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册页山水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风雅颂·营陵书院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册页山水
  作者:王磊
  我来过,没有在万世飘零之后,也没有在人情世故之前。于我来讲,一切都顺乎自然,没有“非常道”的困惑,没有“色不异空”的禅悟,如同再次的来。中间隔了的六年的时间,像一个不曾醒来的梦,伸一个懒腰,仿佛一侧身,又可以重新睡去,但空间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路宽了,车多了,楼也长得高了,好在那方山水还是一副没有打扰的样子。也许打扰了,只是外围,山水的心依然沉静,默默地等我。
  我为这方山水留下过文字,在文字的最后,我点过它们的名,“临行时,我带走了两本书,一曰《石门坊》,一曰《老龙湾》”,我知道会再次的来,只是没想到居然是六年之后。上一次来的顺序是:先山后水,中间有酒,一天的时间。这一次是次逛水后游山,两天的时间,头一天增添了新的项目:赏石,当然也接触了些当地玩石、写字的文化人。
  一
  石是红丝石,石多呈红色,布满缕缕上天赐予的金丝。因了一份额外的情感,我关注了这种满是金丝的红色石头。今生这份与红丝砚有关的缘份,不知道能维系多久?多长多短,也是经历了,必会深藏内心,小心翼翼地在赤色的心脏生成些回旋变幻的丝纹来,只是不知道会不会是这种高贵的金色。
  临走时,我带走了三块石头,一块是烟帮着捡到的红丝石原石,一块是购得的形似簸箕的红丝砚,一块是店家赠送的沙洗石。
  红丝石原石,肤色微红,像一本一本的书页,像是上天写给人间的册子,一些自然的神奇,等着人们一一翻阅。因为没有经过打磨,看不清那些神奇的纹络,如同璞玉,美丽还在躲藏着,不肯轻易示人。烟帮着捡到,并送给我了,欣喜着,似乎我在等这样一个结果,如同上天把我通过父母交给人间,蒙了丑陋的一层外皮,看不清内里,看不清去路,持续着这种璞时期,只管修炼内心,不及其余了。有人说,宝石的形成,多与火山有关,不仅仅是地壳运动,山体摧崩,石层挤压、断裂,又包括熔融、风化,以至海浸等,经历如此种种,才始有“绝不易得”的名石宝玉。天生地育,遗之于世,只是不知有谁还记得山的疼,石的痛?
  那方簸箕砚,比古时的簸箕土砚、石砚厚些,但依然具古拙之气,简单的打磨,没有做任何的雕刻,只是还了石本来的面目,不似烟购得的那方树桩般明丽的砚,那方砚,我先注意到,却被烟拿到了手里。古松的表情蒙在了砚上,纤手润摩,亦作松风骤起之状。我的这方砚,很拙朴地待在一个角落里,却是烟先注意到的,烟最终没要,自收了也罢。独自一个人奔回,加了价收入囊中。通过一方砚,也有了接近古代书者心灵的可能。
  但见砚为黄地红丝,砚面似有波涛汹涌,惊涛拍岸,湍流着一条黄河,金色的波涛盛开于石上,布满一个又一个磨盘大的漩涡。调转石身,砚周布满花纹,像是高天流云,如丝如缕,连续不断。又看砚底,似绝山峦叠嶂,隐藏着连绵的山水。其实,现今的红丝砚们,被赋予了各种形状,附着了各种题材的雕刻。北方的奇石,加之南方雕工,使其由实用器转为兼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品了。
  最后一块石头,小点儿,大约有两三个围棋子那么大,通体白玉般的颜色,光润细腻,名字叫做沙洗石,说是采自沙漠,一块块有棱角的石头,在长年风沙的冲刷下,最后历练成了今天的模样,让人想起了牙齿与舌头,想起了水,知道了沙子和水一样有足够的时间和耐性,有改变一切的力量和能力。
  二
  赏石之后,自然有当地的美食果腹,更有此地好水所酿之啤酒,口感甘润有致,唇齿之间有曲香涌动。午后,不顾石坠之负,又向酿酒之水源地进发了。这才是我此行的最爱,好像是目的地了。很多的时候,我在记忆中一次次回到这水的澄澈之中。我自认绝不是智者,却由衷地喜欢这泓清澈的水,不管这水里是否真的有龙,或是欧冶子是否真的在此铸过剑。
  老龙湾,原名薰冶水,尽管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已将薰冶水载入《水经注》,但一个“湾”字,似乎底暴露了水的面积和容量。水底有无数的泉眼儿在喷涌泉水,有一处叫做珍珠泉的,果然泉眼里喷涌着粒粒晶莹的水珠,不是珍珠,胜似珍珠。老龙湾到底布满了多少泉眼,想是当地人也未必数得清楚,但不管那些数不清的泉眼如何日夜不息地喷涌,那清澈的水依然不漫不溢,一付宠辱不惊的样子。
  水清得有些让人心生敬畏,一览无余地又让人有了些不忍,让水边的人不知是主动地投怀送抱,还是先这么远远地望。清泉喷涌如珠,在水间盛开大朵朵的花,开放出清丽和婉约。
  一碧千顷,湾池相连,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依依,连起两岸的脚步,让人的行走也有了诗的韵脚。清澈见底的水,水底铺满伸手可触的巨大卵石,此地的人知道,水足足有二三米深,水的清澈让人的眼睛也产生了错觉。有青苔附于卵石之上,是几百年不曾释怀的往事,在水底沉静地思考。眼见的深度,也许真的不是深度了。虽然那水如同一个纯粹的人一样,一览无余,很明确地知道它是什么,它要干什么,但是总有些东西隐在骨子里,那些隐忍,虽然不遮不掩,其实是万事洞明啊。要真正想做到心灵澄澈,无比沉静,不焦不躁,是门学问,更是功夫啊。
  西首的泉子就是唤做“铸剑池”的那个,欧冶子铸剑淬火所用之泉,泉水恒温,伸手触之,水暖暖的,透来些温玉暖香般的柔情,却仍有锋利长刃留下的剑气在水中隐而不发,好像还是为等待一个知它的铸剑高手。不知道把自己的热情淬火之后,是否也能削发如泥,三千烦恼丝,能否在这把青锋剑下一一消解?
  来时,虽属晚秋,却是立冬未寒,冬雪飘飘间的蒙蒙水气,只能从一首古诗中感觉那漫漫的烟霭:“冶源烟霭三冬暖,百丈瀑布六月寒。”漫步雪化桥上,如龙的兽居然还是从脑际升腾起来,并在水面幻化出万千风景。
  “龙吟细细,凤尾森森”,不算高的海浮山,还是替竹子们留住了泉水散发的热量,所以南岸的竹格外茂盛,只是苦了北岸的竹,瘦瘦的,没有了南岸竹林的高大健壮。茂林修竹之间,水色充盈,不知是竹饰了水,还是水养了竹。除却竹,就是柳了,水旁无柳,总感觉少了些雅趣。柔顺的柳枝垂向水面,像是神人垂钓的无饵之钩,逗引着水中的小鱼。水中多是些黑色的小鱼,不知叫什么名字,此地盛名的鱼是虹鳟鱼,黑黑的身子,不知是不是水中游动的这种?
  其实,我必须承认自己是忽略了一个人的。那就是冯惟敏,这位明代散曲大家。上次来,我只带走了两本书,其实有一本书,我想着带走,却没有机会。记得是在江南亭东侧的一个柴屋子里发现了这本砖一样厚重的书,有冯惟敏的生平、作品及相关研究资料。我想带走这本书,但书存在,而书的主人不在,实在是无法带走,又不能行“窃书不为偷”的雅事,只得不舍地弃掉了,原本定好的“山、水、人”的三段式文学结构失掉了最重要的一环。
  这一次,我回到江南亭,在书桌旁小坐一会儿,想象着冯惟敏也在此处坐着,构思他那些意象宏大的散曲。公元1572年,冯惟敏在每浮山北麓、老龙湾畔修建了这座书房,依景据事,题名“即江南”。当地在1912年对书房进行修葺时,按照习惯叫法,而改题为“江南亭”。我坐在这间古色古香的书房中,脚踩着那些巨大的方砖,感受着沉淀自明朝的气息。木格的窗子,古典而诗意,位于东西两壁的上方,裁剪着窗外的世道和风景。当年,冯惟敏大量的脍炙人口的散曲作品,就出自于这里,并为他博得了“明代散曲第一大作手”的美誉。他说:“见说江南好,江南恐不如”,这不是他的自夸。时下的人们,也这么挂在嘴上,只是含义回归到了曲意的本体了。
  三
  石门坊,亦称石门房,又名石门山,山势曲结南向,因其两峰对峙如门,所以才有这个多少有些让人解不透的山名。石门坊山峰连绵跌宕,环绕葱翠的绿树,遍布嶙峋怪石。
  上山,是为了看红叶。上次来时,已是晚秋,错过了看红叶的最好时机。这次来,正是红叶如火如荼之时,逗惹得看客心里也“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山,几千年来,熙熙攘攘的人一茬茬地来,石径上,脚印一层覆盖着一层,却一点儿也不松软,一抬脚就是一句古诗,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古人的掌纹。上山的路径有好几条,分东麓和西麓,选了东麓,人文古风更浓一些。顺一条狭窄山径,拾阶而上,穿梭于茂林山石之间。上次来,询了路边的乡人,才知道红红的叶子是黄栌的叶,枝干坚硬,造型却柔弱,似乎总有风在吹着,树的造型,就是风的形状了。山径时缓时陡,丹谷右岸,隐庵和尚的灵塔依然等候道中,突兀高耸,这个明天顺年间的和尚,想是生前功德无量,留下这样一座体量高大、造型华美的灵塔,虽经风侵雨蚀,依旧能够见证岁月的变迁,见证世上的白云苍狗。
  一座仙人桥修在峭壁之上,仅有半米宽窄,脚下松涛阵阵,头顶有悬石,似乎要随时落下。对面的风景却是好极,“泼红嵌黛”。人似梦一般在观景,眼前景,仿佛已不是了眼前景,像极了一个凝固的梦,被仙人一掌裁开,而似山门对开,方悟山名来历。人悬在那儿,景物飘动起来,我赶快逃离了,山中无桃,也做夭夭。
  “山到成名毕竟高”,即便是一座不算高的山,我知道也该闭紧了嘴巴紧着攀登了。再险绝的路,也是路了,路蜿蜒至山腰,平缓起来,上山竟再无了路。同行的人说,山顶除了白色的石头,还是白色的石头,无限风光在心中。山路崎岖,上山无门,历险之后的登山者,不再计较。认真地看一条玉带般的山径环绕山间,便顺坡而下了,着急下山的原因是在山间始终萦绕的巨大佛声。在仙人桥处下望,可见在山壁下方,竟有一个寺庙,香火缭绕,佛音浩荡,寂然闻之,惊心动魄。
  不顾了龙洞、三元洞的深幽,一路下行,终于回到该来的地方。寺名“崇圣”,前身为“石门寺”,起于北魏文成帝和平三年(公元462年),经唐宋,至明清,香火几凋几盛,几经毁建,又踵事增华。至茫然无存,竟是抗战时期遭日寇兵燹之祸,甚是恼人。现存之寺,已是复建,现代气息已浓,寺右有母子相抱之树,寺后有唐代摩崖造像。迄今已1250余载,仍气度雍容,满是盛唐气象。
  漫步满耳佛声,我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坐下小憩,而是进文昌殿叩了几叩首,心里也藏了秘密的祷愿,然后绕寺后佛前走了几圈,让自己心灵的疲倦在行走中消解,在佛音中坦荡,将万千烦恼留于不曾顾及的几个深洞,也许,有一天,我再寻到它们时,那已是一缕烟云了。
  我为那些已经残损的佛像留了几张影,尽管佛像有的已经面目全非,我相信隐藏在佛衣褶皱里的雍容之气依然还在,悲悯的佛性依然还在。在这佛音浩荡之中,修心养性,参禅悟道,应该是人生的出路和根源了吧。
  尽管回来了数日,有一天,捉笔想捡拾些文字以纪念这次不算意外的出走。蓦地,想起了齐白石的一本山水册页来,这方隽永的山水,莫不是白石老人的摹本?

创建时间:2018/12/8 星期六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徽图文社(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地址:山东省 昌乐县 鄌郚镇 刘文安  ★ TEL:15069612036   
为你服务: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广告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