郚城故城址
春秋纪国邑。 位于安丘县红沙沟镇李家西郚村东北200米处,东临温泉河,座落于大安山(旧称郚山)东麓一片高地上。南北约300米,东西约400米,总面积12万平方 米。 城本为纪邑。《春秋》庄公元年(公元前693年) 为齐所取。汉置郚城县,东汉省 入朱虚县,降为郚城亭。北魏置平昌郡,治郚城。北齐郡废,改为琅邪县治所。隋大业二年(606年)改为郚城县,唐武德六年(623年)省入安丘县,故城遂废。故城址现高出地面1米有余,秦汉时期的砖瓦残片俯拾皆是。 其东部因取土已形成断崖,暴露大片灰土、红烧土及人兽残骨等。文化层厚达4米左右,内涵丰富, 层次分明。其上层为秦汉至隋唐遗存,中层为商周至战国遗存,底层为龙山文化遗 存。出土器物有铁钅焦斗、铜剑,及陶鼎、盆、罐、豆、鬲等残片。 故城周围的李家西郚、刘家西郚、南郚、北郚、东纪庄等村,命名皆与故城有关, 亦属故城历史之孑遗。 郚城故城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