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松:相看两不厌——读张立志的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风雅颂·营陵书院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相看两不厌——读张立志的诗
  作者:张劲松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母乳。古诗词有人生大境界、哲学大智慧、生命大悲喜在里面,读古诗词最好是正襟危坐,最好是月下独处,最好是净手焚香,冥冥中会有千年文化的气息从诗句中滋长出来,让人经络通透,神智清明。当然,这是说的古人写的古诗,今人写的古体诗却另当别论。今人写古诗,附庸者多,风雅者少,张立志就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位青年才俊,绝不是仅仅局限于昌乐。
  古体诗也称旧体诗,之所以以“古旧”形容之,因为它对应着古老的时代和背影,作为一种博大恢宏的历史文化,不能只用文学的视角解读它。它的背景是大唐气象,海纳百川,是仗剑天涯,游走四方,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海内知己,天涯比邻。古诗不是作为一个文学品种孤立出现的,它对应的是令今人虽不能及,心向往之的皓月当空乾坤朗朗的社会、家国、人格和修养。脱离了这一社会和文化背景,今人写古诗,就把文字囚禁在诗句之间,把思想禁锢在格律之内,像戴了镣铐的舞蹈,像东施效颦的苦笑。精神和人格是保守畏缩的,怎么会有天作之合的诗意降临,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众多的“老干部体”“乡村学究体”古诗词,是“到此一游式”“格言警句式”的陈词滥调。
  张立志的诗让人眼前一亮,好像是旧货摊上与原汗原味的古物不期而遇,一本老书,一幅古画或是一件旧家具、首饰;又像是在农村大集上买到了正宗的山鸡蛋、农家小院自种的瓜果蔬菜,新鲜水灵,不加修饰,浑然天成。我尤其喜爱他写的山水田园、四季花木的诗,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其实张立志的诗不是能工巧匠做出来的,是从清静的内心中自然流淌出来的,是从高尚的头脑中恣意派生出来的,他眼里的山水世界、花木春秋是与古人暗合的,或者说他的思想是与古人暗合的,他的诗就是显得古朴、通灵、豁达、高远。贾平凹在一次演讲中说“有些人是上天专门派来做某一件事的”。在古诗词领域,张立志也许就是这一类人。
  中国山水田园诗一路走来,从陶渊明到谢灵运,从孟浩然到王维,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照、和谐共存,是“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浑然天成境界,到王维以禅宗入诗,将山水田园诗推向哲学宗教的高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张立志的诗词创作更贴近王维一路,寄情山水之间,放歌田野阡陌,看花开花落,月缺月圆,却无时不饱含着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追问。这思考和追问却不是哲人的天问,而是诗人的物化的语言,是文学的表达,这样就不显得“隔”和“涩”,文笔流畅,意象清新。古诗词的韵律,我觉得更像是一种精神的韵律操,是汉语言鲜活的集体舞,而不是形式上的押韵和格律。张立志的诗词创作深得古诗词精髓,读来颇有韵味。
  读张立志的诗,是他带着我们在高岗上看白云蓝天,看杨柳炊烟。该是怎样一颗安静淡然,与俗世格格不入的心,才能安放得下如此浩大的景致。这颗心,一定是剔透而且孤独的。

创建时间:2018/12/8 星期六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徽图文社(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地址:山东省 昌乐县 鄌郚镇 刘文安  ★ TEL:15069612036   
为你服务: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广告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