专门监察弹劾大臣的重要职位。钟羽正谦辞不受,他说:“冯从吾担任佥都御史已久,我一复职便在他之上,此事不合适。”于是,朝廷改任冯从吾为副都御史,钟羽正接任佥都御史一职。

  钟羽正再次入朝,一上任,便接连弹劾方从哲、沈灌等要员,引起对立派的不满。当时明朝在东北与女真族努尔哈赤军队作战,兵部右侍郎熊廷弼因受巡抚王化贞的制约,兵败退守关内,朝野哗然。钟羽正言:“向者开原、铁岭之罪不明,致失辽阳;辽阳之罪不明,致失广宁。朝廷疆土,堪几番败坏!”由是熊、王二人皆被问斩。后来,钟羽正取代冯从吾任左副都御史,又改任户部右侍郎,专管仓场。

  天启三年(1623年)春,钟羽正官拜工部尚书。这时宦官擅政,太监发难。原定太监冬衣隔年一供给,这年六月,千余名太监要求提前供应冬衣,他们蜂拥入署,砸毁钟羽正的公座,殴打他的下属官员,肆意谩骂而去。事后钟羽正上疏说这样大伤国体,要求解任。皇帝下诏命司礼太监“杖谪群阉”,命钟羽正照常出班视事。但钟羽正去心已定,复上言:“臣奉职不称,义当罢黜。”他连奏三本,乞求引退。皇帝见他决心已定,就批准他驰驿回籍。

  天启四年(1624年),逆党霍维华追理“梃击”等三案,已引退的钟羽正,又以“委身门户”之罪被削职夺官。直到崇祯初年,才又给他平反复官。崇祯十年(1637年),83岁的钟羽正在故乡去世,朝廷赐官太子太保。墓冢在今青州城区西部,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钟羽正著有《崇雅堂集》等,曾主持撰写明万历《青州府志》。

  六十六、邢玠抗倭援朝

  明朝初期,日本国内内战频繁,失意的武士、浪人组成海盗队伍,经常到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掠夺和骚扰,史称“倭寇”。明朝对倭寇进行了长达百余年的斗争,在胡宗宪、戚继光等抗倭将领的努力下,倭寇问题终于解决。

  到16世纪末期,新军阀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为转移国内矛盾,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对外扩张的军事侵略计划。明政府为确保自身安全,开始抗倭援朝战争。青州人邢玠在这场战争中立下了卓越功勋。

  邢玠,字搢伯,别号昆田,祖籍为河间望族,后迁居青州益都城南。邢玠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所居近山,比屋悬釜”,仅有“瘠田数亩”。为官后在青州城里建有住宅,即今邢玠巷、将军巷处。

  邢玠于隆庆五年(1571年)举进士,授密云县知县。万历五年(1577年),鞑靼俺答汗别有用心要去青海,邢玠上书,陈述利害关系,受到皇帝赏识。不久,重用提拔为御史,巡按甘肃。再任山西右布政使,又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后因屡立战功,提升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平定播州宣抚史杨应龙叛变后,提升为右都御史。后累官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军15万大举进犯朝鲜,攻陷了釜山、王京(汉城)、开城、平壤等重要城镇,危及大明疆域的安全。朝鲜王逃至义州,遣使向明朝皇帝求援。明政府命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征东提督,带领明军入朝作战,协助朝鲜军民共同抗击倭寇。经过长期艰苦奋战,接连收复平壤、开城,日军败退釜山,退居南部沿海一带。

  日本侵略军遭受惨败后,妄图以求和作为缓兵之计,假意要求谈判。明朝兵部尚书石星信同意停战,派嘉兴人沈维敬与倭寇密谋讲和,给残敌以喘息休整的机会。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1月,倭寇利用明朝军队大部回国,前线兵力薄弱的时机,委派加藤清正、小西行长为首领,率兵14万、战船数百艘,水陆两军并进,再次侵犯朝鲜国土,窥伺大明帝国。

  敌军长驱直入,侵占了大片朝鲜领土,严重威胁明朝安全,形势万分危急。值此千钧一发之际,明神宗朱翊钧当机立断,下令将不战主和的兵部尚书石星信、通倭奸细沈维敬等撤职入狱,任命邢玠为兵部尚书,总督全军,任命麻贵为提督,杨镐为主将,率军再次入朝作战。

  邢玠受命以后,日夜兼程,赶赴前线。他决心抗敌,以身报国,在全体将士誓师时庄严宣誓:“必破倭,有死无二”。为了加强抗敌的兵力,邢玠调集了川浙兵,继而又调集了蓟辽、山西和陕西一带的步兵,福建、吴淞的水军,动员了全国的精兵强将,投入抗倭战争。

  8月,日倭军队进犯全罗道,逼近朝鲜王京汉城。当时明军兵少,大部队尚未赶到,初战不利,提督麻贵请求放弃汉城。邢玠不允,并亲自赶赴汉城,坐镇指挥,以安定民心。

  11月,各路援军先后调来汉城,明朝廷发放帑金犒赏援军,赐邢玠佩尚方宝剑,以御史陈效为监军。邢玠大会诸将,制定作战计划,决定分兵三路,对日军发动总攻:杨镐同麻贵分别率领左、右两军,自忠州、乌岭向东安进发,到庆州会合,专攻日军精锐加藤清正部;中路军队屯兵宜城,东援庆州,西扼全罗,以为策应;以余兵会同朝鲜军队,对顺天等处实施佯攻,以牵制日军小西行长部,防止它东援。

  12月,左、右两军在庆州会合,麻贵派遣部下黄庆向日军主帅加藤清正送礼,假装谈判议和,麻痹日军。而自率大兵突然发起攻击,焚烧敌营。日军败退,斩倭寇首级400余,焚死者无数,擒其勇将,拔其两栅。又趁胜进军,接连收复了开城等主要城镇,歼敌数万人。

  日军残敌由加藤清正带领逃归釜山,在岛山构筑工事,坚壁不出,困守待援。杨镐、麻贵分兵围困日军10余天。日倭无食饥甚,假装要投降,拖延时间。不久,小西行长的援兵赶到,袭击明军后营。杨镐来不及下令应战,策马西奔,明军退兵,日军遂解围。

  为了争取喘息补充的时间,以图东山再起,加藤清正再次求和,要求停战。邢玠识破敌人诡计,断然拒绝。为彻底消灭敌人据点,争取全胜,邢玠请求朝廷添募江南水兵增援。不久,由陈磷带领的广东援军和老将邓子龙率领的江浙援军很快开进朝鲜。邢玠见时机成熟,便“摽剑登坛”,大会诸将,兵分三路,对敌发动总攻。明军水路与朝鲜名将李舜臣的水师密切配合,将日军压缩在蔚山、泗水、顺天三个狭小区域,陷敌于困境。

  恰在此时,日本新军阀首领丰臣秀吉的死讯传来,日军无心恋战,调集战船500余艘,企图掩护逃窜。中朝联军立即发动强大攻势,重创敌人陆军;随之在露梁一带海面聚歼逃敌。中朝战船闯入敌阵,炮矢俱发,敌船着火,烟焰张天。日军海军几乎全被歼灭,900艘敌船被焚毁沉没,倭寇烧死、溺海者无数,只少数残敌逃回日本国。至此,抗倭援朝战争获得最终胜利。

  邢玠奉命班师回国,万历皇帝亲自登楼接受献俘,对全体出国参战将士倍加奖赏。这次伟大的抗倭援朝战争,不但挽救了朝鲜的危亡,也保卫了大明帝国的安全,在加强中朝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共同抗击外来侵略的战斗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朝鲜人民为了表彰邢玠的丰功伟绩,在釜山建造纪念铜柱,并立祠绘像常年祭祀。至今邢玠的光辉业绩和名字,一直在朝鲜人民心中广泛传诵。

  万历三十年(1612年),邢玠病逝,噩耗传开,举国悲恸。皇帝钦赐御葬。青州城里原有邢玠的光禄牌坊、太保牌坊。邢玠墓位于青州城南扈家庙村东,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有墓道长百余米,御碑、华表、石人、石马、石羊、石象等矗立两侧,威严壮观,后湮坏。邢玠著述《征东奏议》、《崇俭录》等书传世,当年用过的盔甲和朝鲜折扇,以及诗文原件,现分别存放山东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六十七、“北海世家”书香盛

  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父子兄弟共同著名于文坛的佳谈,如汉魏之际的曹操、曹丕、曹植,宋代的苏恂、苏轼、苏辙等等。明朝青州,则出现了“北海世家”冯氏。

  冯氏知名于世,从冯裕开始。

  冯裕,字伯顺,号闾山,祖籍临朐,出生于辽宁。其曾祖冯思忠曾带兵屯守辽东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县)。广宁有著名的闾山,所以人称“闾山先生”。

  冯裕28岁中进士。29岁时出任松江府(今上海)华亭县知县。其时正逢水灾,田禾淹没,灾民苦于赋税,冯裕令丰收区域代替灾区交纳赋税的十分之一。此事触怒了当地豪绅,控告他“歉岁加赋”,幸亏百姓“具状辩驳”,才使真相大白。

  冯裕又出任萧县(今属安徽)任知县,有惠政,晋升为晋州(今河北晋县)知州。当时,洪涝成灾,滹沱河河道南迁,而受灾地区照样按原数缴纳税粮。冯裕认真听取民意,现场勘查,给予合理调整。此后,冯裕先后任南京户部员外郎、平凉(今甘肃平凉市)知府、石阡(今贵州石阡县)知府、贵州按察副使等职。在石阡府,他调节了数起民族纠纷,避免了战乱。

  冯裕多在边远地区做官,不便携带家眷。所以,南京调往平凉时,曾回到青州,在府城购地,建造住宅。到石阡任知府时,就把家眷安置在青州,并归籍临朐。后来,他从贵州退职还乡,闲居青州城区近20年。

  冯裕退隐后,家居讲学,尤好吟诗。与石存礼、陈经、黄卿、刘澄甫、刘渊甫、杨应奎等人,于青州北郭的禅林,结成“海岱诗社”,作诗唱和,被称为“海岱七子”。冯裕创作颇丰,《海岱会集》收其诗128首。

  冯裕以其为官清正和为文质朴而留名于世,同时,也以重视教育和家学相承而惠及子孙。从冯裕开始,冯氏家族前后6代,出过9个进士、4个举人;跻身文坛而著名者,有六、七人,当时被称为“北海文学世家”。最为知名者,有冯惟敏、冯惟讷、冯琦、冯溥等人。

  冯惟敏,冯裕第三子,字汝行,号石门,文才非凡,名声尤重。冯惟敏幼年即显示出卓越的才华,文章恢弘恣肆,万言立就,深得父爱。即使冯裕调任平凉知府不便携带家眷时,也携带16岁的冯惟敏一同赴任。此后,冯惟敏又游学四方,踪迹于五岳,见多识广,名噪一时。他27岁时,参加山东乡试,一举夺魁,高中解元。可惜第二年进京会试,兄弟三人,唯有冯惟敏落第。自此,冯氏家族的冯惟重、冯惟讷走向仕进之途,而才华更优的冯惟敏却回青州闲居,致力于文学创作。

  冯惟敏与罢官归乡的散曲家李开先、官任青州兵备副使的王世贞、书法家雪蓑道人等为文友,在散曲和杂剧创作领域取得显著成绩。一直到52岁时,才进京揭选,以非凡的才能博得朝廷赏识,授涞水(河北)知县,他为官清廉,不扰民。每次出行,自带餐饮,不让百姓靡费,但却为权贵不容,第二年便解职回乡。不久,出任镇江府学教授。59岁时,又任保定府通判。修府志时,因替忠臣鸣冤,得罪当朝,难容于世,62岁时,辞官返乡,在临朐老龙湾度过了10载晚年生涯。

  冯惟敏的散曲,号称明朝北曲第一人。他的散曲作品很多,大多感事而发,具有丰富深刻的现实内容,反映了社会的尖锐矛盾。在创作风格上继承了元代豪放派的传统,刚劲朴直,浅近流畅,被誉为曲坛上的辛弃疾。如他的《农家苦》:

  倒了房宅,堪怜生计蹙,冲了田园,难将双手扤。陆地水平铺,秋禾风乱舞,水旱相仍,农家何日足?墙壁通连,穷年何处补,往常时不似今番苦,万事由天做。又无糊口粮,那有遮身布,几桩儿不由人不叫苦。

  又如《刈麦有感》:

  穿和吃不索愁,愁的是遭官棒。五月半间便开仓,里正哥过堂,花户每比粮。卖宅田,无买的,典儿女,陪不上。

  当时,山东巡抚段顾言为官贪婪残酷,民甚苦之。冯惟敏创作了散曲《戊午感事》和《骷髅诉冤》,触怒了段顾言,竞被逮捕押往济南,身陷囹圄达两月之久。出狱后,又写了《七行歌?怀凤洲使君》、《多纠缠》等散曲,以宣泄横遭贪官污吏迫害的愤懑。

  冯惟敏的杂剧创作水平也很高,代表作有《梁状元不服老》、《僧尼共犯传奇》等。前剧描写了剧中人梁璟80岁才中状元的惨淡经历,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其中,有他本人切身经历的影子。后剧是一出轻喜剧,描写了一对僧尼私通,断案的小吏想借机敲诈,但最终顾忌自身利益,只好判僧尼还俗,成就了真夫妻。剧中公开宣扬“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传留后代,繁衍至今”是天经地义的真理。倡导真性情,反对假道学,与汤显祖的《牡丹亭》宣扬“情”对“理”的斗争,有异曲同工之妙。

  冯惟讷,字汝言,号少洲,冯裕第五子。25岁中进士,任江苏宜兴知县,又先后任山西蒲州知州、扬州府同知、松江府知府,官至江西布政使、光禄寺卿,可以说在仕途上一帆风顺。

  任职之余,仍潜心于学术创作,编纂有《青州府志》18卷、《光禄集》10卷。特别在文学研究和古籍整理方面成果显著,他辑录《古诗纪》156卷、《风雅广韵》8卷,均收入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此外,还著有《楚辞旁注》、《诗选约注》、《文献通考纂要》和《杜诗删注》等,对中国文学的探索有独到的造诣。

  冯琦,冯裕之重孙,冯惟重之孙,字用韫,号朐南,《明史》有传。他自幼嗜学,山东乡试考中第一,20岁中进士。在翰林院先后任编修、伺读学士等职,又先后任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当时,万历皇帝要册立东宫太子,因时间仓促,执掌册立太子仪式的太监借口费用不足,想拖延不办。冯琦知道诸皇子斗争激烈,怕日久生变,就说:“今日礼为重,不可与争。”其时,他的堂弟、户部主事冯瑗正押解饷银40000余两出京,冯琦立刻追还,解决费用问题,使册立太子的事情顺利进行。

  冯琦“明习典故,学有根柢”。文章极有风采,朝野都很敬重他。每有奏疏,大家都相互传读抄录。皇帝对他也很器重。内阁缺人,皇帝想用朱国祚和冯琦两人。但首辅沈一贯非常忌妒冯琦的才能,就说“二人年纪轻轻,缺乏锻炼,要先用年长老成者”。冯琦终于没有进入内阁。冯琦郁郁不得志,且积劳成疾,16次上书,请求退休,皇帝不允。遂病逝于任上,年仅46岁。

  冯琦死后,留下遗表上奏朝廷,仍针对当时的弊政,请万历皇帝励精图治,披阅奏章,选补缺官,推诚接下,安抚人心。词语非常恳挚。明熹宗朱由校继位后,常常追念冯琦的功绩,6次派遣朝官来青州立碑祭祀,赠官太子少保,谥号“文敏”,并追封入阁,有“死后入阁,冯琦一人”的说法。冯琦墓在青州城西尧王山麓,原有6幢蛟龙御祭碑。

  冯琦编辑有《海岱会集》、《五大夫集》、《北海集》,与堂弟冯瑗等人编成《经济类编》一书,收入《四库全书》,被誉为“官家经国济民之备”。

  此外,冯氏家族擅长文才的还有冯惟重、冯子履、冯瑗、冯士衡、冯士标、冯溥等人,都有著述传世。

  六十八、“海岱七子”诗韵长

  纵观青州的文化史,有三个最繁荣的时期,一是北魏到北齐,青州的佛教文化达到颠峰;二是北宋时期,文人知青州带动了诗文创作的兴盛;三是明朝到清初,是青州文化繁荣、人才辈出的时期。明代270年间,今青州市境内科举考中进士就有80人,其中官至“阁老”的有刘珝,死后追赠入阁的有冯琦,做到六部尚书等二品职位的有邢玠、陈经、钟羽正、赵秉忠、房可壮等10余人。这些人科举出身,大多工于诗文,许多都有文集存世。

  明嘉靖年间,冯裕等文人组建“海岱诗社”,号称“海岱七子”,定期集会,以诗词唱和,创作颇丰。后编辑刊印,名《海岱会集》,共12卷,收诗词749首。青州文学创作形成群体,达到高峰。

  中国的诗文创作,唐宋时期达到高峰。明初,受科举八股文影响,诗文衰退,统治文坛的是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的“台阁体”。这种文体无病呻吟,文风萎弱。所以在明朝中期,文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历史长久、影响深远的诗文复古运动。著名的代表是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和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前后“七子”都坚决反对“台阁体”,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李梦阳等人,在作文上最推崇《战国策》的实录精神和优美文采,“录往者迹其事,考世者证其变,攻文者模其辞,好谋者袭其智”;在作诗上最推崇杜甫,“作诗必须学杜,诗至杜子美,如至圆不能如规,至方不能如矩”。

  “海岱七子”与前、后“七子”在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上有渊源关系,都反对“台阁体”空虚浮泛的无病呻吟,但“海岱七子”并未承继前后“七子”唯古是尚、句窃字摩的弊端,而是提倡推陈出新,诗歌要写“性情”,直抒胸臆,不重雕饰。所以,“海岱七子”的诗作,是“对景言情,即事属辞,质而葩,逸而兴,清新流畅,不矫不艳”。成为明代诗坛上的奇葩。

  冯裕,作为“海岱七子”最知名者,他的诗作古朴自然,闲适恬淡,触景生情,感事而作。如他的《东郊》:

  散步东郊外,春深景物繁。高低杨柳岸,红白杏花村。海气分阳彩,山容减烧痕。方思谷口客,移杖过柴门。

  诗人信步到青州东郊春游,杨柳依依,杏花烂漫,花开树荣草青;水气缭绕,春光明媚,红日山态绚丽;不禁想起汉朝归隐谷口的隐士郑子真,优游山水间的闲适之情油然而生。

  再如《劈山》:

  雨霁携壶上劈峰,峰头遥带夕阳红。游人散去杨花径,樵子归来木叶风。仙境茫茫天地外,伯图眇眇有无中。自惭潦倒登临晚,一笑空须向烛龙。

  伯图:霸业;烛龙:一种神兽,衔烛以照幽阴,此处指暮色中的劈山。冯裕归隐后,虽然恬淡,但也常有壮志难酬之叹,所以,在欣赏劈山的优美风景之时,不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不再。

  除冯裕外,“海岱七子”的成员还有杨应奎、陈经、刘渊甫、石存礼、黄卿、刘澄甫等人。

  杨应奎,青州益都人,回族,进士,曾任陕西临洮府和河南南阳府的知府。因得罪了嘉靖皇帝,被罢官归里,隐居田园,著有《渑谷集》。他的诗作多为田园纪趣,乡土气息浓郁,淳朴实在,吟之朗朗上口,如《渑水田家》:

  我屋近南山,我圃连沧州。田畴时雨足,禾黍正油油。闲步看青野,偶然随海鸥。何期柴门下,好客为我留。盘俎无兼味,瓦缶注黄流。一斟复一酌,宾主醉沉浮。傲然天怀间,坦率更何忧。送客出门去,北窗风飕飕。五柳亦何人,此意堪与俦。

  作为青州人,他对家乡有着真挚的感情,如《登大云顶》:

  我居山之麓,我爱山之巅。一上舒清眺,白云兴杳然。

  这首诗,写登上云门山山顶,极目远望,云海茫茫,如置身仙境。对家乡的赞誉挚爱之情,溢于言表。“海岱七子”像这样描绘青州风景名胜的诗作很多,为丰富青州景观的文化内涵作出了贡献。

  陈经,字伯常,号东渚,青州益都人,进士,累官至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任兵部尚书时,蒙古俺答汗部时常侵犯西北边境,陈经为御敌,“殚心筹划,至忘寝食”。他为官清正,“立朝三十年,门无私谒,卒后囊无私遗”。且性情耿直敢言,因触犯权臣,辞职回家,潜心诗文创作。

  陈经的诗作苍劲有力,气势恢弘,如描写松林书院的《松涛》:

  昔人曾筑读书台,台畔苍松次第栽。芸阁密围青玉幄,牙签深护翠云隈。长风夜撼千虬动,巨浪时喷万壑来。雨露尚须滋养力,庙堂今重栋梁才。

  黄卿,字时庸,青州益都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历官应州知州、太原知府、浙江参政、江西布政使等职。黄卿为政“皆以能称”,“嗜学,老而弥笃”。著作有《编苕集》、《编苕诗话》、《闲抄漫记》、《拟珠集》等。黄卿有《题劈山》诗:

  神斧何年劈五峰,半空苍黛出芙蓉。夕阳灼烁蒸双壁,返照参差射万丛。岩岫欲瞑开锦色,云霞相映漾光风。玻璃影动神珠彩,罨画难成总画工。

  刘渊甫、刘澄甫,兄弟二人是刘珝的孙子,皆擅长诗文。刘澄甫的诗清灵飘逸,意味深长。如《花林野趣》:

  碧水青山处处村,百花千树半柴门。山藏柳市无车马,水隔桃源有子孙。问舍地偏为得计,寻幽心远遂忘言。悠然迥出尘嚣外,垂老犹矜兴未存。

  石存礼,字敬夫,号来山,青州城里人,弘治年间进士,官至绍兴知府。他的诗作清新自然,有王维之风。如《上大云寺》:

  山险疑无路,萦回一径通。钟声寒瀑外,塔影夕阳中。窗出荼烟白,炉分芋火红。禅房招隐处,清话几人同。

  “海岱七子”的诗作,“抒写性情,自适其适,不随风气而转移”,既不同于 “歌功颂德雍容富贵”的三杨“台阁体”,也区别于“模拟剽窃毫无性灵”的前后“七子”。抒写性情这一文学主张,与后来的汤显祖、冯梦龙、徐渭及三袁等进步文学家倡导的“性情”、“性灵”说,都是一脉相承的。

  六十九 、青州山水育清官

  青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贤达荟萃。特别是隋唐以后,青州风俗尚耕读,重教育,培养出众多的文人学士,也涌现出许多“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清官能吏。青州百姓有个说法:青州水好,“青”字加水即为“清”,所以“青州出清官”。其实,青州多清官,乃是青州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使然。

  明代青州籍人士为官刚直清正者,见之于史书的有石茂华、王基、朱鸿谟、赵鉴、曹凯、曹珖等人。

  石茂华,字君采,号毅安,益都人。23岁中进士,任浚县(今属河南)知县。处理诉讼案件,人称公明决断。任扬州知府时,组织抗倭斗争。后又历任山西按察副使、河南副使、陕西参政、按察使、都察院右都御史,政绩卓著,并数次平息内外的兵乱,受到朝廷褒奖,官至兵部尚书,掌南京都察院事。在巡视陕西、甘肃地区时,正值当地大灾荒,饥民遍地。石茂华奏准朝廷,免除徭赋,开仓赈灾,救助饥民。因政务劳累,一病不起,呕血而亡,以身殉职。石茂华在官40余年,为政清廉。史书称他“家资不称其官”,家中资产与他所任官职很不相称。而且极为勤政,忠于职守。“区处政务,老成周慎,度不周全,不肯妄发,发辄至当”,办事非常稳重,决策极为慎重,拿不准的事,不肯贸然行事;只要决定了的事,必定十分妥当。

  赵鉴,字克正,青州府寿光县人,家居赵家营村,今属青州市朱良镇。考中进士后,任萧山知县,创“丁田相折”之法,改进赋税办法,痛切时弊,得到人们拥护,被朝廷作为典型推广。此后,历官广东监察御史、安庆知府、陕西右布政使、都察院副都御史、甘肃巡抚、大理寺卿、刑部尚书等。在甘肃巡抚任上,当地正值灾荒,赵鉴上疏请求朝廷拨付救济款项,向富户贷款购粮,设立粥棚,救活灾民无数。同时,整饬边防,击退吐蕃的侵犯,保障边境安全。担任刑部尚书时,发生藩王朱宸濠叛乱事件。平息后,宗室很多人被牵连进去。为此,赵鉴上疏,主张只惩治首恶者,其他被无辜牵连的一律释放,保全了200多人。赵鉴居官清正,不徇私情,史称“所至以刚严称,遇事正法,略无顾虑,人多服之”。一日,在等待上朝时,有人仗恃皇帝的宠信,托他办私事。他大声呵斥说:“这是办私事的地方吗?”声色俱厉,闻者壮之。

  朱鸿谟,字文甫,益都人,进士出身,授吉安推官、南京御史。为疏救邹元标、吴中行等人,得罪宰相张居正,罢官为民。朱鸿谟归青州后,“杜门讲学,不入城市”。张居正死后,重新起用,历任江西按察使、应天、苏州等地知府。多次向皇帝建言减轻灾民赋徭、裁减皇室织造、惩治豪绅地霸,触怒权贵,多次罢官,又多次被起用,后官至刑部右侍郎,死后,赠官刑部尚书。朱鸿漠一生清廉,死后甚至无钱安葬,经故旧僚属筹资,才顺利办完丧事。

  曹凯,字宗元,益都人,正统十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官至浙江参政。史称他“磊落多壮节”,敢于为民请命。明朝末年,朝廷有“输豆得补官”的做法,公开卖官籴爵。曹凯在皇帝面前力争,请求废止。他说:现在,输豆四千石以上者,可以得到朝廷要职,不用十年,俸禄早已超过所花费用,还让他子孙世袭,利益无穷,这是“以生民膏血养无功子孙”。有功的人必定不服,不为朝廷效命,后患无穷。皇帝听从了他的谏言。

  王基,字启亭,青州左卫人。考中进士出后,历官户部主事、大同知府、山西副使、湖广按察使、浙江布政使等职。王基为政十分清廉。巡抚大同时,有一个被他举荐任用的镇将来感谢他。他闭门不见,说:“我为国家举荐人才,不是对他施加恩惠,为何要感谢我呢?”镇守大同的明宗室代王,深夜派人送来一个酒坛,名为敬献佳酿,打开一看,却是一坛珍珠。王基马上派人送回去,拒不接受。后来,王基担任南京户部尚书,兼兵、刑二部尚书,当上书要求致仕(退休)时,万历皇帝让他推荐一个最有才能的儿子出来做官。王基谢绝了,他说:“我的儿子如有才能,何必由我来推荐。如果没有才能,我推荐了,恰恰给我增添麻烦。我不能拿我的名声为子孙换官做。”

  曹珖。字用韦,号葆素,青州益都人。他兄弟三人:曹璜、曹珖、曹琏,同在朝廷为官,都以“交厉名节”、操守清正、文行清直闻名于世。其中曹珖尤为知名。曹珖任职户部主事时,负责督察皇城四门。当时,卫军三年未发饷,兵士只好靠向太监借高利贷维持生活,曹珖严加整治,迫令太监减息,稳定了卫兵军心。后历官兵部主事、河东参政、南京太常寺卿等职,受阉党魏忠贤陷害,被罢官。魏忠贤死,被重新起用,任户部侍郎、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他曾极力反对明皇室桂王滥用国库银两重建府第,得罪权贵,又因故触犯太监,再次罢官。不久,朝廷要起用他,坚辞不就。居家青州14年,病逝。

  青州籍人士在外地做官,以廉洁清正著称。同样,到青州做官的外地人,受当地文化氛围的熏染,绝大多数也是清正有为。知名者,如孟迪躬行阡陌、关注民生,胡宗宪改革弊政、敛不及民,李昂赈济灾荒、舍身忘己等等。

  孟迪,太原人,任青州知府10年。旧志称他“性简易,所至不为,赫然可喜态。然阴惠默化,虽刻意厉行者,有所不能。”在青州任上,改革积弊,惩治豪吏,大快人心。遇到蝗灾,亲自督领部属到田间阡陌,捕捉蝗虫,披星戴月,起早贪黑,顶风冒雨,躬行不辍。为防止灾荒,发动大户捐粮50万石,以备赈济。尽管青州灾情不断,但多年没有发生饥荒。他还建立集市,鼓励贸易,发展经济。由于他的清正廉洁,“官师其廉,吏慑其威”,境内大治。

  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安徽绩溪龙川人,为龙川胡氏著名人士。考中进士后,授益都县知县。他为人“倜傥不羁”,才华横溢;为政“严信赏罚”,益都士民都很信服。过去,上级官员来青州巡查,地方官要认真接待,陪同阅兵、视学,不仅花费很大,而且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胡宗宪则精心策划,不铺张,不扰民,“储措有术,敛不及民”,得到民众赞誉。任职益都县令数年,屡决悬案,平反冤狱,获得朝廷嘉奖,连升3级。后提升为浙江巡按御史、总督,总制7省军务抗倭灭寇,以戚继光等为大将,制定“攻谋为上,角力为下”和“剿抚兼施,分化瓦解”的策略,转战江浙。“每役躬擐甲胄,指授方略,数年弭平倭患”,平定了为患多年的倭寇。胡宗宪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在严嵩案中,被人陷害,瘐死狱中。

  李昂,字文举,仁和人。成化二年(1466年),李昂出任青州知府。其时政弊民疲,许多人携家带口,纷纷逃亡。李昂接任后,“问疾苦,劾赃吏”,“量贫富,均徭役”,拨乱反正,励精图治。他招募流民开垦荒地,缓征赋税,实在难以缴纳的,由官府代交。看到许多饥民衣食无着,李昂毅然决定打开官仓,拿出粮食赈济灾民,粮食不够,就挪用官府上解的税银购粮补充。他还带头捐献官员俸禄,并劝说富户设立粥厂,全活灾民甚众。后来,上级官府追究他不经批准动用公粮公款的责任,他说:“灾民能够生全,既使治我的罪,又有什么遗憾呢?”便自劾罢官。

  七十、青州四古城

  今青州市区在历史上先后曾有4座古城,即: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南阳城。这四座城池构成了青州2200年的建城史。

  广县城,建于西汉初年,在今市区西南楼楼山北麓下圈村周围,东邻瀑水涧,西邻南阳河。

  广县,是商“奄”、周“丰”的故地,汉初设县。汉高祖功臣召欧被封于此,食邑2600户,为候国。经考古工作者勘探,古广县城南北约400余米,东西约500余米,占地面积大致400亩。大约仅能容纳几百户居民,主要居住着召欧的家族及其属官、奴仆等。

  郦道元《水经注》称,广县城是“青州刺史治,亦曰青州城”。光绪《益都县图志》据此也认为:“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青州刺史,治广县”,今人多以为不可信。原因是两汉时期青州刺史部仅为监察区划,刺史年秩600石,相当一个县令,且无固定治所。

  其实,刺史设立后,对加强中央集权发挥了重大作用,汉成帝时就提高规格,年秩上升为二千石,与郡守相同。到汉元帝时,刺史配属僚佐,形成一班人马。刺史的职责是每年8月“巡行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年底到京师述职。他虽然没有固定治所,却应该有固定的住所。因为刺史及其僚属既不可能把家安在遥远的京师,也不会携家带口到各郡国巡查。当时,广县地处一隅,相对偏僻,较为安全,且与富庶的齐国、菑川国相临,应当是青州刺史理想的居所。所以,郦道元认为广县城就是青州城,是有根据的。东汉末年,青州刺史权限扩大,掌管军、政、民等各项权力,才将青州刺史的治所,固定在繁盛的都会临淄。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曹嶷筑广固城,广县并入临淄县,县治广固城,广县城址湮没。广县城前后存在了515年。广县故址曾有一尊高3米、重4吨的东汉石人,称“跪姿石俑”,为国家一级文物。该文物现存山东省博物馆,青州博物馆有复制品。

  广固城,城址在今城区西面,尧王山前1.5公里,东濒北阳河,面积大约1平方公里,为前赵刺史曹嶷所建。

  当时,兵戈不息,战乱纷起,曹嶷见临淄旧城不便据守,便新建广固城。“有大涧甚广,因以为固,故曰广固”。把青州、齐郡、临淄县三级政府迁入城中,成为海岱之间最大的都会。曹嶷筑的广固城,面积太小,只供官署、屯兵及官吏家眷居住,称小城或内城。而众多的士族、百姓、商贾等则居住于城外,跨越北阳河两岸,形成外城,或称大城。大城的面积大约不少于2平方公里。如遇到战事时,外城军民迁入内城据守。如慕容德攻广固城,东晋守将辟闾浑迁8000余户入守广固城内城。

  南燕国定都广固城后,设燕都尹。此时广固城十分繁荣,居户有数万之多,仅鲜卑、胡、羯等少数民族就有3000余户,还有大量的河北望族及其家丁、部曲。皇室及王公贵族居住内城,广大士民百姓仍然住外城。

  东晋义熙六年(410年),刘裕灭南燕,夷广固城为平地。广固城作为山东地区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存在了100年。

  东阳城,旧址在今城区南阳河以北、尧王山路以南。东晋大将刘裕灭南燕后,留羊穆之为青州刺史。羊穆之便在南阳河北岸东阳陵另筑东阳城。今南阳河古称阳水,北阳河古称浊水,新城因在浊水之“东”、阳水之“阳”,所以名之“东阳”。

  当时的东阳城东西长而南北狭,面积大约有2至3平方公里,比广固城内城要大许多。不仅有各级官衙、兵营,也居住士民百姓。东阳城继广固城后仍为青州、齐郡、临淄县的治所。北齐天宝七年(556年),北齐政权调整区划,扩大县的规模,益都县的县治从今寿光城南迁入东阳城。同时,撤销临淄县,临淄南境划入益都,北境设高阳县。从而临淄县县治结束了在今青州城区长达250余年的历史。

  南阳城,其始建时代,据嘉靖《青州府志》记载:“北齐废东阳城,迁筑于阳水南,为南阳城”。但据光绪《益都县图志》记载,南阳城始建年代还要早,大约形成于北魏。

  北魏时期,青州无大的兵革,人口繁衍增多,东阳城难以容纳。熙平二年(517年),北魏重修东阳城时,便在阳水之南修南郭,这就是最早的南阳城。因在阳水之南,故称南阳城。

  到北齐时,南阳城已形成很大规模。隋唐时期,南阳城发展迅速,规模超过东阳城。所以,当时的青州总管府、青州都督府和平卢淄青节镇等军事机构皆驻南阳城。北宋末年,东阳城毁于战火。因而从金朝开始,益都府署、转运使司等行政机构也迁到南阳城。唐、宋、金、元数朝,青州城规制宏伟,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元代李璮割据时,曾迁数十万军民入城据守,由此可见青州古城的规模。

  朱元璋起兵之时,听从儒生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从而顺利统一全国。明朝初年,朱元璋及其后代仍然把“高筑墙”作为巩固明王朝的重要措施,为了抵御漠北蒙古的侵袭,重修万里长城。同时,对全国各地的府城、县城,规定标准进行重修。此时,青州的南阳城也得到大规模的修筑。

  南阳城城墙原为土城,经过元末明初的战乱,已经破烂不堪。洪武三年(1370年),山东都指挥使叶大旺主持改建南阳城。“增崇数尺,垒石甃甓”,加大高度,砖石筑城。重修后,城墙高12米,护城河宽12米,城西、城北依托南阳河,更为雄壮。城四周绵延长达13里,设四门,每门双层,中有瓮城。南门叫阜财门,东门名海晏门,北门名瞻辰门,西门名岱宗门。从高处俯瞰,如卧牛形状,所以,南阳城又俗称“卧牛城”。

  改建后的南阳城,不但是青州历史上最为雄壮的城堡,而且成为繁华的商埠,“城”与“市”结合起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隋唐以前,青州古城同全国大多数城邑一样,实行封闭式的里坊制,“城”、“市”分离。城内有官署、住宅、寺院及附属场所,划分为许多“里坊”。里坊有坊墙,设四门,坊内设十字街和更小的十字巷。每个里坊,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实行严格的管理和督察制度。每坊长、宽各300步,约为古代一里,所以称“里坊”。青州南阳城、东阳城兴盛时期设置10到12坊。交易场所“市”和大量的手工业作坊则在城外附郭。

  从宋元到明清,“城”和“市”逐渐融合,封闭式里坊制演化为开放式街巷制。明朝重修后的南阳城,是比较典型的街巷制:四门之间贯通数条主要街道,主干街道之间分布许多街巷,俗称胡同。坊墙不再存在,临街建有官衙庙堂和官宦的深宅大院,间杂许多门铺商店、手工作坊和娱乐场所,平民百姓则散住于小巷胡同。这种变化标志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是历史的进步。

  在城市管理上,也由里坊制向街巷制转化,设立城隅。明朝青州城共设13个隅,城里有中、正南、正北、正东、西南、西北等6隅,东关有正东、正西、正南、西南、西北5隅,另有北关隅、古城隅。

  明清时期青州古城的街巷至今仍有踪迹。今青州城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有棋盘街、昭德街、卫街、偶园街、北门街、北关街等。这些街道首尾相连,绵延5公里,被称为“十里古街”。

  棋盘街,位于东关,由昭德街、粮市街众多街巷构成棋盘状而得名。这里,过去是青州古城的繁华地带,也是达官贵人的居住之地。历史上曾经有过王曾的“宰相府”、赵秉忠的“状元坊”、“软绿园”, 还有过“昭德阁”、“海岱阁”、“山西会馆”等名胜。现在的古街保持原有格局,仍然是一处贸易集市。两边多为老店铺,青砖小瓦,古式的木质活插板门,依稀可见当年这里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的繁华。

  北门街,是条青石板古街,街旁多为新建的仿古建筑,现辟为旅游文化市场。开设的古式店铺,大多是经营古玩、书画、工艺品。其中不乏精品,经营各有特色,为古街道增添了不少秀色。此街的北首,与万年桥相衔接。

  万年桥向北,至镇武庙,便是北关街。该街原是东阳城的主要街道,也是青州最为古老的街道。后东阳城改为北关,便易名北关街。大街两旁多为原有建筑,古老的店铺和民房错落有致。店铺前有出檐的梁柱和明代特有的弯脖斗拱,古老的窗棂和斑驳陆离的木门,显出街道千余年的沧桑。

  值得一提的是,南阳城、东阳城中间隔着南阳河,交通不便,于是建有南阳桥。南阳桥又称万年桥,俗称北大桥,是两城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游人云集的著名景观。

  该桥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但至少在北宋明道年间(1032-1033年),这里就有一座极具特色的木制虹桥。据古籍记载:青州城西南皆山,中贯阳水,限为二城。先是“跨水植柱为桥”。可是,每至六、七月间,“山水暴涨,水与柱斗,率常坏桥,州以为患”。北宋名臣夏竦知青州时,想解决城内的水患和交通问题,便听取了一位“废卒”(囚犯)的建议,先用巨石垒固其岸,再取大木数十根,巧妙地穿插连贯起来,架为虹状飞桥,中间不用桥柱。这是我国第一座用木结构建造的独特桥梁,虽然没有桥柱,但使用了50多年而不损坏。此后,各地纷纷仿效,木结构虹桥风行一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即是以青州南阳河虹桥为蓝本。

  后来,木结构的虹桥就为石桥所代替,并更名为万年桥。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记载:“明永乐十二年,郑纲重修,弘治七年秋,水泛滥,碑桥全毁。万历二十二年,知府卫一凤,知县刘养浩增修,改名万年桥。”对于万年桥的赞誉古今颇多。明青州人杨应奎说:“实青齐之襟带,乃海岱之纪纲。南通淮沂,北接燕冀,万里无滞,百丈何拘”。

  插图 万年桥旧貌

  万年桥几经修建,今成为七拱石桥,石板桥面。桥长86米,宽9.4米,高9米,南北各有较宽的引桥面。桥两侧有石桥栏,其上有石宝瓶18对,石狮19对。桥两端,还有大型石狮四座,威武雄壮。栏杆上有仿明代刻制的浮雕《二十四孝图》和缠枝牡丹。在桥西侧的迎水面上,每个桥墩,各有一个龙首长鬣的怪兽石雕。据说,龙有九子,性情各异,这石雕怪兽为其九子之一,喜喝洪水,具有镇水的本领,所以,无论河水如何暴涨,总不会没过桥墩。

  鉴于青州历史上存在的几座古城,人们常用广固、东阳、南阳、益都等名称替代青州。除此之外,在古代文献中,青州城的代称或别名还有东州、东齐、海岱、营丘、青社、少阳、卧牛城等等。

  东州、东齐、海岱:因青州处在中原大地的最东边,东海和泰岱之间,所以古人常用这些名称特指青州。如郦道元《水经注》说:“先公以太和中,作镇海岱;余总角之年,持节东州”,海岱、东州皆指青州,因郦道元的父亲郦范做过青州刺史,所以才这样说。李清照名句“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州一抔土”,有的版本也写作“去洒青州一抔土”。明、清年间,青州府衙门的横披也写“齐鲁名郡”、“海岱雄封”。

  营丘:营丘原为西周姜太公齐国的都城,故址在今昌乐东南一带,也有人认为临淄原称营丘,还有人考证营丘古城在今青州市朱良镇一带。不管怎样,后人用营丘来指古齐国、古青州。尤其在宋、元时期,营丘广泛地用来代称青州。如《渑水燕谈录》说范公亭“最为营丘佳处”;《山路记》说“营丘,东秦旧服,周列环山,云门为之冠”;著名画家李成,益都人,作画时具名“营丘李成”,因被人称为“李营丘”。

  少阳:少阳在中国古代五行学说中与东方同义,所以古人也用少阳代称青州。如明代益都人李时飏继于钦《齐乘》后,写了一本《少阳乘》,实际上是一部《青州志》。

  青社:《汉书》记载,汉武帝封自己的儿子刘闳为齐王,诏曰“呜呼!小子闳,受兹青社”。于钦《齐乘》说:“盖古者以太社五色土随方封国,使立社,故齐有青社之称。”清代李文藻著有《青社拾闻》,安志远著有《青社遗闻》。

  卧牛城:明朝修筑南阳城,因形状如同卧牛,故俗称卧牛城。对卧牛城的部位,有人曾这样描绘:“西门西去二、三百步,与南城相对,稍东以西为牛首;内有土丘四,曰牛角、牛耳;南城上一台二洞,曰牛眼;正西一炮台,中空,曰牛鼻;西门侧有窦,曰牛涎;北门西有旧水门,曰牛脐;东北角楼下大水窦,泻城内阴沟之水,曰牛溺;此北一带为牛腹;南面坚实整饬,当是牛背。”

  七十一、青州十胜景

  青州经济文化的繁荣,文人骚客乃至平民百姓闲暇游乐成为风尚,由此带动了旅游活动的兴盛。青州古城,西连岱岳,东瞰沧溟,南对三山联翠、障城如屏画,北有二水绕流、抱城如隁月。名山大川,遍布四境,文物古迹,俯首皆是,青州乃休闲旅游好去处。

  明朝万历年间的李本纬,在青州为官,善诗文,曾做“青州十景”诗,明《嘉靖府志》收录。这十处青州胜景是:云门拱璧、南楼夜雨、范井甘泉、驼岭千寻、阳溪晚钓、劈峰夕照、花林野趣、行台秋月、地镜倒悬、石涧冰帘。以下分述之。

  云门拱璧 云门山离城区2.5公里,南邻劈山,西望驼山,北瞰绿色葱茏的金凤山。山顶海拔421米,虽然不高,但陡崖峭立,山势巍峨,漫山松柏,景观棋布,宛如一个巨大的盆景端放城南。

  山顶陡崖峭立,高数十米,东西绵延数百米,建有东、西两处阆风亭。伫立东阆风亭俯瞰东望,茫茫绿野,村郭时隐时现;在西阆风亭跷首远眺,层峦叠嶂,浩瀚如波涛汹涌,雄浑如万马奔腾。峭壁中间有一个南北贯通的天然穴洞,近看如拱壁月门,远望如明镜高悬,白璧镶嵌。每到夏秋季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将山顶的亭台楼阁托于滚滚云海之上,犹如仙境一般,给人以奇幻无尽的遐想,故被称之为“云门仙境”,又称云门拱璧,实乃天造之胜景,地设之奇观。再加上气势磅礴的摩崖大“寿”,云门山为青州风景第一。宋朝的“铁面御史”赵捴 嘀菔保 粲小兜窃泼派健肥 ?/SPAN>

  十里峥嵘到忽平,兀然如觉梦魂醒。石通幽室心生白,径拥寒云步入青。一水下窥疑绝线,两山前列似开屏,重城归去仍堪喜,岁稔人家户不扃。

  驼岭千寻 云门山以西2公里,便是驼山。驼山主峰海拔408米。它挺拔雄奇,叠翠千寻。“山横亘数里,三面盘踞作驼形,身首宛然,遥睇弥真”,山顶上双峰对峙,犹如一匹伏卧的骆驼,故称“驼岭千寻”。驼山十分陡峭,石阶路多在山岩上开凿而成,有的路段则直接借助石灰岩山脊的断裂层石。路侧苍松翠柏,空气清新,美景目不暇接。驻步回首,但见古柏参天,满目青翠。山风吹过,阵阵松涛回响在山峦之间。极目望去,远处神秘的山体巨佛仰面天穹,静卧山野。

  驼山山顶,地势较为平缓,有一组恢弘的古代建筑群:昊天宫。宫门前有“天桥”,“天河”,“五龙池”等,宫内正殿是木石结构的“玉皇殿”,雕梁画栋,气势壮观。大殿东侧为“聚仙楼”,大殿后边是石质无梁双拱阁楼式建筑“七宝阁”。宫院的南侧有水池,谓“天泉”,雨季时泉水翻涌,顺“天河”向东,飞流直下。各种碑刻,形制各异,琳琅满目。从昊天宫向南,是一片茂密的松林,山花烂漫,绿草茵茵,幽雅静谧,野趣横生。松林尽头,有陡峭的石阶路顺悬崖而下,号为“天梯”。“天梯”下面,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驼山石窟造像群。

  范井甘泉 范公井亭,位于今范公亭公园三贤祠内。三贤祠初建于宋代,经历代修缮而成。它右邻南阳河南岸,背靠宏伟的明代古城墙,坐东向西,依势筑室,更显得恢宏高大。院内的唐楸、宋槐,老干虬枝,历经沧桑。虽然树龄千年有余,但仍然枝繁叶茂,生意盎然。树荫下是建造别致的范公井亭,六角檐古亭,木石结构,相传是范仲淹知青州时建造。据说,当时流行“红眼病”,范仲淹遍求名医偏方,在近靠阳溪河南岸,取醴泉之水,救治病人,洗眼疗疾,使百姓免去了病魔的困扰和折磨 。该亭原为草亭,元时改为砖木结构。

  阳溪晚钓 传说,城西门外顺河楼以南,一株枯柳形似钓叟,朝雾夕烟,遥望宛如姜子牙在渭水垂钓,等待文王,故曰“阳溪晚钓”。今改建后的阳溪湖,泉涌水澈,明净如镜,怪石砌岸,垂柳飘拂,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几株垂柳斜卧水面,如老叟垂钓,别有意趣。湖腰处有永济桥,为青石铺面,具民族特色的三孔拱桥结构。湖心岛上的荷花仙子雕像,亭亭玉立,还有玉带桥、出水亭,楼台瓦舍,绿树翠竹,一派江南水乡的格调。

  劈峰夕照 云门山以南2公里,有一座相貌十分奇特的山,远远望去,山峰分裂如刀劈斧砍,故名劈山,也称劈头山。每当夕阳返照,双峰分外清晰。诗云:“夕阳灼烁蒸双劈,返照参差射万丛”。劈山山顶有缝隙,南北贯通,宽约两米,深四米余,体健胆大的人可一步跨越。劈山之南山势较为平缓,北面则岩崖峥嵘,陡峭难攀。过去崖壁上多有题刻,因年代久远,现已漫漶不清。

  花林野趣 旧址在云门山东麓的花林疃村。这里多柿树,深秋霜叶蔓延平铺,登山远望似锦,宛如花林,故名。今天的花林疃村,仍然保留着“百花千树半柴门”的风情,春天,村内村外,白的杏花、红的桃花、紫的梧桐花次第开放,争奇斗妍,秋天,柿树、火炬、枫林霜叶如染,火红一片,吸引着许多游客,驻步观赏,流连忘返。

  南楼夜雨 南楼,即南阳城的东南角楼,亦名魁星楼。宋代所建,故址在今云门山路与南环路交会处。据记载,当时这里四面白杨参天,风吹叶动,势若雨声,夜深人静,尤觉清晰,游子离客,羁旅他乡,常常到此寄托千里幽思之情怀,“消闷登楼观山色,睡余倚枕听霖声”。

  行台秋月 行台,原址在今市政府大楼以西察院巷一带,传说是都御史的行辕,明成化年间青州知府李昂所建。行台中为正堂,堂前为露台、重轩,正堂后有穿堂、后堂、小轩。两堂之间,列植松柏,绿荫浓郁,中置陨星石,大如碾砣。清秋之夜,天高气爽,月白风清,万物寂肃,登台赏月,心旷神怡。

  地镜倒影 据府志记载,地镜在“府治南”,大约在今城南龙潭湖一带,“其地中有水,倒影如镜,故名”。地镜为唐宋元明历代的名胜景观。每逢晴空万里,从青州城登高南眺,湖水如镜,云门山倒影其中,海蜃之气幻结掩映,楼台人物,依稀可辨,犹如蓬莱的海市蜃楼。明朝陈经有“地镜”诗:

  绿芜渺渺接孤城,一镜长悬远望明。高下倒凌山郭静,虚无遥映水云晴。疏林沓蔼青鸾舞,和气氤氲野马生。隐见地灵元不偶,还将消息问君平。

  绿野孤城,地镜镶嵌其中;山郭宁静,对镜凤鸟起舞;和气蒸升,状如野马奔腾;遐思无限,祝愿事事平安。看来,地镜确实是一个环境优美的游览名胜。

  石涧冰帘 石涧,又称瀑水涧,在今青州市区王府游乐园附近,为南阳河支流。原有一瀑布,今不存。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描述该瀑布“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古代一“匹”,长度约10米,看来,当时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瀑布。随着年代推移,瀑布的溯源作用,使瀑布位置逐渐南移,规模变小。但到宋代,仍然是著名风景,特别在夏季,悬崖飞瀑,冰帘清泠,实为避暑之佳处,涧旁曾建有“冰帘堂”。范仲淹、欧阳修都有诗赞颂此涧。范仲淹的《游石子涧》诗之一:

  飞泉落处满潭雷,一道苍然石壁开。故老相传应可信,此山云出雨须来。

  后人在涧旁建有“富公祠”和“欧阳祠”, 后两祠迁往“范公祠”之左右,合称“三贤祠”。“大跃进”时,瀑布石崖作为石料场,遭到破坏,瀑布不复存在。今瀑水涧附近建有王府游乐园,供游人娱乐休闲。

  明代青州,除去上述十景之外,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比较知名的如雪宫、表海楼、凝翠楼、软绿园、四松亭、尧王祠等。

  雪宫,旧址在青州城里察院,相传是战国时期齐宣公见孟子处。孟子,名孟轲,是孔子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曾经到齐国拜见齐宣王,宣传儒家学说。齐宣王认为他所说的道理“迂远而阔於事情”,不用,而用孙子、田忌之徒,“以攻伐为贤”。孟轲只好退而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明代陈经有《游雪宫》诗:

  霸王离宫乐事休,旧时明月几经秋。绮罗销歇金波在,歌舞萧条桂影浮。松柏当年嗟北海,忝离千载忆西周。齐宣驺轲俱尘土,古殿荒台起暮愁。

  表海楼,又名表海亭,俗名望海楼。旧址在南阳河北岸,万年桥附近。表海亭取意《左传》“世胙太师,以表东海”,为纪念姜太公而建,不知创自何代。到北宋,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文人骚客常常登楼望远,赏玩山水,把酒临风,寄托情思,多有纪游诗词。范仲淹曾登此楼,作《表海亭》诗:

  一带林峦秀复奇,每来凭栏即舒眉。好山深会诗人意,留得夕阳无限时。

  欧阳修知青州时,有《表海亭》诗:

  望海高亭古堞间,独凭危栏俯人寰。苦寒冰合双流水,欲雪云垂四面山。髀肉已消嗟病骨,村醪犹可慰愁颜。颖田二顷春芜没,安得柴车自驾还。

  北宋末年,表海楼毁于战火,仅存古台。明朝成化年间,青州知府李昂移建于今北关镇武庙西街。

  四松亭,旧址在今城区西南隅,心寺街南。原为明代衡王府的花园,名“紫薇园”,园内有六棵古松,身白叶似针,有籽,相传宋朝所栽。清朝初年,衡王府被毁,紫薇园成为民宅,两株被伐,存四株,后有谢姓乡绅建“四松斋”。清咸丰八年,毛永柏任青州知府,再次辟为花园,名“四松园”,建有厅堂轩舍,并在古松下建亭,沿用“四松亭”名。园内古松肃穆,亭轩清雅,为时人品茗饮酒,弈棋作诗的幽静之处。今四棵古松皆不存,园址也再度废为民宅。另外,清朝益都知县张槃慕四松之名,将法庆寺内一株古松移至西门外顺河楼,此树十分奇特,一干分为四枝,远观,状如四棵松树,张槃建“四松亭”,并树石碑记之。上世纪80年代,在范公亭公园顺河楼旁重建“四松亭”,四角各植松,并铭碑记之。

  凝翠楼,故址在南阳城东门里,今东门街后司巷一带。金国占领青州后,设立山东行省,在南阳城建山东统军司,建筑富丽堂皇,名“海岱楼”,取威镇海岱之意,楼下有荣镇、中和二堂。东门外护城河上的桥,亦称“海岱桥”。元代,东门内外为商贾云集之地,日趋繁华,“海岱楼”更名为“凝翠楼”,为达官贵人赏乐游玩之处。元末毁于战火。明朝,在原址西北改建。楼上悬唐钟,该钟是龙兴寺的遗物,为唐代天宝年间铸造,因无翅,俗称为“铎”,高八尺,口径三尺,色彩灿丽,翠色欲滴,并铸有铭文四十行。铎的铸造工艺精湛,撞之,声音洪亮清越,尤其在清晨,钟声缭绕,幽邃深远,让人遐思无限。“凝翠晓钟”也成为青州名胜。后来,凝翠楼毁,该铎被迁往万年桥南的玄帝观,玄帝观也改称“铎楼庙”。该铎于1953年移交山东博物馆并保存于今。

  软绿园,明朝礼部尚书赵秉忠的别墅,故址在今青州体育场南侧。赵秉忠的府第建于青州东关,同时建别墅,名软绿园。园内亭石草树,池沼台榭,结构新颖,并题刻有许多名人的书画、诗词。软绿园规模宏大,水势弥漫,所以有“十亩林塘学士居”的赞誉。赵秉忠曾赋诗《东郭别墅》,记述自己退休后归隐软绿园的生活:

  负郭新耕季子田,栖迟丘壑已经年。云连北海天齐外,树绕南山地镜边。蕉梦未能忘畎亩,樗材自合卧林泉。草堂潦雨初收后,读尽南华秋水篇。

  尧王祠,也称尧庙,故址在今青州市区西北3公里尧王山麓。始建年代无考。郦道元《水经注》引《从征记》记载:广固城北3里有尧山祠,尧帝巡狩,登此山,所以叫尧山。尧庙在山的左麓,坐西朝东,建筑修整华美,尧王的图像严肃端庄,穿戴整齐。《南史》记载,南齐名臣崔祖思,曾随青州刺史垣护之入尧庙,庙内还供奉苏侯神。崔护之说:“唐尧圣人而与苏侯神共坐,今欲正之何如?”崔祖思曰:“使君若清荡此坐,则是尧庙重去四凶。”由是诸杂神并除。

  庙祠原在山顶,毁废后建在山麓。自郦道元以后,历代都曾重修此庙,今皆不存。宋朝范仲淹曾到此留《尧庙》诗一首:

  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禹终平洚水,舜亦致薰风。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乡人不知此,箫鼓谢年丰。

  诗中赞颂了尧舜与民为善,德治天下的丰功伟绩,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道德信念。

  附:明青州知府李本纬的“青州十景”诗:

  云门拱璧

  苍翠霭朝昏,悬崖箭括存。丁开螺欲断,灵壁宝乃吞。

  星斗窥天阙,云霞出洞门。采真怜爽气,萝薜自堪扪。

  南楼夜雨

  不驾屏号驭,栏杆漏正长。如何消寂历,偏听雨淋浪。

  琨啸唯风榻,庾登坦月床。谁知徙倚处,疏冷湿衣裳。

  范井甘泉

  不朽先忧乐,棠荫出醴泉。渊源沧海窍,喷迸夜珠圆。

  玉虎供桑落,银瓶种杏田。床边岿颂石,井井祀高毡。

  驼岭千寻

  芙蓉凝望里,横亘立巑岏。叠翠三千尺,埋云十二盘。

  峰骈肩若耸,冈坦脊偏宽。怪道驼为号,丰茸紫气攒。

  阳溪晚钓

  若个蒲团坐,斜阳古渡头。忘鱼贪适瞑,盟鹭僻临幽。

  波蘸清风线,竿投明月钩,想应移渭钓,蓑笠不曾收。

  劈峰夕照

  崭削崩崖断,空青两界通,分披霄漏碧,倒射影翻红。

  霹雳惊神斧,巉岩怒鬼工,挥戈傥有术,回照意何穷。

  花林野趣

  醉叶萧萧落,凭高望迥殊。飘山凫上下,题水蝶威纾。

  桃恍仙源渡,花疑绣谷铺。秋容谁谓淡,满地足珊瑚。

  行台秋月

  柏府悬冰鉴,晴空漾碧流。雪宫浑不夜,霜署况清疏。

  古木连金粟,雕甍接玉楼。乘轺如信宿,真向镜中游。

  地镜倒悬

  一望平芜远,天光倒影凌。菱花鸾自舞,琼阁蜃为蒸。

  剡曲澄于练,秦宫照自冰。居然明地轴,不羡玉盘升。

  石涧冰帘

  飞瀑挂前楹,山腰古洞清。白虹遮岸下,析木倒河倾。

  载酒波光润,携琴天籁鸣。何当频拄杖,坐里濯尘缨。

  七十二、青州六状元

  科举取士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选官制度,它开始于隋朝,在唐代中期形成制度,宋朝以后规范完善,明清两朝成为选官主体。

  科举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三级考试进行:宋代为州试、省试、殿试;元、明、清为乡试、会试、殿试。第一级州试或乡试是地方考试,在州、省一级进行,取得秀才资格的才能参加,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称解元。第二级会试在中央礼部进行,考中的称为贡士,头名称会元。第三级殿试,又称廷试,皇帝为“主考官”,考中的称进士,是“天子门生”。宋太宗时,将进士分为三甲,前三名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北宋时,一甲三名都称为状元,南宋以后,头名称状元,二名称榜眼,三名称探花。考中进士者,即可授官,一般一甲三名授翰林院修撰或编修,二甲和三甲进士授翰林院所属机构的庶吉士。试用期三年,期满,优秀的授翰林院编修,其他的任给事、御史或者出任府、州、县的地方官。

  自唐代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有状元名称以来,至清末1904年最后一名状元,共产生了777个文武状元。其中,姓名、籍贯均可考者约440人,今山东地区共有36名,其中青州就有6人,数量之多,仅次于孔子故里曲阜的7人。而且,青州状元都出现在宋、元、明、清。宋代以后,科举规范化,每三年一次科举,仅头甲称状元,数量大为减少,青州状元之多,从一个方面说明了青州教育文化的繁荣。

  这6名状元,即文状元苏德祥、王曾、张唐卿、普颜不花、赵秉忠,武状元丁殿祥。

  苏德祥,密州人,因居家青州,故清《山东通志》称其为益都人,生卒年不详。其祖父苏仲荣、父亲苏禹珪皆精通儒学,颇有声誉。后汉刘知远称帝,拜苏禹珪为丞相。后周建立,苏禹珪仍为权臣,封莒国公。苏德祥自幼承继家教,钻研学问。北宋建立后,为网罗人士人,选拔人才,连年开科取士。建隆四年(963年),第四次开科,薛居正知贡举,苏德祥应进士第,在所取8人中,以上乘佳作一举夺得头名状元。

  大魁天下后,苏德祥衣锦还乡。时任青州知州的郭崇,曾与苏德祥之父苏禹珪在后周同朝为官。所以,设宴招待新科状元,使伶人献辞:“昔年随侍,尝为宰相郎君;今日登科,又是状元先辈”。

  苏德祥入仕,累官至右补阙。右补阙是寄禄官,虚职,仅代表品秩。苏德祥精通儒学,且工于写诗,但流传下来的极少。

  苏德祥之孙苏丕,也有高行和才学,少年参加礼部考试,没有考中,便拂衣而去,终生不再参加科举。在弥河之滨隐居50年,“不践城市”。欧阳修知青州,佩服其志节,向朝廷建言,赐号为“冲退居士”。

  王曾,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出生于青州益都县兴儒乡秀士里(今青州市郑母镇)。先祖为太原人,唐末迁居青州。从曾祖王铎始,累世有朝廷重臣。

  科举入仕,是王曾梦寐以求的。有一年,王曾怀诗文求教于朝官薛奎,其中有篇《早梅》诗,云:“如今未说和羹事,且向百花头上开”。“和羹”,是宰相的代称,“百花头上开”,是独占鳌头的意思,这两句诗表现了王曾要科举当状元、入仕为宰相的远大志向。薛奎看罢大喜,说:“足下看来不但要中状元,还要做宰相呢!”

  王曾21岁时,参加青州的“取解试”,高中榜首,夺得第一名,称“解元”。25岁时赴北宋京城汴梁(今开封)参加礼部的省试,省试的题目是《有教无类赋》。王曾才思如涌,挥笔立就,其中有名句:“神龙异禀,犹嗜欲之可求;纤草何知,尚薰莸而相假……。”表达了人人都应接受教育的思想。王曾赋冠群士,一举夺魁,成为省试第一名,称“省元”。

  不久,在皇帝面前参加参加殿试,殿试的题目是《有物混成赋》。王曾屏息凝思,字斟句酌,写下一篇500余字的妙文。皇帝看后大喜,点为头名状元,大魁天下。王曾一连夺得“解元”、“省元”、“状元”,号称“连中三元”。在中国科举史上,得此殊荣的仅有5人。5人中做到宰相的也仅有2人,由此可见王曾的学识和才干。

  在宋代状元的答卷中,王曾的《有物混成赋》文章内容完整的保存下来,与赵秉忠的状元卷一样,是研究历代科举的珍贵资料。

  考中状元后,王曾写信向叔父王宗元报喜,说:“曾今日殿前,唱名忝为第一,此乃先世积德,大人不必过喜”。表现了一种平和的心态。不久,王曾荣归青州故里,知州李继昌得知,派全城官绅百姓出郊鼓乐迎接。王曾却悄悄换了便服,骑毛驴,走便道进入州衙谒见知州。李继昌惊奇地问:“听说状元荣归,已派人迎接,如何门吏不报,您就到了!”王曾回答:“我偶然幸忝榜首,绝对不敢劳驾父老乡亲去迎接。如果那样,增添了我的罪过,心中不安。”知州李继昌感叹说:“君乃真状元啊!”此事被乡亲传为美谈。

  王曾历官将作监丞、济州通判、秘书省著作郎、三司户部判官、知制诰、史馆编撰;36岁时,任翰林学士、知审刑院;39岁任兵部尚书、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为副宰相;40岁时因得罪皇后家族,罢副相,任礼部侍郎,不久出任应天府知府;43岁,被召回京师,擢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重为副相;48岁,加封为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昭文馆大学士,为首相;52岁时,因得罪太后,罢相,以吏部尚书知兖州,又先后知青州、天雄军,河南府通判;57岁时,太后卒,仁宗亲政,进京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不久任平章事,封沂国公;60岁时,因与吕夷简不合,罢相,出任郓州通判。61岁卒于郓州,谥“文正”,葬于郑州新郑县。

  张唐卿,字希元,青州益都人。张氏世居青州,官宦之家,其祖辈精通儒学,多以明经仕宦。张唐卿之父张思,开始以诗文知名于世,进士入仕,曾任益都县主簿、秘书丞、阆州通判。张思事亲至孝、治家严谨,在乡里有很高的声誉。

  张唐卿生长于这样的家庭,少年就以学问品性闻名于世。17岁时,他去淄州拜见北宋名臣韩琦。韩琦见这位后生彬彬有礼,举止文雅,又见他带来的诗文才气横溢,文思飞动,很是赞叹不已,顿生爱意,认定将来必定大有出息,遂与他结下忘年之交。

  韩琦没有看错,张唐卿于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参加殿试,果然技压群芳,摘取状元桂冠。随即官拜将作监丞,不久出任陕州通判。

  张唐卿处事干练,对繁杂的政务决断如流。一天,张唐卿审理一起案件:有个百姓的母亲改嫁后病死了,后来父亲也病死,为了让亲生父母能够相聚于九泉之下,这位百姓便偷偷将母亲的尸骨挖出来与父亲合葬。按照宋朝的法律,盗掘坟墓是要严惩的,但张唐卿认为:“此人不过是只知有孝不知有法而已。”当场决定释放这名百姓,赢得了很好的官声。

  张唐卿以孝治理政事,他自己也是一位大孝子。刚刚在仕途上崭露头角的张唐卿,得知父亲突然病故。他匆忙赶回青州办理丧事,悲痛过度,吐血而死。噩耗传来,韩琦惋惜不已,含泪为张唐卿撰写了墓志铭,感叹他因孝出名,又因孝而亡。

  普颜不花,又译巴布哈,字希古,元代蒙古人。嘉靖《青州府志》称其为益都人,原因在于蒙古建立元朝后,许多蒙古人内迁中原各地,普颜不花的先辈也来到青州居住,接受汉文化,遂为青州人。

  普颜不花自幼天资聪慧,能默诵经文,讲说经史。考中童子科后,进入元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普颜不花不但学习汉族“四书五经”,文章作得很好,而且保持蒙古旧俗,骑马、射箭也颇在行。至正五年(1345年)参加元朝的第九次科举考试,高登右榜榜首,获得状元称号。

  普颜不花虽然是文状元出身,但身处元朝末年,农民起义,战乱不息,长期带兵打仗。后镇守青州,城破被俘,不屈而死。

  赵秉忠,字季卿,明朝青州益都郑母人。曾祖赵绅、祖父赵通都未曾做官,父亲赵禧担任过县丞,卒后赠官礼部右侍郎。赵秉忠25岁时中状元,可谓风华正茂,少年得志。

  赵秉忠考中状元后,先后任职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礼部侍郎。礼部掌管科举选士,他多次做考官,所取士人如孙承宗、张玮、姚希孟、周顺昌等,或忠节,或介直,都成为一代名臣。但赵秉忠仕途不顺,特别是他的门生缪昌期弹劾阉党头子魏忠贤,受到牵连,几乎被魏忠贤诬陷构罪。赵秉忠看到国事日非,多次上书请求致仕还乡。皇帝批准了他的辞呈,加官为礼部尚书,派驿官护送回家。归家不久,因挚友刘忠英一案,再次受到牵连,被削籍夺俸。53岁时,赵秉忠愤懑而死。崇祯初年,朝廷为他平反,恢复原官并加封太子太保,按大臣规格重新安葬。

  赵秉忠的政绩鲜为人知,但他遗留至今的殿试状元卷却蜚声国内外。古代“殿试”也称“对策”,就是在皇帝面前答题。赵秉忠在殿试中慎重运墨,一气呵成长达2460字的考卷,为1厘米见方的馆阁体小楷,字迹端正,无一误笔。前有“弥封关防”封闭简历,后有大学士及礼部、兵部、户部尚书等9位阅卷官的官职姓名。

  在殿试文章中,赵秉忠对万历皇帝有不少溢美之词,但也提出的“天民说”作为此篇对策的精华。他主张统治者必须励精图治,以民为本,勤政为主;再辅以法治,整改吏治,安抚百姓,天下才能太平安乐。为此赵秉忠又提出了“实政”和“实心”的论点,也就是以法规治理国家并且加强道德教育。他认为二者并举,才能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正是赵秉忠的这些闪光思想得到了万历皇帝的赏识,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

  插图 明代赵秉忠状元卷(局部)

  状元卷原为赵秉忠13代孙赵焕彬保存,历经380年风雨沧桑,直到1983年,赵氏后裔把它捐赠给青州博物馆。作为宫廷机要档案,如何流入民间?后人猜测,赵秉忠罢官回乡前,担心这份殿试卷可能被魏忠贤等人当作把柄,构陷自己。便利用职务(礼部侍郎)之便,将其偷偷带出,藏于家中。幸运的是,这一举措使状元卷逃过了明末北京宫廷档案毁于兵火的罹难,从而使今天的人们得以欣赏这件绝世国宝。

  赵秉忠的殿试状元卷填补了我国明代宫庭档案文物的空白,现存青州博物馆。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文举与武举之分。武举始于702年武则天专政之际。到宋、明、清均开设武举,程序仿照文举。考生由各州选送,考试科目分外场、内场:外场考马射、步射、马枪和技艺等,内场考孙子、吴子等韬略阵法,也考论语、孟子。但历代重文轻武,因而武举远不如文举隆重荣宠,武状元的数量也远远少于文状元。在青州历史上,有一位武状元,名丁殿祥。

  丁殿祥,原名丁殿宁,字靖远,号菘生,青州回族人。其先祖丁德兴为明朝开国功臣,文武双全,屡建奇功,深得朱元璋信任。丁殿祥于清朝嘉庆十九年(1814年)甲戍科武进士,参加殿试,考中第一名,嘉庆皇帝钦点武状元,当时年仅27岁。

  丁殿祥中状元后,先在宫廷任一等侍卫,放陆安游击,后出任广西参将。又转寿张游击,晋升义宁协镇,协办阅兵大臣。道光十年(1830年)病逝于广西,年仅43岁,诰封武功将军。丁殿祥敦壮魁伟,武艺高强,身轻如燕,行走如猿,勇直刚毅,为人纯诚至孝,为官清正廉洁。他虽然担任武将,但喜爱读书,研习韬略。其书法尤工。有书记载,“其笔法圆润,结体工整,不类武人”。在广西官署内,求其书法者,日出其门,络绎不绝。

  另外,还有一名状元与青州有缘,这就是晚清同治七年(1868年)考中状元的洪钧。洪钧,字文卿,江苏吴县人。青州民间传说,洪钧幼年家境贫寒,为躲避太平天国战乱,与母亲逃难来到山东,辗转到过青州。母亲在徐公馆里当佣人洗衣服,洪钧在青州城东营街绍兴人开办的“森盛号”杂货店里学徒。由于他勤学聪慧,掌柜先生让他陪同少爷读书。太平天国失败后,26岁的洪钧回南京参加乡试中举,四年后考中状元。洪钧对青州有很深的感情,曾回青州看望“森盛号”的老掌柜和伙计们,并分发银两表示感谢。徐公馆的小姐曾钟情于洪钧,因父母反对,未能成婚。徐小姐痴情不改,终身未嫁。

  七十三、十三贤与十三相

  明朝,青州重视教育,尊崇贤达,从而开始祭祀“十三贤”。“十三贤”的提法,最早开始于成化五年(1469年),当时,青州知府李昂主持修缮松林书院,建有“名贤祠”。祠址在书院宫墙东边,祭祀宋代的寇准、曹玮、王曾、庞籍、李迪、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赵忭、张方平、吴奎、程琳、孔道辅等十三位名人,用来教育青州学子以圣贤为榜样,勤奋读书,修身养性,建功立业。后人俗称名贤祠为“十三贤祠”。

  祭祀的名贤中,多数担任过青州知州,如寇准、王曾、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赵忭、李迪等,在本书前面已有介绍。其他人物简介如下:

  曹玮,字宝臣,真定灵寿(今河北灵寿)人,是宋朝开国名将曹彬之子。喜读书,精通《春秋》三传。曾戍守西北边境,抵御契丹的入侵,屡有战功,带兵近40余年,未尝打过败仗,为北宋一代名将。宋乾兴元年(1022年),任青州知州,勤于政事,赏罚立决,极有声望。

  孔道辅,字原鲁,曲阜人,孔子45代孙。宋天圣九年(1031年),由郓州调任青州,任职一年。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进士及第。宋景佑二年(1035年),以观文殿大学士、户部侍郎知青州。在任上,坚持“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的原则,通晓法令,长于吏治,执法严正,深得百姓的信任。

  程琳,字天球,永宁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官至参知政事。宋庆历元年(1041年),由颖州徙知青州,政绩颇佳。死后,欧阳修曾为之题写碑文。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17岁进士及第,官至宰相。宋治平四年(1067年),以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知青州。

  张方平,字道安,宋城人。家境贫寒,但刻苦攻读,勤学不辍。他记忆力尤强,家中无书,向人借三部史书,10天即能读完,及时归还,说:“我已经尽知其中的内容了!”凡是书籍读过一次,终生不再翻阅。写文章下笔成章,从不打草稿。被人誉为天下奇才。宋熙宁三年(1070年),出知青州。

  后来,松林书院增加祭祀的名单,分别设置“名宦祠”和“乡贤祠”。明朝中叶,二祠移至府学。“名宦”,即是在当地任职,具有政绩和名望的官员;“乡贤”,则是有作为有贡献的本地名人。两者在古代都得到人民的推崇。

  明代青州府学“名宦祠”祭祀的有:战国时期齐相鲍叔牙;西汉齐国相曹参、卜式,青州刺史隽不疑,北海太守朱邑,青州刺史法雄、王望、王龚、李膺,乐安太守陈蕃,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臧洪;曹魏时期的东莞太守胡质,青州刺史王凌;西晋的青州刺史胡威;南北朝时期的青州刺史沈文秀、慕容白耀、明庆苻;隋代的青州刺史肖琅;唐代的司马参军孔齐卿,青州刺史王昕,北海太守李邕、赵居贞;五代时期的青州刺史马胤卿;北宋时期的青州知州寇准、曹玮、王曾、庞籍、李迪、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赵忭、张方平、吴奎、程琳、孔道辅、陈执中、余靖、苏轼、刘掣、曾布、曾孝序;明朝青州知府孟迪、赵伟、李昂等,共计47人。

  明代“乡贤祠”祭祀的有:春秋战国的成覵、王烛、鲁仲连;西汉的谏议大夫江革,博士胡毋生,御史大夫倪宽,孝子董永,河东太傅征士辕固,郡掾祭酒薛方;西晋时期的孝子王兖;唐代的宰相房玄龄,孝子孙既;北宋时期的沂国公王曾,平江守仇悆,侍郎王皡,中丞李之才,学士燕肃,冲退处士苏丕,状元苏德祥,御史张所;金朝的尚书张行简;元代的佥事齐郁,侍郎于钦,御史傅让;明朝的学士马愉,大学士刘珝,孝子王让、冀琮,尚书陈经,布政使黄卿,副使冯裕等,共计34人。后增加明兵部尚书邢玠、石茂华,光禄司卿冯惟讷,户部尚书王基,刑部侍郎朱鸿谟,工部尚书钟羽正,御史张绪伦,以及清代的内阁大学士冯溥,秘书院大学士孙廷铨等,到43人。

  确定这些名人,是依据当时青州府管辖的范围。但尊崇“十三贤”等历史名人,成为青州的优良传统。不同的时代,青州人民都根据当时的情况,选择一些重点宣扬的典范人物。今天,范公亭公园三贤祠内,仍设置历史名人展,介绍慕容德、王曾、范仲淹、欧阳修、富弼、李清照、燕肃、杨妙真、唐赛儿、邢玠、刘珝、钟羽正、冯溥、李文藻等名人的事迹。

  此外,明清时期还有“青州十三相”的说法。相,即宰相,是辅佐皇帝的首席朝官,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地位。“宰相”一词是俗称,每个朝代,宰相都有正式的官名。如汉、魏时期称丞相、司徒,南北朝后称尚书令、中书令,唐、宋、元时期又称平章事,明、清则称内阁大学士。

  青州“十三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北宋时期青州知州中,前后有十三人担任过朝廷宰相;二是指青州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代官至宰相的有十三人。即:

  公孙弘,西汉时期的淄川国薛邑人。曾任汉武帝的丞相。

  王猛,东晋十六国北海剧县人。任前秦苻坚的丞相,政绩显著,为历史名相。

  王永,王猛之子。曾担任前秦皇帝苻丕的丞相。

  封孚,渤海蓨人。十六国时期南迁青州居住,任南燕国的尚书令。南燕国的尚书令外总机事,内参密谋,位任崇高,掌握实权。

  韩范,南燕国尚书令。后代定居青州,被后人视为青州人。

  崔光,青齐豪族,家居青州时水。北魏重臣,死后赠官中书令。

  崔圆,唐代青州人,崔氏望族后裔。“安史之乱”期间,护驾唐明皇有功,官至平章事。

  韩熙载,五代青州益都人。南唐重臣,为李煜所器重,死后赠官平章事。

  郑珙,五代时期青州益都人。协助刘崇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官至平章事,职掌朝中大权。

  王曾,北宋青州益都人。官至平章事,历史名相。

  王文统,元朝青州益都人。被忽必烈任命为平章政事,主持中书省日常政务。

  刘珝,明朝青州府寿光人,今属青州朱良阳河村。为明成化皇帝的内阁大学士,朝廷重臣。

  冯溥,祖籍临朐,世居益都。清朝康煦皇帝的内阁大学士,朝廷重臣。

 

创建时间:2014-2-2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徽图文社(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地址:山东省 昌乐县 鄌郚镇 刘文安  ★ TEL:0536-6619338   
为你服务: 电脑维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广告 CIS策划、商标设计、影视编辑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