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鄌郚镇地名语词文化内涵
  刘文安
  一、“鄌郚镇”语源简析
  “鄌郚镇”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tang wu zhen”。它所指代的是镇级行政区域(地名实体),鄌郚镇位于昌乐县中南部, 地处北纬36°19′~36°46′,东经118°43′~119°10′。具体位置在北纬36°26′东经118°51′,东连红河镇,西与高崖水库库区、临朐县毗邻,南接安丘县,北交乔官镇,大沂路、潍九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距县城35公里。镇域总面积223.9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在鄌郚村,耕地14.6万亩,辖153 个行政村,10.5万人,是省政府确立的“中心镇”。鄌郚历史悠久、区位优势明显、人文底蕴丰厚、物产丰富、商贸繁荣,是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二、鄌郚镇政区沿革简况
  鄌郚镇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先民就在这里建立聚落,繁衍生息。 为少昊时爽鸠氏、虞夏季则(读li,则字上加草字头)、商逄公伯陵的辖区。殷商时期为莱国都城,西周时期属纪国的郚邑。时郚邑的主人是唐尧的后裔,到春秋时期,郚邑便称之为鄌郚。清代为鄌郚厂,1948年后为鄌郚区,1958年成立鄌郚公社,1984年5月复为鄌郚镇分化为北鄌郚乡毕都乡和鄌郚镇,2000年北鄌郚乡并入鄌郚镇。2007年合并高崖、白塔镇为鄌郚镇。
  北鄌郚乡 清代分属张庄厂、鄌郚厂。1930年属第五区。1948年,属鄌郚区。1958年,属鄌郚人民公社。1984年,成立北鄌郚乡。2000年并入鄌郚镇。
  高崖镇 明至民国时属安丘县,1948年7月划入昌乐县,为金山区(十二区)。1958年,成立高崖人民公社,1981年12月,改称漳河公社。1984年5月,改为漳河乡。1994年11月1日,撤销漳河乡,并以原漳河乡的行政区域设立高崖镇。 2007年,并入鄌郚镇。
  包庄乡 民国时属安丘县,1948年7月划入昌乐县,为金山区。1958年属高崖人民公社,1981年,属漳河公社。1984年,成立包庄乡。2006年划归高崖镇。
  白塔镇 古称骈南,有骈伯侯古墓尚存。位于昌乐县境最西南端,高崖水库西岸,是一个山清水秀、山岭纵横的乡镇,1998年从临朐县划归昌乐县的36个自然村,成为昌乐县乡镇的新成员,2007年8月潍坊地区大调政,暂撤销白塔镇,将白塔镇、高崖镇的行政区域并入鄌郚镇,但白塔镇直接归昌乐县管辖,现名高崖水库区。据《白塔张氏谱》载“明朝正统年间(1440年),张姓从大高家徙此白马庙处立村。庙中有白石塔,而命名为白塔村”,故而镇沿其村名称白塔镇。春秋时期,白塔属齐国所辖。后汉时,白塔在北海国朱虚县境内。隋、唐代朱虚并入临朐县,白塔即在临朐版图之内。宋、元代,白塔也随执政者的迭兴,多次并合归属。明嘉靖年末,白塔属临朐县仁寿乡赵庄社。清朝,白塔隶属青州府临朐县。1944年11月,白塔解放,划入临东县牛河区。1945年10月改划昌乐县。1948年昌潍解放,重归临朐所辖。1958年10月设白塔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设白塔乡。1995年,东窝铺、东白塔、张家楼、东前韩、东后韩、东前河野、东后河野等七村划归昌乐县漳河乡(高崖镇)。1996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将白塔乡大高家庄、李家沟、东双山、西双山、庞家沟、王家沟、夏家山等七村划归辛寨镇,将邬家官庄划归柳山镇,将其余28个村和大关乡池子村划归昌乐县,成立白塔镇,1996年10月份举行了撤乡设镇仪式。2001年3月,东窝铺、东白塔、张家楼、东后韩、东前韩、东后河野、东前河野等汶河以东七村重新划归白塔镇。2007年8月潍坊地区大调政,暂撤销白塔镇,将白塔镇、高崖镇的行政区域并入鄌郚镇,但白塔镇直接归昌乐县管辖,现名高崖水库区。
  三、鄌郚镇地名语词特征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
  (一)历史渊源
  鄌郚地域历史悠久,大约距今1万年前,沂源的原始人类开始走出深山密林,向平原地带迁徙,其中有一部分沿着源于沂山百丈崖的汶河,流落到鄌郚这里建立聚落,繁衍生息,后来成为东夷族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历史进展到商周时期,鄌郚地界属土著民族莱夷部落今淄博、潍坊及其以东直至半岛地区,当是东夷部落的散居之地。
  在商代以前,莱夷族就建立自己的国家--莱国。商殷屡征未克,直到后来商王朝的势力渐渐衰落,东夷势力也奋起反抗,断断续续的战乱延绵了三百多年,尤其帝乙、帝辛(纣)继位后,集中力量对付东夷,其中最长的一次战争长达260天。严格地讲,莱夷只是附属于夏商统治势力的部族,没有形成独立的国家。莱国是莱夷部落建立的国家,据考证其统治中心在昌乐、临朐一带,国都就在现在的鄌郚镇鄌郚村。
  到了西周时期莱国成为东方诸侯大国,爵位始为侯爵,后改为公爵。历史学家王献堂《山东古国考》载:“莱国为宗主国,是逢公伯陵之后裔,其属国有纪国(时在今江苏省赣榆县北部);州国(今安丘市杞城);维邑(今高密市);棠邑(今平度市棠乡)及今胶东半岛各莱国地莱州、莱阳、莱西等国。”莱国地域广袤,是仅次于齐、鲁、莒的山东四大古国之一。
  西周初期,周武王以公、侯、伯、子、男五爵之差封国八百有余,太公始封在昌乐的营丘,距莱国都城鄌郚东40里。司马迁《史记》曰:”太公封齐,兼五侯地。”即斟、斟灌、莒、薄姑、纪地。鄌郚仍为莱夷属地,为莱国都城。莱侯曾多次率众争夺营丘。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随着形势的发展,齐国逐渐发展强大,“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强国压境,迫于齐的压力,莱国于鲁庄公四年东迁莱民至郳邑,即现在的莱州、龙口一带。纪莱迁都胶东黄县以后,史称东莱。尽管还没有马上被齐吞并,实际上已经成为齐国附庸。
  齐国初建时,潍坊西部一些地区便由齐国统辖。随着势力的增强,齐国逐步统一了许多邻国。到春秋末年,今潍坊市所辖各县区都成为齐国的领土。可以断定,姜太公在昌乐营丘建齐后逐莱国,鄌郚地界为齐侯国郚邑属地。
  鄌郚古国,到春秋战国时,始简称邵国或称郚亭。秦朝(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为36郡,鄌郚属齐郡。汉高后元年四月,封齐悼惠王刘肥(汉高祖刘邦的长子)之子刘章为朱虚侯。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从齐郡中分了北海郡,北海郡辖26县,鄌郚为朱虚县。光武帝二十八年(公元52年),改北海郡为北海国,鄌郚属朱虚县。三国时期属魏青州北海郡。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郡为国;青龙元年(公元233年),改国为郡,鄌郚仍属北海郡。北魏鄌郚属青州北海郡,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5年),改北海郡为高阳郡。隋朝初,改高阳郡为北海郡。明洪武初,复置昌乐县。九年(1376),鄌郚属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沿明制,属山东省青州府。
  (二)文物古迹
  鄌郚的文物古迹多而全,从远古到秦汉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遗存都有。如古聚落遗址,古建筑遗址,古墓(冢)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
  1、古遗址
  ① 李家庄村遗址 李家庄村发现有大汶口文化遗址和商代遗址,遗址发现墓葬、灰坑、红烧土、陶片等遗迹遗物;北张村曾发现龙山文化遗址,采集到工艺水平先进的黑陶鼎足、罐口沿等遗物;时马村曾发现春秋时期聚落遗址,发现墓葬、灰坑、陶片等遗迹遗物。遗址均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刁家井 位于鄌郚镇东山后与陈家楼两村交界处。井口是用六块大石砌成的,看上去象一整块巨石从中央凿成,直径达三米,深约16米。千百年来,村里人都是用井绳拔水的,天长日久软磨硬拉,井边的石面磨出了许多有深有浅的沟壑,大约有五十人余道,最深的有5厘米。
  ③北张村发现龙山文化遗址,采集到工艺水平先进的黑陶鼎足、罐口沿等遗物。
  ④时马村发现春秋时期聚落遗址,发现坟墓群、灰坑、陶片等遗迹遗物遗址均发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古建筑
  ① 金山真观金山真观 位于昌乐县城西南37公里,省道大沂路以西,行政隶属昌乐县鄌郚镇,距镇驻地鄌郚4公里,海拨246米,面积为1平方公里。道家圣地---着名的金山真观就坐落在金山顶上。
  据考,顺治八年,青岛崂山碧霞洞道人马元禄云游到此,见金山山势明秀,天成丽质,是个能闻天籁,能觅仙踪和能接天地之灵气的地方,遂募化四方,修建真观,渐以扩大。当时,金山真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面积1260平方米,建筑群有南楼、北楼、北大殿、王龙观四部分组成,另有道舍,膳房若干间,有观田160亩,由两名长工和众多佃户经营,每代主持道士3-4人,至光绪十三年(1886年)传道十代,共有道士42人,道光年间为鼎盛期,周围村民信奉此教者数万户,供香火者近万人,解放时,住持王延义返回故里红河镇平原村还俗务农。原金山真观方形院落,立碑刻10余座,建筑群皆系砖石结构,上有古式起脊瓦顶覆盖。北楼阁5间,下层为王母殿,木质暖阁内,泥塑王母娘娘居中盘膝而坐,9尊仙女侍立左右,两侧墙上布满神话壁画,上层暖阁内木刻玉皇坐像,遍身金色,左右各一侍童,东西两壁绘有八仙。南楼三间,下层是芦姑殿,木刻彩绘芦姑盘坐在莲花座上,四周绘有花卉壁画,上层木刻彩饰关帝正中端坐,周仓,关平持刀侍立左右,两侧壁上饰历史彩画。院两侧筑有东西廊房,中间有观门各一。真观东门外有王龙观一间,内有持鞭武将王龙塑像,以守护观宇。真观院后山巅上,原有北大殿三间,供泥塑霹雳神像一尊,民国初年被大风所毁。真观四周松涛阵阵,风景壮丽。”文革“期间,修真观等部分设施遭受严重破坏,1996年始在鄌郚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群众、香客自发捐资在原真观遗址北楼处建玉皇楼、老母神庙、王龙神像、观代生态园等。
  金山庙会,历史久远,在当地及周边百里久负盛名,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广泛影响。现金山真观恢复,再现当年风采的申报工作,已经被山东省政府宗教局批准。通过审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加强保护和开发后,这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与优美自然风光的金山,定将以更加清幽秀美的独特风姿,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观光、畅游。
  ② 清风里牌坊
  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清风里村(原称清风岭,今属昌乐县鄌郚镇)秦墀为其嫂(兄秦增早亡)树节孝坊一座,以颂扬其嫂年轻守寡,请人为公爹续弦添后,尊老行孝,抚幼兴家的高尚品德。秦墀的奏呈获光绪皇帝恩准,朝野为之称道。此坊座落在清风里村东南隅座南面北,除大门上槛采用孤山石外,其余均取材于龟山石。牌坊横阔约8米,高约10米,侧宽约3.5米。大门洞高约3米,宽约2.5米,上门槛由铁铸长方条嵌入石柱相托。左右小门洞各高约2.2米,各宽约1米。牌楼上层五石挑檐,中石镶金框金字蓝地竖匾,刻有“圣旨”二字。牌楼下层,南北两面居中各有长2.5米,高1米的石牌一块,南镌有“冰清玉洁”,左侧竖题“光绪元年岁次乙亥”,北刻有“竹孝柏贞”。顶脊和两层横槛各宽0.6米,均雕有“蟠龙戏珠”、“龙凤呈祥”等象征富贵吉祥的浮雕,顶脊正中一麒麟背驮一蹲兽,两端及二层楼脊两端均饰有龙首翘天,两层挑檐顶端各悬挂铁风动钟随风作响,威武肃穆。4条石柱上部的南北两面各有线雕图案,图文相映。南面有太公垂钓、羲之爱鹅、舜耕犁山、苏武牧羊;北面有武吉打柴、孟母择邻、曾父烹豕、伯牙鼓琴。大门洞两侧石柱的南北两面的底座上各有蹲坐张嘴相戏的石狮一对,左侧雄狮玩球,右侧雌狮抚子,形象生动,情趣盎然。清风里节孝坊建树百年间,保护良好,引无数途径者驻足观看,也有诸多社会贤达、文化人士慕名前来瞻仰。1966年冬,在文化革命中拉倒拆除,其石或铺桥或筑堰或建房,早已荡然无存。
  ③ 高崖观音阁
  始建于明朝万历九年(1581年),由本村监生秦东周负责等建。后秦东周去山西省襄陵县任职无人负责,该阁的建设一拖再拖。直到万历十五年(1587年),才由秦东周及其长子庠生秦登云,次子秦登龙合力修成。阁城之后,请赐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念野士孟煦撰写碑文,勒石铭志,明天启二年(1622年)时任鸿胪寺天坛主祭赞礼的秦登龙再次修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秦尔谦率众再次重修,郡增生秦价撰写碑文。该阁三间二层,依街面南,底层中间有一大型圆门,可通往阁前院落。上楼阶梯置于阁之西端,临街北向,由此拾级而上,可直达二层楼上。三间楼面,宽敞明亮,中间塑有观音菩萨金身,东西两侧是“送生娘娘”和“眼光娘娘”等众位神像。阁之东端是一钟楼,内置一人多高,两楼多粗的生铁铸钟一口,每逢香火盛会,钟敲声鸣,远播数里。阁前院落,内置香炉,灰池及粕树数株,石碑几幢。
  ④ 高崖围墙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为了防止匪盗,由村人秦延庆、秦宪浩等主持,筹集人力物力,修筑村四周围墙。历时六年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竣工。围墙里面是土,外面都是沙灰的,很结实。秦志堂说当时老围墙底座有9米宽,围墙主体高6米,在围墙靠近外侧的墙体上还修有锯齿形垛口,高一两米。另外,围墙上还均匀地设有圆形炮眼和方形枪眼,人在其上,隐蔽安全,易守难攻。“围墙修好后设了东西南北四座大门。北门叫澄清,东门叫廓义,南门叫汶阳,西门叫临安。后来村里有个大财主为了方便出入还修了西北门。”秦志堂说围墙外面还挖有四五米宽的壕沟,里面注满水,相当于护城河。
  3、古墓葬
  ① 大王庄村北古汉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② 雨落山"九女藏夫冢"实为汉墓群,有汉墓10墓。对雨落山汉墓群,当地民众起了一个浪漫的名字“九女藏夫冢”,并且演绎出了一个凄美的传说故事。故事梗概是:隋朝未年,瓦岗寨英雄秦琼、罗成等在这一带与隋兵浴血奋战。时罗成不幸战死沙场,就草草地就地落葬于此。不久,曾与罗成相爱过的9位女豪杰听到罗成战死的消息,先后来到墓前哭泣不止,并一一殉情而去,也安葬于此,称为“九女坟”。后九女坟不移自动,将罗成的坟团团围住,并遮挡的严严实实,远远望去,只有9冢。
  ③ 路家庄进士墓 昌乐文物普查队在鄌郚路家庄普查时,发现清朝同治年间一位于姓进士墓碑。墓碑的正面是"清例授文林郎赐进士出身于公讳良弼字梦贤德配刘孺人继室刘孺人之墓",说这是文林郎于良弼和他两位夫人的墓,文林郎是散官,相当于正七品。碑的背面有墓志铭,记载于良弼自幼聪明好学,二十岁文采就在乡里有很高的声誉,说他这个人是"赋性纯厚、事亲至孝"。这块墓碑的正面有三道凿痕,是文革期间打算凿成三块来修筑村前小桥,于良弼的后人把它偷偷保藏起来,最近才重新把它立到了墓前。这是昌乐发现的第一块保存完整的清朝官员墓志。
  4、古树
  ① 冯家沟黄连木 冯家沟村中有一株黄连木(楷树),从孔庙移来,树龄已300多年,主干高2.6米,胸径78厘米,冠幅12。5米。每年谷雨前后先叶开花,远看如"红蘑菇",后吐叶返青,羽状复叶青翠碧绿,抗旱耐涝,百虫不侵,常盛不衰,是北方稀有树种。楷树又称黄连树,树干疏而不屈,刚直挺拔,自古是尊师重教的象征。
  ② 枣园文官树 在枣园村村委办公楼前有一棵远近闻名的奇树-文官树。当地人称吉祥树,据了解是清朝乾隆年间吴氏建宗祠时,栽于正厅门西。因其外壳裂为三块,每个果实里包含有种子必是六粒或九粒,故称文官树,隐喻旧时高官三六九上朝之意。此树生长奇慢,虽说已有200多年树龄,但至今树围不过1米,树高不过3米,可树干弯曲似虬龙,傲然挺立,苍劲刚健,显出顽强的生命力。文官树极难繁殖,扦插,嫁接,种子培育都不行(至少以前是不行),偶尔树下生出一两株小苗也很难挪活,因为这种树只有一条独根,没有毛细根。这也是文官树得不到繁衍的根本所在。
  ③ 西水米粒松西水码头村北角有明朝所栽“米粒松”一株,系稀有树种,学名桧柏,(柏科桧属)树高约13.2米,冠径7.6米,胸径达0。8米,因叶端有鲜黄米粒状物而得名,当地人称米粒松,树龄达350年。
  5、革命纪念地
  命名“世范山” 1945年6月8日,鲁中军区二团消灭驻守鄌郚的日军1个小队和伪军一部。鲁中军区一团一营强攻张天佐部盘踞的杏山子据点。战斗英雄曹世范率突击队冲入敌阵,夺取迫击炮1门,步枪数支,曹世范在战斗中负伤,不久牺牲,鲁中军区发布命令,将杏山子命名为“世范山”。
  (三)历史事件
  ①《史记· 齐太公世家》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据此,学者提出太公始封营丘,此地即寿光呙宋台遗址)。祖居胶东之地的莱夷(莱国与己即后来的纪国为同一族系而居于弥河,白浪河流域的两个方国,己国偏北,以寿光为中心,莱国偏南,含青州、昌乐、临朐地,国都在昌乐境内的鄌郚镇鄌郚村。莱国于西周早期迫于齐的压力东迁至今莱州、龙口一带,龙口旧城有莱山为莱国东迁后的国都遗址。前567年为齐灵公灭,在周公东征前后乘机向内地发展,一度占领胶莱平原以西大片土地。
  ② 鲁庄公元年(前693年),鄌郚国被齐襄公率齐师所灭而国除。
  ③ 1916年8月20日,鄌郚镇王家河洼村农民王法堂组织四乡农民抗暴,砸了北展厂税局,营救出因欠款被押的王钦宗。
  ④ 1932年,地方封建势力勾结临朐县的土匪骚扰时马村,打死无辜群众8人,国民党昌乐当局调淳于乡民团前往袭匪,为锻炼武装骨干,赵西林、杨勋普带领党员和积极分子一同参加了这次袭匪战斗,并发动死难者家属强烈要求昌乐当局给予生产和生活上的扶持和救济。
  ⑤ 1938年1月9日,日寇侵占昌乐城,县长王金岳弃城逃到鄌郚,张天佐亦随之到此。拟逃往鲁西南的寿光县长宋宪章路经鄌郚被张天佐扣留,劫得战马60匹、长短枪40支、金银财物10大车、现款10余万元,扩大了自己的装备。
  ⑥ "高崖十姐妹"抗日救国从军,刘枫(秦德贞)、王真(秦素贞)、秦毅(秦月仙)、秦伟(秦云仙)、李琪、辛丽等都十六、七岁。
  ⑦ 1945年6月9日,八路军鲁中、泰山、渤海三军区配合新四军一一一师、八路军一一五师2万余人,越蒋峪、安丘,分5路向张天佐部盘踞昌乐的高山、荣山、南张庄、邓阁埠、大官庄、枣杭、宋家老庄、仓上诸据点发起总攻。战斗激烈,双方均有伤亡。
  ⑧ 1948年1月,鲁中三地委书记兼鲁中三军分区政委霍士廉,鲁中三军分区司令员单洪率鲁中区三地委、沂山专员公署及鲁中三军分区党、政、军机关进驻高崖一带,霍士廉、单洪等党、政、军主要领导随军分区司令部驻高崖。
  ⑨ “功劳炮”首战高崖 1944年12月15日,鲁中一团在地方部队和民兵的密切配合下,强攻高崖日伪据点。伪军1个连凭借“明楼”坚固工事负隅顽抗。八路军用在葛庄战斗中缴获的日军“四一”式山炮轰击“明楼”,歼灭“明楼”守敌后,部队乘胜围攻西岭日军据点,歼敌100余人,高崖宣告解放。此山炮被命名为“功劳炮”,现存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
  (四)历史人物
  ① 刘潆符 鄌郚人,字济远,恒之子。自幼端诚信,颖悟好学。凡经、史、子、集无不淹博贯通。康熙戊子之年(1708年)考中第五名举人。己丑年(1709年)考中进士。未几,祖母因年老发病,卧床不起。潆符为使祖母早日康复,伺之左右,悉心照料。未入仕为官。以后又因家境贫寒,至东武设帐教授。当地才士学子闻潆符名声,多负笈来学。数年后,始选授浙江东阳县令。东阳僻处山谷,自明末战乱,兵焚盗劫,百姓十室九空,生计无着,流落他乡。潆符至东阳,即安抚流亡,访求利弊,力图兴革。潆符性仁善宽厚,为官清廉慈惠,对己生活节俭。凡日常公用物品,如酒碗、茶瓯及盘盂灯烛等,皆立薄记账,细核记之。在东阳三年,此地百姓安居乐业,相邻和睦,百姓皆感惠政之乐。不久,因父卒辞官庐墓。及行,东阳士民特在城门外设酒行。来送之人绵绵三十余里。三年期满,补通江令。此时潆符年已六十有余。通江县乃四川小邑,政简民醇,视东阳较易,但潆符一如前治,从不懈怠。雍正十四年(1732年)十四王爷奉召进藏,朝廷下旨沿途郡县补充粮草,安排账户供具。潆符遵照俱办,一应无误,而不扰民,在通江职满,行取户部江南司主事。一次,大司农海公来江南督查,爱潆符之材,将奏之擢升为仓场监督,潆符以足疾辞谢,不久卸任归家。归乡后家徒四壁,为生计,潆符则复教授于安丘平原村(即:今昌乐平原村,这时潆符已是七十余岁之老翁。数年后潆符病重回家,不久卒于舍。遗著有《四书制义》等。乾隆五十四年,东阳县民将刘潆符事迹立传,刊于《东阳德政记》据《昌乐县续志》载“其墓在鄌郚北刘氏先莹”。
  ② 刘良学 鄌郚东庄人,字方孔,号文轩,同治六年(1868年)以军功保举六品,光绪二年(1876年)饥邑侯奉文赈济经理帐目兼发放蒙抚,宪赏五品例授补守备,奉政大夫。
  ③ 昆仲连登 东庄刘门十九世刘华清和刘耀清同中武举,门庭显耀,赐匾“昆仲连登”。刘华清 鄌郚东庄人,字剑门,号荣西,同治十二年(1873年)考中第十六名举人,例授武略骑尉。刘耀清 鄌郚东庄人,字光远,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以办帐有功,保举五品衔,候补守备,封武德骑尉,赏带蓝翎候补守备。
  ④ 刁宪丰(1908-1989) 鄌郚镇高镇村人,民间大鼓书艺人。年轻时,拜安丘县吴家庄鼓书艺人吴连庆学艺,出徒后,来往于诸城、沂水、日照、临朐等地,以说唱大鼓书为业。解放后,继续从事曲艺工作。他的说唱曲调具有到山东东路大鼓特色,乡土味浓,旋律流畅、吐字清晰,大开板、小开板、紧流水、串子口、四平腔等6种曲调具备,深受听众欢迎。在昌乐曲艺史上独成一家,久享盛誉。代表书段《血手印》、《江宁府》等。1955年、1962年,曾两度代表昌乐县参加昌潍地区代表队出席山东省曲艺汇演。由他根据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炮打高崖村明楼的故事创作并演唱的《功劳炮》,在山东省曲艺汇演中被评为二等奖。先后被吸收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中国教育工会会员,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刁宪丰一生嗜酒,然家贫不能自给,经常靠徒弟或艺友接济。晚年去东北投靠女儿度日。1989年因病逝世。
  ⑤ 刘汉三(1906-1938) 鄌郚南村人。在济南上学时,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1930年济南中学毕业,回乡参加革命活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鄌郚一带组建由共产党领导的山东第八区抗日别动队第三十二大队,任大队长。1938年2月率队与山东第八区抗日别动队第十七大队合并。1938年3月23日,民国昌乐县政府县长张天佐,以"点名发饷"为由,将十七大队骗入北展小学,武力强行收缴别动队枪支,打死7名队员,刘汉三等30多人被捕,押入仓上监狱。后经党组织营救获释。出狱后,与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司令员马保三取得联系,被委任为营长,奉命在高崖一带组织队伍抗日。1938年11月,刘汉三在包庄乡矬帐村被混入队伍中的国民党匪兵王景云等绑架到临朐县桃花村杀害。198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⑥ 秦伯兰 名文蔚,字伯兰,1895年生于昌乐县高崖村。抗日战争以前,他的家庭在高崖一带属名门望族,兄弟四人,伯兰排行老三。伯兰自幼勤奋好学,学业成绩都名列前茅。1920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在山东济宁河务局任职。1925~1927年在交通部水利工程部门任职,兼任平绥铁路工程师;1 927~1 929年在国立医科大学任教德语;1929~1937年在山东省建设厅任水利专员。后组织抗日队伍,任八支队队长。
  ⑦ 杜光舟 (1914~1968)鄌郚镇王家庙人,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1957年光荣出席了山东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和全国绿化会议,在北京受到朱德委员长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杜光舟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靠卖粽子维持生计。解放后,他过上了幸福生活,对党和政府无限感激,决心跟党革命到底。1952年,杜光舟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王家庙办起由20多户农民参加的金山互助组。1954年冬,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6年,他联合附近12村,成立了金山高级农业社。1958年1月撤区划乡后,杜光舟任金山党总支书记。根据本地特点,他带领全体社员大干一冬,建成了金山第一座蓄水7万立方米的水库,并建扬水站一座,渠道2000米,灌溉面积900多亩。自1963年开始,他把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到多种经营和工副业上,走以工补农、农副结合的道路。他组织全乡20多名有技术特长的农民进行专门培训,因地制宜,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办起石灰窑、胶补修配厂、织袋厂、打绳厂、磨坊、油坊等工副业,年纯收入4万多元,增加了集体和个人收入,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文化大革命“中,杜光舟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68年春,含冤去世。
  ⑧ 刘善本(1915-1968),鄌郚镇泊庄人。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附中,1935年考入杭州笕桥航空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党空军八大队任上尉飞行员。抗战初期,随这支远程轰炸部队袭击日军。1943年被派往美国学习,1945年春驾机回国。1946年6月26日,他利用由成都去昆明运输美军移交的通讯器材的机会,巧妙地摆脱地面控制,驾机起义,飞抵延安,开创了国民党空军驾机起义的先例。1949年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0月1日开国大典,他驾机领航,接受检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航空兵某师师长率部参战,曾经组织过人民空军的首例夜袭作战,并首次使用了电子对抗和照明轰炸的作战法。他先后任延安总部航空教员、东北老航校副校长、第一航空学校校长、空军学院领航系主任和空军学院副教育长,对新中国人民空军的创建、成长和壮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64年2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1968年3月10日去世,终年53岁。1975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为他平反昭雪。
  (五)历史典故
  二,地理文化
  (一)区域地理特征
  鄌郚地处泰岱余脉和渤海平原边缘地带。位于昌乐县南部,鲁中隆断区边缘和沂沭断裂带上,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元古代以前吕梁运动期间,随着泰山升起,基岩是花岗片麻岩。古生代加里东运动和渤海西运动期间,海水自北向南淹进,沉积了厚度很不均匀的寒武、奥陶系灰岩和石炭系砂页岩。中生代燕山运动期间,大致沿今潍蒋路一线发生大规模断裂凹陷,并伴有岩浆运动,形成白垩纪的砂页岩和凝灰岩。新生代喜马拉雅山运动,形成了车罗顶、马驹岭等大小山峰。坡岭地带密布丘陵沟壑,坡麓梯田,近山阶地,为山区地貌,属丘陵侵蚀地带。大规模沉积了寒武、奥陶系沙页岩和白垩纪凝灰岩
  1.山岭
  马驹岭 “古郚以东曰岺马驹”,在镇区东面,绵延数十里,翘首东南端。远望似马驹,首南尾北,故名。又说以山上有马蹄状印痕得名。马驹岭系土石山,海拔249米,面积4平方公里,有一线天景观,一直流传着金马驹的传说,岭顶建有龙海亭、大王庙和石雕的金马驹
  高山 此山突立于鄌郚以西的平缓地带上,似比附近诸山都高,故名。海拔233.4米,面积0.7平方公里。系土石山,高山遍植槐树和松树,丛林苍莽,郁郁葱葱,西侧为石灰岩矿,北部黏土资源丰富。植有刺槐、松林……。
  金山 在鄌郚镇西南部,潍(坊)九(山)公路西侧,因山形似元宝,故名,主峰海拔246.3米,方圆1平方公里,系土石山,植有苹果和刺槐等树,有碑载县志记,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崂山碧霞洞道士马元禄来至金山,见山势明秀,遂募化四方建成该观,面积达1260平米,建筑群由南楼、北楼、北大殿、王龙观四部分组成。每逢三月三、九月九香火缭绕,供香者达数万人之多,
  雨落山 海拔127米,面积1平方公里。据说,雨落山有讹传之嫌,实为云罗山,《安丘县志·山川志考》载,安丘城西“六十里雨罗山,崭岩秀出。云气罗布,则雨侯也”。 明嘉靖《青州府志·地理志·山川》载:“雨落山,俗传欲雨,则山云拥盖罗布,故名”,山前旧有发云寺,寺前有土冢十个,实为汉墓群。流传着隋唐名将罗成和"九女藏夫"的凄美传说。1988年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杏山子 鄌郚镇北部,北靠白浪河,南邻冶原伦家埠坡公路。因山北坡多杏树,故名海拔217米,面积0。3平方公里,系土石山,产石灰石,植有松树。1945年6月25日曹世范在杏山战斗中牺牲。鲁中军区发布纪念战斗英雄曹世范烈士的命令,并决定将杏山子命名为“世范山”。
  车罗顶 北鄌郚西北部,海拔381米,为昌乐县最高点,顶平如原野,宽阔辽广,面积4平方公里,据《昌乐县志山川志》载:“黑山西诸山曰车络顶,如城墙然。”虽无奇峰突出,但牵连不绝,方言谓之"扯路",遂写作"车络",后演为车罗顶。系土石山。可容纳数万之众,它与擂鼓山紧相毗连,实乃一山两峰。此地流传着皇帝大战蚩尤和黄帝封禅的传说。
  打鼓山 曾名擂鼓山,大姑山、白狼山。主峰海拔379米,面积1。4平方公里,为昌乐县境内第二高峰。系土石山,植有刺槐树等,山谷深邃,蛇行斗折,夜阑人静,风鸣谷应,声似擂鼓,故名擂鼓山,或称作大姑山,山有白狼庙,白浪河发源于此,得名白狼山,后白狼河称作白浪河。
  卞山 曾名福山、卞家山。在北鄌郚东部,曾以吉祥嘉言取名福山。明代,卞氏傍山立村,山遂取名卞家山,后演为卞山,海拔200米,面积0。1平方公里。系土石山,植有柏树和刺槐树。
  荣山 一说山上有树木生长茂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故名,一说山下有荣山官庄,山似树得名。海拔288米,面积1。6平方公里。系土石山。
  西大山 曾名大山,在鄌郚镇西北部,南有九曲河,北有白浪河,此山突兀于两河间,显得分外高大,故名大山,1981年改名西大山,海拔250米,面积3平方公里。系土石山,植有刺槐树。
  寺山 鄌郚镇西部南接高山,北邻九曲河,相传,山前有一寺庙(已拆除,寺名失传),故名,海拔210米,面积0。3平方公里。系土石山,植有刺槐树。
  还有雪山、马鞍山、达摩岭、龟山……
  2.河流
  白浪河 原名白狼河,为潍坊母亲河。流经鄌郚镇境北部,系季节河。源于鄌郚镇打鼓山南麓。自孟家峪(村)南,至营丘镇黎家(村)流入潍城境内。全长127公里,流域面积1。237平方公里,历史最大流量2,060立方米/秒,河床最宽200米,最窄80米,在中上游马宋、北鄌郚建有中小型水库,主要支流有潴河、小潴河、孝妇河,龙丹河、大于河、桂河等。
  九曲河 发源于鄌郚钟家后沟,在鄌郚境内,由于期间四环曲折,故名九曲河,全长12。4里,河床最宽达80米,最窄处也过30米,总流域面积为30。42平方公里,最大涨水深曾达到1。5米。
  漳河 流经漳河社区境内,系季节性河流。源于临朐县柳山东麓,从师家沟(村)入境,南流至石家河(村)折回东流,至大岔河村西与九曲河相会。东入红河境内后称红河,全长15。3公里,河床最窄150米,流域面积28。84平方公里,历史上最大涨水深1。9米。
  红河 流经县境东南部红河镇,季节性河流。系汶河支流,上游分九曲河、漳河两条支流,入红河境称红河,因河中沙呈红色得名,东流至小菜园(村)东北入安丘境内。流域面积75。52平方公里。本县流程13。5公里,河床最宽200米,最窄50米,历史上最大涨水深2。5米
  孟津河 东源在鄌郚孟家峪(村),以此得名孟津河;西源在鄌郚冯家沟(村),南流直青石河(村)入临朐境内,又折回流入鄌郚镇漳河,至包庄西入汶河。总流域面积99。2平方公里,县流域面积24。2平方公里,河床最宽180米,最窄120米,最大涨水深1。6米。
  附:孟津河小流域治理工程,1997年开始治理孟津河小流域,至2001年底,治理面积22平方公里,新修河堤4000米,建桥涵2座,植河道防护林木2。6万株,建浆砌混凝土藕池80亩,整地改地2000亩,加固水库塘坝2500米,修路8公里,扩大灌溉面积2300亩,发展高效林果基地5处公1500亩,总投资492万元,投工163。86万个,完成工程量550万立方米。
  小潴河 源于打鼓山西麓,系白浪河支流,迤北而东,南下过毕都(村)南,经鄌郚高镇入白浪河,因此有潴河,亦系白浪河支流,该河遂名南潴河。《昌乐县志·山川考》载:“南潴河即墨水河,……其源曰墨泉,水中所生虾蟹皆黑,故名墨水河。”1981年更为今名。
  汶河 古称汶水,系潍河主要支流。其源出临朐县沂山东麓圣水泉,流经上寺院、东镇庙、前唐家河、后唐家河等村附近,流入大关水库。(大关水库在沂山镇西南,沂山在大关水库的西面。) 大关水库的东南方向有一条支流,流经祝家西沟村附近。附近还有沂泉、阎家沟等村。汶河主流向东北方向流,全长165公里,流域面积1873平方公里,水量充沛。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汶水出朱虚县泰山(今沂山,古称东泰山)。”河流在临朐县东南部向东北流,至高崖转向东流,沿安丘与昌乐边界,到凌河镇偕户村北入安丘市境,从黄旗堡镇夹河套村东北注入潍河,最后流至渤海莱州湾。最早见于史载是《淮南子·地形训》和《前汉地理志》。《前汉地理志》载:"琅琊郡朱虚县东泰山,汶水所出东至安丘入潍。“《水经》载:"汶水出朱虚县泰山。”沂山古又称东泰山,《地理风俗记》曰:"朱虚县东四十里有 城亭,故县也,汶水经 城北,又北过淳于县西。潍水过县东,其城东北则两川交会也。"《安丘县志》和《安丘县乡土志》等诸多史书中均有关于汶河的记载。
  (二)经济概况
  1,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镇域总面积总面积223。9平方公里,镇政府驻鄌郚村,耕地14.6万亩。
  (2)水资源 寿光水资源分地表水,地下水两部分。年平均天然水资源总量为9.42亿立方米。
  (3)矿产资源 地下有较丰富的矿产,一是铜铁,二是煤炭,三粘土。
  (4)植物资源 食用植物有粮食类有小麦,大麦,玉米,高粱,谷子,黄豆,黑豆,绿豆,赤豆,荞麦,芝麻,花生,油菜等。果菜类有黄瓜,冬瓜,西瓜,丝瓜,南瓜,甜瓜,杏,桃,枣,梨,石榴,葡萄,苹果,韭菜,葱,元葱,蒜,萝卜,菠菜,胡萝卜,白菜,芹菜,花菜,莴苣,椒,芫荽,茼蒿,扁豆,豆角,蘑菇,姜,茄子,芸豆,山药,土豆,藕等。还有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用材植物。由于土壤肥沃,适应各种植物的生长,且长势良好。
  (5)动物资源 有哺乳类,禽鸟类,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甲壳类,贝类。
  2,工、农业生产
  特色农业
  无籽西瓜鄌郚有悠久的西瓜生产历史,是中国无籽西瓜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无籽西瓜之乡”。1971年该镇所产的无籽西瓜作为中央特需瓜运往北京,1999年荣获北京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多次荣获潍坊国际风筝会农副产品博览会金奖。2001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鄌郚”牌商标,2005年该产品被国家食品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产品”,2006年被山东省农业厅评为“山东省名牌农产品”。 鄌郚牌无籽西瓜含糖量高达13度,具有瓜形均匀,色泽好、皮薄、味甜、口感好、易运输、耐储存、品种多等特点。富含钙、钠、镁、钾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部分维生素,具有滋补身体、健身养神、防暑解渴、清热败火、调节体内糖分、利尿等功效。
  主要有暑宝、黑美人、火山玉华、火焰山、黑蜜王等40多个优质品种。产品畅销北京、南京、上海、武汉、厦门、东北三省等60多个大中城市及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传统优势,以镇种子站和西瓜合作社为依托,走标准化、精品化生产之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新产品研发力度,严格产销全过程管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大提高了鄌郚牌无籽西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镇无籽西瓜面积已达1.8万亩,其中秋冬西瓜达8000亩,年产优质无籽西瓜1亿多斤。
  鄌郚笤帚闻名遐尔,是全国闻名的“笤帚之乡”,曾多次被国际风筝会农副产品博览会评为金奖。近几年来,该镇立足这一优势,不断在笤帚规格、品种、质量上下工夫,加工方式从松散型手工生产发展到集约式机械化生产,产品质量大为提高。目前,全镇笤帚专业生产村已发展到30多个、加工业户800多家、从事笤帚加工的人数达到5000多人,年加工笤帚5500多万把,产值1。5亿元。
  鄌郚韭菜鄌郚镇位于昌乐南部,地处安邱、临朐、昌乐三县市交界处,大沂路贯穿南北,交通便利。有汶河等多条常年河流经,淡水资源十分丰沛。发挥土地、水利等自然条件优势,全镇大力发展韭菜生产,面积已达8000亩。特别是去年以来,广泛推广应用环保型土壤活化剂,韭菜生产实现了无公害化,并通过检测认定,注册了“汶水”商标,已成为全县独树一帜的优质韭菜生产基地。
  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
  鄌郚镇乐器生产历史悠久,从单纯的作坊式生产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产业集群,历经近30年时间。七十年代末鄌郚创办了昌乐乐器厂,主要生产二胡等民族乐器。八十年代初开始生产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八十年代末,韩国客商权海龟与鄌郚乐器厂合资创建了昌乐缪斯乐器有限公司,生产木吉它、电吉它、电贝斯等乐器,主要返销韩国后再销往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时,公司定期把中方工作人员送到韩国进行培训,为鄌郚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和管理人才,为乐器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乐器产业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其不断加大投入,努力膨胀企业规模,迅速拉长产业生产链,实现了产业的快速膨胀。目前,鄌郚镇乐器生产及配件加工企业58家,从业人员近6800人,产品形成了电吉它、电贝司、木吉它、木贝司、音箱和乐器配件等6个系列2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销往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1-10月份,全镇乐器产量达160万把,产值10。6亿元,实现利税8500万元。
  乐器产业的发展,对鄌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鄌郚乐器行业从业人员占全镇工业用工人数的60%。2006年乐器产业销售收入10。8亿元,占工业销售收入的60%。惠好、百灵、华韵等企业上交税金均达到100万元。乐器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鄌郚城镇化进程,镇区面积发展到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2万人,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800多人。
  (三)地理景观
  镇境内旅游名胜颇多,车罗顶、白浪河之源、古槐树群、姊妹杨、金山真观、观音阁、九女藏夫冢、仙月湖等着名名胜古迹更给鄌郚镇增添几分历史的沧桑,别有一番风韵,此外,鄌郚镇近年来特色文化产业的崛起和城镇建设风貌也成为了新时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流连忘返。
  全县海拔最高点车罗顶
  位于鄌郚西北部,为昌乐、临朐界山,海拔381米,为昌乐县最高点,面积4平方公里,据《昌乐县志·山川志》载:“黑山西诸山曰车络顶,如城墙然。”虽无奇峰突起,但牵连不绝,方言谓之“扯路”,遂写作"车络",后演为车罗顶,系土石山。九峰连环,东与打鼓山连绵一体。流传着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在此封禅和黄帝蚩尤大战车罗顶的古老神话。"打鼓山与车罗顶的传说"被列入昌乐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鬼斧神功的马驹岭一线天
  鄌郚镇马驹岭上有一处自然奇景“一线天”,据考证是地震裂变形成的一道地缝,生成时间与昌乐远古火山口群可能是一个年代,距今有1800万年。其深达三十多米,自南向北约100多米,下宽上窄 ,顶部最窄处不足半米,两壁呈弓形,象一个开启的深洞,又名石翁洞。从底部仰视,只看到一线之天,犹如一条白龙在空中飞舞,一线天由此得名。从南侧缓步而下,但见两壁陡峭,怪石嶙峋,洞口一块巨石斜插在洞壁上方,似倾非倒,以铺天盖地之势悬立。洞深处离地高约八米的峭壁上,有一块平展的石板,名石炕,四人对坐有余,壁侧石桌石椅形体神似。一线天是一种自然奇观,距昌乐远古火山口群仅十几公里。它奇特的构造为地质震动研究提供了科学研究的依据。
  风光旖旎的仙月湖
  仙月湖,又名高崖水库,位于昌乐县境内西南隅汶河上,因临近高崖村而得名。主体建筑为高崖水库大坝,长1200米,顶宽6米,于1960年7月建成合龙。总库容量1.36亿立方米,属国家大二型水库。该水库兴建时,正值国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极端困难时期,全县人民在县委、县人民委员会领导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劈开马鞍移龟山,腰斩汶河灌良田“,苦战近一年,建成这一功在当代、惠及后世的水利工程。工业效益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工农业供水、发展渔业等。启闸溢洪时,滔滔大波奔流而出,直撞东壁山崖,然后折北东去。其波涛轰鸣之声,远达数里。所激的水花撞崖后细碎成沫,在山崖上空凝成绚丽彩虹,光彩夺目,十里之外清晰可见,十分壮观。
  在建设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的同时,兼顾美化绿化和旅游项目开发。在坝后河滩和山坡栽植了10万株刺槐和近万株果树。今日,刺槐粗已合抱,高达20米,每逢初夏,槐花似雪,清香袭人。盛夏酷暑,浓荫蔽日,清凉舒爽,众多游人远道来享,人们欣赏鲜花,姹紫嫣红,流光溢彩,芳菲数月,品尝甜果始自樱桃,续至板栗,杏甜梨脆,绵延至冬,常年有鲜。为方便游客食宿,水库建有高标准接待楼,备有风格独具的水上餐厅,亭榭结构,富丽典雅,令进餐游客未酒先醉,疑凡为仙。
  在建库养库同时,修建了连接电厂、果园、槐林、鱼池、荷塘等各景点的柏油路,晴雨畅通。购置了高档游艇,使游客可登艇在浩森水面上,追鸥逐鱼,览波赏浪,有兴致者还可静待岸边,尽享垂钓之乐。
  打鼓山白浪河源头
  打鼓山位于今鄌郚镇驻地西北,打鼓山村北。因山谷风鸣,声如擂鼓之声得名。山顶面积1平方公里,海拔高379米,为昌乐县境内第二高峰。它是白浪河的发源、发祥之地。有清乾隆年间进土阎循观《白狼河》诗为证。诗曰:“白狼远下擂鼓山,百里无泥砂底鲜,牛山坡下波更碧,柳岸莎州相与姘。数声黄鹂来何处,一群鹭驽翔蓝天;偶有渔翁裹蓑衣,青丝闲钓夕阳边。”《齐乘》载:白狼水,“水经注”云,出丹山,经北海郡(营丘)城东,人别画湖,亦曰联怀湖(今成为昌邑市北稻田地)。东北人海。余按:白狼水有二源:一出丹山,”隋志"作白狼山。一出北海县小王庄,平地泉涌如轮。上游合流始大,经潍州东门外。古有石梁(亦称坝崖)。金朝泰和间(1201年),僧人普济所修。又东北过寒亭,合溉水(虞河),人别画湖,由湖人海。《潍县志》载:“白狼水,出自擂鼓山。询及乡人,即打鼓山。上有白狼庙。山前涧深十余丈,众泉涓涓,即白狼水源也。”
  三,乡土文化
  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文化。茂腔(旧称“肘股子戏”)泊庄村子弟班,1949年由刘培兰等30余人组成。演出小剧目《东京》、《西京》、《小姑贤》、《桂花庭》等。河北梆子清末民初传入县境,流传面小,1949年以前消失。吕戏(吕剧)成为各业余剧团或文艺宣传队的当家剧种。高崖镇师家沟延聘益都、临朐京剧艺师教戏数出,在周边村镇演出。郭荣宽领班,主演老生,兼做编导,做出重要贡献。1950年,高崖镇泊庄村刘感照组织业余京戏班,聘请三位寿光京戏艺人教戏。演出《双蝴蝶》、《玉堂春》、《孔雀东南飞》、《甘露寺》等大型传统剧目30余出,在昌乐、安丘、临朐相邻各乡演出,名噪四乡。刘感照一家祖孙三代同台献艺,传为佳话。1959年主要演员参加了公社业余文工团,主排新京戏《三世仇》、《风雷渡》和《夺印》等。泊庄村的京戏班子在当地曾经是很有名气的,解放后到"文革"之前,这个庄户戏班子能演文武京戏60余台。逢春节都是到四邻村里友谊演出,演员阵容之强大,演技之精湛,是十里八疃有口皆碑的。主要大型传统剧目有《玉堂春》、《双蝴蝶》、《孔雀东南飞》、《五加坡》、《四郎探母》、《捉放曹》、《甘露寺》、《借东风》等;主要演员有刘良辰、刘培恩、刘培兰、刘新田、刘兴元、刘培亮、刘厚德等。刘良辰的小生唱得很出色,一度被县京剧团看好,刘培恩的小旦也不逊色,在泊庄周四围很是有名气。农村实行了"大包干",一家一户忙起来,没人顾得上唱闲戏,戏班子也就组织不起来了。不过,说起泊庄村文化大革命前的京剧班子,人们还是记忆犹新,十分想念那种娱乐生活。东路大鼓系昌乐著名鼓书艺人刁宪丰(公元1908-1984年)在长期演唱实践中推陈出新、去莠求精形成的鼓书形式。其早年师从著名山东东路大鼓老艺人吴连庆学艺。三年满师即以说大鼓书为业涉足诸(城)、沂(水)、日(照)、临(朐)等地演唱。其从事曲艺研究和说唱生涯50年,技艺高超,造诣深湛,代表书段《功劳炮》、《血手印》、《宁江府》、《独胆英雄》、《红管家 》等,是昌乐各地及周围县区民间喜闻乐见、交口称赞的名片。演唱中,刁宪丰以山东东路大鼓为基础,揉进了自己的风格和韵味,形成独成一家的昌乐东路大鼓。既吸收了传统鼓书的演唱精华,又推出了自己创新的结晶:演唱富有乡土神韵,口白清脆,旋律流畅,节奏明快。1981年形成了"大开板"、"小开板"、"紧流水"、"慢流水"、"串子口"和"四平腔"整套演唱曲调,深受业内人士好评和广大听众欢迎。1955年、1962年刁宪丰两度赴昌潍地区(今潍坊市前身)参加曲艺会演。其创作的东路大鼓段子《功劳炮》,荣获1959年全省曲艺会演二等奖,被授予奖章一枚,同时吸收为山东省曲艺协会会员,并选为理事会理事。刁宪丰先生不曾收徒授艺,晚年远离故乡去东北依女儿生活,昌乐东路大鼓书的演唱曲调和表演形式遂即消失,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