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章:仁和四朵女人花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风雅颂·营陵书院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仁和四朵女人花
  作者:孙淑章
  仁和故事一箩筐,今表四朵女人花。仁和四朵女人花,分别是,“福子苗花”、“喇叭花”、“猫子眼花”、“狗尾巴花”。
  花朵一,福子苗花。
  人生就怕胎里胖。
  淡淡的阳光下,胖胖的团团的叶片里,粉红色的花朵向着太阳展开,艳丽无比,这就是福子苗花,叶片嫩绿,油量,花朵富丽、高雅。
  我村的福子苗花,出生在富贵的家庭里,父母到东北支援过边疆,父亲由于水土不服,回到仁和,从福子苗花蹒跚学步开始,嫩嫩的肤色,白里透红的脸庞,一直伴随到二十左右,村里人除了啧啧赞叹,还是啧啧赞叹,真是一朵福子苗花。
  馍馍都往肉里滚。福子苗花天生的心灵手巧,手上的绣工尤其了得,绣啥象啥,鸳鸯溪水,那对回头斗嘴的鸳鸯,那池微微动着的绿波,谁看谁喜欢。
  上天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八十年初的中国,百废待兴,出口主要以粗产品加工为主,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准备参加希腊国际博览会,从全国各地找寻绣工能手,诸城市工艺品厂组织了一次考试,从全国各地来到诸城的绣工能手,聚集在偌大的厂房里,每人一台床子,每人一捆白线,哨声一响,绣工们飞针走线,福子苗花坐在第一排,考官们巡视在床子周围的空隙里,多多驻足在福子苗花的周围。
  福子苗花绣的白代丽床上用品,送到诸城宾馆,那些焦急等待的中国专家和外国友人,啧啧赞叹。福子苗花得以顺理成章的跟随中国工艺品代表团,远赴希腊,在希腊的中国展厅,摆着一副绣花的床子,福子苗花右手拿针,左手顺线,不一会儿,大幅的白代丽绣品卓然成型,大鼻子的外国人,在福子苗花面前,竖起拇指,真正的手工,真正的原生态。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福子苗花得以愉快回国。
  福子苗花带回国外时髦的连裆娃,送给村内最好的玩伴。玩伴穿着以后,外边套上裤子,由于连裆娃包含了袜子、裤头、长裤等几大功能,玩伴好不容易拽到腰上,在村内的土路上,歪歪扭扭走路,有些年纪大些的人,看见歪扭走路的玩伴,问道:“孩子,怎么了?”“俺穿着袜子连着裤子。”“俺不信。”“还是人皮色的。”大部分人存在疑惑,“哪有袜子和裤子连在一起的?”“就有。”玩伴提起裤腿,人们看见了袜子,顺着袜子往上找,还就是没有找到边。“别捏了。”玩伴红着脸,“再捏就捏着三岔了。”
  福子苗花各种各样的荣誉,不期而至。各种报刊纷纷转载,参加了诸城市团代会、妇代会、人代会。福子苗花的母亲是村内妇女主任,在我们仁和乡的全乡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如何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的。福子苗花的母亲斗大的字,识不了三斗。主持人问她,你是怎样培养出优秀的女儿的,福子苗花的母亲对着麦克风,慢慢点上一袋烟,突然说道“别看我黑,我两个女儿不黑。”主持人:“谈点有思想觉悟的,她是怎样拒绝国外的高薪聘请,回到祖国的?”福子苗花的母亲:“我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时间回来的,只知道个大体。”
  福子苗花越发艳丽,不知不觉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福子苗花在乡里指导全乡的工艺品工作,每天骑着自行车上城送货,或者下乡发货,福子苗花的大学同学小刘从报纸上看到了福子苗的报道,写信你给福子苗,非常愿意和福子苗建立更加亲密的同学关系,问福子苗的户口问题能否解决,最后落款同学小刘。福子苗回信说,虽然出国,户口依然是农村户口。八十年代,户口就是天然的屏障。福子苗收到了小刘的第二封来信,心里不是滋味,福子苗读着小刘的第二封信,除了一般的问候,就是一些不咸不淡的琐碎之语,尤其是最后落款,写着“表叔同学”,福子苗花的眼泪走在了红润的脸蛋上,福子苗自言自语,“俺是农村绣花女,从来也没有高攀呀。”
  一见钟情往往成为伟大的故事,福子苗也是。福子苗到南村传授白代丽绣工手艺,青岛小王刚刚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在南村的外婆家散心,当他看到坐在床子旁边飞针走线的福子苗时,顿时愣住了,天下还有这么漂亮的美人,头发黧黑,脸色红润,嫩嫩的肤色,小王躺在外婆家的土炕上,睡不着觉,干脆拉开灯,铺开信纸,给福子苗写着火辣辣的情书,青岛人就是这样,善于表白,生怕东西被人抢了去似的。
  一来二去,福子苗和小王挂上了钩,天色渐晚,火红的阳光斜映在巨大的栗子树上,福子苗和小王走在浅滩上,晚归的人们,看着夕阳下的影子,“多么合适的一对呀。”
  小王看着福子苗,把嘴唇努了两努,福子苗理解其中的意思,福子苗的脸顿时红到了脖子,低着头往回走。小王赶紧陪着不是。愉快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小王信心满满的回到岛城,和父母摊牌,小王的父母不是很封建,坐车到仁和一趟,打听福子苗的消息,最后摇摇头,横亘在两个年轻人中间的就是户口问题。小王在和父母的对峙中,掀翻了饭桌子,父母给小王下跪,“我们从农村走到城市不容易,再从城市回到农村,你不是要祸害我们两个老人吗?”小王的父母给福子苗来信,让她谅解两个老人,福子苗挺干脆的,给小王回信,断绝关系。
  现在人讲究爱情,八十年代人讲究婚姻,有人牵线和专科毕业的小甲挂上了钩。夜晚淡淡的灯光下,小甲捧着鲜花,走进福子苗的房间,福子苗坐在床子旁,飞针走线,小甲看见福子苗,见艳心动。福子苗:“愿意接触吗?”小甲点点头。福子苗:“如果愿意来往,交往一年,结婚。”
  婚后,福子苗的工作如日中天,全乡完成了壹佰万元的白代丽加工合同,奖励乡里十万元,福子苗的脾气随着工作成绩的进步,越来越大。
  福子苗的母亲来到福子苗家,剁馅子,包水饺,下到热气腾腾的锅里,捞到船盘里,端到炕上的桌子上,母亲、女婿、几岁的儿子,在炕上笑着,吃着。福子苗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的回到家里,走到炕前,拿起筷子,夹着一个水饺,送进嘴里,嚼着,含混不清的说着两个字“不熟”,福子苗母亲端着酒杯,停在半空中,“什么?”福子苗把口中水饺咽到肚子里,“这个水饺不熟,再另下。”福子苗母亲把酒杯用力在饭桌上一顿:“我活了这么大了,我就没有听说过水饺有下两遍的。”小甲插嘴:“生,生吃,熟,熟吃。”福子苗厉声道:“我叫你住嘴。”儿子:“妈,我吃饱了?”福子苗看着儿子:“好,那就生,生吃,熟,熟吃。”小甲:“下两遍,不就成了一锅粥了?”福子苗抬起头,瞪着眼。福子苗母亲:“干瞪。”有个好丈母娘,是女婿的福气。
  改革开放的东风越吹越快,越吹越急。原来红红火火的白代丽加工厂倒闭了,福子苗几天几夜没有睡着,总厂垮了,出来很多小厂,福子苗在小厂之间转圈,最终福子苗也改行了,福子苗利用自己的长处,在仁和沿街房上,租用了几间房子,开了卖化妆品的门市,左五右六村庄的绣花女,都在福子苗的小店里,买涂脸抹腮的化妆品。夏天的炎热里,福子苗的小店东边邻居是磨坊加工的,西边邻居是卖学生用品的,闲暇之际,聚在福子苗的小店里,掷色子,打扑克,一毛一毛的下注,东边邻居、西边邻居,手把手教会了福子苗,福子苗总是不断的从他们两人手中,赢来小钱。福子苗学会了麻将,什么清一色、杠开,福子苗打的如鱼得水,随着福子苗在赌坛的名声越来越大,城里的,外村的,福子苗游走四乡,输赢参半。
  福子苗的赌隐越来越大,已经看不起小店卖化妆品的收入了,干脆把小店盘了出去,专心赌博。随着福子苗在诸城的名声渐大,小打小闹已经不适应福子苗了,最后福子苗动用丈夫的工资,有时候,丈夫问起工资的事情,福子苗答道:“咱们到年底一块算。”丈夫:“到底输还是赢?你给我透个实底。”“今天赢一千,明天输三千,今天赢五千,明天输八千。”“这不输的多,赢得少。”“这不我和你到年底一块算吗?”“到年底会越输越多。”福子苗不说话了。
  福子苗心想,孩子大了,不敢大赌了。福子苗展开了反思,为什么老是今天赢,明天输呢?为什么赢的少,输得多呢?福子苗给儿子打电话,实事求是的告诉了儿子。儿子大学毕业考入某地市级检察院,儿子通过监狱犯赌博罪的犯人,了解了赌博的内幕,儿子把赌博抽老千的所有内幕告诉了福子苗,福子苗忽然脑洞大开,心思起以前输过的钱财,心痛不已,决心痛改前非。
  福子苗和曾经一起打麻将的男男女女 ,回忆打麻将的前前后后,告诫曾经输的比福子苗还多的姐妹,停止赌博,现在姐妹们,已经外出打工,通过劳动,挣取钱财。
  福子苗人缘很好,人很随和,成了村内的义务调解主任。福子苗的丈夫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有离婚的妇女,来到福子苗家里,询问离婚的有关事宜,女方说着纠纷的里里外外,福子苗的丈夫没有说话,福子苗及时的插上几句,这是男方不对,这是女方不对,女方干脆面朝着福子苗,越说越有劲,福子苗不时的点播,福子苗的丈夫坐在一旁,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福子苗的名言,“磕磕绊绊才长久,谁是谁的小冤家,是天定的。”这样,原来几对离婚的男女,经过福子苗的调解,愣是婚没有离成。福子苗对着丈夫:“没有你们这些学法律的,人家离不了婚?”
  一个老人的几个儿子因为养老争执起来,先是争执,接着动手,福子苗跑来,赶紧抱住老大,福子苗一个女人,老大火气上来,拎着福子苗的胳膊,扔在一旁的小草垛上,福子苗赶紧爬起来,提着水桶,拿起木棍,当当当的敲了起来。福子苗大声吆喝着:“都来看呀,为了养老打起来了。”这一家人被福子苗的举动惊呆了,福子苗问明白是非曲直,然后摊派老大老二老三,每人拿多少小麦,多少钱,麦收后送到我这里,我送给老人,不准私自送给老人。
  福子苗对着丈夫:“我处理的可以吧?”丈夫笑笑:“以后看着动手的,隔着远点吧?”
  福子苗点点头。
  两个青年一个门里,一个门外,一个拿着木叉,一个拿着铁锨,一个脸上流着血。人们都四散的跑开,福子苗朝着他们两人跑来,挡在他们两人中间,福子苗顺势抱住拿着木叉的青年,对着拿铁锨的青年:“放下?”拿铁锨的青年放下铁锨,跑掉了。福子苗:“你们平常日不是酒友吗?”拿木叉青年:“说不清。”福子苗怕以后再打起来,把两人请到饭店,指出各自的不足,两人把酒言欢,又成为益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福子苗五十多岁了,依然是农村户口,福子苗经历了许多,心态平和了许多,家庭的和睦放在第一位,每当儿子给她买这个那个的时候,福子苗开心的:“别人都说闺女是小棉袄,我说儿子是小棉裤。”
  每每夜深人静,福子苗时而慨叹,人生有好的开始,机会撒手即失,回国找什么样的工作,找不到呀。丈夫接话道,“你有丈夫和优秀的儿子,不愁吃不愁喝,不感到幸福和满足吗?”
  福子苗慨叹道,“也幸福,也满足。”“那你感慨什么呢?”
  “老是没有成就感。”“仁和百分之九十多的纠纷是你调解的,还没有成就感?”
  是呀,在我们这个美好的社会,有谁不是偷着乐偷着笑,心满意足呢?
  花朵二,喇叭花
  你游戏人生,人生就游戏你。
  喇叭花是我村的一大胖女,喇叭花上学脑筋差点,很早辍学了,不知道是不是脑袋不用的原因,身体愣是往周围长,围着喇叭花周围的肌肉,长了一圈又一圈,十几岁,已经长成一个肉墩子。
  喇叭花的名号是结婚以后,老公给起的。随着年龄一天比一天大,婚事问题摆在喇叭花的议事日程上,喇叭花的名声太响,前村后庄的男青年,一听名号,脑袋摇的象货郎鼓一样。
  上天往往垂青这些特殊身材的人,我村一个青年的父亲由于车祸,撒手西去,喇叭花决心要抓住这次机会,喇叭花总是有事没事的在青年住的小巷子里,转来转去,青年从远处而来,喇叭花摆出高傲姿态,两只手向着侧外甩着,走起路来,一摇一晃的,青年走近时,侧着身子,看着喇叭花昂着头远去,青年站在原处,愣愣的看着喇叭花走远,青年疑惑着,“这是咋了?”喇叭花走到胡同口,回头一看,看见青年愣愣的傻在那里,喇叭花的内心涌起了长久的感动,喇叭花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回家,把这一喜讯告诉父母,“青年看上她了。”
  喇叭花的父亲托了上年纪的刘老奶奶,前去提媒。刘老奶奶翘着小脚,迈着小碎步,好不容易从前街走到后街,坐在青年门口的石头上,手扇着风,青年骑着自行车从远处来,刘老奶奶叫住了青年,青年看着老奶奶,“老奶奶,有事?”刘老奶奶张着嘴巴,露出了稀疏的门牙,含混不清的说着:“你看上喇叭花了?”青年的脸顿时红了,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想好回答的话。“如果看上了?我就给你提提。”青年脑子总算转了过来,“老奶奶,喇叭花带着几万元钱过来?”刘老奶奶咳嗽几声,“什么?”青年大声的,“几万元陪嫁?”
  刘老奶奶顾不得疲劳,右手扶着石头,站起来,颠着小腿,得得的朝着右边的胡同拐去了。
  有人说,男人有打光棍子的,女人哪有剩在家里的,还就是有看上喇叭花的,就是隔着我村将近二十里的老刘,也不知道老刘怎么打听到我村的喇叭花的,老刘和喇叭花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拉锯战,最终老刘胜利了。
  老刘四十多岁,眼看着成了光棍子,老刘最初背着个袋子,沿街转悠,我村有警惕性的村民马上报告了书记,书记找人把老刘弄到大队办公室,问明白村庄姓啥名谁,负责任的村书记打电话到老刘的村庄,核实清楚得到消息,老刘平常日是良民,没有不良记录,才放了老刘,老刘还是不断的在我村转悠。
  最初发现老刘秘密的,是我村到东南场拿草喂牛的张大娘,张大娘拽一个玉米秸子,怎么也拽不出来,张大娘自言自语:“这么结实,用二齿钩子。”“别介。”里面传出了一男一女的声音。张大娘赶紧后撤:“快出来。”老刘和喇叭花一前一后钻出了草垛。
  张大娘赶紧报告了喇叭花的父亲,喇叭花的父亲赶到场里,早已不见了老刘,喇叭花的父亲跳起来,朝着喇叭花踹去,喇叭花一闪,父亲跌倒在硬硬的土地上,只听得咣噔一声,喇叭花看着父亲趴在地上,哎呀哎呀的叫唤着。张大娘对着喇叭花,“你看你把你父亲气的?”喇叭花嘴硬,“哪是我气的,是他自己跌的。”
  老刘不知道从哪一个草垛里钻出来,身上的草没有抖露掉,走向喇叭花:“打你哪儿了?”喇叭花没有说话,喇叭花父亲哎呀着,伸出指头,指着老刘。老刘把头朝着喇叭花:“我们是自由恋爱。”喇叭花看着父亲,没有言语。喇叭花父亲右手托地,翘着腿站起来,扑向老刘,老刘抓紧后退,伸出指头:“我们是自由恋爱,不准给我动着。”喇叭花大声喊着:“快跑。”老刘边跑边喊:“不准给我动着。”
  喇叭花父亲把家中三股的粗绳子,放在脸盆里蘸上水,晾在挂条上,喇叭花站在院子里,父亲站在喇叭花对面,脱掉上衣,露出滚圆的肉身子,真是什么爷什么女。喇叭花父亲,“说,什么时候呱嗒上的?”喇叭花一声不吭。喇叭花父亲抡起粗绳子,朝着喇叭花的身体,没头没脸的抽着。左邻右舍赶紧跑过来,夺下绳子,“你咋?新社会了。”喇叭花父亲:“这不,气死人?谁在草垛,这事让我摊上。”刘老奶奶走过来,“有些事,该认认吧?这回在草垛,下回呢?”
  喇叭花父亲思前想后,考虑了自己女儿的条件,“找谁呢?”父亲在场院里收拾了生产队留下的三间破屋,垒上院墙,老刘入赘我村了。春天的南墙根边上,长出来象扁豆一样的两棵苗子,苗子越长越大,越长越旺,喇叭花拿起两根长杆子,竖在南墙根。老刘外出干泥瓦匠活,回家坐在院子里的马扎上,发现南墙根的绿色植物,“咦,这是什么?”老刘走过去,“谁竖的杆子?”喇叭花,“咋呼啥?我?”“这不是两棵黑丑?”喇叭花:“胡说,这是扁豆。”“扁豆啥样,黑丑啥样,看叶子,黑丑叶片上,毛厚,毛长。”“胡说,扁豆。”老刘自言自语,“等着看吧,到了秋天,黑丑爬满南墙,开出绯红色的喇叭花。”喇叭花大声喊着,“我喜欢。”到了秋天,果不其然,南墙上,爬满了黑丑的秧蔓,绯红的的花朵密密排排,引得蜂儿、蝶儿翩翩起舞。从此喇叭花的名号在我们仁和村唱开了,传到了十里八村。
  又一次喇叭花开满南墙的时候,喇叭花生下来一个大胖小子,全家人处在喜气之中。
  经济大潮冲击着仁和村,人们纷纷外出打工,聪明人等等看看,喇叭花和老刘商议,要到城市打工。最先反对的是喇叭花的父亲,“明白人挣钱还不好挣唻,你还要出去?”喇叭花的嘴巴不缺:“城市里遍地是金子,咱村里走了多少了?”“人家那是有方方的。”喇叭花哪里听进去这些话,打好行李,准备走。喇叭花的父亲嘱咐妻子,好好看好那个傻那个。喇叭花和老刘,象地下工作者那样,瞅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喇叭花抱着孩子,老刘背着铺盖,走出了村子。
  喇叭花很快在租住的房子周围,混熟了,她把孩子让一个姐妹抱着,玩着,等到喇叭花想孩子的时候,孩子不见了。喇叭花和老刘迅速报了警,公安立案。
  这件事情迅速在仁和村传开了,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喇叭花的父亲讨厌他们,父女合伙把孩子卖掉了。夏天,繁星当空,街头巷尾,到处谈论着喇叭花的孩子,有些好事的人,干脆跑到喇叭花的父亲那里,打听原因。喇叭花的父亲解释多了,干脆不解释了,“不知道,不清楚。”全村人言之凿凿的确认,孩子肯定是被父女卖了。
  偶尔有一天,有人在诸城电视台警示天地栏目,发现孩子被警察找到了。喇叭花抱着孩子,对着镜头,带着哭腔,“多亏了诸城公安,帮我们找到了孩子。”
  喇叭花的孩子两岁被拐卖,五岁时由诸城警方和高密警方联手,破获此案。
  人们聚集在胡同头,街道边,谈论着这件事情。人们还是不相信,心里老是想着喇叭花的以往和过去,我村的大多数人,依旧确认,是喇叭花和她父亲撒了谎,卖掉了孩子。
  现在喇叭花已经回到了村里,丈夫老刘种着几亩地,闲暇时,在附近打着泥瓦匠的大工活,喇叭花护送着孩子上下学,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
  喇叭花的南墙上,依旧爬满着喇叭花,浓绿的叶片,绯红的花朵,微风吹来,满院飘香。
  刘老奶奶蹒跚着走过来:“拔掉,种点秋扁豆,你们三口家吃不了。”
  喇叭花笑笑:“小时候,叫黑丑,大了,叫喇叭花,挺美,俺不舍得。”
  刘老奶奶重复着:“小时侯,叫黑丑,大了,叫喇叭花。”
  刘老奶奶撅着小腿,远去了。
  花朵三,猫子眼花
  社会就是互敬互谅,不要老想着别人欠你的。
  夏天的午后,耀眼的阳光下,河边一簇簇的花,反射着太阳的光线,凑近了看,艳丽的黄色的小花,跃立枝头,一簇簇的,很鲜、很艳,让人产生一种惊恐的艳丽,这就是猫子眼花。
  刘老汉生了一串闺女,六个,真好。刘老汉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乡工作,那年月,生产队,一个老婆在农村,领着六个女儿,居然生活下去,随着女儿的长大,一个个,水灵灵,鲜嫩嫩,像蝴蝶,扑棱扑棱飞走了。
  最后剩下了小六,小六一米六几的个子,俊俏的模样,谁见谁爱。尤其是那双眼睛,鲜活着,放着光,小伙伴们给她起了外号,叫猫子眼。猫子眼出落成大姑娘,父母庄严决定,猫子眼的婚事不出本村。村内许多青年人猜测了,谁能做上成龙快婿呢?猫子眼的父母又决定了,猫子眼的婚事不能找独儿的,找弟兄们多的,言外之意,谁都明白,别的女儿都走了,留下这个养老呗。
  弟兄们多的,猫子眼的父母看中了生了六个儿子的老董家,猫子眼的父亲最先找媒人通知了六个儿子的父亲大老董,大老董又惊又喜,“怎么会选上他这个一个贫如洗的家庭?”媒人告诉大老董:“女方看中了老三?”“老大老二没有结婚,让老三结婚?”“你儿子多,哪个能说着,就给哪个结吧?”大老董低着头,吧嗒着卷烟,“隔开老大老二,这不是让老大老二走向光棍子吗?”“老大驼,老二黑,人家看中了老三,高高的,白净脸,实在。”媒人站起身来,轻快地走了,边走边扔下一句话,“就这样了,啊。”
  昏黄的灯光下,六个儿子聚集在窄小的房间里,大老董把卷烟扔到炕前里,“如果猫子眼嫁到我们家,看看谁合适?”老三慢腾腾开了腔,“大哥合适。”老三说了话,谁还能接话,农村的习俗,结婚、出嫁从老大开始。老大摸摸灰红的脸膛:“猫子眼能看中俺们这个家庭?傻了吧?”六个儿子中,够结婚年龄的有三个,老大老二老三,父亲淡淡的说着,“如果真是看中咱们家呢?”母亲纳着鞋底,“真有这好事?馅饼会砸中我们?”父亲沉闷的声音在屋内象个炸雷,“看中了三。”屋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看着老三,象是不认识似的,只有母亲纳鞋底的嗡嗡声,象只苍蝇,烦着每个人的心。母亲的四个字定了音,“那就三吧。”
  双方父母紧锣密鼓的张罗着儿女的婚事,基本定下之后,女方父亲通知猫子眼,六个儿子的老三将作上门女婿,猫子眼是老小,从小娇生惯养,听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头摇的象拨浪鼓,一口说不出三百个不中。
  “你看中谁?”父亲的话语。“老蒋家的小蒋。”“那不是蝈蝈腚上一根毛吗?”“我不管。”
  小蒋是老蒋家的独子,生的方圆大脸,面红耳赤,一般人都穿父母缝制的衣服,人家从小就穿砸衣机子缝制的衣服,六个儿子的老三和人家小蒋简直没法比,父母无奈,赶紧找媒人去劝说老蒋家,老蒋家回信,结婚可以,就是不能作上门女婿。
  猫子眼的父母生气了,“不作上门女婿,我们小起你,找人去提亲?”不管媒人怎么说,老蒋就是不松口,不能让儿子去作上门女婿。多数的父母都拗不过儿女,猫子眼的父母也是这样,谁让自己把女儿惯坏了呢。最后双方家长找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老蒋家不愿意作上门女婿,猫子眼非小蒋不嫁,双方出钱,在猫子眼家和老蒋家直线距离的中间地方,选了一块地皮,盖起了四间婚房,作为结婚之用。
  女大当婚,猫子眼的婚事,在轰轰烈烈的热闹中,完成了。猫子眼的公公,老蒋没有事情的时候,迈着步子,不住的在猫子眼家、婚房、老蒋家走来走去,用脚步丈量离谁家更近,这时猫子眼坐在大门口,望着公公的背影,“傻量。”公公背着老手,走在回家的路上,摇着脑袋,叹着气,“还是离老丈人家近。”
  最先从老蒋家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猫子眼有点缺心眼。有人议论着,这么好的家庭还能生出缺心眼的孩子,大部分人不相信。猫子眼的又一行为得到了老蒋家的暂时认可,猫子眼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人们都在嘁嘁喳喳,“会不会随大人呀?”
  终于有一天猫子眼的丈夫,小蒋失踪了,猫子眼的公公说是儿子外出打工了,猫子眼哪里肯相信,骑着自行车,不管远近,把丈夫家的亲戚全部跑遍了。
  诸城电视台搞了一个为民服务节目,猫子眼站在录像机前,从容的说着,“亲爱的丈夫,我想你,儿子想你,你现在在哪里?你赶快回来吧?我和儿子等着你。”
  猫子眼上电视的消息,在村内一下子炸开了锅,“猫子眼,这不是很正常吗?”“一点也不象缺心眼的样子,缺心眼,能在电视上说的那么好?”猫子眼左等右等,没有等到小蒋回心转意,却等到了法院的离婚起诉书。猫子眼的父母倒挺干脆,既然不能在一起,就离吧。
  过去结婚,父母说了算,离婚,父母也是说了算。这样猫子眼领着儿子独自生活着。农村的琐碎活,有的是。猫子眼的母亲已经搬到父亲所在的城市,家里剩了猫子眼和儿子。六个儿子的老二、老三相继结婚,剩下了老大,光棍一条,农忙的时候,老大帮助着猫子眼干这干那,有人撮合猫子眼和老大成事,猫子眼年纪大了,心眼子多了也鬼了,成事可以,把我的房子翻盖成大屋,老大不答应,老大的父母答应了,有人说老大找个二手,老大的母亲笑着,“将来我们死了,你有个人作伴,洗洗衣服,吃碗热饭,二手总比没有手,强吧?”老大是个孝顺的儿子,没言没语的跟猫子眼住在一起了。
  猫子眼的理财功夫绝对算得上一流,农闲时,让丈夫跟着本村的包工头到外地打工,工钱不准到老大的手,过年回来,自己和包工头一起算。老大有时候,到父母家的小破屋里坐坐,空着两手,感觉不好意思,母亲在灶间里包着包子,“我们年纪大了,每人一口就吃不了,不用你挂念。”老大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着,“一分钱也不到我手。”还是母亲会说,“你们男人手里有钱,就光生事,有个攥住钱的媳妇,我放心。”
  时光荏苒,猫子眼的儿子十五六岁了,猫子眼的儿子不学好,被一个人用绳子绑着双手送回来了,猫子眼问明原因,当时火冒三丈,其一,猫子眼的儿子到他家翻东西,被他当场抓到,谁见到了,证人是谁?其二,用绳子绑着双手送回来,七八里路的趟子,谁都见着,以后孩子怎么做人?派出所抓犯人用得着这样吗?猫子眼当场说的那人哑口无言。猫子眼要报警,通过公安机关处理,那人没有办法,询问猫子眼解决办法,猫子眼一口喊出一万元了事,最后经过讨价还价,以八千元握手言和。
  气愤的村民一个个打抱不平,无奈现在是法制社会,猫子眼讲的在理,那人非法拘禁,长达好几个小时,从另一个侧面来说,这不是怂恿孩子吗?
  此事在我村继续发酵着,还没有结束,又发生了一件更加离谱的事情,猫子眼的儿子到诸城城里,玩了一天,回家时,坐上了出租车,出租车一到他的门口,儿子从车上下来,猫子眼从屋内出来,司机要钱,猫子眼一口喊出三个没钱,没有办法,司机报警,派出所民警出警,民警也没有办法,这是欠款纠纷,派出所民警和司机解释明白后,司机看见猫子眼门口摆着一堆成袋的玉米,弯腰就往车上搬,猫子眼上前,“你搬,你搬,你敢搬,我就告你抢劫。”司机抬起头,撂下狠话,“我知道你家了。”猫子眼:“知道我家,你也不敢怎么着?”派出所民警好话说尽,“姊妹,为人不差这个三十五十的。”猫子眼就是两个字,“没钱。”
  猫子眼在几次和乡亲们的对阵中,收获了好处,发现了生财之道。这一发现不要紧,猫子眼的儿子天天在大路两边的商业住户门口,破口大骂,有时瞅人不注意,拿起货架子上的烤鸡架,飞奔而去。如果她吃了亏,就打110,赚了便宜,什么事也没有,有时候派出所的110,能打到一百多次,派出所民警,往往动员商户,不差个一头二百的,给她算了。我们的派出所,真的没有办法整治这些没事找事的人吗?
  夕阳的余晖洒在大街上,猫子眼的儿子在前面跑着,后面跟着一群人,猫子眼从嗷嗷喊叫的声音中,跑了出来,猫子眼的儿子顺势钻回了家里。来人手里攥着一把钱,说是猫子眼的儿子抢他们家的,猫子眼拿出手机,又要打110,来人拿出手机,晃到猫子眼跟前:“今天,我和你有个了断,你不打,我还打了。”猫子眼双手攥住来人的手机,“大哥,孩子不对,就是我不对,有什么事情,好商量。”来人一听这话,顿时软了下来,“你说到这里,我就退一步,教育好孩子,小时偷针,大了偷金。”人们嘁嘁喳喳的议论着,“猫子眼这不挺聪明的吗?”这件事,就这样风平浪静了。
  五五普法的工作组,来到我村,猫子眼缠住工作组,“大姐,我问个事情?小孩子整天在商铺门前骂人家,会犯法吗?”法官王大姐细心的问道,“这要分年龄,还要具体看,单纯骂个一句两句的就算了,如果长时间在人家门口,就涉及寻衅滋事,轻则行政处罚,罚款拘留,重则刑事处罚,要坐牢的。”
  猫子眼:“大姐,你可以给我个电话号码吗?”王法官:“当然可以。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我呀?”从此,猫子眼缠上了王法官,大事小情,询问王法官。
  最近猫子眼作了半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把问人索要的八千元钱,恭恭敬敬的送了回去。猫子眼跟着王法官学会了发红包,把儿子欠的出租车费用,通过红包的形式发给了司机,司机回信,竖起了拇指。
  街道两旁恢复了安静,猫子眼成了义务法律宣传员。
  社会就是互敬互谅,没有谁欠谁的。
  花朵四,狗尾巴花
  人生就是实实在在的脚印,走过后,方知道是正是歪。
  夏天碧绿的田野上,微风过处,绿油油的波浪延伸到远处,偶尔一两朵淡紫色的小红花随着绿浪起伏,这就是狗尾巴花。
  狗尾巴花也是结婚以后,邻居给起的。狗尾巴花的脸蛋,上宽下窄,面部清秀,一双小眼睛,忽闪忽闪的,就象草丛中的狗尾巴花,最先发现这个名字的人,不是一般人,容以后再表。
  狗尾巴花从小在东北长大,父母都是仁和人,挨饿的年代,全家坚持不住,下了东北。
  狗尾巴花的母亲在东北去世以后,跟随父亲回到仁和,人吗,总有叶落归根的情结,狗尾巴花的父亲也是。狗尾巴花来到仁和,二十左右东北生长的姑娘,可是不一般,除了穿着时髦以外,一口洋话咬的,真是羡慕死了仁和的小青年。
  狗尾巴花回到仁和,算是给我们村的男女老少,开了极好的眼界,狗尾巴花和她的父亲,最最出名的是,扑克、色子、麻将,怎么玩,怎么顺手,直弄得仁和村的男女老少,只有瞪眼的份儿,就说色子吧,攥在手里,轻轻一扔,两个六,坐在碗底,另一个色子在碗里转着,就是不落下来,一圈,两圈,三圈,最后色子转够了,落在碗底,围观的人们惊叹的喊着,“六、六、六”,结果一个“一”落在碗底,围观人叹息道,“怎么是一呢?”也就是最小的意思,狗尾巴花微微一笑,“先让老少爷们开开眼界。”
  我们村里,不论是割麦子,还是秋收,总是见到树荫下或者过道里,人们围坐在一起,漂浮着丁丁噔噔的响声,刚开始时,一毛,两毛,最多一元,后来越打越野,赌注越下越大,狗尾巴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徒弟,赌徒们给这种活动,起了一个新鲜的名词,叫做娱乐。
  娱乐活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参加,因为挣钱太容易了,干一天小工活,累死累活的能挣多少。右手从碗里抓起色子,双手一搓,用劲,五指撒开,三只色子,在碗里叮叮当当的转着,周围不时的高声吆喝着,“六了,六了,给我六出来。”
  娱乐活动往往通宵达旦,忙活了一夜的人们,回到自己的家里,清点各种各样的毛票,赢了的,高兴地睡不着觉,输了钱的,惊恐的睡不着觉。
  终于有一天夜晚,赌徒赌红了眼,打了110电话,民警围在院墙周围,屋内的人们,冲出门口,四下逃散,屋里剩下了几个胆量大的,张大爷(俗称,其实年龄不大)把票夹子扔在炕上,自己脑袋歪在炕头上,假装睡了。民警拿起票夹子,一看,百元的票子一叠,作为赌资没收,民警吆喝张大爷,张大爷就是不吭声,还发出哼哼的鼾声,没有办法,四个民警,抬着胳膊腿的,抬到了外面的警车上。狗尾巴花从东北回来,见多识广,脸不变色心不跳,随着警察,走上警车到了派出所。
  赌徒有赌徒的心眼子,那些钱,有的藏在脚底,有的藏在内衣里,有的掖在袖口里,男赌徒,派出所的民警有办法,对于狗尾巴花,民警想出了一招,“你把所有的钱,全部拿出来,登记下来,等你往回走的时候,再给你。”狗尾巴花不知道是计,一个口袋一个口袋的翻着,往外拿着揉皱的钱,狗尾巴花左手伸进脖子底下,吓得民警大声呵斥,“干什么?”狗尾巴花,“不往外拿了?”民警,“那里面还有?”狗尾巴花点点头。民警笑曰,“还是你们心眼子多。”狗尾巴花受到了表扬,干脆脱下鞋,又掏出了部分纸币。
  证据搜集完毕,接着,就是询问了,民警问狗尾巴花:“知不知道这是赌博?”狗尾巴花,“我知道这是娱乐。”民警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赌博是娱乐,哪门子娱乐?”狗尾巴花,“我们是小打小闹,就是乐呵乐呵,搞搞娱乐。”民警,“小打小闹,一分钱也不行。”
  狗尾巴花嫁给本村一位青年,转眼有了两个孩子,闲暇无事,继续搞娱乐活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狗尾巴花总结出一套对付警察的办法,打四副扑克的,一二三的,钱揣在兜里,表面上没有钱,警察取证不好取呀。一二三,就是一十二十三十的,不知谁举报了110,派出所民警悄悄的来了,大门开着,民警走进屋内,看见坐在灯光下的人们,随意的出着牌,周围看牌的人吓得吱吱的跑出去了,狗尾巴花砸下四个A,“警察叔叔来了?”警察,“不准动钱,知道吗?”狗尾巴花,“经过上次的教育,不敢了。”
  狗尾巴花的名声传出本村,向南、向东、向西、向北,几十里的地方,越传越响,外村人到仁和村比试高低。狗尾巴花找到了几个徒弟,看看能不能做副假色子,功夫不服有心人,还真是被他们做成了,把色子内部掏空,灌上铁粉,木桌上镶上巨大的磁铁,表面整平,没有一丝痕迹,碗里扔色子,怎么扔,都是四五六,扔出四五六,就赢了。
  赌坛比武正式开始,那晚上,狗尾巴花家的四周都是放哨的赌徒,一有风吹草动,马上撤离。开始一圈还有很多人,不就就分成了两派,其余的都是打缀的,狗尾巴花单膝跪在炕上,抓起碗里的色子,一扔,四五六,赢了,临到对方扔色子时,服务员很自然的把碗端到对方的跟前,对方一扔,最大的就是个五猴。
  对方输了一晚上,下半夜时,就没有钞票了,赌坛规定,一方输净后,赌局结束。狗尾巴花这一方,一晚没有睡觉,精神亢奋,包下了饭店的几个雅间,从早晨喝到中午。
  狗尾巴花不断的送信叫对方再来比试,对方一直不敢出手。狗尾巴花为了显示公正,在座街的房子里,摆上大圆桌,把碗换成了盆子,色子换上了更大的,他们在东南墙角处,埋上了一块象方砖一样的磁铁,经过几番测试,赢的方位已经确定。对方经过多次邀请,终于带着钱来了,狗尾巴花让对方先坐,眼睛不住的瞅着赢的方位,对方不偏不倚,正好坐在了赢位上。
  对方用劲扔,是四五六,轻轻一撒,还是四五六,狗尾巴花怎么扔,都是一二三,狗尾巴花下去,让小卒扔,还是一二三,狗尾巴花的脸上除了汗水,还是汗水,紧急时刻,换上了我村以手硬著称的王老汉,王老汉上去,还是一二三,王老汉,“我扔了一辈子色子,怎么今天晚上三十二个一?”狗尾巴花摆摆手,“散吧?”对方不依不饶,“赢了我们的,不想吐了?”
  狗尾巴花收到外村的邀请,带着徒弟转战外乡,狗尾巴花自言自语,“这么容易来钱,借点高利贷,也行。”狗尾巴花带着徒弟到外地打麻将,麻将机的唰唰的声音,狗尾巴花非常陶醉,对着徒弟,“听,多么美妙的音乐呀。”狗尾巴花顺手摸起一颗牌,看都不看,“六饼。”声音落下,牌在桌上,果然六饼,赢得了一片啧啧声。
  在狗尾巴花的美妙陶醉中,让人既高兴又心酸的一幕经常性的发生了,今天赢个一二千,明天肯定输个二三千,后天赢个五六千,外后天肯定得输个七八千,就象写好的公式,一赢一输规律性的发生着。有时徒弟提醒似的对着狗尾巴花说,“怎么老是一赢一输?”狗尾巴花生气的,“赌坛,不是一赢一输,就是一输一赢。”狗尾巴花就是没有考虑到徒弟话音以外的意思。
  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仁和村的周围建起了许多肉类加工厂,狗尾巴花的徒弟,跟着狗尾巴花,经过几年的拼杀,不是穷困潦倒,就是饥荒满腚。仁和村,上至六十多岁,甚至七十多岁的人,都在工厂打工,小青年,更不用说了,唯独狗尾巴花还在坚守阵地。
  狗尾巴花输光了最后一份希望后,债台高筑,为了还债,背起铺盖,进入了工厂,狗尾巴花低头做工,有时抬起头,转动着生硬的脖子,“还是这个钱,来得辛苦,来得舒服。”
  狗尾巴花的鬓角花白了,五六年辛苦的工厂生活,狗尾巴花还清了所有的赌债。
  狗尾巴花望着蓝天,“人生就是实实在在的脚印,走过后,方知道是正是歪。”
  其实,按照法律,非法债务不受法律保护,狗尾巴花的债务完全不用偿还的。
  孙淑章,诸城市百尺河镇大仁和小学。
  作者简介:小说《仁和四才子》获得热爱诸城、宣传诸城文学征文三等奖,《亲情陨落在子夜》获得潍坊市法制微小说奖,微电影剧本《亲情在热血中延续》《带着公公改嫁》入选全国第二届京华奖微电影剧本优秀作品,其中《带着公公改嫁》入选第二届京华奖百强第29位,长篇谍战小说《毒蘑菇》获得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作家协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文学征文”三等奖。

创建时间:2018/12/8 星期六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徽图文社(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地址:山东省 昌乐县 鄌郚镇 刘文安  ★ TEL:15069612036   
为你服务: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广告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